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孟子三章

孟子三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孟子三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孟子三章范文第1篇

紫萱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紧牙关,脚一抬,跳了下去。最离奇的事情是,她安然无恙,连一根头发都没有掉落,就安全落地了。刚刚落地,紫萱就好好打量这个木马起来。。这个木马前面,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有一个钥匙扣,钥匙扣上面用可爱的圆圆的字体写着“要坐木马的人,请打开电源。”紫萱灵机一动,盯着浮在空中的玩具中的玩具钥匙,她身子往前一跳,抓住了钥匙。“应该就是这个了吧。”紫萱把钥匙往插口里一插,木马首先是颤抖,然后开始启动。

紫萱抓住了其中一匹白马的脖子,那匹白马突然变成了真正的骏马,长嘶一声,向西天飞去。

越飞天色越黑暗,然后变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但是不久,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七彩云飞了过来,天空上飞来了好多五颜六色的“线”,那些线组成一种种图形:流行、南极光、帘子……之后图片360°大反转,景色比南极光还要美得100倍。

“好……好漂亮!”紫萱吃惊地说不出话来。“怎么样?”那个木马开始说话了。“哇!”紫萱被吓到了,“你们是梦幻木马吗?”

白骏马笑了笑:“我们不是,我们是第一台阶。通往梦幻木马有三台阶,我只是送你去第二台阶而已。”“那么,台阶是不是越来越难走啊?”紫萱有点受到打击。“这是当然的,不过你能来到这一个台阶,就可以赢得胜利。”“什么意思啊?”紫萱快被搞糊涂了。“你自己看着办,总之我的任务快达成了。”白马停在了弯弯月儿上,从上往下看,下面就像是一个无底悬崖。在紫萱惊恐的时候,白马发出了轻微的声音:“再见咯,祝你好运。”把她给推了下去。紫萱因为过度惊恐,所以晕了过去。

醒来时,自己在悬崖底下,安然无恙。突然,她被一道金光所吸引,所以往光源走去,才发现是一栋小房子。紫萱走到了小房子前面,还没来得及问有没有人,一个中年男子就开了门,并且热情地招待紫萱。

夜晚,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很是漂亮。“今天的天空是什么星座?”男子笑着问。紫萱摇摇头,不知道的意思。摇了两三下,她抬头望望天空,发现星星们连成了一个木马的形状。这时,她想起了童年木马的一句话:通往梦幻木马有三台阶,现在是第二台阶。男子看见了紫萱的表情,微笑了一下:“没错,这是第二台阶:星空木马。”“能骑上去吗?”紫萱天真地问。“那你还想怎么想去呢?(能骑)不过,要懂你的脑筋。”就是说啊,谁能骑上去嘞?

观察一阵子,男子走开了。那个男子临走前,还留下了一句暗号:“只要你一直不动,就会进入奇迹。”紫萱想起了千秋在一年级的时候想着黄山的景象,想着想着,就感觉进入了黄山。

孟子三章范文第2篇

当夜,苏萌姬就开始收拾包裹准备开始她的万里大逃婚了。

“嗯……这件衣服要带上,这件衣服也要带上……对了,多拿点银子……那个无良王爷应该不会计较这点小银子吧?”苏萌姬窃窃自喜道。

苏萌姬偷偷的打开房门,又偷偷地溜了出去。第一步,成功!

可是苏萌姬面临着一个大难题。皇宫太大,自己又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路痴,从出了房间后,苏萌姬就不知道该走那一边了。

“对哦,北极星!”苏萌姬第一次感到原来地理知识的用途这么大啊!苏萌姬朝着北极星的方向一直走。怎么就是走不出去嘞?苏萌姬正打算放弃还是回房间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连回房间的路都找不到了。

苏萌姬真正地感受到了倒霉的含义。她猜想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倒霉倒死的!

万事靠自己!苏萌姬抖擞精神,继续找出口。“累死姑奶奶了~~~”苏萌姬瘫痪到一个榕树旁。

“花开败几何,君来往几次……”

“谁唱歌?”苏萌姬好奇的走过去,却发现没有人。再擦擦眼睛看,却看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

“你是谁?”苏萌姬弱弱的问。

孟子三章范文第3篇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8、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

1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13、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0、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2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8、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0、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3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孟子三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 善 不争 柔

“道”是整个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的其他一切思想都是围绕“道”来展开论述的。而作为形而上的本体的道,不同于现象界中具体的存在物,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的东西,它没有形体,没有颜色,没有声音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十四章)道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所以老子在对道的论述过程中,用了大量的物象来描述道。“旷兮其若谷”(第十五章)。是说古代善为道者,空豁开广,像幽深的山谷。“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是说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第十一章)。这是用辐和毂来说明无的重要性。其中,“水”这一具体物象,是老子非常重视的,老子在多处用水来喻道。这是因为,在老子看来,水是最接近道的“故几于道”(第八章)。

道最本质的属性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指自然性。就是万事万物,要顺其自然,自生自长,不要强加干涉,不妄为。而水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和道一样的自然性,这些自然性主要通过水自身的特性表现出来。

一、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这是用水性来比喻上德的人格。“善”是水的第一大特性。它润泽万物,滋养生命,与人为善。在古代是非常重视善的,这一点在《周易》中就早有体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文言传》)。“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周易·系辞传》)儒家宣扬“仁”,自然对善亦是十分重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由此可见,水之善是符合我国古代传统美德的。这一点也是老子看重的,是合于道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水和道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要帮助万物生长的。这样水和道在“利万物”这方面找到了契合点。

水不仅滋润万物成长,而且“不争”,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功成而身退,这不仅是水的一种品德,也是其处事的一种智慧。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世家》的道理,所以功成身退,“利万物而不争”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不去争夺,也就不会失去,不会有什么忧患,“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这一点也是符合老子的道的,“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创造万物,而不去占有,不去夸耀,那么自己的功绩也就不会泯灭。除此之外,老子在其他章节也多次提到“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领域,老子都是提倡“不争”之德的。

除了直接谈“不争”外,老子也谈到“谦下”,其实“谦下”亦是“不争”之德的一个重要表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六十六章)这里老子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注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善用人者,为之下”(六十八章)等等都是说的这个道理。而水在这一点上是符合道的,“处众人之所恶”。就下之水性与道的谦下之德是不谋而合。

二、水之柔

老子在七十八章提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柔是水的另一大特性,也是水攻坚的最有利武器。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石穿,都是在说水虽然柔弱,却无坚不摧,这便是水的利害之处。柔也是大地的本性,“乾刚坤柔”(《周易·杂卦传》),“坤至柔而动也刚”(《周易·文言传》)。在作者看来,天地化生万物,万物秉天地之德,因此水之柔是符合天地之大德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十三章)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能胜过水的。老子大力强调水之柔,可见老子是贵柔的。当然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指懦弱或软弱无力,水虽然柔,但里面却有一股坚忍不拔的韧劲在里面。

老子讲柔,孔子也讲柔,不过孔子的“柔”和老子的“柔”内涵是不一样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交正直的朋友,交信实的朋友,交博学多闻的朋友,是有益的。交善于伪装的朋友,交善于恭维的朋友,交善于巧辩的朋友,是有害的。这里的柔是指恭维的,圆滑事故的,不信实的意思。孔子是从人伦的角度,来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而老子是从宇宙苍生的角度来讲柔,是在讲哲学范畴的柔,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观照柔。

老子对水性的认识,落实到人类社会,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上善若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水的性“善”。要与人为善,乐于奉献。同时水利万物不是被迫的,也不具有目的性,是天性使然,因此我们与人为善,也应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只予不取,正所谓施恩不图报。

另一方面,水是处下的、不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谦虚,不要张扬,不要使自己的私欲无限的膨胀。要懂得“夫唯不争,故无尤”的道理,不去争夺,也就无所谓失去。“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八章)武和怒是暴戾的表现,老子不希望如此,他要求人“不武”,“不怒”,意即不可逞强,不可暴戾,在战争中讲“不争”,就要人不可嗜杀。这才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至于老子的柔,也是在告诫我们为人不要太刚强,正所谓“木强则折”。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的是死的一类,柔弱的是生的一类,柔弱才是生命之本。要懂得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的道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毅力、有韧性。水之所以能穿石,正是因为它的韧性,夜以继日的努力。如果没有这坚持不懈的努力,滴水也难以成大事。

总而言之,老子的道是恍惚的、幽昧的,是不可言说的,是形而上的,是本体的道。道寓于万物之中,万物皆有道,道通过万物来体现自己。而水是形象的,可感的,是具体的存在。水的特性决定了,水是道的最好的阐释,道通过水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水和道完全融为一体,此岸是水,彼岸是道。所以,做人如水,亦算得道矣。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2001

[2]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3]于永昌.老子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高秀昌,龚力.哲人的智慧 《老子》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孟子三章范文第5篇

成语“箪食瓢饮”源自《论语・雍也》,其原句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P83),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箪食、一瓢饮”也凝固成了我们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成语“箪食瓢饮”,它主要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简朴,但是却有着安贫乐道的高士气节。关于“箪食瓢饮”的译法历来有多种,我们暂且将其分为“字典词典派”和“国学译注派”①。兹举例如下:

字典词典派:

1.朱祖延主编的《汉语成语辞海》“箪食瓢饮”条释义为:“用竹器吃食,用瓢饮水。形容清贫的生活。”[2](P283)

2.毛远河、倪文杰等主编的《现代成语巨典》“箪食瓢饮”条译为:“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3](P269)且明确指出“饮”即为水。

3.《汉大成语大词典》(小字本)“箪食瓢饮”条未对其进行正面释义而是介绍了它的比喻义“后谓生活简朴,安贫乐道”[4](P157),但“瓢饮”条释义为“原谓以瓢勺饮水,后用以喻生活简朴。”另外,相同句式结构的“箪食壶浆”释为:“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4](P157)同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也没有“箪食瓢饮”的解释,而只是释“箪食壶浆”为“用箪盛饭,用壶盛饮料”。[5](P282)

国学译注派①:

1.杨伯峻主编的《论语译注》释为“一竹筐饭,一瓜瓢水”[6](P58)。

2.黄克剑主编的《论语疏解》释为:“一箪饭,一瓢水”[7](P112)。

3.吴思溥主编的《四书译注》释为:“用一个竹筐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8](P93)。

4.刘俊田等主编的《四书全译》释为:“一竹篮子饭,一葫芦瓢水。”[9](P113)

5.侯拱辰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注释》释为:“吃的是一小筐子淡饭,喝的是一瓢清水。”[10](P228~229)

由上可以看出各家翻译的出入点主要有二:第一,“饮”是饮料还是水?第二,此句是翻译成“一篮子……,一瓢……”还是将“箪”“瓢”活用成“用篮子盛着……,用瓢盛着……”?这种出入至今尚无定论,笔者不敢苟同以上各家的意见。为此,本文试图从本字探源、排比例释、文献训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箪食瓢饮”之义。

一、从本字探源的角度看“箪食瓢饮”

要理解文言成语“箪食瓢饮”的合理译法,就不能像诗歌那样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必要时,我们可以追溯其中单字的本源本义②。

箪:《说文解字・竹部》:“笥也,从竹,单声。《汉律令》:‘箪,小筐也。’《传》曰:‘箪食壶浆’。”[11](P96下)那笥为何物?笥,《说文解字・竹部》:“饭及衣之器也。”[11](P96)意思也就是说,箪为盛饭以及盛衣饰的器物。

瓢:《说文解字・瓠部》对瓢的释义为:“蠡也。从瓠省,票声。”[11](P150)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一瓠蠡为二曰瓢,《三苍》:‘瓢,瓠勺也。’”也就是说瓢为盛液体的器皿。学界对于“箪”与“瓢”的释义以及在文献中的使用是没有太多争议的。

饮:关于饮的释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引用《玉篇零卷・食部》:“饮,饮歇也,咽水也。”并且将其释为动词“喝”,《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作名词时当饮料讲,《古今韵会举要・寝韵》引《增韵》释为:“饮,凡可饮者亦谓之饮。”《周礼・天官・酒正》:“辩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12](P4445)

②王力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将其释为“喝的东西,饮料”[13](P1662),并且所举的例证正是“一箪食,一瓢饮”;张永言主编的《古汉语字典》释为“饮料;喝的东西”[14](P744);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古代汉语编写组》编写的《古代汉语词典》释为“饮料又兼指食物”[5](P1781);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释为:“饮,喝的东西。”[15](P592)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饮的对象不限于水或者酒,凡是可以饮用的东西皆可用饮来表达,并且《周礼・天官・浆人》中也明确指出“饮”所概括的范畴:“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16](P152)。但若要明确所饮为何物时,在饮的后面一般要加上宾语或者前后文已经点明所饮为何物。如:

(1)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诗经・节南山之什》)

(2)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答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辱。介亦如之。(《仪礼・乡饮酒之礼》)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4)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优施曰:“吾来里克,一日而已。子为我具特羊之飨,吾以从之饮酒。我优也,言无邮。”骊姬许诺,乃具,使优施饮里克酒。”(《国语・晋语》)

(5)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6)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战国策・魏》)

(7)义井里北门外有桑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阴,多有憩者。”(《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

从上面的诸多例证中我们可以发现,例(1)~(4)与例(7)是在“饮”的后面加上宾语,例(6)在前后文都点明所饮之物为美酒。鉴于此,我们建议“箪食瓢饮”中“饮”最好翻译为“喝的东西”而不能翻译为具体的水或者酒。而“箪食壶浆”中的“浆”之所以可以译为“浆汤”,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前文已经引用《周礼》阐释“饮”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它所指的不仅是水,还有“浆、醴、凉、医、酏”,而这里“箪食壶浆”又明确点明了是“壶浆”,所以当译为具体所指之物。

二、从排比例释、文献训诂的角度探讨“箪食瓢饮”及其句式

由于“箪食”与“瓢饮”句式结构相同,因此我们也可以从“箪食”的释义角度来看“瓢饮”的含义。《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章叹颜回之贤,故曰:‘贤哉,回也!’云:‘一箪食,一瓢饮’者,箪,竹器。食,饭也。瓢,瓠也。言其家贫,唯有一箪饭,一瓠瓢饮。”注:“孔曰:箪,笥也。”[1](P83)关于“笥”前文已经加以解释,这里再补充下,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字典》释为“古时一种用竹、苇编制的盛衣物用的箱子”“古时盛饭食用的竹器”,显然,这就更印证了我们的观点:箪在这里即为盛饭用的器皿。就“一箪食”中“食”而言,《说文解字・食部》:“食,一米也,从,声,或说也。”[11](P106下)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一改为:“,集也。集众米而成食也。者,谷之馨香也。故其义曰米。”[17](P218)《玉篇・食部》:“食,饭食。”王力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对“食”的解释中指出:“旧时名词的‘食’泛指一切食物。”这样“箪食”中的“食”释义为饭食的总称,而箪食又与瓢饮对文,故饮的释义也只能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而不能单单是水或者酒。

关于其句式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孟子注疏》“一箪食,一瓢饮”注解中管窥一二:“颜回当危乱之世,不得其用,居处于隘陋之巷,但以一箪盛其食、一瓢盛其饮而饮、食之,时人皆不堪忍此之忧,颜回独乐于道而不改此忧,孔子亦以为贤。”[18](P277)意思是说,颜回处于危乱的年代,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被重用,他居住在狭窄破烂的巷子之中,用食器盛着食物食用,用水器盛着饮料饮用,当时的人们不能忍受这种处境,但是颜回却在这种环境中独自享受着。这也是最早的关于其句式的注解,孙首次在《孟子注疏》中以随文释义的方式对这句话进行了注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箪食”“瓢饮”中,名词“箪”“瓢”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盛”,“以一箪盛”“以一瓢盛”。盛与“箪”和“瓢”发生了联系,而把“箪”“瓢”看作量词,将其翻译成“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似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与“箪食瓢饮”具有相同句式的“箪食壶浆”开列如下:

(8)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9)《书》曰:“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孟子・滕文公下》)

(10)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春秋左氏传・宣公》)

上面三例中,前两例是“箪食壶浆”,第三例是“箪食与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箪食壶浆”为“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来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19](P267),《现代成语辞海》释为“指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犒劳军队,亦泛指赠与食物”[2](P283),《现代成语巨典》释为:“指古代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3](P269),《汉大成语大词典》释为:“用箪装着饭食,用盛着浆汤,形容百姓欢迎军队”[4](157),从以上诸多例证可以看出,“箪食”是“以箪盛食”,“壶浆”是“以壶盛浆”的意思,而不是“一箪饭食,一壶浆汤”,“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应该译为“用食器盛着饭食,用水器盛着浆汤”,在这里“箪”“壶”名词活用为动词,那相同句式的“箪食瓢饮”也应该译为“以箪盛所吃之物,以瓢盛所喝之物”。

三、“食”字诸问题

另外,关于食的读音,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经过笔者的仔细比对,前文所列的几部著作中多数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现象,试举例如下:

(一)《古代汉语词典》“箪食壶浆”中“食”注为[ʂʅ35],释义为饭。但是在“食”条有两个读音一个为[ʂʅ35]:①吃<v>,②食物<n>。一个为[sɿ51]:给吃,喂养<v>。如果按照这种解释的话,“箪食壶浆”条中的“食”就不应该是名词“饭”了,而是动词。同样的例子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成语大词典》《成语大词典》《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词典》《汉大成语大词典》中都将“箪食瓢饮”“箪食豆羹”“箪食壶浆”的食注音为[sɿ51],但是却将“食”解释成名词“食物或者饭食”。

(二)《论语疏解》《四书译注》等著作中也是无一例外地将“食”注为[sɿ51],但是释义却为名词“水”或者“饮料”,这恐怕是沿用了字典中的注释。

从以上所列著作中,“食”作为一个名词是各家公认的,只是释义不同而已,所以我们认为食的读音应该为[ʂʅ35],这与王力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的读音与释义是不谋而合的:“食[ʂʅ35],吃的东西,食物”[13](P1660),并且王力的引例也是“一箪食,一瓢饮”。兹列《汉语大字典》中关于“食”的注释如下,以供大家比对:

1.[ʂʅ35]①饭食,②粮食,③食物的统称,④生殖、垦地,⑤吃,⑥作为、用力,⑦虚伪,⑧消灭,⑨享受,⑩接受,使用,俸禄,祭献,龟卜的术语,古时一种博戏的术语,亏损,姓。

2.[sɿ51]①给人吃;供养,后作“饲”。②喂养动物,后作“饲”。

如上所述,我们认为“箪食”“箪食壶酒”“箪食瓢饮”中的“食”也是一个名词,译为“饭食”,“饮”为名词“喝的东西”。故“箪食瓢饮”应当译为“用一食器盛着吃的东西,用一水器盛着喝的东西”。

内容注释:

①“字典词典派”和“国学译注派”均为笔者所加,国学译注派主

要是对“一箪食、一瓢饮”的译注。

②关于“食”的本义,在第二、三章节有详细论述。

引用注释:

[1]李学勤.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3]毛远河,倪文杰.现代成语巨典[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4]郭玲,王安全,周澍民.汉大成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

出版社,1996.

[5]《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黄克剑.论语疏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吴思溥.四书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10]侯拱辰.中华传统文化注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

社,1986.

[13]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4]张永言.古汉语字典[M].成都:巴蜀书社,1998.

[1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成都: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3.

[16]李学勤.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8]李学勤.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