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放射科实习总结

放射科实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放射科实习总结

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我院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连接许多大型医疗设备,包括CT、CR、DR、US、DSA、MRI、心电、脑电、病理切片等。现总结PACS系统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的应用情况,并将其优势、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PACS为深圳安科ASG-340型 PACS,2004年1月开始使用,至今3年多,该系统通过DICOM 3协议连接了放射科的所有影像设备,包括1台飞利浦螺旋CT,1台西门子MRI机,1台DR机,1台CR机,1台数字胃肠机,以及其他科室的诊断设备。

2 PACS优势

2.1 数字图像替代胶片 减少购买胶片及冲洗费用,节省了庞大的贮片空间,减少了胶片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了繁杂的借片还片手续[1],不会出现胶片丢失、错放及老化霉变等问题。

2.2 优化放射科工作流程 患者登记扫描影像检查诊断报告报告打印和发送。在放射检查登记室进行登记时,不用打字,只要输入患者的门诊号或住院号,核对PACS调出的患者信息,并生成检查申请记录即可;医师不需等候打片及传递胶片,在医师工作站,医生在专业级显示器上对影像进行读片和疑难病例的讨论,然后签发诊断报告而不需手书报告。最后将统一打印诊断报告和图像胶片分发给患者自己保存。这样,患者在影像科室所做的检查能很快拿到检查结果。

2.3 快速、为患者赢得诊治时间 在临床上,可第一时间得到急症患者的影像资料,避免延误病情。对患者来说,缩短检查时间和次数,减少等候时间,避免在不同医院进行重复检查,从而减少辐射和痛苦程度,快速得到检查结果,赢得诊治时间。

2.4 提高放射诊断准确性 PACS提供传统的手段无法具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主要包括进行窗宽窗位调节,边缘增强,降噪及镜化、滤波和伪彩等一系列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缩放、旋转和各种测量;对复查患者可调阅历史图像与其他影像资料,并可对图像进行距离、面积、角度测量及注释标注。所以PACS更容易显示病变[2]。

2.5 方便网络会诊与教学科研 实现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图像与患者信息的传递和会诊,在影像诊断教学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抛弃笨重易损坏的胶片,实习时学生可直接在与PACS连接的电脑终端上进行操作,调阅的图像数目及可对比性、可调节性均比以往利用胶片的小班讲课和实提高,极大地提高了阅片实习课的效率和效果。

3 实际运用中PACS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3.1 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 PACS系统一旦瘫痪,无法运作甚至丢失影像数据,将给医院及患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3]。尤其是在当前举证倒置的前提下,保护好患者的医疗信息尤为重要。要采用的资格及口令密码验证机制作为一般防范,要害部门实行冗余备份,敏感部门实行检错及自动纠错机制,建立镜像文档及故障恢复功能;限制各类工作站的权限,使用无盘终端;如有必要使用硬盘或外来软件,要确保其无病毒;经常检查和升级病毒检测软件,保证网络运行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及黑客入侵窃取、修改信息,安排专人管理、检查运作的执行情况。

3.2 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不可忽视 要保持PACS电源的连续性,电压的稳定性,防止意外停电和电压波动,给服务器配置不间断电源和稳压器。严格控制工作站、计算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减少外部环境因素造成设备故障和数据丢失。

3.3 掌握计算机知识 PACS属于一种高新技术,包含许多有关计算机、网络、标准通信协议、存储介质等方面的新知识。 作为放射科医师,没有经过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系统训练。大家的工作又非常繁忙,可供支配的时间有限,使用PACS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努力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PACS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知识。

3.4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建立PACS系统,可调阅普通放射、CT、MRI、超声、核医学或介入放射等多种影像学图像,如果我们的医师仅熟悉自己所从事的技术,不懂其他影像学知识,则不可能根据多种影像学的表现,作出准确的综合诊断,这是PACS系统对影像科医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重大挑战。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促进我国PACS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尚文,陈金雄,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临床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531-532.

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胃肠造影;实习;教学

胃肠造影是放射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放射科医师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是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实习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现将我们在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胃肠造影实习教学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勉。

1 制定教学计划

医学实习教学是一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学习活动,这一点在胃肠造影实习教学中更是如此。胃肠造影检查是在透视下进行,射线剂量控制是胃肠造影教学中的一个两难问题,对于患者,操作的不熟练以及为教学而延长曝光时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而万事不放手则是对培养下一代医师的不负责任。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完全必要的[1] 。

从实习同学的实习计划、要求和本单位胃肠检查患者疾病的类型,数量,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例如,一名五年制本科的胃肠实习时间为4~5周,应该按照第一周熟悉机器设备操作,学会各种检查目的钡剂的调制,熟练采集病史,在指导老师的要求下复习有关的教材;第二周掌握食道吞钡检查方法,并能在指导老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食道吞钡检查;第3~4周,熟悉和掌握上消化道造影的方法,这是胃肠造影检查的难点和重点;第五周,熟悉钡剂灌肠的检查方法。同时对于少见的检查方法,应采取教学录像和实际带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积极和患者沟通

进行胃肠检查,不仅要仔细的阅读检查申请单。而且要仔细的询问病史,一方面是对检查申请单所述内容的一个补充,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通过和患者的交流,能增加医患之间的了解,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之能更好的配合检查。根据检查目的的不同,事先将患者要做的变换动作向患者交待清楚,使患者能准确理解医师的要求。这种观念一定要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要灌输给实习同学。和患者交流中,一定要态度真诚、热情,把患者视为平常人,一定要尊重患者,否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3 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能够使实习同学换位思考,实地思考在胃肠检查中应该怎么和患者交流,怎么利用最小的曝光时间得到最佳的检查效果。在实习教学中,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首先由带教老师亲自示教,扮演患者在检查床上演示胃肠造影检查的各种常规,学生进行观摩。然后由实习同学扮演患者角色,在胃肠机床上根据医师的检查目的的要求,做出符合相应的,例如: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球部应采取右侧抬高仰卧、左侧抬高俯卧位等。通过这种方法,实习同学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观察目的,怎样最简洁的达到自己的观察目的。

4 做到活学活用

临床上患者的病情各有特殊,其诊治措施也各不相同,行胃肠造影检查的患者更是如此。死读书,不能随机应变是要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树立活学活用的观念,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检查目的的不同,设计出最佳的检查方案,即要满足临床科室医师的要求,又要尽量减少曝光时间,保证检查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例如,临床通过胃镜及病理已经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其食管吞钡检查目的是了解病变的范围,那就没必要对为清晰显示病变的粘膜特点而延长曝光时间。

5 树立法制的观念

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树立法律的观念,一个是保护患者的隐私,另一方面是保护医生的权益不受侵害。所以对于医疗规范中的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例如,在给女性患者检查钡剂灌肠检查时一定要有女同事在场,由于放射科特殊原因,最起码做到有第三者在场。这是必须交待给实习同学的,不能忽视对实习同学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以上是我们在五年制影像专业本科实习中的一些做法,实习同学普遍反映良好,既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参考文献]

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改革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和研究以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检查的一门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本门课程主要包括:X线检查技术、数字X线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等,既包含部分医学内容也包含物理、化学内容,是检查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建立了“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的教、学、做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反复训练中得以加强,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上述4个环节中得到提高。具体内容如下:

1.预习式临床见习

在普专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开课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将本专业学生分组去附属医院影像科室,进行临床观摩见习,提前接触影像设备,提前接触病人。见习半年后于第二学期初,开始课堂讲授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内容,完成“先看后学再练习”的第一步,为下一步理论学习做好铺垫。此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预习式临床见习”。

2.理论教学

采用现代的教育理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环境。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及网络中的各种影像临床病例资源、多媒体教学片、电子图片库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放射科、CT检查室、MRI检查室等科室去讲授,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技士(师)考试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贯穿其中,渗透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在日后放射技士(师)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3.实训教学

改革实训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1]。采用“模拟临床实训”的教学模式。影像实训中心有2个专业多媒体教室,4个先进的阅片室,3个X线检查技术实训室分别安装有2台200mA、1台500mA国产X线机,1个胃肠造影实训室并配有1台X-TV及1个示教室,1个CT实训室等,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实训教学采用“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式”、“学生自己操作”、“综合设计性实训”等教学方法。在理论及实训课程结束之前2个月,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强化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方法,以缩短学生与毕业实习的距离。

4.毕业实习

第三学年,将学生安排到省内外46所二级甲等以上实习医院进行毕业综合实习,进一步掌握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数字化X线机、CT机、彩超现已普及到许多基层医疗机构,MRI也广泛用于县级医院。针对临床实际的发展变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体系和知识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按照高职高专“影像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为此,教研组将教学内容做了重大的调整,删除掉了超声检查技术内容(因我校本专业开设了超声诊断技术这一独立课程)把教学重心放在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X线照片冲洗技术、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的实践教学上,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强化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各种临床应用影像检查技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技士(师)考试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贯穿其中、渗透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实施“课证融合”以提高学生在日后的放射技士(师)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建立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六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X线检查技术重点进行摄影和技术及造影技术教学;数字X线摄影技术注重成像原理和影像后处理教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注重摄影和减影设备及造影器材的教学。第二模块CT检查技术,重点讲述CT成像原理和CT扫描技术。第三模块MRI检查技术,重点讲述MRI成像原理和MRI扫描技术。第四模块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重点讲述核医学成像原理和检查技术。第五模块X线照片冲洗技术,重点讲述照片人工冲洗技术、自动胶片冲洗技术和激光打印胶片技术及操作注意事项。第六模块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着重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讲述质量管理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院校结合、理论课堂搬入临床影像科室的教学方式,将70%以上的课程安排在附属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在医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影像技术岗位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特色。

1.讲解法和示范法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中,讲解法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讲解,说明所学摄影技术要领、做法、要求等,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示范法则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向学生演示所学摄影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虽然两种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但正确运用都能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其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加速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2.角色扮演法

技能训练由学生之间模拟操作,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另一名学生扮演病人,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医生的责任,又能体会到病人的感受,加深了学生对病人的理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德理念。

3.实训基地场景教学法

“学校与附院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训相融合”,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放射科、CT检查室、MRI检查室、核素扫描室去讲授,为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

4.强化实训法

统一安排实训内容,充分利用空间、时间、人力、物力,以强化学生技能操作,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操作的方法。

5.现代教学方法

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种影像临床病例资源、多媒体教学片、电子图片库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采用模拟教学软件开展模拟实训,购置了《医学影像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于一体,给学生一个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和实训环境,通过交互式操作实现启发式引导学习,并通过多媒体、实践性实训完成实践性教学。

同时还采用网络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进行教学,如在网上组织教学讨论;课程组教师采用提供给学生资料名称或搜索途径,由学生自行查找,再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扩充教学内容。在课程网站提供了与影像检查技术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下载或浏览,这样有利于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让更多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了该课程学习的开放性。

四、考核内容的改革

采用“笔试+技能操作+平时作业+实践报告”的综合考评。实行严格的教考分离,通过测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加大实践考核的权重,使其考核总分值与理论考试成绩持平。考核内容以临床放射技士所应掌握的技术标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改革的体会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现了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为基层医院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影像技术的操作技能,毕业即可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时刻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融知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为一体,教学中采取学校与附院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影像中心及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室的人力、设备等优势,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影像科室去讲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设计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4:5(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6%),大大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达到了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理论水平扎实、技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技能型毕业生。学生结业后能按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独立完成X线投照技术、CT检查技术、照片冲洗及影像质量管理等技术,学生毕业后追踪调查反馈均表明“学生的动手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各种各种专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应用到医院业务的各个方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通过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存储,归档,管理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医院管理医学影像的成本,同时为病人提供了准确的医学信息。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PACS 医院 运用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应用与医院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它替代了传统的医学影像的存储和管理方式,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PACS系统收集现代医学成像设备如MR(核磁共振),X线机,CT机等产生的医学影像,通过网络传送给后台数据服务器并保存,最后医院医生或者病人通过在线终端可以方便的查看到这些影像。医院通过建设 PACS系统并与HIS系统对接,实现了整个医院的业务的电子化,流程化,提高了医院的经营效率,减少了运营成本。

1 PACS的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医学技术,影像医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PACS系统由原来的简单单机版的mini PACS系统不断发展,PACS系统不断的扩大应用场景,现在的PACS已经是一个集图形的采集,收集,保存,编辑,展示,分析的综合应用平台。PACS系统通过局域网将放射科,检验科,门诊部等连接起来,为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患者提供准确的医学影像。PACS的基本结构包含了:医学成像设备,PACS后台服务器,图像显示设备,高速以太网。

1.1 医学成像设备

医学成像设备主要包括了现在医院中广泛使用的B超机,CT机,数字胃肠机,血液分析仪,放射科X线机等。这些设备通过使用DICOM标准接口与PACS后台服务器进行图像的提取和存储。目前虽然大部分设备都支持了DICOM标准接口,但是还有很少的设备使用串口或者USB接口来于PACS后台服务器通信,这需要第三方设备提供商开发对应的接口来连接到医院的PACS系统中。

1.2 PACS后台服务器

PACS后台服务器是整个PACS系统的核心。目前PACS系统后台一般包含了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上面安装了系统的业务软件,该软件负责与医学成像设备通信获取医学影像数据,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负责医学影像数据的存取以及备份管理,与图像显示设备通信负责医学影像的传输。数据库服务器是数据的保存平台,可以保存和管理系统中的医学影像文件和数据。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可以安装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备份服务器主要管理大型的磁盘阵列来备份系统产生的大量图像数据。由于现在图像数据量的大小越来越大,如CT扫描片10MB、胸片20MB、DSA造影80MB等,而且为了保证系统7*24小时,需要大量的数据备份,以备异常的时候及时替换。

1.3 图像显示设备

图像显示设备主要包含了医院中大量使用的普通PC机显示器,高分辩影像诊断工作站以及各种嵌入式显示设备。通过这些显示设备可以高效的看到各种医学影像,并通过图像编辑软件进行放大,缩小,编辑等各种操作。

1.4 高速以太网

为了保证医院各种信息的传输,需要建议医院的高速以太网局域网。对于小型医院可以使用100M以太网,对于中型医院可以使用光纤以太网,对于大型医院可以使用高速以太网。

2 PACS系统应用

2.1 实现无胶片化管理

PACS系统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以前的图像都是通过胶片保存,但是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保存和管理这些图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使用PACS系统可以让医院减少在这方面的投入,可以提高医院管理图像的效率,可以保证医院业务的扩展。

2.2 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连接,医生可以通过PACS系统查询病人的电子X片,CT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人为误差。病人可以通过PACS系统查询的查询到自己的体检结果,可以对自己的病情建立档案。检验科的医生可以通过PACS系统高效的建立收集,检验,电子报告的一体化流程。

2.3 方便医学科研和临床诊断

在PACS系统中可以建立病人的图像系统,帮助医生分析这些病人的病情发展。医院可以通过PACS系统帮助实习医生通过图像学习对病人病情的诊断,对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一手资料。医院可以通过PACS系统统计和分析大量的医院影像,对各种病情提供典型图像,对大量图像来同时互相参照比较,对各种病情提供统计,查询等功能,为医生为本地的病人状况进行分析。

2.4 实现远程医疗,扩大医院知名度

PACS系统可以帮助医生之间进行远程会诊。在某个病人的病情需要各个专业的医生会诊的时候,各个医生可以通过PACS系统获取到病人的医学影像,并进行诊断,讨论,手动方案的选择。医院之间通过PACS系统共享数据,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医学科研交流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 总结

PACS系统可以实现医学影像的无胶片化管理,可以帮助医生高效的通过电子X片,CT片,定位病人病情,减少了人为误差。随着PACS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高效整合和集成,可以帮助医院更加高效的运转起来。但是PACS系统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所有的采集设备支持dicom标准或者类似标准,如需要提供医院的电子扫描系统的质量来满足PACS系统医学图像的高分辨率,如需要高清的图像显示设备来满足医生的诊断需要。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各种医学设备的更新,构建医院PACS系统的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容易,更容易与医院信息系统整合。

参考文献

[1]陈金雄,吴学贵.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实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

[2]邵庆东,韩晟,王锦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3.

[3]钱程.医院信息系统与PACS、RIS的融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9(3).

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1临床教学现状

心内科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较多,很多患者病情急、变化快、预见性差,尤其老年患者多,要求做出快速判断和紧急处理。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往往因为日常工作多而忽略系统的教学,导致实习教学的较多不足。另外由于高科技检查手段的飞速发展,削弱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物理检查和临床思维的能力,对疾病的诊断较多依赖于仪器的检查,这对实习医师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各级带教老师的责任,就是重视实习医生物理检查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2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2.1更新理论,着重实践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械的应用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单纯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临床实习的要求。如教科书上对无保护左主干不进行介入治疗,而实际在某些情况下介入手术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起搏器以往针对缓慢型心律失常,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现在心室同步化治疗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也有明显治疗效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学生会认为书上的知识已落伍。其实不然,教科书中的疾病的诊断治疗总体原则还是每位实习生所应该掌握的。比如,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的诊断、处理原则等。我们的教科书需要更新。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书本和临床结合对照,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的优劣。同时也不能忽视书本,单纯去追求高科技、新材料、尖端技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2.2培养实习医生心内科临床思维能力

心内科疾病病种复杂,很多涉及到呼吸、内分泌、肾内、患者依从性、治疗药物种类等相关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往往需要实习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详细查体后,通过复杂病史找到相关病因、机理和可能的诊断,做出鉴别诊断,并提出下一步检查和诊疗计划。此外和相关科室比如心电图、超声心动、放射科等医师交流,加深某些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我们在查房过程中,要求实习医生进行收集病历、体格检查、仪器检查、分析,得出结论,汇报病史,介绍患者目前情况和具体查体情况,锻炼其表达能力和责任心,对病史中各种信息进一步提问,使其对疾病的机制有更深一步了解。同时注重临床与相关检查的结合,避免因心肌损伤标志物、BNP、冠脉CTA、超声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而放弃传统物理学检查,并可通过具体个案证实临床病史和查体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查房、小型讲座及幻灯、手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多种形式带教方式,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3提高查房质量、定期组织病例讨论

带教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病情。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求实习医生参加科室每周的重症或典型病例讨论,讨论前老师带领学生对患者进一步完善病史采集、查体、各项辅助检查。让学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通过病例讨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此外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疑难病例、误诊误治病例,手术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讨论。通知学生认真准备,使学生加深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愈合的认识,对疾病的发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可使学生学到许多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更多的临床经验,吸取好的教训,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4定期开展本专业的知识讲座

组织实习医生参加科室定期举办的科室内的学术讲座,了解一些新的进展,具体的和治疗方案等,同时使其认识到本学科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接触到更多书本以外的内容。

2.5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水平

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医学教育体系中。心内科实习需要很强的生理病理及解剖学基础,涉及全身各个系统。通过Internet检索,学生可以广泛地搜索相关信息,包括高质量的图片、精细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典型的病例,以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2.6把实习成绩纳入学生档案

出科考试成绩纳入学生毕业考试的总体成绩之中。如学生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及听讲座次数、病历书写份数及操作情况等;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出勤及医德医风诸方面的情况加以总结鉴定,对不合格的实习生不准出科。以保证实习质量的提高。

2.7重视医患交流防止医疗纠纷

与患者有效沟通是医方的法定义务[1]。为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在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勤于实践的基础上,还要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目前医院推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举措。学生进行相关诊疗操作的比例减少。近几年医患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客观上给教学和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仿真教学(模拟诊疗教学或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自行诊治患者时的紧张和盲目,由于课堂情境类似于真实的诊治过程,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在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方便交流,同时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操作锻炼[2]。

2.8注意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