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莲的诗句

有关莲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莲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莲的诗句

有关莲的诗句范文第1篇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丝毫不在意 没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 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解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在 深潜海底

我们都没有错,错的是我们都太年轻!

有关莲的诗句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三网融合 CAS CPK 可信连接

当前我国三网融合正在推进,在三网融合过程中网络的安全保护可信度不仅对通讯、数据的交换传输连接来说是最重要的,对于广播电视系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我国广电系统的运营方式绝大部分只是从点到面的单向传输即使是双向互动点对点的传输也还处于刚刚启动的阶段,更何况在三网融合时代广电也要进入通讯、数据以及互联网传输的领域,而且还要和国际接规交流,因此对于网络的安全可信要求不可能再出现电信和广电各搞一套的了。

过去广电系统的信息传输是以公益性为主来运营的,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广电自然也应转向具有盈利性的服务方向迈进。到目前为止,广电系统只是在付费电视一个狭窄的领域内运作。付费电视需要条件接收技术(CAS)来支持,从上世纪末开始十几年未我们只是围绕着国外开发的加解密技术(非对称密钥体系)转,目前这种为付费电视应用的技术在国际上也已日趋落后,而且冲艮本不能适应在三网融合中的应用。

虽然公开密钥体系也早已为广电业界所熟悉,但也只是局限在国外只在广电领域内局部采用的技术(比如RSA等,至于CPK.CombinedPublicKey体系恐怕无人关注).可是公钥系统在IT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很普及。由于广电和工信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的联系,对于工信部门正在开展进行的相关技术活动广电部门也很少关注和报道同样工信息对于广电系统网络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也不定十分了解,所以加强两部门双方的信息沟通对推进我国三网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ISO/IEC JTC1/SC6(iIlI~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系统间通信与信息交换分技术委员会第六分会)目前正在开展未来网络标准化研究工作。未来网络是ISOIIEC在2007年8月西安会议上成立的一个新一代网络标准制订计划,其宗旨是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用展望未来的方法,以需求为指导,大胆地设计出一套能够满足未来长远需求的新型网络体系。未未网络命名和寻址是目前产业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ISO/IECJTC1/SC6研究的重要议题。根据工业信息化部科技司8FJ组织国内专家单位的论证评审意见,国内有关专家出席了今年9月ISO/IECJTC/SC6在伦敦举行了关于未来网络会议的年会,中国专家在伦敦会议上报告介绍了由中国发明及使用CPK标识认证并且实现了可信连接的新技术,提出了未来互联网的新通讯理念、机制、规则、框架及新的通讯协议。在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RSA2010信息安全国际论坛(全球最权威的信息安全年度峰会首次进入中国)上,中国专家发表了解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地址认证专题报告。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安全是个让全球人们都头疼的大问题,全球许多专家和科学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并试图找出解决的方法。最后人们逐渐达成共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来自互联网自身的信任机制。用比喻来说明,如果有人想给你寄一封信或包裹,邮政系统不管里面是什么内容,也不管接收方是否愿意,都会把信送到接收方手里,由接收方自己来拆信、拆包来检验。网络通讯机制也是一样,会把邮件送到接收亢由接收方自己打开和检验。

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和企业都采用防病毒软件来进行病毒识别和防护,用形象的比喻,这些防病毒软件就像城墙门口站的士兵,如中国古代水浒一样,检查每一个人的脸与城墙上挂的林冲和鲁智深画像是否一样来检查每一个数据包。这种古老的比对法有先天和不可克服的缺陷。所以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在2005年就提出,堵漏洞和打补丁不是解决办法。

美国提出了网际安全和可信系统的概念,并提出标识认证、新的安全基础协议是首要事项和关键。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是怎样实现真正的可信连接非常幸运的是,中国专家找到了解决办法,使用CPK加上fPv9互联网协议(美国已放弃而被我国采用)能够实现真正的可信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改变了通讯规则,从现有的先通讯后验证,改为先验证后通讯,同时互联网的通讯规则也从“基于IP地址的通讯”改变为“基于ID标识的通讯”互联网通讯协议也是具有全新报头结构的新协议,报头中增加了标识认证,在数据传输之前实行基于标识(1D)的原始地址验证保证和实现可信连接。

1新通讯规则的产生

基于IP的通信已发展为IPv4,iPv6,成为通信的主流(IPv9地址容量远大于lPv6,其可以向下兼容),普及到全世界范围。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IPv4、IPv6从设计就没有考虑安全机制。现在,安全问题越未越突出,危及到互联网的生存。

以互联网为主的通信网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纯信息系统发展为与物联网相结合的新的网际空间,在广阔的网际空间以构建可信系统为主要目标。

为此,各国都相继开展了新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国际上的讨论看,看法趋于一致,认为未来网络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绿色网络”,即使有恶意活动发生,应立即能被发现,立即能被遏制。这是个很复杂的任务,确实需要解决很多相关问题新一代互联网的建设,首先应从解决现行互联网存在的弊病入手。

互联网的安全缺陷来源于最初设计的信任机制,缺乏验证机制,不管用户是否愿意,邮件一定送达,并由接收方自己进行检验。

全球信息安全采用的筑高墙、堵漏洞打补丁等“识别坏人’的技术路线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要彻底解决网络信息安全必须改变通讯机制为怀疑机制。

美国提出网际安全(Cybersecurity)及可信系统(Trustingsystem)概念,提出认证技术(AuthenticationTechnologies)及新的安全基础通讯协议(SecureFundamentalProtcols)是实现可信系统的首要任务和关键。

为此,需要重新设计和定义通讯规则把现有通讯体制的先通讯后验证的机制改变为先验证后通讯的可信连接机制,这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寻址方式:地址的定义不应采用随机数,随机数不易被广泛辨认,只能由指定的DNS来解析,为网络垄断提供了方便;而酝酿中的与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地址定名方式(如十进制实名地址),容易被辨认,不需要远程解析。

(2)地址证明:发送方提供本地址真实性的证明(证据),接受方验证其真实性任何一方都能验证源发地址或路由地址的真实性,以此做到可信连接,防止非法接入.域名和ID地址一致。

2技术路线

在IPv9协议上实现了基于真实地址的可信连接路由器,实现了“先验证后通讯’的新通讯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地址证明

地址证明与验证,属于标识鉴别的范畴。当代信息安全的核心是标识鉴别,是可信系统的“银弹”。银弹需要用新的密码技术解决,是各种公钥体制梦寐以求的难题。公钥密码体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1976年Diffie等人提出非对称密码,第二个发展阶段是1984年Shamir等人提出基于标识的公钥体制,第三个发展阶段是2003年我国南相浩等专家提出的基于种子的组合公钥体B~CPK。CPK正好能解决对超大规模地址的水平化密钥管理及互相认证。CPK的出现推动了公钥密码体制技术的进展。

CPK为每一个地址提供证明自身真实性的证据(由地址签名),任何路由器均可鉴别其地址的真伪(验证签名)。

因为发送方地±马是在数据传输之前先行到达接收方的,接收方可以在数据传输之前先行对地址进行鉴别,判断其真伪称为“事先鉴别”。只有事先鉴别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接入。

(2)路由协议的制定

实名地址的通信协议与随机数地址的通信协议有所不同,相应协议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地址鉴别系统是新增加的协议,对传输格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重点研究报头格式。这涉及到路由器的架构。

新设计的可信网络连接报头结构如表1所示。

(3)可信计算环境

有关莲的诗句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局部封闭联合高频电灼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1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行单纯高频电灼,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局部封闭联合高频电灼,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痊愈71例,治愈率93.4%,复发5例,复发率6.6%;对照组痊愈46例,治愈率61.3%,复发29例,复发率38.7%;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尖锐湿疣;干扰素,重组;局部封闭;高频电灼术

2003年10月—2008年12月,我们以单纯高频电灼术和重组人干扰素α-1b局部封闭联合高频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151例,并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1例均为我科门诊具有典型皮疹并经醋酸白试验确诊为尖锐湿疣(CA)的患者,均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制定的尖锐湿疣诊断标准[1]。其中男104例,女47例,中位年龄35岁(5~86岁),中位病程3个月(5 d~14个月)。纳入标准:初发患者;无自身免疫性及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3个月内未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治疗。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就诊前10天内用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病毒药物者;同时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疣体发生部位:男性患者79例发生于、包皮内外板、冠状沟、系带处,6例发生于尿道口,14例发生于肛周,5例发生于阴囊。女性患者35例发生于小、前庭、、阴道口、会阴,其中3例同时发生于阴道壁;6例发生于宫颈口,1例发生于,5例发生于肛周。疣体直径:15例疣体直径>10 mm,其中4例如鸡蛋大,1例直径为7 cm,融合成块,突出皮面2~3 cm,呈巨大尖锐湿疣;118例直径为5~10 mm;18例直径10个;62例疣体5~10个;49例疣体

将151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75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发病部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高频电灼治疗术(器械型号GDI-9651A)将疣体一次性祛除(对肉眼不明显,但醋酸白试验阳性的皮损也一并清除)。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赛若金粉针100~300万U,具体用量视皮损面积而定,小范围单个皮损用100万U,大范围多个皮损用300万U,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与1%利多卡因适量溶解后放射状注射于疣体基底部,再行高频电灼术将疣体一次性祛除。

1.2.2 疗效观察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后皮损愈合及复况,治疗后3、6、10天各检查创面1次,1个月后复查1次,2次后若无复发于3个月后复查1次,半年后复查1次。

1.2.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按痊愈和复发二级标准[2]:痊愈为半年内无新的疣体出现,复发为在原皮损祛除后,随诊期间在原发皮损处或周围出现新的疣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早期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1。

治疗组5例出现创面感染,给予相应治疗1周后愈合;对照组7例出现继发感染,经治疗后1周愈合。表1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例)

2.2 2组患者复况比较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况比较(例)

治疗组痊愈76例,复发5例,治愈率93.4%,复发率6.6%;对照组痊愈46例,复发29例,治愈率61.3%,复发率38.7%。2组治愈率与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皮损面积较大患者局麻后出现头昏,但利多卡因用量仅为200 mg,治疗量

3 讨 论

尖锐湿疣为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系人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治疗后易复发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手术、激光、冷冻、微波、电灼等)、化学疗法(如鬼臼毒素)及免疫疗法(干扰素、白介素、胸腺肽等),这些疗法均能快速破坏并消除疣体,且创面能在短期内愈合。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疣体周围存在亚临床感染病灶,因肉眼看不到皮损,往往未引起重视,忽视预防性治疗。高频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可使组织凝固脱落,并且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采用高频电灼治疗复发率高,主要是因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干扰素α-1b系一种基因重组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3]。疣基底部注射干扰素通过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治疗亚临床感染及隐性感染的目的[2],从而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电凝固术前局麻同时给予基底部注射干扰素,既方便又易于被患者接受,且大大降低了复发率。本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早期愈合时间方面差异不大,但复发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高频电灼联合干扰素α-1b局部封闭治疗尖锐湿疣的复发率较单纯高频电灼治疗明显降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跃斌.微波联合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3):189-190.

有关莲的诗句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中国宝贵的历史资源中,古代文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诗词歌赋本是古代文学中的奇异瑰宝。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经发起过新乐府运动,其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并涉及较广泛的覆盖面和宽泛的内容。可谓风格各异、题材广泛,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一直到今天,还广泛流传。研究分析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对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白居易 诗歌 美学意蕴 艺术特色

白居易一生多舛,在被贬到江州之后,一直独善其身,追求闲适生活,而疏远现实政治。弹琴、饮酒和写诗,成为他获得闲适生活的重要途径,由此实现了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深刻地影响了中晚唐时期中国美学的走向。从某种程度上讲,白居易诗歌中具有共同的艺术特色,却有着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从养生诗、亲情诗和闲情诗等方面对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一、白居易诗歌概述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字乐大,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素有“诗工”之称。其语言平易通俗、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长恨歌》《琵琶行》为其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流传于世,其许多诗词歌赋被列入《唐诗月百首》,以供后人学习和背诵。因为脍炙人口,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喜爱,在越南和日本等国家广为流传。作为一位富于独创性的著名诗人,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极高,艺术特色非常鲜明。

从分类上看,白居易诗歌主要分为杂律诗、感受诗、闲适诗和讽喻诗四类。因为用语言很难表达其杂律诗的特色,讽喻诗过多涉及政治观点,本文重点分析的是白居易养生诗、闲适诗的艺术特色。

二、白居易养生诗的艺术特色

在白居易的养生诗中,五言古体占有较高的比例,《仲夏斋戒月》就是五言古体的题材,主要描写他通过吃素济宁养生的日常生活状态。白居易写诗喜欢对体裁进行创新,不拘泥于刻板的格律,注重自然而随性的写作。这也是他闲适养生、不受约束、爱好自由的体现。

1.白居易养生诗的题材特色

在诗歌作品创作中,作者选取的材料,即为题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看到的东西,是白居易诗歌的主要题材,他注重自身的修养,写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他的养生题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选材的生活化和日常化。讲述自己的生活、描述生活中遇到的琐事,并抒写自己的随感和喜怒哀乐,是白居易养生诗歌的主要题材。因此,其选材和日常生活更加贴近。例如,他主要选取田园间常见的小桥流水、花鸟虫鱼描写自然景物,甚至还包括家禽和农作物。选取围栏、蔬菜、书等日常吃穿用的东西描写事物。白居养生诗的选材虽然日常化、生活化,但他安于养生,仅仅是随意和纯粹地描写日常生活的一种状态,并不注重对民生疾苦的突出。

由于白居易选材的日常化,能使读者很容易了解他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偏爱和喜好。

例如,从《斋月静居》中,读者了解他吃斋时候的种种感受。在《从老子》中,读者一目了然他所喜爱的圣贤书和读书后的感受,对他的有关主张也隐约可见。甚至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琐事,如早起梳头、半夜惊醒、白天晒太阳等,都能变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也许有人认为白居易诗歌没有内涵,只有过于简单的选材,没有描述世风世俗,缺乏一定的雄心抱负。事实上,这正是白居易的特点所在,他是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吸引读者,而非以选材打动读者,让读者身临其境。

其次是表现生活的诗意化。白居易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他的诗词歌赋主要描写日常生活,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抒写。他的养生生活诗意化,常常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日常事务。如《新沐浴》中描写道:“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坂。半甜半饱时,四体春悠悠。”短短几句诗,是其沐浴前吃饱喝足的写照,由此可见,白居易是一位名副其的养生大家,他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2.白居易养生诗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喜用口语。白居易的养生诗明白晓畅,喜欢用口语化的语句,因此浅显易懂,一些口语化的词,如“渐觉”“不如”“不必”“可以”“只有”等,在白居易的养生诗中处处可见。例如在《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中“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两个比较口语化的词,“应是”和“只有”都在诗中出现。可见其诗句更像是一种口语描述,大多是即兴有感而发,通俗易懂。像这种通俗化的诗句通常在下层百姓中流传,并不被一些诗词大家所采用。因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贴近,白居易的口语化诗词歌赋能发挥娱乐自己、娱乐大众的作用,其为人率真,创造手法独辟蹊径。以养生为最高境界的生活状态,并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修心养性。

其次是语近思深。白居易的养生诗只是平淡的描述,没有夸张的修饰,没有华朋的辞藻,却韵味无穷。不被世俗所染,而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通过对清风明月的描述,对自己高雅豁达的胸怀进行彰显。将自己的人生用平淡的诗句进行描述,相比华丽的诗词歌赋,白居易的养生诗更具有吸引力,真正达到诗意人生的境界。

3.白居易养生诗的意象特征

首先,酒是伴侣。白居易在作诗时常常小酌,吟诗作画始终与酒相伴。在对世态炎凉感慨时,白居易会举酒邀月,也会借酒浇愁,他时常在酒盅中寄托对好友的牵挂,可以说酒是白居易不离不弃的伴侣。

其次,琴是知音。白居易一生有寥寥无几的知音,可谓是知音难遇、朋友易找。因为短暂的欢聚,更多的是在琴中寄情。在《北窗三友》,他曾经提到,作为他“三友”之一的琴,能净化他的心灵,在心情不适时,可借助琴声,对不满和悲愤之情进行抒发。晚年时,因为行动不便,身体不佳,琴更是他的知音,不离不弃。

最后,“松、竹、莲”是人格的写照。白居易一生喜爱种植,各式各样的植物遍布在生活居所中。尤其是“松、竹、莲”,是他诗中描绘最多的,松被位列岁寒三友之列,而竹无论是生命力还是毅力,都是坚韧不拔、极其顽强的代表。而莲则是坚贞正直、自珍自爱、出淤泥而不染,白居易将自己的人格寄托在“松、竹、莲”之中,有着明显而含蓄的寓意,是他真实人格的写照。

三、白居易闲适诗的艺术特色

1.白居易闲适诗的遣同用句

首先是使用叠字。一些重叠的、重复使用的词,如“声声、皎皎”等,被称为是叠词。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叠词的主要特点,就是对用汉语音节的使用。在结构上,使诗词更加完整,并突出在节奏上的韵律美。对声音用叠词进行描绘的时候,更具真实性。对景物颜色用叠词进行描述时,会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在闲适诗中,白居易运用了大量叠词,而更具吸引力,也更显趣味性。

其次是喜用数量词。运用数量词,会使所描绘诗句的画面更具真实性。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在闲适诗中,白居易常常运用数量词,既密切关联其描述的内容,又和他的人格特点和生活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白居易闲适诗的修辞艺术

首先是运用浅显的比喻。讲究写实,日常生活,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主要题材,尽管夸张的比喻在他的诗词中很少运用,但是为了给自己的诗词润色,他会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使其诗词的被关注度和吸引力更强。尽管是一种平淡闲适的生活状态,但白居易对人生却有着深刻的思考。为了使写作风格符合自身的人格特点,他在诗词创作中将那些夸张和华丽的修辞摒弃,而是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既不失诗人风范,又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在白居易的诗中,随处可见这种比喻方式。

其次是运用平易的典故。若是对白居易的闲适诗认真品读,就会发现运用了相当多的典故。这意味着白居易典籍知识丰富,对典故透析和熟悉。并在诗词中巧妙运用,既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又可达到平易近人的艺术功效。

四、白居易亲情诗艺术特色

1.抒情中偏爱说理

从表面上分析,白居易的亲情诗是抒发对亲人的关爱和思念,但细细品读可以看出,其亲情诗歌的前半段,着重对思念的描述,而后半段则侧重于说理。通过对亲人的思念,引发关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索。白居易这种撰写亲情诗的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使得思亲有情有理。

2.运用“主客颠倒”的“对写法”

在古代描述思亲诗句中,“对写法”比较常用。所谓对写法,指调换原本的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白居易的亲情诗中,很少描写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主要描写亲人和友人在某地思念他,这就是典型的对写法。这种方法有一种递进的关系,更加强调诗人对友人与亲人的思念。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抒情既不会让自己@得柔弱不堪,又达到了抒发思念之情的效果。

白居易的诗词雅俗共赏、质朴平易,不但现实内容丰富,而且思想价值极高,代表着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成就,因为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而具有独具一格的诗风。

参考文献:

[1]尚永亮.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J].社会科学辑刊,2009(04).

[2]尚永亮.“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3]刘学忠.从酒到茶――古代文人的人格演变纵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

有关莲的诗句范文第5篇

??初识陈晓旭时,还是一个中学生。年少不知愁的日子里,爱极了《红楼梦》,晚上躲在被子里,读了一遍又一遍。一天和同学上街,看到路边小书摊上摆着新出的年历卡——十三张一套,可以打开可以折叠,上面印着影视明星的照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种年历卡曾风靡一时——第一张便是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林妹妹!”见到她的第一眼,她便赢得了我的心。

??在陈晓旭之前,曾有不少人扮演过林黛玉,最著名的莫过于王文娟扮演的越剧版林妹妹了。私下里认为,越剧版的红楼梦,与其看,不如听。神似而形不似,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的。而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则可以称得上神形俱备,从此让众多的红楼迷们的心目里,有了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林妹妹。

??笼烟含雨的眉眼,似喜还嗔的表情,陈晓旭版的林妹妹一出世,便颠覆了过去所有版本的林黛玉。

??

??陈晓旭走了。

??初入红楼剧组的她,不过十八岁。初生牛犊的她,拿了自己写的一首小诗和照片,找到导演,毛遂自荐。虽然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凭着她自身的诗人气质,凭着她对林黛玉这个角色的理解,她将林黛玉演得出神入化。她就是林妹妹,几乎所有看过85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人都这么认为。

??也许是因为起点太高,自红楼梦后,陈晓旭便不再出现在影视作品里——据说她还演过另一个悲剧性人物:《家》里的梅表姐。她的表演如何,我没有看过,无法评论——这一份难得的清醒,是影视圈里少有的。自知无法超越,便干脆放弃,留给众人一个斩截的背影,任人猜测叹息,更令人景仰。

??电视里红楼选秀节目进行得如火如荼。歌是好的,舞是好的,演技是好的,人也是美的,可又有谁,能如陈晓旭一般,将黛玉懂到了骨子里,刻画到了骨子里,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林妹妹?

??

??陈晓旭走了。

??红楼二十年再聚首的节目里,再次见到了她。不再年轻,气质却依旧清新,一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写下的诗句。当时心里便想,如果林妹妹不是年纪轻轻便死去,如果曹雪芹能将《红楼梦》写完,中年的黛玉,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演林妹妹,便将林妹妹诠释得淋漓尽致,经商,便将公司打理得风生水起,自己也被评为“中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2004~2005年度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传奇人生,莫过晓旭。

??可有几个人能看到她万丈光芒背后的阴影,读懂她辉煌人生里深藏着的悲哀?

??

??陈晓旭走了。

??2007年年初,最令人震惊不已的一条新闻便是陈晓旭剃度出家。网络上、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有关陈晓旭出家的消息,还配发了她的照片。缁衣顿改昔年妆,曹雪芹的这句诗本来写的是惜春啊,怎么就应到了“林妹妹”身上。

??有人说她是在炒作,有人说她是夫妻失和家庭不幸,有人说她的公司严重亏损,甚至还有人说她是为了逃税。众人诼诼,陈晓旭——妙真趺坐于佛前,颂着佛号,数着念珠,她的世界已与众人无关。

??繁华散尽是寂寥,姹紫嫣红也终将成空。当铅华洗净,笙歌散尽,谁伴你耿耿长夜?是佛座前的灯,还是佛座下的莲?遁入空门,是否真能找到你理想中的净土?若你愿意,我便合掌为你祈福。

??

??陈晓旭走了。

??消息如惊雷一般传来,令人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虽然早就知道她出家前便身患恶疾,却万万想不到疾病这么快便夺去了她年仅四十二岁的生命。

??可如果不是自己放手,早已为事实所证明并非无法治愈的乳腺癌,又怎么可能吞噬她的生命?

??我恨陈晓旭,因为她只希望能在佛前获得庇佑,却不肯让日益昌明的医学来救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