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筷子兄弟父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微电影;人物形象;表演风格;主题曲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完善,诞生了属于网络时代的独特电影形式――微电影。微电影风靡互联网的标志性事件即是《老男孩》的网络爆红。本文就将通过对“筷子兄弟”系列作品的分析,找到其作品的特征。
一、筷子兄弟系列微电影概况
筷子兄弟,由肖央和王太利二人共同组成,是集“导演、编剧、演员、音乐”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微电影制作组合。2007年5月,肖央与王太利以“筷子兄弟”的名义,创作出了他们第一部广为人知的网络音乐短片《男艺妓回忆录》。2010年《老男孩》横空出世,红透全网,作品深深感染每一个心怀梦想的“80后、90后”,成为缅怀逝去青春的最强代表,并且成为微电影界里程碑式的标识。之后筷子兄弟又相继推出了《赢家》《父亲》等作品。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人们逐步淡忘了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关注,而筷子兄弟通过自我的生活体验及观察,将这些最质朴的情感通过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网络力量的助推下,筷子兄弟系列作品已成为微电影浪潮中的一面旗帜。
二、贴近当代青年的故事主题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在阐述着一个或是多个故事,它包含着“恋爱、友谊、物质、知识、名望、财富、家庭”等要素,这是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要经历的过程,这种经历是所有人都能识别的经历,一种传统的社会普遍接受的成长或进步的标志,①它具有影视创作的典型代表性。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主要面对的是年轻群体,其作品通常以时代背景下不同阶层人物为对象,细腻的展现他们的梦想、情感,使得每一部作品中均融入了青年观众所期待看到的“真实故事”。
(一)以梦想与情感为主题
1.梦想的追逐――以《老男孩》为例。2010年,《老男孩》登录优酷网,该片讲述了一对迷恋迈克尔杰克逊十几年的平凡“老男孩”兄弟组合,在重新登台后找回年少梦想的故事。在上映了短短的20天不到的时间内,《老男孩》的在线播放量已经达到4 700多万。老男孩所展现的现实内容深深触动了每一个“80后、90后”的青年人。他们都为了生活努力拼搏,而现实的残酷使他们从最初的“梦想家”逐渐转变为丢失了“梦”却只剩“想家”的人。据统计,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左右的年轻群体为主,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关于梦想的追逐,这些人心中都有一面镜子,而《老男孩》则通过镜头充当了现实中的这面镜子,每一名观众都从中解读自我梦想,不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该片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思想共鸣,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的心灵救赎――梦想着的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
2.亲情的可贵――以《父亲》为例。筷子兄弟在2011年底推出的《父亲》再一次让他们成为网络的焦点之一,而其中的“父女篇”和“父子篇”均围绕亲情展开。
肖央所展现的也是从现实社会中抽取的平凡小人物,这种平凡的亲情在每一个普通观众的血液中悄悄流淌。亲情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议题之一,亲情教育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几乎是价值观教育的盲点,而亲情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②一部优秀的亲情题材作品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意义,提高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度,《父亲》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在《父亲》“父女篇”中,年迈的父亲形象引发了观众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恩。片中的老父霍建国用自己的一辈子将女儿拉扯大,在女儿结婚的时候,他的举止看似荒唐,但却浓缩了一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这种伟大的父爱为全社会所歌颂。随后推出的《父亲》“父子篇”则是根据导演肖央的真实成长经历改编而来,真正发自内心对父亲这一伟大形象的歌颂。作品中展现的亲情正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它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链接纽带,也是诸多观众对《父亲》这一作品感到到无比欣慰与感动的症结所在。
(二)展现不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世界
富有也好,贫穷也罢,不同阶层的人物只是在物质层面上有着诸多的不同,而筷子兄弟系列作品更注重从不同的社会阶层,去反映当代社会人们共同的精神世界状况。
1.社会底层人物。从社会底层挖掘人物形象进行角色创作,是诸多优秀影视作品创作手法之一。底层人物有着他们自己的生存精神,他们在平凡甚至贫困的生活中享受着其中的欢乐。《老男孩》中的筷子组合即属于社会底层人物,肖大宝和王小帅在长大以后迫于生计都疲于奔命,可是当生活的亮点出现的时候,他们的生存精神与个性特征,促使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亮点为他们带来的欢乐。基于这样的创作思路,筷子兄弟以肖大宝和王小帅这类底层人物为核心来确立主题,有层次地表达出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2.社会上层人物形象。与底层人物相对应的即是上层人物,他们的生活与社会底层人物有着天壤之别。《赢家》中王太利饰演的王大利即属于社会上层人物。王大利通过自我的努力,由底层爬到了上层,这种角色的转变使他忽略了生活中诸多可贵的要素,从这些成功道路上被忽略的要素入手,是筷子兄弟创作的又一切入点。《赢家》中王大利在一场意外车祸后,开始领悟到过去生活中被他忽略淡忘的东西,他发现自己生前只如一副空壳,只有物质包装,没有精神支柱。《赢家》所探讨的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赢家”,网络主流评价为: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时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三、夸张而质朴的表演风格
影视作品最直观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即是演员的表演,任何一位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这种风格是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产生的。筷子兄弟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与他们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密不可分。
(一)放大细节动作――夸张
在筷子兄弟作品中,总能看到诸多面部及肢体上的夸张表演,这都得益于将细节动作的放大。《男艺妓回忆录》中肖央饰演的武士占有王太利饰演的男妓时,男妓心酸、痛苦、不甘的表情;《老男孩》中王小帅在电视机旁“卖力”模仿杰克逊的动作及服装变化;《赢家》中王大利在看到霍小燕时拼命折磨打气筒并且伴随着鼻血,等等。这些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夸张表演,大多由局部动作细节放大而来。肖央和王太利的面部表演能喜能悲,面部肌肉张弛有度,与影片风格基调相吻合。贝拉・巴拉兹的容貌理论和“可见的人”表明:容貌,微观容貌,表达的多声部――一切都归于面孔,面孔就是一切。筷子兄弟的表演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他们通过面部的表演,使得观众看到了诸多的喜怒哀乐。
从筷子兄弟的肢体表演来看,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表演潜能。他们是一对能歌善舞的艺人组合,《老男孩》中的一唱一跳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筷子兄弟通过放大动作细节的夸张表演,使得观众印象深刻,感触良多。
(二)真实质朴的表演
对于《父亲》父子篇,肖央多次强调,作品内容是根据自我成长经历改编而来。片中,肖央的表演真实质朴,主要是因为发自内心,通俗地说他是“本色出演”。影视创作中,角色的物质载体即是演员,演员根据角色性格特点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在法国演员哥格兰所写的《演员的双重性格》中提到了“化身成角色”这一说法,意为演员在表演时去除个人性格特征,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进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然而演员肖央和角色肖大宝近乎无缝黏合,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得肖央和肖大宝宛如平行时空下的同一人,高度的形象契合,使得影片的真挚情感进一步升华。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一切表演技巧都是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的,演员必须要热爱生活 。③善于总结自我,观察生活的肖央,以真我的演出,造就了催泪感人的父亲两部曲。
四、主题曲的使用
音乐是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作品主题曲通过音乐旋律,歌词撰写表达出作者创作的主题思想。音乐作为电影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影片突出整体氛围的渲染,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剧情起着推动及调节的作用。此外电影主题曲还能起到强化、丰富、深刻电影主题等多重作用 。音乐创作也是筷子兄弟的一大特色。《老男孩》《父亲》这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均出自他们之手并亲自演唱。筷子兄弟的音乐与影视作品多维契合,通过主题曲的使用升华作品深层含义。
(一)歌词与剧情相呼应
1.歌词即故事简要梗概。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的主题曲与作品本身交相辉映,听完主题曲观众即可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故事模板,这幅模板所讲述的正是其作品本身的梗概。歌词的每一句都传递着片中所发生的故事,本就感人的故事和画面加之伴唱歌词的衬托,使得故事内容的表达更为明确、深刻。筷子兄弟在创作主题曲时考虑到歌词的重要性,歌词与故事相贴合,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共同传递,使得观众更自然走进故事,走进筷子兄弟的影像世界。
2.歌词与故事主题相呼应。“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这样的歌词不止是对故事内容的简要梗概更是对作品主题的表达。导演肖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不论是作品创作的哪一个环节都能紧紧围绕作品主题展开。这也是筷子兄弟能够得到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
3.升华情感抒发。听《老男孩》《父亲》等系列作品主题曲,总能够勾起观众内心的种种情感要素,感人的主题曲使得电影和音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准确地抒发内心情感。当音乐运用在电影中,它通过与画面的结合来表现电影内容。强化观众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和帮助观众对电影情感的理解。④在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音乐总能够表达出极为强烈的情绪,借助音乐旋律这一情感交流纽带,筷子兄弟多次完成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拓宽作品传播交流渠道
音乐传播实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影视艺术中,音乐同样具有传播的功能,并且对影视艺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观众对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的主题曲极为熟悉。而这几首主题曲的歌名与作品名称相同,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会中,音乐的传播极为迅速,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筷子兄弟作品的传播渠道,并且提高了其所属作品的知名度。借助片中歌曲的广泛传播,《老男孩》《父亲》《赢家》这些作品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与传播。在诸多大型活动、晚会、颁奖典礼中,肖央和王太利都能够登台献唱作品的主题曲。音乐的脍炙人口从多方面拓宽了作品传播与交流的渠道。
注释:
① [美]诺亚・卢克曼:《情节情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② 吴新颖:《青年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力量:亲情》,《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③ 张茵:《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2期。
我不认为这世界有英雄。”肖央说。
继2010年底,“筷子兄弟”的短片《老男孩》爆红网络后,
他们在2011年底推出短片新作《父亲》,
依旧是草根故事,逗人笑也让人哭。
短片上线一周,创下超过1700万的点击量。
70后王太利、80后肖央这对“筷子兄弟”组合,
自编自导自演自唱,他们笑着说,
很难找到像他们这样什么都自己干的。
肖央告诉记者:“我们叫筷子兄弟,
就是酸甜苦辣一起尝的意思。
他负责‘老’,我负责‘男孩’。”
筷子兄弟:
我在朝未来的方向潜移默化着。
相信有一天,未来的大人物是我,我却还是我。
静默地,等我来吧。
两个“活儿王”见面了
“我一直想当个歌星。”王太利说。1997年年底,27岁的王太利再次从山东老家跑到北京,他租住在地下室里,为自己的歌星梦做最后的努力。那一年秋,17岁的肖央离开承德,他考入了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肖央跟着老师学画画,他觉得老师太厉害了,自己以后也要成为一个画家。
因为心底里的歌星梦,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王太利仍旧热切地希望能够找到机会。几年里,王太利几次到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他没有找到什么门路,几乎是东碰西撞,往往是没钱了、呆不下去了就回老家,过几个月又跑出来。王太利现在还记得1993年冬初到北京时,他在西苑租到一间临时搭建的房子,只有一扇门大小,盖上所有东西他还是冻得不行。
这年,揣着1800元又到北京,大龄青年王太利先得考虑生存。他花300元,在中央美院租到了一个床位,又花600元买了一个寻呼机,然后在一家小广告公司找了份拉广告的活。“那时候就觉得,我只有这几百块钱了,再也没法找家里人要了。真是有一股子劲,人都是逼出来的。”王太利感慨地说。他为了拉广告,疯狂地打电话,嗓子说冒烟了,晚上9点了,他还在跟人谈呢。就这样赚到点钱,回家过年时,王太利已经不打算回北京了。“那日子太痛苦了。但是,钱都存在北京的银行呢!”王太利笑着说,“我就跟自己说,再找个地方试一把!”就这样,他背着家里的破褥子、破录音机又北上了。
回到北京后,王太利开始在《音乐生活报》的广告部拉广告。“那时候,那里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专业媒体,那可是一面旗帜。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人。”没人愿意拉广告,王太利形容他去了以后,拉一个广告成一个,某个下午算算有4000元的提成他都惊着了,赚钱还能这么容易。年终,单位奖励他一个摩托罗拉的大个手机,王太利得意洋洋地别在身上,走了好几个来回。
王太利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肖央在中央美院附中一边上学一边赚学费。“我跟我妈吹牛说:学费,您就甭管了。”夸下海口后,他给别人画画赚钱。在附中,肖央想要弄乐队,他觉得当个歌手到处演出,穿着皮夹克,挺帅的!而且,能够很直接地表达自己。当了一阵校园歌手后,肖央开始想得更多,他发现画画、唱歌都是很个人的事情,跟社会的关系不够紧密。因为选修过平面广告的课,他想到自己可以当个广告导演,去拍片子,既有挑战性又是集体协作的工作。就这样,肖央在2001年考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美术系,学影视广告导演专业。
2000年,有了点钱的王太利开始创业,办公司跟韩国的公司合作做艺人的培训等,结果失败了。此后,他开过餐馆也办过其他公司,都以不成告终。最后,王太利身上就剩10000多元。他还是办了个小公司,以中介的方式承接艺人的代言活动,慢慢做了起来,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户。因为有不少客户提出拍广告片的要求,王太利需要找个能拍广告的导演。某天晚上,他在中央美院旁的小饭馆里跟一个正埋头吃饭、素不相识的男生打听:“认识拍广告的导演吗?”男生爽快地说:“认识!北电的,很厉害的。”然后,王太利拿到了一个叫肖央的人的电话。
其实,肖央跟那个男生不熟。他的很多同学在美院,所以他常过来找同学,大家相互知道而已。上了大学,肖央还是到处兼职赚钱。“高中就没让家里人掏钱,上了大学更不能了。”肖央笑说。北电的学费不少,有时候拍作业还得自己掏钱。肖央在班上有个绰号“活儿王”。大四时,他接了份画插画的活,一张画120元。加上其他的活儿,一个月平均能赚一两万元。
王太利见到肖央后,感觉这是个很谦虚、挺认真的小孩,而且跟自己很像,都是“活儿王”。聊了聊,他跟肖央说:“以后我这里还有很多活的,便宜点哈!”合作了三次,王太利觉得肖央靠谱,不像以前合作过的一些导演,总是让人不愉快,不是撂挑子就是临时加价。
有一天,王太利在MSN上给了肖央一首歌,说:“咱们试着拍个东西,挺好玩的。”肖央在日记里写:“以前一客户现在成哥们儿了,歌手经纪人老王找了一首冲绳农民唱的歌,改了改,和我合唱了,我头一回进棚,不习惯,但好歹录完了。很快我们会开始MV的筹备,自然是我来设计和拍摄,会在网上播,挺好玩的,希望能让大家暂时忘记不那么愉快的现实生活,乐呵乐呵。”
于是,“筷子兄弟”诞生了。
跟客户拔河不如干自己的活
拍一部短片,有一首主打原创歌曲,讲小人物的故事,要搞笑,但是也要有情节能扎进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是筷子兄弟最初短片创作时就定下的调子,他们一直在坚持,并且做得很好。“我们就是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肖央说。
肖央大学毕业后,很受打击,一毕业就失业。念书时是“活儿王”,他以为毕业了,坐在家里就能接到源源不断的活儿,事实上是一个活儿也没有。“导演是不找工作的,有人找你拍片子就是工作。”肖央解释。肖央感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他学会了珍惜机会,别人说帮忙想个创意,明知道没谱的事儿,他也会认真地琢磨,划分好分镜头,连夜给人发邮件。肖央安慰自己,就当是做作业了。熬过近一年的失意时间后,肖央开始过起与客户拔河的日子。客户的要求总是很多,肖央常常要做的是修改和妥协。他在日记里写:“自发的创作是娱乐自己,商业的创作就得服务于别人。”
和王太利一起拍MV《男艺伎回忆录》就是满足了肖央自发的创作。那时候,为了拍片,他们两人都掏了几万元钱,肖央还挺心疼钱。从创意到全部制作完成,大概有2个月的时间,其中有着无数的新鲜感和成就感。没想到,短片在网络上受到追捧,在参加了新浪的播客大赛后,获得了十万元的奖金。
说起他们的自编自演,肖央说:“主要是因为没有钱,只能自己演。而且,我也爱演。”肖央上大学时有表演课,因为班上的同学都是学美术的,比较害羞,放不开,老师看肖央活泛些,就让他当表演课的课代表,他要负责编小品,组织大家排练。为了让大家积极参与,肖央必须根据同学们的特点编小品,一学期下来,他的表演、导演水平看涨。肖央还经常在同学的短片作业里串戏,有的老师对他印象挺深。有次,肖央在学校里遇到骑车而过的导演系老师,打了声招呼:“老师好!”老师骑着车,回道:“好——演——员——啊!”说完这话,已经骑出大老远了。
王太利从2006年开始填词写歌,他发现这并不难。“我从1990年代开始听国外流行歌曲,这么多年下来的好处是听得多了,能听出好坏来。有积累,心里就有了底。写歌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足够用心。”王太利拉着肖央进棚录了歌,肖央拉着王太利开始了表演,他们就这样自己把活儿都干了。
2009年以后,肖央实现了大学时的梦想,他自嘲“成了一个闲不下来的二流广告导演”,随着工作的忙碌,他坐下来写东西、发牢骚的时间和心境越来越少。习惯记日记的肖央这样写:“但是,为五斗米折腰的那些不眠夜里,把那些来不及记录的伤感、无奈、愤怒和小清新拍成电影的想法却日复一日的强烈,于是终于有了败家贴钱拍摄的《老男孩》,以及之后会让人喜欢或嗤之以鼻的那些片子。”肖央和王太利满腔热情地投入拍短片,他们想要讲述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总结,成长中的种种真实感受。
《老男孩》中曾经感动了很多人的片尾曲是王太利写的,他说那写的就是他的人生。王太利当时还在办公司,工作之余对着音乐想词,有时候一边哭一边写。肖央也不否认创作时受到了日本组合Mr Children的MV《Kurumi》影响,而且,他在上大学时就一直想写个参加快乐男生节目的故事,他曾想过一个卡拉OK服务员或者一个黑社会小弟参加快乐男生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老男孩》是酝酿已久的故事,在拍摄中也费尽了力气。
之前,很多人认为网络短片大多制作简陋粗糙,上不得台面。筷子兄弟的短片打破了这样的惯性思维。在参加11度青春短片展播时,《老男孩》的45分钟篇幅曾备受质疑,大家习惯地认为10分钟是短片的最佳时间。时至今日,肖央和王太利有些骄傲地说:“创新就是要超前一小步。”
再积累积累梦想
拍《老男孩》的时候,肖央推了所有的广告活儿,因为种种不顺利,拍摄周期拖得很长。他觉得这么大年纪了,该做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了。然而,现实很残酷。赞助的钱不够,肖央把自己几年来的积蓄都投了进去。拍摄中,王太利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住院。没有确诊前,反复做检查,王太利在北京一边拍戏,一边上网查资料。“其实也是胡查,因为淋巴癌有很多型,每种的治疗方案都不一样。”王太利说。确诊后,父亲病情更严重了,王太利无奈丢下剧组回家尽孝。
肖央一个人苦撑。主演之一不在,就拍其他的戏。有一段是肖央跳进河里捞出吉他,抱着吉他沉不下去,他就抱了块大石头坐在河底。肖央说:“我就想,我在这里干嘛呢?一天几万几万地花着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拍完片子。让河水把我冲走得了!”肖央跟自己说,片子拍完就行了,这事就此结束,再这么弄就不过了。
拍完片子,在医院陪护父亲的时候,王太利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他去买了套正装,决定以后搞些实际的生计,不再折腾这些了。他以悲壮的态度告诉自己,《老男孩》就是一座墓碑,永远在那里,就此告别。然而,王太利接到了肖央的电话:“老王,你别改行了。”
《老男孩》反响之好,让筷子兄弟一炮而红。短片上线后,第一天得到了30万的点击,第二天上升到70万,此后每天保持着80万的增长速度。王太利面对如潮的好评却不敢相信。“因为我经历的失败太多了,每一件事儿都是不成的。所以,我对任何事情都是悲观的。”这些年,王太利无处安身时,疲劳地坐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打瞌睡,被保安轰出大门;他买了个便宜的面包,会去麦当劳要份番茄酱撒上;为生活所迫,他不会公关又不得不强装欢颜,巴结混得好的老乡。漂在北京,王太利时常感叹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失败得多了,他感觉无力与命运抗争。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抉择。《老男孩》把王太利拉回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不仅能唱歌,还多了一个演员的标签。自然,肖央多了个歌手的身份,慢慢的,他开始想当一个电影导演了。
肖央没有急着拍长片,虽然很多人来谈,他没有拒绝,当然更是埋头做短片,“积累积累”。拍《父亲》时,依旧是肖央写的剧本,王太利创作歌曲,两个人又演又唱。
在编辑《父亲》的后期时,肖央的父亲住院了。他回去看望父亲,觉得退休的父亲像个老小孩。王太利的父亲已经去世,他说从小没少挨打,因为父亲的严厉管教,他的学习基础还不错。多年后,他跟父亲说过,应该以激励为主,不该那么狠地打孩子。但是这么多年来,父子俩没有说过推心置腹的心里话。1998年,王太利在北京赚到钱,过年回家给父亲买了一只野生的鳖,花了好几百块钱。“就想给我爸好好补一补,我爸把它给蒸死了。我就说,你这太残酷了吧。”王太利回忆着。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爸爸,我爱你。”这是王太利再也没有机会说的话,也是他终生的遗憾。坐在一边的肖央说:“拍《父亲》,我就想讲一个事儿:父爱是一种本能。”
走红了的筷子兄弟,对于成功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的人把成功定义的太简单了,就是有钱,没钱就是不成功。一帮老同学聊起过去眉飞色舞,谈到现在就战战兢兢,大家最怕提到的就是挣钱,因为彼此间差距巨大。我们觉得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健康的身体,才是成功。很多人都在寻找一个所谓的成功的角色,就是忘记寻找自我了。”
自我和梦想,是筷子兄弟一直坚持的。对于王太利来说,歌手的梦想已经实现,他希望以后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对于肖央来说,下一个梦想是当个电影导演,然后还会有新的梦想。
筷子兄弟:
我在朝未来的方向潜移默化着。
相信有一天,未来的大人物是我,我却还是我。
静默地,等我来吧。
作为所谓的现代人,现在我再写《我的父亲》,我才真正体会到《背影》所体现的意义,我才明白筷子兄弟所唱的《父亲》所表达的感情,在家的半个月我看到了父亲不辞劳苦的装修house,因为他懂得砖砖瓦瓦,在这方面他是老师,我负责杂活就行,看着崭新的墙壁,看着闪烁的灯光,那是他的杰作,称不上伟大,称得上还行。泼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蒸发干了,那颗苍劲古老的洋槐上,俯卧着知了无力的哀鸣,诉说着历史的故事,风扇的叶轮呼呼的转着,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他光着膀子,汗水珍珠般大的颗粒在后背流动着,一颗,接着一颗,在他胳膊俯仰之间来回跳动,我抚摸着模糊不清的眼睛,挪了下风扇,对准了吹,,,,渐渐我只看到他的手,在远处遁去。
想用华丽的辞藻赞美他,觉得华而不实,想用《父亲》歌声感动他,可惜我五音不全,想用大把钞票贿赂他,可惜我不够资本,即使我会,我能,我可以,他只会微笑,觉得在家乡没有丢他的份儿,他用单手撑起一个小家,用双手捧起大爱。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在我将要离家的时候,晚饭的时候我们在唠会吧,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希望时光慢些吧,不要让你变老了,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希望健康永常在 ,微笑挂两边,我能为你做些什么,现在我希望我是你的骄傲,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希望在家能多帮些就多做些,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父爱如山,铿锵有力,父爱如火,真情练达,父爱如风,漫山遍野,父爱如天,关怀备至,父爱如花,沁人心脾,父爱如酒,愈久迷香。
炎热的夏季,我不曾倒下,寒冷的冬季,我不曾后退,可是身体里散发的毒气我趴下了,家的温馨,暖意,缓慢,让毒气慢慢从身体逼出,不管我们身在何方身后都有家做后盾,不管我能否做好,都有他做支持,不管我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有他全力支持。( : )
明天我就要回了,然后,你也走,是我的先离开不让我看到你的背影,还是你落寞的神情,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继承了你的优点,本分的老实人受欺负,但现在你可以扬眉土气了,因为我是你的骄傲了。
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不容易,感谢一路上有父亲,一路有你。
听筷子兄弟《父亲》还在萦绕耳旁,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学习动力;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是指学者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它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自主学习的过程是自主、主动、创新的过程。所谓自主,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由于责任、环境或别人的态度强迫自己去做事情。自主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使学者自觉发挥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的课程标准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参与活动、总结经验的过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不断补充旧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而新课程规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应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主动意识,能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第一,学生要树立信心,觉得对于任何新知识,只要认真努力就能学好。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自卑心理很强,害怕开口说,因此消除他们的恐惧,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动力,才肯下功夫,勤于思考,提出问题,因此,树立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能学、想学的推动力。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英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电视上的广告纳爱斯牙膏,我就告诉学生纳爱斯这个名字就是根据它的英语翻译来的。通过这些例子,能够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者感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学生要自主学习,就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知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时,教师往往会直接给学生讲: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内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等,另一组对边相等且不平行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且能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对角互补或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教师往往会把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刻。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阅读要有明确的目标。如在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几兄弟,常吵架。一天,父亲把他们叫来,拿出一把筷子,说:“你们谁能把这把筷子折断?”几兄弟都折了折,谁也折不断。父亲把这把筷子拆散分给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这次,他们一折就断了。父亲说:“看,一把筷子多结实,折不断。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所以,团结起来才会有力量。”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能够独创的学习,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学习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创造新事物,或者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来适应新情况,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自主学习的独创性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地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应是学生愿意做的事,学生应该从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当你跨出机舱的那一刻,
我就认出了你
父亲一般伟岸的身躯
母亲一般睿智的眉眼
在你的身上依然是那样的明显
唯有那零乱的白发
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
走上前去,说一声
大哥,你回来了
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所堵塞
想当初为帝制
是你我手拉着手
在村口的大树旁
一同告别了咱娘
踏上北伐的战场
然后
九一八的枪声
激起了你我兄弟的男儿血性
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
我手握大片刀喋血平型关
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
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
让侵略者血债血偿
政治上的歧见使你我渐行渐远
政见的不同使你我兵戎相见
五十年的相互敌视
亲者痛仇者快
五十年的不依不饶
娘曾在弥留之际呼唤着大哥你的名字
说不见着大哥你她死不瞑目
五十年后的今天
你终于回来了
跨过海峡,越过高山
一路风尘
掩饰不住你急迫的心情
一路上你我低头不语
来到我们离开家乡时
娘送别我们的那棵大树下
我手中捧着咱家的族谱
你手里拿着一炷祭祖的高香
我们两人一起来到娘的坟前
我叫一声
娘,大哥他回来了
你哭一句
娘,儿子来见您了
两个在战场上从不知屈膝的汉子
两个五十年来谁也不服谁的男人
如高山塌陷般地跪倒在了娘的坟前
任凭泪水哗哗地流淌
任凭夕阳西下,月亮升起在树梢间
我对着黄河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黄河之水涌起了欣慰的泪花
我对着长江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三峡大坝轰然的水声就像那迎宾的礼炮
我对着长城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
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
我对着昆仑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昆仑回应着
就像是家乡的父老
簇拥在咱家老宅的门口
扶老携幼,口中喃喃
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冥冥之中我们好像听到了娘的声音
她又一次给我们讲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
一把筷子就永不会被折弯的道理
还嘱咐我们“这个家离开谁都不行”
乡亲们扶老携幼
簇拥在咱家的老宅前
看到我们兄弟二人伟岸的身躯
又走在了一起
他们情不自禁地
鼓起了掌
这掌声代表着娘的心愿
这掌声代表着乡亲们的心声
人们奔走相告
“他家大小于回来了”
“他家大叔回来了”
“他家大爷回来了”
这一声声的“回来了”
让人不禁心头一热
这一声声的“回来了”
让人不能自已而泪水涟涟
兄弟不和
鹬蚌相争
渔利的总是门外的豺狼
要想在外族人面前真正地昂起头颅
还需要你我兄弟联手实现紫气东来
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嘱
咱们家历代姓“中”名“国”
不管到什么时候
谁也不准更名改姓
谁也不许吵闹着分家分田
这是娘的嘱咐
也是晚辈的希望
大哥呀,“中国”两个字比你我的生命
更重要
大哥他回来了
消息犹如闪电一般
传遍了大江南北
传遍了家乡的村村寨寨
人们期待着
期待着你我共同匡扶社稷
人们期待着
期待着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