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昆曲六百年

昆曲六百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昆曲六百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昆曲六百年范文第1篇

柯军

【人物简介】江苏省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武生,兼文武老生。他熟稔现代艺术,是懂管理会经营的21世纪昆曲传人,曾先后获得中国戏剧多项大奖。

在昆曲界,江苏省昆剧院的柯军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昆曲表演的技术精湛,更是因为他为“六百岁老人”―昆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

“以前,坐出租车,司机问我从事什么行业的,我都不好意思说搞戏曲,根本不敢说昆曲。”相比于昆曲今日的姹紫嫣红,柯军追忆过去种种,酸楚之情溢于言表,“那时,昆曲叫‘困曲’,是指听昆曲要犯困, 还指昆曲的困境。有一次演出,台上二十几个演员,台下三个观众,一个在睡觉,一个在走路,一个在吃瓜子。”当时, 他抬头望天,尽量不让悲伤的眼泪掉落眼角, 心特别特别凉。 “当你发现一个事物好,你会爱上它;因为爱它,就要为它付出。昆曲这门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要继承发扬它,就要有我们这样的人去为之付出。” 这是柯军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三十余年昆曲表演生涯的真实写照。

几度沧桑歌未歇 六百年前,昆腔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仅限于苏州一带。六百年后,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于2001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几百年间,昆曲有鼎盛有衰落。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可听见梅兰芳、俞振飞等大师在上海美琪演出时清婉的唱腔,也可听见在昆曲没落时“昆曲义工”白先勇为其复兴所做的奔走呼号。

历经六百多年,通过一代代文人的加工、演员的表演,昆曲成了“美”的化身。“昆曲义工”白先勇如此形容:“昆曲无他,得一美字 : 唱腔美、身段美、词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经过四百多年,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落败都与其特性有关。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使得昆曲在音乐、 唱腔上显示出惆怅、 缠绵的情绪。但知识分子、文人雅士,并不把昆曲当作纯粹的表演技巧,而把昆曲爱好作为一种身心修养,作为自娱的一种方式。可以说,自娱是昆曲功能的很重要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昆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昆曲有自娱的功能。昆曲不是专为唱给别人听,演给别人看的。如果把昆曲陶冶情操、自我娱乐的功能放在一边,一味强调它的表演性质,从而,不断改造昆曲,让它适应大众的欣赏口味,那么,昆曲就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昆曲正因其特性不可能在当今大红大紫,亦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作为汉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我们有责任不让她自生自灭!

揉碎自我,成全昆曲 于是作为江苏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在此时被赋予了双重身份―“领导和艺术家”。“我要把省昆领头人当作一个角色来塑造,要唱一出人生大戏。”这一唱一塑造,就是7年。这些年在柯军的带领下,江苏省昆剧院的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曾经濒危的昆曲在省昆剧院几代艺术家的努力下也已转危为安,前途光明一片。

曾有人问他:“当院长会不会影响你当好艺术家?”他回答,“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我希望把自己的终身献给昆曲,把它当一生的追求,既然选择了就要揉碎自己,成全昆曲,昆曲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个职业,而成为了我的一种信仰,所以不论是作为院长还是作为演员,只要是在为昆曲做事,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满足。”

以今名故,以故通今 昆曲已命途多舛地蹒跚走过六百年,然而它并非只属于古人。“昆曲有两个属性,一个是遗产,一个是艺术。”在柯军看来,昆曲作为一份精美的遗产,需要严谨地继承、保护,很多经典的剧目,还是少动为好,但昆曲作为一种艺术是一定要发展创新的。至于昆曲如何发展创新,使其更能被大众接受,他有一套匠心独运的办法和策略:以今名故,以故通今。

他深知只有做好演出,才能吸收更多地观众,从而带动市场。“没有演员不想演出的,舞台是演员的命。”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但艺术家的出身使他更了解演员的心思。考虑到剧院的丰厚资源,他立即拍板,依托院内的兰苑剧场,还以身作则,颁下“任何人进场看戏,包括本院领导看戏也必须购票”的院规。

这几年来,柯军突破昆曲原本的形式限制,融入更多现代的表演艺术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创作了《浮士德》《藏•奔》、《余韵》等“新概念昆曲”,既秉承了昆曲传统的“载歌载舞”,又赋予了现代内容、当下理念和精神,让昆曲活在当下,赋予它与当下合拍的跳动的脉搏和呼吸。在去年世博会上,江苏省昆与日本一著名能剧团馆合作,创演一部反映环保与生态社会问题的多媒体昆曲,每场20分钟,一天35场,共演出了6000多场。

现在的时代是传媒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传承昆曲,柯军还推出了“高铁昆曲”与“微博昆曲”的概念。“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传播昆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昆曲,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接受和喜欢昆曲。”在他看来,高铁和微博这些最现代、最先进的工具也是传承昆曲最高效的“大舞台”,这些现代载体能让昆曲的传统之美与时代密切交融,从而让昆曲走进更多人的心里。他抓住一切传播昆曲的机会,力主建立名为“环球昆曲在线”的网站,现场直播剧院精彩演出,截至目前,共在线直播演出、活动和讲座等近两百场,网络点击率超500万人次。

昆曲六百年范文第2篇

今年适逢昆曲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京剧也继昆曲之后,成为又一门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昆两门古老艺术是我国仅有的享有世界级声誉的舞台艺术。当我们站在世界高度来重新审视、保护和利用大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京昆遗产时,感到很有必要建立“俞学”这门学科,以梳理和完善俞振飞戏曲表演体系。因鉴于此,由上海市文联、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主办,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上海文化出版社联合承办了此次“雅韵千秋――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诞辰109周年”的系列活动。

活动共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京昆专场演出,凡日、夜五场。参演人员既有俞老的嫡传弟子蔡正仁、岳美缇、华文漪等,也有其他京昆艺术家李蔷华、张静娴、陈少云等,以及俞老再传弟子张军、黎安,乃至三传、四传弟子和在校的莘莘学子,并包括俞老的海外弟子顾铁华等人。五代同堂,齐吟雅韵;京昆一家,同咏霓裳。献演剧目俱是俞老生前常演常新的代表作,如程派名剧《春闺梦》、昆曲《牧羊记•望乡》、京剧《监酒令》等。

第二板块是俞振飞表演艺术研讨活动。参加研讨会的除了俞门弟子外,皆为当今京昆界和理论界之俊彦。通过对俞振飞表演艺术及其美学思想的梳理,为构建“俞学”奠定理论基础。

昆曲六百年范文第3篇

关键词:昆曲文化;创意产业;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55-01

有着“雅部”之美名的昆曲艺术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寓意着中国昆曲和中华民族戏曲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侧面却提示着我们昆曲的发展正面临着困境。值得庆幸的是昆曲文化得到了政府和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角度的关注与重视。这里,笔者希望能够从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探究昆曲的发展策略。使昆曲能够像英国的歌剧、美国的百老汇表演、日本的动画、韩国的影视剧一样,成为中国文化的明信片,并使其品牌化、形象化、符号化、世界化,促进昆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一、关于昆曲文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听着缠绵婉转的曲声、美妙如诗的曲词,看着深情写意的舞蹈、细腻娴熟的动作,有一种不绝如缕的梦幻涌上心头。了解昆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势必会帮助我们认清昆曲文化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根”。

(一)昆曲的前生

昆曲源于景色秀美的苏州昆山一代,由“昆山腔”发展而来,后来简称为“昆腔”,昆腔充分吸收了余姚腔和海盐腔等地方声腔的优点,是一种相对来说更加完备的声腔。16世纪中叶经魏良辅改革之后,昆山腔发展成为了一种格律严谨、曲调婉转悠扬的演唱艺术。而后昆曲艺术成为融文学、音乐、舞蹈、戏曲、表演、美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一路走过来,几经兴盛与衰落。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花雅之争中,昆曲终究还是败给了以京腔为代表的“花部”集团,衰落之势日增。另外,随着著名剧本艺人的仙逝以及因时代变迁带来的异域思潮的冲击,昆曲随着中国的末落而末落了。

(二)昆曲的今世

近年来,昆曲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政府方面,文化部提出了“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积极稳妥的推进昆曲的保护和振兴工作。个人方面,促使昆曲复兴的重要人物白先勇,精心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和《玉簪记》,使昆曲先后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成功演出。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仍然有很多中国人依旧不知道昆曲是什么,究其原因,是昆曲文化并没有行成系统完善的文化产业,没有形成品牌核心价值。

二、昆曲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优势评估

创意产业是昆曲文化传承的媒质,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高度依赖于传统文化。在昆曲创意产业化得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昆曲灵魂性的东西,从而保证昆曲在创意产业过程中的文化延续,保持昆曲文化的个性与魅力。

(一)昆曲文化独特的内涵意义

提到文化的内涵意义,就要从文化的发源地说起。“我们若再从文化的各方面来看,文化之受气候的影响,也是很显明的。”昆曲源于吴地,吴地山青水秀,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吴人聪慧勤劳,心灵手巧,操用吴侬软语,天时、地利、人和为吴文化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在近六百年的传播与延续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韵味,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在:

1、传承中国雅文化传统,使用的是蕴含古代诗词歌赋的传奇文学剧本,这是京剧、越剧等所不曾具备的。

2、唱腔以被雅化了的昆山腔为基础,声音细腻,沁人心脾,被誉为“水墨之音”。

3、昆曲文化灵魂中蕴含着凄美、大气、灵动的艺术特征,是昆曲与其他戏曲最大的不同。

(二)昆曲文化的符号体系

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品牌符号作为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性和标准性的符号才符合品牌文化的要求。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缩影,是中国重要的品牌符号,具有统一性的符号系统。它的符号不仅是指演员的动作、道具、姿态,也包括其艺术程式、艺术理念、艺术思想。在昆曲舞台上,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昆曲统一的符号风格印象。比如昆曲演员不是机械的模仿个中生活中的动作,而是经过概括与提炼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语汇,比如当代昆曲的服饰,色彩对比柔和、色系和谐古朴,面料采用质地细腻的真丝制成,采用丝绸工艺,呈现出来闲静整肃、清俊温润的印象,这也是昆曲文化的本质特点。所有这些物化和程式化的符号都将成为昆曲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是我们进行视觉符号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创意产业开发设计的基点。

三、昆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在这个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流行文化占据市场的大背景下,昆曲有必须打造迎合时代需求的品牌形象,唯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昆曲复兴道路。在发展中应注意:

(一)昆曲文化的创意产业要体现本土的个性特色

创意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动力。创意不是要拔掉昆曲骨子里生长出来的东西,而恰恰是从其骨子里的东西作为创意的出发点,清醒的认识昆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显著差异,维护昆曲的差异性就是确立昆曲品牌个性的重要途径。这需要谨记昆曲之魂。

(二)昆曲文化的创意产业要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昆曲创意文化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秉承换汤不换药的道理,不要让昆曲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发展方式,若是不去进行创新,或许昆曲已经在这个新鲜事物更替速度迅速的新时代中消失殆尽了。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的成功上演着实告诉我们,创新是昆曲发展的必然。能不能让人去主动的关注昆曲,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关注昆曲,让不同国度的人欣赏昆曲,是昆曲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昆曲文化的创意产业需要关注不同人群的发展需要,将现代科技手段与文化相结合,依托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舞美灯光设计,将昆曲打造成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相接轨的创意产业。

(三)昆曲文化创意产业要体现营销特色

在这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营销队伍异军突起的21世纪,能否有效利用这样一个发展环境,将左右昆曲的兴衰与发展。昆曲的发展需要遵循文化市场的营销规律,具备完整的营销系统,从策划到宣传再到营销,所有这些过程都应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就像东京的歌舞伎座、京都的南座和大阪的松竹座一样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将传统艺术做到了极致。昆曲艺术同样可以如此,发挥创意设计的巨大做用,可以将设计完整的运用到昆曲艺术的营销流程中。完整的VI品牌系统设计,由昆曲之神延深出来的动画设计、旅游景点设计、体现昆曲艺术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等等,利用造型、材料、文字、图形等营销战略利器,唤起人们对昆曲的浓厚兴趣。

四、结束语

黑格尔(Hegel)的艺术理论体系认为:诉诸感官的艺术是低级的、有限的艺术,只有诉诸心灵的艺术才是纯粹地展示精神的艺术,因此也是最高的艺术;而观念形态的文学语言“才是惟一的适宜展示精神的媒介”。

当前的昆曲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转型不是要彻底的传统,而是遵循‘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以传统昆曲文化为根,依托创意的枝叶,巧妙利用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的肥料,唯有如此,昆曲之花才能开放的愈加灿烂与美丽。

参考文献:

昆曲六百年范文第4篇

看昆曲的人很幸福,幸福在工作以及生活琐事之余还有一件纯粹的乐事可想,无论走到哪里,闭上眼睛,在脑中寻找,昆笛声声,似让飞驰的地铁也慢了下来,随着列车的晃动,似有水袖扑面而来,这种从容,其他艺术难比。

昆曲曾被调侃为京城四大俗事(听昆曲、弹古琴、穿汉服、喝普洱)之一。有此之说,在于此四件事,人人都可以接触,却鲜有人真品出味道;人人都能尝试,却鲜有人懂行;想附庸风雅容易,想真正风雅很难。而看昆曲一项,说难也难,想看出四功五法之妙,听出依字声行腔之美,破译神秘的工尺谱拍曲,确实很难;说易也易,最简单的办法――听一堂课、看一场戏、唱一支曲,昆曲之韵,昆曲之雅,全轻松体会。

听一堂北大昆曲欣赏课

北大的昆曲课由来已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主张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他有一次在上海的小书摊上偶然买到吴梅的《顾曲尘谈》,非常欣赏。于是将北大的一个学生社团音乐团改组为音乐研究会,其中便有一组昆曲,专请吴梅来北大教授。

由于学昆曲者甚众,又请寓居北平的曲家赵子敬、北大校医陈万里一起教曲,并常在音乐演奏大会中演唱。如在1922年5月,昆曲组就曾演唱《惊梦》《山亭》《拆书》《弹词》《痴梦》《刀会》《拾金》《法场》。任中敏回忆说:“一时同学乐受薰陶者,相率而拍曲、唱曲,初不以事同优伶为忤;风气之开,自此始矣!”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昆曲组可以说是中国大学里最早的曲社。与此同时,他还担任“文本科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教员”,讲授“文学史”和“曲”的课程。后来“曲”易名为“戏曲”,被认为是中国大学里设置戏曲课程之始。据上过吴梅课的学生回忆,吴梅边讲词曲,边撅笛解说,北大课堂上笛声悠扬,曼声讴歌,令听者神往。

2009年,由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旅美昆曲评论家,著名作家,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策划、总制作人白先勇先生发起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开设了北大昆曲欣赏课程,时隔半世纪,悠扬的笛声再次回到了北大讲堂。

北大昆曲欣赏课,旨在让学生领略真正的昆曲艺术。来这个课堂上讲课的都是昆曲大师。他们或是国宝级的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各拿本领,或演或唱,现身说法,讲解昆曲不同门类;或是全国各地相关知名学者,携其半生学术知识,从各个理论层面说教,更有携带彩妆演员,伴以院团乐师,当堂讲演。

台湾大学的王安祈教授上课最有故事,昆剧背后的故事被她用和暖的台湾味道的普通话讲得绘声绘色;南京大学的吴新雷教授的江阴口语最难懂,上课要配名“翻译”;白先勇先生的课堂最难进,为了一睹他和他带来的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名角儿俞玖林、沈丰英的风采,每次提前2小时就有人堵门排队;昆曲“大熊猫们”的课最过瘾,老一辈昆曲艺术家醇厚的表演功底,令人叹服:“大武生”侯少奎,一曲《单刀会・刀会》【新水令】,唱得人热血沸腾,那是“大丈夫心烈”;梁谷音,《孽海记・思凡》【山坡羊】,春意荡漾,那是“小尼姑年方二八”;张继青的杜丽娘私情婉转;计镇华的李龟年历尽沧桑;蔡正仁,声振寰宇,岳美缇细腻洒脱……

昆曲欣赏这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的课程,开课之初,各地的听众慕名而来,站满了教室的每一条过道。有学生戏称:要选昆曲课,先要把昆曲课之前的课选上!坐在教室里不动窝的等昆曲课才踏实。

在今年,随着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2009―2013年),第二个五年计划随之开始(2014―2018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隶属于北大艺术学院,同时北大昆曲欣赏课升级为全校公选课,修习2学分。想了解昆曲,不妨到北大来,听一堂课,满载而归的不止是知识!

看一场昆曲经典折子戏

昆曲,传承六百年的传统艺术,作为国人,应该去看一次。看一次,就会惊讶于它的美好。初次接触昆曲的人,不妨看看《牡丹亭》,它是最美的梦,最经典的中国式浪漫,是最典雅的享受。而懂行的“昆虫”,则最爱折子戏。折子戏,选一整传奇剧目中经典的一段演出,剧情、唱腔、身段皆千锤百炼。折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程式化之美的典范体现。

折子戏有悠久的历史,明清以来,点戏就经常是折子戏。在“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时代,昆曲是每个人尤其是有身份的人非常熟悉的艺术。

大浪淘沙折子戏

《红楼梦》里写到的看戏场景非常多,几乎未见有全本大戏的演出,全是主人们点的折子戏,例如“元妃省亲”时元妃所点的剧目,脂砚斋就有明确的批示“贾元春点的第一出戏《豪宴》,脂砚斋评:《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戏《乞巧》,脂砚斋评:《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戏《仙缘》,脂砚斋评:《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戏《离魂》,脂砚斋评:《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这四出戏,均为昆曲剧目,可见,昆曲作为典雅的艺术,走进宫廷,成为皇家专用剧种的影响。

对于像贾府的各位主子来说,看戏就要看最经典的,点戏直接反应出个人品位,点一出大家称赏的戏,是值得骄傲的,反之则会被人嘲笑。

宝钗就因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昆曲《醉打山门》)而被宝玉暗讽“只好点这些戏”。直到宝钗讲解“……排场又好,词藻更妙……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

昆曲折子戏,就是这样经过几百年来,众多爱戏之人反复点,点的多的自然留诸舞台,而经过大浪淘沙似的点戏,昆曲折子戏也愈加经典,每一个动作,每一支曲牌,皆韵味十足。勿怪看戏看入了骨的“昆虫”们钟情于折子戏。然而,经过朝代更替,时间推移,昆曲折子戏的传承在今天已属于要抢救的项目。让大家学会观看折子戏也成为重要的事情。

特色传承培养观众

自北大昆曲传承计划开始,五年以来,作为发起人的白先勇先生对昆曲传承始终采取双线并重的方式。一方面,促进院团演员向老一辈艺术家学演传统折子戏,以图传统折子戏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大学里开设昆曲课程,培养新一代的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走近昆曲。演员传承折子戏是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每年的重要任务,他们遍访全国各院团的老一辈艺术家求学传统折子戏,以图改变传统折子戏传承每代减半的现状。

自从2011年以来,苏昆演员每年都会上京进行折子戏演出。今年的演出除了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中的五折外,还有一些新传承的折子:《跃鲤记・芦林》《浣纱记・寄子》《义侠记・挑帘裁衣》《狮吼记・跪池》《太白醉写》以及现在昆曲舞台不常演的折子《白罗衫・井遇》《八义记・闹朝扑犬》《疗妒羹・浇墓》等。年轻演员大胆尝试自己没涉足的人物、行当,挖掘自己本工的行当,几年来,都有很大进步。

观演折子戏,是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特色,凡是选修北大经典昆曲欣赏课的同学,均可免费得到折子戏戏票,切身感受一次昆曲折子戏。不仅如此,对外售卖的戏票也坚持10到30元的低票价,将昆曲观众培养做到实处,让想看的人都看得起。

久在忙碌间的人们,不妨到剧场来,看一场戏,满载而归的不只是心情!

在昆曲大师工作坊唱一支曲

昆曲因其典雅,从来都是被文人墨客青睐的。明清时期的昆曲,除了剧演之外,民间的清唱活动也十分流行,特别是在苏州一带。明末清初苏州的虎丘曲会就久具盛名,参加人数之多,演唱水平之高,参加者情绪之热烈,可谓空前绝后。李渔在《虎丘千人石上听曲》一文中这样描述:“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遥想三百年前,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名士纷涌虎丘,撅笛唱曲,风雅易趣,盛况空前。

昆曲清唱活动推动了当时整个社会对于昆曲演唱的普及和进步,许多清代曲家甚至对昆曲的唱法进行精研和考订,刊印昆曲曲谱,如著名的《纳书楹曲谱》就是苏州曲家叶堂整理校订的。直到晚清,清曲家结社习唱昆曲之风仍在江苏、上海、浙江和北京等地流行。民国时期在北大教课的几位先生亦属此类。

唱昆曲,修心养性,唱好昆曲,无师不通!想学唱昆曲,没有老师,绝无可能。它不同于歌曲,耳熟能“唱”,即便听得次数再多,没有老师带习曲,永远唱得似是而非。

习唱昆曲,需要先按中州韵,正确读出每一个字,不只平上去入,还要分阴阳;次学中国传统的乐谱工尺谱,分清“上尺工凡六五乙”;再跟老师学腔格,最后才能拿上手折,一板三眼,拍着桌子,跟着老师,和着笛子唱曲,这样的学习过程叫“拍曲”。曲拍得好不好,讲究不讲究,跟老师有直接关系。

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特有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一项,特邀国宝级昆曲大师亲临,免费授课,教授有心学昆曲的青年人,拍曲之余还教身段动作。很多青年人学后深深感叹,这真是修身之始。

刚刚结束的大师工作坊活动,是上海昆剧团的昆曲名家梁谷音老师来教授的,课上,梁谷音老师不仅纠正、讲解学员的唱腔、动作,还将其中的情绪变化、心态处理一一点破。这样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教授令每一位学员叹服:“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我欺!”

艺术的情致生活的味道

昆曲的魅力,在于其无穷无尽的探索性。同一支曲子,听第一遍和第二遍感觉不同,春天听和秋天听感觉不同,不会唱时听和会唱时听,感觉更不同!只有自己在严格的教学下,辛勤的练习中,学会唱上一两支曲子,曲中高下才有深刻感悟;而只有切身体会过手眼身法步,剧中高下才了然于胸。

昆曲六百年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昆曲;基层文化馆;普及和推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35-01

笔者作为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联系实际工作,浅谈对昆曲艺术的认识以及普及和推广的一些心得。

一、昆曲艺术的发展

(一)昆曲的起源

明朝嘉靖年间,相传太仓人魏良辅喜好音律,初习北曲,因为不及当时的北曲名家王友山,于是发愤改学南曲,以十年“足不下楼”的苦功,在“素工弦索”的女婿张野塘、“洞箫名手”张梅谷、“著名笛师”谢林泉以及门下弟子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人的帮助下,共同研究改进南曲,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融会南、北,兼美众腔,一改以往那种腔调平直又欠意趣韵味的呆板唱法,创造了一种格调新颖、委婉舒畅的崭新唱腔。这种新腔俗称“水磨调”,红学家俞平伯在《振飞曲谱》的序中作了一个简明全面的概括:“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尾之别,‘字清’、‘腔纯’、‘板正’,称为‘三绝’。古代乐府(包括宋词元曲)于声辞之间,尚或有未谐之处,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其以‘水磨’名者,吴下红木作打磨家具,工序颇繁,最后以木贼草蘸水而磨之,故极其细致滑润,俗曰‘水磨功夫’,以此比喻,深得新腔唱法之要。”

(二)昆曲的流传

历史上,魏良辅对昆曲的伴奏乐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原来单调的弦索、鼓板伴奏中,加入了笛、箫、笙、三弦、琵琶等管弦乐器,丰富了音色,使昆曲音乐更加瑰丽多彩,更富感染力,不止用于当时昆曲的“清唱”,也为舞台上的昆剧演出创造了条件。不久之后,他的朋友梁辰鱼根椐这种新腔量身订做,写了一部传奇《浣纱记》,搬演上舞台,成为第一个昆剧,引发轰动,以致“吴中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自此,昆曲迅速流传开来,形成“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盛势,成为压倒其他戏曲声腔的剧种。

(三)昆曲的地位

六百年来,经过历代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的精心打磨,昆曲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晋剧、赣剧、桂剧、闽剧、越剧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百戏之祖”,也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昆曲命名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对昆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贡献和价值的高度认同。

二、昆曲在湖南郴州地区的流行及特点

大约在明朝万历初年,昆曲传入湖南,并广泛流行于郴州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地方语言、民间音乐及其它戏曲(主要是湘剧、祁剧)、民俗风情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湘昆”艺术。其主要特色如下:

1.吐字行腔以郴州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虽声腔不如苏昆细腻柔丽,也不及北昆豪放壮阔,但声调高亢,吐字有力,节奏加快,加滚加衬,又吸收不少民间小调和俚俗的叫卖之声,体现出相当浓郁的地方风格。

2.为迎合观众,经艺人的长期实践,湘昆将剧本大胆删节、紧缩、压实,白口更趋生动、活泼,音乐配器加进富有特色的怀鼓,声腔字格、句格、旋法对四声的要求放宽,对过于哀怨、悲凉、惆怅、缠绵的风格加以节制,音调融湖南地方特色音乐和昆腔于一炉而加以提炼,节奏的三眼一板,二眼一板处理加速,使音乐布局更多变化,突出市民需求的特点。

3.道具的采用多改作湖南常见和惯用的熟悉物件加以戏剧化,生活气息浓厚。

三、基层如何普及和推广昆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流行音乐,而昆曲艺术也远离主流舞台多年。实际上,昆曲历史上也曾有过观众“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哄然散去”的尴尬境遇,但这一门艺术终究还是流传下来,这说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生命力。昆曲艺术的根在百姓,要将这一门艺术发扬光大,就需要让更多的老百姓重新认识它、领略它、欣赏它,需要基层的文化馆去普及和推广。作为一名基层的文艺工作者,在这里谈谈怎样利用文化馆这个平台开展普及和推广。

(一)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

充分利用文化馆的橱窗、展室,集中介绍昆曲的基础知识,展示昆剧表演的剧照,让普通群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昆曲之美,并对昆曲有一定的了解。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与历史上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希腊和印度的戏剧都早已绝迹,只有昆剧至今仍活跃起在舞台上,通过了解到这些历史知识,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扩大昆曲艺术的受众面,从而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具体的细节上,要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多展出一些剧照,毕竟昆剧的扮相人物俊秀,服饰精美,很容易吸引眼球。

(二)经常邀请专家、名角举办讲座

讲座以传道授惑的方式,向广大爱好者全面深入地讲解昆曲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成就,讲座的地点出不只限定在文化馆内,更要广泛地分布到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之中,务必让更多的人聆听到专家、名角的真知灼见,以达到昆曲知识“扫盲”的良好效果。如果说展览是以看的形式普及推广,讲座就是以听的形式相辅相成。2012年12月,"昆曲进校园――走进湘南学院的活动使昆曲艺术的大雅之音回荡在湘南学院的音乐厅,来自湖南省昆剧团的表演艺术家们原定演出四个节目,因为现场气氛热烈,国家一级演员罗艳女士盛情难却,又特别为师生们加演献唱了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整场晚会持继两个小时无人离场,过道上也站满了人,使人难以相信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欣赏昆曲。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当代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令人始料不及,所以我们要以更加迫切的心情,让昆曲讲座走进校园,帮助广大莘莘学子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昆曲艺术得更多青少年的真心喜爱,培养接班人,让这门艺术走上良性的繁荣发展道路。

(三)开展具有专业性质的培训

基层文化馆组织广大发烧友通过一定的学习、培训之后,可以清唱、演出一些曲目甚或折子戏。郴州有专业昆曲剧团,郴州艺校也有专门的湘昆班,文化馆的任务,就是要和这些专业的团体、学校形成互补,培养更多的业余票友。昆曲自明朝传入,进入清代在郴州地区达到了极盛,湖南的昆曲大本营也南移到郴州。清乾隆年间,中国剧坛开始出现“花、雅之争”,昆曲代表的“雅部”在和以京剧、秦腔、梆子腔、二簧等为代表的“花部”的竞争中,因过于雅致,得不到市民阶层的青睐,逐渐衰落。到了晚清至民国这段时间,昆曲艺术更趋衰败,昆班绝迹。而在郴州地区却创造了奇迹,昆曲活动呈上升之势,昆班林立,人才辈出,真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这段辉煌的历史,是让我们郴州人骄傲的历史,也反映出昆曲艺术在郴州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曾经的辉煌,必将激励我们以百倍信心做好普及推广昆曲艺术的工作,要多邀请名家名角指导业余票友,迅速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并尽可能提供舞台让他们登台表演,只有弦歌不辍,才能薪火相传。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现代信息手段去传播和普及昆曲,可以使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到昆曲,领受到它别具一格的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便捷化,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今天的电脑、手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页、QQ、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信息、上传视频变得轻而易举,一机在手,真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之感。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掌据进这些先进的传播工具是完全必需必要的,或建立本地昆曲爱好者的Q群,或微信群聊,或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把散处各地的发烧友集中起来,各种展览、讲座、培训、演出的信息,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转发经典的唱段以供欣赏学习,甚或拍摄自己个人的演出片段上传,让大家批评指点,有了这样方便迅速的交流平台,我相信广大昆曲爱好者的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虽说昆曲是古老的艺术,但传播方式则不妨与时俱进,更潮更时尚。

相关期刊更多

曲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戏剧学院曲学研究中心

戏曲艺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戏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