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美文赏析

经典美文赏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美文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美文赏析

经典美文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 译文 批评 赏析 探究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our people to b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began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life in the material life, after China joins the WTO, the classic western literature rapidly in popularity in our country, to a certain extent, ease the people to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ut the western literature books in the language used mostly in English, some writers and scholars in China will win universal praise American classic literature with the use of the people of our country Chinese translation, but because the writers and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lso appeared in the same literary works,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A.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1.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ncept of many people on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is not very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of these two seemingly very professional,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terms of the meaning of the expression is actually very clo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a word in our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meaning is "the relevant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foreign books, with some inherent standard as the referenc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ed literature translation evaluation value to carry out a full range of".

2.In a work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criticism of literary works, the original author, often cannot do without this literary works,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of literary works in translation after the three important part.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must be on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criticism,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works the original author of literary writing and to express through literature thought.

B.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he rol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ranslation criticism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has three points, the first point is on the literary work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will have a guide, this effect refers to the literary works themselves, can help some translations readers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works themselves, mainly for the translation. Literary works; second point interaction refers to an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will role, this evaluation func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of the original. Third point interaction refers to a guide to the translation criticism on the literature generated after, the leading role is generated by means of our country and even the world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cademic field.

C.The differenc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writing rhetoric techniques used by the author to the literature very much, expressed by the authors using different rhetorical devices in the effect is also very different. For example, by the world a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known as the representative literary artist Hardy, Hardy in the creation, rhetoric, so that each person works in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 Next, look at the three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Professor Zhang Ruogu, Professor Zheng Damin and Professor Wang Zhongxiang and Professor Nie Zhenzhao:

“Boy, take up that basket ! I want, ee to go on an errand for me.”The lath-like stripling frowned .“Who be you, then , John Durbeyfield , to order me about and call me 'boy'? You know my name as well as I know yours!”“Do you, do you? That, s the secret ――that , s the secret! Now obey my orders, and take the message I, m going to charge "ee wi"... Well, Fred, I don, t mind telling you that the secret is that I, m one of a noble race ――it has been just found out by me this present afternoon P. M.”(Chapter 1)

Zhang Ruogu: "Hello, boy, you take this basket to pick up; I want you to go on an errand for me." The thin the big boys, frowned, "said John Durbeyfield, you is what person, dare make up me, call me 'boy'? We don't know who is who!" "I know? Really know? It can be said is a mystery, it can be said is a mystery. You listen to my command this array, make me give you the job to do to the good...... Hum, Fu Lai, I put this mystery to you at the end of the day, I turned out to be a noble family descendants, this afternoon, is not just the moment, at noon, you before, I know."

Zheng Damin: "the little guy, picked up the basket! I want you to do something for me." The lanky teenager frowns. "What is your man, John Durbeyfield, actually want to use me, call me 'little man'? You know me, I also know you!" "Do you know me? Do you know me? There is a secret -- there is a secret! Now listen to my command, to give me your things to do. Well, Fred, I can tell you the secret also it doesn't matter: I am a family offspring. This is I just know this afternoon, this afternoon."

Wang Zhongxiang, Nie Zhenzhao: "young man, picked up the basket! I want you to go on an errand for me." As long as the slab boys a little unhappy: "you is what person, John Durbeyfield, you should make me, call me 'boy'? We don't know who!"

"You know me, know me? This is the secret -- it's a secret! Now you have to obey my orders, let me send you the letter......

Well, Fred, I don't care about to tell the secret to you, I am an aristocratic descent, -- I also know this afternoon."

Through the three different translation of Professor Zhang Ruogu, Professor Zheng Damin and Professor Wang Zhongxiang, Professor Nie Zhenzhao in the same paragraph, even if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same paragraph, the same sentence, the same words in translation, the results are not the same. Some literary works, translators is straightforward in the original text to express the idea of translation, and some literary works, translators a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to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D.the rationalit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Any of a work of literature work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 are not in conformity with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readers and the authors and readers, to interpret literary works still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because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 as a separate entity, different,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each person's own play therefor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accepted by the readers, readers in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process will be the two time the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erefore,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exist, does not exist contradictions, but will provide a more suitable for their own translation versions for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levels of readers, to improve our 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mprove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Summing-up:

In a word,cultur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ry works has also are not the same,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practical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of different versions.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1]Quan feng. Shaping Hemingway's short story "the murderer" killer image -- starting from the view of language[J]. Fei tian ,2010(02)

[2]Gan shian. The rever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structure -- Chinese and English outreach to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J].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32)

经典美文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探究

世界上的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也是所有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也不尽相同,可谓各有各的魅力。通过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原著,可以深深领会其他国家独特的语言艺术。在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尝试从跨文化的角度,学习区别各个国家文学作品的表达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英美两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使用语言的赏析探讨,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跨文化的语言能力的运用。

一、学习西方英美文学名著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面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的现实

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的文化风俗,即风俗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差异。当中,风俗就是指各个民族在长期的聚居,以及经常的经济交流中所留下的独特思想。关于价值观,中西方也是各有不同。比如,在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贬义词,它代表所谓的民主,比较倡导自由平等博爱,这与我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畏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不同。例如,在英美国家“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一句中,dog(狗)不是贬义词,但是“dog”在我国的风俗里是个不好的代表,比如像猪狗不如等等,是用于对他人的辱骂。这些文化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文化差异,从而尊重不同的文化。

(二)要并重交际性和实用性

交际性是指文化的交际能力,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时,语言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是我们了解西方英美文化的工具,,它是英美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研究英美主要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如果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学体系以及日常用语的使用习惯及使用语境,便于在与对方交流之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体现了我们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

二、 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特征

(一)重视对经典的引用和发挥

引经据典,作为西方英美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主要特点,体现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文化体系中的广泛渗透。它的历史性,哲学性,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给每一个读者。例如,在《威尼斯商人》一书中,鲍希娅,被称作“但尼尔”。书作者引用了西方知名作品《圣经》中的名字,并且提到了他们的典故,这样也衬托了说话者此时的心理活动,呈现出了显著的艺术特效.

(二)英美文学作品受西方文艺复兴影响

英美文学名著受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巨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之下,诞生了很多文学巨制,比如《双城记》,《雾都孤儿》。西方文化作品更擅长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这与他们的飞速的近现代科学发展领先于中国,有很大关系,比如哈代的小说,汲取了佛洛依德的精神现象研究的一些成果,所以作为学习者,首要前提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英美英语语言文化,然后再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显著艺术魅力。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的文艺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大开大合的景象,更加关注个体的人性,破除了原来教会组织对人们的束缚。

(三)注重对戏剧性独白的使用

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显著使用戏剧性独白,这就是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在诗人索恩伯里的作品,就曾经出现过部分诗歌被认为是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直指人心,他是人们与自然,与天地直接沟通的最原始的方式,是人找到人类情感最初起源的一种途径,也是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更是一切文学艺术发展的根基,作者对书中人物的解读,可能不具备权威性,却留给读者的却是不同的想象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常常受西方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作者常常引据经典,通过引证常用的经典故事,再加上对直指人心的戏剧独白的合理使用,形象表达出作者生活的时代风貌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征,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阅读英美文学名著之时,我们要以跨文化的背景下,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并逐渐掌握系统的文学鉴赏技巧。

作者:李亚格 孙雅莉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蔡玉辉.论英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传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赵宏宇,胡全生.《索绪尔语言学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影响原因探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6期.

经典美文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学欣赏 教学 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有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相关工作的机遇,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要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文学欣赏,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文学欣赏有利于学生学习国外文学作品里蕴含的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学欣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提升个人素养、文化素质,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英语教学和文学欣赏并不矛盾,两者可互相配合,是实现英语教育变革的重要途径,教师适当应用文学欣赏,也是促使学生快速了解西方文化一个有效方法。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文学教学环节仍较为薄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文学欣赏未受到学校重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英语基础差、大学英语课程较少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忽视了对文学欣赏的深入理解,忽略了国外语言里所富含的人文要素,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必要的自主探索,不注重提升学生在人文、文学方面的修养。大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学的内涵,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英语的整个教学过程里,传统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引导式教学 ,学校更注重考试,老师与学生均在考试压力下,阻碍了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研究 ,英语文学教学上产生了认知偏差,极大地局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深度。虽然目前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一定的英美文学课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理解性阅读,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是讲解语言知识点,特别是文学背景与文学教材里所展现出的人文常识、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等知识常常就被忽略了。

二、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最关键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智力,从而提出了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文学不仅包含了年代数字、人物介绍、历史事件等方面,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可分割,文学作品可以展现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传达出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升自身人文修养与文学赏析能力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学生能够从中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协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将不同方式融汇其中,通过文学作品简单质朴的语言,让学生更加有利于理解西方文化。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中应用可以加快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文学作品饱含了吸引学生的内容,通过阅读巩固词汇,学生们能够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资料宝库,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引入英美文学则可以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让学生了解到英语也存在与汉语相同的各类修辞手法及韵律,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美语言交流的技能,文学欣赏有助于学生对西方人文和习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是一项漫长的积累过程,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其语言语法系统时常被运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要求,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的英语思维方式。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中的文学元素,加强对英美文学的重视,对英美文学内容进行延伸,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选取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学,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教师应该推荐经典书目,引导学生阅读,根据学生的水平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强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英美作家,让学生进行课后泛读,加大阅读量,扩大词汇量。由教师推荐并引导学生阅读,减少盲目性阅读。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英美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练习。

完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技术支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很多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更加生动性、直观性,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声音、影像的形式将以往文本中枯燥乏味的史实较为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多信息、多形式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集合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优势,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英美文学课堂中,使学生感受立体的历史文化和刺激的视觉感受,从而创造出真实化、情景化的教学效果。开展英美文学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加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W是一种语言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提供给学生有趣生动、丰富的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文学欣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是切实可行的。传授与阅读适量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加快学习英语语言,教授一定的文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因此,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文学欣赏,适时的采用多元化的引导式教学方式,寻找合适的英语文学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英语交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燕.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15(5).

经典美文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英美文学》课程;培养目标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76-02

英美文学是专业主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技能。通过对2013级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等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反映了学习中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学习动机:提高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英美文学课重在介绍和讲授英美文学发展阶段、流派、思潮、运动、主要作家及作品,进行作品分析和欣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思想,欣赏、学习、模仿优美的语言,陶冶情操,激感、想象和联想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理解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已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和鉴赏能力。知识储备方面,“中国文学”占88%,而“外国文学”仅占12%。对外国文学的了解程度相对来说非常低。

赵文书指出,目前众多学者呼吁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新的业务培养要求体现了人文取向。在这种培养多层次多元人才的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定位显得相对明确,目标就是培养基础英语教育专门人才,满足英语教育的教学、人文和社会需求。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对英美文学课程“感兴趣”的人数占91%,“不太感兴趣”的占9%。学习动机调查表明,认为该课程可以“提高文学修养”的学生人数占40%,“出于兴趣”而学习的占42%。这表明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对于学习目标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达到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授课教师的要求。

程爱民指出,英美文学课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或是英语水平。调查显示,学生学习英美文学课的动力来自不同方面:2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上课精彩,故努力学习;33%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内容丰富精彩而促使他们有了学习动力;26%的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所驱动;19%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动力就是为了通过考试。显然,81%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教师授课、课程内容和人文素养,这说明英美文学课程已经在人文素养、思辩能力培养、扩充视野等方面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

二、文学阅读:多样化和实用性相结合

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鉴赏等方式学习本课程,这种方式需要大量深层次的阅读,而阅读和学习方式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统计显示,67%的学生认为自身文学阅读能力比较差,这主要是文化背景、词汇量、审美经验、阅读技巧等欠缺或匮乏。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通过提前布置问题、指定相应参考书、课堂讲授与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课前预习、合作学习、扩充词汇量、学会听课等方面进行知识架构的扩充和问题的思考,改变接受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介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文学名著阅读数量调查显示,17%的学生阅读了“1~4本”,33%的学生阅读了“5~8本”,22%的学生阅读了“9~12本”,28%的学生阅读了“13本以上”。只有50%以上的学生阅读了5本以上的文学名著,数量偏低。在文学作品样式的选择中,64%的学生喜欢阅读短篇小说,21%的学生喜欢阅读长篇小说,诗歌和戏剧阅读比例分别是10%和5%。学生文学作品阅读呈现快餐化趋势,短小精悍的作品比较受欢迎,而诗歌和戏剧对学生来说相对艰涩难懂。

当代学生最喜爱的文学类别中,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学生占40%,观看当前流行影视作品的学生占36%,24%的学生喜欢阅读通俗文学。在经典文学原著和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之间选择,选择阅读文学原著的学生占33%,而52%的学生更趋向于观看电影。因为电影为学生学习文学提供更为方便、直接的输入。对于戏说、改编和大话经典的文学现象,10%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亵渎,57%的学生认为仅供消遣娱乐,无文学价值,31%的学生认为戏说类影视作品比经典名著本身更有趣味性。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审美定位、文化价值观、自我素养提高的互动关系方面有着明确、理性的价值判断和取向。

关于参考书的阅读需求方面(此题可多选),36%的学生认为需要阅读提升赏析能力的参考书,29%的学生认为需要阅读增强阅读能力的书籍,48%的认为需要阅读关于作家生平轶事的书,55%认为要读关于英美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书。可以看出学生需求排序为:背景知识、作家生平、赏析手法和阅读能力的增强。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时代背景、文化思潮和运动、风俗习惯,顺利构建文本学习中知识获取的连贯性和因果性。

整体来看,免费师范生外国文学知识贮备相对欠缺,在数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当代,他们的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了一定的量。但阅读能力弱。倾向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审美有理性把握,需要背景知识的输入。

三、课外学习和课堂教学:示范性和研究性

优质课程的建设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调查显示,68%的学生对课时安排感到满意。在课程设置难度方面,“可以接受”的学生占74%,认为“很难”的学生占21%,认为“容易”的学生占5%。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设置方式在他们学习、理解、接受的范围之内。

文学课程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的习得,还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调查表明,学生平均每周用于英美文学课在“5小时以上”的为7%,“2~4小时”的为76%,“1小时以下”的为17%。显然大部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间非常有限。课外和同学交谈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体会比例显示,“经常交谈”占12%,“复习时交谈”占46%,“特殊情况下交谈”占33%,“基本不交谈”占9%。74%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上提供的文学资源,访问文学网站主要是为了考试和撰写论文,分别占59%和62%。这些数据说明,课外学习时间付出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的课外学习和交流有可能是为了预习、完成作业、讨论、复习考试,目的性非常明确。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率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对学习文学也有一定影响。调查显示,文学课程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很积极”的学生比例为9%,“比较积极”为57%,“不太积极”31%,“不积极”为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进行观点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思辨和创新能力。调查显示,94%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的活跃非常重要,这取决于教师课堂的组织艺术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性。59%的学生认为“有一些经典故事片断,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课件制作中,必要的音频和视频相结合,注重图文并茂,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王军和石瑞指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为培养21世纪人才提高自身内涵,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文学课的内涵。教学方法调查显示,43%的学生喜欢“讲授式”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认为这样较易掌握文学史知识及其发展脉络,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利于突破重点。28%的学生支持“研究式”教学,即教师出示议题,学生准备材料,进行课堂讨论。认为这种方法便于活跃思维,提高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22%的学生支持“摘桃式”教学,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点拨和答疑。学生自学教材,教师在关键的知识点、学术争议处适当点拨即可,或只答疑即可。只有7%的学生支持“讲座式”教学,即由老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讲座。

综合来看,49%的学生希望教师能给学生机会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术能力的提升训练。除了传授具体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概念,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认可,目的性非常突出。这同时说明,学生初步具备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对提高科研能力非常有帮助。为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奠定了基础。显然,教师需要关注免费师范生在知识、素养、创新等方面的训练和提升,还要结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更多关注课程授课的示范性、方法的实用性以及和中学教学的关联性。

四、结语

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将成为中坚力量,个人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对基础英语教育非常关键。虽然英美文学课面临着边缘化情境,但是,它是一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辩能力的专业必修课。教师要在新形式下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多元评价模式,增强教学的示范性和研究性。

参考文献:

[1]赵文书.从学科内涵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J].外语研究,2014,(4):51.

[2]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17.

经典美文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美育功能;审美意识;审美素质

一、善于创设美境,唤醒学生审美意识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只有唤醒其审美意识,才能够对其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借助想象力,让学生置身其中,并感悟到教学内容的魅力。其次,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心理特点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精心设计导语,渲染课堂气氛,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带给学生美的感受。例如,在教学《过万重山漫想》一课时,可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关于三峡的图片,或者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狂暴的江流、高耸的山峰等景物,借助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了解并细细品味,最终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为提高其审美素质奠定基础。

二、注重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质

针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美育讲座、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手段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情趣。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制作精美的课件来辅助讲座的举办,讲座内容包括美的产生、内容、本质、特征以及形式等。学生只有了解了美育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发现美和欣赏美。还可以开展相关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学校还可以创办校内报刊,刊登学生写的美文,借助文字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徜徉在美的世界,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另外,策划相关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美的空间,让学生到社会中感受美、欣赏美。例如,以《四季之感》为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感受春天的山峦、夏天的麦田、秋天的果园和冬天的田野,让学生亲眼观察到四季之美,然后再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分小组进行美文朗读,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