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雪的诗词

有关雪的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雪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雪的诗词

有关雪的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抓“关键词”;解答哲学题目;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哲学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运用这些抽象的哲学知识去解答问题就显得更为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解答哲学题目时,不是答不准,就是答不全。但后来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在训练学生解答哲学题目时,要教会学生在审题时善于抓“关键词”。

例如:遇到“中心”、“关键”、“大力”、“着力”、“突破口”、“突出位置”、“重点”、“重中之重”、“制高点”、“抓手”、“首要任务”、“主要任务”、“第一要务”、“根本”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遇到“现实情况”、“实际”、“调查”、“摸清家底”、“国情”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遇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区别对待”、“现阶段”、“特点”、“特色”、“特征”、“少有所养,老有所终,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遇到“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先试点,后推广”、“共同而有区别”、“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典型”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遇到“尊重人民”、“为人民”、“靠人民”、“相信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人为本”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遇到“意识、技术、理论、观念、方法、认识等起作用。”时,对应的哲学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或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或价值观的作用,或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遇到“居安思危”、“反败为胜”、“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满招损,谦受益。”、“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遇到“开发与保护、投资与消费、公平与效率等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辅相成。”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遇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逐步”、“不懈”、“持之以恒”、“长期的”、“一步步地”、“有步骤”、“循序渐进”、“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有序进行”、“结构调整”、“过犹不及”、“锲而不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滴水穿石”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遇到“既……又……,……是主要的。”、“虽然……但是……,……是主要的。”、“全面”、“主流和支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十个指头弹钢琴”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遇到“经历困难……取得成功。”、“雨过天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关键词,对应的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遇到“取得突破”、“创新”、“打破传统”、“不迷信书本”、“解放思想”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遇到“经济体制改革”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遇到“政治体制改革或政府机构改革”时,对应的哲学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遇到“受……影响”、“关系到……”、“影响到……”、“继承”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遇到“保护环境”、“生态文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遇到“变化”、“发展”、“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遇到“正视困难和问题”、“正视矛盾”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发现和解决矛盾。

遇到“科学安排”、“规律”、“办事情取得成功”、“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求真务实”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遇到“系统”、“优化结构”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优化趋向。

遇到“认识工具的发展”、“实践提出新的课题”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遇到“政策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观念的改变。”等关键词时,对应的哲学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

有关雪的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沙画;“做”;实践;创造

1 实践,让沙画教学更加生动

简单的沙教学,通过多种形式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是主体,教师只是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幼儿练习”教师将沙画作品呈现给幼儿,然后由教师对幼儿讲述难点,最后再示范沙画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的时候,由于班内幼儿比较多,势必还会使某些角度的孩子不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教师的示范,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始终是被动的,不需要思维,不需要主动。

陈鹤琴说:“‘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幼儿园里的各种活动与教学,都不应该直接去说明种种结果,而是应当由幼儿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在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其基本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开了动作就不能思维。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学到了东西。比如,小孩玩刀具,结果把自己的手弄伤了,这个过程是做的过程,是取得经验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活动与因此承受的结果彼此有意识地联系起来,由动作而生的变化便没有意义。假如把2者有意识地联系起来,由动作而生的变化就有了意义。

又比如,幼儿在进行数字加减法时,总是忍不住去数手指,如果手指停下来了,那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了。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所以在沙画教学中,可想而知有些教师总是喜欢重复一些理论的东西,忽视了动作技能的练习,这真的对幼儿有益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毕竟还是要借助直观的动作进行思维,以此为依托进行学习活动,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让环境成为沙画教学的依托,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2 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小孩子喜欢玩耍,喜欢游戏,儿童喜欢玩耍,喜欢亲近大自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材料作为孩子们现成的“活玩具”、“活教具”。就拿中国的麻将来说,它原是就是一种赌具,但经过改造也可以变成一副活字。再如傀儡戏,经过改造,也可变成活动的教具。世界何其大,大自然和社会中有许多东西,也许你第一眼看起来觉得与你所教的没有任何关系,但只要你仔细研究,便可让它变成很好的教材。有了教材,教学的环境创设也是尤为重要,说起环境创设,大家自然而然的会想到活动室布置、区角创设、位置的编排等等。这些都是环境创设的内容,但忽视了一个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心理环境的创设,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至关重要。就拿一节沙画课来说,外界的环境创设再好,教具再多,准备再充足,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就等于一个人穿着华丽的外衣却没有灵魂。试想:孩子对沙画的学习兴趣不高,精神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学习效果如何呢?

我认为,心理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是在画沙画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孩子的一些“不小心”,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每一节课都让孩子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尽情表现。让孩子在快乐中求和,在自由中成长。

3 游戏和故事,让沙画更贴近幼儿生活

儿童好游戏、人们均好游戏,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教学游戏化,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故事情节的神奇也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故事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在沙画的教学中可以为每一次的课堂都创设一个故事情境,让幼儿了解自己即将创作的沙画作品的概念,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创造力。

4 关注孩子的每一次创造

有关雪的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诗词 物理现象 物理规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的诗词堪称奇葩。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了世间万物,讲述了人间情仇,表达了人心情感。而物理作为一种科学,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描述了万物宇宙,展现了它们的简协美、对称美。诗词和物理,好似风马牛不相及,而且中国人对物理发展的作用也有限,但是两者之间却充满了联系,首先它们都是用一种很美的形式对宇宙作出了理解,其次是诗词中蕴含了许多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我们可以在诗词中领略物理的诗意美,浪漫美。

一、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

萧梁朝的学者沈约在《咏月诗》中写道: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浩瀚夜空,明月高挂,周围一片寂静,月光从屋门投射出屋门那方形的光斑,通过那小孔的月光则还是月亮那圆圆的光斑。

我们可以从屋里的角度去解释后两句诗。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月光可以视为平行光,通过屋门投射过来的光是门的形状,而圆方晖竟户入,则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光通过很小的圆孔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回投射光源倒立的像,所以圆影是圆月的像。

宋代词人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曲栏杆影入凉波。这句词的意思是说,水面上倒映出楼阁那曲折的栏杆。水面倒影的形成是由于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反射的原因。平面镜成的像与实物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可以倒映出曲折的栏杆。写到光的反射的物理现象的诗词还有很多。例如,唐代的高在《山亭夏日》中写道:“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陆游在《沈园怀旧》中写道:“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最欣赏的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二、关于水的三相变化

在我国的诗词中关于水的表述有许多方式,例如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写道:“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秦观在《鹊桥仙》中写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沁园春》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宋・张耒《春日》中写道:“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这里,就写到了霜、露、冰。

从物理的角度看,露水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更冷情况下凝结而成的,而冰的形成则是水凝固而成的。而残雪暗随冰笋滴,直接写出了初春,天气回暖,冰雪融化的过程。

三、有关热运动的诗词

我们最熟悉王安石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很远的地方闻到梅的清香,从物理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可以分泌芳香油,芳香油就会随水分子运动,传到我们周围,我们就能闻到花香。南宋诗人陆游《村居山喜》中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写出了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也说明了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增强。

唐朝的郑谷曾写《咏扇》里的露入庭芜恨已深,热时天下是知音。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宵便负心。一片山溪从蠹损,数行文字任尘侵。绿槐阴合清和后,不会何颜又见寻。这首诗中的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宵便负心,说明扇扇子能使我们在汗流浃背时感到凉爽,这是由于扇动扇子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人身上汗蒸发的速度,而在蒸发的过程中吸热,故而使我们身上的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目的。

四、有关声音的诗词

苏轼的《定风波》中的第一句就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的意思就是不要去听雨滴穿过竹林打在竹叶上的声音,说明了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雨打竹叶才产生声音。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中有这样的词: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之所以墙外的行人能听到从墙里面传来的佳人笑声,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声波能发生衍射现象。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琵琶声就描写了许多,刚开始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行。”能够未见的情况下听出是琵琶的声音,是听出了琵琶声的音色,音色是由于发音体决定的,不同的乐器就有不同的音色,音色是我们辨别声音的重要依据。“轻拢慢染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同样都是琵琶演奏,声音却有时如急雨,有时如私语,是由于声音的声调不同,声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不动,即使是同一种乐器,声音也会不一样。

五、有关力的诗词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及我们熟知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个是铁索沉江,一个是白鹅浮在水面上,可以从浮力的角度分析它们的不同。当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重力相等的时候,物体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的时候,就会沉入水底。铁锁的重力大于浮力,而白鹅的重力是小于浮力的。

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出了苏轼满腔的爱国情怀。从物理的角度看,箭从拉弯的弓射出去,是把弓弯曲时所拥有的弹力势能转化成了箭的动能。而箭发射出去后还可以运动下去是由于有惯性。

六、相对性

古诗词中关于相对性的描写很多,包括时间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空间的相对性。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句话是说握酒问上天,这样的明月什么时候还会再有,也不知道天上神仙居住的宫殿现在是何年何月。这就说出了不同的空间是时间是不同的,这就是爱因斯坦时间相对性的最好写照。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这首词中的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看到山是运动而船是不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穿行,以山为参照物是船运动,而山不运动,参照物的不同,运动也是不同的,很好地说明了运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说到运动的相对性的诗词还有宋朝的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中写道的“卧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以船为参考系,满天云不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好地反映出了空间的相对性。

诗词是我们文化中的精华存在,用一些物理现象所展示的意境,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诗词的形式描述物理现象。在诗词中感受物理的存在,在物理中体会诗词的浪漫。

参考文献:

[1]顾青.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M].中华书局第1版,2005.3,1.

[2]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唐宋词选注[M].北京出版社.

有关雪的诗词范文第4篇

“出”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时候和现代汉语一样只是一个平常的动词,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动作。比如“烟销日出不见人”“出没风波里”“却被斜阳拈出来”。但有些时候,特别是很多写景的诗句在使用“出”字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别样的意味。

一、出字营造动态之美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同样,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飘渺的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化静为动。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态的事物往往容易被感知,被细致观察,而人们对静止的事物有时却而不见,所以用文字去描写景物,就要善于将静景化为动景。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景的诗句,经常用“出”字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唐代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这是一首极富日常生活情趣的小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放牛时那种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情景,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令人读来有心旷神怡之感。其中“记得芭蕉出槿篱”写景极为出色,广为人称道。此句之妙不仅在于有丰富的色彩――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花有红、白、紫等色;它与浓绿的芭蕉相互映衬,看去确实分外夺目。更在于用“出”字化静为动,把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在这首诗中,芭蕉本是静植于门前的,是一种静景。诗人用“出”字把静植于门前且高过木槿篱笆的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让人感到那绿色生命的律动,充满了生机,让整个画面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更好的表达了日常生活的情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南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名诗,“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万口传颂的佳句。“出”字显示出一枝红彤彤、艳晶晶的杏花探出墙头,向人们泄露了院中春天的消息。此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化静为动,让静态的红杏动了起来。这样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二、出字创造层次之感

层次感在绘画、雕刻、摄影中都很重要,它要求合理地表现出图案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中国古典诗词描写景物也非常重视这种效果,常常用远近高低大小的处理造成景物的层次感。“出”字的动作特性常使诗人用它来表示景物远近高低大小的层次感。南宋赵师秀的《数日》:“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却毫无秋天萧瑟肃杀之气,反而显得活泼丰富。这与作者善用“出”字,写景注意层次感,富有绘画的构图美有关。“林疏放得遥山出”写出秋风把树上的黄叶吹尽了,树林稀疏,把久被遮尽的遥山放了出来。在这里诗人用“放”“出”两个字把近处相对低矮的“疏林”、远处延绵不断高大雄伟的“遥山”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凸显出远近高低、大小迥异的层次感。这样一来本来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却让诗人从中看到了另一面,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用“放”用“出”,神采飞扬,既富画意,更有诗情,让赵师秀这首诗写秋天的诗不落窠臼。

北宋徐俯的《春日游湖上》:“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最后的一句诗是后人传诵的名句。南宋的赵鼎臣在《和默庵喜雨述怀》诗里边曾说:“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说懂得讲“春雨断桥”这个好句子的,人家说是谁呢?是徐师川。这与这句诗在写景上很有特点有关,这句诗除了用“小舟撑出”的动态和上句“人不渡”的静态对比外,还用“出”字造成画面的层次感。春天到了,河堤上的柳树又长出了茂密的绿叶。密密的,倒垂的柳条像一幅巨大的幕布遮住了整个河堤,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绿色背景中突然“出来了”一条小舟。这样,巨大的绿色背景和撑出来的小舟形成了鲜明的远近大小的对比,造成了明显的层次,丰富了画面内容。在“巨大的绿色背景”和“撑出来的小舟”的层次对比中,这条“撑出来的小舟”立刻成了焦点,瞬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春雨断桥人不渡”的懊丧瞬间被柳暗花明的惊喜所代替,春游显得更富有情趣了。

三、出字同时达到化静为动和层次感的效果

出字在更多的时候能同时达到化静为动和层次感的效果。唐代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g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第六句“秋千竞出垂杨里”,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同时,一个“出”字让打秋千的人“飞出了”绿树成荫的背景,在远近大小的层次对比中凸显了人的活动。这样化静为动,注意景物远近大小的层次,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金代赵秉文的《北都望雪》:“千山雪尽出樵车,一径云移去似蛇。小屋平头墟落里,炊烟起处是人家。”“千山雪尽出樵车”中的“出”也同样精彩。写樵车之“出”,用的是化静为动之法,在似不经意间带出了诗歌中的主体――人,在寂寥荒寒的画面中,幸赖这活动的车和人,为这似乎沉睡的、凝固的世界带来了生意。写樵车“出”于千山,有意识的把“樵车”和“千山”作对比,造成景物远近大小的层次感。和“千山”相比,这辆樵车自然是太小了,小得微乎其微,可是在大而静的背景映衬下,这个运动着的点却格外引人注目。正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红”之所以醒豁原不在它的多少。在这个基础上,由车而路,由路而村,在群山大壑中一步步透露出人的消息,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流露出诗人盼望国家振兴、民众安居乐业的思想。

有关雪的诗词范文第5篇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分为三个层级: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而这三个能力层级的培养,应贯穿于鉴赏诗词的四个步骤中。

一、初步感知,筛选意象

“一切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感情形象,意中之象即“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

二、咬文嚼字,推敲品味

名家之作大都可称得上是文不加点,不刊之论,有时是“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我们在鉴赏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替换法”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理解难词新句,同时也能够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巧妙。就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之景的诗句:“乱石穿(崩)空,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层浪)。”笔者问学生:“若改为后者岂不更有气势?”经过一番研讨,学生认为从豪放词风格而言,似乎可行,但“崩空”“裂岸”给人以惨烈之感,与后文“江山如画”之语境极不协调。

因为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词多解。例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

另外,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苏轼的《雪》:“冻合玉楼起寒栗,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在读诗词时,这些都得好好琢磨。但有时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观其大略。

三、虚实相生,身临其境

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

四、推知主旨,领悟感情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向的一种文学样式,其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诗歌的主题(主旨)是什么?

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限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五、艺术手法,学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