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狼三则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金陵十二钗判词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代表,它是曹雪芹借警幻仙子之口对金陵女子的地位、身份及命运结局做的高度暗示,对塑造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由于其视角新颖且具有时代意义,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解读霍克斯与杨宪益译本中的金陵判词,探讨两位译者如何运用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理论来再现《红楼梦》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
关键词:《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生态翻译学
《红楼梦》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文学的最高峰,而且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小说收纳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等,真正做到了“文备众体”。而诗歌则是“文备众体”重要形式之一。金陵十二钗判词出现在小说第五章,对书中人物性格及命运有着强烈的暗示,被认为是整部小说的“文眼”,因此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以霍克斯和杨宪益的全译本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解读,探讨两位译者是如何处理三个维度的适应与转换来展现《红楼梦》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
一、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与金陵判词
生态翻译学是社会文明转型在译学方面的一种反映,是时代的产物。生态翻译学涉及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适应随择”学说的基础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翻译被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被描述为“有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的适应,继而依此作出适应性地选择转换。翻译方法简括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因此,笔者以此为讨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两位译者的金陵十二钗英译本。
(一)、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体现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转换是基于源文原语的多样性进行的。首先让我们来看原诗的语言艺术。
金陵石判词共十四首,包括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和又副册,刻画了金陵十五位女子的性格、身世和命运。在描写晴雯、袭人和湘云时,曹雪芹采用长短词来刻画。而其他十一首则采用中国诗歌传统形式绝句,包括7首七言绝句和4首五言绝句。中国古典诗歌通过格律的押韵来展现其独特的韵律美。以探春判词为例。
笔者单就这首判词的韵律作分析。在汉语中,一字一音节,两对音节形成顿。在七言绝句中,一般有四顿,每顿的音节为二二二一或者为二二一二。这首判词可以这样划分“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样的处理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平仄交替,押韵整齐,富有音律美。为了再现原判词的艺术特色,霍克斯处理时采用了英诗中传统的方式五步抑扬格,使译文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匀称而和谐。在判词中颔联和尾联中的“消”和“遥”,押韵-ao.读来气韵悠长。霍克斯也看到了这一点,最后一个词用“decay”和“away”来押韵,把“ei”这个长元音产生的声音绵长而低沉的音乐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杨译文虽也采用押韵等来体现音乐美,但与霍相比略逊一筹。因此霍克斯在处理韵律时,选择性地适应原文,适应原文的艺术特征,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后在适应性选择过程中实现译出语与译入语语言维度的最佳转换。
关于格律诗的翻译,冯庆华在《文体翻译论》中说:“若能以格律诗译格律诗,既讲究格律又无损原意,仍当属上乘”1(2002:217)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对原文的风格进行适应性转换,又要选择性地适应译入语生态环境。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杨译虽然在韵律上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综合其他方面来看,算不上一首格律诗;霍译基本上是五步抑扬格、英雄双韵体,产生出了与原诗效果相当的形式风格美。而且此译诗更能适应英语生态环境。
(二)、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观认为,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流过程,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胡庚申,2004:136-137)即文化维度的转换成功与否取决于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障碍能否得到有效地处理。在这些文化障碍中,尤以中国典故为最难克服的障碍之一。典故意义隐晦但内涵丰富,因此,就出现了原文作者、原文读者与译出语读者之间“文化空白”。因此,笔者从金陵判词中选取典故来管窥杨与霍对“文化空白”的处理。
迎春判词中有一个典故,即“子系中山狼”中“中山狼”,这个典故出自明朝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此暗示迎春的丈夫是一个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杨宪益把中山狼翻译为“a mountain wolf”,而霍克斯则翻译为“the wolf in the old tale”,两种译本都将狼的形象翻译了出来。但是杨译避实就虚,采取直译的方法,淡化了中山狼文化含义的解读,那么译出语读者不免会问,何为mountain wolf?这是狼的产地还是狼的一个品种?所以就文化意象的转换方面有所欠缺。而霍虽然把“中山狼”仅仅翻译一个英语单词“wolf”,但“old tale”使狼置身于寓言童话这一环境下,突出了狼背后残忍贪婪的本性,把中山狼典故背后警醒世人的意义明确表达了出来。
下面是“金闺花柳枝”这一句,以花柳来形容女子是中文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而“金闺”二字更是点出了迎春的出生高贵,这两种表达都带有中国文化殊的意象。杨译如实翻译出,虽意象完整但不同文化读者可能一头雾水,而霍译则采用意译,虽达意却不传神,无法表达原文文笔风采。所以,就文化内涵的转换传递方面,霍译在此比杨译略显高明。
(二)、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从交际的层面上来看,也就是说从读者更能读懂哪个译文所传达信息的角度,及传递信息的完整度方面,霍译本略高一筹。在晴雯的判词中有一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天净月朗的景色,旧时以风光霁月来比喻人品质高洁。彩云,即有纹彩的霞,古称雯,点出了晴雯名字中的雯字。晴雯自小被卖入贾府的奴仆赖大役使,可谓是奴中奴,但其反叛意识最强。曹雪芹写这两句诗的目的是一方面赞扬晴雯品质高洁、刚直;另一方面用“难逢”、“易散”暗示了她命运多舛、寿命不长。这两句诗霍译为“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杨译为“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Bright clouds are easily scuttered.”在霍克斯的译本中,晴雯的名字被译为Skybright,而在这两句诗中也出现了sky,brightness,这很容易使译入语读者联系到晴雯这一人物形象。第一句中“Seldom”也点出了晴雯品质高贵及其难得,第二句则用“days of brightness”“too soon pass by”暗示了晴雯豆蔻年纪香消玉殒的悲剧。在杨译本中,意象“moon”“clouds”使用也暗含了晴雯的名字,但就突出其品质和命运方面欠缺。从这两句诗的处理上可以看出霍克斯想要向译入语读者传递的信息与曹雪芹所表达的信息基本吻合,因此就信息完整度方面,霍克斯更加适应性的转换原语的交际维度。
二、结语
生态翻译学认为,“外部环境”要求译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事实上“内部因素”决定译者的自我选择。译者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的适应,译文的产生,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而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皆是由译者做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多维度的,主要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生态翻译学关照下的译文评判标准,不再只是忠于原文或是迎合读者,而是要实现译文能在新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或长存。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整合适应选择度,不是单独强调某一维度或是把某一维度放在第一位的位置。所以,从“整合适应选择度”方面来考量,霍克斯接受了原文生态环境的选择,通过自己能动地融入原文生态环境,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与译品进行了互动,产生出了更适应于译入语生态环境的译作。(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蔡义江.蔡义江点评《红楼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2]曹建辉.从《葬花吟》英译看诗词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25-227.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P].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论文,香港,2001.
【关键词】英语;汉语;动物;象征
不同的语言造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于周围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动物因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常常被各种文化运用在其语言中表达一定的象征意义。根据Sperber & Wilsonde 关联理论,语言交际的本质被认为是明示与推理。根据该模式,成功交际需依赖认知语境和关联。有些动物,被中、英文认知环境中的人们赋予相同或者类似的象征意义;有些动物则被赋予相距较远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象征意义,这些在我们的翻译活动中都应当被给予一定的注意。
一、具有相同或者类似象征意义的典型动物
不同语言认知环境赋予某种动物相同的或者类似的象征意义,可能是出于巧合或者是出于人们对于这种动物的共同认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重叠(Cultural Overlaps)。
(一)驴——象征愚蠢、固执。中文中常描述一个人“固执的像头驴”,“蠢得像头驴”;而英文也有类似的表达:as stubborn as a mule;Don’t be such an ass!
(二)鹦鹉——象征那种没有自己思想,“人云亦云”的人。汉语中有“鹦鹉学舌”,英文中有“Parrot fashion”, 都用来指那种不明白自己到底在说什么,只是机械的不厌其烦的重复别人所说的话,例如Under the old system pupils often had to stand to attention and repeat lessons parrot fashion. 在旧体制下,学生常常得立正站好,机械地重复课文。
(三)狐狸——在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中,狐狸都被认为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在汉语中有“狐假虎威”,“狐狸的尾巴”,“老狐狸”等等用来描述人的狡猾,在英文中也有“an old fox”(老狐狸), “play the fox” (狡猾行为), “fox’s sleep” (假睡)等等。
(四)狼——象征冷血、残忍、凶狠、贪婪等。在中文中,人们将残忍、贪婪的人称为“豺狼”, “虎狼之徒”,将凶狠、忘恩负义的人成为“白眼狼”,“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在英语中也有“a big bad wolf”(大坏蛋), “wolf like”(狼似的), “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二、象征意义相距较远甚至相反的典型动物
(一)牛——在中国,牛很多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神圣、有力量的动物,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被赋予很大的能量,比如“牛头马面”中的阴差长着牛首;比如“牛魔王”被描绘成法力最强的妖怪之一;牛在中国还被赋予勤劳、踏实、吃苦耐劳的象征,比如我们常说的“老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而在西方牛被人认为是一种笨拙的、直来直去的动物,例如“to be a bull in a china shop”,字面意思是“象公牛闯进瓷器店”,实际意义是说由于人的粗鲁、笨拙,在本应该小心行事的场合不慎闯祸; “throw the bull”,胡言乱语。
(二)鱼——在中文中,“鱼”与“余”谐音,因此常被赋予吉祥的象征,比如逢年过节,中国人的餐桌上必须有鱼,象征“年年有余”,粮食吃不完。而在英文中,鱼,fish总是用其贬义,比如:a poor fish (可怜虫), a cool fish(之徒), a cold fish(冷酷无情的人),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
(三)龙——龙是中国的一种图腾,在中国,龙是高贵、神圣和吉祥的象征,龙意味着高高在上的权利,是社会的主宰,因此,在古代中国,龙的图案是皇家专属。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自认为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有关龙的成语、习语都蕴含了人们的美好期待,比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也是力量的象征,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西方也有关于龙的传说,不过西方的龙大都为一种凶恶的怪兽。中世纪的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的恶魔撒旦是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 在西方的神话故事中,经常会有英雄屠龙的故事。
(四)蝙蝠——在中国文化中,因为“蝠”和“福”同音,因此蝙蝠在中国是好福气和幸福的象征。在中国的很多装饰画中经常会有蝙蝠,比如五只蝙蝠在一起,象征五种天赐之福——长寿、富裕、健康、好运和寿终正寝。而在西方民俗中,蝙蝠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盛行西方文化的“吸血鬼”故事,就是以蝙蝠为原型的。
在我们从事翻译的活动中,要特别的注意这些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动物的翻译,否则就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比如,占中国方便面市场四分之一的白象方面,在其打开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就因不同认知语境和关联收到了阻碍。在中国,白象被尊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有太平盛世出白象的民间传说。“象”与“相”、“祥”谐音,因此在很多宾馆、大酒店门口经常会有石雕的大象作为吉祥物。可是进军国际市场,“白象”翻译为white elephant 就很为不合适。西方人认为“white elephant”是无用而又累赘的东西,美国人总喜欢在圣诞节搞交换“白象(white elephant) ”礼物的圣诞派对, 以求拆了包装见“白象”的惊喜和开怀傻笑。所谓的“白象(white elephant) ”牛津字典定义为“无用却需要重金保管的贵重东西”。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关联语境中动物的不同象征意义,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冲突。
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的判断句也可不用判断词“是”,如“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他甘肃人”等。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指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主谓之间要加上“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者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谓语后面连用“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者,……”(主语后面有“者”,谓语后面无“也”)。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5)用“乃”“则”“即”“为”等帮助判断。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6)不用“者”“也”。如: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用“是”表示判断,是较为晚起的。如:①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大家还应注意如下几种特殊的判断句:
其一,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其二,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其三,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怎样识别被动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不管哪种形式的被动句,我们在翻译时,都要在主语后面加“被”字。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
(1)“为”表被动。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2)“为……所”表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
(3)“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译为“白白地被欺骗”。
(4)“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5)“见……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不借助被动词,但意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此句虽没有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怎样识别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中也可以省略,如主语、谓语的省略。碰到省略句,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习惯上用括号表示。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该句省略了主语“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做法。今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关键词】朗读 积累与翻译 课文理解 三部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2-01
一、文言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线。
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了如下尝试。
㈠教师魅力范读
教师范读,不仅是一种参与教学活动的体现,更能彰显教师的语文素养,增加教师的学识魅力,用自己的美读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朗读意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朗读上下足功夫。作为“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读顺读畅,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感知课文。如教学《口技》一课,我范读了中间的三段,当我的声音随着文章的内容起伏变化之时,教室里静寂无声,全体学生为口技者高超的表演水平所倾倒,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㈡指导学生准确诵读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鉴于这句话的启发,教师在指导学生初步诵读时,要求学生不要加字,读准重音、节奏。教《陋室铭》时,指导学生注意准确把握节奏、重音和语调,来进行朗读。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中的 “山”、“仙”、“水”、“龙”均可作为重音。
㈢巧将文章趣读
文言文教学中的表情朗读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朗读者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通过朗读时的音调、姿态、表情,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言文朗诵教学时,要预防出现以下三种不好的现象:一是只求学生会读,老师不加以指导和评点;二是教师只放录音带而不范读,我主张老师最好要亲自范读,同时配合表情、动作等体态语;三是读前缺乏对作者所寄之情的指导。要让学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悟中读,学生才能体会到作者所寄之情,并产生共鸣。
只要抓好朗读这条主线,积累与翻译和课文理解这两个基本点将游刃有余。
二、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翻译。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言词语的积累是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提高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来帮助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在积累方法上给予指导,积累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让学生能轻松积累文言实词。如:“毕”的含义:①众妙毕备(全,都);②群响毕绝(全部);③吾与汝毕力平险(用尽)。
在重视词语积累的同时,准确翻译句子也是教师应该重视的课题。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翻译时,将翻译技巧的指导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翻译句子能力的培养。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句要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做到字通句畅;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语言优美自然。下面结合例句简介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几种技巧:
留:国号、年号、官职、器皿等专有名词,可照录不译。比如:“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庆历”是年号,不翻译。
删:删去不需翻译的词。如《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应该删去。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如《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翻译时应该括号的形式补出省略成分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指导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意: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一句中的“秋毫”两字直译就成为:“秋天里鸟兽的毫毛”。意译:最细微的事物。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如《过秦论》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中的“天下”、“宇内”、“四海”、“八荒”这几个词其实是同一个意思,翻译时可以凝缩的。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忌不自信”句中的“自信”就是两个单音词,翻译时对“自”扩展成“自己”,把“信”扩展为“相信”。
更要提醒教师在培养学生翻译技能时,要有极大的耐心,要结合不同的句子灵活运用这几种技能,要不厌其烦的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
三、简谈对课文的理解
多数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力求讲深讲透,可是多年的教学让我感觉到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想谈两点思考。
第一,设计问题要精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切忌鱼龙混杂。
教师和学生可参阅的教辅资料太多太杂,教师总感觉给学生多讲点内容是没有害处的,殊不知这其实是“石崇有意,绿珠无情”的一厢情愿。
第二,教师敢质疑才能鼓励学生质疑。
相同的作品,因人生体验的差异,在理解时可以见仁见智。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个性的意见,言之有理时,就应该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古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 。”只有教师敢大胆质疑,才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显而易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口技表演者就只能靠一张嘴发声。这与魔术表演完全不同,魔术表演需要简单的道具来衬托表演者的技艺,但口技表演根本与道具无关。怎么能起到从侧面衬托口技人高超的技艺呢?我经过反复的琢磨,我认为课文中两次提到简单的道具,可能是作者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看到的而已,并不是后来的学者们研究设计的课后问题说的那样。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设计纯粹是对学生认知的误导。
简言之,文言文教学只要以重视朗读为主线,抓好词语积累与翻译和课文理解两个基本点,就可事半功倍。
关键词 语言相对论 习语 翻译 异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相对论的核心内涵是,人类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里,也生活在主观世界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从而导致他们对世界有不同的感知、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看法;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它同时也强烈影响和制约着思维。习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最为精彩的一章。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习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大自然、动植物、历史、典故等等,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与结晶,这些特点可以说是英汉习语的共同特征。
异化的翻译在保留了外国文本中之异,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为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既忠实了该句的原意,又能巧妙地把源语言文化介绍到目标语言,让广大读者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这样处理,显然弥补了归化翻译的不足。比如,英语里有这样一个习语poke one's nose into something,从字面上看好像可以解释为“把鼻子伸到某样东西里去”,其实这个习语的意思是说某人“管闲事”。英语里还可以用nose的派生词nosy表示爱管闲事。可是要把这条习语翻译成对等的汉语习语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在中国文化里鼻子的意象与管闲事并没有什么联系。汉语中鼻子倒是和“方向”有关,比如可以说被人牵着鼻子走,指一个人失去了主动权,没有了方向。
翻译负有文化交流的使命,即尽可能地把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介绍给另一个民族。尤其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的今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已经跨越了地域、国家和名族。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频繁和便捷,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名族的文化可以对全球化带来的他国文化充耳不闻。早之前鲁迅先生就特别强调译文要“保留原文的丰姿”。英语里有一些习语最初被直译成汉语,由于种种原因,如通过翻译名著流传,或经由媒体传播等等,最终在中文里固定下来,成了汉语的一部分。这对发展和丰富本土文化都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下面列举的习语就是英译汉异化译法的例子,有的已广为中国人所接受。
(1)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直译后完全保留了原文的意象,中文里有一个意义相近的习语“全副武装”,虽然也可以用来翻译armed to the teeth,却不如直译来得传神
(2)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条习语源自《圣经》,在中国流传使用非常之广,以至许多人以为它是中文里固有的习语,这也说明这条习语译得非常成功。如果译成“报仇”或“复仇”则远不及保留意象的直译生动形象。
(3)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的汉译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因为“狼”和“羊”这两种动物产生的意象在中西文化里基本上是相同的
(4)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也已基本上被中国人所接受,虽然中文里有核心意义与之相同的“一箭双雕”和“一举两得”两条习语,但“一石二鸟”的译法使人耳目一新,并且丰富了汉语的成语。
(5)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也很容易理解。罗马帝国在其所辖范围内广筑通往都城罗马的道路,加强统治,这条习语凸现了罗马城盛极一时的景象,俨如世界的中心。含人名、地名的习语原则上不采用异化译法,因为原文的名字到了另一个语言里往往失去了它们在源语文化里所产生的效果,但此句却采用了异化译法:一是因为罗马作为著名的罗马帝国的都城,中国人并不陌生,也易于接受;再者,中文里没有类似的表达法,无法归化;第三,似乎也难以找到一个准确而又简练的词组来进行折中翻译,所以不如用异化法来得直截了当。
最后,随着各国间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本国文化对异国文化越来越采取宽容的态度,异化的翻译也慢慢为读者所接受,并开始领导新潮流。语言中的习语翻译也是这样。
参考文献
[1] 曾祥芳.中西文化对比与英汉习语谚语翻译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6).
[2] 王麟凤.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9(4).
[3] 彭志刚,吴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