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楼梦英语

红楼梦英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楼梦英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楼梦英语

红楼梦英语范文第1篇

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使用了大量的社会指示语,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鲜明特色,为汉语言文化所特有,这就给社会指示语的英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译者要明白译入语的社会指示语的特征,同时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选用适合于译文语言环境的表达方式,保证读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实现与原作者的成功交际。

社会指示语大体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指示语,即指示对象是说话人自己;第二人称指示语,其指示对象是受话人;第三人称指示语,指说话人与受话人以外的人或事物。与汉语相比,英语中存在着社会指示的空缺。翻译时就不可能完全保留汉语社会指示语所含有的民族色彩,译文中出现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从汉英社会指示语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红楼梦》中部分社会指示语的英译。

一、第一人称指示语的翻译

例1 哥儿听见了不曾?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以后可怜些才好。(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Did you hear that: He is going to flay up alive. Other people’s slaves get some reflected credit from their masters.All we get for waiting on you is heatings and abuse.Do have a little pity on us in future.

这里的“奴才”是古时仆人对主人的自称词。原文“奴才”准确地表明了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身份及地位差别即仆人与主人的关系,例句中的第二个“奴才”译为“we”传递了主要信息,也实现了交际的主要目标,但却不能传递出身份关系信息。但是此句的妙处所在是译者将原文中的第一个“奴才”译为“slaves”,这个“奴才”才是真正的奴才嘴脸,媚上欺下。而从发话人说的“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以后可怜些才好”这句可以看出,这里的仆人与主人非寻常的仆人与主人之间关系,倒有些嬉戏玩耍的意思在里面,古时哪有仆人敢在主人面前吩咐主人以后该怎样对下人的呢?可见这里的“奴才”译为“we”的妙哉。这种译法虽没有传递传统的仆人与主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但通过与原文第一个“奴才”的译文比较,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二、第二人称指示语的翻译

如果指示语是以发话人为参照,指向受话人的,可直接以第二人称“you”译出。

例2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着抱负不浅也!”(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I see you have high ambitions,Brother Yncun!”

He joked.

这里的“雨村兄”是说话人对受话人的一种称呼,是说“雨村兄你的抱负不浅”的意思,这是中国传统的社交称谓方式,使用姐姐、兄台等亲属关系词作社交指示语。而英语中的“brother”一词极少用于社交场合。如将例句中“雨村兄”译为“Brother Yucun”,笔者认为不妥。读者可能误解发话人与受话人真的是亲属关系,而对译文产生错误理解。如若将“雨村兄”译为“you”加称呼语“Yucun”,此句译为“Yucun, you do have high ambitions”就符合英语的称谓习惯了。只是不可避免地损失了原文中发话人和受话人的亲密关系这一信息,但至少能够保证译文读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三、第三人称指示语的翻译

指的是除发话人和受话人之外的社交指示语,是发话人和受话人谈话所涉及的第三者,可以用第三人称代词或用名词来指示。在汉语中,这类指示语常带有谦虚的意味。

例3 到了贾蓉居室,见了贾氏,向贾蓉说道:“这就是尊夫人了?”(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

Jia Rong accompanied the doctor to Keqing’s beside,“Is this your worthy wife?”asked Dr.Zhang.

上述例中的“尊夫人”都是以受话人为参照点的第三人称社会指示语,“令”和“尊”的使用表达了发话人对受话人及第三者的尊敬。而在英语交际中,人们并不像汉民族这样使用大量尊称,因此也就没有与上例相对应的尊称指示词。汉译英此类指示词时,可根据英语的指示习惯,直接译出指示对象即可。但上例中“尊夫人”译为“your worthy wife”,笔者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尊夫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属称谓词的典型代表,实际所指的是“your wife”,这样的翻译就达到了语用上的等值了。英语民族是主张个人至上,没有贬低自己的礼貌行为心理,但也没有极力赞美别人的习惯,因此,笔者认为“worthy”一词似有不妥,可以去掉。

红楼梦英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篇衔接 《红楼梦》 霍克斯 对比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29

Comparative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Semantic

Convergence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

LI Meihan, LUHU Zhuoyu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Abstract According to Haliday and Hasan system function theory shows that important feature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as discourse is the core of linguistic research discours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a master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has a high value of language study, this paper choose Hawkes than originall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Context practic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ry to discuss how to change translation method to achie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urposes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 semantic converrgence; "Dream of Red Mansions"; Hawkes; comparison

1 研究背景

语篇语言学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七十多年间,语言学家们的成果不断地推进语篇语言学的发展和进步。语篇衔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Haliday、Hasan(1976)和Hoey为代表的狭义语篇衔接学者强调语篇中各个成分的语义关系和连接,而以Beaugrande 和 Dressler为代表的广义语篇衔接论者认为,所有能够将篇章中的表层语言成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都能够称其为衔接。广义方法下的语篇衔接可分为语义衔接和结构衔接,本文拟将语义衔接作为出发点,逐个分析,展开研究。Haliday和Hasan认为,语义衔接手段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五大类。大多数学者认为,英汉语言有着相同的衔接机制分类,在很多的衔接手法上也非常相似,尽管如此,英语和汉语作为不同的语种和其不同的表达思路,仍然导致了各种差异的存在,因此译者必须对此引起重视,避免衔接障碍。

从19世纪开始,《红楼梦》的英译本就正式在西欧和美国流传,自1830至1986的近160年间,《红楼梦》出现了诸多英译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两个版本,也是众多学者研究得最为多的版本,而霍克斯作为一名以英文为母语的译者,对于目的语的把握更加到位,因此本文将以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作为研究载体,来进行比较研究。

2 语义衔接对比例证分析

2.1 照应

英汉语篇中的指示照应有很大不同,英语和汉语在this(这)和that(那)的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并无具体的时空远近概念限制的时候,汉语中使用“这”的频率远高于“那”。汉语中,习惯使用“这”来进行回指照应,英文则偏好喜欢用“that”。下面请看红楼梦中的具体例子:

原文: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 :“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霍克斯译:When this strange pair reached Shi-yin's door and saw him standing there holding Ying-lian, the monk burst into loud sobs. 'Patron,' he said, addressing Shi-yin, 'what are you doing, holding in your arms that ill-fated creature who is destined to involve both her parents in her own misfortune?'

该段中,空空道人所指的“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便是英莲,用“这”进行回指照应,而霍克斯在翻译之时,注意到了英汉照应之差别,使用“that”来翻译“这”,使得行文更加流畅地道。并且“that”比“the”在此中具有更强的语气效果,烘托出空空道人大哭之时的激动语调。

2.2 替代

替代与照应有相似之处,均是语言中为避免重复而采取的措施,是一种句子和词项之间的关系。但是替代与照应的差别在于,替代关系到词汇语法,而照应关系到语义关系。因此,替代和被替代部分一定需要是在两个相同的句子中作同样的成分,处于同一语法地位。英文中常用 “so” “not” “do”等词汇来替代前文叙述过的内容,而汉语常使用“这样”“弄”“搞”“如此”等方法来表示。

原文: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说着,便忙忙的走了。

霍克斯译:The chamberlain smiled. ‘If you say so, then no doubt that is where we shall find him. I shall go and look there immediately. If I do find him there, you will hear no more from me; if not, I shall be back again for further instructions.’So saying, he hurriedly took his leave.

该段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讲述贾宝玉与优伶蒋玉菡交好,私下交换了腰间汗巾,恰逢忠顺王府派人找宝玉,缉拿逃跑的蒋玉菡。此节选篇便是长史官询问宝玉之时盛气凌人的话语。

英语中使用“so”来替代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对应汉语的“这样”。英汉语言在使用引语替代词时语序有所不同,汉语习惯将引语替代词放在引语动词之前,而英语反之。正如上文例子中所示的:“这样说”和“say so”。

2.3 省略

省略法是增词法的反面,在同一译例中,如若英译汉用了增词法,回译成英语应当使用省略法。省略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到,人们总能够从篇章和话语的上下文语境中找到被省略的部分,因而省略是在不影响正常交际的情况下所做的简化处理,使得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同样,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省略,汉语的省略比英语更为频繁,省略的语言部分也更多。

原文:因陪笑道:“舅母所说的,可是衔玉而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性虽憨顽,说是在姊妹情中极好的。

霍克斯译:‘Do you mean the boy born with the jade, Aunt?’ she asked. ‘Mother often told me about him at home. She told me that he was one year older than me and that his name was Bao-yu. But she said that though he was very willful, he always behaved very nicely to girls.

在上述例子中,原文中黛玉表达,在家常常听母亲提起宝玉,而“提起”的就直接接在“听得母亲常说”后面,无需再赘述“她常说”;然而霍克斯的英译本则增译了“She told me that”“But she told that”使得整个表达更加清晰。增补的部分使得语义指向性更加明确,意思更完整,同时排比的句式使得文体更加美观,也表现出黛玉处事的小心谨慎,处处留心礼仪的细腻心思。

英语虽有省略,但是仍然遵循着整体架构的完整,省略的部分我们能够从其形式中看出来;而汉语的省略较为复杂随意,只要达意即可,因而省略的部分并不会刻意古板地遵循语法或逻辑。

2.4 连接词

原文:袭人之母也早迎了出来。袭人拉着宝玉进去。宝玉见房中三五个女孩儿,见他进来,都低了头,羞惭惭的。花自芳母子两个百般怕宝玉冷,又让他上炕。(第19 章)

霍克斯译:…He saw four or five girls sitting down inside who hung their heads and blushed when he entered. Despite their blushes, Hua Zi-fang and his mother insisted that Bao-yu should get up on the kang with them, as they were afraid that he would find their house cold.…

原文中三五个女孩而“羞惭惭的”和花自芳母子两个的表现并没有逻辑连接词,然而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花自芳母子对宝玉的热情与房中其余三五个女孩的羞怯形成了对比和转折,因而霍克斯将这种转折和对比用“Despite”介词表现的十分到位。霍克斯的增译不仅没有画蛇添足,反而将这种不明显的对比直观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5 词汇衔接

原文:“次日,王夫人等早派人到当铺里去查问,凤姐暗中设法找寻。一连闹了几天、总无下落。还喜贾母、贾政未知。” (第95 回)

霍克斯译:Early the next morning, Lady Wang sent servants to make inquiries in the pawnshops, while Xi-feng set in mo-tion her own secret investigations. Several days went by, but despite their combined efforts, there was still no sign of the missing jade. Luckily word of the disaster had as yet reached neither Grandmother Jia nor Jia Zheng.

原文中的“寻找”和“闹”属于词汇衔接,英文翻译为“combined efforts”。“efforts”用来回指上文出现的一系列“寻找”。在这一对比中我们发现,汉语的词汇连接比较含蓄,而英语的词汇衔接较为明显。

3 结语

美国语言学家Kaplan(1966)认为,“篇章的组织方式具有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反映了人的思维模式。”正如麦克卢汉所说,语言是活生生的力的漩涡,它形塑和转化我们的思想(Robert K Logan, 2004)。因此,语言的转化会唤起一种思想到另一种思想的演变,即翻译过程中伴随着一种思想的改变和另一种思想的产生。总体来说,英语更注重形连,汉语更讲究意合。由上述五个语义衔接对比不难看出,汉语表达较之英语更为简洁,篇幅更短,因为很多衔接词汇的堆积或反复出现容易显得冗余,相反英文中却对句子或篇章中的衔接要求较为苛刻,如若在翻译中缺失了应有的逻辑、语义连接词不仅“句不达意,篇不成章”更有甚者会出现歧义的现象,使得原文意象完全传递错误。

因而,研究汉英语义衔接的对比,并且将这种研究分类细化显得尤为重要。译者不仅要理解原文的中心意思,更需要重视篇章衔接的细节之处,方能将原文意思更为地道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理解或翻译之时也就更加要求我们注意源语言和目的语在语篇衔接方式的不同,适时作出转化,增译或减译。另外,译者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把作品“信、达、雅”地表现出来,更要注意文化形象,文化元素的传递,真正意义上将不同的文化“传出去;拿过来”,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增进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壮大。

参考文献

[1] Basil Hatim & 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Shanghai[M] Shanghai Foreign Langu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Cao Xueqin,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Classics.1973.

[3] Ha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 Logan, Robert K. The alphabet effect: A media ecology understanding of the making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Hampton Pr,2004.

[5]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6] 苗兴伟.《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58-59.

[7] 谭逸之.语篇衔接与翻译[D].福州大学,2005.

[8]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22:1;261.

红楼梦英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吸收、融合与创造,意象,色彩。

我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艰难的事。

—张爱玲《写什么》

我认为张爱玲正是汲取这园子里蕴籍丰厚的土壤努力向上攀延而又不断伸展肢体的大树。她的创作正是那“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①谁也不曾幻想的奇花异卉,但是她的珍贵不仅在于延续了土壤的生命,她更是借助自身卓越的创造力,结出了鲜翠欲滴的传奇果实,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把悲剧式的苍凉和喜剧式的讽刺寓于一炉,意象的物化效果使得心理剖析更显老练,这些艺术技巧的使用让作品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因此我以张爱玲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主,以其《红楼梦》这部作品对她的深刻影响,希望能从中摸索出张爱玲小说文学创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来源。

一、小说人物情节的设计与《红楼梦》的相似处

正如张爱玲自己说的“中国文化古老而且具有连续性,没中断过,所以渗透得特别深远.”②首先,我们从语言文字方面来看,任何一个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再捧起张爱玲的小说特别是《金锁记》,总以为自己又在那个繁华热闹的宁国府了,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会令你一时无以适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月夜下《金锁记》中姜公馆里两个睡不着的丫头都聊些什么:

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我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萧呦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小双到:“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作官人家的女儿谁肯嫁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凤萧道:“哦,原来是姨奶奶。” 小双道:“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作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爷.”凤萧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

像这样一段对话所提供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想起《红楼梦》。诸如都写一个大家庭,姜公馆凡百事也都由老太太做主,婚配讲究门第,地位区分正庶,并且两个丫鬟也伶牙俐齿,对主人的底细琢磨的一清二楚,小说的内容像《红楼梦》,但格局更是相似,比如这种主人公尚未出场,已经由旁人口中评价,使读者有一轮廓在胸。使人倍感亲切的,是对话人的心态,声势,宛如从大观园中传出。

二、诗的魅力:丰繁的意象比喻

张爱玲的小说被称为是“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一番写实的功夫”,③她有着极其丰富和卓越的想象力,再加上风姿美妙的写作手法,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那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的意象比喻。张爱玲非常擅长的则是运用意象的比喻和滑稽尖刻的语气来传达她的讽刺意味,讽刺冷漠的人情,讽刺苍凉的人生。

张爱玲更高妙之处在于她能用意象的比喻使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活动物化,从而使读者在一系列事物和色彩中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那么,在意象的表现方面,张爱玲受到的最大启示来源于哪里呢?答案是《红楼梦》。象征和隐喻是《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如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板儿同巧姐柚子换佛手之类,同人物的个性,遭遇也有关合和寓意,尤其是为数众多的诗词、酒令、谜语,更包括着象征。不论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判词,还是画面上乌云浊雾,莲枯藕败的景象;不论是一响而散的爆竹,还是飘摇远去的风筝……都各各寓含着书中重要女子的遭际和命运。形象,概括,意味深长。

三、色彩的象征性与画面感

对于色彩的敏感与喜好华丽,张爱玲可以说和曹雪芹不相上下。她在《天才梦》中谈道:“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这和她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封建家庭有关,因为一个贵族之家,其间的排场是华丽考究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她自己的小说中,她对色彩的发挥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红楼梦》中对每个人的衣饰都有华丽而脱俗的描写,这主要是因其色彩运用的妙处。且看刚出场的混世魔王在林黛玉的眼中:“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潮靴”。这些色彩极尽富丽堂皇,但是又极衬出这位纨绔子弟的特征。

张爱玲也极力推崇《红楼梦》中的色彩描写所创出的脱俗的意境,但其实她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度也是惊人的。她善于在小说中描摹各种层次的颜色,无论人、景、物,都调动了大量的色彩手段,因此视觉意象非常丰富,很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色彩,已经独立化成为一种意象。它或描摹人物性格个性,如红玫瑰王娇蕊的大胆刺激的颜色显示她的热情如火,而相对来说,白玫瑰的空洞无味的白,只能暗示这个贤妻良母的单调无趣;或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王娇蕊的鲜辣的“绿”是振保眼中的刺激物,它无疑成为一种热情的,这里王振保肯定了王娇蕊的激情魅力即作情人的必需。

四、结语

张爱玲不是天才,她没有曹雪芹的才势,浑淳不如沈从文,深刻不如鲁迅,清秀不如冰心,但是,三岁即能背诵唐诗的她,曾以怀疑的眼神冷眼看一切,以一支不惧怕通俗的笔,写尽新旧时代交替上海十里洋场的女性的故事,她们的颜色,心情和渴望,她向我们絮絮地倾诉那种生存的无奈和绝望。有勇气将人生最虚无和无情的一面揭示出来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勇者;而能继承东方文学传统,用繁复奇妙的意象,巧妙的比喻将这些转换为故事,让我们如临那个繁华如梦的喧闹都市,并感受一种无法道尽的苍凉感由作品弥漫到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心灵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天才,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天才。

注释:

① 傅 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原载《万象》月刊1944年5月第三卷第11期。

② 张爱玲《〈海上花〉译后序》

③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2、胡兰成《今生今世》1990年9月初版

3、阿川《乱世才女——张爱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4、于青、金宏达编,《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5、张爱玲,《红楼梦魇》

6、张恨水《金粉世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

7、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4月初版

8、贾平凹《读张爱玲》倒数第二段,《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9、刘川鄂《多姿的结构 繁复的语象—张爱玲前期小说艺术片论》第三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红楼梦英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缺失 翻译

人生观、价值观、信仰、道德、风俗习惯在不同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中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同语言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这时就会出现“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认知。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人们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译者与读者交流时对对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 background)的省略,从而产生“文化缺失”(cultural default)。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缺省的目的是提高交际效率。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和读者间的这种默契不可能天然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只有经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补偿,才能使读者理解其中的含义,而补偿过量又可能损害原文的意境,由此还会产生“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译者由于受本国文化的影响,习惯按自己熟悉的文化理解其他文化,这就造成了文化误读,从而造成了文化误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常会有意无意地对原作的文化内涵造成损失,使译文的质量远逊于原作的风貌。下面我就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化缺失谈谈看法。

一、亲属称呼翻译中的文化缺失

汉语中称呼受话者的社交敬语借用了许多亲属称谓词。亲属称谓在汉语中的划分是非常细致的,但在英文中很笼统,例如中文中与父亲同辈的男性我们可以称作:叔叔、伯伯、舅舅、姑父等,与母亲同辈的女性我们可以称其为:阿姨,大妈、舅妈、姑妈等。英语中却笼统地称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为“uncle”,与母亲同辈的女性亲属为“aunt”。例如:

(1)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红楼梦》第三回

Do you mean the boy with the jade,Aunt?――霍克斯译

(2)王夫人因说道:“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红楼梦》第三回“Your uncle’s observing a feast today,”said lady Wang.”You will see him some other time.”――杨宪益译

二、拟亲属称呼翻译中的文化缺失

拟亲属称谓是在社交过程中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特定称谓,是中国独有的传统习惯。使用这样的称谓能使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然而作为社交指示语的拟亲属称谓与纯粹的亲属称谓所承载的指示信息截然不同。《红楼梦中》中的“姑娘”、“姐姐”、“妹妹”、“哥哥”等称亲属称谓词在红楼梦中则是社会称谓,这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些亲属称谓专门用于社交场合,传递不同的社交信息。但是无完全对应的英语含义,这便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空缺。

(1)袭人……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歇?”黛玉忙笑让:“姐姐请坐。”―《红楼梦》第三回Hsijen asked,“Why aren’t you sleeping yet,miss?”“Please sit down,sister,invited Taiyu with a smile.”――杨宪益译

(2)(贾芸在外书房等宝玉,巧遇来寻焙茗的小红)只听见门前娇音嫩语的叫了一声“哥哥呀!”――《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He was feeling put out and bored when a sweet voice just outside the door called:“brother!”――杨宪益译

这几句都是拟亲属称谓的例子,袭人和小红同为丫鬟,这里却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人们,以此表示尊敬。但是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等词,是一种文化缺失。

三、汉语委婉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而创造出的一种有效的言语表达方式。他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谈论不宜直说的事。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语言禁忌,西方社会也一样,而语言禁忌和其他一般不宜使用的词语一样,与委婉语有必然联系。如英美人谈到“die”这个词,在许多场合,他们宁可使用比较委婉的说法,如:pass away,pass on,fall alsleep,join in the majority.其实中国人也不直接说某某人死了,汉语常用 “升天”,“升仙”,“宾天”,“没了”表示百姓之死,如例如:

秦鲸卿妖逝黄泉路。――《红楼梦》第三十回

Qin zhong dying before his time sets off for the Nether Regions.――杨宪益译

这里的“妖逝”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早夭指的是年轻人的早逝,这里“dying”的直白化使用,消减了原文的文化意境。

四、宗教文化缺失

《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可谓俯拾皆是,《绛珠还泪》和《好了歌》体现的是佛教的因缘果报和色空观念。小说中不仅有现实世界的宗教人物,还有妙玉、张道士、马道婆等,都是具有宗教形态的人物。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对于普遍信仰基督教的西方读者来说是陌生的,难懂的。

(1)他师傅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红楼梦》第三十回

Her tutor was an excellent diviner,but she passed away last winter.―杨宪益译

圆寂是功德圆满的最高境界,用来形容佛或僧侣的逝世。但是在英语中没有与“圆寂”对应的词语,其文化意义在英语中形成空缺,杨宪益将其解释为“pass away”,原文中的宗教色彩没有了,但是主要的信息还是传递给了读者。

(2)“世人都晓神仙好……”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杨宪益译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霍克斯译

红楼梦英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红楼梦》;翻译;创造

一、引言

十八世纪中叶,伟大作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辉煌灿烂的艺术丰碑。小说的艺术表现,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严谨缜密的结构,流畅精确的个性化语言,特别是鲜明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杰出的。

自问世以来,《红楼梦》到目前为止仅产生了两个英文全译本:英国学者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本文以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前80回(后40回为高鹗所作,闵福德翻译)为基础,探讨其人名翻译中所体现出的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

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特点之一。最早提出“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的是法国文学评论家埃斯卡皮。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近年来国内翻译界探讨与争议较多的一个话题、随着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从对静态文本的关注到对作者――译者――读者之间动态关系过程的重视,尤其是对译者的翻译主体性的逐步认可与强调,翻译已不再被视为对原文的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凝聚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创造性叛逆”是有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指的是,译者在熟知两种语言文化,有能力比较“忠实”地翻译原作的情况下,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故意使译作与原作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离”。译者的创造性不可避免地与译者的个人喜好、翻译原则、诗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

三、《红楼梦》人名简介

艺术作品中的名字是现实中人物名字的艺术加工,必打上起名人的烙印和要表达的思想,《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就极具特色。

《红楼梦》作品场面浩大,涉及作品人物及典故人物千余,但公认的准确数字至今尚无定论。如此浩繁的人物阵容对《红楼梦》人物姓名翻译构成极大的挑战,因此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红楼梦》中的人物按照身份和地位来划分,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①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

在《红楼梦》这部描写封建社会大家族衰亡败落的作品中,此类人物固然不少,如:贾政、宝玉、黛玉、元春等。

②奴仆、丫鬟群体

曹雪芹笔下奴仆的命名也十分讲究,富有情趣。如:鸳鸯(贾母的丫鬟)、金钏、玉钏(王夫人的丫鬟)、袭人(宝玉的丫鬟)、挑云(宝玉的小厮)。

③戏班人员

如贾府买来的龄官、文官、宝官等十二个演戏的女孩。

④ 僧道神仙群体

《红楼梦》里的僧道神仙人物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这也是作品的艺术魅力之一。此类人物有:静虚、色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等。

四、霍译《红楼梦》人名的创造性叛逆

1、音译

不可否认,音译是人名翻译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霍克斯并没有排斥这种译法。不同于杨译本《红楼梦》绝大多数采用威式拼音音译法,霍译本采用了《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来翻译社会地位高的人物和具有人身自由的人物,有少数例外。例如:①贾政(Jia Zheng),②林如海(Lin Ru-hai),③贾宝玉(Jia Bao-yu),④林黛玉(Lin Dai-yu),⑤王熙凤(Wang Xi-feng),⑥甄士隐(Zhen Shi-yin),⑦贾雨村(Jia Yu-cun),⑧李纨(Li Wan)

音译法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不再赘述。

2、创译――创造性叛逆

人名采用音译较常见,但对于那些寓意深刻,并且作者有意想要读者领悟名字指称意义之外的语用意义时,译者有责任用某种手段加以再现。霍克斯的人名翻译很有特色和创新意识,基本目的是让英语读者体会到人名丰富的内涵意义。

(1) 奴仆群体

《红楼梦》涉及人数众多的奴仆、;丫鬟,他们的命名显示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大多数姓名颇有深意,或预示故事发展的情节,或暗示人物的命运,或寓意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等。霍译的处理也非常到位,仅举几例:

①霍启 Calamity(灾祸)

“霍启”与“祸起”谐音,预示了甄家后来接踵而来的灾祸。霍启是甄士隐的家仆,甄士隐爱女英莲三岁那年,适逢元宵佳节,霍启抱英莲观灯,被人拐走。英莲(后名为“香菱”)后来命运十分悲惨,甄家也屡遭不幸,逐渐败落。

把“霍启”译为Calamity虽既非音译,又非意译,但这种创造性的译法生动地再现了原作者的思想,也使英文读者一目了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②娇杏 Lucky(幸运)

无独有偶,“娇杏”谐音“侥幸”。贾雨村去甄家做客,甄士隐的丫鬟娇杏无意间回头看了贾雨村两次,被贾相中,后来甄家败落,贾雨村将其纳为妾,不久贾雨村嫡妻染病死,娇杏便被扶为正室夫人。这一切岂非lucky?

③袭人Aroma(芳香)

袭人的名字由贾宝玉所起,来自陆游的诗《林居喜书》中的一句“花气袭人知骤暖”,因袭人姓花,故改为袭人。此处的丫鬟名字展现了主人宝玉的情趣,所以霍译Aroma是妥当的,试想,如果音译为Xi-ren,效果如何?

④鸳鸯 Faithful(忠贞)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她处事公道,受人尊重。大老爷贾赦看上了鸳鸯,想纳为妾,不料,鸳鸯誓死不从。译者未直译鸳鸯为Mandarin duck,而是创译为Faithful,表明了鸳鸯不仅忠实于贾母,更忠实于她自己的人格和自由。

(2)戏班人员

《红楼梦》中戏班人员若为艺名,译者全部用法语翻译,这与法语的文学色彩是分不开的。自1066年诺尔曼入侵,英语文学语言中已吸纳了大量法语词汇,因此,以法语来翻译艺名可以增加艺术氛围,同时也有利于明确戏班人员的身份。如:龄官(Charmante),文官(Elgant),宝官(Trsor),玉官(Topaze),芳官(Partume)等等。

戏班人员在书中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其名字的翻译还是具有相当鲜明的特色。

(3)僧道神仙群体

《红楼梦》博大精深,作品涉及了不少宗教人物和神话人物。霍克斯在翻译这一群体时,在运用语言上可以说绞尽了脑汁,使用了英语、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梵语等。例如:

①空空道人 Vantitas

Vantitas是一个拉丁语词,意思是“空虚,虚荣“。

②茫茫大士 Buddhist mahDsattva Impervioso(佛家的,不可及的大圣)

其中,mahDsattva是梵语,Impervioso是意大利语。

③渺渺真人 Taoist illuminate Mysterioso(道家的,神秘的先知先觉者)

Mysterioso是意大利语。

多种语言与名字的搭配使用,充分考虑到了不同语言的特色,这些僧道神仙的译名创设出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

另外,一些神话人物不具有宗教特色,译者一般用英语译出,如:神瑛侍者(Divine Luminescent Stone-in-Wainting)与绛珠仙草(Crimson Pearl Flower)。译者对这两词的翻译也体现出创造性。“瑛”本指美玉,玉是石的一种,用Stone没问题,而且,Stone与书名The Story of the Stone相契合,书中就讲的这块石头的经历。此外,绛珠仙草的“草”也略作改变,译成Flower。二者都是以普通词的大写形式把表物的名称用来指神仙,二者处理手法相同,为后来下世到人间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做好铺垫。

五、结语

翻译要做到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因而“叛逆”是不可避免的。曹雪芹在为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取名时,肯定是殚精竭虑,可以想象,霍克斯翻译时也定然是费尽心血,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让人物鲜活起来,基本上再现了原作的风味。

“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我们认识翻译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传统的翻译观念中,翻译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形,出现“叛逆”,但这有无奈的一面,说到底是不可取的。而“创造性叛逆”否定了这一传统,这种有意识的叛逆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值得肯定与鼓励的,这也为我们重新思考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贾卉.从《红楼梦》霍克斯译本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刘士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刘迎姣.《红楼梦》英全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12(1).

[5]徐俏颖.试论霍克斯《红楼梦》中人名翻译的特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6]张曼.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英译本《红楼梦》中的体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