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学生中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为指导,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跨实际素质的人才。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星星火炬代代相传”主题教育活动。本学期少先队工作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少年儿童健康服务;建好学校、社会两个阵地;抓住重点: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好《中国少年先锋队教育纲要》、《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认真组织团队活动,增强革命意识,树立做接班人思想;继续抓好少先队的自身基础建设,加强辅导员素质培训,全面提高少先队的工作水平。使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进一步走向开放,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工作目标]
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
[奋斗口号]
诚实勇敢,自律自强,争做未来的小主人!
[主要工作]
一、加强队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少先队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五爱”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具体化。抓好每周一升旗仪式,开展“争当优秀升旗手”、“护旗手”,并认真做好每一次国旗下讲话活动。
二、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使广大少先队员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理想和信念。配合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各中队要加强队报、队刊的管理工作,搞好一年一度的庆“元旦”活动,抓好最佳中队的评比。
三、结合团市委开展的“关爱留守学生 的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班级内的“手拉手”互助活动,班级间的“手拉手”互助活动。
四、抓好少先队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1、继续实施两个《纲要》一个活动,创建更多的中、小队优秀集体。
2、抓少先队的标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作用。
3、进一步抓好少先队的理论研究,并注重研究和应用相结合,认真总结劳动实践经验,探索少先队的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建立大、中队组织,布置新学期少先队工作。
2、庆祝教师节。
3、开展“关爱留守孩子”主题活动。
4、继续开展“荣誉升旗手”活动布置国旗下讲话。
5、一、二、三年级班队会开放活动。
6、开展“美化环境从小做起,净化环境从我做起”活动。
十月份
1、新队员入队仪式。
2、开展好各类艺术活动,并进行交流。
3、各中队出好以“手拉手”互助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组织各中队辅导员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
6、四、五、六年级班队会活动。
十一月份
1、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少先队手册》争做合格的少先队员。
2、一、二、三年级班队会开放活动。
3、组织学生秋游活动。
4、开展“学会礼仪”活动。
十二月份
1、做好“庆祝元旦”活动的准备工作。
2、召开一次大队委员生活会。
3、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4、开展少先队实践活动。
5、四、五、六年级班队会活动。
2016年一月份
1、开展“学会学习”活动。
2、一、二、三年级班队会开放活动。
3参加“元旦”活动, 争取取得好影响,好评价。
二月份
1、各中队评选优秀少先队干部和最佳中队。
2、评选校模范生、文明生、特长生。
[关键词]写字教学;榜样;奖励;兴趣 ;引领;活动;比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1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字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榜样的力量
在练字课上,我总是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如王羲之以字换鹅和写春联的故事、王献之的十八缸水和“太”字的故事、怀素种芭蕉林用树叶练字的故事等。通过向学生讲这些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以书法家为榜样,重视练字,爱上练字。 同时,我以写字好的学生作为榜样,请他们现场展示,和其他学生谈谈自己写字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如何把字写好。例如,我们班××同学的毛笔字、钢笔字都写得很漂亮。班会课时,我请他展示自己的书法,谈谈自己为什么能把字写得这么美观,然后让其他学生以他为榜样,激励学生好好练字,爱上写字。
另外,我还请一些写字写得好的家长来展示自己的书法,激励学生练好字,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例如,我请×××同学的外公来当校外书法辅导员,给大家讲讲自己写字的故事,谈写好字对自己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有了目标,有了榜样,有了赶超的对象,练字兴趣空前高涨。
二、分层次进行奖励
教师对学生写字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发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同时,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层次性。小学低年级,教师要注意打好学生的写字基础,要过“姿势”和“习惯”两关,并注重学生对基本笔画和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及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进入中高年级后,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还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评价可以采取星级评价法,也可以采取段位评价法,但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以激励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鉴于学生的能力,教师如果不分层次进行奖励,学生总是达不到成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因此,我对学生的写字练习进行分层次奖励,差的和差的比,好的和好的比,以前的和现在的比……只要学生的写字练习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奖励。所以,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写字兴趣,让他们爱上写字。
三、学习伙伴的引领
在练字过程中,可以多举办“结对子”活动。例如,本学期,我们四年级(2)班中队和三年级(2)班中队结成了友谊中队,我请四年级(2)班的学生手把手教授三年级(2)班的学生如何握笔、端正坐姿。学生都非常认真尽责,他们先学习正确的方法,掌握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耐心传教授给三年级(2)班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己也是一次学习和体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字能力。而三年级(2)班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努力达到四年级(2)班学生提出的要求,效果比我们教师教授要好得多。
另外,我们班结成了许多互帮互助小组。例如,写字潦草的××和书写美观的×××被编成一组,×××认真书写的态度和踏实严谨的作风都深深影响着××,使××的书写在本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小组在期末还可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成员的进步大,教师就给予相应的奖励。有了小伙伴的陪伴和引领,学生不再认为写字是一项苦差事,使学生渐渐爱上写字。
四、举办活动和比赛
第一,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范写之后,让几名实力相当的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比赛写字,其他学生共同评议,指出优劣。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举办各种形式的书写比赛。小学生好胜心强,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当获奖的学生拿到奖品时,旁边的学生都激动、羡慕不已。所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是提高学生写字水平、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重要手段。
一、良好环境营造氛围
一个学校有个总的精神,也就是魂,我校的文化主题是“江畔”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为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创德育品牌,围绕“江畔”文化主题,努力提高德育活动知名度。
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任何文化的建设无不是从尊重历史缘由开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承优良传统,审视利弊,展望未来。少先队组织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优良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导向、道德规范、信念追求、行为取向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熏陶和教育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不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多年来,我们除了有计划进行整体规划校园少先队组织、美化环境外,还十分重视江畔文化建设,创造优美、宽松、催人向上的育人环境,进行校园少先队文化环境布置。校园内设有设立英语标语、书法长廊、名人名言长廊、楼梯间和走廊设有学生作品等。结合学科内容精心设计出语言环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环境布置,给师生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的楼名有:望江楼、涉江楼、文江楼、沧江楼、饮江楼。路名有:江畔路、江帆路、江洲路、江海路、江枫路、江浔路、江月路。并且围绕江畔文化。我校的走廊文化是这样安排的,一年级是“摄江畔”、二年级是“画江畔”、三年级是“话江畔”、四年级是“绘江畔”、五年级是“赞江畔”、六年级是“写江畔”。每一条走廊都有孩子的个性表现和班级的特色体现。学校每一个楼名、路名、栏目设计、每一块园地都极富教育意义。特别在走廊文化上,应当根据他的独特性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学校文化。
二、有效管理培养习惯
健全少先队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搞好少先队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优良学风的保障,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校实施有效管理,在管理上形成制度化,辅导员老师齐抓共管,形成了一个育人的整体,进一步提高校园少先队文化建设的效益。学校每周都坚持评选五项常规竞赛优胜中队的竞赛活动,对利于礼仪、两操、纪律、卫生、集队放学、上课纪律等实行考核,每天进行评比,得分列表公布,以此来推动校园净化、美化工作的开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学风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仪表整洁,文明有礼蔚然成风。
三、队伍建设重视人本
从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校园少先队文化建设的方向。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支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师队伍,其本身就是现代校园少先队文化的一个活的因素。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首先辅导员必须是一个会学习的导师,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规范》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辅导员要不断丰富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用真诚的行动,赢得广大家长的赞许。从而使校园少先队文化的育人功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
四、特色活动占领阵地
挖掘特色,既要以现有校园少先队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展的需要规划校园少先队文化发展的前景。
在我校多个班级均由特长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全体全力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我们还经常与城管、消防、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学校各年级都有一项特色中队争创活动:一年级为巧手中队、二年级为童规中队、三年级为城管中队、四年级为交警中队、五年级为消防中队;六年级为环保中队。我们还积极开展“江畔少年宫”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每逢每年一次的“江畔艺术节”联欢会,我校大队部和音乐老师、中队辅导员都要精心策划组织这次活动,活动不仅安排了静态展示,还有动态展示,内容精彩纷呈。活动全员参与,节目表演水平,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了校园少先队文化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辅导员的武术特色自编操、篮球特色等体育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是对学生演员,学生观众都是一种宣传和教育熏陶和感染。为发挥队员对文学的爱好及特长,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写作水平。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德育处、中队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办起了《江畔之声》报纸,队员们通过写作,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又能抒发自己的情怀,交流思想。
萸江学校三年级011班 王安琪
今天我好伤心呀,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上午第四节课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叫班上的大队委去参加一个短会。老师还没选呢,她用有的目光开了一下我,我得下了头。老是犹豫拉一会儿,随口说道:“李志鹏、文迅、杨灵清你们去吧我是中队长竟然没当上大队委,真丢人!我也不是怕丢脸,是我没当上大队委。老师又用和蔼的目光望着我,似乎看出了什么,又对大家说:“王安琪是中队长本来就应该是大队委,因为她现在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就没让她当大队委。”下课之后,我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这次哭我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平方米;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公顷。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