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知识点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点2一、汽车的常用燃料——汽油
1.汽油的组成:分子中含有5—11个碳原子的烃的混合物
主要是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
2.汽油的燃烧
思考:①汽油的主要成分是戊烷,试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汽车产生积碳得原因是什么?
(1)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2)不完全燃烧——有CO和碳单质生成
3.汽油的作用原理
汽油进入汽缸后,经电火花点燃迅速燃烧,产生的热气体做功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产生动力,使汽车前进。
4.汽油的来源:(1)石油的分馏(2)石油的催化裂化
思考:①汽油的抗爆震的程度以什么的大小来衡量?
②我们常说的汽油标号是什么?
③汽油中所含分子支链多的链烃、芳香烃、环烷烃的比例越高,它的抗爆震性就越好吗?
④常用抗爆震剂是什么?
5.汽油的标号与抗震性
①汽油的抗爆震的程度以辛烷值的大小来衡量。
②辛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油标号。
③汽油中所含分子支链多的链烃、芳香烃、环烷烃的比例越高,它的抗爆震性越好.
④常用抗爆震剂
四乙基铅[Pb(C2H5)4]
甲基叔丁基醚(MTBE).
6、汽车尾气及处理措施
思考:进入汽缸的气体含有什么物质?进入的空气的多少可能会有哪些危害?
①若空气不足,则会产生CO有害气体;
②若空气过量则产生氮氧化合物NOx,如
N2+O2=2NO,2NO+O2=2NO2
其中CO、NOx,都是空气污染物。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哪些?CO、氮氧化合物、SO2等
如何进行尾气处理?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填充催化剂的催化装置,使有害气体CO、NOx转化为CO2和N2,
例如:2CO+2NO=2CO2+N2
措施缺陷:
①无法消除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加速了SO2向SO3的转化,使排出的废气酸度升高。
②只能减少,无法根本杜绝有害气体产生。
二、汽车燃料的清洁化
同学先进行讨论:①汽车燃料为什么要进行清洁化?②如何进行清洁化?
1.汽车燃料清洁化的原因
使用尾气催化装置只能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有害气体的产生,而要有效地杜绝有害气体的产生,汽车燃料就必须清洁化。
2.清洁燃料车:
压缩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为燃料的机动车
清洁燃料车的优点?
①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排放的CO、NOx等比汽油汽车下降90%以上);
②发动机汽缸几乎不产生积炭现象;
③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氢气
讨论为什么说H2是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1)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释放能量最多
(2)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不会污染环境。
氢作燃料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
1、大量廉价氢的制取
2、安全贮氢
介绍两种方便的制氢方法:
①光电池电解水制氢
②人工模仿光合作用制氢
高中化学知识点3一、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官能团-OH
医疗消毒酒精是75%
2、氧化性
①可燃性
CH3CH2OH+3O22 CO2+3H2O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断1、3键
2CH3CHO+O22CH3COOH
3、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
二、乙酸
1、结构
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
2、酸性;CH3COOHCH3COO-+H+酸性:CH3COOH>H2CO3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3、脂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脂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总结:
三、酯油脂
结构:RCOOR′水果、花卉芳香气味乙酸乙脂脂
油:植物油(液态)
油脂
脂:动物脂肪(固态)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甘油
应用:(1)食用(2)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41、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烃图册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同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如果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鉴别。(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如:鉴别:苯、己烷、苯乙烯。(答案:step1:溴水;step2:溴水、Fe粉)。
硝化:与浓硫酸及浓硝酸(混酸)存在的条件下,在水浴温度为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可向苯环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不同化合物发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磺化: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可向苯环引入磺酸基。该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脱离,故可用于基团的保护。烷基苯的磺化产物随温度变化:高温时主要得到对位的产物,低温时主要得到邻位的产物。
F-C烷基化:条件是无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情况下,苯及衍生物可与RX、烯烃、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向苯环中引入烷基。这是个可逆反应,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C正离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产物。该反应当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不能进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异丙苯。
F-C酰基化:条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与RCOX、酸酐等发生反应,将RCO-基团引入苯环上。此反应不会重排,但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也不能发生。如:苯合成正丙苯、苯乙酮。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结:连接给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大于苯,且连接的给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连接吸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小于苯,且连接的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小。
2、加成反应
与H2:在催化剂Pt、Pd、Ni等存在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终生成环己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最终生成六六六。
3、氧化反应
苯本身难于氧化。但是和苯环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烃的同系物,无论R-的碳链长短,则可在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氧化,一般都生成苯甲酸。而没有α-H的苯衍生物则难以氧化。该反应用于合成羧酸,或者鉴别。现象: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定位效应
两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一类定位基,包含:所有的给电子基和卤素。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邻位和对位。给电子基使苯环活化,而X2则使苯环钝化。
间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二类定位基,包含:除了卤素以外的所有吸电子基。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间位。它们都使苯环钝化。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原有两取代基定位作用一致,进入共同定位的位置。如间氯甲苯等。原有两取代基定位作用不一致,有两种情况:两取代基属于同类,则由定位效应强的决定;若两取代基属于不同类时,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
高中化学知识点5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N/N(A)
2.物质的量n(mol)=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印度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印度地理知识1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位于阿格拉附近)
世界文明古国
农业
1.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3.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有利: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②土壤肥沃;
③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
④劳动力丰富;
⑤农业历史悠久。
不利:多水旱灾害。
4.印度的农业主要面临水旱灾害频繁和粮食需求大两大问题。
热带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农业密切相关,影响印度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印度半岛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水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为解决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来缓解旱清。
印度的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的不足制约着农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粮食不足,印度政府在 20 世纪 60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即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并且增加兴修水利、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近些年来,粮食己基本能够自给。
高中印度地理知识2自然灾害
1.为什么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
孟加拉国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夏季,飓风也会带来大量的降水,两河的水量大并且集中;为恒河和布拉普特拉河的三角洲,并且地势十分低平,排水不畅;一旦受天文人潮的影响,会受潮水的顶托,加大洪涝;该国人口众多,可居住地海拔低,加重受灾。
2.南亚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雨水的多少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强弱关系密切:西南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水就会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来得迟,去的旱,雨水就会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其他
1.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山区,面积 218 平方千米,人口 550 多万,经济以农业为主。
二战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为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巴两国曾多次发生冲突。
1948年和1949年联合国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决议,1949 年划定停火线。
目前克什米尔地区仍争端不断,表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家间的冲突,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其根源是英国分而治之殖民政策的结果。
2.印度板块周围多地震
近些年来,印度板块周围不断的强烈地震,实际上是板块运动增强的结果,而这种增强最容易在板块交结地带和边缘地带表现出来。
印度板块每年向北移动 4-5 厘米,与亚欧板块相碰撞,使碰撞交界地区成为地震频发区域。
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有两个作用的“结点”区域,一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二是阿萨姆地区(我国云南、西藏和缅甸交界地区)“结点”区域是板块之间受力最强的地区,引发地震的概率相对较高。
处于冲突和争端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建造的房屋抗震性能差,一旦发生地震,造成的破坏极大。
高中印度地理知识3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1.工业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第二软件国,仅次于美国)。
2.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第二大海港,人口最多城市(第一大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关键字:历史教学;现状;课堂效率;对策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教研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兴趣的学习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好历史知识,将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使得教师可以更加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现状
从初中开始接触历史这一学科考试,部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习历史等于浪费时间。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学,从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便是死记硬背。从而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有着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学历史便是背历史,在历史课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学习他们认为的主课知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轻视导致了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
历史知识的特点便是由时代、时间、人物、地点、时间等内容组成的学科知识,在学习中,记忆是在所难免的,学生感觉到知识点比较繁杂,知识点之间比较容易混淆,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好历史学科便失去了信心。在考试前夕不断地填鸭式的死记知识点,历史教学课堂便是由于记忆的课堂,学生不过是简单的背诵知识点,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都欠佳。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材的编制、考核制度、课时量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教学理念落后,与老师交流甚少,老师教多少,学生便全盘接受,在考试期间死记硬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体会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了,为了学习而学习。最后是理论与实际有着重大断层,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只注重历史理论的阐述,理论缺乏实践的支持,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觉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积极性,觉得历史学习索然无味,最终放弃历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历史课堂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都是毫无益处的。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的对策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理念得不到颠覆,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无疑是最大的阻碍。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是我国教育方式的主导,高中历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学生将历史课程看是平时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学习的课程,需要考前进行死记硬背,是强加在学生肩上的大山,学生不愿意扛起肩上的大山,自然在课堂作学习中没有学习兴趣,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学理念的转变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历史课程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转变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注意利用现有的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素材,学生自主对历史学科进行积极的探索,改变以往严肃沉闷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组成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选择与同学合作,针对某一知识点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历史经验的,而是利用历史知识更好的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只是简单地背诵历史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不遗余力的告知学生历史对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发展的重要意义。历史学科的考核办法也要得到改革,弱化历史知识点的考察,加强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对现实社会进行思考的论文式考察办法,充分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学校领导要带头重视历史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之后,学生便会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历史课堂异彩纷呈、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主人翁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历史课堂中,历史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学生在讲台下瞌睡,或者做着一些完全与历史教学无关的事,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课堂效率提高毫无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课堂也应该引进高科技。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使得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毫无压力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其图文并茂的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求机若渴般的学习欲望,一扫传统课堂中无味沉闷的气氛。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竭尽全力的收集大量的对教学有利的素材,点击鼠标便会使得与历史知识点有关的信息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信息量之大使得学生目不暇接,根本不给学生瞌睡的机会,课堂效率大大的提高。
四、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历史教学亦是如此。学生最普通不过的学习目的便是顺利升学,因为升学才能学习到更渊博的知识内容,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历史教学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务必不断致力于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文章首先对历史知识的编排优化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需要深入完善的内容。分别从情境创设、教材知识点衔接、以及教学计划中的内容完善等方面来进行,帮助提升基于专题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促进高中生的历史成绩稳定进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专题
1历史知识的编排优化
在学习历史知识期间,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考虑在基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审核,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可以提升兴趣,对历史知识产生喜爱,这样所进行的教学计划才是真实有效的。在对教学计划进行编排时,要考虑学生学习期间的需求,以及历史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总结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经验,充分融合先进教学理念,通过这种组合的编排形式,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陌生感,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先进教学方法所发挥的优化作用,对教学计划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全面落实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的编排优化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定期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以此为参照标准来分析教学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高中历史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对知识内容进行重现编排,达到更理想的使用标准,整体化的历史知识更方便学生记忆。上述内容中所论述的编排优化,在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结合历史教材来更深入的完善,为教学计划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创设情境进行专题教学
情境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下,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情况来判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实现的。情境创设需要结合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内容来进行,以高中历史教材为出发点,并在情境创设中设计教学问题,巧妙的历史教学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串联,拥有清晰的印象后所进行的历史学习才更安全高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历史知识积累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时间记忆混淆的现象,教师应当进行耐心的引导,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点,这样学生所记录的知识内容中,可以按照知识的主要与次要层次来进行,这样既不容易混淆,同时在历史知识的运用方面也更具有针对性,帮助进一步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问题。将历史知识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互融合,也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标准,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会感受到历史知识所带来的趣味性,会尝试利用课余时间来探讨更深入的历史问题,并在历史课堂中表现出独特的见解。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带有一定特征的,教师首先要掌握这种特征规律,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也可以听过布置课后思考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情景创设能力,在课后思考阶段,学生所搜集整理到的知识内容,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也丰富了同学的历史知识视野。时代背景与案例模式都是比较常用的情景创设方法,对于基层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隐患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配合,可以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并促进长期教学计划在现场更好的应用落实。
3结合教材进行专题教学
教材是历史教学任务开展的参照依据,对于教学期间比较常见得知识点混淆问题,以教材为出发点,对教学课题进行更深入的设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整体的,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够将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进行下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想要提行学习成绩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专题教学计划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理性的评估学习方法是否真实有效,以及在教学计划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的内容,对于一些常见的教学计划落实不彻底现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通过这种方法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提升。对于一些我国传统学派中的思想观念,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自由讨论,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来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并在教学计划进行期间,充分融合个人搜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信息,将其应用在历史问题解决方法,达到更加理想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材中的知识点也可以组织学生补充完善。教材是教学体系构建的框架组成,关系到学习期间所需要完善的内容。如果不能运行正确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教学期间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将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主要原因。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专题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与被动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从长远目标考虑,对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行构建,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后的反馈结果来进行更深入的优化,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中,要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探讨出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下降问题的有效措施,这也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技术性方法,对实现全面教学计划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整理历史知识,通过网络平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对历史知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进行串联。教师在进行专题的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延长教师讲授的时间是不科学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生不知道的东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之所需,解决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上的困难。高中历史学习常常会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的资料搜集任务,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来搜集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这样在学习任务开展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更加深入的解决,并通过技术方法来深入的探讨教学方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内容。
5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复习,运用历史专题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历史题进行阅读,快速抓住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新胤.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历史三层教学设计和三步教学案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
想要找出有针对性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就要清晰地把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有意识记不到位。这里所提到的有意识记一般是指集中学生注意力,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达到记忆的一种学习方法。在高中阶段,学生进行有意识记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而且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避免学生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高中历史涉及大量的时间和人物,需要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找到更加巧妙的记忆方法。但是高中历史的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不断强化记忆,确保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如果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无法进行有意识记,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控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而且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还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陷入困境。(二)对知识一知半解。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容易遗忘,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牢牢地记住那些知识点的目的。我们如果翻开高中历史教材,将会发现大多数的高中历史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意义和性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涵盖很多的历史意义,如果单纯死记硬背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随着历史事件的不断增加,需要学生背诵的历史意义增多,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部分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知识点,不能有效地理解知识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灰心丧气。(三)缺乏对方法与技巧的思考与应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一特点增加了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作为一个文科科目,历史不是只靠背诵知识点就能学好的,学习历史也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部分学生未完全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致使课堂学习中问题频出。出现这种问题不只是学生的原因,教师也有问题。历史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引导,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对知识点给予全盘讲解,但是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学生方面,大多数学生未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分析,未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匹配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致使学生在整个的历史学习中毫无章法,学习压力上升,知识与能力跟不上历史学习的要求,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引导高中历史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强化记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高中学生要强化自身的记忆,避免出现惰性心理。在初中阶段,虽然一些学生具有比较优异的历史成绩,但是高中历史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背诵这些知识点,尤其是那些需要不断强化准确记忆的知识点。高中学生潜在的懒惰心理,致使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固,影响了后续对知识的应用。其次,教师的指导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对知识的遗忘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有计划地复习,强化记忆。(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理解对掌握历史知识点来说十分重要。教师想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需要深入研究自己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阐述知识点的表层含义,还要向学生渗透更深层次的含义,逐步培养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的好习惯。(三)注重方法与技巧的应用。历史学困生本来就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如果要缩小甚至赶上其他学生,就必须注重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而历史学困生在这一方面显然存在巨大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引导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引导学生思考与知识点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清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