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学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考试;考试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19-02

一、高校考试的作用

高校每学期都会在开设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的功能可以归为三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考核,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来发现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二是向老师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通过对学生的考核结果对一学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加以完善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第三个作用激励学生学习。由于考试都有一定的标准,比如60分及格,70分以下将面临重考或拿不到学位,或是70分以下不能参加奖学金,因此为了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学生会对课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考试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考试可以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中存在着哪些不足,教师通过考试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进。

二、河北金融学院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而现行的高校期末考试的功能被弱化,考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

1、考试过分注重期末,不能全面衡量学生

每学期对课程的考核我校都安排在期末,而且大部分课程考试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就出现了一次考试定结论的现象。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限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出卷的教师和应考的学生以巨大的压力,这种考试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或拿高分,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试卷内容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

我们的考试内容要求围绕教学大纲展开,教学大纲是我们在授课之前需要做出来的,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情况需要调整大纲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由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比预期要好,那么大纲内容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作出调整,即便是一位教师讲授同门课程而授课对象不同时,也会出现有些班级接受情况好,有些班级接受较差,那么对大纲内容就会相应调整以适应如果题的发展同一门课程由若干不同教师授课,要求一套完全符合教学大纲的试卷,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按照学位的实际情况随意的更改或变动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试卷题型要求过严

我们的试卷要呈现出标准化,比如闭卷考试,要求题型不能少于5个,既包括主观题型,还要包括客观题型,这就增加了出卷教师的难度,不能根据自己的授课情况及意愿对学生进行考察。比如2010年我讲授的《物流技术综合实训三》,本来是一门实践课程,在考试的120分钟内重点考察学生实验能力,对实验过程进行简单总结就可以,但是根据要求进行了试卷的更改,考试的侧重点换为学生进行埋头答题,实验过程和结果反而不重要了。从学生交回的试卷中我很难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内容和有关操作。教师要对试题和试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需要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申请,甚至存在部门间或领导间意见的不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对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进行创新。

4、考试的结果缺乏及时反馈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考试结果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由于大学课程阶段性的特点,考试完后课程授课也结束。教师在评阅完试卷后虽然对试卷和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今后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方向。但是学生看到的反馈结果只是一个分数,至于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学生无法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和考试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也不能对后期的学习提供指导。由于考试结果反馈的不全面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河北金融学院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我校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因此而听之任之,置若罔闻,考试改革是提高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

金融学院范文第2篇

以下是本次“三下乡”活动总结:

一、精心部署,全面策划

(一)灵活的活动方案:经队员们认真商榷,综合带队老师的指导意见,根据本院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我队拟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同时保留灵活度,以便及时修改,从而有组织、有条理、有效率地指导我队各项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合理的项目分工:综合分析我队队员的自身特长与优势,我队实行项目管理,分项宣传组、通讯组和后勤组。在队长周密分工、责任到人的宏观调控下,队员们相互协助,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携手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三)充足的活动材料:

2.宣传资料:辨别真假钞技巧宣传单,卫生科普宣传小册子200份,徐闻新农村建设成效回顾,医疗卫生健康小知识;

3.调研表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问卷200份;

4.支教方案:广东金融学院赴北插小学支教教案10份;

5.赠送物品:捐赠北插小学图书4大叠,慰问五保户金额4份;

二、宣扬和谐、形式多样

(一)阳光教义,知识路上齐共进

为期五天的义务支教活动,旨在把希望带给当地小学生,鼓励他们成长成才,努力学习,走出贫瘠的土地,摆脱精神的荒原,放飞梦想的翅膀,踏上大学校门之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力军。我队通过举办素质拓展培训的支教活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教学理念,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带进农村、带进课堂、带到孩子们的头脑心灵里,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新农村文明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

早在服务队赴徐闻出发前,队员们已在学院里通过借阅教材、查找资料、网络课件等方式拟定了素质拓展课程授课计划,撰写好教案,制作好教具。为了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深入浅出地渗透在课程当中。抵达北插村后,服务队主动与北插小学校长、老师联系沟通,了解小学基本情况,继续修改完善素质课程方案。在北插村委会与北插小学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发动下,已经放暑假的小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活动。为了加强对课程授课的管理,学院服务队将一百多名参与课程的小学生根据年龄层次分为两个班,并选出班长。同时,服务队也相应地将队员分组并制订好每天课程表。

激情义教微笑北插在校长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下,开启了我们本次义教的征程。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队员们都激情饱满地给同学们上课,教他们趣味语文,趣味数学,趣味英语,还有给他们上音乐课,形式既愉悦,又充实,笑声响遍整个校园。新奇的百科知识,更是让这群求知欲望强烈的孩子好奇不已,看着他们学习时努力且认真的态度,无不另所有的队员感动,看见他们微笑的样子,我们坚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力军。

金融学院范文第3篇

我们小组利用一周的时间,走访了北京的几处比较有名的外国人聚居地,像素有韩国城之称的望京,有外国人必去之地秀水街,还有外国人聚居地五道口、芍药居等。这一周的调研并不能使我们完全了解在京外籍人员的生活情况,但却让我们有了大致的了解,有了与外国人更多接触的机会,让外国人们知道北京欢迎他们,北京在为他们营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生活放大镜”实践小组一行五人,不仅收获了对此课题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更磨合了一同生活的我们五人之间的感情,强化了我们之间难能可贵的友谊。

第一次的小组讨论,主要关于此次实践的总体方向和行动步骤。我们五人相约相聚在七月的一个晚上。当我们心情激动的期待着假期短暂分别后的第一次的相聚时,我们都无比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讨论当初我们一起选定的课题。记得当时确定课题的时候,当我们仔细研读学校发下来的材料和提供的课题时,我们五人竟一致对“外国人在中国”这个课题感兴趣,十分默契地写下了同一个标题,于是毫不费力的确定下我们期待已久的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尽管此时的虹远楼已经冷冷清清,尽管此时的楼道里空空荡荡,尽管原本热闹的宿舍现在安安静静,我们还是耐心等待这个不寻常的夜晚的来临。为了我们的实践,两名组员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从南方坐火车赶回学校,一名组员更是放弃了休闲的假期从短暂的旅行中返回,大家或多或少都牺牲了一定的休息时间。当宿舍的门一次又一次被推开,我们欣喜的迎接着一位又一位组员的归来时,我们的讨论也渐渐热闹激烈起来了。当晚,我们围在一起讨论到深夜,虹远的寂静被我们一次有一次的欢笑声打破,每个人都对实践的过程提出无比多的建议,展开了无比多的遐想,以至于我们决定在那一周就开始第一次的实地调研。

第二天,我们就继续紧锣密鼓的展开了接下来的工作——设计问卷。一大早,我们五个人便开始了今天的进程。为了能够高效率的设计出一份短小精悍又具有含金量、能够覆盖我们所调查的内容的问卷,我们每个人都绞尽脑汁、集思广益,过程中,我们不仅参考了之前做过的问卷的问题形式,还上网搜集了问卷问题的规范格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追求着精益求精。期间迸发出的思维火花,还有时不时的问题讨论,让这个上午过得如此之快。安静的时候只听见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以致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一点多。为了思路的连贯,我们的午餐都是外卖的形式草草解决。最终我们出了五份(共六十多道题)问卷。休息片刻以后,我们立马投入到下一步的进程中。又是一个忙碌的夜晚,我们相互交换问卷看着,从中精挑细选综合了十个问题,又字字斟酌确保语言的准确性,仔细考量着语句的一点一滴,还对一些问题的选项设置争吵起来,当然这一个个小插曲让我们最终出了一份完整的问卷,但这并没有结束。考虑到我们发放问卷人群的特殊性,我们决定将其翻译成英文。于是我们合理分工,在设计出英文版的同时对中文版进行页面设计和美工,添加上学校的标识,使得问卷看起来专业又规范。几乎一刻不停得忙了整整一天后,终于,我们的成果出来了。我们对着电脑反反复复欣赏着我们的问卷,满心欢喜的欣赏着修改过无数遍的电子版终稿,并暗暗期待遐想着一个个拿到问卷的被采访者。

又经过几次小的协商讨论之后,我们决定心动不如行动,将实践落到实处,开始我们第一次的实践奇遇记。穿上队服,拿上队旗,背上打印的三百份问卷,带上相机,以及各种纸、笔、笔记本,一行五人来到著名的外国人聚集地——秀水街。刚见秀水街三个大字,我们就看着一批批的外国人从大巴中下来进到秀水街的大楼里。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的我们以为今天一定能够大功告成,将三百份问卷全部分发出去,还隐约担心问卷会不会不够,需不需要加印。怀着些许的忐忑和激动我们来到秀水街里。果然,里面成群的外国人在购物。可是,当我们拿起问卷准备分发时,却发现如果发给那些正在兴致勃勃购物的人肯定会遭到拒绝,而且还可能会给外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我们的问卷分发人群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紧急讨论,决定把目标人群再一次缩小——在门口处休息等待的外国人。开始的还算顺利,每次我们一说“Do you have a minute”并拿出问卷时,他们基本上都懂得并接受我们的调查。正当我们顺利地发放了快五十张时,却又出现了问题——门口的人流量并不是很大,大多数人基本上都被调查过了。正当我们四处徘徊寻找新的采访目标时,更大的问题出现了。一名门口的保安人员走近我们,拿起我们手中的问卷看了起来,并说:“这是什么东西啊,社调啊,这个人填完了你们就出去,不能在里面发,否则把你们赶出去就不好了。”当时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只被他一通话从忙碌的调查中惊醒,当时有种受挫又尴尬的感觉,我们的组员也都比较沮丧,里面固然是呆不下去了,只能转移地点。不过幸好组长反应及时,带着我们来到外面的小广场和街道上,也有一些外国人能够采访,我们才从刚才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我们的调研。一共三个多小时的问卷发放,还有中间的插曲,期中也不乏被一些人拒绝,被一些人支持,被一些人询问,被一些人鼓励。整个过程下来,我们虽然精疲力竭,但是的确收获颇丰,这也为我们接下来去五道口和望京发放问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除了去外国人聚集地发放问卷调查,我们还希望能够通过从生活环境方面对在京的外籍人员生活质量进行一次考察。这一次,我们把目的地定在了比较熟悉的芍药居校区。考虑到外经贸的留学生有很多在此租房居住,也算是外国留学生住宿环境的典型代表。之前由于队员中有去过留学生家中做客,所以我们并没有费很多力就找到了留学生聚集的住宅区。同样伴随着少量的问卷调查,这一次,我们主要是实地取景,并采访小区内的保安和中国居民。这次,我们有幸找到了一个正在小区内的亭子里坐着休息的大妈,她很热情得和我们聊起来,并讲述了她眼中的身边外国留学生邻居的一些故事,也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小区,对于我们的实践活动非常支持,我们收到莫大的鼓舞,此行收获颇丰,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真实的居住环境状况。为了庆祝当天的成功行动,一行五人还兴致勃勃地举行了小型庆功宴,都说这下有得可以写了,大家情绪高涨,实践得很快乐。

当晚,我们就全身心投入地去整理了今天的照片,并分工把当天的收获记录成文字,写下了很多自己的感

金融学院范文第4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在用人制度、岗位设置、招聘模式上都发生了变化,金融人才市场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需脱节的矛盾:一方面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供给过剩,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金融企业却找不到适用的高层次人才。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对金融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产业链现状、金融行业重点企业状况和用人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服务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广东金融学院作为“华南地区金融人才的摇篮”被《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列为唯一的广东金融人才资源培育基地。

金融行业与金融院校人才供需状况

1.金融院校毕业生就业数量

广东金融学院自建校以来为全国培养了12万经济金融类人才,分布在国内各条金融战线,目前在校本科生22000人,按每年近6000名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预计到2024年,将培养近20万经济金融类人才,相当于美国蒙哥马利城市的总人口(201998人)。相较而言,上海金融学院60年培养4万多名金融人才,目前总计在校生10000人,中央财经大学目前有 9万多毕业生,哈尔滨金融学院60年培养4万多名金融人才,河北金融学院目前在校生12000人。

2.市场对金融行业人员需求数量逐步加大

加快金融人才培养步伐是提高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国际金融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中明确,要“加强学习国内金融强省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注重金融人才队伍的培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同时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加强金融人才资源建设,优化金融人才成长环境,合理配置金融人才资源,“建成与金融强省相适应的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在2000年,金融业人员的总规模已经达到423万人,2010年时达到610万,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业人口总数约762.7万人,金融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从0.6%到0.8%,再到接近1%,金融从业人员规模呈现着蓬勃向上的增长趋势。

按照《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金融从业人员规模的往期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自2010~2020年这十年间,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将从0.8%上升到1.4%左右,上升0.6个百分点,直接导致金融从业人数规模突破千万大关。

从目前来看,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集中在北、上、广三地,从业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53%。而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融行业也位居龙头地位。北京一地就业人群比例就达到了23%,密集程度可见一斑。按照这个数据估算,当前广东金融从业人员有70万人,预计到2020年从业人员将达100万人,年均需补充量达3万人。

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能力要求

1.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1990~2010年我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十年间金融业从业人员在受教育年限和学历构成上均有明显提升:在1990年,我国金融业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1.3年,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提升到了14.1年,整整提高了3年。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金融业人均受教育年限在19个行业门类中仅次于教育行业(14.5年)。学历构成上,从1990年高中及以下占据了近九成的比例,到2010年,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已经超过六成,总量由176万人增加到382万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者从2000年的3.7万人,到2010年时达到了17.5万人,所占比例也从0.9%提高到2.9%,而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者,在1990年时有4.9万人,到2010年已经达到165.2万人,所占比例有显著提升,增幅超过20%,从占比2.3%提高到了27.1%;更为明显的是,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大专与本科学历人群发生“逆增长”,本科人群比例大幅增加,专业人群比例反而减少,凸显出高学历人群正逐渐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主体,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主体从1990年的中等教育文化程度提升为2010年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见表1)。

2.从业人员岗位素质要求逐步提高

从金融行业发展特性来说,是否具有高端人才或者高端服务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是它在行业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而从金融行业人员需求的地域上来看,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等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其中对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求职活跃程度比较高, 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会主动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具有相应的经验、工作年限的从业者往往更具有“跳槽”的优势。综合以上因素,金融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主要有三点因素:第一点,从银行层面看,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促使国内金融人才需求增加,特别是与业务密切相关的中高端本地金融人才更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翘楚;第二点,风险投资机构,特别是国外一些大型投行开始拓展中国国内投资业务,使投行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第三点,中国股市呈现回暖,由此催生了对理财顾问、理财分析等领域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

从市场来看,金融机构需求情况统计数据见表4。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与业界联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业界的联系,通过业界对当前人才需求的能力、胜任力、知识储备等的反馈,制定符合学校特色、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促进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CPE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完善,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互联网金融作为聚集金融业务、各种新兴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新的金融业态,需要大量高端、复合型人才聚集,是一个人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何扩大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科技与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适应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满足金融行业不断发展与创新对人才的需求,是金融行业就业研究院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如何使金融专业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并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求,作为金融行业研究院,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提出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尽快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金融专业人才。

2.创新行业就业拓展新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随着金融行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银行招聘选人方式发生了变化,岗位计划指标大多由总行调控,银行准入逢进必考,完全靠实力才能进入银行,因此求职、就业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完全透明化。学校要分阶段进行市场开拓,根据市场特点,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方式每年分若干阶段把不同规模、不同数量、不同层次的用人单位组织起来,系统地为毕业生提供招聘服务。学校形成以系列大型综合性供需洽谈会为主线,以行业专场、地区专场、学院专场、校友专场、兼职与实习招聘会、大型企业校园专场等6类市场(如:综合性供需洽谈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地区专场招聘会、学院专场招聘会、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兼职与实习招聘会)为补充的“一条主线贯通,六类市场融合”的立体化校园招聘体系,确保毕业生在校内人才市场就能顺利找到工作。

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把握“入学即就业”,做好学生从入学时期就开始的全程就业教育与服务。制定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分阶段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教育相结合。

第一阶段,在入学前两年重点做好养成教育、目标导学和就业启蒙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学科介绍、结合学习对近几年就业形势分析,以案例人物进行离职教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入学就从思想上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动力,逐步引导其开始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阶段,当学生经过了初期的学习阶段后,在大三要开始把握对未来方向的发展定位,对明确的方向做出更为有区别性的指导。比如,对成绩优秀、有意向考研或出国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多加指导;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职场技巧、职业规划方面加大督促、引导力度,特别是在实践能力和技能方面提供帮助,为良好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在毕业的最后一年,主要就学生就业方向定位,包括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性的教育,比如制作简历、面试、着装、礼仪等方面,都需要具体化指导。

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从“共性”到“个性”的转变。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业环境各不相同,就业时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毕业生的个体需求、个性特征和生涯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扎实做好毕业生的分类就业指导工作(例如:考研群体、考公务员群体、女生群体、双困生群体,创业群体和非金融专业毕业生座谈会等),为各类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4.开展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实现就业从“量”到“质”转变

金融学院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税务师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7日

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税务师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但在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核心能力不突出、操作技能差、应用能力低等现实问题,因此构建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标体系,依托金融特色,精心设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一、专业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是指学生的主要能力,即是学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他专业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所应具备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就财政学专业而言,理论研究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基本财税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跟踪前沿,能初步具备一定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财税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模拟等方式,具备在与财税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技能。借用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概念,我们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领域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学生掌握的不易被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应包括财务分析能力、财税数据统计能力、纳税申报能力、税收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理财规划能力等综合能力。金融类院校的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应凸显“金融+”的特色,所以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包括银行业务处理能力。

二、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主要应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三个方面,具体指标体系的内容如下:专业基础能力是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该能力是通过学校学科基础课和学科选修课来实现的;专业核心能力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适应岗位需求的、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学习来实现的;专业拓展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除专业核心能力外,还应具备专业方面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该能力是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财经公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课程实现的。(表1、图1)

三、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财政学专业已经向社会输送三届毕业生,从就业反馈来看,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金融行业、会计行业和财税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但是提出的期望是专业能力培养需更加注重实训能力。综合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的状况,财政学专业能力的培养显现出以下问题:

(一)专业基础知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等课程)学习效果较差,知识掌握不系统、不扎实。而这些基础知识恰恰是后续课程的坚实基础,基础知识的不牢固直接导致了专业核心能力的不突出。

(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够突出。呈现出“几多几少”的状态,即课程门数多、课程时数少,课堂教学时数多、实践课时数少,教材中理论内容多、案例或仿真教学少。

(三)专业技能较低,实践教学软件匮乏。目前,学校财政税务方面的教学软件购置多年,过于陈旧,许多功能没有更新,尤其是“营改增”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值税的税率和征税范围也较以前有很大变动,这些紧密和实际相关的实务操作在目前的条件下学生无法完成,导致所学知识技能与现实脱节。

(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任重道远。虽然河北金融学院现有财政税务相关专业已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但是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较低,校内教师与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之间沟通较少,由于受校内课程和师资数量的约束挂职锻炼的机会渺茫。平时安排实践基地的专业实习由于受校内课程的安排所限只能在暑期完成,而暑期阶段实践基地的业务量较少,需要的实习学生数量有限,这与学生迫切需要实习的需求又有很大的矛盾。

四、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CTA)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一)依托金融特色,构建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模块结构图。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需体现“金融+”的特点,既需要体现学生掌控国家税收政策、制度以及分析政企税务发展战略和较强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又需要体现金融特色,面向金融类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主要为“五个面向”――面向金融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需要、面向社会中介机构与事业单位、面向财政税务管理部门、面向国家其他经济和行政管理部门、面向科研院校的需要。同时本着造就“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型复合人才”的专业发展理念,立足于培养“精财税、通金融、晓法律、懂财务”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高级财税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以下五项核心技能:财税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技能、公共事务管理技能、企业涉税服务与税务风险控制技能、国际涉税管理及跨国税务处理技能、高水平涉税鉴证业务处理技能。

具体能力要求及专业核心能力、工作岗位和对应的课程模块参见下图。(图2)

(二)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培养技术路径

1、突出金融特色,科学厘定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关系。立足于培养“精财税、通金融、晓法律、懂财务”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高级财税专业人才。

2、以“四大能力要素”为核心,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关系。

3、构建适应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要求的理论课程体系。其核心课程群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财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税收学、税收管理、政府预算、税务稽查、税收筹划、国际税收、中国财政史,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CTA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设置税法一、税法二、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税务实务(以上课程为税务师资格认证必考内容)等课程。选修课以拓宽专业知识领域为目标,设置时增加选修课门数和学分占比,使学生掌握税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合同法、审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开拓专业视野,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构建适应税务师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性”的实践课程,重点培育学生职业基本技能;事务所与学校协同发展,践行“合作、包容、互鉴、共赢”的丝路精神,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毕业实习,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设置灵活的毕业论文形式,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能力;事务所与学校共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秀职业品质;积极开展以税务师职业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能力;依托现有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涉税综合实验中心。

(三)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培养制度路径(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