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监测仪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环境监测 仪器设备 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监测越来越重视,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标准化达标建设中仪器设备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有效、准确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在仪器设备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制定设备管理程序,或者程序不规范。二是仪器计量检定管理不到位。由于仪器计量没有计划,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未能及时送检,影响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三是购置仪器设备时,因对计划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与其所需匹配资金调研不足,导致未能及时采购到仪器,造成监测工作的滞后。四是仪器设备档案建立和管理不到位,如一些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缺失,使得仪器使用人员不能正确修正监测数据。
针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问题,如何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更加合理、规范,本文根据笔者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经验,谈谈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看法。
1 建立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1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写一个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包括仪器管理人员的职责,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仪器设备的保管与使用,仪器设备计量检定与校准,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设备停用与报废等内容。建立标准的作业程序,如设备购置申请表、设备维修申请表、设备停用申请表等,具体标明申请的原由,明确申请人、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到人。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从而降低人员变动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影响。
1.2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跟踪和落实
配备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明确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在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中,由于环境监测仪器种类繁多,涉及的监测任务与使用人员复杂,仪器设备从申购、调研、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计量检定、维护、停用、报废等过程需要有责任心的专门人员统一调度、跟踪与落实。避免仪器设备采购不到位、计量不及时,造成监测工作的滞后。
2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
2.1 建立台账,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按计量管理进行分类管理,可分为周期计量(A类)、一次性计量(B类)和非计量(C类)三类。直接出具数据的仪器设备(包括对环境条件有非常精密要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测量设备)一般归为A类;对于测量准确度一般不随时间、环境条件和使用状态等因素改变的仪器设备可归为B类,如玻璃器皿,对于只用于指示而不录取数据、只作为提供或创造测量条件或环境条件用的仪器设备(如磁力搅拌器、电热板、抽湿机等辅助设备)可归为C类设备,不必进行计量确认。根据分类,运用Excel建立电子台账,如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包括管理编号、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技术指标 [量程 、准确度(精度等级)、扩展不确定度]、制造厂商、购置价格、购置日期、放置地点、使用状态、类型,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表2),包括序号、管理编号、器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器具制造商、检定周期、检定单位、下次检定日期、保管人。
2.2 计量检定部门资料收集
根据《认可准则》,须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评价。作为向环境监测站提供检定/校准服务的计量检定部门最重要的服务供应商之一,须搜集其相关的资质证书或证明复印件,核实其出具的资质和能力范围,以及核实其出具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测试报告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做出评价。为其建立档案,根据其检定资质能力范围,结合在用计量仪器设备,明确合格检定机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
2.3 计量仪器检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仪器设备是否能按时完成量值溯源工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表2)里的信息,确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检定单位、下次检定日期,制定计量仪器检定计划,分批次合理安排时间检定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及时检定。若工作中有仪器因故不能检定的,及时对该仪器做出停用的标识,以防误用。
仪器检定一般需提前半个月与有资质检定单位联系。在检定过程中,为了提高仪器设备检定效率与精度,部分仪器在检定前应做好前期准备,如有些实验室的大型仪器须在检定前预热半小时以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调度仪器使用人员配合检定人员做好仪器检定。检定结束后,尽早获得检定结果,以便后续监测或检定工作的管理。
2.4 计量仪器检定后确认与标识
每台计量仪器检定或校准完成获取证书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复印一份交由仪器使用人员对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技术参数)进行确认,看是否满足检测相应标准或规范,是否满足环境监测工作使用要求;根据检定结果和校准数据判别仪器是否合格能用、降级使用或不能用。检定证书原件应及时归仪器档案中。
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张贴表明其检定状态的标识[1],仪器设备经确认后,根据判别结果,按状态贴上三色标识。分三类:1)绿色标识,经校准或验证判别合格,即满足使用要求的,贴绿色合格标签;2)黄色标识(准用证),指的是仪器设备部分功能失效但其被使用的功能使用且经检定合格或设备部分量程精度不合格,但其被使用的量程使用且经检定合格者,贴黄标;3)红色标识(停用证):给出可疑结果或显示出缺陷、超出计量周期的设备,都应贴上红色停用证,直至修复通过校准或检定后验证表明可以正常使用。
3 仪器设备档案的规范化、合理化管理
3.1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计量认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认可准则》5.5.5的要求,应保存对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的记录,即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档案目录、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等购置材料、安装调试报告(一般包括:线性测定、精密度测定、准确度测定等)、验收单、说明书、随机附件材料、仪器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必要时)、以及日常管理记录(包括:检定/校准证书、自校准报告、期间核查记录、日常使用记录、维护维修记录、停用记录、报废记录)。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报废这一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档案是否齐全,对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和仪器有效的管理、正确使用、使用及维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仪器设备日常管理记录是动态变化的。记录材料不断增加,需要使用人员积极配合管理做好档案及时归档。另外,对于老旧资料,如久远的检定证书、使用记录等日常管理记录可以统一收集,另行处置,既不占现有档案空间,新的信息又可以得到及时保存。
3.2 仪器设备档案合理化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一器一档、类器同档的现象。所谓“一器一档”,就是一台仪器设备有一个档案。按照仪器规范化管理,必须为一台仪器设备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同类仪器单独一台的材料量少,“一器一档”就浪费档案空间,给管理带来不便。把同类仪器设备档案放在同一档案盒,就是所谓“类器同档”。 “类器同档”时把不同仪器设备档案用材料袋分装、编号,如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经常使用的噪声监测仪、声级校准仪、大气采样器等仪器可以进行类器同档管理。
4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加强仪器设备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有效,才能真正展现为政府、社会提供监测服务的技术实力。
参考文献:
环境监测仪器大多为高精密仪器,仪器的使用对仪器的放置和使用环境均有一定要求。大型精密仪器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最好一室一类仪器,安装好除湿机、空调等设施。仪器的电源应与照明用电分开,电源线单独接地处理,以减少电磁干扰对测定的影响。仪器使用前后均要检查所用的水、电、气等是否符合要求,建立每台仪器的使用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记录下仪器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等信息。现场监测仪器在使用前一定注意现场监测环境,仪器使用前要校验,使用后要及时做好仪器的保养。对于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维修,维修完成后要重新对仪器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可能的前提下应对以往监测数据进行溯源,确保仪器的精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每台仪器的编号,用不同彩色标识仪器状态,表明属于在用、检修、停用、禁用等状态,仪器检定后粘贴上检定标签。对大型分析仪器应对所测的物质定期进行检测限的测定,以保证监测仪器的灵敏性、精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仪器的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环境监测仪器应该结合仪器的特点适时地开展期间核查。对日常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以及其他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监测仪器应进行仪器期间核查。核查时尽可能考虑实际具备的条件和成本等因素,将电子天平、酸度计、电导仪、多功能声级计、智能烟尘采样器和综合采样器纳入仪器期间核查,编制其期间核查规程,年初编制其期间核查计划,保证仪器在一个检定周期中间进行核查。核查不是校准,不需按其检定证书逐项进行核查。对于电子天平使用定值砝码进行核查,酸度计和电导仪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核查,多功能声级计以日常监测每次进行监测的校准前后值作为核查,智能烟尘采样器定期使用氧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标准气进行核查,综合采样器则是对流量和计时准确性进行核查。建立核查记录,记录下测定环境条件、测定原始记录以及核查结论。当监测仪器使用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怀疑仪器监测结果等情况时,都应适时开展监测仪器的期间核查工作。当核查情况异常时,应进行复查,查找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仪器操作人员培训
按年初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学习工作,特别是对监测仪器操作人员更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监测仪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有着至关重要,培训应分步进行。在仪器购买前,要结合仪器特点和型号针对性的了解仪器的性能和简单操作、保养知识;仪器安装调试时,全程参与厂家技术人员对仪器的安装调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和保养维护程序。通过培训,监测仪器操作人员达到独立操作和保养监测仪器的目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仪器操作训练,随时记录分析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咨询专家解决技术难题。在使用仪器有一定经验后,可以适时联系厂家进行集中培训或参加学技交流会,解决监测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提高仪器分析人员的技术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随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的发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监测和专用优化系统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企业在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最重要的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是高端环境监测系统领域,不仅仅涉及传统的光学、电化学、色谱、质谱类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监测仪器的测量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愈来愈成为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只有管理好环境监测仪器,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摘要:本文从我国的环境特点以及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入手,对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在突发性应急监测中的工作特性以及主要应用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环境监测站在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提供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便携式仪器;应急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更好的保障。但与此同时,我国却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现象,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污染程度逐渐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并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阻碍。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需要应急监测部门快速提供出污染物类别、浓度分布、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以便事故处置决策部门做出快速处置方案,进一步控制污染情况,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因此,选择适当、准确、快速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尤为重要。
一、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工作特性
通常,应急监测所使用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与普通的实验室分析仪器有着较大的差别,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这类环境监测仪器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其能够被良好地引用于应急突发监测工作中,具有普通环境监测仪器所没有的优势。一般来说,便携式自身特点的环境监测仪具有以下多个方面的工作特性:
1仪器操作的简单性。通常来说,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在操作上相比于普通的实验室分析仪器更为简单,在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往往仅需要通过几个较为简便的步骤就能够给出定性或半定量直至定量的监测结果,直接读数、操作简单。而普通仪器的结构往往非常复杂,要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操作才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目标数据。应急监测中使用便携式的环境监测仪器,简化了测量步骤、缩减一半以上的分析时间、快速签定、鉴别出污染物的种类。
2仪器搬运的便捷性。搬运的便捷性是便携式的环境监测仪器最为核心的特点,与一般的环境监测仪器不同,这类仪器能够很容易被搬运,从而在多种条件下均能够方便使用。对于应急突发监测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及时将环境监测仪器搬运到目标位置,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而便携式自身特点的环境监测仪器恰恰能够完美地达到这一要求。
3仪器数据的保存和传输。便携式的环境监测仪器能够储存的一定的数据信息,可以对数据进行查阅和删除处理,一般都有通用接口,可以连接打印机,随时对数据进行打印,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使用数据线与笔记本电脑相连,实施野外作业时,同步进行数据传输。
4仪器的选择面广。各地环境监测站可以根据本身的经济能力,选择针对本地区主要污染类型和主要污染物选择相应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在一些偏远、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较高端的应急监测仪器,则可以选择比色计、显色比色管、比色纸、气体检测管等,现场利用简单的化学反应,快速、定性地反映环境污染现状。
二、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的主要类别
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中,应用到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具有多种类型,分别可以完成环境中不同指标的监测工作。在实际的应急监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种仪器综合在一起使用,得到不同类型的环境指标。目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的主要类别大致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监测便携式仪器。主要有便携式pH计、便携式溶氧仪、COD快速测定仪、BOD快速测定仪、基于分光光度计模块的水质单参数及多参数测定仪、离子浓度计(配置不同的模块能够测定不同的阴、阳离子)、重金属便携式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等。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监测人员使用zNose4200便携式气相色谱对污染水体进行监测,快速、实时地为专家提供松花江污染物前锋到达、高峰出现已以及尾部流出的准备数据。便携式气质HAPSITE在四川地震中,对灾区饮用水源地水体24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保证了灾区饮用水安全。INFICON公司的便携气质HAPSITE ER无需预热、可以一边移动一边监测,甚至在雨雪天气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2空气污染监测便携式仪器。 主要有气态颗粒物监测仪、大气样品采样器、气相参数测定仪、多种气体检测仪、基于PID检测器的气体检测仪、基于FID检测器的气体检测仪、甲烷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及气质联用仪等。在本市的多起污染事故中,监测人员使用VRAEPGM-7840多种气体检测仪,快速及时的上报出数据,在应急监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土壤污染监测便携式仪器。以X荧光为原理的重金属检测仪、油类污染检测仪、放射性污染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及气质联用仪等。
4生物便携式检测仪器。主要有便携式发光菌毒性分析仪、ATP荧光微生物(细菌总数)快递检测系统、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系统、叶绿素及藻类检测仪等。
5有机物便携式采样及前处理装置。便携式多功能水质采样器,采集样品后,可以进行解吸、萃取、干燥等一系列处理,并配有特定的注射器直接将样品注射进便携式气质中进行分析;便携式热解析吸附浓缩装置,可以作为应急监测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前处理;针对有机气态、液态、固态污染物样品采集的便携式样品采样箱。
三、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存在问题
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的分析原理各不相同,国家没有制定一定的技术标准对仪器的技术性能进行评价和规范,仪器性能参差不齐。使用便携式环境监测进行监测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无法选择相应的机构对一些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进行检定和校准工作。环境应急监测的方法标准不完善,应急监测方法大多未标准化,造成使用便携式仪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比对。
结语
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与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随着各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的不断加强,我国对水、空气、土壤等一系统突发性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能力能够提高到更高水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和改善。
关键词:仪器设备 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1、加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和科研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提高,监测仪器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功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仪器设备在环境监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合理地使用仪器设备是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实施有效、科学环境监管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必然要求。
2、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仪器设备管理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即造成仪器设备管理混乱,又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二是经费紧张,不能保证仪器设备及时检定、维修更新,硬件建设严重滞后于时展的需要。三是档案管理不规范,缺少完整性,仪器设备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做的不够,直接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四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五是对购置仪器设备技术指标、性能不够了解,所购买的仪器设备有的可能面临淘汰,有的技术指标不符合监测和科研的需求。六是缺乏对仪器设备报废论证制度,有的仪器设备在各监测室已报废,但没有报废手续。
3、强化环境监测仪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3.1加强仪器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按规定将仪器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房间要保持通风、干燥,使用人员要尽心尽责,加强仪器设备保养维护,使之处于完好的使用状态。加强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一般仪器设备做到随时保养和维修。精密贵重仪器应做到精心维护、定期检查和检测。仪器设备一般不得拆改,如确需拆改时,需通知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当仪器设备发现故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由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提出申请,经室主任同意后报办公室,涉及到关键技术问题时,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论证,提出方案报有关领导。仪器设备修理应聘请专门技术人员实施,可采用招标的形式签订协议;修复后必须经过校准或功能检测,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将所有材料存档保管。
3.2更新和合理配置仪器设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测试对象日趋复杂,测试范围越来越广、测试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必然越来越快。既要根据监测工作的需求,又要考虑本单位的经济条件,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确保监测仪器设备更合理、更加充分利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必须以监测项目和科研发展为依据,认真填写购置计划,组织有关人员对拟购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进行论证,提出参考意见,报办公室审批,然后编制购置计划,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凡经批准购置的仪器设备,应采取统一招标的方式购置,少量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会同使用部门与供货商联系,并索取合同书,确定技术指标、安装、调试、验收、付款和签定合同。仪器设备到货后使用人和室主任及时开箱清点验收和安装调试,技术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如全部合格,在验收单上签字,填写固定资产卡片,将来作为固定资产帐目核对依据。如不合格,须立即提出书面材料,由办公室与供方联系退、换事宜。
3.3. 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及时掌握仪器的性能。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越高,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高,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不仅要求每位技术人员有监测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等技术指标;提高技术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方面的能力。凡属首次购入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务必详细阅读说明书及有关资料,切实掌握其结构原理、性能指标、操作程序、维护保养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制订操作规程和维护管理程序,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对所有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保证经常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对新参加工作和换岗的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对开展新监测项目和接受新监测任务的人员进行适时培训,保证他们熟练掌握所使用仪器的性能、技术参数和操作规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按规定制订所管设备的安全及操作规程,并负责日常使用和维护。初次操作的人员上机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上机证,凭上机证上机操作,无证人员不准擅动仪器设备。
3.4. 建立严格的仪器设备检定和报废制度。实验室对仪器设备实行三定:定人保管、定点存放、定期校验。三防:防尘、防潮、防震。一保:保清洁。精密仪器要做到操作有规程,使用有记录,保养有措施,检修有制度,事故有报告。对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应编写自检校准程序,按程序步骤随时校准。对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每年第四季度编制下年度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报领导批准后,采用集中送检和来单位检定的方法进行,在周期受检两次之间至少进行一次自检。对精密度、稳定性差的大型仪器设备要请检定部门在线检定;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应在到货(安装完毕)半个月内送检或自检。要加强仪器设备报废制度。不能修复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填写报废申请表,说明报废理由,经室主任签字后报办公室,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定后报单位领导审批。 确定报废的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办公室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鉴定,财务办理注销手续,并通知使用单位。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由办公室组成处置领导小组,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收益。
3.5 成立仪器设备的管理。一要加强领导,要成立监测站仪器管理领导小组。领导要亲自挂帅,任命一名懂仪器设备管理知识,内外协调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牵头,成立仪器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仪器设备的购买、维护、保养和报废等工作。每季度安排一次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的存放、保管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建立规范系统的仪器设备档案,明确唯一标识,这样不仅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价值,而且更能反映出本单位实际管理水平。分类管理仪器设备资料,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认真填写仪器设备购置、验收、检定、使用等记录。技术人员查阅时应办理借阅手续,以保证资料的完整。
参考文献:
[1]黄 铭,监测站实验室仪器的养护与管理.江苏环境监测[J].1999年第11期,22―24页;
[2]陈天敬,环境监测站仪器的养护与监测数据精度关系初探,黑龙江环境通报[J],2010年第8期,68―69页。
关键词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TH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26-01
如今,人们生活中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生态破坏的问题,甚至已经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不得不让人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国,环境保护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作为获取环境信息的核心设备,是人们对环境科学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依旧是在监测过程中的主要助力,始终保持着其重要地位,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所以,在具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政府对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研发过程,都在各个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1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定义和特征
1.1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定义
监测空气和水中的噪声与污染物质的仪器仪表就是环境监测分析仪器,根据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用途和性能上区分,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在线自动监测仪器,主要应用于自动监视估测环境的质量问题,以及污染源的排污量是否符合指标;②实验室大中型通用分析仪器,通常都是在相对精密的实验室中应用,主要面向监测和研究实验;③应急监测仪器,日常的监测过程中无需使用,只是在出现突发的意外环境污染事故时应用,应变能力较强,具有方便易携、检测迅速的特点;④专用环境监测仪器,相对其他监测仪器,其更加具有专业性,包含有各种物理污染监测仪器、大气监测仪器以及水监测仪器等。
1.2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特征
由于监测的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能,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也要根据对象的特殊性,具备不一样的特征。但是,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仪器则侧重于质量的数值和变化,以环境质量监测分析仪器为基础,引申总结出此类监测仪器具有的共同特点:①针对测量对象中的测定因子具有较显著的选择能力;②监测过程中运作具有稳定性;③具有合理是适宜的测定量值范畴;④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以及监测准确性。
与环境质量监测略有差异的是污染源监测仪器,因为其主要是监测污染源中污染浓度量值。由于这类监测仪器的对象受时间影响而变化较大,所以监测分析仪器的主要特点有:①针对测量对象中的测定因子具有较显著的选择能力;②监测过程中运作具有稳定性;③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④对监测的范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⑤对污染物有较强的敏感度,同时具有适合的准确度,适应排放标准和监测需求。
2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生产历史,主要的生产厂家有一百四十多家,每年不包含监控系统在内的产值高达四点八亿元。我国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监测仪器主要有污水流量计、烟尘采样器、总悬浮微粒采样器、烟气采样器等,能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虽然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发展势头大好,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因为我国的专用监测仪器、高质量的分析仪器以及自动监测系统在市场中,并没有占据很多的份额,甚至很多时候仍旧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在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经济规模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环境发展的需求。导致国内与国外呈现明显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2.1 宏观影响力不足
我国地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部门、行业、地区具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和制度体系,经济聚集力薄弱,严重影响了生产力发展,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无法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产业技术的提高。
2.2 产品生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虽然国家主张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但是对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在政策上的支持还是不足,导致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信息得不到保证。
2.3 生产水平有限
由于制造工艺的技术水平限制,环境监测分析仪器所需要的元件得不到质量保障,导致仪器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对监测数据的计算评估也缺陷。
2.4 科研力量实力不足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研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我国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开发技术的实力。
2.5 匮乏对研发的资金支持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在许多技术上属于高新精密型,需要更多的资金的投入,才能支持技术的更新和替换,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其他发达国家每年的总产值中,对产业科研开发的投资就达到百分之十,而我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
3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发展趋势
想要改变我国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发展现状,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
3.1 追求高要求高起点
由于目前我国的技术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不妨引进西方优秀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研究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国外成熟的技术水平为起点,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和仪器。
3.2 重视虚拟仪器技术的研发
我国在实验室大中型通用分析仪器和物理污染监测仪器方面技术相对薄弱,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更应该重视虚拟仪器技术的研发。
3.3 生产与研发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研究开发技术不够成熟,而且采取的是生产与研发分开进行的模式,由于资金投入不平衡,容易导致这样的现象,研发人员有技术和能力却没有实践资金;生产企业有资金和市场却缺少生产技术。所以应该促使生产和研发共同发展,相互作用。
3.4 统一规划,合理分工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应该对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研发达成共识,进行统一实际的规划,并且按照计划去实行合理分工合作,在宏观调控下促使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统一,避免恶性竞争制约发展。
4 结束语
近几年,虽然全球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威胁,却是环境监测分析仪器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各项监测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政府对引进或是购买先进仪器装备的投资,高达近两亿元人民币。所以,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环境监测事业还是都报以积极态度的,同时,国家也重视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治,这能直接有效地制约污染事故的发生,为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发展打造出一片光明的前景。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环境监测行业势必会走向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多功能以及智能化,而我国在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研发与生产方面也应该紧跟着发展的方向。虽然我国较发达国家,在技术以及资金投入等问题上,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也有自己的优势,相信通过了解自身缺陷,以国外先进技术为起点,结合时展的需求和趋向,我们自己一定可以使研发技术越来越成熟,让生产出来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参考文献
[1]李虹杰,马建武,范新峰.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研究进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9,02:127-128.
[2]卢祁.我国环保事业对环境监测仪器需求旺盛——访中国工程魏复盛院士[J].中国仪器仪表,2009,01:193-194.
[3]刘建国,刘文清,魏庆农.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善及监测高技术创新的研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9,02: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