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浒传作者介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水浒传》 《金瓶梅》 武松 形象比较
武松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他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特别的崇敬,成为世代中国人的楷模,除了他身上超人的胆量、武艺、豪情和疾恶如仇的性格具有极大感染力外,施耐庵过人的写作技巧,也使这个艺术形象更加生动。和梁山其他好汉相比,武松故事的篇幅则长得多,从第二十二回到三十二前半回,以十回的篇幅集中描写武松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性格,是为著名的“武十回”。而且在这十回中,都是以武松为主角,一点也不间断,中间除了张青、孙二娘和施恩有点戏外,其他都是围绕这一个人物在展开情节,从而使“武十回”成为《水浒传》中具有某种独立意义的小长篇。
对于这样一个豪杰英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肯定不是少数,其中数金圣叹的评价最高。金圣叹对水浒人物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将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分为“上上人物”、“上中人物”、“中上人物”、“中下人物”、“下下人物”几等。而在“上上人物”之中,金圣叹对武松、鲁智深、李逵三位豪杰评价很高,而对武松的评价最高。他在《第二十五回王婆计啜西门庆药鸩武大郎》的回评中说:
“然而此一百六人也者,固独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然则武松何如人也?曰:‘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①
张恨水也曾这样评价过武松:
“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则于此三点,庶几乎无遗憾矣。”②
张恨水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几乎把武松看成了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我认为,从作者对武松的倾情刻画来看,武松其实被作者刻画成了生活化的英雄人物。应该说,武松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生活化描写实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手法,它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以其自身的行为展示自己的性格。作者在《水浒传》中多次运用生活化描法,武松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一部《水浒传》以十回之多来刻画武松一个人物,情节惊险曲折,故事环环相扣,结构十分紧凑,不但武松光彩照人,一些只在这十回中出现的人物,如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等也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甚至成为后世许多作家的题材,比如《金瓶梅》。《金瓶梅》一百回的故事框架就是从《水浒传》的“武十回”中移植过来的,但是武松已经不再是主角,作者兰陵笑笑生压缩了关于武松的描写,《水浒传》中武松的经典篇章“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都被一笔带过。
同一个人物形象,为什么在不同的著作中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关于武松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武松出场的介绍
《水浒传》里施耐庵把武松写得完美无缺,而与《水浒传》中其他一些英雄人物既有突出英雄气质却又有一些缺点(如王英的好色、李逵的鲁莽之类等)有所不同。从长相上而言,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无论古今,都堪称标准牌的美男子。再从勇武来说,他“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可见他是多么勇武,武艺多么高强,怪不得在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他会排在第十四名这么靠前的位置。但是,武松不仅仅是一条硬汉,还有充满情义的另一面。比较而言,《金瓶梅》里关于这一方面的描写,作者有意无意地做了改动,有些只言片语的微小不同,却使武松的情义大打折扣。《水浒传》里武松刚出场就通过自述和作者的交代,表达了对胞兄浓浓的记挂思念之情:“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武松道:‘小弟因哥哥多时不通信息,只得要去望他。’宋江道:‘实是二郎要去,不敢苦留。……’”在街头与武大不期而遇时,武松先是“回过头来看了,叫声:‘阿呀!你如何却在这里?’”“回转身来,看见那人,扑翻身便拜。”“武松拜罢,便道:‘一年有余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虽然毫无思想准备,可却是那样的喜出望外,那样的手足情深。及至与哥嫂见面之后,又是那样的亲热,一口一个“哥哥嫂嫂”,充分反映了他对亲情多么看重。相比之下,《金瓶梅》的描写可就大不一样了。首先,只是通过他人之口及作者的交代,平平淡淡地表出武松“要去寻他哥哥”。兄弟相见的文字依然乏善可陈,同样没有应有的场面描写,只有“当日兄弟相见,心中大喜”。而细味上文,其实这一句主要是说武大“心中大喜”。难怪本回回目的后半句要冠以“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了。这里的冷,绝非指他们兄弟“冷不丁”相遇,也不会是仅仅为了与前半句“对仗”,而应是“冷淡”。在随后的故事里,武松对其兄态度之冷淡,更与《水浒传》迥乎有异。
二、武松身上的豪侠气质
《水浒传》站在豪侠的立场上写世态人情,武松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这两个情节与他景阳冈打虎的经历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他勇武不凡的形象。《水浒传》写武松斗杀西门庆,是武松一手揪住西门庆左脚,叫一声“下去”,把他从狮子楼上甩到当街,跌得半死,武松又涌身往下一跳,把他按住,只一刀,割下他的头来。论勇武,西门庆不是武松的对手;论地位,虽然西门庆有钱有势,他要收买何九叔,但人家还担心武松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子”,偷偷把骨头藏起来,以备武松查问。武松从东京回到县里,街坊四邻都捏一把汗,暗暗想着西门庆这下要倒霉了。武松杀了西门庆,县官念他是个义烈的汉子,审案时有意减轻他的罪行。在一部《水浒传》里,武松的义烈勇武,使他成为好汉中的好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甚至把他称为天人、神仙。到了《金瓶梅》里,武松就不再是威风八面的好汉了,那里的好汉是西门庆。武松找西门庆报仇,结果误杀了李外传,西门庆买通官府,将其充军到孟州道。只剩下潘金莲由他去杀,可是手刃潘金莲的过程也只见凶残,不见豪勇。而且在《金瓶梅》所营造的世界里,义勇豪侠不再大行其道,反而是西门庆的银子更有威力。何九叔为西门庆掩盖罪证,丝毫不在意武松能奈何他。县令也不再同情他的义烈,武松本人也似乎没了在《水浒传》里的豪气。在《水浒传》里,他来到孟州,进得牢城,一味要逞英雄,对一百杀威棒不当回事情,“要打便打,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从先打过的都不算,从新再打起!我若叫一声,不是好男子!”而在《金瓶梅》里呢:三四个皂隶受知县之命,须臾打了武松三十板,“打得武松口口声冤,说道:‘小人平日也有与相公用力效劳之处,相公岂不怜念?相公休要苦刑小人!’”这些都是《金瓶梅》里的武松为人不足称道的地方。《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大书,营造了两个世界,谁是英雄,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一边是豪侠的观点,一边是市井小民的观点。前者可能过于浪漫,对于一个人的正常社会责任过于忽略;另一边则过于现实,把市井小民的观点当成法则,生活也会太卑琐。
三、关于武松的细节描写
首先,从武松这一人物的塑造来看,这两部名著已分高下。《水浒传》中的武松常常“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因此,在柴进满庄里的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这里的武松的确不像一个英雄好汉,试问,有谁会认为,这个醉酒后仗着别人的器重撒野放泼的暴力倾向者会是“侠”的代表者之一?而《金瓶梅》则径直写“招揽天下英雄豪杰仗义疏财的柴进,因见武松是一条好汉,收揽在庄上。”这样写是对武松本质上的改塑,道出了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暗指了武松的人格,这个以巧笔精心创造的英雄显然要比《水浒传》里的人光辉得多。
其次,对武松打虎的心理描写也有极大的区别。《水浒传》里的武松事先并不知道景阳冈有虎,酒醉后又刚愎自用,不听劝告,既怀疑“酒家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兰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又认为“这酒家诡诈”,待“方知端的有虎”之后,才知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是丢不下脸面,怕被耻笑,只得带着侥幸和冒险的心理上山。然而越怕越巧,最后是稀里糊涂地“醉来打杀山中虎”。《金瓶梅》中的武松则是一到山东界上就知道景阳冈上有虎伤人,“这武松听了,呵呵大笑,就在路房酒店内,吃了几碗酒,壮着胆,横拖着防身哨棒,踉踉跄跄,大汉步走上岗来。”并大声喝道:“怕什么鸟!宜只顾上岗去,看有什么大虫,若是遇见,且除了它!”这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豪气干云天的武松难道不比另一个小家子气的武松更让人敬佩吗?这种改塑无疑是符合人们心意的。
再看武松对待潘金莲的态度。《水浒传》里写武松一见到潘金莲就“当下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热情得十分过火,庄重不足,难免有轻薄之嫌。后来更是“那妇人时,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之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含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来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武松对潘金莲的这种色相观察得如此细腻,而且欣赏得如此心旷神怡,岂不是意味着他已情不自禁地被欲望所迷?《金瓶梅》中对应这两处的描写的分别是:“武松施礼,倒身下拜”,“武松见那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着”,“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很明显,《金瓶梅》中的武松要比《水浒传》中的武松坦荡,正直,态度坚定、鲜明得多。后者的形象,要比前者高大光辉。
还有对西门庆等人的认识。一者是头脑简单就事论事,一者是思维深远就事论人,就事论世。且看这两处描写:
小人亲兄武大,被西门庆与嫂通奸,下毒药谋性命。这两个便是证见。要相公做主则个。――《水浒传》③
小人哥哥武大,被豪恶西门庆与嫂潘氏通奸,踢中心窝;王婆主谋,陷害性命;何九朦胧入殓。烧毁尸伤。见今西门庆霸占嫂在家为妾。今有这个小厮郓哥便是证见,望相公做主则个。――《金瓶梅》④
两相作比,我们会发现,后一种状词比前一种更加具体、确凿,状告面也扩大,这说明武松已作了深入谨慎细密的调查,而不是鲁莽行事。武松已由一个头脑简单的粗人“进化”成一个思维发达的智者。他已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并有力求除恶务尽的决心:这难道不是武松个人形象的极大飞跃吗?
总之,就武松这一形象而言《金瓶梅》比《水浒传》要更加丰富而复杂,正是因为人性的复杂性在《金瓶梅》中得到充分体现,才使社会的复杂性得以完全展示,人性的复杂组成社会的复杂,社会的复杂又加剧人性的复杂,这正是兰陵笑笑生比施耐庵更加成熟的地方。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金瓶梅》虽然从《水浒传》“武十回”移植或者说借用了其部分框架、人物和故事,但兰陵笑笑生显然对这部巨著事先有通盘考虑、周密安排,包括对移植、借用原书中的一些情节,进行必要的增减、变形。最大的改动就是原先关于武松的一系列“英雄事迹”绘声绘色的描绘,这里统统被作为“暗场处理”,没有一处正面的文字;就连关于武松的故事中写得最好、最为人所称道的打虎一节,也都如此。兰陵笑笑生笔下的武松性格和原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不同,是与他和施耐庵对人生、世事的看法不同密切相关的。虽然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兰陵笑笑生的真实情况,但从《金瓶梅》的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对人性的看法是比较灰色的。在他看来,人有许多劣根性,这集中体现在他笔下的西门庆、潘金莲、庞春梅这些主角人物身上。同时,在他看来,人又是复杂的,一个人往往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即便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是像西门庆这样的人,也会在李瓶儿死后真心痛哭,有的时候也表现出豪爽大方。反过来,他又认为,生活中没有尽善尽美的人,不存在道德高尚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英雄豪杰。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把武松这个形象塑造得过分神化了。兰陵笑笑生在移植《水浒传》里武松故事的时候,明显对他加以“矮化”,有意淡化他在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光辉形象。这样一来,虽然只是部分改变了关于武松的文字,但却根本颠覆了他的形象。
注释:
①孙秋克.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中的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节录).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
Novelist Luo Guanzhong/playwriter Luo Guanzhong 有两个罗贯中,一个是小说家罗贯中(约1280-约1360),山东东平人;一个是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约1397),山西太原人。他俩不仅籍贯不同,而且年龄差别很大,小说家罗贯中比杂剧家罗贯中大约年长四十几岁。《水浒》应为罗贯中、施耐庵合著。
【关键词】 小说家罗贯中/杂剧家罗贯中
伟大小说家罗贯中的籍贯在哪?原有山东东原(即东平)、山西太原、江西庐陵、浙江杭州四种说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辨证,江西庐陵说、浙江杭州说已不再有人坚持。罗贯中籍贯东原说、太原说成了《三国演义》研究界双峰并峙的两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2006年8月,我参加了在山东东平县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阅读了“泰山名人研究室罗贯中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报告《关于罗贯中原籍“东平”说的研究和调查》以及其它有关资料,结合对罗贯中原籍“太原”说的论文和资料进行分析,经过长时间思考,方才发现,原来关于罗贯中籍贯研究的误区在于,把小说家罗贯中的籍贯资料和杂剧家罗贯中的籍贯资料混为一谈(按:过去我也曾进入过这一研究误区),于是相互抵牾,彼此矛盾,怎么也不能统一起来。如今我走出这一研究误区,另辟罗贯中籍贯的研究新思路,于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终于解开了罗贯中籍贯之谜:一个是小说家罗贯中,山东东平人;一个是杂剧家罗贯中,山西太原人。他俩不仅籍贯不同,而且年龄差别很大,小说家罗贯中比杂剧家罗贯中大约年长四十几岁。下面,我据事实说话,说明我的罗贯中籍贯研究的新思路是符合两个罗贯中的实际的。
一、杂剧家罗贯中,其籍贯确为太原
说罗贯中的籍贯是山西太原人,虽然资料仅有一则,但这则资料是过硬的。这一资料见于《录鬼簿续编》(《续编》作者一说为贾仲明,一说为无名氏):“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和罗贯中有“忘年交”的《录鬼簿续编》的作者,对罗贯中的籍贯是不会搞错的。古代人见面、相识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对方的郡望。因此,杂剧家罗贯中的籍贯为山西太原是否定不了的。“忘年交”,一般相差二十岁以上,如只相差十来岁,可称“师友之间”。我们已知,《续编》作者在永乐二十年(1422)为八十岁,他生于1343年。假定《续编》的作者和罗贯中结为“忘年交”时为17岁(1360),罗贯中为37岁;“天各一方”约四年,那么,“至正甲辰(1364)复会”时,《续编》作者为21岁,罗贯中为41岁。也就是说,《续编》作者生于1343年,杂剧家罗贯中约生于1323年。“别来又六十余年”,《续编》作者,活到八十岁以后。假如杂剧家罗贯中享年七十五岁,他的生卒年月约为1323-1398。到《续编》杀青时(1422)止,《续编》的作者只提及太原的罗贯中有杂剧《风云会》(即《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连环珠》(即《忠正孝子连环谏》)和《蜚虎子》(即《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假如《三国演义》为山西太原人罗贯中所著,作为与罗贯中“忘年交”的他,是一定要提及这一到永乐二十年(1422)已经有一定名气的名著的。《录鬼簿续编》作者只字不提《三国演义》,恰好从另一角度反证杂剧家的罗贯中并无《三国演义》这一著作。(按:《三国志传》及《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书名,直到明嘉靖以后才出现。)
二、小说家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
我们说小说家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是有确凿的证据的。
第一、明蒋大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写得很清楚:“若东原(即今东平)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亦庶几乎史。”该序写于明弘治甲寅(1494),而在此以前《三国志通俗演义》已经流行,“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王利器先生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意义〉》上篇(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期)中说:大多数明刻本《三国》都“认定罗贯中是元东原人”。
第二、简本系统的《水浒传》,现存最为完整的是《水浒志传评林》(1594年),题“中原贯中罗道本名卿父编集”。
第三、“明嘉靖间人说《水浒传》的作者,多是施耐庵、罗贯中并提,偏重谓《水浒传》文本出自罗贯中之手,并认为他即为《三国志演义》的作者罗本字贯中。”(袁世硕:《水浒志传评林·前言》,东平县人民政府重印本,2006年6月,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第四、百十五回本《水浒传》署“东原罗贯中编辑”;百十四回本《水浒传》署“东原罗贯中参订”;万历本《三国志传》署“东原罗贯中道本编次”;《三遂平妖传》署“东原罗贯中编次”。这都说明,作为小说家的罗贯中,其籍贯应为东原(今东平)无疑。
那么,东原罗贯中其人找到了没有呢?《关于罗贯中原籍东平说的研究和调查》向我们报告说:找到了!据元代延祐五年(1318)状元霍希贤的后代霍树元、霍衍皆介绍,“霍希贤和罗贯中是同时代人,他有位好友叫罗本,就是写《水浒》的罗贯中。”“罗在宿城罗庄住,也是个大家庭。我祖上为了与他相处,即把他的府第(状元府)建在了宿城,府府相邻。”“我们霍状元曾和罗贯中是很好的把兄弟,两人的关系亲如手足。”我们假定霍希贤于1318年中状元时为35岁,生于1283年,罗贯中小他3岁,那么,小说家罗贯中的生年约为1280年,即生于元至元庚辰年左右。如果他活了八十岁,小说家罗贯中的生卒年约为1280-1360年。小说家罗贯中的年龄比杂剧家罗贯中(1323-1397)的年龄大约年长四十多岁,几乎大了两辈。把《录鬼簿续编》中杂剧家罗贯中的资料与小说家罗贯中的资料“合二而一”,必然扞格不入,难以解释两者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
罗贯中既已找到,他的生卒年已大致确定,那么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中的罗本(其生年约在1315-1318之间),是另一个罗本,并非东平罗贯中的罗本,不能把这两个罗本混为一谈。
三、罗贯中于元代末年创作的《三国》原本,是《三国志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祖本,这个原本虽然至今尚未找到,但《三国》原本之谜可解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的《三国演义》研究者,经反复讨论,对《三国演义》原本问题基本上取得这样一些共识:在罗贯中的《三国》原本问世后,其手抄本被后人加工,以两种版本系统出版。一是《三国志传》系统;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这两种版本系统都源自罗贯中的《三国》原本,但有多处异文,说明它们之间是“兄弟”,而非“父子”关系。较多学者还认为,《三国志传》系统据以出版的底本早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据以出版的底本。然而,罗贯中的《三国》原本究竟怎样,因原本早已佚失,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只要我们把见存的《三国志传》系统中的异文加以研究,当可得知罗贯中《三国》底本的大致面貌。
(一)西班牙爱斯高里亚尔静院所藏嘉靖年间的(序中有一日期为嘉靖二十七年,即1548)《三国志传》为十卷(后来的《志传》系统的本子大多分为二十卷)。该书第一卷正文前三十二行的七言诗,自“一从混沌分天地”到“曹刘孙号魏蜀吴,万古流传三国志”,对汉以前和汉代三国历史作了概述,很有说唱文学的特点。多本《三国志传》都有这首歌,并被冠之以《全汉总歌》的名字。这应该是罗贯中《三国》底本所有。
(二)分卷分节不分回,各节题目的字数是不整齐的。
(三)正文前有三国君臣《姓氏附录》(个别后出《三国志传》易《姓氏附录》为《三国志宗寮》,那是因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本已经流行的缘故,如《三国志传评林》,万历年间余象斗刊本,载《三国志宗寮》,那是从《三国志通俗演义》本上抄来的)。
(四)无略、表等。
(五)文字比较通俗,如称“宦官”,不称“中涓”。个别地方,文字多于后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如第一节关于十常侍的描写。
(六)某些情节与后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本不一样,且比较合理。从周曰校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591年出版)中得知,该书与其它《演义》本不同,有多种异文,可见该文“显然不是以嘉靖本(即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本文作者注)为底本,而是取自别的底本。”(王长友:《周曰校本与闽建本》,载台湾《小说与戏剧》第6期,1994年)如关羽之死,嘉靖本如此写:“时五更将近,正走之间,喊声举,伏兵又起。背后朱然、潘璋精兵掩至。公与潘璋部将马忠相遇,忽闻空中有人叫曰:‘云长久住下方也,兹玉帝有诏,勿与凡夫较胜负矣。’关公闻言顿悟,遂不恋战,弃却刀马,父子归神。”(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国志通俗演义》,第739页)回避了关公被擒被斩。而周曰校本写关羽之死,则为:“时五更将近,正走之间,喊声举处,两下伏兵皆用长钩大竿,一齐并出,先把关公座下马绊倒。关公身离雕鞍,已被潘璋部下步将马忠所获。关平听知父已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精兵皆至,四下围住,孤身独战,力尽,父子皆受执。吴侯孙权恐不了事,自引诸将直至临沮。时东方已白,闻已擒关公父子,权乃大喜,聚众将于帐中。少时,马忠簇拥关公至前。权曰:‘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秦晋之好,何相弃?公平昔自以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我所擒?将军今日伏于孙权否?’关公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听吾一言:吾与刘皇叔义同山海,今日误中奸计,但有死而已,何能伏耶?’权回顾与左右曰:‘云长世之豪杰,孤深爱之,孤欲以厚礼宥之,若何?’主簿左咸曰:‘不可。昔日曹操得此人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爵封汉寿亭侯,赐美女十人,如此恩养,尚留不住,其后五关斩将,曹公怜其才而不忍除之,今日自取其祸,欲迁都以避其锋。况主公乃仇敌乎?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孙权低首良久而言曰:‘斯言是也。’急命推出。是岁十月中旬,关公于临沮而亡。与子关平,一时遇害。”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整理者,以为关羽被擒被斩,有损关公形象,改为“玉帝有诏”,“父子归神”。其实,还是罗贯中写关公就义,虎虎有生气。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将它删却,不当。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的《三国演义》,恢复罗贯中《三国》底本对关公就义的描写,正表现了他父子俩的艺术识见。
(七)有关索故事(嘉靖本已删去)。
(八)把《三国志平话》的“七虚三实”,以《三国志》等史书为根据,糅之以民间传说、三国戏等多种资料,改为“七实三虚”,终于将《三国志平话》整理、加工、再创造为不朽的《三国志传》底本。从总体说,罗贯中的《三国》底本,比起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要粗糙些,但某些段落却比嘉靖本写得好。
综上所述,罗贯中及《三国志传》底本之谜可解,作为《三国志传》底本的创作者,罗贯中可以不朽矣!
四、罗贯中创作的是《水浒》简本,比现有《水浒》简本还要“简”;施耐庵在此基础上加工改写为繁本,《水浒》乃罗、施二人合作
根据出土文物施让(施彦端之子)《施氏族谱》谓施彦端即《水浒》作者施耐庵)墓志铭(《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施廷佐(施彦端曾孙)墓志铭(《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我考证出施彦端的生卒年为1332-1406年(详见《去伪存真,施耐庵之谜可解》,载《陈辽文存》第1卷,香港银河出版社1998年出版)。也就是说,《水浒》作者之一的施耐庵比罗贯中小了五十二岁。难怪明人记载中多谓《水浒》的作者是罗贯中。托名“天都外臣”汪道昆、《七修类稿》的作者郎瑛、《癸辛杂识》的作者周密、《续文献通考》的作者王圻、《忠义水浒全书发凡》的作者袁无涯、《西湖游览志余》的作者田汝成、《樗斋漫录》的作者许自昌等人都明确肯定罗贯中是《水浒》的作者。但是,如今印刷出版的《水浒》,都署名施耐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鲁迅目光如炬,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断定,简本《水浒》乃罗贯中所作,繁本《水浒》乃施耐庵所作,所谓《水浒》施作罗续、施是罗的老师的说法是不可靠的。鲁迅的原话如下:“总上五本观之,知现存之《水浒传》实有两种,其一简略,其一繁缛。”“若百十五回简本,则成就殆当先於繁本,以其用字造句,与繁本每有差违,倘是删存,无须改作也。”“又简本撰人,止题罗贯中,周亮工闻於故老者亦第云罗氏,比郭氏(郭勋)本出,始着耐庵,因疑施乃演为繁本者之托名,当时后起,非古本所有。”“后人见繁本题施作罗编,未及悟其依托,遂或意为敷衍,定耐庵与贯中同籍,为钱塘人,(明高儒《百川书志》六)且是其师。”现在,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大致生卒年既已考定,根本不存在施作罗续的问题。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籍贯为东平、靠近梁山泊的罗贯中在晚年撰写了简本《水浒传》,后由施耐庵加工、改写、再创造为繁本《水浒传》,并流传至今。因此,今后如重新出版《水浒传》,署名应为罗贯中、施耐庵合著。但罗贯中撰写的《水浒》,比现存的一百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回本《水浒》还要“简”。其中无“知会”一词,无“里甲”(按:里甲制度始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十分可惜,原本《水浒》现已无存。
时至新世纪的今天,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变化。审视这种变化,并思考其前因后果,或许能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同时,结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就能进一步更新。
《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当时荔枝还是稀罕的物品,没有见识过的读者不在少数,因此,作者不厌其详地介绍荔枝的外观、形状、大小以及口味之类,一方面唯恐读者不明白,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无福品尝的情况下过过眼瘾,在心里留下回味与渴望,作者也说“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于是对荔枝生态情况的介绍自然就成了教学时的重点,而且还是不小的难点。没见过荔枝,完全要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来想象出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真是不容易。至于“龟裂片”“果肩”“膜如紫绡”之类术语和比喻更是说不清道不明了。这篇课文中还附有一幅插图,十分详尽地说明了果梗,果蒂,果皮,果顶之类,大概编者也认为这是很大的难点,唯其因为难,才有了较高的教学价值,那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不就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方法吗?
然而,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如今,鲜红的荔枝已摆满大街小巷的水果摊头,价钱也便宜得令人咋舌,在鲜灵灵的实物面前,语文中那些绘形绘色的比喻,严密周到的解说,包括那幅精心绘制的插图,顿显黯然失色,那些煞费苦心,各具匠心的教学经验,随着“难点”的突破,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茅盾的《谈的人物和结构》,情况正好相反,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对《水浒》中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虽说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和结构并不能完全脱离情节,但在本文中,涉及到的情节采用的是大跨度的跳跃式的叙述,这在当时并不成为问题,因为此文写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凡读过书的人,一般对《水浒传》都很熟悉可以套用一句名言“开口不说水浒传,纵谈诗书也枉然”,当时校园中的“三国迷”“水浒迷”“红楼迷”比比皆是,然而在今天,在这方面的问题却凸现出来了。现在的中学生,认真读过“四大名著”的恐怕廖廖无几,更不要说到“迷”的程度,因此,课文那种大跨度的跳跃式叙述,就使他们产生了云里雾里的感觉,要在这种状态下让他们理解茅盾先生对《水浒》人物和结构的分析评价,就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上述两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十分注意学生的“学习视野”和“视野拓展”的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其原有的“学习视野”和视野的拓展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变化,我们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都应该随之有所变化。如前一个例子,对过去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视野”(从未见过荔枝)与新的学习对象(荔枝)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视野的拓展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甚至苦心孤诣地设计搭建“梯子”和“桥梁”,帮助引导学生走过艰难的过程,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几乎就不存在了,“学习视野”的拓展就应该寻找新的方向。
后一例子正好相反,过去的学生原有的“学习视野”(对《水浒》的故事情节大都了解),在今天的学生这里却不存在了,学生从原有的“学习视野”(对《水浒》故事不了解)到学习对象(对《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或者说“视野”的拓展由一个过程变成了两个过程1.对《水浒》故事从不了解到了解。2.从了解故事到分析人物和结构,教学难度明显加大。
过程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对付的办法当然是多花一些工夫,把“梯子”架得高一些,桥梁建得长一些,对于现在的高中生,绝对有必要引导他们去阅读《水浒》这样的古典名著,甚至适当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水浒传》的创作、研究、改编等等方面的知识也未为不可。茅盾先生对于《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评价虽有一定的权威性,从今天来看,也仅作为一家之言为宜。如果能在一个比较宽阔的知识背景下,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把培养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作为明确的目标,那么对于茅盾先生的《谈的人物和结构》这篇文章,一定能教出许多新鲜的意味来。而如果学习对象失去了难度,我们倒不能因此而心安理得,必须寻找新的“视野拓展”的方向,对于《南州六月荔枝丹》,我们就不应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荔枝的外观、形状、大小以及口味的生态情况的介绍上,二十多年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旧时南国名贵果,走入寻常百姓家”。贾先生当年写出此文,难道不是怀着这样一种强烈愿望?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对于荔枝生产的一些设想,尽管表达得十分委婉(如“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今天都一一成了现实,沿着这个思路发掘,原来不太受重视的文章的后半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价值也许要重新认识,文章的文艺笔调如描写、比喻、旁征博引等所起的作用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增加行文的乐趣,若再能从历史的纵深联系到当年为何要写得如此详尽,对此文的教学将会出现全新的境界。
1.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你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山东济南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2.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宁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湖北黄冈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请从下面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江苏南通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4.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对一个下联。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江苏镇江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5.《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
示例:
(选自浙江省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学科愈来愈重视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修养,而考查名著阅读情况,成为衡量学生这方面素养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青睐。命题形式也从原来单一的名著知识填空,变得五彩缤纷。
例1是描述式,这种试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名著知识的了解,还考查了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答题语言生动形象,高度概括。答案中既要有人物故事,又要有对人物的评价。答案示例:《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满王母娘娘的所为,大闹蟠桃宴,反出天庭,他真不愧是一位嫉恶如仇的英雄。
例2是辩论式,这种题型是今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主要考查对名著人物的评价和理解。要准确解答这类试题,需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答案中既要有对人物故事的概括,又要有对人物的评价。答案示例:我方认为唐僧在取经途中,一遇到妖魔鬼怪就吓得六神无主,大喊救命。他常常被妖怪的假象所迷惑,一味慈悲,惩治除妖勇士,使亲者痛,仇者快,徒增取经的麻烦。因此,他是一个昏庸无能、是非不分的人。
例3是感悟式,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阅读名著后的体会,所谈体会必须扣住作品内容、自身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等方面。阅读收获要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
例4是对联式,以对联的形式来考查名著阅读情况,这是一种创新的题型,有一定的综合性,既考查了考生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又考查了概括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只有在掌握了名著内容的基础上,又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才能完成此题。做这类题,要首先理清上联的结构、包含的内容。上联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概括人物特点,后半部分点明人名和事件。答案示例:嫉恶如仇,悟空铲除妖魔怪;义薄云天,关羽义释曹孟德。
例5是卡片摘录式,主要考查考生的资料归类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确定所要介绍的名著,然后根据要求准确分类。答案示例:《三国演义》 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 忠勇双全。
尽管对名著的考查方式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名著人物、故事内容、阅读体验、理解与评价等几方面。
【相关链接】
1.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请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
编号:001
书名:《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
喜爱本书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山东泰安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隆中后为刘备献的第一条计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展现诸葛亮杰出谋略的三国故事吗?请将情节名称写在下面。
出隆中后献的第一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的谋略故事情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山东高青县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3.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学过的课文除外)。
错综复杂 若即若离急公好义充耳不闻局促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江苏常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4.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个情节。
《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平凡的世界》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节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陕西省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相关链接参考答案】
关键词:《水浒传》;特殊群体;类的思维;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1-02
提到《水浒传》,想必人们头脑中会跃出一百单八个生龙活虎、气概非凡的梁山泊英雄。这一百单八将又被划分为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几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他们的故事桩桩妇孺皆知。“那一百单八将,他们可是上界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下凡,了不得啊!”人们往往这样赞叹着。人们赋予这样一个群体一个特殊的名号――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口耳相传中愈发威名远扬。下面,我将从这读起来朗朗上口、威风凛凛的名号出发,探究中国文化惯于划定特殊群体的传统。
一、《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
在《水浒传》的开篇,这“一百单八个魔君”的出场就不同凡响。庄严肃穆的上清宫,层层封印的“伏魔之殿”,因着洪太尉的好奇揭了封皮,打开大殿,放倒石碑,掘起石龟,扛起石板,“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的地穴,只见穴内刮剌剌一声响亮,那非同小可,恰似‘天摧地塌’,那一道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读者便知梁山英雄来头不小,不由心生敬畏。小说中与之呼应的是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梁山泊设坛祭神时,上天显灵,天降的石碣上镌着梁山义士的大名――“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面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宋江说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多兄弟,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今着上天显应,合当聚义!”这里的“一会之人”正是将这群体的特殊性突显出来了。他们不是散兵游勇,也不是乌合之众,他们被尊为“上符天数,下合人心”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一名号统摄着这个特殊群体,这一名号也令敌人闻风丧胆,更令说书人的抚尺一声气概不凡!人们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烙在记忆里,虽然英雄们都身怀绝技,各显神通,但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才是他们最响亮、最威风的名片。
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特殊群体
划定一个特殊群体,并冠以特定名号,这一现象不只出现在《水浒传》中,在我国其它古典小说中也很常见。
(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孽海情天的薄命司完整地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以朦胧的、充满暗示的形式预演了以林黛玉、薛宝钗为首的“金陵十二冠首女子”的命运。警幻仙姑解释说:“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要紧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无册可录矣。”那么,这十二位女子必是荣宁二府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的非凡人物,否则不会录于金陵十二钗正册,可见作者是用“金陵十二钗”划定了这个特殊群体。不论是黛玉的咏絮才,还是宝钗的停机德,她们的才学心性令人心生怜爱,不论是探春的远嫁,还是惜春的出家,她们的悲怆结局更令人扼腕叹息。虽然她们个性鲜明、独一无二,但不管人们介绍到她们中的哪一个,都不忘加上一句“金陵十二钗之一”。
(二)《三国演义》中的“五虎将”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足鼎立,由于讲求正统的思想,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最得读者的青睐,说起刘备的帝业,不得不提他手下的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个个骁勇善战、战功卓著。他们在三分天下的乱世中,或千里走单骑,或大闹长坂坡,或单骑救主,或大战葭萌关,或计夺天荡山,于众英雄中脱颖而出,令人们称道、崇拜,于是人们用“五虎将”来划定这一特殊群体,以表钦佩之意。
除以上提到的古典小说外,现代小说中也有此类现象,如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段皇爷的四大弟子――“渔樵耕读”等同样令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三、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群体
不止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惯于划定特殊群体。“”中臭名昭著的“”,他们相互勾结,做了不少迫害老干部,压迫老百姓的坏事,是共和国的罪人。纵然他们的发迹史、血债史各不相同,但人们用“”将他们归为一类,说起来就咬牙切齿。执掌台湾时期,“四大天王”也在各大媒体上赫一时,他们四人都曾身居要职,在内颇有威望,纵然四人政治资本、权术手腕各不相同,但都避不开民众对善于弄权之人的精准概括。“四大天王”的戏称,既是台湾民众对政治的戏谑,也是他们面对政治时的智慧。
现实生活中的大人物如此,小人物也不例外。以我的见闻为例:表姐的女儿上小学,她曾无比愉快、无比自豪地对我讲:“我和我们班的小林,隔壁班的玉子是‘铁三角’,我们经常一起做作业、玩游戏,别的同学看到我们也经常说:‘看!铁三角又在一块儿’。”我的中学时代,老师嘱咐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和学习委员四人管理班上的日常事务,同学们亦将此四人合称“四人组”,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中这样的对话――“你不舒服啊?不如请假提前回去吧。”“老师不在,我跟四人组讲一声。”“对,跟四人组请假也管用。”
四、中国文化为何惯于划定特殊群体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西方虽有诸如百科全书派、荒诞派之名,但这些派别(群体)只是概述、略记,终不及中国点出“三十六、七十二、十二、五”等确数来得精确、来得彻底,可见划定特殊群体的传统在中国文化中更加深厚。那么,中国文化为何惯于划定特殊群体呢?我将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人的“类的思维”
中国古人是整体主义的宇宙观,例如“混天说”“盖天说”,由此衍生出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不强调,甚至不认为可以精确地认识和把握个体之特性,总是以一种融汇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找出共通点,一以概之。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否认语言概念表达事物的终极性,故发展出“类的思维”。有人比较中西方人的写作模式得出结论,西方人倾向于演绎模式,即先不管对错,大胆提出一个命题,再寻找证据来验证或支撑,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归纳模式,即先收集整理材料,经分类、比较、钻研得出结论,从这点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惯于归纳的,这也表明中国人善于整理信息,即归类的特点。由此不难解释中国文化为什么惯于划定特殊群体了,这正是站在认识纷繁复杂的事物的共通性的基础上,为便于认知、分析而作出的努力。
(二)中国文化注重传承
承接第一点而言,正是通过找出事物的异中之同,并把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划定出来,才能更便于其为人所识记,从而达到广泛传播,有效传承的目的。既然划定一个特殊群体,那么,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关联,想到其中一个人物,必然去联想另外的人物,想到这个群体,必然想去细数这个群体的各位成员。例如,我们经常被问到唐宋家有哪些?“三苏”指哪几个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哪几部……,这无疑是有利于文化的传承的。
(三)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念
中国现代工业起步很晚,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立国,以至于有学者将华夏文明定义为“黄色文明”。传统农业生产决定中国人民需要集体劳作,于是在讲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的中国,个人相对于集体是很渺小的。在这种文化的感召下,个人心灵依赖集体,也就是说,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意识十分强烈。由此,即便是再了不起的英雄,如梁山好汉,再脱俗的女子,如金陵十二钗,都需要属于一个群体,都需要与其他同仁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个人价值依赖于集体价值,更仰仗集体价值来提升。
五、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惯于划定特殊群体这一传统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传统,我想主要应该从利弊两方面来看待。
(一)这一文化传统的的益处
正如前文所述,对特殊群体的划定及命名有利于对人物进行分类,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评议,说广大一点,就是有利于使信息形成体系,以便更进一步分析、比较和总结,从而得出更深入、更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丰富中国文化的思维成果。
(二)这一文化传统的弊端
在文学作品中,对特殊群体的划定有时会过分强调整体,而忽视人物个性,造成人物脸谱化、类型化。就以梁山好汉为例,大家一般会概括地评价:豪气冲天!殊不知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是各有各的打法,花和尚鲁智深也是粗中有细的。细节的提点才能让人物更加鲜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划定特殊群体的传统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易导致小集体、小团体主义,少数人因共同的利益抱成团,过度维护本集体的利益而损害大集体的利益,不利于整个大集体的发展与进步。再如,易导致特权。所谓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以外的权利,可以认为是一部分人享有一般人享受不到的权利,这种特权往往只造福于一部分人,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人们划定一个特殊群体,代表了人们对这一群体成员的某些不寻常或者说过人之处的肯定,有尊崇或者畏惧的心理成分,而这个群体的成员在享受这些肯定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将自己从普通大众中拔高了一截,由此产生优越感。那么,这一“敬畏”一“优越”,特权的产生似乎就顺理成章了。而特权的泛滥对我国现代民主的进程显然是不利的,无数惨痛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总有一群人很特殊”是我从《水浒传》中得到的一点启示,这一点以及我在上文围绕它展开的论述显然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小的一点。站在这一点放眼望去,我们可以发现文学即是人学,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无不蕴涵着丰厚的文化传统,而文化的传承又让传统在国人心中源远流长。虽然西方文明如潮水般涌来,但中国文明依然深刻在国人心中,这是不可置否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利弊,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也不数典忘祖,崇洋,而应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上、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罗书华.红楼梦细细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