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地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水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自然因素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资源。地球上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循环等一样,都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表现。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思想,侧重介绍了水循环和洋流的相关基础知识。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2)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教学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最终使学生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本节课采用了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工具,主要使用了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下面主要阐述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本课共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基础问答、沙场点兵、三个臭皮匠、凝练升华、雄辩天下、我的金点子。
新课导入中教师本人演唱自编的歌曲,创设“地理大讲堂”节目现场氛围,教师角色变为节目主持人,引出本课探究内容听老师唱歌集中注意力通过一段教师自编的小曲,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一环节:基础问答。课前已经安排八个学习小组根据导学案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安排小组长对对应小组成员进行基础问答检测,时间3分钟。教师对组员进行适当抽查,对小组长预习效果在课下进行检测。 小组长对每位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检验预习效果,体现小组学习的比学赶帮超的优越性,锻炼小组长的组织能力。
第二环节:沙场点兵。安排一、三、五、七这四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绘图完成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后蒸发生成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云,这一环节称为蒸发。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水汽凝结成云致雨,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地面,这一环节称为降水。一部分水蒸气随大气运动到陆地上空,这一环节称为水汽输送。水蒸气来到陆地上空,同样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汇聚在地面的水再次蒸发,在植被的表面会发生植物的蒸腾,这些水蒸气同样上升冷凝,成云致雨。落到地面的水会沿着地表低洼的地方流动,最终汇入海洋,这一环节称为地表径流。地表的水顺着土壤的缝隙渗入地下,这一环节称为下渗。渗入地下的水在第一个隔水层之沿着低洼的地方汇入大海,这一环节称为地下径流。这就完成了水循环的过程。组织大家推选一名代表对各小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不同星级的奖励。(在学生画图期间巡视,并引导。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组代表到黑板前绘图,并能用简练语言描述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其他同学在导学案上完成绘图任务。 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加深对水循环过程和各环节的理解,并通过表述和点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环节:三个臭皮匠。设计活动:组织探究合作探究——以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为例探究:(1)黄河参与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呢?(2)我们人类活动怎样影响了黄河的水循环呢?(3)黄河塑造了怎样的地表形态?(4)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当中蕴含着什么地理原理,又存在什么错误呢?(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小组讨论,对讨论的思路加以必要的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看图、思考、讨论、作答(1)黄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大循环,因为她属于外流河,但其源头也参与内陆水循环。(2)我们人类通过抽水灌溉、拦坝蓄水、跨流域调水、破坏植被或植树造林等多种方式影响黄河流域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环节。(3)黄河塑造了上游的河流峡谷、中下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地貌。(4)诗中所说的“天上”来指的是黄河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奔流到海”说明黄河是外流河,“不复回”错了,因为黄河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黄河的水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还能回来。 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渗透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人类的水循环影响,便于难点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合作意识及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同时认识到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第四环节:凝练升华。学习了水循环的过程,我们来认识一下水循环的意义。结论: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思考,讨论、作答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讨论出水循环的意义,并揭示出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环节:雄辩天下。给出辩论题目“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可以得到更新,那么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学生根据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分成正反两方阵营,对本题目进行观点阐述、自由辩论、总结发言等环节。“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新,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第六环节:我的金点子。播放视频MTV《水》片段。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节水的金点子。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水价。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学生自由发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金点子。加深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树立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板书,为的是使学生有清晰的知识脉络,能够形成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一、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重力能。
二、 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内陆水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下渗
海上水循环——蒸发、降水
三、 水循环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和实施,导学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可促进学生对地理规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还能够有效改善地理课堂教学“教”和“学”的关系,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本文针对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作浅析,同时列举出部分具体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应用途径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由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预案,不仅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规律教学中可积极应用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和路径,通过导学案实现导读、导问、导思和导练的目的,优化整个学习流程。
一、教师自身努力提升导学案设计水平
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导学案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导学案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要想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优势首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以规律教学的具体内容着手,突出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优秀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实现导学案与学生需求的有机整合。举个例子,在“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先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充满叛逆、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且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储备,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存在形式。当教师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之后,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导学案:绘制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展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目的是使其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以此实现对自然界水循环规律的导学。
二、实现导学案与课堂笔记的有机结合
导学案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服务,课堂笔记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吸收和理解,让他们的学习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现象。而且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加工和思考,记忆效果同导学案相比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规律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可组织学生讲导学案与课堂笔记有机结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应用,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又可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在这里,仍然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认真研读,能够利用示意图初步说出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接着,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水体有哪几种存在形态?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哪些相互补给关系?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哪些?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等。在讨论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好课堂笔记,总结出水体的形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陆地上的水体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和地下水等,了解水体补给方式,知道水循环的类型有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从而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规律。
三、督促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设计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预习环节起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不仅可事先熟悉新知识内容,还能够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此实现高效学习。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新规律、新知识提前熟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课堂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针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并提出问题和疑惑,为教学教学明确重点和方向。比如,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教学时,在导学案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表,初步归纳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探究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在预习环节,教师需要求学生着重阅读和研究导学案内容,初步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具体概念是什么;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等。课前预习通过学导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改善预习效果。
四、总结
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导学案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研读初步了解地理规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导学案设计水平,应用导学案有效展开规律教学。
作者:闫弯弯 单位:临县高级职业中学
参考文献:
[1]吴雪.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一、利用地理主题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地理主题教学模式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听讲。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采用主题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师在明确地理教学主题时,需要对全班学生全面了解,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主题,保证其能够与学生兴趣完美匹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合适的教学主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采集能力和整理能力。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地理教学讲与练的结合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知识讲解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同时也包括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需要地理教师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以及通过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使全体学生能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基础性了解,然后通过亲自演练,真正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式,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合理有效地融合讲解和练习,才能使高中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中,需要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时,提升地理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理教师首先可以讲解遥感技术内容,逐渐引导学生了解遥感技术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进而使高中生能够更加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以此提升课堂学习主动性。
三、发挥地理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设计范围较为广泛,包括物理、天文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多面性,对高中生知识交叉运用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在地理课本中,常会出现较难理解的地理事物发展原理、演化过程以及特殊的地理现象等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详细分析,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使信息技术同地理教学合理融合,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视频、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可以真实地表现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及逐渐演变过程,极大程度地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以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展示出来,帮助学生轻松解决地理难题。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如今的地理教学中被普遍应用。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同时针对所学知识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提问、自学、探究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并不高,要深入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要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因此,笔者选择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较大意义。
1重视讲与练的结合,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讲解与练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无论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还是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教师利用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了解,再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体会地理信息技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将讲解与练习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对这种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给予重视,使得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正面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讲解与练习的灵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关注度更高,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遥感技术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界的水循环问题进行观察与了解。在相对真实的高中地理学习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任务的提出,会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讲,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运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提出,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理解并其完成,对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学习经验。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使得传统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被冲破,更能够帮助学生减小地理信息技术学习的压力。
例如,在教授《海水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针对高中地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学习任务:熟悉中国几大洋的海水运动情况,分析海水运动的规律与趋势。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任务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让学生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一学习任务中加以应用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中都具有一个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使其带动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地理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进行提高。在这样的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培养。
3利用地理主题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学生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主题出现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师在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主题确定时,要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解,使其确定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具有较大的匹配程度。主题的确立要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信息采集与整理能力在主题学习中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高中地理学习内容,设置“城市化”这一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主题,让学生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将选择地理信息技术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使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对其学习最有帮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与加工,加强数据的整理,更好地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存在的重要意义。主题式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笔者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当代高中地理教师加强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林培英.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7):58-62.
[2]孙汉群.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1-115.
[3]李淑梅.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0):115.
[4]潘立新,黄成林.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8(2):90-93.
关键词:生态文化思想渊源;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C9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一)关于文化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是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与自然的其他存在物相比,人是惟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而且人类创造了唯一可以与自然造化的千姿百态相比美的文化,从而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
近代学者先生说:“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文明形成的生活方式。”就是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可见,文化是人类心智征服物质世界发现客观真理的记录,是人类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创造成果的全部。文化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智力、能力、生产力,同时也形成新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所积累的方式方法思想观点以及行为标准等。
(二)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生态文化则是指自人类诞生以来,不同人类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生态环境的生存模式。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不同人类生存的方式,所以,一般而言,一旦地球上有了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文化。人类适应和维护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在生存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生态文化的范畴。
生态文化中的不少重要思想,可以在古代思想中找到它的胚胎或萌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更是蕴含着许多现代生态文化观的宝贵思想萌芽。以至于现代西方人纷纷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中去寻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位高级研究员所指出:“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和哲学有两个对当今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对家庭的承诺。中国的传统和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观念是一致的――即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可能的选择和自然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化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认为,人是宇宙自然演化所生,人与万物一体,同属自然界;2、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3、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管子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4、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倡导“远谋近功”,为后人造福。
二、生态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人类不仅将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且还是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一部分。认为自然本身是自在自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天定胜人”是这一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意义的人本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精神的精华,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人本主义思想肯定了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从而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以及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等进步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许多误区,诸如: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自然是客体,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主人,坚信“人定胜天”。自然被演绎成人类驯顺的奴仆和取之不竭的原料仓,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支配自然,任意统治、处置自然界的一切。人成了自然界贪婪的寄生者、主宰者、抢占其它生物生存空间的入侵者。
工业文明就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认识和征服自然界的典范。工业文明造就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可现实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当我们每一次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的时候,自然界正在筹划更为严厉的报复。”对自然界的过度侵害必然遭到自然界的猛烈反击,温室效应、频繁的洪水与干旱、诸如艾滋病之类的疾病传播正是这样反击的例证。
面对自然的报复,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反思人本主义必须遵守的界限和人类中心论的荒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重新评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掠夺行为,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类与自然紧张关系的的困惑,成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寻找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文化正是在全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生态危机日益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化是与人类中心主义文化相对立的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也可以把生态文化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唯物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基于生存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干预自然,与自然力抗争,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地位;另一方面自然或自然规律又以其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人的活动,要求人的服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改造与依赖、支配与受控,必然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历程。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意味着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生活环境恶劣,由此还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所谓“和谐”是指一个系统内不同主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是一种协调、适当、匀称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讲的是人与自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稳定平衡状态。人类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清洁的食物、水和空气,需要持续提供人类发展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洁净能源等;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各种功能,包括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自然的水循环碳、氮循环等。人类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满足需要大自然维持生态的平衡来实现。维护保持自然与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要素;避免使人类丧失未来发展的潜力等。至少能做到这些才能谈得上“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既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完全依赖于自然的原本状态,也不是自然的发展变化完全服从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将人类自身的发展融入自然的演化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演化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