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军事拓展培训

军事拓展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军事拓展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军事拓展培训

军事拓展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29-02

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本质上讲是理论水平高、实战能力强、指技一体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军事人才。未来的联合作战是以高新科技为特征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人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计人才培训路径

军事人才教育应注重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在提高教育培训的层次和起点的同时,注重培养“后劲”,深化专业研究方向,按照“基础――应用――创新”的教育培训顺序,拓宽知识和视野,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夯实适应部队作战训练的实践基础。军事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学习军事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追踪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拓展专业视野,打牢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军事应用教育阶段着眼军事人才的发展“后劲”,突出所学军事理论知识在军事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军事人才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运用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军事创新教育阶段着力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这一成长的路径体现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客观规律。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始终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军事人才的主动性,积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给军事人才创造思维实践、动手实践和综合实践的条件,引导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部队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实践性教学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军事人才的需求,加大实践比重,使之贴近部队建设、贴近学科专业发展、贴近未来作战需要。一是要注重优化课程结构。应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前沿性、应用性和交叉性,调整好专业课与基础课的结构比例,采取“精”、“减”、“增”、“合”、“拓”等方法“削枝强干”,精选基础课,减少必修课,增加实践课,合并同类课,拓展选修课、开设讲座课和自修课,充实专业内涵。二是突出应用性教学改革。对已有的教学内容,要进一步向“精、新、实”拓展强化,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部队建设和岗位需求,及时精选、调整、充实教学内容;拓展延伸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要在各军兵种战略、战役、战术、作战指挥、政治、后勤、装备等专业理论方面提高层次和起点;要增加研讨辩论、模拟训练、对抗演练(习)等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尤其是要突出部队岗位任职需要的实践教学时间比例,实践环节所占比重不能小于三分之一。三是根据培养的需要,在不失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适度拓宽专业口径,增加课程覆盖面,注重学科融合,建立自然、人文、军事融合,指挥、技术、管理合一的课程体系,拓展人才的知识视野和实践空间,使军事人才在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中升华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

三、着眼岗位能力生成,创新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方法

人才培养要结合不同培养对象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培训对象的主体作用,着眼知识向能力转化,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相互提升

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积极开展自学式、案例式、研讨式、专题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给培养对象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模拟技术、仿真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逼真的虚拟教学和模拟训练,培养综合分析、创造性思维、独立工作、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开展室内外想定作业、沙盘推演、实兵实装实弹实爆对抗演练、观摩或参与部队演习(练)活动,扩大培养对象的感性认识,使其在多样化的教学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坚持学研结合教研并举

学习与研究结合,既是验证知识、指导实践的重要方法,又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实现理论创新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要针对部队建设和学科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抓好部队现实问题研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和鼓励培养对象积极参与有作战背景战法、训法研究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应用研究,创造条件让受训对象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使其在研究交流中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任职培训干部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综合性演练、参与部队演习等重大活动中,让部队现职干部与研究生结成帮带对子,指导低层次培训学员和生长军官的实践性教学,让多类学员在同一平台竞技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指挥管理能力。

3.院校与部队结合开放办学

应全方位开展联合育人工作,聘请军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部队领导为客座教授,让他们全面参与军事人才的培养工作,把培训对象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课堂延伸到部队演练场,在部队训练设施齐备战斗力强的单位设立培训基地,让培训对象参与部队的训练演习,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

四、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制度机制

制定并有效落实培训生源选送、审查、考试等管理规定,保证培训对象的生源质量;完善并严格实行激励、惩罚和全程淘汰制度,加大教育质量和研究生能力的检查督查力度,加强过程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要侧重考核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部队、院校联合考核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考评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部队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程监控,推动院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军事拓展培训范文第2篇

为更好地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树立职工之间积极沟通、相互信任、团结协作、赢在团队的意识,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及归属感,展现汉十人的风采。xxxx全体职工分两批参加了以“激扬青春,放飞心灵”为主题的双峰山户外拓展活动。

星空下,拓展训练在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中拉开了帷幕。经过教练一番简单的介绍之后,所有的参训人员被分成了两组,由大家举荐出两名队长。集思广义后,拥有极富创意的队名及响亮口号的两个小团体——“穿山甲”、“老虎团”,就这样产生了。在之后的培训中,队长要带领全体队员共同完成由教练安排的各种项目课程,保证不落下每一位队员。熊熊烈火在燃烧,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做着各种小游戏,虽然山里的温度有点低,但是大家的热情却很高涨,欢声笑语充斥在山间。

第二天清晨,在我们响亮的队号中开始了团队拓展项目:“镭战”、“荆棘取水”、“智慧穿越”等。其中镭战,是指在模拟的军事场景中,使用仿趁军事装备,模拟军事实战,进行军事任务的游戏。是一种互动性强、仿真、易智、趣味、培养个人综合体能和团队精神的全新运动,同时又是一个体验个人意志和素质的运动。我们在教练的安排下进行了“废墟战”和“城堡战”,整个镭战游戏中,不仅体现了职工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

下午进行了个人拓展项目“悬崖速降”和团队项目“人山人海”。其中速降是在教练的指导与保护下,利用绳索由岩壁顶端下降,队员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落点,以到达地面。面对这项挑战自我的项目,大家内心充满新奇与恐慌。站在悬崖上,真的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惧意,在教练的鼓励及耐心教导下,我们迈出了克服心理恐惧的第一步;悬在半空中,掌握不了平衡,不敢继续下去的时候,在同伴的呼喊及帮助下,我们迈出了第二步;在同伴的鼓励及教练的保护下,我们鼓足勇气,镇定从容的面对风险,从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到超越自我,我们最终走向了成功。

军事拓展培训范文第3篇

主题词:国防教育转型发展

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大学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后备军。高校国防教育应着眼适应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新形势,科学组织实施,拓展方法渠道,着力在转变模式中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高校国防教育要从入学集中教育向在校全过程教育转变。国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反复积淀的过程,决定了高校国防教育的经常性和长久性。要针对当前国防教育存在的突击式、集中化等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模式、拉长时间跨度,通过国防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道德修养、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良好效果。要融入课堂教学,严格落实国防教育规定课程和课时,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评估。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紧跟国内国际形势发展,注重把握各专业学科与国防教育的内在联系,切实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体现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把握教育时机,充分运用清明、“五四”、抗战胜利纪念日以及征兵宣传、学生军训等重要时机,立足全年整体筹划、系统安排,每个时机分别突出不同的主题、开展不同内容活动,通过循序渐进,不断掀起国防教育新热潮。要完善运行机制,落实高校领导责任制,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常议,确保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着力将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通过硬化标准、刚性约束,推动高校国防教育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国防教育的师资队伍要从兼职型向专业型转变。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大多数是兼职人员,他们在知识结构、思想情绪、从教态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国防教育工作的质量效益。因此,要紧紧扭住骨干力量这个关键,整合资源、深挖潜力,努力打造一支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切实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要搞好整体布局,将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切实将国防教育专职教师的编制和职称评聘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建立军事学科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激发从事军事教学、国防教育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优化队伍结构,既要把思想素质高、军事涵养好、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国防教育专职队伍中来,又要与驻军部队、军事院校建立协作关系,打造一批高校精干的国防教育师资库和讲师团,牵引提升高校国防教育教学上质量上层次。要推动素质升级,建立与岗位目标相适应的国防教育师资培训机制,通过委托军事院校培训、集中办班培训等途径,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军事素养。同时,各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研究教学计划,组织军事理论课的研讨交流、集体备课和经验介绍,提高开展实际军事教学的能力素质。

军事拓展培训范文第4篇

1.1把握创新方向

坚持战斗力唯一的根本标准,充分认清军队医学科技创新对生成和保障战斗力的重要作用。坚持医学科技创新服务官兵、服务部队的正确方向,切实把解决卫勤保障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坚持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聚焦到完成平战时卫勤保障科研任务上来,坚持在选题上充分结合医院担负的使命任务,充分结合体系部队官兵的实际需求,充分结合医院的传统优势和科研特色,积极开展军事医学科研,为增强卫勤保障实力,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2强化创新意识

在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掌握一批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项目,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引领[5]。因此,首先在课题选题时就必须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等原则,保证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学会查阅中外文献,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研究。

1.3营造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义务,同样也是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人人皆要为、人人皆可为。医院要提高全员全程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分层次分类别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科研目标任务。广泛依托科主任、中青年骨干、高学历人才开展院内科研学术讲座,依托科研能手传授创新经验,依托地方高校、军内专家开展统计学、循证医学等科研基本方法的指导[6],开展科研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完善科研沟通协作平台,浓厚科研创新氛围。

1.4打造科研品牌

科技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但科技创新如果只停留在申报课题奖项、上,没有做好转化运用、形成品牌效应,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就会变得暗淡无光。因此,要围绕“科技兴院、技术强院”的建设思路,以“跟进国际前沿技术、开创国内创新技术”为目标,贴近临床需求,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集成创新,搞好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品牌。

2对策

2.1坚持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深化科技工作改革

着力强化全院人员“科技兴院、科技兴医”的意识,坚持把医学科技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修订完善《科技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对科技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重点表彰,对SCI论文实行分层次奖励,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及军事题材科研工作扶持力度;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明确课题资金的使用范围[3],逐个项目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本,控制不合理开支;对课题研究、申报实施统一计划管理,强化全程跟踪、全程评价,确保科研任务有效落实。加强学术活动管理,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力度,提高医院学术影响力。

2.2坚持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龙头,加强军事医学科研攻关

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指导,紧贴热点地区、应急卫勤作战样式和战斗力维护开展科技创新。以训练相关疾病和战创伤防治、野战救护为突破点,以体能储备、心理素质、野战救护信息平台等服务战斗力因素为重点方向,开展军事特色科学研究,力争形成高质量的军事医学科技成果。院级重点课题立项,设立创新基金[4],鼓励科研骨干积极开展军事卫勤科学研究,对卫勤研究实施政策倾斜,结合医疗“三送”、代职和挂钩帮带等活动,与体系部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搭建军事医学科研合作平台,浓厚科研创新氛围。

2.3坚持以拓展科技研究平台为支撑,打造学科品牌

以拓展科技研究平台为支撑,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打造“六大基地”(大器官疾病诊疗、疑难危重病救治、地方特色病防治、器官衰竭替代、百岁老年病康复、目的地医疗示范基地),发展“三大学科群”(部队常见病训练伤战创伤救治、特色优势品牌、潜力弱势学科群),重点建设老干部保健、高血压管理、胸痛、腹痛、头痛、肿瘤介入诊疗、甲状腺疾病防治、临床检验“八个中心”。全面实施资源整合,在人才、设备、资金等方面重点倾斜,实现“基地”、“群体”、“中心”品牌的整体提升。

2.4坚持以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为方针,培育创新人才

军事拓展培训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80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5(c)-01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intervention training on soldier mental and motor function. Methods 40 of 325 health soldiers were selected. Body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behavior training were taken before military training. The soldiers were taken training for 1.5 hours, 3 times a week, lasted for 8 weeks. SCL-90 and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test scoring system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raining, except paranoia, terrorist factor, other factors scores were all better than before training (P < 0.05). In body function aspect, the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test scoring system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except straight line forward lunge, other factor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Conclusion Functi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soldiers' mental and physical func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training; Motor functio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军事训练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战场能打赢的重要保证,然而现阶段的更多军事训练停留在对军人的运动表现与军事技能层面的训练,缺乏对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以及支撑军事体能和军事技能的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心理与身体功能适应入手,运用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旨在强化战士身体运动功能的同时增强其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并能主动适应军事训练,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为促进作战需要的科学化的军事训练模式与军事训练的医务监督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全军卫勤训练基地2014年参与培训的战士为研究对象,共计40人。入选战士均无心理健康问题、训练伤病、感冒及慢性疾病。平均年龄(19.37±2.50)岁,身高(170.11±4.70)cm,体重(61.95±6.38)kg。本研究均征得受试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本研究规定的功能性身心训练与军事训练相结合。根据第一次功能动作测试结果和心理测试状况,分析受试者身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功能性身心训练方案。把该组训练方案穿插入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共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试验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1.5 h。具体训练内容为:A动作准备训练:动态拉伸、神经激活;B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悬吊举腿训练;C速度训练:弹力绳抗阻跑、跑台阶、跑跨栏架、折返跑;D有氧训练:12 min跑;E心理行为训练: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信任背摔;F康复再生训练:静力拉伸、扳机放松、泡沫轴滚动;G综合训练:400 m障碍跑的阶段性练习和完整练习。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量表测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问题,设置有9个基本症状因子[1],内容涵盖躯体化、敌对性、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

1.3.2 功能动作筛查测试 采用功能动作筛查测试评分系统。功能动作筛查是通过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等7个动作表现对机体发生训练损伤预判。该测试分为4级评分制:受试者按规定完成动作时出现机体疼痛记0分;受试者不能完成规定的测试动作记1分;受试者完成规定动作但出现机体的代偿现象记2分;受试者顺利准确完成规定动作记3分[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受训者实验前后动作功能筛查测试各项动作平均得分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身心功能性训练对战士心理应激素质水平的影响

通过8周的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训练前后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除恐怖、偏执因子外,剩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2.2 功能性身心训练对战士身体运动功能水平的影响

训练前后进行功能动作筛查测试,结果显示,7个动作训练前后的得分除直线弓箭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05),其余6个测试动作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是融合功能性体能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旨在从训练的视角提升人体运动功能和心理素质的新型训练模式。心理行为训练沿用并创新了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培训的理念[3]。因此它的训练模式的产生与拓展训练有很深的渊源。同时,以军队新军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心理应激情境,对受试者进行心理素质进行培训,有助于提升心理适应能力。8周功能性身心训练结束后,进行训练后的SCL-90测试并与训练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除SCL-90量表中的恐怖、偏执因子不具有显著性变化外,其余各因子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强迫因子呈现显著性差异(P < 0.05),敌对性、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由此看出,通过身心功能干预的阶段性训练,对受训者的心理主观应激心理因子,如自信、焦虑、团队协作、抑郁等个性负面因子具有良好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