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柳州城楼

登柳州城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登柳州城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登柳州城楼范文第1篇

2、《滕王阁》如何紧扣“阁”来写景抒情的?(提示:阁外景、阁中物、阁中人)

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别筵、别路、别景、别情)

4、《望月怀远》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5、《燕歌行》序中说“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思考“感”的具体内容。(提示:一感唐家声威、二感思乡盼归、三感苦乐不均。)

6、《与诸子登岘山》是如何“吊古”与“伤今”的?

7、赏析《山居秋暝》里的“诗中画意”与“画中诗意”。

8、俗话说“酒后吐真言”,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将进酒》中的“酒后真言”。

9、《月下独酌》“独”是如何表现的?

10、《客至》自注:“喜崔明府相过。”作者是怎样层层表现“喜”的?

1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分明怨恨曲中论”,“怨”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1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同为贬谪诗,它们在情感、意象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13、《商山早行》中“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14、《寄扬州韩绰判官》对好友的思念和问候体现在什么地方?

15、《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恨”的具体内容?

16、《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写了梦境与现实的几组对比?

17、《破阵子(燕子来时)》、《踏莎行(候馆梅残)》和《蝶恋花(庭院深深)》都写到了“花”,试问,有什么不同?

18、《苏幕遮•怀旧》丽景与柔情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20、《天仙子(水调数声)》上片写了哪五件可堪伤感之事?下篇是如何写“风”的?

2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酒醉与酒醒的东坡形象。

2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如何写尽相思之苦的?

23、《水龙吟(似花还似飞花)》是如何扣住“惜”情来写杨花的?

24、《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恨”是全词的关键,为什么?

登柳州城楼范文第2篇

好像是说楼上的人有闲情逸致在那里看风景。那么古诗词中又有谁在楼上眺望呢?让我们一起登上高楼,看看那些登楼远望的人是谁。

一、是送别亲友的依依惜别的文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李白站在黄鹤楼之上,在烟花三月的美景之中,极目远望,一直看到朋友孤单的帆船消失在碧空尽头,水天相接之际。对朋友的挂念、惜别之情笼罩了整座黄鹤楼,随着无穷无尽的江水,扯动着离人的神经。唐人送别多于楼台,离别情绪经常为吟咏内容,然亦各有特色,彪炳千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托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以示清亮纯洁、操守不移,展现出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并以此告慰洛阳亲友,别具一格的抒写心志亦使芙蓉楼大增其色。赵暇《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全篇语言自然浅显,意境却空灵神远,读来意蕴含蓄,联想无穷。

《登楼寄王卿》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他正在拾级登楼,对景吟唱。从前当他和王卿相聚时,经常一起游览:他们曾携手登楼(“踏阁”),纵目远眺;并肩上山(“攀林”),寻幽探胜。而如今呢,王卿已经远去楚地,只有诗人自己还滞留在海边的州郡。这会儿,当诗人孤独地登楼送目时,一种强烈的怀念故人之情不觉油然而生

二、是心怀苍生的有志之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在万方多难之时登上高楼,虽是锦色繁花扑入眼帘,却仍因忧国忧民而黯然伤神。在高楼上望到的锦绣河山正是作者心急如焚焦虑的对象。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李益《上汝州郡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虽然因人因时而内涵有所不同,但皆忧天下之忧,故千古传唱。

三、是怀才不遇的英雄

杜甫登上岳阳楼,面对浩大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忧从中来,“凭轩涕泗流”。

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在高楼之上“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楼外的玉簪螺髻只能献愁供恨,自己满腔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无人理解,恢复中原的抱负只能在楼上呐喊。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以苍劲悲凉的笔调,将生不逢时、孤单寂寞、壮志难酬、空怀无限的悲怆与茫茫空间、悠悠时间以及辽阔荒漠的北方原野相融,使人仿佛看到台上兀立着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之诗人在满目凄凉地对景咏叹。

四、是闺中幽怨的女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这位女子梳妆打扮后在楼上眺望,只为等心上人的归来,在望尽千帆过后,还不见自己所等的那条船,满腹的幽怨就像悠悠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就连不知道什么是愁的,登上高楼之后,看到青青杨柳也会生出无限悔意。

五、是充满诗意的哲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登上高楼,眺望美景,触发的不仅是普通情怀,更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辽远开阔的胸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成为一种深邃的哲理。

六、是不懂世事的少年

辛弃疾《采桑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登柳州城楼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 诗词;登高;教学

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看到山川秀美,云烟满眼,往往触景生情,感叹不已。夏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秋高气爽,景物鲜妍,古人往往结伴登高,饮酒览胜,骚人墨客,更是吟诗作赋,咏赏不绝。登高,总会引起文人的诗情。诗人或登楼远眺,或登高怀古,情悠悠,思弥漫。品读登高诗,也是在进行情感之旅,仔细体会其艺术境界和情感特征,有助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登高诗的感情基调往往给人以“落日余晖“之感。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感叹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这里的“层楼”即“高楼”,而“少年”应该指他入仕前的青年时期。为什么“不识愁滋味”,就“爱上层楼”呢?原来,登楼所见者广,所观者远,而茫茫四野的景色,容易触动人们的愁肠。难怪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登楼与伤感的情绪几乎有了不解之缘。可见,少年时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只是自寻烦恼,强作忧愁。真正有了愁思的人,却往往“欲说还休”,不敢登楼了。

一、感怀自己身世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想到自己直言敢谏却反遭打击,政治理想破灭的遭遇,不由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这首《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也获得了很多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共鸣。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俯视“江涵秋影雁初飞”的美景,却心情矛盾:“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既有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也有酩酊入醉的忘忧之举。时值晚唐多事之秋,自己切乎实际的用兵之策与政治之见未被重用,在这人生的困顿时期,加上同是怀才不遇的友人来访,于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饮酒赏菊,登高忘忧,暂时驱散了心头的抑郁,有超然物外的味道。而结尾的“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衣”,表面纵情忘我,貌似旷达,实则委婉曲折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平与感慨。秦观的几首《满庭芳》,(山抹微云)“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晓色云开)“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碧水惊秋)“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词人凭栏远眺,感怀身世,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落寞情怀。

二、流露隐居之愿

终南山因为“在天之中,居都之南”,巍峨壮观,景色奇丽,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孟郊在《游终南山》中,感受到“南山塞天地”的壮阔,“日月石上生”的奇险,“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的清幽宜人。感叹“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赞颂“山中人“正”而不邪;山路再“险”,心地还是平坦的。而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更是流露出隐居的言外之意。令人联想起王维在《终南别业》中描绘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惬意的生活情趣。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直接抒发自己归隐江湖的理想:“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句中的“江湖”化用了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乘扁舟游五湖”的典故,指离开朝廷归隐的地方。当然,这种隐退要在回转天地之后,是扭转乾坤之后的功成身退。

三、抒发思乡思亲之情

崔颢登上黄鹤楼,由“仙人乘鹤”的传说起笔,尽管眼前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大好景色,而南下漫游,离家日久的他,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便产生了思乡怀归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赵嘏在《长安晚秋》中,凭高而眺,眼见寥落的晨星、半开的紫菊、凋谢的红莲,耳闻“长笛一声”,这长安城里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出发诗人估计怅惘的愁思;他又想到“鲈鱼正美”“戴南冠学楚囚”的典故,产生了深深的羁旅思归的情感。欧阳修的《踏莎行》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念亲人的同时,想象闺中人忆念自己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行者的离愁,即景设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写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四、传达闺中之思

李白的《菩萨蛮》中,“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点明愁思,刻画了一位“玉阶空伫立”的女子,眼见“宿鸟归飞急”,但鸟归人不归,行人与自己之间隔着遥远的归程,不知有多少长亭、短亭呢。正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感慨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传达出闺中女子惆怅哀怨而又缠绵期待的复杂心理。温庭筠的《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美人凭栏远眺,“独”字用得很传神,刻画出女子的复杂感情: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既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白苹洲”!把思妇楼头,望人不归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冯延巳的《蝶恋花》中,女子独处高楼,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遥望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却“楼高不见章台路”。想要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泪眼问花”,可不仅“花不语”,还“乱红飞过秋千去”,闺中女子伤春怀人的情丝细腻绵邈。

五、怀念友人之意

登高饯别,在古代并不鲜见。如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类诗往往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题目就有伤高怀远之意。“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诗人因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初到柳州,夏日登楼远望,海天相连,愁思弥漫。“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景中寓情,既是描绘眼前风急雨骤的景象,又是表达诗人美好人格遭到馋毁的不公,联想到友人同是贤人却被摒斥的命运,想要互相安慰,但“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同是身遭贬谪,共在“百粤文身地”,互访不易,即使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那种悲凉孤寂的愁绪、思念友人的苦楚愈发浓重。

六、表现忧国情怀

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六朝金陵。他登上凤凰台,只见“凤去台空江自流”,六朝繁华不再,由此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感。在长江之滨的夔州,杜甫登上高处,见到急风、高天、清渚、白沙、萧萧落下的树叶、滚滚而来的江水,耳闻猿的哀鸣,感慨自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流露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伤感,令人联想到《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惨遭遇。“艰难苦恨”包含的是诗人漂泊之苦、国家时事之艰,体现出忧国伤时的情操。这首《登高》与三年前作的《登楼》中(下转35页)(上接33页)的“万方多难此登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戎马关山北”的情形下,诗人只能“凭轩涕泗流”了。辛弃疾的《水龙吟》,刻画了一位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诗人作为爱国志士,有着抗金不遂、失地收复不成的剧痛。他登上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感叹“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却“无人会,登临意”,给人一种寥无知音、国事难为的苍凉之感。

七、阐发人生哲理

登高诗容易勾起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情感。初唐的王勃登上滕王阁,居高临远,描绘了空间的江、阁、帘、云、雨、山、浦、潭影,转而感受时间的“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阁中的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从而给人盛衰无常之感,蕴含世迁的人生哲理。盛唐的孟浩然登上家乡的岘首山,凭吊古迹羊公碑,他的《与诸子登岘山》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哲理起笔;在登山远望,描绘水落石出、草木凋零的萧条景象之后,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收尾,传达出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哲理。晚唐的许浑在《咸阳城西楼远眺》中写道:“一上高城万里愁”,既感伤“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愁的是唐末岌岌可危的国势;又感悟“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眼前的渭水从西向东,依旧流动着。通过人事与自然的对比,阐述哲理:自然永恒,人事脆弱,江山依旧,人生苦短。

登高,唤起羁旅游子的乡思、闺中女子的情思,唤起诗人的身世之感、忧国情怀,唤起诗人的饯别之思、人生感悟,激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或浓或淡的情思,氤氲成一方诗歌天地。品读登高诗,也是在和诗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享受灵魂的洗礼。

【参考文献】

[1] 姜晓红. 唐诗中的登高意象初探[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

登柳州城楼范文第4篇

一、 替换动词:品味诗歌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样列举物象白描成诗的例子不少,但大多数诗歌还是通过对物象的动态描摹而形成意境的。因此,改换相关动词有助于品味诗歌的意境。

譬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问题设计:“催”换成“飞”、“转”换为“照”,似乎更贴合早春景象,也更合乎逻辑。你认为怎样?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区别,“飞”和“照”是照相式的实录,而“催”和“转”省略了“淑气”“晴光”对“黄鸟”和“绿”的科学作用和逻辑再现,使得生活的真实具有了诗意的跳跃,突出了气候在不知不觉中给“黄鸟”和“绿”注入了春天的意境。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问题设计:有人认为,从对仗的角度看,“摇”“动”对应性更强,以“摇”替换“喧”更好。可乎?

如此设计,让学生考虑苛刻地对仗与艺术地表达之间该如何选择。从意境营造的角度来说,“喧”字有动静结合的手法的存在,更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诚如马茂元《唐诗选》所言:“妙在并不正面着笔,却从‘竹喧’‘莲动”中听出、看出。这样的诗,真可说是‘有声的画’了。”“摇”字则无如此意境。况且,“竹摇”的施动者是谁?如果是风,则破坏了诗歌柔和静谧的氛围;如果是浣女,则有损女子柔婉的形象,使诗歌空灵的意境变得僵硬。因此,“喧”字更为妥当、正确。

唐诗宋词中相关例子俯拾皆是,略举几例:

1.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问题设计:九月九日齐山林木并未凋零,青翠掩映的山倒映江中,应当美不胜收,“涵”字改为“映”如何?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问题设计:月亮破云而出,花儿在地上留下婆娑多姿的身影,将“弄”字改成“留”似乎更合乎情理,你认为可以吗?

3. 周邦彦《苏幕遮》:“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问题设计:晴天到来,鸟雀欢唱,诗人在屋檐下观察它们呢喃低语。这是真实的场景再现,也颇具诗意。“呼”字更为“唱”,“窥”字更为“观”,如何?

4.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问题设计:“江晚正愁余”的“愁余”是使动用法,使我愁苦的意思。如将“山深闻鹧鸪”的“闻”改成“鸣”,大山太幽深,使得孤独的鹧鸪发出哀婉的鸣叫声。如此,岂不更好?

5. 赵嘏《长安晚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问题设计:有人认为,“人倚楼”的“倚”字表现出含蓄婉约的特点,“雁横塞”的“横”字则显得刚健硬朗,能否将“横”字改为“出”?

二、 替换动词:品味诗歌情感。有的诗歌情感一眼望到底,有的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诗中的动词常常沾染了诗人的情绪,我们岂能忽略?

譬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问题设计:诗人早晨醒来,一场雨已经下过,杨花哪里去了呢?“一池萍碎”未免有些直白,更为“一池萍醉”如何?

“一池萍醉”,的确诗味盎然,将杨花落水东西漂泊的情态写活了。但如此修改是目无全局之举,实在是“以辞害意”了。词的上片写了“惜花”的情感,下片起首以无恨写有恨,着一“碎”字,则体现出诗人情感逐步加深的特点。如果以“醉”代“碎”,明显削弱了“恨”的程度。

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问题设计:诗歌颔联云:“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可见抒情主人公对这夜晚含有“怨”气。颈联却说:“灭烛怜光满。”“怜”者,可爱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改为“恨”如何?

由“怨”及“恨”,看似符合人情逻辑,但是如此只见上文而忽略了下文。这首诗奇特之处在于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说:真想掬一捧可爱的月光送给远人,可是不能,怎么办呢?还是回到卧榻上,在梦里与远人相会吧。①如果没有怜爱之意,就难有下文的“新意”之举。况且,如明代周敬、周辑,陈继儒等评点的《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云:“用一‘怜’,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结意”就是纠结的情感,而“纠结”必须多种情绪的参与。由“怨”至“怜”,由“怜”到“不堪”的怅惘,再到“梦佳期”的期待,这样的情感才是波澜起伏、富有变化的。由“怨”到“恨”则是一马平川,苍白无力,少见风致。

细致品评唐诗宋词,对诗歌情感具有撩动作用的动词也不在少数。例如:

1. 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问题设计:古语云:“一叶而知秋。”诗人送别友人,见树色而知秋天已至,不如将“催”改为“知”。同时,古人诗歌中常见晚间捣衣的情景,不如将“向”改为“至”。你是怎么理解的?

2.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问题设计:韩愈晚年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逆龙鳞”险些被处死,后贬至京师八千里之遥的潮州。悲歌当哭,诗人写下此诗。因此,诗歌中应当表现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和前途渺茫的怅惘之情。这样不如将“横”字改为“遮”,“拥”字改为“断”,可以吗?

3. 李《浣溪沙》:“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问题设计:李为帝时运不济,割地求和,兵败如山倒,国家丧败之象已然突显。“多少泪珠无限恨”,前有“无限恨”,后以“倚阑干”煞尾,有“头重脚轻”之嫌,不如将“倚”字改为“拍”,辛弃疾不是“把栏杆拍遍”吗?

4. 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问题设计:“雨横风狂三月暮”,诗人是说春天的尾巴难以抓住,“雨横风狂”,岁月无情,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惜春之情。既然如此,不如将“掩”换成感彩更为浓烈的“锁”字。请说说你的理解。

5.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问题设计:在北宋词人中,秦观是以独具善感之“词心”而著称的。《踏莎行》亦不例外。既然是表达愁绪,还是“哭”最强烈。因此,将“砌”更为“泣”,可以吗?

三、 替换动词:品味诗歌风格。诗歌风格,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在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一般说来,一个诗人的诗歌风格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排除多重风格的可能。而诗人对动词的选择,有时也能突现诗人诗歌的风格。

譬如,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问题设计:有人认为,五、六两句中的“凋”和“杂”二字板滞而缺乏灵气,分别改成“迷”和“传”,则诗意多了。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这就涉及到杨炯的诗歌风格了,清代丁仪《诗学渊源》说:“(炯)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可见,杨炯诗风已不同于南北朝的旖旎柔婉,而是“风神初振”了。《从军行》则是诗人“雄奇奔放”风格的代表作。诗歌

三、四句“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渲染出龙争虎斗的阔大战争氛围。明代李攀龙《唐诗广选》引蒋仲舒评论说:“三、四实而不拙,五、六句虚而不浮。”“凋”是使动,突出雪大;“杂”是说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突出了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奋勇杀敌的豪情,为末句发抒“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慷慨之志蓄势。“迷”和“传”有碍豪雄之气的抒发,“虚”且“浮”了。

又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问题设计:李白诗歌自古评述不一。有人以为,《送友人》一诗中,诗人为求新人耳目,分别以“横”“绕”写青山、白水,失之粗、硬,有伤送别之意,换为“依”和“恋”更好。你以为如何?

李白诗多豪放飘逸,即便送别诗也少有例外。清代杨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评曰:“青莲五律无一首不意在笔先,扫尽千百人言,破空而下。”古人送别诗多泣下沾襟、执手泪眼,显出儿女情长之态。而李白则擅长于将惜别之情融入壮丽的山河,将人间友情化为永恒的山峰、流水,显示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何国治说:“‘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辽阔秀丽的图景。”②而“依”“恋”不见动、静,亦不见豪放,不符合诗人风格和诗作气象。

古人说,造诗境难,成风格又难。风格是诗人长期创作形成的审美特质,代表了诗人的成熟,而能彰显诗人风格特点的动词就不胜枚举了。

1.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问题设计:从诗歌首句“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和末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挥之不去的惜别之情,“隐”和“没”难见缠绵悱恻之意,分别更改为“系”和“接”如何?

2. 高《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问题设计:《燕歌行》中“飞”和“照”两个字虚张声势,苍白僵硬,非精细之作。若分别改为“飘”和“萦”,则雅致许多。你认为可以吗?

3.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问题设计:有人以为,“垂”字僵化无动感,换为“随”字为好;“涌”字夸张且失真,换为“照”字为妙。你是怎样理解的?

4.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问题设计:有读者说,“”是吹的意思,“侵”是侵袭的意思,诗人只顾抒情忘了炼字,不如《小石潭记》等作品来得清新自然。建议将“”改为“点”,“侵”改为“织”。可以吗?

5.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所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问题设计:有人认为,“挂”字实属静态描摹,有形而无神,不足以突现触目惊心之感。将“挂”改为“跃”,残缺的月亮突然之间从凋零待枯的梧桐树的缝隙里跳跃出来,月亮有了刚性,景物有了动感,诗情勃发也有了理由,还与“漏断人初静”的寂静凄绝之态相对照,岂不妙哉?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清代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也就是说古人炼字以意取胜,如何取胜呢?清代戏剧家李渔做了回答:“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如此说来,炼字“有理”方能出色,“理”即正确合理、得体恰当。炼动词尤其如此,不应粗枝大叶,描摹失态;不能为求诗意,以辞害意;不可目无全局,气断丝游。作为欣赏者可以虚拟动词,鉴别品味,揣摩意境、体悟情感、兼顾风格,多层面赏析诗词中动词之妙趣。

参考文献:

①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相关期刊更多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德师范学院

工程与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洋资料译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