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1篇

一、小年(Year-off)

正月十五是黎族小年,黎语称“因包”或“祝将”,相当于汉族的元宵节。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s “year-off”, in Li’s language is “inbow” or “jujoin”. On this day, they will make sticky rice cake,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Pop Sweet Rice and so on. Every family should prepare chicken and pig as sacrifice to ancestors and local guardian god. On that evening, the Li family will reunite to enjoy a dinner and discuss about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family affairs together.

有些外来语是无法使用已有英文词汇完整表达出来的。如“因包”这样的黎语,可使用词语合成法将“因包”译为“inbow”。而汤圆这种食物,一般英语国家家庭很少接触到的,先采用拼音译法,再通过注解的方式介绍其形状材料,给听者留下大致印象即可。

二、三月三(Sanyuesan Festival)

The third day in the third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 lucky day for Li to memorize ancestors, celebrate newborns, praise life, and pursuit love. On this day, all the people get up early. Women are busy with pounding “shanlan” glutinous rice and preparing other festival food; young girls are gathering leaves to dye the rice; men are hunting and fishing. All Families butcher chicken, pork and spirits for dinner. The girls are dressed up in gold or silver accessories and celebrate the annual “Sanyuesan” Festival by singing and dancing.

三月三这个词本身含义很丰富。若直译为March.3rd,就会与公历混淆。三月三是我国南方的农历节日,具有其地域特征和趣味。那么适当介绍其具体时间和节日象征及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其中节日相关的特色食物,如山栏糯米、五色饭等用简单的词语无法让人理解,不如采用介绍其做法或材料更为直观。

三、军坡节(June po Festival)

军坡节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黎族过军坡节虽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但都与祭祀祖先有关。

“June po”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Hainan. It is related to their ancestors worship in spite of different celebrations days for different territories. For instance, Li people who are living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Hainan will celebrate it on June 20th in lunar calendar. The legend behind this is the birthday of Tetrarch Dong. On that day, people flock in all quarters to welcome the procession of Tetrarch Dong. The youths lifted up Tetrarch Dong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while drumming brass gong. People should be dressed up to greet Tetrarch Dong. In good harvest year, the village people will invite the famous troupe to perform Hainan opera.

即使在中国非黎族生活地区的人,第一次听到军坡节都会有很多疑问,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节日的内容,因此不必纠结于其节日名称翻译,与上段文字中和三月三中采用了较为相似的翻译处理方法,即音译发;但不同的是,因军坡节场面比较壮观,活动更为热闹,在介绍时,不再具体描绘某个事物而是活动现场,让人读后能有深入其境之感。

四、山栏节(Shanlan Festival)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2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旦(阳历1月1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或6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12月22日或23日)、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节庆文化 彝族火把节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庆祝活动,从中能透视出一个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传统,折射出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全部文化内容的缩影。民族节日以一种显性而独特的方式承载、传递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集中表现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①周期性、地域性、民族性的节庆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族群内部的交流,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增强族群内部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增强族群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对话与融合,构建和谐的“多民族”生态文化圈和政治国度。以下笔者将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论述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火把节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的舞台娱乐化冲淡了“火文化”的内核。从地缘文化学的角度考虑,少数民族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群众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文化自觉的意识。所以民族文化通常处于主流文化圈中的“边缘”地带,也处于文化“弱势”地位。通过新媒体传播或者外界民众带来的“强势”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念改变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原始天然性”。民族地区文化在和主流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持续接触和影响会造成劣势一方文化发生“文化变异”。

为了满足到场旅游群众和外界群众的观看需求,民族节日举办的时间会精心选择,节日举办的场地也会慎重考虑。举办节日的场地会被迫离开乡村,被搬到县里、市里的舞台。为了迎合更多社会大众口味,把传统节目和仪式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化”方式呈现。媒体的镜头开始聚焦于火把节中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如彝族人民的鲜艳服饰,年轻的彝族姑娘撑着黄伞的图片,“金鹰”和“金索玛”的选美表演充斥着媒体的整块版面。于是,足够艳丽、壮观、欢快而热烈的画面使人应接不暇,各种活动全景、人物特写镜头不断出现。而含有民族乡土气息的彝族传统游戏例如斗鸡、斗羊、斗牛等因为难登大雅之堂而日渐被“边缘化”。为了满足受众群体娱乐性要求,媒介对舞台上的民族文化肆意取舍,甚至添加无厘头戏份的倾向,破坏了民族文化的严肃性。

二、文化被经济的“功利性”绑架。新媒体的便捷性决定了文化传播向商业性质的转变。目前民族文化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而电子媒介加入和市场的结合,必然会导致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都怀有一种回归传统和部族主义的倾向。人们担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身份、归属感和个人的意义正在逐渐消失。②而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文化建设视为经济发展的手段,造成了民间文化的庸俗化。过去十年推行的“文化产业化”试图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文化建设,造成了民间文化的商品化,诸多精粹、小众的文化面临失传的窘境。③商业诉求致使火把节文化传播功利化趋向明显。媒体信息中,大量具体的数据向公众传送着招商引资的成果,以及火把节带动了地方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众多产业的增长的事实。而报道中介绍彝族火把文化、内涵的少之又少。

三、新媒体的机械复制性使民族文化符号被“消解”。新媒体技术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超媒体”,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复制与模拟,创造出了一个由符号控制的文化世界,使得文化趋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传统的特色民族文化传承被迫沦为简单机械的文化符号复制。比如火把节当天的许多文艺节目,身穿魍骋妥逡路的俊男靓女纷纷走上舞台,事前经过层层选拔,节目反复彩排。从民族服装、民族首饰、演员歌曲,到舞蹈动作、舞台效果,处处都是精心设计、排练的结果。“东方美女节”“东方情人节”等庸俗女性欣赏甚嚣尘上。传统彝族的女孩手持黄伞、轻歌曼舞地跳着“朵洛荷”也被现代意义的“选美”曲解。

四、新媒体时代消解了民族节庆文化的“原真性”和“主体性”。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能给民族个体起到有效的“定义”作用,它重新赋予裂变、碎片的个体以深度,使其避免成为的现代人。因为最具“民族原真性”文化的继承是建立在文化共同体一代一代地讲述、体现的原型神话和象征、价值观和记忆基础之上的,它们总是保持那些创造并参与其中的人们的独特象征、仪式、理想和传统。④

火把节虽然是官方举办、企业运作、群众参与,但因为民族节日放假时间通常和工作时间冲突,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员根本没有机会赶回家。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火把节从最初的乡间田野转移到凉山州府西昌市,从最初单纯的民间习俗演变成了今天的盛大节日,火把节的主题被各种博览会、投资洽谈会、选美大赛取代,渐渐流于世俗化、商业化。而在真正的彝族聚居区会提前举办火把节,这样就可以避开演出高峰,把时间、人员和表演机会让给西昌市火把节。因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西昌市国际火把节当天,大多彝族民族主体都在山上的家里。本该成为火把节活动的主体反而成为自己民族节日的看客和“他者”,众多外来的异域民族者却成了节日的主要参与者。

新媒体时代火把节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完善新媒体传播环境,树立自主传播意识。火把节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扩大节日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地方政府和彝族民众必须树立“走出去”意识,紧跟时代潮流,转变传播观念、传播方式。变被动地提供给外地游客体验节日的机会为主动地把民族优秀传播出去,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由“自发传播”到“自觉传播”的完美转型。采访报道彝族火把节的多是其他民族记者,避免不了在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产生原生文化内涵的“变异”和“被曲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彝族记者或者彝族学者可以担任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人翁”角色,能更加深入地向受众传达民族文化仪式和符号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而处于乡镇和村里广大彝族民众应该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把控能力,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向生活化、日常化转变。可以利用新媒体客户平台、商业网站发展彝族文化中的手工艺品产业,既能将火把节文化中彝族绘画、彝族舞蹈、彝族歌曲、彝族服饰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在受众面前,还能保住自己本民族的原始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彝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广泛的传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建立新媒体动态生态民族节庆文化博物馆。传统民族文化博物馆受到空间和距离的制约,受众的范围很小,且在信息的载体形式上比较单一、固定,往往是图片展示和文字解说。新媒体时代的“动态生态彝族火把节博物馆”与以往实物博物馆存在形式不同。这种“动态火把节博物馆”是要把彝族地区的静态民族文化物品加以集合,在彝族重要聚居区设立以新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民族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应具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内容展示上的民族性;其次是内容承载应该具有超时空性,也就是新媒体少数民族博物馆能够带来内容形式在时间、空间扩充上不受限制的超越性;第三是文化传播的对称性,即改变以往只是发达一线城市文化信息单向传递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现状。

三、继续构建和完善民族节庆文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体制。新媒体时代要努力寻求民族文化元素创新传播,首先,要在当前民族文化宣传网站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节庆文化专题性网站。例如,要建立凉山彝族文化官方网站、开辟凉山彝族火把节板块。其次,把体验式传播与媒介传播、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体验传播中可以建立凉山彝族文化博物馆、开办凉山文化展览会等;虚拟媒介传播中可以建立数字化网络博物馆、推送网络视频等,让自我体验传播与媒介传播有机结合,产生互补的传播效果。

四、努力开发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传播产业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不仅可以陶冶民族情操、提升民族精神,还可以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繁荣。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族文化产业政策的倾斜扶持、实践上的有效帮助,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这样既可以有效保存民族优秀的文化,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和加深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功能,又可以借助文化之手延长经济产业链。

事上,新媒体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产业链的开发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以彝族为例,它不仅包括传统彝族的图书出版、彝族服装、彝族绘画和图腾作品产业的网络化营销,也包括与彝族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漫设计、游戏研发、运营等创意产业。针对彝族火把节中出现的彝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男女服饰、彝族电影(2014年5月,中国首部彝族神话电影《支格阿龙》首映式在北京举行)、彝族歌曲MV,从中挖掘新媒体产业与彝族特色文化的契合点,必将会因民族文化的特性而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会因为新媒体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这种途径既会促进彝族火把节文化的有效传播,也会带动凉山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迟燕琼:《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民族艺术研究》,2008(3)。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料库;民俗文化;节庆名称;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6-02

一、引言

广西民间节庆繁多,大体一年之中,大节以十数,小节以百计,世人有“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的俗谚。节庆的形式和内容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溢,民族特点鲜明,是广西各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有祭祀、时令、交游、纪庆等节会之别,涉及生产、生活、宗教、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或娱人,或娱祖,或娱神,或三者兼而有之。广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其中壮族的歌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冬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回族的库尔邦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跳公节、水族的端节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节日因各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差异而各展风韵,节俗迥异。当今的许多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的歌舞文体活动已经成为节日的主题,既保留浓厚的民族传统,又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容。

在国内的民俗文化翻译研究中,丁树德(1995)就民俗名称的英译进行了深入研究。蒋红红(2007)提出要重视民俗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和不可替换性,并挖掘深层结构。马慈祥(2009)就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提出翻译策略。麦红宇等(2012)对广西民俗文化词典英译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广西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是对外宣传的重点,其中节庆名称的翻译就是外宣的名片。本文将通过自建语料库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名称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二、基于语料库的民俗节庆词翻译研究

严复先生语:“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然而,通过自建语料库的统计,作为专有名词的民俗节庆名词的翻译方法基本为两种:音译法和直译法,意译法却很少采用。

1.音译法。仫佬族的依饭节译为Yifan Festival。依饭节又称“敬依饭公爷”,是仫佬族祭祖、祭神及庆丰收、保人畜的隆重传统节日。“依饭”是仫佬族的祖先名,为专有名词,可以采用音译方法进行英译。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译为Panwang Festival和King of Pan Festival。瑶族崇奉“盘王”或“王”为本民族的开山始祖,所以盘王的“王”不是普通的姓名,而是“King”,不应简单音译为Panwang。建议音译加直译为King of Pan Festival。

广西巴马县的瑶族分支――布努瑶,每年的农历5月29日,他们都要欢度名为“祝著”的节日,祝著是瑶语“达努”的译音,它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宋代开始沿袭至今。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此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又称“达努节”、“瑶年”。其译名为Zhuzhu Day和Danu Festival。其实,如果意译为the Yao’s New Year更能达意。

京族的唱哈节译为Changha Festival。哈节是京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所以,如果唱哈节音译为“Changha Festival”,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可译为Folk Songs Festival或者Folk-singing Festival。

仫佬族走坡节译为Zoupo Fair,是青年男女传统社交的节日,因节日活动的地点多在绿坡秀岭上而得名。走坡节是仫佬族传统的青年男女聚会唱歌、寻觅知音而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仫佬族传统文化的映照。苗族跳坡节译为Tiaopo Fair,苗语称“欧陶”(跳坡),因节会在坡场举行而得名。苗族跳坡节和仫佬族走坡节一样,是传统社交节日,不过不限年龄大小。音译不能体现走坡节和跳坡节的内涵和意义,直译的方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意译为Social Festival。

跳公节音译为Tiaogong Festival,它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带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跳公节一般要过三天,内容主要是祭天地、祭祖先、祭山神、讲本民族历史、唱歌跳舞、吃菜喝酒等。有一个盛大场面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在舞坪上举行的集体舞蹈。由于跳公节点内容丰富,很难用简短的词去涵盖,所以直译或意译都不如用音译法。

2.直译法。经语料库检索,牛魂节有两种译法:Ox-soul Festival和Cattle Soul Festival。牛魂节是壮、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cattle”一词是对牛的总称,意为“牛群”。牛神应为单数,所以cattle不合适。英文没有单独的对牛的统称,具体有ox,bull,cow等。Ox意为“阉牛”,bull意为“雄性公牛”,cow意为“母牛”。为传达积极、正面价值,牛魂节译为“Bull-soul Festival”更为恰当。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亦称三月歌圩,译为Singing Festival和Double Three Festival。壮族的“圩”指的是村子的集市或集会,所以三月歌圩意为农历三月初三的民歌集会。因为中国的某些传统节日固定在某个阴历日子上,人们常常会用阴历日子来指称节日,如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其直译为Mid-autumn Festival,而不是“the 15th of August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太长的译法不利于文化宣传,也不容易为外国人接受。因此,Double Three Festival不能很好地表意,不是一个适宜的译法。壮族歌圩可直译为Zhuang Singing Festival或者Zhuang Song Festival。

毛南族的分龙节译为Dragon Separating Day。龙也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人们认为,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辰(龙)日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沿袭下来成为传统的农业祭祀节,称为分龙节。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侗年又称“吃冬”节,是侗族的大节,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苗年和侗年分别直译为the Miao’s New Year和the Dong’s New Year,简洁明了。

三、结语

民俗节庆名称的翻译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才能有效地进行对外宣传。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相比传统方法来说有许多优势,如:检索方便,例证丰富,信息量大。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发现在一般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为直译和意译。而在民俗节庆名称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却是音译和直译。同时,用语料库进行民俗文化词翻译研究,还需考察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因素。总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自建民俗文化平行语料库并进行翻译研究,为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推动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3]马慈祥.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9,(7).

[4]麦红宇,关熔珍.关系民俗文化词英译案例评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1).

[5]广西地情网[DB/OL].http:///.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文化含义

引言:一般而言,民间各种有形习俗及无形习俗,如生养婚娶、饮食起居、服饰冠履、岁时节令、年中行事、耕牧稼穑、占卜禁忌、信仰崇拜、游艺竞技、民间工艺等等,都体现出践行这些习俗的人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而也就折射出丰富、复杂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俗的文化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成为具有复合文化特质的存在。彝族火把节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同样在不断丰富与发展。

一、彝族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随着民族融合的深化,白族、纳西族、拉祜族也逐渐开始庆祝火把节。火把节一般被定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三天,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青年男女也会利用集会欢聚之机寻找良伴,商人也会在节日开展各种商贸活动。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诸葛亮火攻瘴气”说,有彝族人民“火焚魔哈宫殿”说等,尽管说法不一,但追根究底,都反映了远古时期普通民众对火的自然崇拜。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都则即为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是彝族人民所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流传着多种关于火的祭祀活动,如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会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开展"火神会"等。

随着时代的推进,彝族火把节也逐渐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彝族火把节传统文化内涵逐渐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火把节的活动形式、活动内涵也逐渐有了新的变化。

二、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含义分析

时代赋予了火把节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火把节已不仅仅是祭祀火神、宴饮唱歌的节日,也成为进行文化思想交流,商贸流通的重要平台。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火把节是展示彝族丰富习俗文化的节日

在火把节节日期间,彝族人民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这为展示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提供了平台。在火把节期间,每年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每家每户杀鸡宰羊来祭拜“土主”、“家神”,祭拜“五谷神”,叫“五谷魂”来祈求五谷丰登;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相聚在一起点起大火把,跳起彝族的三弦舞、葫芦笙舞,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斗羊、斗鸡等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彝区火把节的规模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吸引人们慕名前来,彝族火把节也成为向世人展示彝族丰富习俗文化的重要节日。

2、火把节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节日

火把节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开展火把节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彝族人民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过程。彝族火把节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具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特色。彝族火把节期间,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如飞石索、顶头、绵羊拉绳、武术,斗牛、跳乐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充分展示表演者和竞技者的体魄、体力、气质、胆量与智慧等,人们在欣赏和参与各项歌舞、竞技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快乐,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民族之魂与民族文化之美,这些民族文化具有深厚稳定性、延续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彝族人民不断开展火把节的过程中,火把节也逐渐成为一种面向全体参与者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的民族思想得到洗礼。

3、火把节是促进彝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节日

随着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交融,彝族火把节已经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逐渐成为彝族地区宝贵的民族文化中资源,对发展彝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彝族火把节”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规模越办越大,名声越传越远,彝族火把节的旅游资源属性也日益凸显,成为彝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和开发商慕名前来,促进了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彝族火把节已经成为开展火把节商品交易会的重要平台,使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民族发展资本,使得火把节成为集政治、经济、娱乐、旅游元素为一体的节日。

三、结论

彝族火把节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的传统大节日,它不仅反映出彝族及白族等人民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融合成为大趋势,彝族火把节为发展旅游业,进行招商引资创造条件,逐渐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功能节日。

参考文献:

[1] 甘代军.彝族火把节的“文本”重构与文化表征[J].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