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感文章大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
3、遇到会做的题:仔细;遇到不会做的题:冷静。
4、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5、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6、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7、再苦再累也要学啊!高考桂冠我必摘。
8、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在欢喜中沉稳,在沉稳中胜出,胜出高考励志的人生。
9、海浪扑打着船头,海风猛吹船身,我在船上真自若指挥,坚定我前行的方向。
10、我写下的字,谁也不能涂改;我坚持的理想一定要达到成功的那天。
11、因为日出东方,所以早起必能看到朝霞。高考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12、你们畏惧我不怕,肚里有货身自在。
13、因为清华北大在心中,所以才有奋力拼搏。
1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15、美梦成真,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自强不息,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16、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17、笔记要便于看,要经常看,这是又一本教材。
18、苦尽甘来,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师生同喜,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19、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灯下学子沤心沥血想的是金板题名。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绝望希望,无奈,凄凉
张爱玲是中国二十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创作多以四十年代的都市社会为背景,表现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表现男性与女性复杂的矛盾关系。许多人认为“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的认知态度是冷静客观的。她用超脱而悲悯的态度对待她笔下的人物形象。“她静静冷冷地观看,并用她那挑剔的、善于发现丑的眼睛审视着这些背向着时代盲目地挣扎着的女性。”[①]或许张爱玲在描写她笔下的芸芸众生时的确是冷静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读她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她在描写众多人物的悲欢离合时往往跳出这些事件本身,只作客观地陈述,就连张爱玲自己也说“现代文学作品和过去不同的地方,似乎也就在这一点上,不再那么强调主题,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论文大全,绝望希望。”[②]“我的本意很简单,既然有这样的事情,我就来描写它。”[③]她似乎只对作品作单纯的描写而懒得设定主题,所以才导致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冷静的,客观的,完全置身事外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我以为冷静或是冷漠的态度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置身事外,我们仔细阅读作品,再参照作者自身的经历,就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笔下众多人物形象的悲欢离合时其实倾注了许多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尤其在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张爱玲自己的影子。事实上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几乎没有完美的,而且她们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份份失败的记录,这些人物都是有着人性弱点和人生缺憾的。张爱玲按照自己对人生和人性的感知如实书写出生命的无奈和人生的不易。
张爱玲出生于显赫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贯通了西方文化的鲜活与东方文化的沉重。当经历了父母的离异、再婚、继母的冷酷、父女的反目后,遭遇颇多的张爱玲对世态人情有了分外深切的体悟。对亲情的绝望,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因对人生的彻底悲观态度而导致对幸福始终抱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凄凉心态,所有这一切均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有迹可循。过多而又过早的残酷人生经历造就了张爱玲的“自私而冷漠”,但是掩藏在这些冷漠之下的那腔对人生的热情,对幸福的渴望却通过别样的方式尽情地展露于她的作品之中。所谓的自私和冷漠只不过是这个敏感而孤傲的天才作家为了掩饰自己对幸福的极度渴求而披上的一层伪装罢了。
对亲情的绝望:
张爱玲在不少文章中对自己的家庭关系有着较为详尽的描写。她用冷静的笔触描写自己冷酷无情的亲情关系,描写自己所遭遇的苦难,冷静得仿佛在叙说别人的事,然而从她对作品人物的叙说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她压抑着的委屈和无奈。在《私语》中,她写到自己因到母亲那里住了几天,回到父亲家里受到继母的责难和侮辱,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听信继母的挑拨,不但毒打了张爱玲而且将她囚禁长达半年之久,生了痢疾也不为其延医治疗,幸而她自己逃了出来才得以结束这种牢狱之灾。这样的父女关系在常人看来绝对是疯狂的,不正常的。张爱玲所受的委屈毋庸置疑是难以忍受的,然而她本人在描写时却是极其冷静的,只是客观地陈述这一事实,没有怨,没有恨,也没有申诉与企盼。但在她的作品《十八春》里有一段关于女主人公曼桢被曼璐和祝鸿才设计囚禁起来的描写,曼桢被姐姐设计,遭姐夫奸污,而后囚禁在祝家长达一年之久,在遭监禁过程中,她不顾一切地反抗,想尽办法逃走,张爱玲通过对曼桢细腻而深刻的心理刻画将其所遭遇的痛苦和委屈一一披露于读者面前,让读者感同身受。从她对曼桢经历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故事其实是取材于她自身被囚禁的经历。张爱玲是被父亲软禁,曼桢是被姐姐软禁,她们同样是被自己的亲人所陷害。在《十八春》里,张爱玲还通过张豫瑾的态度表达了对曼桢母亲的不满,“他因为知道曼桢和祝家那一段纠葛,觉得顾太太始终一味委曲求全,甚至曼桢被祝家长期禁锁起来,似乎也得到了她的同意,不管她是忍心出卖了自己的女儿还是被愚弄了,豫瑾反正对有些鄙薄。”[④]曼桢为了家里的生计不辞劳苦,兼做几份工作,敬老爱幼,甚至还时时考虑到姐姐的感受。她不仅是顾家经济上的顶梁柱,也是他们全家精神上的顶梁柱。然而在她被囚禁长达一年之久,失踪长达一年之久的情况下,顾家老老小小一群人,没有一个人想要打听寻找她的下落,他们就任由她失踪了,亲情的冷漠实在令人心寒。张爱玲对亲情的绝望通过对曼桢经历的描写尽情展现了出来,她对亲情的绝望,不只限于她的父亲,对别的亲人也是如此。我们通过她对曼桢家人的责备其实不难看出她其实是在影射她自己的亲人。论文大全,绝望希望。在张爱玲被囚禁期间,除她的姑姑去说情被拒之外,且不论她的母亲、弟弟心里作何想法,但在事实上是袖手旁观的。对于母亲,张爱玲似乎有着较深的感情,然而她的母亲因为受过西方教育,所以思想也较西化,她并不认为身为人母就要为子女牺牲自己的独立自由。我们从张爱玲的不少文章中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张爱玲的弟弟前去投奔她时,“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无法收留他。”[⑤]“同时看得出母亲是为我牺牲了许多,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⑥]这些事情表面看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似乎不大符合中国传统的亲情观念,我们一向以为,父母为子女做出牺牲,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张爱玲虽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熏陶,但在对亲情观念的接受上,我想她一定更倾向于接受中国的传统观念,因为没人愿意拒绝无私的爱。此外在张爱玲的生活中充当较为重要角色的还有她的姑姑。张爱玲对姑姑的感情也比较深,她自己讲道,“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论文大全,绝望希望。然而我对于我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⑦]只是姑姑和母亲一样,是个过于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同样不可能给张爱玲一种纯粹而彻底的亲情。“膝盖上只擦破一点皮,可是流下血来……仿佛吃了大刀王五的一刀似的。给我姑姑看,她弯下腰去,匆匆一瞥,知道不致命,就关切的问起玻璃。”[⑧]姑姑对我的伤口是匆匆一瞥,对玻璃却是关切的问起,笔者以为张爱玲并非想谴责什么,她只是有种淡淡的悲哀,姑姑并未做错什么,然而不能给她所渴望的。因为有了这些经历,对亲情的绝望便体现在她的众多作品里。如《花雕》里的郑川嫦,得了肺病,父母怕花钱竟让她去转求已有新欢的前男友章云藩;《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离婚后被哥嫂骗光了钱,在家里被冷言冷语逼得几乎无法立足,连母亲也避重就轻不肯为她做主。《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因哥嫂贪图钱财便不顾手足之情将她嫁给了一个废人,最终失掉一生的幸福。而她为了求得心理平衡,竟然亲手毁掉了儿子女儿的幸福,更是毫无亲情可言。《多少恨》里的虞家茵则被其父断送了美好的爱情。张爱玲的作品里对亲情冷漠的描写比比皆是,这些描写正是作者本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亲情绝望的投射。
对爱情的渴望:
对亲情的绝望促使张爱玲不得不寻求新的感情依托。人活着总是要有感情寄托的,总是需要被爱的,张爱玲当然也不例外。且越是在一方面缺失得厉害,越是在别的方面需要加倍地弥补。亲人对张爱玲难以置信的冷漠促使她将自己的情感诉求转向了爱情。而且她寄予爱情的希望是巨大的,超出一般人的,她所需要的爱情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它包含着对她从小缺失的亲情的弥补,正如她在《茉莉香片》中借聂传庆之口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同别人相爱着,对于他,你不过是一个爱人。可是对于我,你不单是一个爱人,你是一个创造者,一个父亲,母亲,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天地。论文大全,绝望希望。你是过去与未来。你是神。”[⑨]然而现实中的作者是骄傲的,她不能将自己对爱的极度的渴望公然宣之于口,也不能不顾一切世俗礼仪去主动追求爱情,更不能随随便便地找个男人来搪塞虚空。愈是寄予极大的希望,愈是对爱的要求趋于完美,所以一向以客观冷漠著称的张爱玲也会写出这样充满着梦幻色彩的句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⑩]这是张爱玲的梦。她用她的通天之笔将她的梦呈现于作品中。张爱玲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在无奈而冷漠的世俗生活里艰难挣扎时往往会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爱情上,不止如此,在她的笔下,那些得到真正爱情的女性也特别的幸福,而这些幸福是作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之后加于自己笔下的女性身上的。论文大全,绝望希望。之所以这样说,是为着张爱玲本人在摹写出她笔下大部分的爱情故事时自身却还未遭遇爱情,有的更多的只是对爱情的幻想。《十八春》里的曼桢,在被囚禁的日日月月里,所思所想的唯有一人,唯一的希望也只在这一人,“她坐在一张椅子上,她的病已经好了,但是她发现她有孕了。论文大全,绝望希望。她现在总是这样呆呆的,人整个的有点麻木。坐在那里,太阳晒在脚背上,很是温暖,像有一只黄猫咕噜咕噜伏在她脚上。她因为和这世界完全隔离,所以连这阳光照在身上都觉得有一种异样的亲切的意味。她现在倒是从来不哭了,除了有时候,她想起将来有一天跟世钧见面,要把她的遭遇一一告诉他听,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好像已经面对面在那儿对他说着,她立刻两行眼泪挂下来了。”[11]在被侮辱被囚禁的岁月里,眼泪已经流干,痛苦也变得麻木,然而一旦想起那个人,却仍然抑制不住满腔的委屈,痛苦,以至于依旧泪流满面。《小艾》里的小艾自幼被卖为奴,在席家受尽折磨和凌辱,然而作者在对小艾的悲惨经历作客观陈述的同时,不忘为这个苦命女子晦涩黯淡的一生增添一抹亮色。爱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小艾也不例外,命运虽说如此多舛,但是到底因有了爱情的补偿而不至于孤独一生。小艾得到了爱情,在得到爱情的一刹那她是幸福的,“她这样想着,心里这一份愉快简直不能用言语形容,再也抑制不住那脸上一层层泛起的笑意,只得偏过头去望着那边。”[12]《金锁记》里的姜长安,虽说是个小姐,但事实上在感情方面并不比小艾幸运多少。她自幼丧父,心理失常的母亲因为自身的情感过于贫瘠自然也不可能给她多少感情的慰藉,相反,她还处处阻挠长安的种种上进行为,时时掐断长安可能得到幸福的机会。然而毕竟爱情还是来临了,“有时在公园里遇着了雨,长安撑起了伞,世舫为她擎着。隔着半透明的蓝绸伞,千万粒雨珠闪着光,像一天的星。一天的星到处跟着他们,在水珠银烂的车窗上,汽车驰过了红灯,绿灯,窗子外营营飞着一窠红的星,又是一窠绿的星。长安带了点星光下的乱梦回家来,人变得异常沉默了,时时微笑着。”[13]这段描写简单素朴却让人感动,这点星光下的乱梦虽短暂却美好,对常人而言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对于生活在那样一个变态家庭里长安而言,这就是幸福的全部所在。
无奈下的凄凉:
因为早期遭遇了太多的人情冷漠与世态炎凉,加之后来与胡兰成爱情的不顺,最终导致了张爱玲对人生彻底的悲观和失望。对幸福极度渴望,对人生和现实却又极度失望,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下,张爱玲对所谓的幸福持有一种悲观的论调,她认为幸福如同镜花水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于这点,她是无奈的,所以她作品里的人物一般都得不到终极意义上的幸福,幸福于她们大都只是昙花一现。在她的笔下,美好却脆弱的爱情大都经不起残酷现实的种种考验,最终烟消云散,留给作品中人物的,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她笔下的女性只能选择对现实妥协,将之作为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结束。张爱玲笔下虽有对美好爱情的描写,但是她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谁能够拥有终极意义上的幸福,她们在经历过美好短暂的爱情之后最终拥有的多是不甚得意的结局。这当然和张爱玲悲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金锁记》里的长安,由于母亲的阻挠,甚至没有自己结束爱情的权利,最终被七巧给“自己生命中顶完美的一页”“安上了一个不堪的尾巴”。《多少恨》中的家茵由于父亲的破坏,也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免遭女儿的嫉恨,最终选择了离开。《十八春》里的曼桢,则是因为姐姐的设计而失掉了所爱之人,最终痛苦一生。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面对残酷的现实做出这些选择是无奈的,而她们的结局又是凄凉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作者本人的选择和命运。
参考文献:《张爱玲散文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张爱玲经典作品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名家评说张爱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①]摘自程秋莹《女性悲剧的透视与书写——评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摘自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③]同上
[④]摘自张爱玲《十八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⑤]摘自张爱玲《天才梦》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⑥]同上
[⑦]摘自张爱玲《烬余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⑧]同上
[⑨]摘自张爱玲《茉莉香片》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⑩]摘自张爱玲《爱》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摘自张爱玲《十八春》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摘自张爱玲《小艾》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3]摘自张爱玲《金锁记》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那么,怎样引导中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也能妙笔生花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作文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如有所感兴,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于情趣的自然。”作文本应是写作者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是其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种文字体现,是其人生经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我们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于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情感、流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其写作兴趣
教师要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文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要通过巧妙的引导,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要引导学生阅读
古人曰“劳于读书”方可“逸于作文”,这与我们熟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个道理。的确,我们的学生坐于课堂,囿于课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但这都可以用阅读去弥补。文学作品多是万千世界中自然美、生活情趣美和理想美的艺术语言的总结和作家情感的凝结,是作家用形象思维和炽烈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阅读于学生来说是间接的生活积累。加强学生阅读,可以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只有加强阅读,学生的知识才能变得厚实,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和文是不能分割的。古今中外,很多成绩卓越的作家都是用自己的人格来书写作品,用作品来表现自己的人格的。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的涌动;当我们朗读鲁迅、郭沫若作品的时候,自然会被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而折服。作文和做人密不可分。中学生现在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才能使其写出志趣高雅、言之有物的作文。
五、提高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增强其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培养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教师应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原则。我平时很少动笔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而是把作文中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作为批改的依据,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去修改。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参与作文的热情,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关键词】庄子;道论;生死观;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011-05
当生命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时。则也伴随着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前一个“生命”是现实的人生遭际,后者则指向人的理想祈向。当人遭遇到过度的负载,而理想却变得轻如鸿毛时,面对物质造成的外在挤压和精神自身的内在虚无,则当有“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慨叹。较此更甚一步的“悦死恶生”论,只不过更加鲜明地指示着庄子对人生“时”与“命”的深刻省思。这表明庄子的生死观当中还包括对理想和现实关系的深入思考,更体现出庄子对现实人生苦难的忧戚之思,其思想核心仍然指向终极的价值理想。
在环绕“道论”而打开,面向终极“世界大全”(“道”)的生死观中,庄子寄寓了深厚的价值期盼。对现实悲苦的抗争,饱含着庄子的书生意气和向往“自由”的价值理想。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他展开了自己关于“养生”、“无为”、“无我”等思想的讨论。
一、“自然”与“自由”的终极价值理想
有感于战乱处境中肉体生命的飘零和虚伪礼制文化中精神生命的堕落,庄子更加向往“自由”的解脱。然而庄子并没有局限在想要解脱疲于奔命的肉身和精神,更为根本的是。他在探讨“人之为人”的问题时,在不同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路向上,选取了直接体认“世界大全”的路线。以此,他基于对自然界及宇宙的观察和思考中所获得启示,以“自然”的完美性最终界定了“道”和“人”的本性。相对于儒家传统关于生命意义的“人为”道德维度的讨论,我们可以说,庄子揭橥了人类生命价值的“自然之道”维度的探讨。
庄子崇尚自然而然的完美,拒斥人为的雕琢。在生死观中,这一点得到了显著表现。他一方面教人解脱于现实生命来自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困扰。另一方面,他又让人在了解了如何应对生命的悲苦之后,向往更具超越性、终极性、绝对性的“自由”生存状态,即“与道为一”,亦即老庄相对于刻意的人为而提出的“自然”状态。实际上,庄子对在人世之中能够完全克服生死带来的困顿始终抱有怀疑,相比之下,他更加相信终极之“道”赋予人的本真之性。
以现代学术眼光看来。庄子实际选择了探寻价值的本体路向。相对于儒家注重现实人世的人伦道德规范,且将规范的根据根植于人类内在的道德情感(“仁”),老庄则选取了赋予“道”以一种自然而然的理想生命存在状态的内涵。实际上,庄子并不相信在人世中可能彻底超越生死困限而获得终极“自由”。换言之,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相对和有限,使庄子明白,理想应当是超越现实的。
伴随着人世秩序的崩塌,人们往往会设法弥补。儒家就试图通过恢复礼制,唤起人的内在道德良知,进而重建秩序。然而庄子清醒地看到,所谓的“仁义”往往为欺世盗名者窃取。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块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田子方》)
儒者的徒有其表表现了庄子对现实的冷眼旁观,同时也显示了他对这种不堪的蔑视。相比“德配天地”,庄子更倾向于“自然中道”。以此,庄子显然是放弃了在现实人世中通过“兴礼乐教化”来实现“治乱平天下”,他所祈向的乃是发生于“人生在世”之本的。自然合于本真之性的“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如果说儒家更重“人事”,则庄子更重“人生(性)的自由”。正其所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
人世的悲苦与不堪使得庄子对现实产生了悲观态度;同时,庄子似乎也怀疑现实的自然宇宙是有其起始开端的: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齐物论》)
这种对人世和自然宇宙的双重怀疑。后来被人们称为“厌世”情节。事实上,庄子思想当中的确含有对现实人世生存状态的厌弃以及对世界重点的怀疑,然而我们并不能简单将其定性为“厌世”。庄子并没有放弃“人生在世”的存在前提。并没有绝弃以“道”为标示的“世界大全”。而是要站在新的基点重新认识“人与世界”,即重新认识“人生在世”的本然状态。庄子从来就把人与世界视作是一体的,即使这样的意识在现代看来,尚且处于含混状态,但也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在庄子这里并不是与人分离的对象存在,即不是自然之物的集合。诚如郭象所注:
此忘天地,遗万物,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一身(《齐物论注》)。
与他所厌弃的种种外来框限相对,庄子更信赖来自内在本性的自然而然,即在“自然中道”状态中获得生命存在。在这样的“自然”之中,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实现了“在世之中”本性的自然生发、显现,诸如生死等分别对待皆无从取,彰显了由内而外的“自由”或“自在”。由此可见,人的终极“自由”本是内在于道的“自然”之中,而道的“自然”本质特征当中也本然包含了人的终极“自由”、“自在”。在此,终极自由的实现还牵涉到“道”与“我”(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问题,即究竟“我”在“与道为一”的世界中是“有”还是“无”呢?
二、“无我”的价值取向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日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庚桑楚》)
这里庄子站在“未始有封”之“道”的立场上。对“生为体,以死为尻”之分的否弃,对“有无死生之一守”的赞许。此处借人之知的逐层下落。表明了庄子拒斥对象性区别万物的坚定。深入分析可知,这种有分别的认识实际上源自于“有人”,即在有了认识主体的“我”之后。便会有与“我”相对的种种对象组成的外部世界,以及按“我”的眼光对外部世界分割所产生的狭隘的好恶取舍,即是非之分。以此,对于庄子所向往的终极存在状态而言,首先必须克服“有我”的意识。正因如此。庄子主张扬弃以杨朱代表的隐者“贵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走向“无我”。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人间世》)
叶公子高可谓是被人事所累的典型代表了。庄子借孔子之口道出了他的应对原则,即: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同上)
可见庄子并不以“身”为其所忧虑的对象。他以“安之若命”的态度自然应对人世中所可能遭遇的不堪,“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使“哀乐不易施乎前”。然而这也都以“自事其心(性)”为前提。足证庄子是以“养性”重于“养身”的。然而,在世人中也多有以“养身”为务的人,所谓:
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刻意》)
在庄子看来,“养身”和贪恋名利之生都不是生命的本真。谓之: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养生主》)
可见,庄子实际上是以“神”(本真之性)为生之主的。虽然他并不完全绝弃对肉体生命的爱惜,但是相比于信赖这种“人为”(过度的,执着于“我”或个体性存在的),他更向往“与道为一”的“自然”。在他看来,
夫大块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
故生死皆系于“道”,则可实现生命的本真之善。
与此相比,杨朱所代表的隐者派思想,一直都表现出对“己”的重视。虽然他们也主张和现实的污浊不堪保持距离,然而他们尚未达到庄子所谓的“无我”。王叔珉先生说:
岷谓杨朱取为我,庄子重忘我,其学
迥异。常人迷我(不知我为何);智者为我,大智忘我。杨朱,智者也。杨朱之学是为我之学。庄子,大智人也。庄子之学乃忘我之学。不容相混者也。
王氏一语点中庄子异于杨朱之学的要害。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庄子之学也存在不少“为我”的思想痕迹,即为了人能够获得“安生立命之本”(人的生命意义);而这实际上更是所有人类哲学思想家的共同志向。然而,庄子同时留意到,“为我”思想常常为人所利用。且为人对现实生命的贪恋提供思想的支撑;隐者的确有不甘流俗的崇高精神追求,显示了他们异于世人的独特价值向往。然而,对于肉体生命或精神生命的过于珍视乃是二者相通之处。所不同者只是各自的求取方式不同罢了。异于杨朱在厌弃了乱世疲于奔命而仅将生命安置于现实中安静的退隐生活。庄子想要在根本上使人获得超脱人生困顿的终极生命存在状态。他期望走出世人“迷我”的局限,在人和外部世界的“新关系”中找到理想的生存或生活状态,从而在更为终极的层面上超越生死的相对,而“与道为一”。此中没有生死的区别,更无论“悦生恶死”或“悦死恶生”的价值判断上的对立。由此我们才能更准确的体会庄子何以能面对生死而“哀乐不能人”。他又为何能以“游世”的处世原则“逍遥”游于现实人世的纷乱不堪而“好恶不内伤其身”?
三、“心斋”、“坐忘”的价值实现工夫
庄子所希冀的终极理想并非是无从人手的空想之谈:在他看来,世人不堪乃是因为人之本性的失落。以此,他便讨论了如何回归本性的工夫问题。而在其思想深处,真正意义的“与道为一”又正是在这样的“复性”工夫过程中获得实现。
1、“心斋”:体道之心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这主要是就人心对外物的消解过程而言。人游于世俗之中,直接面临的是与外物和他人的关系。庄子认为,要使人向“自然之道”回归,首要的就是消解这些来自外在且限制“自由”的复杂关系。为此,庄子指出,隔离于外物转而向内,专心于“听”,首先使自己的心获得虚静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止于耳”而用心来“听”;继而又将心“听”转为“听之以气”。气,“虚而待物”,以此虚静则可应物无穷,与“自然”相合了。庄子形容说: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予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同上)
此后颜回又谈到:
回之未始得使,实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同上)
这里,颜回的话中实际已经以“无我”来诠释“自然之道”的本性。同时也说明了“心斋”这种“达道”方法的要旨就在于“无我”。接着庄子借孔子之口说道:
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同上)
这番赞许同时直指“道”而肯定一种获得“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状态,体现了庄子所谓的“心斋”实际上就是摒弃世人通常惯用的认识方式,选取了直接体认“道”的“超认知”的路径。通过“心斋”就可以像得道后的颜回那样“未始有回也”的状态,即通过“心斋”,人初步摆脱了受外在牵制的种种内在的焦虑,超脱了“与物相刃相靡”的状态而获得一种预备进一步“与道为一”的“体道之心”。
2、“坐忘”:大通之境
有了“体道”之心,庄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患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肤体,融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这里由“忘仁义”到“忘礼乐”,终于达到“坐忘”。与“心斋”类似,“坐忘”同样要求摒弃外来的世俗干扰,通过“离形去智”,而达到与“大通”之道相合。但是,“坐忘”工夫除了“离形去智”的“忘”,更有“同于大通”的“同”。“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显然是让人遗弃源自于“我”的偏好,以及在现实人生所形成的外在习惯规范,从而“同于大通”。“坐忘”之前,先忘“仁义”,再忘“礼乐”。以至“忘”其所“忘”才达到了“坐忘”。以此看开“坐忘”与《齐物论》中所提到的“吾丧我”颇有相通之处:正是因为“丧我”才能最终谛听“天籁”的“吹万不同”,无我而化,通于大化,与道俱化,进而“与道为一”。所以,“坐忘”之“忘”是体道者的必备条件和工夫,而“忘”更体现了一种对日常对象性认知方式的超越状态,是“非对象化”整体直觉思维的表现。正是如此,便可进入内无偏好,外无束缚的玄妙生命状态。有学者明确指出:
这却是入于精神自由之阶段。人的精神忘却聪明及至身体都统统排除在其外,无思无念,不含任何物事,达到“离开形体及心智”,与“大通”协和相似,便可入于得道的第二阶段。
综上,“心斋”、“坐忘”都是通过祛除“知”、“欲”等源于“人之本性”之外的干扰,还体道者一个向“自然”本真状态回归的虚静之心。然而二者也并非毫无差别,诚如陈鼓应先生言:
“心斋”着重在叙述培养一个最具灵妙作用的心之机能。“坐忘”则更进一步提示出空灵明觉之心所展在的大通境界。事实上,“心斋”、“坐忘”就是心灵在凝聚的状态中所开展出来的境界。
然而,这般精神境界的获得尚不是庄子思想的终极理想;究竟如何方可谓“与道为一”。才是庄子在体道工夫的探讨中最重要解决的问题。
3、“见独”:同于道体
庄子看来,标示世界大全的“道”是无对待的,而人世中并没有无对待者,所以超越时空框限的“道”可称之为“独”。“无对待”即是“独”。所以见“道”也可视之为“见独”。
庄子对“见独”过程及结果作过细致描绘: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大宗师》)
在这一过程中,“见独”显然处于关键阶段:从此以后,体道者就达到了“无古今”乃至“不死不生”;之前则大体相当于“心斋”和“坐忘”阶段的精神体验。在庄子看来,只有“见独”才能进入不生不死的境地,从而“不得与之变……而守其宗”(《德充符》),最终缓解死生之“大”带给人的重负。“见独”之所以能不死不生,乃是因为超越了人世的种种分判对待之后,在大全之道中本就无所谓任何类似生与死的分别。人由此得以“与道为一”,“不以心捐道”,而能自然处于大化之中。然而世人多悦生恶死,其主要应归因于对生的贪恋,这种贪恋又源自于“有我”意识所做出的物我之别。因此,庄子认为“体道”应起于“外天下”,逐渐历经“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而终于入于“不死不生”。
“朝彻”是“体道”过程中通向“见独”的枢要和最后关卡,它体现着直觉体悟把握整体的超理性方式。通过“朝彻”,体道者可以超越时空——“无古今”,超越时限——人于“不死不生”。在庄子思想当中“道”始终是经验认识和日常语言所无法企及的,而所谓“见独”之“见”也并非是人体感官的视觉结果,乃是指在人的亲身工夫践履中“与道合一”而获得对“道”的体认,这正体现了“道”超越于作为一般对象性存在的人和自然,所表现出的玄妙性特征。以此而论,则“无古今”、“不生不死”也并非经验现实中可被证明的状态,而是从新的世界角度(“道”)审视的结果,即所谓“以道观之”。
以上“心斋”、“坐忘”、“见独”功夫,层层递进,于“自然中道”中展开了生命实现生死超越,达到“自由”的理想人生状态的独特途径。并且,以直觉思维为依托的“体道”践履使庄子的生死价值观见“道”于工夫。实现了“道”与工夫的合一。在这一“见道”(“见独”)过程中,人逐渐克服了日常的对象性存在方式,逐步自觉并体认到了超越性的,直接与世界大全合一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并非简单的精神境界可以全面概括。而正是庄子立足于不断超越世人限溺于“有我”之私的世界,为人们回归世界之真和生命之真开辟了新的“观世”角度。在“人生在世”的存在事实前提下,重新获得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信赖。在这样的“无私”而同于大化的状态下,生死困顿获得了一次自下而上又返照现实的洗礼,以消解为手段,使个体能够有机会体验“与道为一”的大通之境。
余论
庄子的生死观思想主张面对战国时期的诸多现实境况和其个人的现实境遇,努力超越经验性的生死体验,回归世界大全而实现人的“在世之中”。庄子哲学的一大独到之处在于,他的世界观是对终极价值的追问为基础的,而其生死观只是其终极价值追问的进一步延伸。庄子正是借生死问题畅谈和阐发其价值思想。
前几天,我上课总结试卷,《核舟记》上的一句话,“其船背稍夷”中的“夷”字,很多人都解释不上,说未读过,我问:夷为平地化险为夷学过吧,不少人面面相觑。
这些残酷的现实,使我陷入了沉思,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所有学科中最受外界非议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争论最多,这个马拉松式的过程,造就了一大批写论文的高手和名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线上的语文老师更是无所适从。我一直喜欢看语文教学杂志,但看着看着,就感到非常困惑,觉得不知道该信谁的话。
于是静下心来,认真读读《语文课程标准》。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宪法”吧,于是就看到了这个要求,虽然不是茅塞顿开,却也有很大的收获。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的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微乎其微。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做练习,应付无休无止的考试。从小学到初中,一个模式下来。我们了解了这个事实,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讨论了这么久。改革了这么久,而学生仍然收效甚微,争论改革发展的最大收益者是那些理论家和语文老师,而我们的学生从争论中,从改革中获得了什么,提高了什么?也许,课堂从填鸭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气氛热烈了,课堂活跃了,学生高兴了。但这就是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吗?很多选入课本中的文章,用得着这么启发讨论吗?一学期五六个月,学一本语文教材(大部分学校《课外自渎课本》学生根本不读),这本身就是荒唐!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这么长时间就让学生读一本书,这本书学生读得再透彻,考试考得再好,这样的语文教学也是没有出路的,是非法的,是伪语文教学。它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得到提高。没有“量”,何来“质”?没有大量的阅读,哪来的情感体验,哪来的积累,哪来的语感?
语文水平是读出来的,作文水平是写出来的。这个道理是最朴素的。如果不在一个“读”字上下功夫,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改革,都没有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