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吸脂手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临床资料
本组7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8岁,抽吸部位178处,其中上腹部92处,下腹部48处,髂腰部20处,臀部及双大腿18处。每处吸出量280~2 900ml,平均1 700 ml。术后3~10个月对64例进行随访,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52例,基本满意10例,满意度88.6%。
2手术过程
应用共振吸脂机对患者相应的部位进行吸脂,22例为腰硬联合麻醉,其余为局部肿胀麻醉。常规消毒吸脂部位术野的皮肤,铺巾,用导管连接麻醉针、共振器、吸脂针、吸脂仪及吸引瓶。在吸脂的隐蔽部位开1.0~1.5 cm的小切口,施行麻醉。用共振器打碎脂肪使之成为颗粒状易于吸出。抽吸脂肪后常规缝合切口,必要时置引流条,用大号敷料覆盖、弹力绷带包扎,次日拔除引流条。
3手术的护理配合
3.1术前准备: ①患者准备:热情接待患者,作好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介绍手术医师和手术环境,简要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麻醉方法和预后效果,让其增强手术治疗的信心。确定手术部位,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避开月经期。协助患者做好心电图、血凝时间等常规检查,确定手术时间;②器械及其它物品准备:术前1天准备好吸脂基础包1份,吸脂特殊操作器械系统1套,以上物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手术室用三氧消毒机消毒。准备无菌0.9%NS 5 000ml,5%GS 1 000ml以及足够的5%利多卡因、5%碳酸氢钠、0.1% 的肾上腺素及一次性无菌空针(20、5、lm1)、输液器各2具,心电监护仪1台备用。
3.2术中护理配合: ①术前半小时巡回护士热情接待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与其交谈,让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亲切感,以利于手术的配合。同时做好药物敏感试验,便于术中用药。核对手术部位,协助摆好手术。暴露手术野,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患者躯体不必要的暴露。静脉输液,上心电监护仪行SPO2、BP、心电图、指脉的监测。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向患者解释,动作轻柔准确。将手术器械包放于手术器械台上,打开器械包,协助手术医师做手术野皮肤的消毒及手术衣帽的穿戴等工作;②配制肿胀麻醉液,配方为:0.9%NS1 000ml,5%利多卡因20ml,5%碳酸氢钠10ml,0.1% 肾上腺素lmg。严格无菌操作[2];③协助连接吸脂仪及吸引装置,打开电源,放启动脚踏板于手术医师的脚下,密切观注手术进展,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物品,执行口头医嘱及无菌技术的监督,并做好手术过程护理记录。与患者亲切交谈,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和恐惧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④手术完成后,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和无菌棉片,再盖一张毛巾后穿戴弹力服装。同时向患者交待如下问题: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术区下垂部位肿胀,有血性液渗出等;站、坐时问不宜过长,可半卧位休息2~3天;术后第2天换药,7~10天拆线。术后2周内必须24h穿戴弹力服装,2周以后的2~3个月内每天穿戴弹力服装的时间不得少于4h,以利于皮肤的弹性回缩,腹壁肌肉的粘合。
3.3术后物品的处理:一般用物常规消毒处理,吸脂特殊器械及基础器械用清水洗后凉干上油,放于专柜内,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以确保良好的性能。
4讨论
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共振吸脂理论知识还要熟悉手术的各个步骤。除了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外,熟练地手术配合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共振吸脂术脂肪抽吸量大、减肥快、效果好、组织创伤轻、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安全可靠,患者可不必住院。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避免手术并发症。心理疏导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术前认真详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变化,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能力;术后细致的观察、及时的处理、细心的讲解,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李瑞华,程宁琼. 53例共振吸脂手术的护理配合[J]. 西部医学,200 6,18(2):249-250.
【摘要】 局部脂肪抽吸,可以去除多余的脂肪 ,改善体形,达到减肥体形塑造的目的。近年来,我科对60例受术者,采用注射器负压抽吸的方法,对其肥胖部位进行了脂肪抽吸,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局部脂肪 抽吸 护理
脂肪抽吸术,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利用吸除装置将多余脂肪吸除的减肥整形术,不仅有体形塑造的整形作用,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运动功能。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5年-2009年共为60例腰、腹、臀、大腿、上臂肥胖的受术者施行了局部脂肪抽吸术,其中男 3例,女57例,年龄34-53岁;同一个人最多吸过四次(不同部位),最少吸过一次。60例受术者全部采用局部肿胀麻醉下,注射器负压抽吸的方法进行抽吸。
2 术前准备
2.1 询问病史,了解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术前一周应禁服阿斯匹林、避孕药、激素、中草药等。女同志避开月经期,男同志忌烟酒。
2.2 测量吸脂部位的脂肪厚度。用拇指与食指捏起皮下脂肪,两指间厚度的一半约为脂肪厚度。 观察吸脂部位的皮肤情况,查看有无皮肤病、感染灶、疤痕、皮下包块及皮肤的弹性等。
2.3 吸脂部位医学照像,有助于受术者对其术前、术后对照,增强自信心。
2.4 根据吸脂部位及受术者肥胖的程度,术前要备好弹力绷带、腹带或弹力塑身内衣,术后使用。
2.5 术前了解受术者的心里状态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做好良好的沟通,达成共识。详细讲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病发症及不适,并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2.6 手术当日可进食,防止低血糖反应。并嘱受术者思想放松,不要紧张,以取得更好的配合。
2.7 术前标识手术范围,注意两侧的对称性。
3 术后护理
3.1 吸脂孔缝合覆盖无菌敷料后,整个吸脂部位盖无菌棉垫,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是腰、腹部要用腹带加压。
3.2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伤口的渗出情况,如有异常要立即通知医生。我科60例受术者均未放置引流管。
3.3 根据吸脂范围的大小和渗出情况,术后2-3天换药一次,并更换无菌棉垫,重新加压包扎。嘱受术者切不可自行打开包扎,以免污染伤口或包扎不到,造成皮下瘀血或影响塑形。伤口未愈合之前不可洗澡。
3.4术后可多饮水,有助于麻药的排泄。早期可进行轻度活动,不要一直卧床休息。
3.5术后要多食些新鲜疏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6根据受术者的情况和吸脂范围的大小,术后10-14天可撤掉棉垫、弹力绷带或腹带,改穿弹力塑身内衣3-6个月,根据局部情况来调整弹力的压力。
小结
随着医学整形美容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容颜和形体也进行着美的重建和重塑。局部脂肪抽吸术能快速有效的达到体形重塑的目地。我科对60例脂肪抽吸受术者,分别在术后三个月、半年、一年等进行了随访,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断肢再植;手指钝性离断伤;手术效果;显微治疗
患者遭遇切割、挤压、撕脱以及电锯等其他伤害, 造成患者手指断裂的情况成为手指钝性离断伤[1]。传统治疗方法对该类伤害不能产生良好效果, 手指再植后坏死或断指功能无法完全恢复,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近几十年来,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 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而就对于手指离断患者的断指再植手术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手术安全有效, 术后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好, 得到了业内好评[2]。本文中对显微断肢再植术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的疗效进行进一步分析, 注重探讨造成患者手术失败或术后恢复不良的原因所在, 探讨相关改进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临床外科就诊, 并住院接受治疗的2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资料为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资料中患者年龄在16~65岁之间, 平均年龄37.3岁, 包括16例男性患者和4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经详细诊断确认为手指钝性离断伤害, 需要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受伤原因不等, 主要包括撕裂伤害、挤压伤害、机械绞伤以及电锯伤害, 以机械绞伤和挤压伤害为主, 其中有8例患者为食指受伤, 5例患者为拇指受伤, 3例患者则为中指受伤, 2例患者为小指受伤, 剩余1例为环指受伤。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止血和消毒处理, 之后给予患者实施显微断指再植手术, 手术治疗时首先对患者肌内注射10 mg山莨菪碱以镇痛并缓和血管平滑肌, 手术期间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以扩充血量和优化微循环, 使用止血带于患者上臂进行捆绑止血, 并于臂丛处进行麻醉。若患者手指离断部位为中远节, 则给予患者指根利多卡因2%进行麻醉。手术前后还应适当给予一定抗痉挛、抗凝血以及抗感染治疗。
清创后于患部重新建立骨性支架, 可适当切除受伤骨质以进行缝合,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钢丝、克式针等工具进行固定。之后进行关节韧带和肌腱的修复工作以及患者患部血管的吻合工作, 保证患者肌肉功能和关节稳定性, 并保证手指的正常供血防治坏死。最后对患者患部神经束膜及神经外膜进行无张力缝合, 必要时可移植其余部位皮神经。
手术后根据病情, 可于10周左右拆除固定之克式针, 并进行适当的恢复性锻炼。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患部位于关节处, 为最大限度保留患者指功能, 应尽量保留患部关节面。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计数资料数据以中位数四分区间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法检验差异。
2 结果
在对本研究资料中20例患者进行显微断指再植治疗后, 有18例患者断指成活, 并恢复大部分功能, 不影响生活质量, 视为手术成功, 成功率为90.0%, 其余2例患者术后断指未恢复正常功能, 一段时间后坏死, 视为手术失败, 其失败原因分别包括1例术后感染和1例手指远端坏死, 坏死原因在于患者血管发生危象, 失败率为10.0%。(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 讨论
手指钝性离断伤是指患者遭遇切割、挤压、撕脱以及电锯等其他伤害, 造成患者手指软组织发生严重挫伤, 严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的情况。而随着当今工业、交通事业等的迅速发展, 该伤害在临床上也极为常见[3]。在当前临床治疗时, 一般采用显微镜下的断指再植手术, 手术后可恢复患者断指大部分功能, 一般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一般包括清创、内固定、肌肉韧带修复、血管吻合、指神经修复以及术后功能恢复锻炼6部, 任何一部分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手术效果的降低, 严重时造成患者断指坏死, 使手术失败, 因而在进行显微断肢再植时, 要求施术者的高超技术和耐心[4]。
一般而言, 清创处理的不完善、操作时简单粗暴造成患者血管挫伤以及感染等无菌和无创技术的不当应用都可能造成患者术后功能不完善。手术的最关键因素在于血管的精密吻合, 吻合应保证血管内膜的弹性和光整, 并尽可能降低患者血管张力, 一旦吻合不当可引发患者血管危象, 供血不足导致患者断指远端坏死而使手术失败[5]。
本文中成功率为90.0%, 可见该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例患者手术失败, 其失败原因分别为1例术后感染和手指远端坏死, 可知无菌操作和血管吻合步骤的失误是造成手术失败的关键所在, 应加大注意。
综上可知, 对于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 显微断肢再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手术感染的防治和血管吻合的精密与否是手术的关键, 该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志波.断指再植手术的现状.山东医药,2010,50(19):110.
[2] 范宇哲.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4):186-187.
[3] 张成杰.手指钝性离断伤的临床治疗.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1, 3(1):143.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髌骨骨折手术室护理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84-02
髌骨是承载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与运动。对髌骨骨折患者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膝关节运动障碍,甚至股四头肌的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终身残疾等情况[1]。而髌骨骨折患者多为意外事件,患者多采用急诊手术和急诊治疗,需要手术室护士给予密切的手术室护理配合[2]。我院将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给予细节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15岁,平均年龄为(46.35±6.02)岁;横行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例;左侧骨折19例,右侧骨折11例。患者受伤原因为:运动伤4例,交通伤22例,其他4例。实验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大为77岁,最小为17岁,平均年龄为(47.87±6.15)岁;横行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4例;左侧骨折20例,右侧骨折10例。患者受伤原因为:运动伤5例,交通伤20例,其他5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等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病情了解,并与医生沟通,在手术中积极准备各种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主要改进措施为:①术前访视:在手术前加强术前访视。护士不但要对患者病例进行了解,其次还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手术室护士走入病房,面对面地与患者交流。首先向患者做好自我介绍,讲解本次访视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其中[3]。耐心地讲解可吸收螺钉对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优势,并讲解手术中治疗中的无痛,告知其会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建立其手术的信心。随后讲解手术的主要过程,消除患者由于无知带来的恐惧情绪。②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与医生沟通,以了解手术的大致时间,分析所用的仪器。同时根据手术方案对器械进行检查,保证器械能够正常地运转。且在手术前要摆放在医生习惯的位置。由于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对手术时间要求较为严格,因此护士要充分地熟记手术的物品与器械的位置,以避免由于器械原因而延长手术时间[3]。③Time Out:在手术开始前,护士、医生与麻醉师进行Time Out,即时间停一停。护士、医生与麻醉师再次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核对,包括患者的姓名、手术部位、手术标示、手术方案、麻醉方式、皮肤准备情况、过敏史。在得到三方确认并一致后再进行手术。④加强无菌操作:手术室无菌操作是保证手术的关键,且如果患者术中受到感染,会导致手术失败,出现严重的后果。我院护士为了更严格地执行操作。监督手术中人员的无菌操作实施情况,限制参观人员在2人内,并减少人员的流动[4]。⑤术后回访:为保证手术护理的完整性,在手术后1d为患者进行手术后的随访,强调手术已经成功,并询问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询问其意见。随后要叮嘱患者在手术后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配合手术后病房护士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更好地康复。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以上内容由两名护士进行统计和录入。同时在回访过程中,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满意”“不满意”两项。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患者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出血量较少,其输血量少,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比较,P
3讨论
可吸收螺钉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组织相容性,在骨折手术后使用可以保持较好的强度,且愈合过程中的固定物质逐渐被吸收,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可以有效地避免2次手术的创伤[5]。
我院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了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手术前的访视和手术后的回访,可以确保手术护理的完整性[6],并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且重视术后的康复,同时还能充分地了解各项需要,积极给予满足[7]。其次,手术中的器械准备,可以缩短器械对手术过程产生的影响,缩短时间;手术中Time Out的使用,则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风险发生,且能避免由于各项内容不符而影响手术进展。
从本次使用结果看,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患者出血量少,输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P
综上所述,可吸收螺钉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细节手术室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值得应用。参考文献
[1]卢霞,马丁.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配合[J].中外医疗,2010,29(25):51
[2]孙继玲,耿洁.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配合[J].职业与健康,2006,22(5):391-391
[3]徐雯莉,谷迪丹,王健等.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3-84
[4]马文龙,陈丽.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7):808
[5]马梅.可吸收螺钉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及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1,09(1):53-54
[关键词] 肝癌;手术;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74-02
原发性肝癌(heato 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数量仍在上升的少数几种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死亡率为20.4/100 000,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其治疗难度是恶性肿瘤之首,而肝切除手术目前仍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2l~66岁,平均(45.0±2.8)岁。
1.2 患者术前肝功能分级及肿瘤位置
A级26例、B级2例、C级2例(表1)。肿瘤直径4~13 cm,平均7.2 cm。肿瘤位置:右前叶7例,右后叶7例,右前后叶5例,左外叶3例,左内叶5例,左右叶3例(表2)。术中见有肝硬化8例(26.67%),其中轻度7例(23.33%),重度1例(3.33%)(表3)。
1.3 治疗方法
右半肝切除:右侧肋缘下切口。左半肝切除:双侧肋缘下人字型切口。左外叶切除:常规手术切口。肝部分切除:常规手术切口。
2 结果
30例肝癌患者中20例AFP转阴,转阴率为66.7%,肝癌治疗后患者0.5、1、2、3年存活例数分别为20(66.7%)、17(56.7)、14(46.7%)、10(33.3%)。并发症发生情况:膈下感染1例,胆瘘1例,术后肝断面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
3 讨论
汤钊猷[1]、吴孟超等[2]、严律南等[3]医师都曾提出,治疗肝癌的最佳方案是手术切除病灶。在过去认为,肝癌患者由于病理、生理方面的特点,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再加上常合并心血管、肺部等疾病,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多,严重影响肝癌的治疗效果,故内科保守治疗成为多数临床工作者主张的处置方案。本次研究的30例肝癌患者中,30%的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心肺疾病,仅1例患者在手术后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他患者手术均非常顺利。目前,随着对肝癌的认识及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右半肝切除已经以右侧肋缘下切口取代了过去的开胸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引起的右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临时性患侧肝门阻断法在手术中的应用,可以不影响健侧肝血供,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因此尽管老年肝癌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较多,但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对于有手术指征者,应尽可能地争取手术切除。选择好切口,有利于手术成功。本组均选择右侧肋缘下切口或双侧肋缘下“人”字形切口,配合悬吊式拉钩牵拉右侧胸壁,可以使第一肝门和第二肝门均有良好的显露,有利于手术操作。无需作胸腹联合切口,避免了开胸引发的并发症。使手术部位显露好,有利于病灶的切除,手术效果满意。充分游离肝脏,使手术更安全。肝脏的游离必须离断肝周韧带,游离的范围视肝切除的部位和范围而定,原则上游离后需切除的肝叶能够直视下掌握在术者手中,以利于处理切肝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术中避免过度牵拉、翻转肝脏,在处理右后叶肿瘤时,注意防止肝静脉、下腔静脉撕裂出血,使手术更加安全。减少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根本保证。肝切除的最主要问题是出血,大量的失血可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害,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减少手术出血,成为了手术成功的重点[4]。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都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治疗,掌握好手术要点,把握好手术的各个环节,可使手术的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临床治愈率也会有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58.
[2]吴孟超,张智坚.肝切除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32-335.
[3]严律南,金立人,郑光琪.原发性肝癌731例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8,13(6):33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