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范文第1篇

我有一本好书叫<<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绚彩的外皮,很好看,每当我有疑问的时候,它都会闪现在我眼前,像一名优秀的科普老师。

书上介绍许许多多自然规律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为什么,像是诠释着世界的奥秘,有为什么“冷在三九”、有为什么“热在三伏”、有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和许多的为什么,这本书唤醒了我沉睡的大脑,开启了我的记忆之门,让我领悟了世界的神奇。但是在我的思想里还有数不尽的为什么?比如有UFO、百慕大、金字塔等等等等~······我多么希望解开这个让人非人所思的问题,据科学家说过地球这个的星球已要面临资源困难,所以在以后的岁月里一定要出现一个更加优秀的科学家,帮我们找到更好的星球。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朦胧的睡眼上空将会出现另一片天空。

来揭开这个宇宙神奇的面纱。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范文第2篇

无论是在少数贵族独享智慧的时代,还是教育普及的今天,要想借书籍亲近智慧,大部分人都不得不从一生中最朴初、对这个世界也最一往情深的生命阶段――童年开始。然而为这些正值童年的读者写书、做书非同小可:如何才能以其心神最可领会的方式引导孩子?幼少出版人该如何反思,才不至于南辕北辙、重蹈覆辙,甚至像哈默林的花衣笛手一样引着孩子们走上不归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一再观察、探索和修行的关键。

2010年至今,少儿出版业的科普书籍市场着实热闹非凡。热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可惜,这喧嚣中一以贯之的思维模式,始终未曾摆脱“十万个为什么”的窠臼;而这一足以称为“隐患”的僵化作风,其弊端迟早或者说正在浮出水面。

说起来,隐患起初本为良药。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应该算做中国第一套普及版的少儿百科全书。就中国当时的国情和普及教育程度而言,此书的确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科普启蒙意义。此前虽说有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题目和体例的基调也由此而来,然而就影响程度而言,该书却远不及后来者。《十万个为什么》显而易见是以“诸多问题汇总”的体例来为孩子们传道解惑的。这种体例简单明了,针对性极强,即便最初仅仅是单色印刷,也颇受欢迎。转眼间50年过去了,《十万个为什么》面貌一日新过一日,版本也一家多于一家,铺天盖地而来,以至于中国家长一听到“少儿科普”四字,便会条件反射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尊名来。就笔者目前在市场调研中所见,“《十万个为什么》症候群”队伍中,发行版本有五六百种之多,并且还有愈演愈烈、愈战愈勇之势。很多版本在最初的体例之上,或添加了学科分类,或以“虹猫蓝兔”、“马小跳”等动画人物做噱头,或标榜“新”、“最新”、“最想知道”、“注音”等,但内容基本大同小异。

除了冠名《十万个为什么》的,还有一大批该书的衍生物,或者说是姊妹篇。在这类科普书籍的浩荡队伍中,有些是中国本土原创,有些则是以《十万个为什么》作为标杆或框架而从国外引进的、有相似体例的外版书。比如《让孩子着迷的133个经典科学谜题》(南海出版社)、《全世界聪明孩子最想知道的1000个问题》(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全世界聪明孩子最想知道的1001个问题》(新世界出版社)……不胜枚举。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十万个为什么》毕竟不是万精油,既然它的体例与模式是应某个时代而生,那么便注定走不出“物壮则老”的规律。一位台湾家长在读《小小牛顿幼儿馆》(贵州教育出版社)时曾说:“当时代的潮流在改变时,我们下一代的精神食粮也需要调整”,如果船渐行渐远,而出版者依然刻舟求剑,那么刻得再认真、再投入,也势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此说来,这些让孩子们日益缺乏阅读饥饿感的“千书一面”,是否意味着少儿科普出版领域的投资价值荡然无存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当前少儿科普沉疴症结之所在,还是缺少“别开生面”的景观,缺少创新。所谓创新,并非指压个模切、做本异形、让少儿书看上去华丽那么简单。2010年秋,北京国际书展中不少国外商家推介的异形“触摸科普书”,例如将人造皮毛嵌入书本中,让孩子感受、认识某种动物的皮毛,不仅造价昂贵,需要大量的纸张、工艺和人力,耗能高碳,而且在当前“地球反扑”的生态环境下,其隐含的教育理念,不能不说充满了朽木之味。对于愈来愈多的以水泥森林为家园的中国孩子们来说,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原本就少得可怜;而路边旮旯里挺立的蒲公英、小区里的流浪猫,甚至夏夜难得一见的萤之光……它们所能带来的启发,远远大于那毫无生命质感的、拘禁在二维平面中的人造皮毛。清醒的出版者,不该单向度看重外版书的华丽外表,而是应该把眼光放在书的内涵本身,发掘其精华并巧妙地引导家长和孩子的阅读,使其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理性。那么,“别开生面”究竟“开”什么?出路究竟在哪里?

首先,出版人应该宕开一笔,尝试创造出能培养孩子“夜气”的幼少科普读物。

各类科学成果今天之所以可以累积成书供给孩子们阅读,的确离不开无数科学巨人肩膀的支撑;然而成人想给孩子的总是太多,每本“十万个”都充斥着一股脑的“写”,巴不得孩子一股脑地“读”――孩子的每一个感官都被匆匆忙忙地开发,最终的实际效果却是:过度地开发反而给孩子造成了新的混乱。孩子来不及用心去体验世界,只能是在填鸭式的课业之外,继续接受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科普阅读。即便是与生活点滴相关联的科学主题,也大多是答案性而非启发性、人文性的阐释。这就造成明明处于智力与情感开发黄金期的孩童,将时间枉费在“你不知道……吧?我知道!”的耽溺之中,由标准答案的一再复述而获得外强中干的成就体验;至于家长方面也更多地赞叹:我家小孩子什么都知道!却较少注意到:这么多知识的获得,孩子实际上未费吹灰之力,也未曾经历任何体力或脑力上的实践;膨胀的知识令他们狂躁、不知感恩,在脱口而出之前没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当孩子愈来愈钟情于“卫星”、“恐龙”这类宏观性的或尚无定论的高端科学问题时,对现实周遭的点点滴滴却愈发无知无觉无担当。如此阅读教育的后果,即是培养出看似什么都知道、却又什么都不知道的一代人――所谓科普之精神,也正是在科学这“授”与“受”中失落掉的。

《孟子•告子上》说:“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孩子的阅读过程,可以是醍醐灌顶的,但也可能是扰乱心智的。如果没有出色的向导和启发者,宏伟的故宫也不过是个大号房子而已。科普要讲的,不一定非得是大飞机大轮船大火箭,我们应该为孩子关闭一些管道,再打开一些,让孩子能沉静下来用心感受一处或几处风景,他们自然能心领神会。既得到人文的熏陶,又学会去尊重所“格”之物,如此发展,未来的自然科学,才不会走上歧途。

目前图书市场销售量居高不下的少儿科普,恰恰是契合或是比较贴近这一规律的典型,每个个案又独具特色。比如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由美国引进的《神奇校车》,以故事脚本演绎孩子们一路发现的科学旅程,脚本设计自然、到位,没有艰涩之感。与此可归为一类的优秀科普,还有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韩国引进的《科学家开的店》,以及中信出版社由韩国引进的《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等等。仔细阅读的话,这类书的“硬件”与传统科普并无二致,但却令人有氧气感,能让孩子感兴趣、记得牢,在会心一笑中有所体悟。其原因即在于,每本书所要讲解的知识,往往作者在创作之前便有明确的思路与方向架构;凡事一定会从源头讲起,对生活细节留心,让平日里不起眼的事物突然在孩子眼前一亮,或者把深奥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有了这些,再加之颇具魅力的、能抓住孩子审美心理的设计和文字,谁会不钟情于这样的好书呢?正所谓“境由心生”,孩子的阅读过程,便是一个在书境中游走的过程,既获得智慧,又有充沛的情感体验。

当然,书籍既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它只是承载、延续和传播人类文化智慧的载体,其本质无法脱离人类自身的实践与思维活动,幼少科普尤其是如此。怎样引导孩子用心体验生活、感受周遭的一切,才是科普书真正的旨归。或者说,能启发孩子获得洞见的,能培养出科学大家的,永远也不可能是科普书本身,而是生存、生活、生命本身。那么,本文要谈的第二点,其实祖先那里早有答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古人最讲求的,便是“知行合一”、“言行合一”。正因为有言有行,中国古人对这世界的认识才圆满了许多,通透了许多。川上正光说:“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句话多少诠释出日本工业高度发达的缘由;如果阅读一下日本的幼少科普类书籍,比如后藤道夫的《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南海出版社),也可获得强烈的类似感受。其实,中国国内现阶段幼少科普书籍的大力推广,与国家对未来一代工业精神的有意培养不无关系。而工业精神的育成,雷达植入式的科普文字顶多是唤醒、是助跑器,更关键的还是要带引孩子动起手来“实证实修”:用不专业的实验器材,让孩子做专业的实验,从而获得专业的科学知识,培养其专业的工业精神,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实实在在地切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凝聚专注的力量。如此,孩子在研究中才可能学会去认真对待这个世界,并尊重周遭的一切。

第三,实践教育对孩子的教化,除了科学精神,如果能求得及早播种慧根,让孩子一生怀有感恩的心,则会是更为难得的心灵修炼课程――这当是中国幼少科普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笔者认为最值得“别开生面”的一步棋。言及此处,笔者想起了象头神迦尼萨。当广博仙人悟得真理,脑海中浮现出《摩诃婆罗多》的词句,却只能口述无法记录;好在有智慧的象头神用神笔速写,但因为史诗实在太长,写到中途时神笔坏掉了,迦尼萨急中生智折断自己的一颗象牙蘸墨做笔,终于使得这篇史诗巨著能千古流传。如果没有象牙笔,后人根本不会得见《摩诃婆罗多》,但对很多人而言,那只是一本书,一本“对当时历史、社会有百科全书式描绘的书”。然而在这种老生常谈的教材式论调之外,笔者却以为弦外有音。史诗也好,科普也好,都不脱离对客观既往的记录。与其说它们是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籍,莫如说那是“既往”本身借纸与笔栖居于书籍之中。栖居之前它是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搬家”之后也应该依然是。从这个角度说,迦尼萨是个伟大的录入员和编辑家,他懂得不割裂,懂得不毁坏,他懂得生命,自然也就懂得了“怎样书写”智慧。

而这一点“怎样书写”的智慧,足以让出版者研究上一段时间。科普也来自生活。然而说到生活,它从来就是无法割裂的有机整体,从来就是亦言亦行、边走边唱,也从来就不分什么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想分也分不清。当燕太子丹砍下美人手赠与荆轲时,不晓得“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黑格尔);同样的,当出版者将生活中的学问割裂成所谓科普书籍时,不晓得孤单的科学只能走进狭隘的死胡同。这方面尤为典型的书有英国罗伯特•温斯顿所著的《有趣的科学》(科学普及出版社)。书中曾以“狗是由什么组成的?”为题,将一只狗定量分析为65%的氧、18.5%的碳、3.3%的氮……以及少量的镁。笔者百思不解,这些数据的意义以及它们对孩子的启发究竟何在。数字统计固然重要,但数学的终极目的在于应用与思辨;倘若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仅仅被定义为元素的百分比或者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反应,丧失一切底线,那么科学便是反科学的伪科学。

坦率地说,中国在外版儿童书籍引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西方思维模式所偏颇或水土不服的一面,中国出版者未能做慎重的选择和考量,上文即是一例。强国盛世之文化,虽说向来兼收并蓄,但那只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水到渠成;况且文化大融合的前提,在于本国的文化内在有足够呼吸吐纳的强大蓬勃之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说说而已,它讲求的天人合一、顺应万物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理念,今天看来丝毫也未曾阻碍明代以前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说到这方面,台湾的《小牛顿科学馆》以及《小小牛顿幼儿馆》(贵州教育出版社)是非常值得大陆出版人借鉴的。每册中的内容看似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内在的思维引导却耐人寻味。譬如在讲到“拜访火星”时,编辑者在同一册中竟然以“看图说话”的形式策划了“清明节祭祖”这一专题(兼具太空知识、异世界中的存在、中华祭祖文化以及“家”的概念、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在为孩子讲述“妈妈的大肚子”时,又会穿插有关蜘蛛的儿歌童谣(兼具儿童对形状的体认、生物学、音乐美育、早期性教育等)。书中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逻辑关联,却始终有一条契合幼童心理发展和想象力的伏线在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让孩子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多了那么一点点想象力,多了那么一点点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了一点点中华的味道。虽然说的是科普,却打通了东南西北,实现了一个“和”的境界,着实令笔者拍案叫绝。

其实,无论是来自欧美的还是东亚日韩的国外幼少科普书,无一例外,都是以培养本民族高素质的科学人才、为本民族科学精神不断提供动力为旨归的;在各自的文化优长之上,才谈得上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与科学的交流。中国向来不曾缺少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和外延,但眼下的幼少图书市场,不仅被良莠不齐的外版书占了主导,而且但凡成系列的套装书多会以“我的第一本XX书”标榜,这不能不令人深思。的确,《十万个为什么》独霸天下的局面有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的趋势,故而接连涌出各类“第一本XX书”在所难免;不过在“第一本XX书”之后,我们应该怎么走得长远、而且走得很“中国”呢?我想,成功本土化的《小牛顿科学馆》及《小小牛顿幼儿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此外,“科学松鼠会”的《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甚至在腰封上有意注明了“非译著,非欧美”的字样,尽管这不是专门针对幼少的科普著作,但其在思维模式上所作出的探索,也足以令人欣喜。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范文第3篇

在我的书架上,陈列着许许多多的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名人名言》、《格林童话》、《躺着就能背单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它从我牙牙学语一直伴到现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首先,我对这本书的作者——安徒生有了一些了解。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族主义者。他写的许多童话都成了不朽的篇章。

《海的女儿》这篇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就是这篇童话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条美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的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与自己喜欢的人间王子结婚,她便向巫婆要了一瓶药水,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变成了一双人腿,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另一位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活下去,变成“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没结婚时,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回鱼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去。但是,深爱着王子的她没有这样做,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灵魂飞上了天。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范文第4篇

说到侦探小说,我们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神秘的破案过程,离奇的案件,还有侦探们的高深想法。如果问你,你知道什么侦探小说,十有八九会回答《福尔摩斯全集》。他是侦探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里面的案件也成为了经典。

《福尔摩斯全集》小说中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侦探小说的代表“人物”,出自柯南?道尔之手。福尔摩斯在柯南道尔的小说中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不但聪慧过人,有很强的观察力,还风度翩翩,精通各种体育项目……

《福尔摩斯全集》为什么会成功呢?第一点,他所叙述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生活在普通的社会里,与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他是乡绅的后代,祖母是着名画家的妹妹,爱出没于污都伦敦,喜欢看每日电讯报等等。小人物贴近生活,没有让我们感到要不可及。

第2点,也是侦探小说最重要的一点,案件必须符合常理,不能看似神奇却又缺乏实际的依据。而《福尔摩斯全集》却做到了。如《巴斯克维尔的猎大》的谜底揭穿,是福尔摩斯注重了调查研究;又如《跳舞的人》,福尔摩斯是破译了奇怪的密码;再如《第二血迹》是福尔摩斯从地毯的移动中找到了破案的关键。这些细节看似寻常,其实正是有力地表现了福尔摩斯细致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将《福尔摩斯全集》看完后,仍然觉得不过瘾,故事中的案件实在扣人心弦,而对人物的描写也细致入微。

《福尔摩斯全集》中的一个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个感叹号,既有想象又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案件。除了这些,从文笔角度上来说,柯南道尔的文字,描述让故事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特别是对文中主角福尔摩斯的描写,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红发会的开头,“那位身材矮胖的先生从他坐着的椅子里半站起来欠身向我点头致意,从他厚厚的眼皮下的小眼睛里迅速地掠过一线将信将疑的眼光。”厚厚的眼皮与小眼睛说明了作者描写与在生活中的观察十分仔细。“个客人从外表的特征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国商人,肥肥胖胖,样子浮夸,动作迟钝。他穿着一条松垂的灰格裤子,一件不太干净的燕尾服,前面的扣子没有扣上,里面穿着一件土褐色背心,背心上面系有一条艾尔伯特式的粗铜链,还有一小块中间有一个四方窟窿的金属片儿作为装饰品,来回晃动着。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一顶磨损了的礼帽和一件褪了色的棕色大衣,大衣的线绒领子已经有点皱褶。”如果是我,我绝不会把一个人描写的这么仔细。从外形一直描写到大衣的领子。而且,他这个描写也不是漫无目的的。为后面案件的详细深入,红发会做发生的事情有了见解与直接的联系。

《福尔摩斯全集》全集只是侦探小说的一个代表作品之一,而后有层出不穷的侦探小说和许许多多伟大的侦探小说家。比如说伟大的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勒勃朗,松本清张等。侦探小说拓展我们的思维思绪,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领会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合理的想象,精辟的逻辑,紧凑不混乱,细致不拖沓的文笔,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也许,侦探小说还会给我们对于事物更加深层次的考虑呢!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范文第5篇

一、耐心等待,厚积薄发

孩子的智力是有差异的,就如人的身高有高矮一样。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快,对于课外书的吸收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要关注的恰恰就是那些普通孩子,那些缺乏原有经验,读课外书“同化”较慢的孩子。不能说读书对他(她)无用,就不让他(她)读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避免某些学生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大量阅读促进了原有经验的积累,而随着原有经验的丰富,这类孩子就能更好地“同化”或“顺应”新的词汇。慢慢地,阅读的成效便会显现出来。所谓“读书越多,思考越清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因为有了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三年级上学期,孩子们都能进行作文片段的练习了。可是有个孩子作文水平依然停留在一年级的写话阶段,他的母亲特别着急,找我帮他补课。我笑着告诉她:“你孩子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孩子的母亲半信半疑,于是我推荐了几本课外读物,让她和孩子每天晚上都进行亲子共读。在学校里,每当午间阅读时,我也特别关注这个孩子,经常陪在他身边,要么给他读上一段,要么跟他交流书中的人物,或者指导他画下好词好句。虽然他的作文仍然不尽如人意,但我不急。孩子看我特别关注他,午间阅读时更投入了,再加上他母亲每晚的陪伴与付出,三年级下学期,这个孩子的作文终于有了起色。

二、拓宽思路,容纳百川

可以肯定,有些孩子就是偏向理性思维。这类孩子,你也不能说他们的心灵不丰腴,他们的脑袋瓜机灵着呢,只不过全被“十万个为什么”占领着。他们的心中装着的是物质,以及这些物质为什么会存在,或者为什么会改变,可以说他们具有成为科学家的潜质。但是,碰到写作文,让他们把一件事说具体,一样东西说形象,他们的语言就干巴巴的了。怎样让他们的思维在保持“物质”的同时又能更为“情感”?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慢慢去“调和”。

那么,怎么让他的世界装进情感呢?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欢动植物,尤其是动物篇,一般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接触得比较多,里面谈得更多的是动物的外貌及生活习性。当语文课堂上教到关于动物的文章,这个孩子会用科学术语把某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讲得头头是道。现在,我要推荐他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不仅让他了解动物的基本情况,更要让他明白动物之间的情感以及动物所具有的智慧,从而逐步把他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拽出来。《退役军犬黄狐》中的孤独而勇敢的军犬黄狐,《疯羊血顶儿》热爱母亲的血顶儿……动物世界精彩的、感人的故事在沈石溪的笔下应有尽有。我推荐他读了这几本动物小说之后,他竟然一发不可收,又自己找来很多沈石溪的书来读。我相信,他读得那么投入,肯定上路了——文学之路。当然,能够丰富他情感的书还有很多,我想,只要上路了,就不愁走不远。

三、培植心灵,提升言语想象力

潘新和教授说:“心灵的培植比文字技能的练习还要重要,我们应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努力挖掘心灵的宝藏,破译自己的与他人的心灵奥秘,会欣赏美,做一个有梦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舒展和言语创造的喜悦和情趣。”

那么到底如何培植心灵呢?其实,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就是培植孩子丰富心灵的主阵地。苏教版三下《赶海》一课,让孩子们不仅领略了大海的雄姿,更体现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龙虾”的那份赶海情趣。这份情趣使孩子们的心灵更加柔软,更加丰腴。《狼和鹿》一课,告诉我们大自然就是一张用生命编织的网,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都是网上的一个结,一根线。我们必须维护这生命之网,不能再重复狼与鹿的悲剧。同学们在热烈的课堂交流中,思维得以无限驰骋,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得以唤醒。

不仅在语文课上,作文课上我也经常玩一些花样。针对如今孩子们被成堆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星期天这个兴趣班,那个补习班接踵而来的现象,我试着让孩子们给“自由”写一封信,重在激发潜藏在孩子心底的那份期盼。有一个女孩这样写道:

亲爱的“自由”:

您好!

恕我冒昧,给您写了这封信。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平凡得淹没在人群中就找不着的女孩,但因为深深地渴望着您,所以就不由自主地提笔了。

记得去年,奥数竞赛过后,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时间的假,我本想约好友双休日到我家痛快地玩一玩,没想到妈妈却给我定了好几条规定,还让我先拉一会儿小提琴再作决定。唉……

您知道吗?我多么希望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我自由地翱翔。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学习尖子,应该是父母的骄傲,可您不知道,我一回到家,就像回到了牢笼。“陈晨,你现在学习还过得去,可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快回书房看书……”妈妈又唠叨开了。您说我还能出半点差错吗?我能拥有自由吗?如果要说自由,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给予了我一点,让我感到天是那么蓝,世界是那么美,可快乐总是短暂的。就连双休日,我也要为“奥数”而奔波。

“自由”啊,您给予过那么多人,唯独不肯在我身边驻足!您让很多身心疲惫的人卸去一身的烦恼,唯独不能让我小憩一会儿!

“自由”,最近我们又要奥数竞赛了,希望您能让我在考试后痛快地玩一玩!

祝您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

您久违的朋友:陈晨

2013年5月20日

相关期刊更多

农家书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创作评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