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子道德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这一句话里。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从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体的宇宙,就是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最后。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社会科学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怨”更高层次的德”以德报怨”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道德经》哪个时期,总而言之。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参照系和任何道理来阐述“天地”不仁”这样的思想是摆脱了人类局限思维和个人情感的10个字。这是一句最高自然观的句子。
您发现的一切客观现象就被固化了这一参照系的正确上面,因此,最大的自然现象不应该有参照系。然而有参照系的事实是实证性的结果,换句话说实证的真理必需有参照系。1以什么为参照物将产生不同的视角效果,这是物理\几何学浅显的道理.当您选择参照物或参照系时。
包括所有的数学、物理学、社会学范畴和方程式。因此,2人类对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个参照系下的结论。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类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对红移的错误理解,都是参照系统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当人类以宇宙整体为参照系和建立了动力、力动学说时,必然产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学说。
【关 键 词】老子 道 道论
“道”是中国哲学最高概念,它涵义幽深,包罗万有,揭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它地位崇高,无可超越;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概念,所以谈到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的精神就不能不体悟“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老子哲学对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起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老子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涵。有些章句中,“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章句中,“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章句中,“道”是指是指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因而,同样是论“道”,而哲学意涵却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在老子的道论中,他是把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合在一起探讨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于此,老子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由之,老子的本体论而具雏形。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此,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表露无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由此,阐释了老子完善自我的修身论观念。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道”的宇宙论
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老子哲学的宇宙论就是把先民的朴素观念上升为理论。老子《道德经》中多出地方都明白地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这里的“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向有形转化落实的一个活动过程,旨在揭示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德经》第四章)这就是说道体本身是空虚的,然而这个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因而它的作用是不会枯竭的,是创造一切万事万物的根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这里的“有”、“无”同第一章一样,都是用来指称“道”的,再一次强调了“道”生万物的自上而下的活动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一句讲的是“道”生成万物的发生过程,无极之道本无一物,从混沌未分中转生出混一之宇宙,是谓“一”;混一宇宙又分化出天地阴阳,是谓“二”;阴阳五行交感、天地和合,形成了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是谓“三”;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更进一步形成形态各异的事物,是谓“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就是说,自然的天道使万物出生,自然的天德使万物发育、繁衍,它们创造、养育了万物,使万物得以一定的形态、禀性而存在、成长,千姿百态,各有特性。所以,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且贵重“德”。“道”的被尊崇,“德”的被重视,并不是谁来强迫命令,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道”使万物出生、生长,“德”使万物发育、繁衍。“道”与“德”生养了万事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成长而不居功自恃,领驭万物却不对万物强加干涉,这才是具有最深远意义的“德”。也就是说,“道”成就了万物之“德”,“德”则是“道”的代表,内在于不同的万事万物之中。
概括而言,老子的“道”的宇宙生成论指出“道”乃是万物生命总的源泉,“道”具有能够蕴育万物却又不被蕴育的永恒不息的动力。虽然仍处在“起源论”的阶段,但相比于“神创论”的观点可谓有质的飞跃,比起“五行说”也具有更高的哲学抽象思维水平,可以说标志着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二、“道”的本体论
哲学的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所以然”或“所以迹”,老子认为这个“所以然”就是“道”,认为万事万物离开“道”,便失去了天之为天、地之为地、万物之为万物的根据。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在逻辑上是世界存在的本质、根据。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它不依存于任何其他事物,但其他一切事物却都依存于它。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这里的“一”即是“道”,以“一”代“道”是为了显示“道”的统摄能力。老子认为,“道”本身就是一种混一性存在,不属于矛盾对立中的任何一方,但一切矛盾双方均由此而形成,如阴阳共出于“道”,天地亦同生于“道”;“道”本身是一种齐一性存在,不具有差别性,但一切差别均由此产生,如物之大小,人之寿夭均导源于“道”;“道”本身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不具有任何的规定性,但一切事物的规定性却都由此而来。这就是说,“道”的混一性、齐一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任何事物都有从“道”那里获得构成自身的各种特殊本质,从而形成了宇宙间丰富多彩的现象形态。如前面所引《老子》第三十九章便说,天之所以清明,就是因为它在“道”那里得到了清明的本质;地之所以宁静,就是因为它在“道”那里得到了宁静的本质;所有事物都是如此。
相较而言,老子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的说法,强调了普遍规律的先在性,并将普遍规律作为最高的实体。比之“五行论”或“元素说”更具有其深刻性。
三、“道”的价值论
老子哲学中的“道”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客观世界的本体,也是人所存在的世界的价值源泉和最高价值尺度;不仅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信仰的对象。老子的“道”,既是客观真理,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所以才要尊而贵之。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是指“人道”取法“天道”,要求“人道”要如“天道”一样自然而然、清静无为、养蓄万物。
老子用水来比喻“道”也体现了老子“道”的价值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八章)这正是用水来形容至善至德的人格。柔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是水最为显著的特性和作用,老子认为这种心态与行为也是最完美的人格所应该具有的。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忍辱负重。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体现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价值观。除第八章之外,《道德经》中多次以水喻“道”,很好地诠释了老子“道”的价值论。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意思就是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正是因为其处于低下的地位,这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之意相同。都更进一步说明了老子所倡导的人要大度包容的价值取向。而且水不但具有就下不争的特征,还具有柔弱无为的本性,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藉水来说明柔弱的作用。水表面是柔弱的,坚强的东西反倒不能战胜它。老子由此推论说,柔弱、谦下,表面上看来好像吃亏了,实际上占了便宜,体现出了一种贵柔的价值观。《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其实也是对这一观点的阐述。
中国古代先民普遍相信天地有道,社会有道,人类生活合乎于道便是正道,偏离于道就是邪途,所以总是提倡以各种方式去寻求道,洋溢着乐观执著的精神。老子“道”的价值论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理论阐释。
四、“道”的修身论
道家所提倡的修道方式是形神兼修,后来经过道教内丹学派发展提升为性命双修。这种修道方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修神或修性,就是克服虚伪造作,恢复自然纯朴,超越情感欲望,提高精神境界。老子提出的具体方法有“少私寡欲”、“致虚守静”、“和光同尘”、“慈俭不争”等。而且由于真正的大道是不可言说的,人们只能通过体悟的方式去修道,这种方法与进学恰恰相反,提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其实就是指“减”的方法,要求人们不但要排除感性经验,也要排除自身的理性思维,直接地、自然地去体验“道”。并且在不断消除世俗情感认知的局限性之后,使自我主体精神逐渐融化在无限的宇宙自然当中,从而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修形或修命,就是简体养生。道家非常重视养生之道,把维系生命的健康发育作为自我修养的重中之重。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第一句说形神相合,这是养生的根本原则;第二句说炼气,使身体柔韧,如婴儿般充满生机;第三句说炼神,做到返观内照。老子提出一系列养生要领,如“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治人事天莫若啬”(《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等,目的是使生命“深根固柢”而能“长生久视”。
总的来说,老子哲学中“道”的修身论主要表现为一种人生境界的修养,强调人道合一、天人合一,这种人道合一,“天人合一”的方法,既带有理性直观的特点,也强调付诸实践,这种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分列了“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这四个重要侧面,以此阐释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显示了老子之“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概念的本源性及规律性。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2]牟钟鉴.老子新说[M].金城出版社,2009.
[3]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5]谢丰泰.老子道论的理解和诊释[J].民族学院学报,1994(2).
[6]刘文英.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J].南开大学学报,2002(2).
摘要: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含有丰富的人生修养哲学,文章尝试从其思想本源出发,提炼《道德经》对当代企业家人格修养的智慧指引,为企业家实践《道德经》所提倡的生命信仰提供哲学启迪。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企业家 人格修养
道家最大特点便是“柔”,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柔”给予了充分的阐释:《道德经》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弱的水,反而能够穿过最坚硬的东西。《道德经》七十六章说:“坚强居下,柔弱居上。”自夸强大的人,反而使人讨厌;以谦退柔弱自处的人,反而让人拥戴。《道德经》七十八章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总是得到最后的胜利。道家所展现的是一种包容、从容、恬淡、圆融、成熟的人生智慧与境界。老子教导企业家生命过程的真谛是:从“自矜”、“自是”的小我之中走出来,丢掉“我执”,不断融会贯通于社会大群体中,去成就一个开放、包容、谦虚、懂得欣赏和倾听他人、准确认清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成熟的大我。老子正是通过高尚的人生修为铸就了他的伟大作品《道德经》。
一、老子的人生修养
老子的生平,就像他所阐述的道一样,隐而不显,记载有限。只有在《史记》记载老子的生平有简要的叙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吏)。老子在周居住很久,修养道德,自隐无名,后来见到周王朝的衰弱,于是离开退而隐居。到了函谷关,守关的尹喜再三恳求老子垂教,于是老子留下了《道德经》上下篇五千言。台湾陈鼓应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主干部分是道家思想,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中国哲学的突破开始于老子,而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各家。老子用高尚的人格“无为”地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就是老子的无所为,而成就的“无不为”。老子的人生修养体现了静、缓、忍、让、淡、平,以下详细阐述。
第一,学习老子的静——清静、沉默。《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心性稳重原是轻浮妄动的根基,心性清静本是急躁暴气的主人。圣人终日之间,不离当前稳重清静的自性。潜意识心理学家约瑟夫·墨菲在《潜意识的力量》一书中提到,当水流经管道的时候,管道是什么形状,那么水就是什么形状;当生命之泉流经每个人的时候,思想是什么形状,那么生命就是什么形状。老子的思想是清静的,老子的生命是祥和的。保持清静、沉默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因为清静和沉默,是睿智、是内涵,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人类所要追求的自由是心灵上的解脱,而心灵上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受到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的左右和束缚,平添无谓的烦恼。保持清静、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保持生命的从容与优雅。老子愿人人皈依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
第二,学习老子的淡——淡然、释然。《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说:“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想走在前面,结果还是有人走在更前面;想走在后面,结果后面还是有人跟随。在张开口慢慢的呼一口暖和之气,后面就有一阵风将暖气吹散。想成为最强的人,总是还有人更强,因为人的身体总有衰弱的一天。如果想扛载重物,不久就会累,又要将东西放下来。所以知道这些自然的道理之后,就不想去做过分的事,也不想去做夸大与不实在的事,更不想去做不必要的事,淡然处之。智和慧,其实是两个词: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是知道如何进,是拿得起的能力;慧是在做减法,是懂得怎么退,是放得下的自在。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生命。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放得下,做真实、简单的自己。
第三,学习老子的平——平淡、俭朴。学习老子的朴素,老子是个取法自然的朴素的自然主义者。《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持守朴素纯洁,回复到天真的本性。减少私心,降低欲望。西方有一个忧伤的国王去寻找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找遍了城市和乡村,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幸福的。终于,他找到了一个自认幸福的人,是乞丐。欲望越少,幸福就越大。巴菲特说人生有两个字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low expectation——低期望值或者说是平常心。知足心、平常心不是得过且过,是把握机遇、顺其自然、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平常心、知足心容易接纳幸福,更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平淡、俭朴才是人生的真谛!
第四,学习老子的缓——温婉、圆融。老子没有否定君权统治去触及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只是阐释最好的统治是百姓“不知有之”;老子没有否定有为,只是认为人道应顺应天道,不强做妄为才能无不为;老子说“不争”是指不伸展侵占欲望;老子说“谦退”是指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老子说“柔弱”是指不恃刚凌物,而柔中含有无比的坚韧。《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了。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总是得到最后的胜利。老子的温婉、圆融是在告诉后人,以一种智慧的出世思想,做积极的入世人生。
第五,学习老子的忍——忍让、包容。《道德经》第四章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的本性,不露锋芒,超脱纠纷。在光明的地方,有道的存在,与一切人事因缘相调和。在尘埃的地方,也有道的存在,与一切尘境俗事相浑同。每一棵大树的成长,不仅要享受阳光的照耀,更需要包容风雨的洗礼。每个生命的成长,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阅读、借鉴、碰撞、磨砺、包容与珍惜。人生短暂,让彼此都让宽一些空间,让生命淡泊久长。
二、老子《道德经》对企业家人格修养的哲学启迪
第一,感恩。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道德经》的最初传授者是我们的父母。《道德经》第六章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是造化生育万物的根本,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感恩父母教育我们道德的人生理念,是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唯一前提。而对父母的回报就是秉承道德的人生理念去生活:简单、踏实、快乐、开朗、坚韧、温暖、真诚、坦然、慷慨、宽容、有平常心。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第二,善念。《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道”是循环往复运动的,“道”所承载的善和爱也是在人间循环不止,“道”从您的善心出发,终将以一个更大的惊喜回到您的怀抱。于是老子告诫:要时时存有善念,因为善是循环的,种下善因就会结出善果。在《道德经》第八章,老子教导说要学习水的善行:“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如同水一样纯净、真实。老子是说水的上善有二:第一,“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二,“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是广慈博爱无我无争的胸襟,处众人之所恶是谦卑柔和低心下气的涵养,要学习水的善思善行。
第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告诉我们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庸说:“好学近乎智。”“为道日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懂得损去知见,除去,更要排除妄念。人生是要不断地做减法,不断发现并且不断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生命的智慧、成就与圆满。曾经有记者采访伟大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问他怎么做出大卫这么伟大的作品,米开朗基罗说:“我只是把一块石头多余的部分砍去,就是今天的大卫。”这说明人生要有所成就就要专注,不断地去掉与之无关的欲望与妄念。
第四,知足。庄子曾说过:山雀在深林筑巢,所占不过一根树枝,大鼠到河边饮水,不过把肚子填饱而已。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要占有,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下罪恶最大的,还不会超过野心欲望。天下凶祸最大的,还不会超过不知足的心。天下愧咎最大的,还不能超过这些贪得的欲念。知足的人,无所不足,无往而不泰然。老子在此告诫后人要善待生命,要知足、惜福。用一颗宁静的心去领悟这个世界;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生活;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善待周围的一切;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尽职地工作;用一颗知足的心去修养纯净仁爱的心灵。
第五,超脱。《道德经》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与无是相对的,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下,小声与大声,前与后,也是相对的。老子在此用辩证的思维告诫后人:遗憾的出现是为了感受美满,痛苦的出现是为了感受幸福。所以要超脱地看待生命,让心胸豁达开朗,凡事看得高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不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在心灵中多放些快乐、简单、满足、理解和宽容;少放些烦恼、复杂、欲望、计较和仇恨。老子为我们揭示生活的本质,开示我们超脱的生活态度,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不断完善自己,踏入人生的良性循环。
第六,自强。美国第二十四任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描述刚到美国时,他们一家人的梦想就是能够活下去。她鼓励青年人说,任何人的梦想终会成真,如果肯努力工作、相信自己、从不放弃。当林肯还是一个青年律师的时候,别人甚至认为和他在一起会降低身份,总是尽量躲避他,改变被人轻视的现状成了林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最终成为美国总统。《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成好事,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往往是奋发图强的动力。成功需要忍得下挫折、耐得住时间,需要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练。勤奋铸就卓越,人生越努力,才能越幸运,天道酬勤!
第七,脚踏实地。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尊贵要以低贱为根本,高尚要以低下为根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要做好困难的事情,必先从容易的事做起;要做大事情,必先从细小的事情做好,因为根基稳固,终于能成就大事。Body Shop 的创始人安妮塔·罗迪克,1976年为了养家糊口,在英国开了一家小商店Body Shop专卖纯天然化妆品。其销售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的,但是极度缺少资金,只能将化妆品装在廉价的塑料瓶,并鼓励为数不多的顾客将这个塑料瓶带回来重新灌装,也支付不起商标的印刷费用,只能自己动手印刷,这种廉价塑料瓶+简易商标的包装使产品看起来自然、朴实、健康。到今天,body shop已经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900多家店铺。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梦想有多遥远,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
第八,谨言慎行。子禽曾经向老师墨子请教:“老师您认为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你看生活在水边的蛤蟆和青蛙,还有苍蝇,它们不分昼夜的叫个不停,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们到底在叫什么,可是司晨的雄鸡,只是每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按时鸣叫,然而人们闻鸡起舞,开始一天的劳作。两者对比,你以为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吗?”《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的人不说,高谈阔论的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后又一次提醒世人要谨言慎行。言论不可过多,行为要守住中和之道。
第九,慈爱。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教导世人修身处世的三项要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是慈祥的爱心,第二是节俭纯朴,第三是不敢自高、自傲、居于别人的先前。老子视慈爱为立身处世第一要义,一个人只要仁慈宽厚,上天一定会扶持他得到幸福。如《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很公平,没有偏袒之心,只要真心行善,自然得到上天的爱护。春秋时期,秦穆公的马曾经被乡民杀掉吃了,但是他没有发怒,反而提醒乡民说吃了马肉一定要再喝点酒,不然会伤身的。一年后,秦穆公与晋惠公交战,不小心被围困,紧要关头,当初那些杀马吃肉的乡民冲进战阵,保护秦穆公拼命杀敌,突出重围。秦穆公死里逃生,这是他当初慈爱之心的回报。
第十,无私。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最终受益者都是自己,利人就是利己。《道德经》第七章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以能长且久,因为它不为自己,生长万物,所以能够长生。《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是为人奉献,自己就会变得越富有。一生创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先生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中国道教基本的道德观、伦理观为前提去做人和经营企业。稻盛先生退休后皈依佛门,把所有的股份捐献给员工。正是因为稻盛先生的无私,才使得他成就了一个无比成功、受人尊重的人生。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所要阐述的就是与道、天、地并成为域中四大之一的“人”的使命与责任,企业家通过人格修炼所发挥的“人道”作用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千百年来,《道德经》一书一直是中国思想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思想、新理念的宝库,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它仍然是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现代自然科学不断出现新理论的背景下。如全息学就可以说是一种既古老又全新的现代科学理论,正如著名学者张岱年所说:“现代科学的一些最新发现,似乎又在不断地为全息思想提供着新的证据。因之,全息思想又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挖掘并整理古代典籍中的全息思想,不仅对于研究全息思想发展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研究发展全息科学本身,也是十分必要的。”[1]124本文将着力阐发《老子》中流露出来的全息思想观念对哲学、美学、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意义。
一、老子道学中的全息思想萌芽
在老子哲学思想中,其“时空意识”处处都明显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如“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等说法不一而足,这些具有无限性的说法奠定了“道学”思想所具有的东方文化特色和超越逻辑的思维特征,也使其经典著作《道德经》流露出对宇宙(时间、空间)万物意识的全息萌芽。老子“时空意识”的无限性、开放性为什么会与全息学的萌芽相关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大可以无限大,小也可以无限小,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最大”或者“最小”(“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因此任何具体事物都不可能达到“大全”,除非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全之全”的道理,没有任何事物会比“无限大”还大,也没有什么会比“无限小”还小。所以具有无限性、开放性的“不全”就是“大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22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41章)。在老子《道德经》中处处所流露出来的这种具有无限性、开放性的时空意识自然具有了现代全息思想的萌芽。《道德经》所明显具有的现代全息理念的思想萌芽为其后的道家思想特别是继承人庄子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超越思维和比较成熟的全息观念,也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哲学、美学、诗学等方面创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老子全息观念对道家、儒家的影响
受老子全息思想萌芽的影响,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在《秋水》中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在《杂篇•则阳》中说:“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由此可见,庄子道学思想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老子道学的全息观念。例如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在常人眼中,“秋毫之末”是非常小的,而“天下”是非常大的;而在庄子看来,“秋毫之末”也未必就比“天下”小,相反地,“天下”也未必就比“秋毫之末”大。由此可见,庄子对宇宙万物的理解不仅发扬光大了老子全息思想的萌芽,而且其成熟的全息观念一点也不亚于现代人所提出的“全息学定律”,即“部分是整体的缩影”。可以说,现代全息学就是建立在老庄等先祖们对事物理解的无限性、开放性、全息性等思想基础之上的。老子道学不仅对后世道家学派影响深远,而且即使在儒家学派中,也有像孟子所说的:“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语言的魅力在于“言简意赅”“言少意多”)“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孟子对“大美”也欣喜若狂)董仲舒也说:“诗无达诂。”(一切优秀诗作都是绝对不会有最终答案的,它会不断产生与时俱进的富有生命魅力的现实意义)王安石在《老子注辑》中说:“常者……无古无今,无终无始也。”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也说:“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的“言有尽意无穷”说应该是对中国古代诗学精神的最经典、最精彩的表述,而且由此也生发出诸如“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等对诗歌语言的概述。再如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境界论”。境界论美学认为,所有审美对象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质,且往往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欣赏者无穷无尽的联想。审美主体的境界越高,也就是说,人的志向越远大、胸怀越宽广、视野越开阔,其审美的效果就会越佳,得到的乐趣和愉悦的程度就会越高,甚至于达到庄子所说的“至乐”境界。在《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吕氏春秋•贵公》)从这个典型案例中我们不难得出:孔子是一位能够胸怀天下的人,其思想境界比起“荆人”的境界要高得多;但是老聃的胸怀又可以说比孔子的境界更高远。老聃不仅是境界高远,而且彻底消解了人与万物之间的隶属关系,彻底解除了人生“得失”的大问题。在老聃看来,人如果能够做到不计较任何“得失”的话,那他就什么痛苦都没有了。由此可见,道家美学的“至乐”与西方美学的美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西方美学把人们对美的体验叫做“美感”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美学就应该叫做“开心”才恰当。可以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开心”才是最幸福、最自由、最快乐、最浪漫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让人“开心”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依照儒家、道家、禅宗的做法:无论在什么情景下都能够做到“想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做到“心开”(心里时时处处“想得开、放得下”)就可以了。
三、老子全息观念与佛教禅宗思想的契合
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花”和“叶”都能够象征、隐喻世间的万事万物,如“心花怒放”、“花样年华”、“如花似锦”等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和现象;当然所有不美好的事物也同样如此,如“花心”、“花花世界”、“花花公子”、“恶之花”、“一叶知秋”等。总而言之,“花”和“叶”都完全可以象征世间的一切(无论美好与否)。“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绝对之一点含三千大千世界,绝对之现在,含永远之过去和永远之未来。”“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华严经》)。这就是为什么佛禅大师们常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世界”的道理。由此可见,在佛教中国化的禅宗思想中所体现的全息理念应该与老庄道学的影响密不可分。
四、老子全息观念的现代意义
现代全息学是现代自然科学与东方古典哲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古代大一统理论的某种恢复。所谓全息,其基本含义就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着完全相同的信息,或部分隐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即“部分是整体的缩影”。全息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全息的,主客体是同构的,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缩影。现代全息学在20世纪末的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是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激光科学中的“全息照相”等。西方现代著名全息理论家戴维•玻姆认为:“对任何单个元素的仔细研究,原则上都可以揭示这个宇宙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元素的详细信息。在某种意义上,玻姆的隐秩序宇宙构成了一种超级字典,其中每一个词的定义也都包含了字典中其他任何一个词的定义。”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东方古代道家禅宗思想有极其相似之处,例如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就认为,“文本之外无世界”,文本意义即“无底深渊”。德里达曾说:“有必要开始考虑,并不存在中心……中心亦无自然的位置。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种作用,一种不定点……”西方现代哲学中诸如此类的言论应该与西方学者海德格尔等与东方思想的交流影响有关。海德格尔认为,对于诗歌语言来说,重要的不是表层的结构和法则,而是它下面蕴含的精神能量,这种精神能量是一种“寂静的钟声”,一种“无声的宏响”。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现代的美学思想,抑或是诗学思想,都明显受到老子道学全息观念的影响。因此,老子道学的全息观念无疑对研究中西方比较美学与诗学以及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美学、诗学的未来发展取向,都将具有非常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那么老子道学的全息萌芽所具有的现代美学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首先,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他对“道”的阐述,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1章)其中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就告诉我们,由于老子思想中的全息萌芽,使其把有和无看做具有完全相同意义的概念。再如郭店楚简《老子》:“返也者,道〈之〉僮(动)也。溺(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勿(物)生於又(有),生於亡。”其实也是把“有无”看做完全相同的概念理解。由此可见,在老子哲学思想中最早萌芽了非“二元对立”的思维态势,这是我们目前解决“二元对立”思维悖论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最高意义上理解事物本真性的唯一途径。在老子看来,具有最高意义抑或最普遍意义的“美”,不是与“丑”相对立的“美”,正如《道德经》第2章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对于一个能够时时处处胸怀天下万物的“真人”而言,是绝对不会鄙视任何事物的,而这又恰恰是“真人”与常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庄子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大宗师》)对此,郭象在《庄子注》中解释说:“有真人,而后天下之知皆得其真而不可乱。”成玄英在《〈郭象庄子注〉疏》中解释说:“夫圣人者,诚能冥真合道,忘我遗物,怀兹圣德,然后有此真知。是以混一真人而无患累。”宋人林希逸在《南华真经口义》中也说:“必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此言有道者也。”清代大哲学家王夫之说:“合生与死、天与人而一其知,则生而未尝生,死而未尝死,是乃真人之真知。夫真人者岂真见有人,真知者岂真有其知哉?人皆天也,知皆不容知也;乃可恍惚而遇其知于滑缗。”再如他在该篇的题解中所说:“真人真知,一知其所知,休于天均,而且无全人。”
“真人”不仅仅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真诚的人,更是有着最高认识境界的人,其存在状态是“无位”的,即人们常说的“无位真人”。“真人”之所以“无位”,就是因为其“既不在之中,也不在之外”而得名。当然,相反相成的情形就是“既在之中,也在之外”,因而“真人”具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自在”。事物的性质之所以能够被“真人”全方位把握,其道理也就在于此,即事物的全息性。也正因此,庄子常常把“真人”说成是“无所不能之人”。且看庄子对“真人”解读:何谓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庄子•大宗师》)“真人”不以常人之美为美,而是能够做到胸怀天下万物,进而也使自己拥有了最高的思想境界,在珍惜世间万物的同时,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自在、开心愉悦,即庄子所言的“至乐”。我以为这正是老子全息萌芽思想的现代美学价值及意义所在。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道的本意就是道路,道德经为我们指引一条道路去探索生命的本源,去寻找人生的意义。而德道解释为“升也,从行。”通过读道德经净化自己的心灵,拂去心中的尘埃,达到人生的升华,把生活过的美好从容。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张。总体来说,可以大致的划分。第一章到第十章描述一般教义特征,第十一章到第二十章阐发了无为教义,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八章讲到了道的模式,是最具神秘主义的章节,第二十九章到第三十一章对于使用武力发出了有力的警告,第三十二章到第三十七章讲到了生活的节奏,第三十八章到第四十九章强调柔弱,简朴和宁静,第五十章到第五十六章和养生有关,从第五十七章主题更为具体,第五十七章到第六十七章明确劝告对人类事件的控制和管理,第六十八章到第六十九章又涉及战争和隐逸,第七十二章到第七十五章有关老子罪与罚的名言。最后六章即第七十六章到第八十一章,又给出了一些关于弱的长处的一些原则。第七十章是有关和解的一些建议。这就是道德经的基本内容。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道充斥于天地之间,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消弱,消亡都与道有关。老子在开篇第一章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认为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一切事物的运行都遵循着道。春生夏长,秋消冬亡,这些都是因为道,所以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无為,则无不治。”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妄加干涉,让天地万物自我运行,自我疗伤,达到良好的平衡,实现事物的和谐发展,这就是最好的治理之道。西汉初年运用黄老之学 ,薄赋敛,轻徭役。通过各种政策,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而这种无为思想也有局限性,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碌碌无为。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无为是不妄为,而不是碌碌无为。
老子道德经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相对论,我们经常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相倚 并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道德经中所传达出的相对论的思想。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不应该浮于事物的表面,而应该去挖掘事物的本质,不应该静止的看待问题,而应该在运动中看待问题,不应该孤立的看待问题,而应该联系事物发生,发展的条件,全面的看待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益于老子的思想,我们的人生才可以幸福快乐。
老子还推崇水的哲学,老子崇尚“柔”“弱”“虚”“静”而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老子曾经说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无常形,可以随时随地的变化,可以化为气上下蒸腾,可以变换成江河湖海,可以凝冰化雪存在于天地之间。这也体现出水不争的个性,你要我这样我就这样,从不和你争辩。但是水从来都不是逆来顺受的,柔弱只是它的外表,本质却是生命的强大。老子说“守弱曰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胜刚强”当水发起怒来,可以劈山裂石,颠倒天地。这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从甘为小溪,到奔流入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原因何在,这就是老子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善下”“不争”与“处众人之所恶”都是水身上良好的品质,静水深流,虚怀若谷,虽有大美而不言,唯其不争,故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