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丽中国心得

美丽中国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丽中国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丽中国心得

美丽中国心得范文第1篇

电脑屏

这里的电脑屏指的是中国国家地理网。作为我国最早的商业网站之一,中国国家地理网与新浪、腾讯这些大的门户网站不同,它要作一个有深度的网站,要打造成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网站。我们调动各种因素,提高用户的黏合度,希望将网站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权威的平台。

首先,注意提升品牌影响力。从宗旨、定位、特色频道到专题活动,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网站架构已超越网站本身,要打造的是一个延续纸媒品牌、与网络无缝衔接的新媒体平台。品牌不应是僵化的概念,此前中国国家地理网以“CNG”为域名,但品牌简称不方便记忆,后来中国国家地理网域名正式改为“dili360”。以“阅古今、品天下、行生活”为宗旨,网站推出了很多具有品牌特色的频道:如“图片摄影”,网站与摄影杂志及其他媒体合作,建立幻灯图片库;又如《地理e周刊》,将网站内容重新设计通过注册用户邮件发行,提供在线浏览及RSS订阅等多种阅读方式。此外,中国国家地理网以线下活动带动线上,通过线上的专题、论坛、路线攻略等多种形式,形成对品牌的支持和提升。

其次,抓好论坛建设,提高用户黏合度。论坛是网站的重要板块。比如说我们要打造中国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地理论坛。一开始,很多地理爱好者到地理论坛交流,所以在打造论坛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利用最新的在线形式,将网站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编辑和整合,并通过《地理e周刊》的方式,结合免费周刊的订阅,主动留下邮箱订阅的读者。当我们把这个网站实行商业化运作的时候,地理论坛更彰显了影响力。怎样提高用户的黏合度?怎样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提高名牌的认知度?这些我们都在认真思考。

第三,打造付费电子杂志《行天下》。《行天下》2009年7月正式推出创刊号,采取付费阅读的发行策略。对网站来说,《行天下》电子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品牌内容的延伸,或者说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旅行版。其特色在于,在新媒体的建设平台上,不仅用图片故事的形式告诉你那些很美的地方,同时会给你提供很详细的出行路线和攻略。中国目前的电子杂志都是以免费为主的,但是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来讲,希望提供给读者的是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随便在网上能搜索到的内容,让读者感到它是值得付费的。

而且《行天下》这本电子杂志的价格比纸质杂志便宜很多。我们跟很多的网站合作,只要接入互联网,只要在网站上通过手机支付,或者通过银联支付等方式都可以付费、购买。同时我们也推出了《行天下》手机版,方便用户。目前,除《行天下》外,中国国家地理网又推出集成客户端,内容包含《中国国家地理》、《行天下》、《博物》、《中华遗产》等诸刊。

第四,注重专题的制作和提升。在网站的建设中,各种专题的制作和提升非常重要。过去我们曾做单一主题,每天围绕一个内容进行诠释,后来发现有的用户连续三天对内容不感兴趣就会退订。基于这样的状态,我们对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以不同的栏目构架,制作不同的专题,每天至少保持有一款内容是用户喜欢的。我们还独家推出很多原创的内容,如图片故事等。

我们注意抓好重点选题。比如,在玉树地震的时候,我们一开始就做了一个救援实施的地图,当时所有的大型主流网站在玉树地震救援的报道中,都用这个地图。起先跟凤凰网在切入的时候,由于文件太大,下载速度很慢,而且占用很大的空间,我们马上就把所有的地图切下来,编辑24小时值班将图片提供给我们的合作伙伴。通过专题的制作和提升,我们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第五,整合资源。不管是签约摄影师的作品,还是即将成名的摄影师的作品,他们的图片不仅是期刊的资源,也是网站的资源。网站将各种资源调动起来,并与摄影之友等平台进行合作,希望将网站打造成一个权威的平台。同时,利用杂志、网站,整合资源,打造有价值的数据库一直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手机屏

说起手机屏,主要说手机客户端和彩信报。手机客户端业务现在是我们盈利的一个项目。手机媒体跟做期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期刊大部分是月刊的形式,但是对于手机媒体来说是要每日更新的,每天都要有全新的内容面向手机读者,而杂志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十年改版的内容,仍然不够供给这样一个庞大的每日更新的市场。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要有全新的团队,要以全新的内容去做独家原创的东西,我们需要利用手机客户端这种新的方式来创造一个新的手机平台。特别是对每天栏目的设置,我们借鉴了日报的编排方式,使之展现出一种新的媒介表现方式。

关于彩信报,我们是最早介入中国移动彩信报全网业务的,到现在已有很长时间了。现在有很多版本的彩信内容,它都是基于简单形式的彩信报。彩信报的发展有它的瓶颈,或者说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发展下去了。随着资费的调整,随着手机杂志的变化,读者需要的是更直接、更有冲击力的表现方式。目前,我们的彩信报业务正逐步向手机客户端业务转型。

手持客户端

第三屏就是手持客户端。这里的手持客户端主要指iPad版本和安卓系统。目前,《中国国家地理》的手持客户端上的下载量已经超过50万。客户端首推《中国国家地理》旅行版电子杂志《行天下》,将其放入适合iPad等阅读终端。目前,杂志在安卓系统上已经单本上线。在2011年的时候,安卓系统的预装量超过了300万。我们今年定的量是1000万,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是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的。

电视屏

美丽中国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色彩彩陶审美心理象征

启蒙哲学有一句箴言: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用这一点来验证以对中国这种“连续性文明”的研究是非常贴切的。(张光直先生称的连续性的文明指“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张光直先生说:“要想把握住中国古代文明特征本质的话,考察的对象应该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从比较早期形态到较高级形态演变的一段历史。”[1]因此,要想研究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就应该追溯到史前时代。史前艺术品,包含着重要的巫术、宗教等精神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只从物质或实用的角度来理解它们,我们应该在这些器物和遗物身上寻找心理的表现形式,还要通过复原史前人类的行为操作来探求他们的观念,并在史前人类的观念整体中把握他们的审美心理。因此,史前艺术品应该被看作是史前人类精神逻辑的展现,是人类心理的典型物化形式。从这些有形的物化形式来研究人类无形的心理和精神,从他们感知和思维的形成中,窥测其心理状态,这正像西方人类学家把这一工作形容为“从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整本书重构出来”一样。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曾在《艺术心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卜文中这样描述:“对艺术的本质,从心理的角度加以推理研究,大概起源于广泛流行的对超自然力量和艺术家灵感的原始信仰……那种符合神意的颂诗和符篆可以祓邪禳灾,符合神意的雕像、神庙和宗教礼仪则可以使神灵愉悦,显然神灵是有所偏袒的,正是在这些地方闪现出审美趣味……。”[2]他还指出,审美心理学:“把艺术作品放在更广阔的人类行为范围内进行研究。……理解这些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与艺术以外的其他人类经验的关系,以及他们与人类机体结构的关系。”[3]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文化遗迹,是史前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又是艺术的重要源头,同时它也是巫术思维的一个产物和史前色彩审美心理典型的物化形式。通过对彩陶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知史前原始人类从审美感知、审美感情到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的整体过程。远古祖先的精神风采和神韵都凝结在物化的彩陶中,它体现着长达几千年的先民的风范,并且经历了约3000年左右的由盛到衰的演变历程。对彩陶的研究,我们需要转变某些传统的、陈旧的学术观念和思维方式。通常认为,彩陶是一种实用的器具,是先民为了实用的目的而创造的。但有研究者认为,陶器(彩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典型的用途是作为随葬品或葬具,生活中用量极少。因此,彩陶应该是“礼器”,是为了神圣的目的而创造图(1)彩陶大汶口文化出来的,因而不应仅仅视为日常实用器皿。[4]彩陶,即彩色陶器。它是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入窑烧制而成。如果说石器作为人类最初也是惟一的创造是审美心理的萌发,那么具有巫术倾向的彩陶的制造应是色彩审美心理典型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着色于自身”向“着色于物”或“绘形于物”的一个开始,可以说,色彩伴随着彩陶的始终。

彩陶的基本色彩有红色、黑色、白色及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过度性的间色,如赭色和黄色等(图1)。中国彩陶最先所使用的色彩是红色。考古研究发现,老官台文化彩陶纹饰就是红色宽带蚊。这种红色宽带纹在大亚湾

等早期彩陶中都被使用,成为最普遍的用色。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中、后期以黑彩为主,并与红色并用,形成红底黑花的强烈反差(图2)。彩陶作为“礼器”,是为神圣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它的用色不应是简单的为了装饰的需要,但从彩陶的用色我们可以探知,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明显脱离动物性被动色彩反应,出现为生命本能需要而选择和运用色彩。于是,黑、白、红、赭、黄、绿等颜色被由简到繁地运用于和生命相关的各种活动中。当然,原始人类首次发现和使用颜色究竟发生于何年何月,并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人类现代色彩本质的起源处,我们主要认识人的原始色彩本能何以发生和发生的根据。下面我们就彩陶最初的用色红、黑、白等三色进行比较理性的逻辑分析:

红色著名文艺史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及红色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认为的:大概原始人最初所用的红色,就是他亲手杀死的敌人或兽类的鲜血。而到了后来,则大概都采用红矿石装饰,因为红矿石是到处都有的。而且,格罗塞还认为,红色是一切民族都喜欢的色彩,只要留神小孩,就可以晓得人类对于红色的爱好至今还很少改变。在一个水彩画的颜料盒中,红色总是最先用空。歌德在他的《色彩学》中,对橙红的颜色在情感上能使人激发无比的力量这一点也大为赞叹,他说:“橙红色!这种颜色最能表示力气,无怪那些强有力的、健康的、的男人都特别喜爱此种颜色。野蛮人对这种颜色的爱好,是到处彰著的。”[5]因此,在非洲、亚洲、欧洲等相当大的地域,都曾经发现史前人类在墓葬中把红色的石矿粉撒在尸体的周围。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一万五千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的遗骨旁就撒放着红色的矿粉,据河北磁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结果考证,约八千年前原始人所制作的骨质和石质饰物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的,好像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红色是直接联系着动物性特征和血液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原始人在战争或狩猎中发现,人或动物失去了红色血液,就失去了生命。因此,红色的审美价值之大说明色彩与人的原始性本能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从人性本能的自发装饰基础上支持着审美感觉。

黑色和白色 黑色和白色也是原始色彩活动中最常见的色彩。蒙蒙混沌初开,黑白色彩纷呈。从人的视觉能力看,白色是阳光的颜色,它象征着光明、温暖、安全黑色则是夜晚的来临,它象征着神秘、死亡、恐怖。这应该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色彩的最初的心理感应。

现代解剖学研究发现,在人的眼睛结构中,存在着可以感受明暗和色彩的两种细胞。即柱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柱状细胞对暗光下的形体较敏感,而锥壮细胞则对于色彩的认识较敏感。在人类原始时期,经过数十万年的长期演变,人的眼睛在感受明暗的基础上逐渐向感受色彩进化,所以明暗是人的色彩感觉的中轴。色彩是在中轴上的延 展。人在宇宙的大范围中感应着明暗的作用,后来发现单色,处于本能,人对单色进行有意识的运用。并且随着人类视觉感官的不断进化,原始人产生色彩感觉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由于原始生命本能的内在需要,使原始人在自然界中发现并使用红、黑、白等几种单纯的颜色,然后又把这些颜色直接运用于与生命相关的地方。从此以后,人类离开了动物性被动色彩感应,由生命自发本能创立直接属于现代人色彩感知的起源。彩陶,就是最有力的见证。日本学者城一夫在《色彩史话》中这样说过:“色在具备物质的一种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例如,红色是人类血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象征,这是从古至今各民族的共同观念。彩陶纹饰首先主要用红色,并在后来红色一直成为与其他颜色并用的重要色彩,虽然难以断定其全部原因,但这与红色本身的效力以及它使人所产生的联想性,肯定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次,彩陶对色彩的使用,除了美的需要以外,便是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而存在,带有某种“民族的共同观念”。[6]

彩陶中所使用的色彩并不复杂,从“着色于自身”到“着色于物体”或“绘形于物体”,使颜色和物体同时产生了咒术功能,着色于自身所产生的咒术性效果同色彩一起移到了物体上。“只是到了后来,色彩所具有的咒术性逐渐消失,形体成了重要因素,色彩仅仅附属于器体,起到了单纯补充形体和象征的作用。‘人着色于物体,无声地传达了各种意识、感情和情绪,颜色变成了语言、思想和感情。”[7]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彩陶所用的红、白、黑、黄、赭等颜色,一直是中国人长期喜爱的色彩,我们从原始彩陶的用色,可以看到中国人对某些色彩喜爱的沿袭性。因此,彩陶的用色,我们恰好找到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源头,它渗透着、凝结着中国人最初的色彩情感和审美心理。

当然,对于彩陶的颜色,我们还可以有多种推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颜料品种相对比较单一,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当时不同地域的人对色彩的偏好不同,以及色彩与心理情绪对应的不同有关。彩陶用色,不以鲜艳夺目取胜,而是以自然和谐为特点。这种自然和谐,也许与当时先民的精神状态相吻合,他们是一种无言的语言,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原始人类的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彩陶的色彩审美心理形成之后,中国人的色彩审美倾向似乎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形成五彩彰施的象征性色彩观,每一色彩都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古代绘画、宫殿建筑、建筑装饰、服装以及民间美术、戏曲艺术中等其二是形成尚黑的色彩观,人类的原始色彩本能得到升华,具体地说,尚黑的色彩审美心理在艺术形式中得以升华,即中国古代文人画以水墨的审美情趣,把原始色彩本能的黑色升华为可供观赏品位的墨色形式,形成独特的水墨绘画色彩表现。这两种色彩审美情感相互交织,又各自独立。对于这两种色彩审美倾向的形成,我们有必要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人类色彩的起源处去寻找答案。

美丽中国心得范文第3篇

因为大家喜欢钱,所以美国广告上全是中奖和退钱花样。杂志推销商每隔五、六个月就寄封信来,告诉你一订杂志就中百万大奖。为了要中百万而订阅杂志的美国人不知道有多少。因为大家喜欢美女,广告公司就动员了美国所有的模特儿及如花似玉的女人。也因为大家喜欢明星,所以电影及运动明星就争着做广告。又因为大家喜欢性,于是所有的广告里都加上性的。甚至于毫无关系的商品也往性上扯,例如雪白牙膏的广告在电视中就道:“雪白牙膏使你的牙齿性感。”

今天美国广告中的时尚消费心理可以用五个字予以充分表现。这五个字就是New(新),Natural(自然)、Light(轻)、Real(真)、Rich(浓烈)。这五字诀是美国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家研究了大量广告后才得出来的,每一字都显示出今天美国人的消费心理状态。

New(新):美国人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民族,这一点与中国人大不相同。有一个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人写道:“中国人真让我笑掉大牙,就算你制造出更好的新肥皂,你仍然必须用原来的包装纸包,而且仍然要说是老牌子”。

美国人全喜欢新东西,他们经常换汽车、经常搬家、经常换工作就是最好证明。美国的商品要经常翻新,就算是一成不变,也要换换包装,加上一个新字,否则就没有人买。

Natural(自然):美国人的四周都是人造的东西,他们的食物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加工品。医学界找不出癌症的真正病因,便每天把一种加工品指为癌症祸源。美国人吓怕了,他们要返朴归真,要走向原始,所以近来的自然食物商店就勃然兴起。谈到自然食物店,又轮到我们中国人笑掉大牙了,里面卖的就是没加工的黄豆、小米、生葱、生姜之类的东西。

美国工商业抓住这种返朴归真心理,便在广告上加上“自然”二字。卖番茄酱的广告说,他们是把番茄摘下来立刻做成罐头,一点化学品都没有。卖橘子水的广告说,他们的橘子水罐头是从树上的橘子直接挤到罐头里的。

Light(轻):美国人都患了恐肥症,全国上下都在节食减肥。广告便抓住这种恐惧心理,用轻字来推销商品。百事可乐广告中的细瘦美女就不断地说,每瓶百事可乐中仅有一个卡路里。米勒啤酒的商标上也加上一个Light,雇来一大堆体育明星,每天在电视中吵着说米勒啤酒不增加体重。

Real(真):中国人对“真”的重要性早就了解,所以很久以来便喊出“货真价实”一语。可口可乐广告中那句It’s a real thing在世界上不知唱了多少年,简直可以说家喻户晓。它的中文意思是说,你要喝可乐,就喝地地道道的可口可乐,不要喝冒牌货,只有我们的才是正宗货色。

Rich(浓烈):Rich很难翻译,它多指食物味道足。美国人做起广告来一定说:这种酒真够味道,这种烟草嚼起来劲道真足。形容味道的醇烈,美国人就用Rich。电视中那个牛郎打扮的出名牛仔捏一口烟草填到口中,嘴里呱啦呱啦地说些南方话,他说的话中最主要的一个字就是Rich。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市场学会 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专家

美丽中国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CompStat CitiStat GMAP 电子政务 城市管理 信息化

一、引言

世界正在步入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是这

一时代的主要特征。由于全球一体化和多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中国政府正面临

着巨大的压力。城市发展加速,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的纽约警察局的CompStat以及从其延伸出来的巴尔的摩的CitiStat和华盛顿州的GMAP三个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引出对中国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借鉴意义。

足城市建设的需求,仅仅依靠人工手动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中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主要的问题有:

⑴城市管理体制不合理。传统的城市管理是一种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每个部门各管一块,致使城市管理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增加了执法成本,影响了执法效率,综合协调性不强。

⑵信息传递不及时。当城市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后,除了管理部门例行执勤巡逻中发现以外,大多数情况是群众打电话反映、或者媒体进行曝光后,管理部门才获得信息,去协调处理问题,因此处理常常严重滞后。

⑶管理法规不够健全,管理缺乏权威。

⑷运行成本高,政府财政负担沉重。

⑸人的因素影响管理。 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市民对政府管理机构的认识度和理解度不够。由于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他们既是管理结果的承受着,更应是管理的参与者,所以,市民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很大程度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政府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信息化发达城市的信息化战略代表了当今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交流的规模、速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近几年来,为了确保信息技术领先优势,一些国家或其中心城市纷纷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在这一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的CompStat以及从其延伸出来的CitiStat和GMAP是信息化应用到城市管理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本文首先介绍这3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探讨对中国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借鉴。

二 、美国典型案例介绍

纽约警察局的CompStat作为先驱,在信息技术和管理改革的结合中,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美国很多州和城市甚至很多国家都借鉴其经验,出现了类似的系统。下面主要介绍3个典型案例,虽然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是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效果。

⒈纽约市警察局CompStat[1]

CompStat (计算机统计系统,Computer Statistics 或 Comparative Statistics)是在纽约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情况下,1994年由纽约警察局长William Bratton的领导下建立的犯罪追踪和管理系统。CompStat在1996年获得了由哈佛大学组织评选的政府创新奖。

在CompStat之前,纽约市警察局使用的是月报形式。各部门的负责人在每个月底前写出报告,然后在下个月的7号之前递交上级,上级领导在15号之前看完汇报,然后反馈意见,随后再采取行动。通常这个时候,犯罪情况已经至少发生1个月了。而且犯罪情况是和地图静态点对点的映射,信息量比较少,更新慢,对信息的掌握不全面,而且不容易分析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犯罪管理就有了客观可能。

CompStat系统首先定期收集数据,然后结合基本的警察评估工具和规则分析数据,并把数据映射到地图上,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主要负责人员在专门的会议室开会,根据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职责,会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犯罪的追踪和警察管理。CompStat主要目的是提高警察局的分层管理效率和更有效地减少犯罪。

CompStat机制包括以下5个部分。

⑴资料收集

纽约警察局分成76个分局,9个警察服务区和12个地铁区域,共97个分区。每个分区每周统计各种犯罪资料,加上重点案件的书面材料,警察的运作情况和其他相关材料等传送到CompStat小组。

⑵CompStat小组

CompStat小组有15位数据统计分析人员,另外10位助理负责收集统计数据。

⑶会议室

CompStat有一个专门的会议室,里面装备了可以显示统计表、数字和地图的大型投影仪和多台计算机。由专门的硬件软件建立了一个平台,可以分享信息。

⑷相关会议

CompStat包括了很多的相关会议:CompStat简报会前会,分管管理小组会,警察局2周一次的策略会议,每周局长对市长的简报。其中每2周1次的防止犯罪策略会议是系统核心,在会议上结合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后,进行分析评估,并且让分局长对问题进行回应解答。允许各级管理人员对数据里面任何问题提出异议,并且要求解答。在会议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有关犯罪和逮捕情况,以及相关案件的情况作出汇报。然后确定各个部门职责缺失所在,可以公开问责管理人员执行情况,并令其整改。当分局长会后针对问题采取行动后,管理人员可以观察执行情况,在随后的会议继续分析,评判成功与否。如果分局长没有能力解决,要接受批评,甚至免职。

⑸部门协作

除了纽约警察局,纽约地区的律师办公室、教育部门的学校安全委员会,信息管理部门也受邀参加会议,共同协商处理问题。

CompStat投入使用后,对降低犯罪率起了明显的作用,在前6年(1988 ~1994年)暴力犯罪率下降了15.9%,财产犯罪率下降29.1%;1994年至2003年暴力犯罪率下降了47.6%,财产犯罪率下降48.8%。

⒉巴尔的摩市CitiStat[2]

CitiStat是2000年由市长Martin O’Malley在巴尔的摩(Baltimore)开始实施的。在2004年,巴尔的摩的CitiStat获得了哈佛大学组织评选的五个美国政府创新奖之一。

CitiStat是数据驱动城市管理系统,通过软件的方式跟踪政府管理部门的执行情况。政府的每一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每2周去市政府参加会议。汇报管理的执行情况,并且回答市长、市长办公室以及其他部门的负责人提出的质疑。

CitiStat起源于1999年Malley当选巴尔的摩市长时。其同事Jack Maple曾参与到CompStat项目,Jack把纽约警察局的CompStat用到了巴尔的摩警察局。当Malley了解CompStat后,决定把这个管理机制使用到巴尔的摩市的管理中。经过筹备,2000年6月CitiStat开始投入实施,最初只包括固体废料处理部门,2002年时包括了16个部门,现在已经包括了全部的管理部门。在执行初期,管理部门关注的数据主要是已经收集到的数据,特别是针对旷工和超时工作的工资单和一些个人数据。随着CitiStat的推进,市长办公室要求管理部门搜集额外的数据,比如公众投诉的反馈时间等,从而能够更深入全面地进行考核,希望能够达到零投诉。

CitiStat系统,是自上而下的,得到市长的支持和参与(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参见图1)。市长设置策略和目标,以及对各个部门的要求;各个部门在市长设定的策略下开展工作;CitiStat跟踪监督、控制各个部门的工作。

CitiStat的主要功能有:

⑴提高了对公众服务的质量;

⑵提高了不同管理层的沟通和协作;

⑶提供了跨部门合作的机会,更有效、更便利地解决跨部门问题;

⑷对每一个部门提供了更有效的绩效考核方式;

⑸节约管理成本。

市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每两周参加一次CitiStat会议,参会的还有市长,副市长和主要的议会议员。在会议前,各个部门提交给CitiStat小组过去两个星期的相关数据。CitiStat小组包括操作组和技术组。操作组负责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在收到上报的数据后,进行数据调查,随机调查案例并与前期数据比较,然后根据数据提出存在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操作组要根据上报的数据和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若有必要,则针对问题把数据通报给其他相关部门,让其准备在会议上回答问题。CitiStat技术小组负责准备会议汇报材料,把操作组提供的数据和GIS结合,更新数据库材料等。

在会议上,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汇报两星期的数据,并且解答会议其他人的质疑,如果出了任何问题,那么大家协商处理,并且协作配合解决。会议中还对以前会议的问题进行反馈了解。会议后,相关部门就按照会议要求决定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CitiStat与311电话平台的联合。311电话系统和紧急电话911以及411信息台类似,但主要用于处理市民需要市政府处理的非紧急类的事务,是市民和政府的沟通平台。CitiStat通过311电话获得市民的需求和投诉信息,并且可以很方便地跟踪到管理部门的处理情况和反馈时间。每周311大概处理15000个电话。

CitiStat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因此其投资相对较小。比如使用Powerpoint用于做汇报,Excel用于收集数据和图形显示数据。因为巴尔的摩的管理部门基本都有这些软件,所以执行投入非常少。CitiStat项目仅仅是雇佣了几个人用于系统运行,并且在市政大厅设立1个CitiStat会议室。CitiStat的建立花费了28.5万美金,年花费近40万美金,大部分的花费用于项目人员的工资。运行的前4年,节约了1亿美金。在投入的第一年,就获益了1200万美金。每年在节约超时工资支付上,就能达到600万美金。

目前执行CitiStat项目的城市还有 雪城(Syracuse)、金山(San Francisco)、底特律(Detroit)和迈阿密(Miami),等等。雪城在执行CitiStat上,第一年就为政府节省了1400万美金。

之后,O'Malley 又当选马里兰州州长,并把CitiStat应用到州级政府。为此推行了StateStat。但是StateStat远远比CitiStat复杂得多。巴尔的摩的CitiStat管理15000名雇员,而StateStat管理80000雇员,每一年的执行费用是36万美金,预算到2012年年花费为38.9万美金。

⒊华盛顿州GMAP

华盛顿州的GMAP[3]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2005年6月华盛顿州州长Christine Gregoire 在了解了CitiStat的成功实践后,决定在华盛顿州实施类似系统。这个系统称之为GMAP (Government Management Accoun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GMAP和CitiStat类似的是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但是不同的是,GMAP不仅仅针对部门进行汇报,而且针对议题进行管理考核,从而侧重于跨部门的协作和具体实践问题的解决。议题包括控制对儿童的犯罪,降低高峰时间的交通堵塞,等等。

GMAP会议主要针对5类问题:

⑴经济增长。主要包括的部门有雇用安全部门、劳动和工业部门、财政部门、经济贸易发展部门等。

⑵政府效率提高。主要包括信息部门、州行政管理部门、经济风险部门和人事部门等。

⑶健康。主要包括社会和健康服务部门、授权的医疗中心等。

⑷安全。主要包括社会健康服务部门、华盛顿州巡逻部门、安全部门、劳动和工业部门等。

⑸交通。主要是交通部门和州巡逻部门的协调。

GMAP运行初始只有4个工作人员,后来发展到13人。为了发展这个项目,州政府通过人事部门和咨询部门合作,对州雇员进行相关培训,目前提供的培训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如何评估等。目前政府的官员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实时的数据。

三、案例的总结

上面所述的3个案例都是对城市管理进行的改革,并且结合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分析出这些项目的如下优点[5-9]。

⒈信息的及时性

信息的及时性体现在:各个部门都能够实时地采集数据并及时地将这些信息传送到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借助软件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且将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到GIS系统,使数据更加直观,能够看到地理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从而能比较容易地分析数据发展趋势。基本上这些项目都是以两个星期作为时间周期。

⒉策略的合理性

行动策略是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评估后,在会议上获得及时充分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会议讨论确定的,从而能制定更加合理的、比较有效的行为策略。

⒊人员配置的及时性

在会议中,政府各个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会议,一旦策略确定后,能够马上确定责任,能够尽快地配置人员,能够直接由基层管理人员决定派遣人数,能够实现最佳利用人力资源。

⒋策略和评估的持续性

会议中,一旦问题被确定,相关策略制定后,会后马上就采取行动,在随后的会议中,会追踪执行情况,并且根据执行的情况,对策略进行及时修正。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策略不断修正,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且根据执行过程的情况,一直在评估。

⒌跨部门的协作

无论是CompStat,还是CitiStat、GMAP,尤其是GMAP,都不同程度进行了跨部门的协作。首先各个部门共享数据,其次是各部门的领导者分析和协商处理,并且在随后的会议中持续跟踪处理结果。各个部门之间职责非常清楚,有利于合作处理跨部门的复杂性事件。

⒍信息公开度提高

政府管理部门定期收集信息、上报数据,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公开信息,让公众和其他部门了解管理工作的情况。如此提高了信息公开的程度,也增大了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信息了解程度,并能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理解。

⒎人员培训

在GMAP项目里,特别重视政府雇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信息化处理能力的提高。

四、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城市管理信息化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宁波的81890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城市网格化管理都是成功的案例。中国成功案例更多的是侧重社区或者基层的服务管理,涉及到的部门相对还比较少。比如城市网格化,基本是在建委的领导下,涉及的部门主要是城管部门,所以可以借鉴CompStat、CitiStat和GMAP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⒈数据的界定

对于评估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服务质量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是需要严格界定的。这些数据应该是对解决问题有实际意义的数据,而不仅仅是容易统计测量的数据。有些服务是没办法用直接可见的数据来评估,比如服务质量的评估等。数据应该同时来源于内部和外部,外部数据主要来源于市民的投诉或者建议,内部数据来源于政府内部报告和统计数据。中国政府内部有周报月报,但是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不够。对于外部数据,宁波81890就是个比较好的例子,通过81890热线电话,沟通政府和居民,81890和巴尔的摩CitiStat系统的311具有同样的功能。

⒉按议题还是按部门讨论

在上述的案例中,有针对部门进行评估分析和问责的,也有按照议题来分析和问责的。从协作的角度来说,按照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但是对于数据分析和责任确定就比较复杂。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两种方法的结合。对于主要的议题,按照议题进行分析评估,其他按照部门处理。

⒊评估的界定

评估的目标取决于市长初期建立的目标。所以在执行这个系统的前期,市政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在实际的行动中,已确定的目标体系决定了评估的方向,但是反过来,行动也会在评估中修正目标体系。

⒋对公众的信息共享

公众对政府管理信息的了解程度影响到对政府管理的支持度和理解度。现在互联网的普及,政府把很多信息到互联网让公众查询。这几个实例都通过互联网信息,及时地把会议情况按照问题做出公开的报告。但是这个不是信息共享的唯一方式。在美国纽约州,有的政府会议会对公众电视直播或者网络点播。中国有听证会的直播,但是是否能把政府部分会议公开,值得参考。

总而言之,美国的纽约警察局的CompStat以及从其延伸出来的巴尔的摩的CitiStat和华盛顿州的GMAP三个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对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体制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NYPD CompStat[EB/OL]. [2008-08-28].

Baltimore CitiStat[EB/OL]. [2008-08-28].

Lidbury C. What About My Street? How the City Can Improve Its Tracking of Service Delivery[M]. New York: New York City Independent Budget Office Policy Brief,2002

Smith D C,Bratton W J.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New York City: Compstat and the Revolution in Police Management, Managing Performance in American Government[M]. New York: The Rockefeller Institute Press,2001:459

O'Connell P E.The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Endowment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Using Performance Data for Accountability: The New York City Police Department’s CompStat Model of Police Management(2001)[EB/OL]. [2008-08-28].省略/pdfs/Oconnell_Report.pdf.

Perez T,Rushing R.THE CITISTAT MODEL How Data-Driven Government Can Increase Effciency & Effectiveness [M].Washington D.C: Center forAmerican Progress ,2007

作者简介:

美丽中国心得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目前,热衰于学汉语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

我国向西方传播东方文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丝绸之路向西方传送精致的东方丝绸时,也送去了东方文明。早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就对中国的富庶有大量记载。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看不到外界的发展,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才认识到自己的文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让中国国民开始反思自己,与此同时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先进知识分子促使西学大规模涌入了中国。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现代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喜欢中国的易经、老子、庄子、论语、古典诗词、书法、绘画、戏剧等等。

造成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崇尚中庸和平,西方提倡崇力尚争。这也是中国文明吸引西方社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西方文化是以斗争为基本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他认为:“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中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功利,展开竞争,努力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导致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变得冷漠、自私、精神空虚。而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西方的精神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儒家的中庸思想“需要每个人都‘抑其血气之刚’,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允执其中”。要求‘温良恭俭让’,并具备五美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方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应的是道家“柔弱、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此间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给各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同时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西方道德和政治乌托邦的崩溃,造成了西方人民精神流离失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以宁静、和平为精神宗旨的理念成为众多西方人的期盼。于是作为精神依托的老庄思想和佛教思想便成为西方人寻求心灵解脱的一剂良药。众多的西方人开始迷恋古老的老庄哲学传统。而且,“现在,西方已然普遍接受了如下看法:封建帝制下的儒学既是强有力的、又是柔韧的信条,它的强有力足以使它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世人,它的柔韧足以使它在长达两千年间不断自我调节而适应着不断变化的形势…”·儒家作为中国文明这一巨大的人类成就的中心传统,值得人们重视和尊重。”可见,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都得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吸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汉字、书法的热情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兴趣的起点

西方人对中国汉字的兴趣由来已久。在莱布尼茨编辑《中国近况》一书时,就对刚刚传入不久的中国汉字特有的非拼音式、靠线条为主的象形文字大感新奇。绪论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更让莱布尼茨感到惊奇的是,那么多形象迥异的文字居然只有很少数量的不同组合读法。这对以完全建立在拼音文字为母语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惊奇一直延伸到20世纪。从莱布尼茨、柏应理、马若瑟、狄德罗、克洛岱尔到谢阁兰,再到艾田蒲,西方的大诗人们都对中国文字钟情不已。

西方人对汉字的兴趣与对书法的兴趣紧紧连在一起。西方人对“书法”很感兴趣,并将其直译为“美丽的文字画像艺术”。他们看到中国人能够从文字引发出一整套传统,并融合了哲学、生活感悟与墨艺,不禁叹为观止。

早在18世纪西方汉学家就开始收藏书法作品,当时美国最大的书法收藏家是古尔洛夫,他最重要的两件藏品是黄庭坚的《廉颇问蔺相如》和米芾的一件早期作品。60年代初,美国的书法收藏得到了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系东方艺术史教授方闻。后来方教授发表了数篇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论文,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中国书法的了解,推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书法研究和教学。

二、西方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看到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们古人的心中,诗歌是最崇高、最美好的艺术,是他们和世界交流的最佳方式,也是他们与后人对话的最好手段。在我们古诗里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天然的诗歌情怀,那样一种艺术的直觉、生命的感悟,不仅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也会感染全世界各民族的人们,尤其是中国古诗所体现出来的玄远空灵的意境,更是现代西方人所孜孜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西方人从中国的古典诗歌中看到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受到推崇是顺应了西方现代诗歌、语言学、符号学和艺术上的各种探索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西方文化中追求精神性的一面。美国意象派诗人艾兹拉·庞德,对于中国古诗中生动呈现的意象及那种玄远的意境如痴如醉,随即狂热地投入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并且爱屋及乌,学习并翻译了好多优美的篇章。1945年庞德因涉嫌法西斯罪被捕,入狱时只带了一部《四书》和一部中文字典。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英国学者阿瑟·韦利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英国介绍中国文学最有成就者。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他使中国古诗进入了西方普通读者的视野,并对西方汉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美国诗人费诺罗萨近乎一生都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诗剧,这些人莫不为汉学西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在与西方的碰撞当中,中国传统文明首先带给西方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沉稳、人情、善良

对于西方人来说,_中国人永远是个谜。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着突出个性又有着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是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最富有魅力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重“天理”和“人情”,做人要讲“通情达理”、“重情重理”、“人情人理”、“情理交融”等等。从以上的成语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为人处事既讲“人情”又讲“天理”,并且把“情”放在“理”之前。中国人最崇尚情谊,把个人、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重视培育孩子,有非常清晰的丈夫妻子的角色定位。他们也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家庭,所以中国的家庭关系相当牢固,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和参与竞争的疲惫。这时候,若拥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交往圈,及时得到他人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人生才不会过于悲苦。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疏于“人情”交往。当个人碰到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时,自杀、吸毒就成为唯一出路。所以,马尔库塞说西方社会病了,西方社会的未来必须潜心学习东方的儒家精神。

中国人注重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民族大义之责,我们用这种民族大义之责换取一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在其位,谋其事”,这是工作的职责,我们用这种工作的职责来换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兄友弟恭”,这是家庭的责任,我们用这种职责来换取家庭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