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注解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思想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世界观。中国古代先哲用“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而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中国医学典籍《内经》也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谈及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观念在我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二、“天人合一”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哲学史家汤一介认为,“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一味地利用“天”、征服“天”,以至无序地破坏“天”,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的统一,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

所谓“天人合一”,简单点理解便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长期以来,由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们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当然,一切生存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物种都有“为我”的特性,“利己”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是事物进化的基本机制。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在于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显然,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面对这些现实,人们不得不坐下来审视自己曾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取利益的所作所为,终于认识到,自然界不仅仅是为人类准备的,它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资源。自然界除了具有物质的资源的意义,还以自身为价值尺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美的精神价值尺度。人类生活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和谐。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把自然界当成朋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之分”;“新天人合一”;平等共生;自由和谐;循环整一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64-01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

生态问题是从人类出现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存在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不能离开自然界的“环境”与“条件”,人类随时随地与自然界打着交道。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究天人之际”,其实质就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西方哲学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形传统不同,中国哲学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发展出人文精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哲学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如果我们用这种生态哲学的思想来概括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大致阶段,则可以分为“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与“新天人合一”三个阶段。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①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②天是赋予人以凶吉祸福的存在;③天是人们敬畏、侍奉的对象;④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⑤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袁鼎生先生在《生态视野中的比较美学》一书中提到,远古时期的人类,虽然处于自然进化和生态谱系发展的前端,然而并未与其他物种形成本质的差别。人类尚未形成改造自然以实现自身生态目的的意识与行为,他的生态活动是与大自然的生态运动同一的。人与天的关系,不是一种相互分化、相互独立的对待关系,而是一种部分与整体,被包容与包容的关系,或曰“天人合一”的关系。

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正是这种自我确证,形成了天人之分的格局。“天人之分”的说法最早由战国末期的荀子提出(《荀子・天论篇》)。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云:“有天有人,天人之分。察天人之分,而所知行矣。”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之贵”,并能使万物为己服务。他的“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篇》)被认为是古人改造自然最响亮的战斗口号。天人之分形成了天人的差异。人对自然生态规律与自身生态活动规律的不甚理解,不可避免地形成天人生态活动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强大的自然对人类生态活动的否定,造成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对人类盲目的生态行为的惩罚,这就构成了大自然的生态自由与人类的生态不自由的矛盾与对立,形成了力量十分悬殊的天人对立的格局。“那时的自然不是人类的平静的、和谐的伙伴,而是庞大的、严厉的、危险的对立面……人类的敌人。”{2}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科学理性与工具理性高度发展,最大程度地人化了自然,也异化了自然,扩张了主体,也异化了主体。人与天的关系背离了合规律的轨道,滑入了非规律甚至反规律的漩涡。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使自然陷入巨大的毁灭中。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假若与天为敌,对自然进行无限度地征服与掠夺,其破坏的结果必然会反作用于人。所谓“人定胜天”只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反映出人类在生态学方面的蒙昧状态。

“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分”粗略地概括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前两个阶段。二者是互补、互动、互释的。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分”是儒家思想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脱离“天人合一”而片面地强调“天人之分”,可能造成人对自然索取的失衡,甚至可能造成人对自然征服的可怕的后果;撇开“天人之分”不适当地提倡“天人合一”,又可能导致人对自然索取和征服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甚至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凝固和停滞。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个阶段,笔者将其定名为“新天人合一”阶段。

二、“新天人合一”生态思想

“新天人合一”生态思想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关系的思想。它是“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分”思想在当代生态环境下的新综合发展与延伸。其核心理念是“中和”,即求得天、地、人、神四方存在的和谐统一。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包括了平等共生、自由和谐、循环整一等基本要求。

(一)平等共生

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生而平等”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海德格尔在《语言的本质》中也说到:“时间――游戏――空间的同一东西[das selbige]在到时和设置空间之际为四个世界地带就是天、地、神、人――世界游戏[weltspiel]。”{3} “平等观”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的颠覆,但并不是对人类价值的刻意贬低,更不是反人类的。只是主张人类与万物“相对平等”,即在“生物环链之中的平等”。

“各部分相互依生,共同促进,实现全体成员稳定的存在与发展,是谓共生。”{4}人、自然、社会组成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靠共生关系形成系统整体的活态结构,构成生态链和生态环。这些环与链严格组织、紧密相连,一旦某一环节缺失,将导致生态群落、生态系统甚或整个生态圈的震荡与解体。

(二)自由和谐

生态意义上的自由区别于近代意义上的自由。近代自由强调个体价值,注重个体的理性、意志及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建立在主客体分离对立的基础之上的对自然生杀予夺、颐指气使的强权自由。而生态意义上的自由则是指主体从技术理性所钳制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其多重自由得以成功地逐一展开,超越了认识论和实践论意义上的自由,达到一种诗性的自由。

生态意义上的和谐与古代朴素的和谐也有本质的不同。古代朴素的和谐是一种直观的混沌的和谐,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它将人与万物纳入统一的大化洪流中,忽视人与万物的主体性价值。而生态和谐不是忽视个体生命价值的混沌和谐,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人与万物和谐共生,容纳众多生命形态的和谐,是一种辩证的和谐。

和谐与自由统一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理想的状态是二者的有机融合。事实上,自由是一种和谐的自由,和谐是自由的不断实现。辩证和谐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由和谐。

(三)循环整一

有学者曾就生态问题提出过两种概念,“大化流行”与“大道一如”。所谓“大化流行”指“源泉涌动、万物并作、一气贯通、大化流行”,也就是说自然万物包括人,共同处在一个本源性世界,个体之间生命能量相互转化、生生不息。“大道一如”即“天人源本合一,万物源本一体的大道浑然一如的整体性存在”,就是“天人一体、万物一体、同生共运、圆融共舞”,指万物自由但又不是分别的、隔离的,整个世界呈现出一派各异而又统一的整体节奏韵律。{5}由此看来,生态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结构、秩序、规则或系统,而是一个无尽运作和循环流动的整体。

“新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突破了对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主体性观念,包含着有机整体和主体间性的当代哲学内涵。它实质上倡导一种“新人道主义”,这种“新人道主义”是“从人的总体性和最终性上来看人从生活的连续性上来看生活。”{6}其次,“新天人合一”生态思想是对人的生态本性的一种回归。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本性,保持生态与生物环链的平衡,才能获得美好的生存。“新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最终目的在于倡导人类“诗意地栖居”,反映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更长远持久的终极关怀,是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的发扬和充实。

注释: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97:96.

{2}萨克赛.生态哲学[M].文韬、佩云译.东方出版社,1991:2.

{3}【德】马丁・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4}袁鼎生.生态视野中的比较美学[M].人民出版社,2005:369.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3篇

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几乎都讲究“天人合一”,将其作为建筑设计和室内布局的不二法则,并形成了具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一方面,“天人合一”对于传统审美观的影响非常巨大,形成了以中为尊的审美要求、自由灵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以及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天人合一”对于传统室内设计文化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虚实相生的空间组合以及师法自然的创造意境等方面。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传统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儒家方面看,“天人合一”的应用,成就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伦理关系,体现出人对于自然的畏惧心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形成了以中为尊的审美要求以及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从道家方面看,“天人合一”的应用,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以及师法自然的创作意境。而从本质分析,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追求的都是人与自然的相容和谐,这种思想体现并且融入到了建筑设计领域,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2“天人合一”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注重生态美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形势看,建材市场可谓精彩纷呈,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充斥其间,而有相当一部分人工合成材料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在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不仅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还可能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美,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加工。例如,可以通过对采光窗的合理设计,对自然光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人工照明,在强调人与自然联系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而在通风设计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建筑所处区域的主导风向,尽可能实现设计与自然的有机结合,避免人工通风系统对于人与自然联系的隔绝,在设计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2.2倡导适度消费

在当前许多人的攀比、炫富以及追求“时尚”的心理下,室内设计尤其是室内装饰中,存在着过度奢华的现象,大量使用各种木材、石材以及人工合成材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影响了建筑整体的设计风格,使得建筑变得不中不洋,缺乏特色,对于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谓非常不利。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加强与消费者的而沟通,在室内设计中倡导适度消费,遵循简单、自然的设计理念,倡导节约,避免过度的铺张浪费。例如,可以以绿色盆景植物代替许多不必要的家具和装饰品,不仅能够有效减小成本,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

2.3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建筑结构多为砖混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拆除后,能够被回收重复利用的资源很少,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此,可以结合“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观,在遵循自然管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同时,成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室内设计进行指导,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也应该在满足室内设计方案的同时,尽量减少浪费,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可以采用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教;天人合一;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55-0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光辉,两千年的中国思想史,其实就是一部儒、佛、道三教鼎立,互为辅佐的历史。而其中,道教文化又以其思想精髓“无为”、“自然”从三教中异军突起,备受关注。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是因为道教的内容十分庞杂,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医药、科技等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道教的主要思想基础是老庄哲学。老庄思想中,有许多已经成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人们要顺应自然,遵照自然规矩,切勿违背自然,违反自然规律,若违反自然规律,也就违反了道教思想核心:“道法自然”,此话题虽似老生常谈,却并不乏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是基于道教中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庄子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3]。“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认为,自然万物的根源,是物质,从这种思想生发开来,人不可能离开自然,人与自然也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的,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而统一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自然万物,皆有所生,所赖,老子曾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人与天、与地、与道、与自然,是否都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呢?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5]人在自然面前,还是留存敬畏之心为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文明,传承了文化,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终究还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我们的改造,融入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竟似乎只是浅薄的小菜一碟。

老子在论述人之德与自然万物的利害关系时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是否尊重自然规律,其实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认识到“天地为大,人乃其子”,才能善待自然,善待自身。真正与自然和谐共处。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汤川秀树也认为,“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造的第二自然中去。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威胁性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世界在内的自然界,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他还进一步指出:“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正确,老子当时就发现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道德经》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样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6]

《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意思是:尊重生命,善待万物,珍惜一切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却少了如此胸襟,如此敬畏之情,岂不憾哉?《感应篇》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在“众善奉行”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谦让、相互谅解的“慈爱和亲”的理想社会。此为趋吉避凶的神妙法门,诸恶莫作,是否也包含破坏自然之恶呢?不得而知。我们违反了“仙道贵生”的准则,承受自然的谴责与报复时,是否应该反思“天人合一”的真谛?

庄子曾云:“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7] 在一定意义上阐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就是普遍在于万物,通达于一切。万物皆有灵,只有尊重自然的物质性,善待万物,将万物视为根本,明白损万物即损我之生存环境,方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化”,此种境界,岂不妙哉?此种社会,方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

而要建立这种理想社会,首先,为人要追求自我主宰命运,只有主宰命运,方能决定善恶所趋。正如庄子所称:“近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8] 就是说,这种自我主宰命运的法则是要在遵循“道之尊,德之尊,夫莫之命而常自然”[9]的思想体系中践行的。否则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的本质和本源。人主宰自身,最关键的一条是主宰自己的思维,从而主宰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侵略性和占有欲望,“永无止境”,终究只是神话!其次,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念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意识。实在难以想象,再过一百年,人类是否要承受越来越重的生存压力?故此种“环保”,不只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它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道性”的根本即本性自然、万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于这一思想,道教重视人的生命,也重视自然万物的生命,“昆虫草木,犹不可伤”。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道祖老子则强调,只有“天地相合,乃降甘露”[10]。《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对动物、植物、土地、水资源都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惊鸟兽”。“不得笼罩鸟兽”。“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凡此种种,让人叹为观止,如此心存敬畏,方可“天人合一,风调雨顺”。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9] 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所以短命,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的结果。

只有真的做到了“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才能实现 “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资源匮乏,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要改变这一命运,只能走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将子孙的资源消耗殆尽。老子在《道德经》中为世人指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把“神”比喻“道”生万物,作用无穷无尽,孕育万物生生不息。

道教提倡用终极价值、终极关怀来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保护土地、水、空气的良性循环,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任何生命事物从今天看来,借助于“天人合一”的观念,提醒众生改变野蛮蒙昧,走向文明,必将是大势所趋。

道教倡导“人生一小天地”,“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古人的多种尝试,甚至修就“金刚不坏之身”,今人也可以从环保这个角度,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试想,“天道酬善”,顺应天道,崇尚自然,将对环境的虐杀最小化:减少一点汽车尾气的排放;少垦少伐所剩无几的土地;少浪费一点有限的地球资源……多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这其实就是“道家”养生的精髓,这样,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是就得到提高了吗?道教认为,人体与宇宙的结构是相同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构造相应,而且通过表示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教认为,宇宙是一个放大的人体,人体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我们生存的宇宙,如果遭到破坏,那么我们人自身,也必受此种破坏。

道教的思想,是一个智慧的宝库,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掘,它更是我们唯一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传统文化饱受冲击以及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道教的思想,能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天人合一“思想,也将成为我们的终极追求。探索的道路很长,理性的思考与传统的回归,将引领我们走向另一种沉淀。

参考文献:

[1]鲁迅.致许寿裳的信[G]//鲁迅书信全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2.

[2]袁劲松.道德经新解:道家思维活学活用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13.

[3]流沙河.庄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11.

[4]任晓军.说道:“道德经”心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8.

[5]王宇.庄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32.

[6]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02-304.

[7]钟文龙.无情世界的心境――浅议庄子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7.

[8]赵建明.《庄子・齐物论》辩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6.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5篇

“天人合一”的观念产生于西周,历经先秦、汉唐而成于宋。“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是关于物我关系、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哲学伦理思想。《易经》中明确指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是说,人类对待自然既要使自然符合人类的愿望,不屈服自然,又不能破坏自然,天人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地生存发展,人与自然万物繁衍生长而共生共荣,这是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或者说是环境道德观,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宝贵贡献。不但如此,先人们在“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观支配下,从未间断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与探索。

《山海经》记载的神话传说“夸父追日”中有:夸父在临死前,他扔掉手中的拐杖,把它化为森林,造福人类。这个故事反映祖先植树造林的美好愿望。

西周时期,我国就有“山虞”和“林衡”等专管林业事物的官员,当时规定:“不树者,无椁。”即不种树的人,死后没有棺木。

秦代开始,在城镇道路两旁已植树绿化了:“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植以青松。”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渠,诏告民间,在通济渠两岸种垂柳,种活一棵,赏细绢一匹。白居易以《隋堤柳》为题写下了当年柳树成行的美景:“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

元代的《农桑之制》明确规定:“岁种桑枣二十株,土性不宜者,种榆柳。”

从先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远见卓识的做法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保护环境的美德源远流长。以史为鉴,学习古人,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对我们的教育更有现实借鉴意义。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该成为践行“天人合一”思想的先行者。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为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教师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又是学生身心教育和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影响常常是无形的、潜在的,又是长远的、深刻的,是一种教育力量。所以,教师只有用人格的力量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环境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更要用切实的行动、科学的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指导、教育学生,提高环保意识。

第一,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学校、社会及家庭环境资源,把道德规范扩展到环境保护领域。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教育因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认识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师法自然”、“以造化为师”,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和思想源泉。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学术月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航天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