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的俗语

雨的俗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雨的俗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雨的俗语

雨的俗语范文第1篇

1、大雪不冻倒春寒。

2、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3、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4、大雪不寒明年旱。

5、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6、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

7、大雪不冻,惊蛰不开。

8、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9、积雪如积粮。

10、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雨的俗语范文第2篇

1、冬的称谓:

冬:冬季。可单用。如“数九隆冬”。

残冬:冬季的末尾。例:“残冬已过,春天来到了。”

初冬:冬季的开头。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冬令:冬季。注意:冬令,也指冬季的气候。

冬天:冬季。

寒冬:泛指寒冷的冬天。如“寒冬腊月”。

李冬:冬季的第三个月。

隆冬:冬天最冷的阶段。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严冬:冬天特别冷的时节。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滴水成冰 寒风凛冽 十冬腊月 数九寒天 天寒地冻 飞沙走石

2、冬天的风

北风:引作冬天的风。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寒风:冬天寒冷的风。例:“寒风凛冽,侵人肌骨。”

朔风:北风,表冬天的风。多用于书面语。例:“冬天,朔风呼叫,夹着阵阵雪沙,扑打着人们的脸颊。”

冷风:寒冷的风。也比喻政治逆流a 如“吹冷风”。

顺凤: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暴风:猛烈的凤。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疾风:急剧猛烈的风。

狂飘:狂风。多用于书面语。

狂风:狂暴的风。

烈风:同狂风。

强凤:特大的风。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微风:轻微的风。

小风:风力弱小的风。与“大风”相对。

3、冬天的冷

寒 冷 冽 凛 暴冷 冰冷 刺骨 干冷 寒冷 寒峭 酷寒 冷峭 料峭 凛冽 凛凛 清冷 死冷 严寒 冷冰冰 冷森森 冷丝丝 冷飕飕 哑巴冷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 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 天寒地坼 天寒地冻 透骨奇寒 雪窖冰天 雪虐风饕

4、冬天的雪

雨的俗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菽园杂记》民俗语汇民俗文化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萨丕尔,1985:197)。这段话阐释了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民俗语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的综合性载体,它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着文化,其承载的文化是厚重而有底蕴的。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谈到:“民俗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语言承载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语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2.语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3.语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4.语言单位折光反射民俗风貌。”(钟敬文,2002:305~306)据我们分析,《菽园杂记》民俗语汇承载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民俗语汇概括指称民俗事象

这种方式是指“语言材料作为民俗事象的名称,专语专用,语俗完全相印”(钟敬文,2002:305~306)。如:

【拜年】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P52,卷五)

“拜年”指在新年时,拜家族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的风俗。清代允禄《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曰:“岁首,群相庆贺名曰拜年”。此风俗一直沿用至今。民俗语汇“拜年”直接指称民间拜年的民俗活动,语言单位和民俗活动完全相印。

【划龙船】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P1,卷一)

“划龙船”又名“赛龙舟”“龙船赛会”,关于其起源,在民间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是指端午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对于此民俗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土风录・卷一・八》曰:“端午龙舟,端午节有龙舟之戏,相传以三闾大夫。本荆楚岁时记之说,但于吴地无涉。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吴越春秋以为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而作(周栎圆书影以为习水报吴托于嬉戏)。宗懔引《曹娥碑》,谓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闻屈氏。”(长泽规矩也,1989:180)民俗语汇“划龙船”专语专用,概括指称相应的民俗活动。

【斗叶子】斗叶子之戏,吾昆城上自士夫,下至僮坚皆能之。(P173,卷十四)

“斗叶子”又名“斗叶”,是民间一种博戏,纸牌戏的一种。民俗语汇“斗叶子”直接概括指称此种博戏。

《菽园杂记》中,承载民俗文化属于此种方式的民俗语汇还有:祈年、劝酒、祈祷、祈雨、造蛊、嫁、葬、出丧、发孝、求婚、议婚、释菜礼、春祭、殉葬等。

(二)民俗语汇具体陈述民俗事象

这种方式是指“一个词、短语或一两句话,直接道出民俗事象的具体内容”(钟敬文,2002:305~306)。如:

【吃不落夹】然今朝中以四月八日为佛节,赐百官吃不落荚,莫有觉其非者。(P56,卷五)

“不落夹”是以苇叶包糯米或桐叶摊卷白面蒸煮而成的食品。四月初八日用以供佛,朝廷亦以赐百官。明代刘若愚《明宫史・饮食好尚》亦云:“四月初八日,进不落夹。用苇叶方包糯米,长可三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同也。”此民俗语汇直接陈述了民间在四月初八佛节时的民俗事象。

【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梅圣俞《河豚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此时,贵不数鱼虾。”而吾乡俗语则云:“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芦青,即荻芽也。荻芽长,河豚已过时矣。(P111,卷九)

“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意指河豚的食用有鲜明的季节性,只要到了芦青长一尺之时,河豚就过了最佳食用季节(一说是因为肉质没有之前鲜美,另一说是毒性增加,食用风险随之增加),便不用其招待主客或不用其作为招待客人的主要食物。“河豚”亦名“河”,鱼名,肉味鲜美,但肝脏、生殖腺及血液有剧毒,经处理后方可食用,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有出产。我国从古至今形成了时间久远的食用河豚文化。因为河味、毒皆备,故古人有所谓“舍命吃河豚”一谚。如今,民间仍流传“拼命吃河”这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俗语汇“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直接陈述了民间的饮食习俗。

【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旧土,记取南枝】/【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种竹,十年得竹。】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此种竹诀也。……又云:“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种竹,十年得竹。”盖十人移者,言其根柢之大,即多留旧土之谓也。(P168,卷十四)

前一句农谚直接陈述种植竹子的秘诀:种竹不分时节,下雨后便可移植,尽量留下原来根上带的土,切勿转向,否则树木易枯死。元《农桑辑要》亦云:“谚云‘栽竹无时,下雨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后句农谚陈述了移植竹子的经验:移植竹子要大颗移植,尽量多留原来根上的宿土,不易伤及竹根,竹子便易于成活,反之则不行。其他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九:“谚曰:‘一人种竹,十年盛;十人种竹,一年盛。’”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十:“谚曰:‘十人种竹,一年成林;一人种竹,十年成林。’”我国自古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出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就以俗语、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形成了稳定而悠远的农业生产民俗。

《菽园杂记》中,承载民俗文化属于此种方式的民俗语汇还有:作揖、缠足、雕青、刺花秀、文身、钉官石等。

(三)民俗语汇折光反射民俗

钟敬文(2002:305~306)认为,“民间语言虽不直接陈述民俗事象,但其内容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反映出民众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观念,凝聚着民众的智慧与经验。通过这些内容,可洞见彼时彼地的文化风尚、世俗人情,从而领悟若干民俗的惯制和风采。”如:

【借书一痴,还书一痴】世有“借书一痴,还书一痴”之说,此小人谬言也。痴,本作,贮酒器。言借时以一为贽,还时以一为谢耳。以书借人,是仁贤之德;借书不还,是盗贼之行。岂可但以痴目之哉!(P116,卷九)

《菽园杂记》作者陆容对谚语“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考证极是。“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本作“借书一,还书一”,“”又通“鸱”,为贮酒之器。《汉书・陈遵传》载杨雄《酒箴》曰:“鸱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颜师古注:“鸱夷韦囊以盛酒”(张一民,1997)。后人略称为“鸱”,后造“”字以别。《集韵》“”字下注:“古以借书,借书馈酒一,还书亦馈酒一”。“借书一,还书一”反映一种礼俗:早在汉代,借书者和藏书者有着约定俗成之礼仪――借书以一酒相送,还书以一酒相馈,皆表谢意。但此句俗谚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讹为“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正常的藏书借书行为却被人耻笑,甚至还有过之而不及的意味,唐人李匡在《资暇集》中称后人更生其辞为:“借一痴,与二痴,索三痴,还四痴”。(张一民,1997)“借书一痴,还书一痴”这句谚语本身虽没有直接陈述民俗,但据讹传考察其本句(“借书一,还书一”)及本义,却可以窥见民间藏书家与借书者之间,因书籍流通而产生以鸱酒相酬谢的遵信守约。

【事要好,问三老】谚云:“事要好,问三老。”(P12,卷二)

“三老”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整句俗谚之意为:想要把事情办好,须向有经验之人请教。这句俗语体现了古代人民群众重视实践经验的观念。

《菽园杂记》属于此种方式的民俗语汇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官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媒、薨、避讳、快儿、抹布、兴哥、谢欢喜、圆果、竖笠、昆山、手巾等。

参考文献:

[1][美]萨丕尔.语言论(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日]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雨的俗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俗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认知

一、俗语与文化

(一)俗语的定义

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俗语称作“熟语”,包括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名句、警句、俚语等;狭义的俗语与谚语、惯用语和成语等并列,是一种独立的语类,专指那些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具有口语性、通俗性,是一种定型化的又有灵活性的常用语句。大多数俗语都具有生动、形象或哲理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俗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书面中都乐于使用它。俗语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体现了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

(二)俗语的文化背景

文化犹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其源头是哲学和宗教,支流是文学、艺术、科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审美意识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在文学、艺术和现实生活中的映照。各民族的俗语含有大量文化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中英俗语对比的意义

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常隐含着比字面意思更深刻的涵义,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因而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对英汉俗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模式。

(一)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对英汉俗语文化的分析比较,可以掌握两种语言中俗语的来源,以及俗语的民族性和比喻性特点,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发现民族与语言的共性,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强化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二)研究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客观世界,还来自于各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由于使用者在自身认知能力和外部认知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使用者的理解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这些偏差也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在背景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研究中英文化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动物俗语视角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俗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情感态度,有关动物的中英俗语不计其数,构成了中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解读这些动物俗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认识、了解和利用两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农耕习俗差异

中英文化中都有形容一个人很强壮的俗语,但是英文中使用“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而中文中使用“他强壮得像头牛”。因为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就决定了民族之间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是一个山多地狭的一个岛国,在古代主要靠马来耕作,牛只是用来产奶。由于马在农业耕种中的重要作用,与马有关的俗语就屡见不鲜。如:“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须加鞭。)“A good horse is never of an ill color. ”(良马无劣色。)“a 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另一回事。)

中国土地大都以平原为主,古代的耕作主要靠牛完成,因此中国人认为牛是强壮、性格温顺、勤劳善良的象征。由此就有了“他强壮得像头牛”,“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等表达方式的产生。

(二)民族情结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中英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俗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同。

英语中大量存在与狗有关的俗语,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时。)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极其喜爱动物,对狗这种动物更是宠爱有加,他们认为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不仅是狩猎、看门、工作的得力可靠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和朋友,是抚慰人们寂寞空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将其视为家中的成员,与狗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狗的形象在英语俗语中是褒义的。

汉语俗语中狗的形象大多为负面形象,如:“落水狗”、“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狼心狗肺”。因为在汉语言文化中,狗如同鸡、鸭、猪一样是一种地位十分卑微的动物,受到人们的鄙视。人们常常把狗与“下贱”、“低微”、“无赖”等贬义词联系起来,所以汉语中以“狗”喻人喻事的俗语多会引起贬义的联想,其形象自然就不受人恭敬。郭沫若说:“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种情结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三)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俗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宗教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俗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上的差异在俗语上也有明显的反应,英国教堂是教徒说教做弥撒的地方,不存放食物,所以有俗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意思是“穷得像教堂老鼠,赤贫如洗”,而中国的老鼠总在圣庙里偷吃贡品,过着“硕鼠”活神仙般的生活。

中英不同是两国俗语差异产生的重要元素。在英语文化之中,西方人普遍信仰耶稣基督,认为神一切的存在,不乏对平等自由等言论的向往与可望,在俗语之中也有相应的表达。在中国,儒、道、佛等宗教不断地处于更替的过程之中,没有唯一的信仰所在,在俗语之中几乎没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在“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中,中国只是相信有天的概念,天也是幸运的反应而已。而在西方文化之中,则是反映上帝进行帮忙的概念。

(四)文学意象差异

“Dragon”(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俗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龙跃凤鸣”、“龙骧虎步”等。中国的龙文化是一种神秘文化,代表着神秘、祥瑞和权力。龙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说是十分狂热的。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没有了龙,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言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英语俗语中,赞扬“龙”的词语非常少,且含有贬义。跨文化交流中,“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尤指很少给在其看管下姑娘自由的老妇人)等,以“dragon”组成的词组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排列或多层的楔形反坦克混凝土障碍物。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也是正直的、能为人民着想的,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王子用利剑与凶龙搏斗,斩其头后救出弱女,是英雄救美女的西方版本。长相凶狠的龙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军旗和徽章上,用以起到阻吓敌人的作用,所以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三、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俗语是英、汉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大量的俗语与动物有关,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在与动物有关俗语方面的差异,从深层分析两国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指出其在文化上的深层次差异,意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俗语,进一步了解和克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ad 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阎文培.现代汉英俗俚语对比研究(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雨的俗语范文第5篇

2、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 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没有自由可以享受的。

4、 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

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

5、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6、 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