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智能化

会计智能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智能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智能化

会计智能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专家系统网络财务

我国会计信息化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会计的研究和发展。因此会计信息化逐渐提到日程。

一、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及现状

1.会计信息的实时性

传统会计主要是事后核算,会计信息滞后,所需的信息一般要到当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交易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直接下载到会计应用程序中,使得从原始单据到生成最终会计信息的过程瞬间就可完成,所需的会计信息随时都可获得。使用者亦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浏览查询所需最新的和历史的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

2.会计信息的智能化

会计信息化系统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仿真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3.会计信息的网络共享

网络环境下,连入互联网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在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合法地获得信息资源和会计数据,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网络上的任何一个工作站都享有系统的全部功能,使会计信息化最主要的特征——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性得以实现。

由于会计电算化模式还是模拟原始的手工模式,所以应用水平还仅仅停留在“算”的阶段,而这种“算”出来的数据也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果企业财务部门内部会计核算实现了网络化,即凭证处理、记账算账、报表都能通过电算化网络进行,那么,将会大大缩短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也使财务数据更为准确、合理。与此同时,由于会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企业领导、相关部门均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不仅满足了多人同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而且便于同时进行必要的财务管理、账务查询。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不同发展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现在一般大、中型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会计软件不标准和不规范,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刚刚开始,还需要加快发展;会计信息化水平偏低,仅处于管理型会计信息化阶段与更高一层次的决策型会计信息化还有不小的距离等。

1.发展智能化管理和决策型会计系统

会计信息化分核算、管理、决策三个层次。作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仅有核算功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和方案等。因此,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核算功能外,还应具有参与管理和决策功能。

管理型会计是对企业管理进行支持,它包括财务计划、分析和控制管理功能;决策型会计是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它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和管理决策等。因此,全面实现会计信息化应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三方面的信息化,尤其是后两者,而决策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和最终趋势。

由于财务会计职能的复杂性,管理会计和决策会计需要解决许多复杂的管理和决策问题。其中一部分可以依据会计的历史和现实数据,经过数学模型计算得以解决,而更多的问题是要依赖财务专家和财会工作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宝贵的智慧和思维才能圆满地解决。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管理会计和决策会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为了建立功能齐全的、有效的管理型会计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必要在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的功能是让计算机模拟某领域专家求解不能量化的、复杂问题的专门知识、推理方法和能力,因此,专家系统是一种工作在专家水平上的信息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专家系统,建立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使财务管理和决策智能化,是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和决策型转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仅发展到管理型会计阶段,与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相差较远。我们必须要加大开发力度,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发展高性能、高层次的会计信息系统,以适应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发展“网络财务”系统

“网络财务”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企业内部网,可以把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模块连接起来,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共享,有利于管理型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准确、迅速地流通,有利于领导对市场作出最及时的反映等。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可以在网上实时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税务、保险等部门之间的财务和会计业务,如:网上结算、网上理财、网上查账、网上缴税、网上保险、网上审计等等,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加快了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采购和销售市场。由此可见,“网络财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网络财务”软件建立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首先,“网络财务”软件必须实现与国际接轨

财务进入互联网后,将会与国际公司间相互交往和合作,这将涉及不同的语言、币种、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此,网络财务会计软件必须要符合这些要求,具有多语言、多币种处理能力,符合国际会计和商务惯例等。这就要对现存的会计体系、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国家财政部去年着手建立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并逐步取消原有的分行业会计核算制度,陆续出台了多项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标准,这些都为“网络财务”软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注意“网络财务”的安全性问题

会计智能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监督职能 职能弱化 方案

一、 会计监督职能实施的现状

国内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经济呈现出多种经济形式和利益主体的格局,种格局一方面调动了不同部门、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矛盾。表现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对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1、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监督内容是会计的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己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2、企业制度下规范会计行为

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会计监督己成会计界热衷讨论的焦点。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会计具有监督的职能,这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被广为认同、接受。

二、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

1、监督体系的失控,会计机构难以发挥监督职能

企事业单位是会计监督的基层机构,也是会计的执行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独立性越来越强,这时虽然有的单位内部监督体系健全,但在这一监督体系的运行中,一些企业的经营者、领导者独断专行,进行甚至违法乱纪坑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在一些经济案件中,必然有些企业会计人员知晓或参与,但由于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其向集体利益倾斜,单位领导的打击报复使其不能依法办事,从而放弃会计监督。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内控,应重点把握两个度。一是如何把握授权的度。权力授予也要讲究“度”的限制,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二是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现在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

2、社会监督不利造成监督弱化

新《会计法》构建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及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模式。当前不仅国家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弱化,而且社会监督不力。完善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我们应调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能,由政府制订或颁布各项执业准则和监管制度,由独立监管机构监督查处和评价惩戒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业务质量,各级注协除代行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职能外,其主要职责是服务、协调和日常的执业质量检查。

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的职能就难以发挥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委托经营者对企业财产进行监督,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很必要的。但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缺乏各种监督制度,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有时连简单的内部牵制制度也不要。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广泛运用,作业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操作单一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违纪违规行为呈现出智能化特征,会计监督难上加难。

4、法制环境和法规不健全

法制观念淡薄是我国公民的普遍现象,在多数人的意识中只有《刑法》才是法,而对违反了《会计法》却并不以为然。这样的意识必然造成财会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法。并且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经营者、领导者无视法律屡有越权行为,企业会计人员虽有监督职能,却无力监督。执法不严也是造成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5、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

会计监督问题根本是人的问题。人们的行为既要受法的规范,也要受道德的规范。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是:一部分人受益是以大部分人利益受损,尤其以国家利益受损为代价。

三、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方案

1、内外审计结合,简历注册会计师监督体系。

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是基础,国家审计是主体,民间审计是补充,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同时并存的体系结构,已经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应当建立起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财务会计监督体系。

2、接轨国际,强化民间监督参与

在国家管理制度中,与国际接轨,由国家授权民间职业团体直接领导和管理会计工作,脱离政府的直接管理,从根本上理顺政会关系,以确保“公正性”。在企业财会工作中,要使会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成为公众的人,充分发挥经济监督职能。为了达此目的,应该由注册会计师来审计一切业务,符合社会各界要求对财务信息的鉴证应无任何立场偏向的原则。

3. 建立完善审计举报制度

为改变目前会计集中核算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现状作出积极的贡献。建立完善审计举报制度,增加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广泛地获取审计线索。为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制定条款明晰、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来约束和制止不利方面,以制度来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和保障机制作用。

参考文献:

会计智能化范文第3篇

一、实现管理模式的全面改革,形成相对独立的会计管理

计划经济时期是会计管理体制形成的主要阶段,该体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的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作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开展,该种会计管理体制已不适用于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会计管理的燃眉之急。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独立的会计机构或通过会计委派制来实现会计管理改革。

(一)会计委派制一般适用于国企

利用从上而下的原则进行会计委派,以期达到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及经营状态的全面掌握,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并对下级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监督,使国有资产增值和保质得到实现。

由于会计人员是上级委派,因而会计人员与当事企业不存在利害关系,他是代表所有者进驻到企业中的当事企业没有权利约束其会计监督职能的行使,委派人员可以进展拳脚开展监督工作。但在这种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要求相违,将会计、审计职能混淆,会计人员的身份和政府行为难以确定,而且会计人员的地位与监督有效性并不等同,所以,该管理体制仅适宜过度期。

(二)完善会计中介机构,提高会计管理的独立性

专门建立的会计中介机构可以实现会计人员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分离,任何因素均不能影响会计的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它不但使财经法规得到客观公正的执行,而且也可以有效维护企业与个人双方的利益,有效的协调好国家、企业以及职工间利益关系,实现会计职能的有效实施。企业可以利用在这种体制下会计管理的管理来取得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

二、加强理论研究

自1985年会计法颁布以来,仅在1993年进行过修改,有十年左右时间未作出过调整,会计法中的部分地方再不能满足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需要。虽然财政部在去年印发了基本会计条例和暂行办法,但对保护会计人员行使监督职能后期保护会计人员人身安全的规定及措施还未具体化,并且缺乏一定的操作性、保护力度较小,会计法尚待完善。在法律上明确会计监督责任、程序、范围和权利,可以保证会计人员有效实施会计监督职能。

三、改进国家财经法规,实现会计法制观念全民化

第一,加大对党与国家财经法及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职工干部拥有高度的遵法守法自觉性,改正错误的财经纪律执行认知,加强法人代表队财经法规的自觉执行认识,在财务收支的款项签批中要严格把关,不得胡乱签字、批条,做到会计监督的自觉履行,由企业领导可以有效提高财务制度的执行效果。第二,增加会计监督透明度和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性,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四、强化会计工作培训和会计队伍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

企业对财务人员需求随着改革的发展和深入逐渐提高,会计队伍逐渐壮大,从会计人员的个人角度出发,会计人员的业技水平高低不等;除此之外,新经济现象的快速涌现也增加了会计的内容及学科,使会计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还应注重对新情况的研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实现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与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密不可分,我们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理论等方面来教育和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为会计人员树立廉洁自律、实事求是、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严格监督、精心理财的职业道德标准。

要不断更新会计培训观念,增强会计人员的的问题判断能力,让会计监督从思想单纯的检查、监督中进行纠正,克服监督中的各种陈腐关键,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深入理解会计监督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理念。

不断进行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培训,增强会计人员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将会计账目变为磁质载体。当然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在为会计监督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蔽和多变的麻烦如:缺乏一定的计算机管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串通。加强计算机县官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会计业务处理速度与能力,完善会计监督。

我们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会计业务和WTO相关知识方面进行培训,有利于开阔会计人员视线,它有利于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技能和素质。

五、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加强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的正确行使可以促使会计人员积极投身工作中,提高其知名度与社会地位,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不应单单依靠会计人员来执行,社会各阶层人员应积极加入到会计监督工作中,以达到防止社会腐败、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结束语:总之,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才能使会计人员专心投入工作中,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才能有效推动国家的经济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

会计智能化范文第4篇

1.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会计在进行处理会计信息的工作中运用电脑和当代数据处理技术的方法。会计的手工登记账簿、计算数据和制作报表将由电脑替代,和一些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资料的理解、预计评估、作出决定的过程也将由其代替,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将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向现代化进程逐步迈进。

1.2传统会计的职能

1.2.1反映职能

1.2.2监督职能

1.2.3参与经营决策

2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2.1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的相关性

2.1.1系统目标一致

提供可靠的会计资料,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对企业经营问题作出决定,促进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促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是两者对经营管理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的目标。

2.1.2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

2.1.3都应该按会计和财务制度进行处理会计材料,以及遵守国家的各种财经法纪,彻底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弥补多样的可能的不足之处。

2.1.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

2.1.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

2.1.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

2.2会计信息化与固有的会计的差别

2.2.1在开始设置时存在不同

编制一些会计科目,建立总账,登记余额等是手工会计开始时的工作;安置会计系统,设置账套和角色权限,建立会计科目及其代码,录入开始时的金额,编写自动转账会计分录,编写会计报表名称、样式、数据来源公式等是会计电算化的开始时的准备工作,其较为复杂。

2.2.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

总账和明细账是账户的分类是在手工会计中,并将大多数明细账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为使会计计算和处理更方便,要再设立其他辅助账户;一般都仅用中文科目来完成科目的设立和运用。而在会计电算化中,有些会计软件不仅设立中文科目,还设立科目代码与之对应,在需要运用科目时,用户只需输入某一科目代码即可。

3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在职能上产生一定的的影响

3.1对会计记账规则的影响

会计记账是财会人员在会计账簿中通过运用一定的记账标记、过程和手段进行登录,来体现企业会计事项或者所发生的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采用红字更正法和划线法对凭证、账本书写的不准确之处进行修改,用红线将帐页中的空白页,空白行进行冲销。电算化会计形成的帐页是打印出来的,一般来说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账簿,不可能是订本式账簿。输出方式一般是磁盘、光盘等,因为明细账打印数量大。如果发现不正确之处,为了有更改的痕迹,则运用输入更正凭证的方法进行修改。

3.2影响会计核算原则

规范财会计算工作,进行账务的处理、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工作的依据是会计核算的原则。可以很好的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及时反映当前状况性、符合实际性、能够区分重要事件性等是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材料的流畅与多元化发挥的作用,但同时也影响着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核算原则。首先,对实际成本原则的影响。实际成本原则在组成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上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要想更好地建立其他会计原则,必须有完善的实际成本原则。在工业经济时代会计实务界实际成本原则应用的很广泛,因为实际成本符合发生原则,能对当时的市场价格迅速做出反应,其具有可以验证的性质因为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同时可预防任意更改会计记录的事情的发生,维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较容易取得实际成本数量,且实现原则与其相联系。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价值变化的越来越频繁,信息需求者对实际成本所提供的信息不太满意。

4电算化会计如何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4.1受到广泛欢迎和推崇,将建立大面积的信息处理网络

4.2出现特色化、信息化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方法

将会逐渐出现一些为小型单位及个体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部门,因为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知识面很广专业人员,而且信息处理和分析将产生想多来说比较高的成本。

会计智能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文化;会计专业技能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1-01

一、前言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新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知识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文化课上已经形成了断层。从而进入中职校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会计课程不适应。同时,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对待学习动力和信心都缺乏。但是,会计专业的学习期望达到目标并不因为他们的学习准备不足而迁就,要求他们适应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如何既好有快的达到育人目标,当前职业学校普遍模式就是校企合作。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第一步就是校企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有认同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校企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创造的反映学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能够长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校企文化就是将优秀企业文化与本校校园文化有机的衔接。

三、校企文化的外界表现形式

1、精神表现,常用标语、口号。如:校训、校风;企业是标语、口号。其目的是激励人、鼓舞人向既定目标开拓奋进。

2、制度建设的表现。学校管理中的规范、科学、长效是不可或缺的。公司要有一套确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

四、中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目的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应具备以下一些技能:

1、会计操作技能是指会计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等方面技能,是对会计专业人员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要求,包括珠算、财会书法、小键盘、点钞、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等技能。

(1)、书写,即书写会计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货币符号、汉字书写。书写应当清晰、准确、均匀、整齐、易认,要写出有关数字的特点。

(2)、计算,包括珠算和数字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熟练珠算操作技能,达到普通三级以上水平:会对会计算对数、利息、开方等,能计算常用的财务及经济指标,满足财务分析需要。

(3)制证,即填制会计凭证。即填制会计凭证。正确辨认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等。编制的记账凭证要求内容齐全,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有挖、擦、刮、补现象,编号方法科学规范。

(4)记账,即登记日记账、分类账。会启用新账,并正确填制各种账目,熟练掌握和运用账目登记规则。

(5)对账与结账。掌握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能熟练的对账,查找错账,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更正错账,会按期结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

(6)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等常用财务会计报表。

(7)整理装订会计档案。会正确填制按期装订的各类会计档案封面并分类归档保管。

2、信息处理技能是指运用计算机收集、存储、加工和传递各种信息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得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要求具备基本信息能力。如:中英文字录入、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

要想很好的达到这些技能目标,学校必须想方设法将校企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自觉苦练专业技能水平。

五、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措施

1、外聘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如:请著名税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的专家到校指导建设模拟税务师事务所、模拟银行、证券模拟室等,并聘请本辖区内行业专家定期到校指导学生技能实训。这样就将企业文化从这些企业人不自觉中传递给学生。

2、定期到校外实训联系点实训。如:企业、注册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地实训,让学生感受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

3、平时会计技能教学中刻意加入企业文化元素。将学生分组,每组成员分为不同的角色,会计主管、出纳、材料会计、成本会计等,给一些项目有针对性训练,看谁组即好又快算出来。前三名组及组长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强调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