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球一小时海报

地球一小时海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球一小时海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球一小时海报

地球一小时海报范文第1篇

项目执行:奥美公关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是其宗旨。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大型的展示公众关注气候变化的活动,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夜晚自愿关灯一小时,以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全社会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首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于2007年3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当时大约有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仅仅一年以后,2008年的“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万人参与其中。全球许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旧金山金门大桥、罗马斗兽场和纽约时代广场,都在约定的时间里熄灭了灯光。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地球一小时”设立了全球1000座城市的10亿人参与其中的宏伟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WWF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开始了“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推广和传播。

资源有限困难重重

“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还能够扩大WWF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其今后在中国开展其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应对气候变化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概念已经被广大国民所接受,这为推广“地球一小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途径非常简单,只需要完成一个动作――关灯,这种极高的可行性和极低的操作成本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气,同时也方便环保概念的推广和传播。

然而,这个项目不论是资金预算,还是人力资源都非常有限,这对一个全国性的大型活动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地球一小时”在海外的活动经验无法被直接采用。此外,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地球一小时”可能会引发大量民众聚集、举行集体活动,造成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作为一个公开的资源,所有参与“地球一小时”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活动资源,有可能被错误地使用或非法地用于商业目的。

开拓渠道 全线动员

为此,我们必须最大程度地利用媒体平台和社会资源,把“地球一小时”的活动理念和形象Logo作为一个公开的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并协助WWF游说和协调各地政府、企业、社团、学校、媒体、社区和个人,尽可能取得各城市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官方和民间支持,并通过他们各自的影响力和受众网络,以点及面地向全社会传播“地球一小时”活动。

诚邀政府。制作2009“地球一小时”中国城市指南,该指南介绍了“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理念和意义,并为各城市政府部门如何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提供建议。指南被递交给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保定、杭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此向城市发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邀请。

企业合作。制作2009“地球一小时”企业行动指南,向企业告知如何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如熄灭企业大楼非必须用灯和霓虹灯,发放宣传海报及明信片等。同时鼓励企业将参与“地球一小时”与企业社会责任相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

活动大使。我们利用WWF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地球一小时”的品牌价值,成功地吸引国内著名演员,同时也是环保主义者的李冰冰,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出任2009“地球一小时”的推广大使。此外,我们还邀请杨澜、郎朗、马未都等知名人士,以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官方网站。我们制作了活动的中文官方网站,网站不仅有在线注册平台,还进行“地球一小时”社会志愿者招募,征集“熄灯后做些什么”的创意,更新“地球一小时”在全球的活动,提供可以免费下载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宣传片和屏幕保护小游戏等。

媒体宣传。在利用媒体资源上,我们采用全面覆盖和深度合作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地球一小时”官方网站的新闻中心向媒体新闻及有关信息,涉及的媒体包括社会新闻、环境保护、城市生活、商业经济等等。另一方面,在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刊登系列报道和人物专访,并与电视台合作拍摄,追踪整个活动等等。

三个阶段 积极推进

整个2009“地球一小时”活动从策划到完成,总共历时5个月之久,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2月为筹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2月为预热阶段,2009年2月-2009年3月28日为冲刺阶段。

筹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利用WWF的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中文网站的建设,撰写了2009“地球一小时”中国城市指南、2009“地球一小时”企业行动指南等手册。同时,利用官方网站和志愿者网络招募了更多的志愿者。

选择2009“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的地点非常关键,其是打响整个活动的头一炮,必须能给媒体和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经过多方循证,我们最终选定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因为这里拥有一个展示北京城全貌的城市规划沙盘。在2008年12月25日的启动仪式上,电源开关被按下,沙盘里的长安街、CBD商业区、鸟巢等众多建筑模型的灯光瞬间熄灭,完美的黑暗一刻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预热阶段

一个城市是否参与了“地球一小时”行动,可由两个主要标准来判断:该城市政府正式宣布参与行动;该城市的主要地标性建筑在当晚熄灯。我们一方面向各城市的政府部门发出邀请,积极创造市长与WWF“地球一小时”项目负责人见面会谈的机会;另一方面开始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除标志性建筑以外,“地球一小时”也希望吸引大量企业加入。我们通过邮件、电话和会议等各种方式,从WWF的企业合作伙伴入手,向大量企业发出邀请,并为各个参与企业设计个性化的参与方案,比如,建议宜家家居印制“地球一小时”环保购物袋,建议沃尔玛超市制作“地球一小时”志愿者签名板等。

冲刺阶段

在确定了将鸟巢和水立方作为北京标志性建筑参与熄灯的方案后,我们开始了漫长而复杂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定了活动当日的熄灯计划――先熄灭奥林匹克公园内的玲珑塔、水面照明和路灯,再熄灭水立方,最后是鸟巢,这不仅延长了人们观赏熄灯景观的时间,也为媒体拍摄提供了便利。其实,我们原本计划在奥林匹克公园内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广场上举行千人倒计时及熄灯仪式,但为避免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破坏活动而给参与民众带来安全隐患,我们最终将庆典地点选在了能够俯视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七星酒店。

民众响应 超出预期

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澳门、保定、大连、南京、长沙、哈尔滨、长春等15个城市参加了2009“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北京、上海、保定三地,56.7%的人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100多所高校30多万名学生和老师、200多个企业20多万员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支持。众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北京的鸟巢、水立方、国贸,上海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都按时熄灭了灯光。除此之外,包括沃尔玛、宜家、凯德置地、佳能、万科在内的多家企业也纷纷以各种形式支持2009“地球一小时”活动。

整个2009“地球一小时”活动共收获媒体报道超过1000个,覆盖电视、广播和平面媒体。“地球一小时”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高度关注,分别在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和国际频道的多档新闻中播出。由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制作的记录2009“地球一小时”活动全部过程的专题片也取得了很大反响。此外,包括《中国日报》、《上海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在内的众多主流平面媒体都在头版以超过半版的篇幅报道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专家点评

地球一小时海报范文第2篇

“低碳减排”与金融业有着什么联系?以信用卡为例,截止2008年底,中国信用卡共发行了1.7亿张,如果将这些卡片叠加起来将超过80公里,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卡片被丢弃后将成为污染垃圾。不仅如此,信用卡的对账单普遍采用纸质,1.7亿张信用卡一年平均需要递送20.4亿张纸质账单,如此需要砍伐50万棵大树。听了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盛瑞生向《广告主》的介绍。对于金融业“低碳减排”的意义,记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平安人寿为例,预计未来10年间将产生新契约保单约2亿份,若其中有50%的客户选择以电子保单取代传统纸质保单,则可减少纸张消耗27亿张,合计约1200万吨。

当“低碳”成为时下被热议的词汇后,各行各业在践行低碳减排这一企业蝴任的同时。也希望以此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中国平安概奠能外。“低碳100”行动除了涉及日常力公、采购环节、业务环节外,还包括了多项绿色金融项目,涵盖中国平安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业务支柱,包括保险领域的环境污染责任险、电子保单等,银行领域的绿色信贷及信用卡电子账单,投资领域的投资环保产业、IPO保荐项目环保审查等。

其实,在中国金融业,对于“绿色”营销的重视已成潮流。在登上2010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的15个金融企业品牌中,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9家企业,都已经陆续采取了对未达到环保要求项目的“一票否决制”,并尤其加强了与环境影响相关的信息跟踪管理。不过,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坚信,依托综合金融优势,中国平安能够达成更完善的绿色承诺。

为了将企业的“绿色”品牌理念实现更具社会影响力的传播,中国平安对“低碳100行动”进行了整合推广。中国平安携手凤凰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策划了“2010地球一小时活动”线上专题,向全社会发出熄灯一小时的倡议,共同倡导节能意识,引领低碳生活方式,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必须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除此之外,中国平安还在新浪推出了用户可参与的低碳主题互动游戏。

地球一小时海报范文第3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上海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2011年的上海报业,就是“创新经营、品牌营销、稳中求进”。据笔者调查分析,上海报业进入后世博时代后,以创新经营为抓手,以品牌营销促发行,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稳中求进,广告和发行都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反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10~2011年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中,《解放日报》进入省级日报10强,《新闻晨报》排在都市报30强中的第4位;《新民晚报》连续八届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11年度的品牌价值为92.32亿元,位居榜单第134位。

总体看来,目前上海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100种,上海报业资产规模约200亿元,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前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是上海报业市场的两大“龙头”,围绕两大集团,上海已经形成了以党政类报纸为核心,市场化报纸为主流,其他报纸包括行业报和外来报纸等为辅助的多层次报业生态格局。

其中,党政类报纸如《解放日报》注重城市覆盖和市场影响力,保持着特殊的主流媒体地位,《文汇报》在受众忠诚度和对高端客户的影响力等方面保持着绝对优势。同时,在上海,市场化报纸数量众多,如《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申江服务导报》等,而且竞争最为激烈。尽管有《扬子晚报》、《国际金融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外来报纸的渗透与冲击,但本地市场化报纸创新经营,亮点频频,在竞争中占有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此外,行业报如《劳动报》、《上海科技报》等正在稳步推进转企改制,上海专门成立了市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以推动行业报改制转型、创新发展,行业报通过转企改制有望成为上海报业又一支颇具发展潜力的生力军。

发力社区报 做深做透本地市场

2011年,上海报纸继续展开社区“圈地运动”,社区报竞争呈现加剧趋势。继《新民晚报》、《城市导报》发行社区报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晨报》创办全新社区报。新闻晨报社区传媒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标志着《新闻晨报》社区报项目进入公司化运营阶段。《新闻晨报》社区报旨在将社区居民的供需信息、为民利民的实事工程、邻里间的和谐事迹,以及各种服务类资讯进行统一编撰,通过合作街道的全覆盖投递,实现精准发行,做到有效宣传。2011年3月已拓展至12个街道,覆盖本市近400个居民小区,4月25日发行的《新闻晨报》社区报单期广告收入突破百万。

而上海最早推出的《新民晚报》社区报更“强调内容的差异化,强调发行通路的分众性”,不断调整发展策略,根据商圈选择相应社区发行,努力打造上海中高端消费人群的“社区资讯管家”。隶属东方网的《城市导报》则将自己的社区报定位于全市近200张区(县)报和街(镇)报的“媒体支持”者。

由此可见,在上海,社区报已经成为各家报业集团角逐的一大热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社区报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目标,在服务社区的同时要获取相应的经济回报,但在现阶段,社区报能够取得经济回报的毕竟是少数,这一形态的报纸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尚需时日。

整合资源 加强报纸品牌营销

报纸要立足和发展,必须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树立品牌。2011年,《新闻晚报》以“新上海人”为目标人群,报纸从内容、形式、内在流程设计等方面不断变革。《青年报》则从2011年3月30日启动改版工作,坚守青年定位,丰富报道手法,贴近青年生活,获得青年读者的青睐。《申江服务导报》以“更白领、更时尚、更海派”为目标,完成了2011年度秋季升级改版工作,在纸张类型、栏目设计、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升级。《浦东时报》更从2011年开始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以实现向财经类媒体的转型。

与此同时,自2011年以来,青年报社架构进行了部分调整,成立了发行印务中心,以整合各品牌印务发行资源。青年报社的《学生导报》推行品牌联席会议,加强采编与经营的良性互动,以有效整合资源,集结品牌之力。

此外,上海市报纸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报社品牌活动,以多种形式提升报纸的品牌价值,扩大报纸影响。2011年,通过开展报社品牌活动的征集、调研工作,已经评选产生了特别有影响的十项报社品牌活动,它们分别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文汇报》“文汇讲堂”、《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新闻晨报》“东滩论坛”、《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青年报》“学生记者团”活动、《上海老年报》“真情为老服务社会”读者咨询活动、《上海科技报》“大众科学奖”、《青少年科技报》“金钥匙”科技活动、《上海壹周》“地球一小时”环保低碳主题活动。

推动有效发行 提高报纸渗透率

报纸有效发行是指在报纸的行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报纸有效发行不但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而且意味着更多的广告资源,对报纸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1年,上海报人在占领有效发行市场上也是各尽所能。

转贴于

突出重点领域,抓好有效发行。在《文汇报》的发行上,上海教育系统一直对教师订阅《文汇报》给予多方照顾和支持,因而该报长期以来在报道和发行上倚重教育领域。《解放日报》为了扩大发行面,既按照老办法依靠组织优势搞发行,又跳出组织,推出《两新天地》、《两新星空》专版,在非公经济组织和快递企业领域扩大发行,发行方法正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东方城乡报》以上海郊区农村为主要服务领域,以市郊村镇为报纸发行的重点领域。而《第一财经日报》的发行走高端路线,着重覆盖机场、航班、宾馆、会所等各高层次服务窗口。文新报业集团的《行报》在发行上采用定点跟踪的方法,提高销售率和传阅率,该报在杭州发行,采取精确发行、定点跟踪的方式,报纸到位率较高。

培育年轻读者,力推品牌活动。《新民晚报》为了优化读者结构,培养年轻受众,推出了每周四天的《新民晚报》大学生版,免费派送到全市20多所大学,对大学生宿舍实现全覆盖,大学生版的多数稿件,都是由学生自己提供和编排。不仅使大学生亲近这张报纸,更逐步养成大学生读报习惯,培养起报纸的“未来读者群”。此外,《青少年科技报》主办的“金钥匙”中小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已开展21年,是该报社的品牌活动,不仅为该报注入了新的活力,办出了报纸的特色和亮点,更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生读者,有效地带动了报纸的发行。

强化精准服务,促进报纸发行。在上海众多生活服务消费类报纸中,大部分读者定位是交叉的。《上海壹周》的定位是20岁至35岁之间的城市白领,该报非常细致地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和资讯;《东方航空报》更是宗旨明确: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航空主业;《浦东时报》则是在创新发行工作方面,提出了“特定信息的有效传递”的理念,不定期地增发宾馆报、班车报、企业报、窗口报,及时送达相关客户。

报网融合 多元化经营促转型

2011年,上海报业大力推动报网融合,探索报纸新产品,为报业发展拓展新渠道。两大“龙头”报业集团在新媒体应用和拓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各报都推出了媒体网络、手机报、微博等,多份报纸登陆iPad应用程序商店。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部分新媒体产品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在统一技术平台上进行的高度IT整合在行业中名列前茅,特别是该集团“报业新闻信息及采编流程整合管理平台”项目通过鉴定,在报业转型中为探索“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创造了新模式。此外,《新民晚报》不断推动晚报和新民网的融合,《上海壹周》则于2011年11月7日推出全媒体数字产品“壹周全媒体资讯平台”,在转型发展中努力实现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从平面媒体向多媒体融合转型。不过,除了少数报纸新产品有一定的经济回报外,上海绝大多数报纸的新媒体产品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要取得经济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开发新媒体产品外,上海报业在做好主业的同时,还在努力探索多元化发展,包括进军文化创意产业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支持下,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在闵行莘庄建设解放大厦。一方面通过搬迁至闵行莘庄地区,为集团和《解放日报》的进一步发展获取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将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楼群出租获取租金,支撑报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9月3日,《解放日报》15个采编部门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从汉口路300号老楼至闵行莘庄解放大厦的搬迁任务。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积极进军文化产业,2011年6月2日集团和闵行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打造文新传媒谷、共建文化创意园。协议明确,双方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这对文汇新民集团实现从传统报业集团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将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报业的主流地位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从发展趋势看,伴随着电子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冲击,以及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行政保护优势趋弱,报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冲击和竞争压力,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转变是必然的趋势。上海报业也不例外,亟须未雨绸缪,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阶段,由于进入门槛较高、管理严格,上海报纸竞争并不充分,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都市报从定位到内容、形式甚至广告都有趋同的现象,所以上海报纸需要错位竞争、差异化办报,体现各自读者群和市场的差异,不断在同质化竞争中“求异”。

地球一小时海报范文第4篇

顶岗实习使我们师范类大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四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中,我一直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节课的反思”的态度,尽力做好各项实习工作,同时,一直谨记实习守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完成实习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并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学校实习老师和领导留下了好印象,并得到他们的一致好评。

1、教学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开学第一天,我就被学校分配到七年级担任整个年级四个班的教学任务,一百六十多个孩子便走进了我的世界。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没有专业的地理老师,八年级的地理老师是学体育的,对地理一窍不通,于是我没有了专门的地理指导老师,从备课、做导学案、上课、反思、试卷出题、批改试卷以至考试复习,这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完成,碰过好多钉子,遇到很多挫折,其他老师也给过很多建议,听过很多不同学科的课,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在全县十三个中学中居第五位,在期中考试中居第二位。

可能是在大学里参加的活动很多,第一次上课从头至尾没有一丝紧张,整节课都按我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有一封致全班同学的信,这封信一读完便受到了学生的感动,下课时给了我好多小纸条,写了对我的第一印象和自己的一些观点,从这时开始,我的心和学生的心已经开始往一起走。当听到一声声“老师好”,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

刚开学的时候,一切都不熟悉、不适应,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的课并不多,一周十二节,但是安排的非常集中,周一晚上三节晚自习,第二天还要上早自习和四节课,连着八节课,而周五也是连着四节课,中间课间十分钟还要准备下一节课,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导致来的第二星期嗓子哑了,上火了,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幸亏周三周四没有课,可以稍微喘息一下,但还有好多课外活动。以前从不喝茶的我,从开学第一天到现在已经离不开保养嗓子的苦丁茶。学生也有很闹的时候,自己也也很苦恼上不了课的时候,还记得有一次嗓子几乎说不出话了,班主任让我别上课了,但我还是坚持上了四节课。

四个多月,我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成绩也比较优秀,尤其在期中考试中地理成绩居全县第二,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嘉奖和好评。

2、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在实习期间我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得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我的专业是地理科学,这个专业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在大学时我还在学校绿色方舟环保组织担任过一年的部长,在学校的实践活动使得我对环保事业情有独钟,来到平安堡中学以后,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校成立了绿缘环保小队,为建设绿色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组织实习队全体成员在学校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节水活动,利用了海报、展板、广播、宣传标语、、签名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号召全校师生为节约用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月底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四月中旬,平安堡中学绿缘环保小队在该同学及其实习队成员的努力下终于成立,并带领小队成员举办了一系列环保行动,例如在四月中旬举办的以“点石成金,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校园废品利用大赛,号召学生们将废品进行有效利用。五月中旬,由实习队全体成员一起主办的以“舞动青春,唱响明天”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成功举办……,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得到了学校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

3、一样的课本,不一样的地理课

在xx县地理同样不参加中考,学校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学校的相关设施也不齐全,地理在教学上一直处于半空白状态。但地理是一个兼容败家的学科,生活中的地理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观察生活中的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变成了我又一项重大任务。

七年级地理主要学习的是区域地理,由于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太短,在七年级地理基础也不好,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都不高,地理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感都不太好,因此在开学第二节课,我的课堂就显现出不同之处。在那一节课,我们听了一个相声《新地理图》,是将全世界各个不同地区九十多个地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串在一起,相声当然不能简单地听,学生的任务是负责将自己听到的地名写下来,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又对又多。这九十多个地名中大部分是本书所涉及的地名,在提高大家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地理知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他们。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在学习完每一节课的知识点之后,讲本课内容总结成顺口溜或者小故事以便于记忆。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将所学习的地图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开学初我便在七年级四个班展开了一次“学校在我心中,地图在我笔下”的“我爱我校”地图比赛,要求学生们每一个人为我们的学校画一幅平面示意图,要求有图标、方向标、图例等,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初选之后他们又找指导老师来修改、指导,最后在一百六十多份地图中挑选出二十份优秀作品在学校教学楼展厅进行展览。此次活动一方面在于激发学生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热爱我们的校园,热爱校园的一点一滴;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锻炼了学生们观察事物,亲自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更浓了。

4、丰富多彩的团支部活动

在担任实习队组长期间,我积极组织小队内的各种团日活动。在实习之初为了提高大家的教学技能,在小队内召开互听互评课活动,大家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使得各队员的教学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大进步。在三月份,响应xx县其他实习队的号召,举办为半壁山小学患白血病的儿童捐款的“托举一份希望,献出一份爱心”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与小东区实习小队联合举办了“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并且两个实习队成员之间就教学与生活方面的经验进行交流,互相借鉴。五月份,组织实习队成员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五个一”工程。在五月下旬,组织小队全体成员赴六道河中学参观,交流。还带领本小队成员完成了整个xx县实习队每期队刊的制作。在实习队各成员之间还经常举办一些小活动,如集体包饺子活动等,丰富大家的业余时间,增进组内成员相互之间的感情,增强小队的凝聚力。

5、与学生之间的情谊

四个班级一百六十多个学生,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能兼顾到,但我在努力,尤其对一些学困生、特情生。

xx,七年级三班班长,本学期开学以来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秩序,爱说话,第一次月考成绩名次在年级下降63名。据班主任介绍,上学期各方面表现良好,但现在成绩严重下降,也远不如以前听话,还打架,着实令班主任头痛。平时在课上就非常关注他,在课下还经常和他聊天,了解他近期的思想变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一些情况,在学校和各个任课老师交流,了解他其他学科学习时的课堂表现和成绩,和班主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在校表现,我还和一位实习老师专门到他的家里进行家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他的了解比较全面,我开始针对他的这些情况对症下药,课下和他聊天,谈心,课上不时地让他回答问题,还找时间给他补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月考时,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年级进步了二十多名,虽然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学习成绩,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进步,在学校的表现也明显好转了。

xx,也是七年级三班的一个男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很差,成绩更是不用说了,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他的每一反思中看到了他写的一句话“我越来越喜欢我的地理老师了”,我感觉机会来了。有一次晚上第一节自习课在三班,上课时我提问了他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当然他答对了,于是得到了我的表扬,下课后我问他“可以和我出去走走吗?”,他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就答应了,我们在操场上走了一圈,聊了很多问题,当然不仅仅是学习,由于课间时间太短,没办法我们就回去了,在回班级之前我给了他一块糖,说是对今天课堂表现的奖励,他不肯收,在我的坚决要求下,他收下了。在那天晚自习放学之后到办公室给我送了一封信然后匆匆忙忙的就走了。信中写了在他心目中我和其他老师的不同之处,说我向大姐姐可以和我们聊天没有任何拘束,还说自己想明白了“学习是给自己学的”,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等着他的好成绩。后来我又和他聊天,给了他很多的鼓励,在课上他的表现越来越好,到期中考试时地理成绩进步了四十多分,让班主任都对他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