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很成熟很现实的一段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然而,三年等待的花儿终究没来得及绽放,我用寂寥的琴弦写下了秋天的序章。一年前,我来到了属于我的彼岸,或许是逆风飞翔久了,却偏离了原来的方向。现实的彼岸,是那样苍凉而不繁华,更无生机活力可言。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我是真的品尝到绝望的滋味了。在那段万念俱灰的日子里,我苦苦地挣扎,却也最终明白沧海一粟在面对浩瀚宇宙时的渺小与无助。我从心底默默告诉自己,是时候需要一个人去面对残酷的结局了。
当双脚踏进这所本不该跟我有任何联系的大学,我的情绪在表面上已早已无任何的波动。或许那段煎熬的岁月,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坚强,更多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我学会了伪装,学会了将所有快乐的不快乐的情绪统统美妙地隐藏。独自来到这样一个喧嚣的城市,这样一所陌生的学校,穿越拥挤的人流,静静地走在路上,那时的我多少是有些畏惧的,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亦无任何熟悉朋友的我究竟该如何面对这场持久的战役。
我想,心底的伤痛与阴影需要的只是时间来沉淀而已。当第一次看到之前被我幻想过无数次性格的舍友,他们的微笑与那份诚挚给予了我内心些许的安慰。或许内心的伤疤可以得到愈合,但想要完全放下内心的芥蒂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每每走在那拥挤的地方,我都会想到曾经的奋力飞翔所换回的那样令人心寒的结局,而这样的忧伤,总会在失意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得以放大,让本已疲惫的心徒增狂躁。那段漆黑的岁月里,我犹如一只暴怒的刺猬,不允许任何人的靠近,冷漠的外表,犀利的话语,似乎成了我的代名词。可我又如何不讨厌那时的自己,用尖酸刻薄的话刺激了多少人又误会了多少人,然而,我害怕回忆起我的失败,更害怕这种失败会成为别人眼底的笑话。
时光,在不经意间静静流逝着,也成为了我忘记过去最好的武器。无数次,我想,如果放弃回忆,我所有的落寞都会不药而愈,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如果。
身边的伙伴带给我的欢声笑语渐渐融化了我筑固已久的心墙,我开始尝试着融入他们的世界去寻找我不曾发现和感受的东西,显然,结果没有令我失望:我们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我们喜欢的人,一起谈论我们所讨厌的事情。我们渐渐敞开心扉,开始讲述彼此的生活,开始学着倾听继而了解彼此不为外人熟知的故事。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笑,仿佛整个世界都与我们无关;难过的时候,可以跟他们发泄任何的怨气而不会担心友谊会因此而解散。我很享受那样的生活:快乐时可以一起分享,难过时还有肩膀可以依靠。多年以后,我依旧可以微笑着告诉全世界,我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上了对的人。
当又一季春暖花开,我的大一已过去四分之三的时间。这样的生活,我又该拿什么祭奠呢?我渴望会有人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然而当我再次漫步在校园,面对喧嚣的世界和拥挤的人流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突然间意识到,曾经讨厌的人似乎不再感到厌倦了;曾经在意的过往,竟然可以从我的口中平静地讲述了;曾经一无所有的我,如今也已有了新的朋友和新的生活。这样的青春,让我变得成熟继而教会了我成长。
在心智得以成熟,收获友谊的同时,对于感恩,我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他们那段时间的真挚付出,我不会走出那座我亲手搭建的黑暗城堡;如果没有他们的宽容与大度,我同样也不会拥有道歉和改变我的态度的机会。有时候,感恩更多的会教会我们如何以仰视的姿态去感激和接收别人的关爱与包容,而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情理之中。你我彼此的感恩,才让你我的人生没有留下更多的遗憾。我想,很多时候,我们要感谢的,不止只有人,还有我们成长的环境。一段旅途,哪儿哪儿都是方向,一个人,更不可能永远走在自己理想化的既定轨道上。意料之外的环境,接受了就是天堂,接受不了就是地狱,而生活,也就是在这种种不可预知的未来中教会了一个人成熟和生存。
曾经令我绝望的环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教会了我好多。之前冷漠的我在不经意间学着慢慢地微笑;曾经疼痛的伤口,也伴随着这安逸悠然的时光慢慢愈合。那天,我翻开了许久不曾打开的日记,看到这样一段话:以为闭上眼睛,就可以看不见整个世界的黑暗;以为捂住耳朵,就可以听不到所有的烦恼;以为停住脚步,心就可以不再流离失所;以为不再写字,就可以从此忘记一切忧伤。 我曾经以为不会讲完的故事,其实早就准备了物是人非的结局;我曾经以为不会散场的青春,却也只剩下写满告别的字句;可是我曾经以为那么重要的梦想,该如何心平气和地只放在回忆里?看到那段话的时候,我哭了,但或许那时是喜悦的,一年,总算让我找到了那个深渊的出口,让我看到了射进的丝丝缕缕的阳光,我还能奢望什么呢?这,已经足够了。
转眼间,我已大二。对于过往的回忆,我默默将其打包,放在了并不起眼的角落里,这样别人不会发现,而我终将遗忘。最后我终于明白,成长,是一场远没有终点的旅行。旅行,也只意味着不断地寻找,发现,告别。惊喜,停留,然后离开。 当翻涌的心情归于平静,内心储藏的情感依旧可以被时光轻易地摇落。有些东西不必也不需要忘记,只是在再次面对它的时候能泰然处之而不会有任何情绪的起伏,那就证明你已经成功了
有人说,青春应该是活力四射的。而我对青春的理解,却在点滴忧伤点滴欢乐中懂得。现在的我,并没有抱怨在如此美好的季节里命运给我的坎坷,更多时候我在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它可能是快乐的,但也可能充满忧伤。只是在天高气爽抑或狂风骤雨过后,我们都需要以一种更加坦然更加谦卑的姿态,去做一个比之前更坚强,更勇敢,更乐观的自己。
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这个名字,很快便得到了一条说明书式的信息:他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23岁就经营着大陆首家女性会员制书店;他是孩子们眼中的莫克叔叔,Sunday Monday志愿者策划服务社的首席策划师。创业艰辛,尽管入不敷出,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慈善事业……
莫克从QQ上发来一组图片,正是他工作的地方:雨枫书馆。淡紫色的空间里,书架上摆满了书籍,简约的装修,柔和的灯光,贴切的小细节,定格了一种安逸的氛围,精神化的生活。他把梦想安置在这里,这是有力量的梦想。
采访中,梦想与雨枫书馆似乎是莫克的兴奋点,每当话及于此时,他便滔滔不绝地与我们分享他的梦想,阅读生活,书店经营之道。有趣的是,他与我们分享的关于做书店的三种境界,细想下来,他关于书的一整套何尝又不是你我都还没有抵达的另一种境界呢。
热道: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吧。
莫克:姓名赵山君,小朋友叫我莫克叔叔。喜欢书,喜欢小朋友,喜欢美女,尤其是安安静静又爱看书的美女……哈哈。
热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做一个书店的想法呢?
莫克:我自己喜欢看书,也喜欢看别人看书。可是现在并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安安静静地阅读,或者说这样的地方太少了。
热道:可见阅读对你来说非常重要。
莫克:对我个人,对他人都很重要。与你分享总理的一段话吧。“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我就有随时在身上带一本书的习惯,这样我在很多短暂的空闲时都可以阅读。
热道:雨枫书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女性会员制书店,这里有个概念问题,会员制书店与我们常见的书店的会员制有什么不同呢?女性会员制是只把会员锁定在女性吗?
莫克:一般书店的会员制是指会员买书的折扣,我们的会员制不是去赋予客户一种会员身份。我不仅强调客户在这里能够享受到多少服务,还有会员对书店整体经营的参与。雨枫每周进一次书,但是进什么书,会员说了算。会员需要给雨枫提供书名和推荐这本书的理由,然后雨枫负责采购。会员读完书之后,要把书分成“好书、一般般的书、垃圾书”,如果一本书经常被人差评,那就下架。这样的话,顾客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内容的生产者。
说到女性会员制,这是雨枫的创始人与投资人许女士首先提出的。国外和台湾地区都有女性书店,但是实际上全名应该称为“女性主义书店”。而雨枫和女性主义没有关系,只是我们的主要顾客是女性。其实,阅读本身没有性别,只要是好书男人女人都应该读,只是我们觉得从整体上看女性群体对阅读的质量要求要高于男性,我们提倡女性进行精致阅读。而且我们不反对男性成为我们的会员,一个地方如果失去男性或女性任何一方的声音,都是不客观的。雨枫现有会员720多位,其中男会员33位、儿童会员90多位,其他全是女会员。
热道:你说顾客也是内容的生产者,这个很有趣,具体一点?
莫克:因为我会做很多主题活动,这也是会员在雨枫阅读生活的一部分。比如3月7日有一个活动叫“女人那点事儿”。顾客来了就用扑克抽签,梅花是主持人,红桃是嘉宾,然后分成组地选择话题聊天,比如聊老公、孩子、工作或者妆扮之类的。20岁的女孩儿刚刚工作,30岁左右的女士孩子可能2、3岁,工作到了门槛期,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都很大。交流能让内心更强大,更充盈。
我们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沙龙,都是很贴心的互动交流。除此外雨枫也一直在参与公益事业。我们有一面公益墙,主要是大家交流、传播公益理念。雨枫希望会员不仅要爱看书,还要爱生活,参与公益事业。
热道:雨枫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贴心的。期间你一直也在参与策划与运营,你觉得今天一个成功的书店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莫克:开书店的朋友总是有一种心理暗示:我要做一家有质量的书店,我要把我认为好的书推荐给顾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问题:我们自己看过多少书?即使我们看过很多书,我们的评断标准是否客观?开一家独立书店,建立一个文化小圈子,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不想这么做。我的梦想是这个民族都有阅读习惯。
我觉得书店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买书做生意。第二种是知道卖好书挣钱,进书有标准,保证顾客买到的书都是好书。这是我们最崇拜的书店。第三种把提高阅读质量作为自己的企业责任。顾客买书只是一个表象,其内在本质是对阅读的追求。我们不谈电子书的出现会怎样,不谈电子书店和实体书店会怎样,我们只谈如何提高读者阅读质量。我追求的价值正是这一种。
6月26日晚上18点30分,山东大学医学院新楼多功能报告厅,三百多位2007级医学院学生,最后一次坐在了院报告厅的座位上。这间平日看起来无聊透顶的会议报告厅,在这个晚上似乎迎来了几年大学生活为数不多的全院热忱。主席台上,一个活跃的身影,出现在投影与高射灯的反照下。这一群应届毕业学生们的心情,随着他的语言状态起起伏伏。而且,当这个身影起身离去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他们的校园生活已经结束,焦修壮这个名字将伴随他们,一起进入到最后一场毕业职业规划讲座的记忆中。
寒门一跃
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焦修壮,属于那个时代引领潮流的一员。5岁,进入育红班。10岁,他瘦削的少年骨架,已经成为了全校文艺队演出台上的中心力量。从小学一年级被选入校武术队,威风凛凛的气概一直伴随到小学毕业。
升入初中的焦修壮,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唱罢,听的在场老师连连称赞。15岁,参加“纪念同志诞辰100周年”地区歌唱比赛,以一曲《太阳最红,最亲》 勇夺比赛一等奖,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获奖选手,在当地引起一时轰动。
走进了艺术中专的焦修壮,并没有延续自己的“歌唱”事业,一支画笔改变了焦修壮的人生。“唱给别人听,画给自己看。”是这位16岁少年略显成熟的答案。
进入大学后,作品《雪域之神》、《曲阜胜迹》等,收录到大型美术图集《当代绘画艺术》,该书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收藏。
22岁,以全校成绩第一名的绝对优势留校任教,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青年教师之一。
与此同时,被应邀参加央视某频道大型春晚活动策划组。
之后多次参加全国性及世界性大型活动策划;并被聘为第十一届全运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礼仪顾问。
博士毕业后,任国家重点大学山东大学教师多年……
然而,就是这样一连串光环的背后,却有着不一样的艰苦历程。
进入大学前,焦修壮的两年“打工生涯”苦不堪言。
“从纸箱厂的车床工人,到五金制品公司的木料钢材搬运工,从汽车大修厂的汽车喷漆工到酒店服务员……很丰富多彩的两年,感谢这两年的锻炼……”回忆起那两年打工经历,焦修壮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眼球上的黑点,是当电焊工人留下的记号。”
当握了三年画笔,多次画过伏尔泰、小布鲁特头像后,拿起电焊手柄的那一刻。“感到委屈”是最真实的表达。
出尽了体力,尝尽了奔波劳累后,感到了生活的苦涩与学习的重要。“每次上下班要骑七十多里地,遇到雨天、雪天有些路段不是你骑车,是车骑你。”
为了改变,更为圆自己的大学梦。打工两年后,就在表姐结婚前一天夜里,焦修壮怀揣仅有的300块钱,在烟台通往济南的火车上站了一夜后,走进了高考复读的队伍里。
再次起航的决心令人欣慰,但在离开书本两年的现实里,焦修壮开始期待奇迹的出现。“没钱去报补习班,那就偷偷蹭课,能捱一天是一天。”在艰苦难捱的日子,当补习班寝室熄灯后,其他学生忙着打牌聊天时,自己就买根蜡烛看书。“有股囊萤照书的意味了。”焦修壮说。
在以专业课与文化课全校排名综合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大学时,焦修壮一直不讳言,这是自己辛苦努力后华丽梦想实现的开始。
当这位自幼带领“潮流”,不乏艺术天赋的自由青年,在两年“苦胆卧薪”的被动经历后,希翼把自己培养成为最优秀的教书育人者。并希望自己能成为一针催化剂,用以影响那些渴望知识的年轻后辈。
铭记恩情存如血
十年后,山东大学《学生在线・青春山大――人物名人》对这位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教师的评价是,“焦修壮是个近乎疯狂的理想主义者,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刻板成见的社会现实死死的绑在一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运动式的发起了自己一系列‘疯狂’的大学生活。
“疯狂”的第一幕,就是源于经济的制约。艺术类学院每年上万元的花费对这个出身农家的孩子来讲,着实的令人“疯狂”。为了生活费,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同时为两家广告公司做兼职设计。在学习上,为了能取得好成绩,经常通宵达旦做设计草样。
在接受采访中,谈到家人是否同样 “疯狂”时,焦修壮避开了话题,但在采访结束后,通过邮件他给我们发来这样一段话:
“感谢我的父母,特别是我的母亲,几年的大学生活足足让她比同龄人老了近十岁。为了我的学费生活费,从没走进过工厂的母亲,在年逾花甲的时候做起了工人,身兼数职。塑料厂、服装厂……特别是在服装厂干着数人的活儿。车间里的工人、几百人厨房里的炊事员、同时身兼总经理保姆……
母亲曾经说“老板想吃啥,俺就要给人家做啥,做好后要给他送三楼办公室,然后等着老板对饭菜做评价。菜有点淡了,哎呦,加点香菜就好了;馒头有点硬,……。”
“儿子,你妈这哪里是工厂的工人啊,就是人家的保姆,等人家评价完,咱还要迎合老板,咱也好注意啊,吃完还要给人家收拾洗刷干净……”
这些话其实都是我毕业多年后母亲才说的,母亲在工厂干了好几样活儿,至于具体干什么母亲从不说,更多的是鼓励我的话……(很心酸的一段,文字难以表达…)。”
焦修壮的大学生活过的很艰苦,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已经成为“学院派体系”中少数的成功样本。毕业时,焦修壮便以学校一等奖学金、优秀班干部、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分子的实际模板,结束了自己“疯狂”的大学生涯。
留校任教的焦修壮,并没有结束自己的‘疯狂’行为。毕业后的第二年,没有离开校园的他,继续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硕士研究生。焦修壮对我说,大学是自己过上舒适生活前最后的“炼狱所”。“舒适的生活有很多,但学习的炼狱并不会太多。”在读研究生的跨专业领域的伸张,真的就像炼狱的过程。焦修壮补充说。啃英语、翻数据,在拿惯了画笔的手上,抱着经济学的书本,研究经济的区域发展情况……
当焦修壮的笔墨划到山东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取得了山东大学管理学博士的学位,此时的他在大学讲台上站了八年的时间。
在这八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担任着《广告学》、《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与礼仪》教学课程。
在山大的日子,除了传授应有的知识,与同学们聚在一起席地而谈,是其做过更多的事。在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懂得感恩和努力”是每次舍不掉的话题。“因为我也曾在建筑工地搬砖块,拿着电焊焊接垃圾箱。”焦修壮说。
十年一剑
35岁的焦修壮,早在三年前就已成为济南第一藏医院副院长。来到济南第一藏医院之前,他已在山东大学等国家级重点大学,积累了十年的大学教学管理经验。
但自定的个人“十年规划”,使大学教师这个铁饭碗的金光,在焦修壮的人生里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一个男人在热爱的事业上花费十年的时间,是值得的,也是最合适的。”
带着这份“十年规划”的前瞻视野,2007年,焦修壮辞去山东大学讲师的职务,只身投身到此前从无关系可言的医疗行业。那一年,他32岁。
在这段工作的时间里,校园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探索期如约而至。此刻的他再一次认真的思考着象牙塔外的现实生活。随着现实的推动,“塌下脚步,挑战之上”的使命,悄然降临在了他的心里。
新的挑战,给焦修壮带来充满矛盾和压力。此时环顾四周,他几乎找不到任何可靠的亲戚和朋友,除了远在异乡父母无力又悠远的叮嘱。
从事业单位跳到民营企业的焦修壮,在别人的眼中已失去 “铁饭碗”的保障。甚至有时候,就连自己也时常有一种“身陷囹圄”的感觉。
十年大学教学经历,使得知识和学术的夯实,成为开启前方道路的利器。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焦修壮,再一次挥刀磨剑,坚持上路。
三年过去,在事业单位面临改革的今天,经过风雨飘摇的焦修壮,也早已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当初从大学转到民企的决定,在今天看来,仍是开创了职业规划的思想先河。
未来的十年怎么走,是摆在焦修壮面前另一个实质性问题。但焦修壮说,不管以后方向在哪里,但“踏踏实实,努力的走下去。”是他下一个“十年之约”坚持到底的核心本质。
赤子之心
一路艰辛,经历了考学的“疯狂”、事业的激荡,有着干劲儿的焦修壮,每次都峰回路转的跨过了高山深海。在他的书桌上有一张《复兴之路》的音乐专辑。在他看来,自己活到35岁,虽然没有概念里的落败流离,但却也在体味着走向台前的成长之路。
高鼻子白皮肤的他,鱼尾纹也开始在眼角游走。就在嫁接而立与不惑的中间年纪,作为注册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成功的为多家企业导入CIS,帮助很多企业平稳渡过成长期。此时的焦修壮,早已在校园外面的世界,开始奋进许多年。
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经历过太多的高低曲折。少时的文艺骨干、武术风骨;年轻的歌唱新星、手握画笔;扛水泥、干电焊,后来的大学拼搏、以致言传身教……
不论是当初还是现今,焦修壮说,他的心里还是时时向往校园,闲暇回学校走走,追忆曾经过往的生活。
此刻,在济南第一藏医院的办公室里,焦修壮已经开始起草了一份新的医疗服务实践体系表,准备着接下来自己医院进一步的服务提升,这一幕的实现,虽只是局限在焦修壮所领导的这所民族医院,但值得纪念的是医疗改革的推进就在此开始。
我不着急红
冒险、压注,是张歆艺一路走来的最佳写照。从最初人生岔路口的选择,到之后出演社会边缘人物,每一次她都大胆尝试,虽不确定坚持下去是否值得,但却用尽百分百的气力。
条件好的你们要不要
在《风声传奇》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张歆艺饰演的女主角都是富二代,因为演得传神,有观众以为她真是富家女,可事实却截然相反。
张歆艺出生于四川成都,14岁开始在四川省艺校学舞蹈,17岁艺校毕业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家里借钱送她上四川舞蹈学院;二是跟着深圳歌舞团闯世界。
那时她父母每月工资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父亲还患有三叉神经痛的毛病,拍一次CT就要400多元。父亲是个坚强的人,从不在张歆艺面前露出痛苦的表情,有时疼得受不住了,他会偷偷捏住一只空摩丝瓶。有一次,张歆艺无意中发现了那只被捏扁的摩丝瓶,她当即决定,不考大学了,去歌舞团赚钱补贴家用。
工作后,除去必须的生活费,张歆艺把每月赚的钱都寄回了家。一次,朋友有急事向她借钱,她仗义地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帮对方救急,这之后的一段日子,她吃饭都成了问题。越来越窘迫的生活让她愁苦不堪,一天,她随手拿起一本书,看到里面夹了张名片――某婚纱影楼招模特,便立即打电话过去,对方说已经招到人了,她急了,说:“条件特别好的也不要吗?”电话那边愣了几秒,然后说:“你留个联系方式吧。”
几天后,她接到影楼的电话,告知有一单面膜广告的活儿,让她去试镜。她擦了一脸白粉就去了,老板让她把脸洗干净,裹了个极薄的丝巾,拍了几张照片,就这样糊里糊涂入选了。第一笔收入赚了1600元,不但解了燃眉之急,还能给家里寄去一大笔。后来,她又跟着歌舞团的姐妹们去夜总会伴舞,一个月能挣上万元。到2000年左右,她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富婆了。
也正是那一年,父亲病愈,张歆艺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她决定补上大学生活。母亲跟她说:“你没上过高中,考一个跟舞蹈相关的专业吧。”于是她去了北京,那时她只知道北京有个电影学院,后来又知道还有个中央戏剧学院。两所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她都参加了,也都通过了,这让一家人犯了愁,上哪个好呢?最后抓阄决定去中戏。
之后,张歆艺开始准备文化课考试。因为长时间脱离学校,她心里没底,所以复习起来特别刻苦,经常通宵达旦。“我当时很害怕考不上,如果考不上,就没后路了。”
高考分数是母亲打电话查的,她哽咽着告诉女儿:“幺儿,你过了。”
那一刻,她如释重负。
在中戏,张歆艺大一时的班主任是巩俐曾经的班主任梁伯龙,大二开始换成“96明星班”的班主任常莉,这种豪华的教师阵容,让她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学习,“我的大学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遇上不按规矩出牌的导演
张歆艺是幸运的,她的处女作是赵宝刚当制作人的电视剧《风吹云动星不动》。剧组选角时,上大二的她拿着简历去见剧组,赵宝刚叼着烟斜在椅子里,说了没两句话就告诉她:“回去吧,你根本不适合当演员,改行吧。”
她一听就急了:“为什么我不适合当演员?凭什么我要改行?”
“你红不了。”赵宝刚不为所动。
张歆艺拿起简历就往外走,但越想越不是滋味,不能这么败下阵来,于是她转身回到赵宝刚面前,大声说:“我在学校每年都拿奖学金!我一定会成为好演员!”
赵宝刚吓了一跳,回过神后大笑起来,笑声里全是赞许。
张歆艺没想到会遇到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导演,更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胜出。
毕业后,张歆艺签到赵宝刚的公司,并获得出演《给我一支烟》中女一号叶子的机会。谁都以为她从此就要星途坦荡,哪知这部反映社会种种现实的片子被当做“夜总会女子的爱情故事”,遭遇一路波折,“这是我自认为演得很饱满的一个角色,可惜在几度审查、雪藏之后,变得七零八落。”
太早爆红我会Hold不住
此后半年,张歆艺过着没戏演的生活,那段时间,她失眠、焦虑、掉头发、靠吃安眠药入睡,不规律的生活让她发胖。
为了打发时间,她没事就趴在电脑上写东西,给自己做总结,也写电影观后感。有时候睡不着觉,就在阳台上站到天亮,看路上车来车往,看太阳慢慢升起。“我一直觉得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在帮我、眷顾我,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在我站在阳台上等天亮的时候,我都觉得,总有一天我会想明白的。”
然后,她继续默默接戏、演戏,因为赌着一口气,她演起戏来就有着拼命三郎的劲头,挨打、淋雨、被锁进冰柜、撞车她都坚持不用替身。拍《燃烧的玫瑰》时,有一场戏要求饰演反派的女演员揪着她的头发往墙上撞,可对方下不去手,死活不肯拍。因为这场戏是特写,张歆艺干脆自己抓着头发往墙上撞,头上的包触目惊心。
但她依然没有红起来,演过的几部电视剧都反响平平。因机缘错过,她没能出演赵宝刚导演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这几部捧红很多演员的电视剧,虽然后来跟赵宝刚合作的《苏菲的供词》让人对她的细腻演绎过目难忘,可惜也并不算是当时的热播剧。“再后来《风声传奇》的制片人李波无意间看到我演的《小家大事》,认为这小孩儿不错,可以来演电视剧版《风声传奇》里的顾晓梦。我要感谢她神奇的第六感,让我成了戏里唯一不是华谊签约演员的主角。”
就这样,一路跌宕起伏,张歆艺慢慢进入更多观众的视野,名气也越来越大。回首过去种种,她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当时《给我一支烟》没有因为题材问题被封杀,如果那时就到达一个很高的位置,我可能真会抓瞎。因为你会Hold不住,毕竟那时我才23岁。所以,这六七年实际是对我的打磨,历经种种坎坷,你就会变得心平气和,知道深处的表演才能立得住脚,打动人。”
成名来得刚刚好
人生很有趣,二十三四岁时,她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杜晓彬,成熟有心机,老谋深算到能横刀夺爱;到了30岁,她反而以最单纯美好的形象,演活了青春无忌的林夏。你问她30之后才火会不会晚了点儿?她古灵精怪地笑着看你,说:“刚刚好吧,正好‘二’够了不是?”
“二”一点儿怎么了
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让张歆艺着实火了一把,在该剧中,她饰演林夏一角,以一种“我爱你到死,也跟你没一毛钱关系”的舍生取义,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二姐”林夏的到来,让张歆艺绽放得相当主流,恰合时宜。
《北爱》中,她把对男主角“疯子”的苦恋演绎到了最高级别:无怨无悔,抓心挠肺,还绝不打扰你。结果就是,男女老少都爱上了这个心灵纯净、在爱情里“二”得死去活来的姑娘。所以粉丝们三天两头跑去质问自编自导自演的“疯子”陈思成:“林夏那么好,为什么你们不能在一起?”
别看张歆艺曾经开玩笑抱怨陈思成“”,“他让自己演富有帅哥,开豪车、住豪宅、泡美女,我要在零下十几度的北戴河演哭戏,眼泪差点儿冻在脸上!”但其实她是乐在其中的,“当你有一大把青春可以挥霍,‘二’一点儿怎么了?思成几年前就说起这戏,我说等咱们都准备好就开始吧,纪念我们的爱情和青春,也是这个时代的记忆。什么片酬、会不会火,都不考虑,就想老了之后,想起我们30岁时,还拍过一部有点儿意思的青春纪念戏。”
那张歆艺和林夏,又有几分相似?“我比林夏还要再愤青一点儿。我年轻的时候也会很拿爱情当回事儿,其实每个女孩儿骨子里应该都有很‘二’的时候吧?”她点燃一支烟,瞬间又成了林夏2.0版,“大了以后才知道,我不可以没有爱情,但爱情不是全部。年轻的时候爱一个人真的会把别人爱跑,现在会明白,他有他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你得感谢你的另一半让你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但不要希望他得为爱情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对爱情是太大的伤害。”
她会红,也会走得很远
2012年,张歆艺也开启了自己的电影新篇章:4月24日上映的电影《匹夫》,由她和黄晓明、张译主演。在这部充满雄性荷尔蒙的影片中,张歆艺一改往日邻家女孩儿的清纯形象,展现其冷峻、飒爽的一面。这份新鲜,让她很是眉飞色舞,“这故事是真好看!我的角色是镶在这部男人戏里的‘金边儿’,在巨大阴谋、国家命运、血腥暴力这些大词儿之中,我负责把爱情戏做实,让它很极致很高级,也够江湖够迷人。”
《匹夫》显然让张歆艺在还算新鲜的电影之旅上狠狠过了一把瘾:“我是很看重剧本的人,故事够好,我才会想去拍。”在剧中她是黄晓明的妹妹,他唯一怕的“小姑奶奶”,“后来爱上了一个打到洞里来的‘肉票’,当然这里面有巨大的阴谋,还夹杂着非常有情怀的爱情总之铁汉柔情,都被拍得很高级。”
讲到兴奋处,张歆艺甚至放出豪言:“我相信在这部电影上映完了之后,我会接到很多电影的剧本,这个自信我是有的,因为你确实会看到我的用心。”这份自信,不由让人想起海岩曾经给她的评价:“张歆艺出道时很文艺,又很热衷于演很多不一样的角色,而她偏偏又还有一张偶像的脸。所以我以前就猜她会走红,现在我猜她会走得很远。”
再爱一个人也别丢了自己
张歆艺的微博上,有这么一段话:“不爱比爱更艰难,我们是爱情的赌徒,把小小的自己,压在巨大庞杂的命运赌盘上。”对于爱情,她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也有着痛过之后的清醒。
出道以来张歆艺在一些都市爱情剧中常演那种高傲、冷漠、“蓝孔雀”一样的女子。电视剧《给我一支烟》虽然没有上星,却也吸引了很多男人,他们喜欢、同情那个叫叶子的女子。虽然张歆艺后来发现,“风尘女子”的路子并不适合她,但生活中她总被一些“狂蜂浪蝶”围绕着。比如一次坐飞机,一位外国乘客被她吸引,惊为天人,即兴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信给她,结尾是含蓄地希望和她交朋友。
写信还是一种比较浪漫的表达,有时坐在旁边的男子没这么文艺,一上来就吹嘘自己的私人飞机,若有似无地暗示可以给她买黄钻、粉钻、“鸽子蛋”。张歆艺坦率地承认自己去银行时,偶尔会有想“吃软饭”的冲动,但真有这样的“金主”送上门,她又瞧不上这样裸的追求方式。
一直以来,张歆艺都喜欢充满阳光的恋情。在爱情中,她全身心投入,但一旦出现问题,她也会果断处理。“曾经有一段恋情,我真的是很爱他,甚至想为他不做演员了。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当感觉到他不爱我的时候,我的办法就是从他的生活里消失。” 然后,她克制住不与对方联系,尽管她很难受,掉头发,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有一天她半梦半醒中仿佛听到一个声音,要她去蟠龙寺,醒来后她上网一查,昆明果然有这么座寺庙,她立刻订了机票过去。她去拜佛,“跪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抑制不住地往下掉,一直在那儿哭。我什么愿望也没许,就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拜完后出来,顿时觉得天都开了,再也没有失眠过,也没有梦魇过。”
而在张歆艺的情感历程中,与演员王志飞的7年恋情是她最刻骨铭心的。近日两人宣布分手,隐藏7年的感情以决绝的方式公之于众,一时传言纷飞,有称是张歆艺移情别恋,也有称是王志飞年龄大、脾气差。面对媒体的追访,张歆艺刻意回避,接受采访时也欲言又止。在参加新片《匹夫》会时被问到这话题,她动情地称对方曾给予她很美好的回忆,会永远感谢王志飞。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分手报道随着张歆艺人气走高而难以平息,她在微博上无奈地表示,“累了,烦了,歇了,谢了。”
“我从没有因为工作或者事业放弃过任何一天,或者任何一段感情。我都是从感情出发,然后去选择要不要继续。”对于这段恋情,张歆艺这样表述,而她从中总结出的经验便是:再爱一个人也别丢了自己。这是她痛过之后的清醒,也是成熟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无论结果怎样,她都不曾后悔。
爱很短,情会长
拧巴的双子座
“即使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想过要去迎合他人,不走偏门也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
问:很多时候,你都给人一种不太好接近的感觉。
张歆艺:我是典型的AB型双子座,特拧巴,说话很直,不会迎合人。也有人说我这人有点儿怪,是个怪咖。其实我只是希望跟媒体、观众保持一点儿距离,让自己有一些神秘感。大家都在谈论我,但真实的我是什么样的,别人并不知道。我常常希望一部戏播完我就可以消失了,去过自己的小生活,不被外界打扰。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它跟我的工作背道而驰。
问:这样的性格对你在演艺圈发展会不会有影响?
张歆艺:会有,尤其是刚出道那几年,特别有挫败感,遭遇过几次临时换角,那时常常抓住经纪人问为什么,我说我的刘海儿都剪了,减肥瘦了8斤,为什么不用我?后来就明白了,你拿到一个剧本,别人说你很适合,但他没有跟你讲,适合的人有100个,最后用谁,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这样的挫败感如今看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是一步步爬过来的,任何时候都感觉踏实。即使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想过要去迎合他人,不走偏门也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
演员是一个符号
“能够被人记在心里,是最大的成就。”
问:对演员这个职业怎样看?
张歆艺:演员就是一个载体,一个符号,观众只看结果,看不到屏幕背后的东西。你呈现出来的东西大家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而且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你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应该的。
问:作为女演员,你认为做到怎样的成就才是给自己的最好答卷?
张歆艺:我觉得成就分很多种,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是一种成就;电视剧演得好,还能演电影,这也是一种成就;或者说投资一部戏挣了钱,这都是成就。但我骨子里认为的成就是,你曝光率可能不是很高,可如果很长时间见不到你,别人就会问:张歆艺干吗去了?能够被人记在心里,是最大的成就,演员就应该做到这份儿上。
问:跟赵宝刚合作了很多部戏,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
张歆艺:他是生活和工作完全两个状态的人,他不受控于任何一个大的制片部门,像一个小作坊一样,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时我们拍《给我一支烟》的时候,很多人都看过这个剧本,谁都不敢拍,他却敢拍,尽管明知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可能会被毙。很多人就跟着他在这条前途未卜的路上一起打拼,他也把他们送上成名之路。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好导演,不可多得。
长相思胜过一切爱
“我一直坚持在爱情里面,爱很短,情会长,长相思胜过一切爱。”
问:对于爱情,你现在怎样看?
张歆艺:很多年前,我妈跟我说,将来嫁的人不一定是你爱的人,就这事我跟她争了好久。后来我才明白,我妈是说想让我找一个他爱我比我爱他多的人。现在我同意这句话了,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如果两个人都使一样的劲儿,那就撞死了。我爱你是我的事情,要求回报那是拿爱当武器。我一直坚持在爱情里面,爱很短,情会长,长相思胜过一切爱。
一晃五年,哪年我都没少为民航做贡献,但2011年却有不同,有新意。许多年前有一部前苏联的电视剧《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著名演员吉洪诺夫把剧中的前苏联特工施季里茨演绎得出神入化,虽没有假夫妻类的噱头,却步步惊心,比咱们一些谍战剧的“豪华饭店灯红酒绿,特工美女情深缘浅”强多了。克隆一把,说说2011年我的17个瞬间。
1.2011年元旦刚过的第一趟差是去西安,陕西电视台的《开坛》做两期节目――回顾2010年的中国影视市场。头天晚上很晚了编导来电话,要求对创出票房新高的《让子弹飞》悠着点儿。个中原因不再细说,其后的《金陵十三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对《非诚勿扰2》和《婚姻保卫战》多费了些口舌。2011年播出了《男人帮》,有评论说该剧有“四装”:装嫩、装萌、装酷、装潮。话说得有点狠。不过如今的影视还有一“装”:装二。
2.农历2010年的腊月二十九,空荡荡的飞机上,我从南京赶回家,前一天我在扬州电视台做了两期节目:一个是十六岁少女生下孩子是否值得同情?另一个是嫁给被判刑入狱的毒犯值得吗?扬州电视台无论在中国、在江苏都算不上特富的台,但这个台在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色方面则可圈可点。在第二届电视文化节目评选中,扬州台的《市民论坛》和《绿杨茶馆》榜上有名。和扬州台的总编辑陈韵强等聊起来,他们都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民生新闻也应当是安静和干净的,是充溢着真善美的。因此,他们对于打架了、撞车了、着火了、神经病要跳楼了、第三者插足了等是时刻警觉和拒绝的。实际上,扬州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日生活》就是遵循“注重审美、寻找感动”的定位一路走来的。这让我来了精神。除了俗,我们还能干什么?这是我对中国电视的基本追问。我真希望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电视,能够给人满意的答案。
3.2011年的春季,新闻界开展了杜绝虚假新闻的活动,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研讨会和安徽电视台的报告会。这是两个规格比较高的会,央视请来了和中国记协的领导,安徽台则由台长张苏洲加我和北大的陆地教授发言。我在发言中集中讲了这样一个观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闻真实性问题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在收视率的压迫下,新闻虚假升级为新闻造假;在相关部门和民间利益的共谋下的造假,媒体推波助澜;网络推手、水军的干扰和影响。
4.西湖龙井明前茶上市的时候,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召开研讨会。年底,在北大“2011中国电视掌声・嘘声”活动上,这个栏目“掌”上有名。致掌词是我说的:“《新闻深一度》深在公共评论员这一度。充分发挥网络视频等新媒体的优势,让观众领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评论广度与深度,《新闻深一度》为传统电视评论开启崭新一页。”浙江卫视的这个栏目动手比较早,它不是被“限娱令”逼出来的,仅就这一点来说,就很值得赞赏。说实话,最近出现的一些被逼无奈的节目,到底能走多远,真的挺悬。
5.广电总局的《电视艺术蓝皮书》会在三亚召开,地方电视台的一些巨头汇聚陵水海边一个全部由独栋别墅组成的度假村,仪式由央视的周涛主持,论坛的主持是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研讨的主题是电视节目的科学评价问题。此次会议的协办方是搜狐。“两限令”后有人忽悠说网络的好日子来了,实际上网络特想把自己由原来的传播平台变成制作平台,谁都知道中国最大的资源是政策资源。
6.地球日这天,北大电视研究中心举办论坛。有日本3・11大地震的背景,自然集中在突发事件上。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的是“抢盐风波”中信息公开的缺失和政府反应的迟钝。尽管某些数据可能还不够充分,某些结论也还需要进一步周延,但一线专家在舆论热点中做出的迅速反应,强烈地表现出与现实对话的责任和能力。我和喻教授是老朋友,有的场合讲课的就我们两个人,一人半天,剩下的时间大家就心满意足地考察去了。我们没什么诀窍,以中国传媒的实际为核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这就是我们的学术观和市场观。
7.《泊客中国》是天津电视台的一档记录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栏目,尹畅是这个栏目的美女主持人。2011年5月,中国纪录片年会前,举行了一场这个栏目的研讨会,我应邀参加。我发现了一个可以经常拿来说事的中国电视最洋气的主持人。
以中国电视现在这点儿出息,外国人在电视节目中基本都是这样的:汉语说得比较利索的,那就说相声、演小品;差一点的,那就唱歌;实在不行的,来个海豚音。他们要是在自己的国家都混不下去了,来中国还能挣大钱,比如酒井法子。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这些泊客们的影响和魅力,那就太难看到了,因为它不能娱乐,不能保证比较高的收视率,所以,一个不那么安静和干净的屏幕,想要看到安静甚至宁静的泊客,太难了。然而,这种有些奢望的安静和平静,我们在《泊客中国》里看到了。
8.5月底,主持人金话筒比赛复评由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承办,我有幸参观了云南广播博物馆。博物馆里展示着从最早收音机的诞生、世界广播发展的历史,到各个时期的各种收音机、中国广播的历史等大量的珍贵资料。据说,这是中国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正式批准的广播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广电如此热衷视听率的今天,办这样一个非营利的广播博物馆,关键在领导。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覃信刚是一位有文人情怀和学人理想的台长,评奖那几天,他曾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起当年他用一年时间走完了云南国境线。这个例子成为我在当年的央视主持人大赛上,讲给一些基础不错的主持人的保留案例:要想走得更远,就别着急出名和成熟,先去当几年记者和编导。毕竟,人人都有麦克风终究代替不了只有一个麦克风。
9.5月23日,还是在北大,为纪念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广电总局艺委会和北大电视研究中心举办了一个论坛。我发言的中心论点是:坚持真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讲话》发表的年代,中国还没有电视,但《讲话》对中国电视特别是电视文艺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在今天中国电视的环境和语境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讲话》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因为,如今中国电视的现实已经在淡化、解构、甚至颠覆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而对这种“躲避崇高,告别传统”形成巨大讽刺的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到了不知道该吃什么的地步: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苏丹红、膨化剂……甚至有的东西都没听说过。当下的影视文艺现状也如此,不知道该“吃什么”,假恶丑、脏乱差此起彼伏。直到连我们最应当尊重的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作品,竟然也出现了“曹操愤青”、“黛玉裸死”、“关云长吃”等场景,还美其名曰创新和穿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影视创作中抛弃现实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丑恶和不道德,而今天我们不知道该“吃什么”,恰恰就是对这种致命抛弃的惩罚。
10.6月底,为纪念建党9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专题研讨会,探讨党建与新闻教育问题,胡智锋教授给我出的题目是“新闻教育与传媒批评”。传媒批评是媒体守望环境、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传媒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文以载道”的优秀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前世今生和价值判断,也因此,诸如某大学设立新闻发言人专业招致的传媒批评,表明了传媒批评对传媒教育存在的问题决不护短。我认为,面对这些年来快马加鞭的传媒教育,传媒批评发展中的这样两个问题,特别值得人们深思:一,当“民以食为天”的最现实的问题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的时候,传媒批评的诚信原则最为稀缺;二,传媒批评必须具备拥抱现实的热情、直面人生的勇气、开掘生活的冷静,强调与现实进行对话的能力。
11.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我到济南做了两期直播,都是有关新版电视剧《水浒》的。山东卫视把齐鲁台的《开讲天下》移到了卫视,尽管编导做了很大的努力,包括把扮演林冲和高俅的演员都请到了现场,但收视率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电视剧不给力是关键。与老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比起来,新版不仅口碑不行,口水都不够。翻拍剧成了电视台的自娱自乐,实在可悲。
12.这一年我当评委最辛苦的当数中央电视台的第六届主持人大赛――从初赛开始我担任点评嘉宾,除了初赛“逃”了两场外,直到总决赛的15场下来真有被掏空的感觉。坚持把“走转改”的优质资源引入竞赛类节目,是我在现场的突出感受。中央电视台从2011年春节期间的“新春走基层”到与全国新闻界广泛深入开展的“走转改”,为本届主持人大赛提供了丰富、生动、鲜活的节目资源。大赛决赛阶段共有24名选手,也就有24名“走转改”报道的人物来到“特别现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本届大赛极力营造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气场,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感人氛围。本届大赛结束以后,《光明日报》以“一个电视竞赛节目的样本”为题,在《大视野》专栏中用较长的篇幅总结归纳了本届大赛的一种坚持:普通劳动者的屏幕形象永远是中国电视的优质资源;一种态度:对以牺牲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来换取收视率的倾向说不;一个理念:坚持中国电视新闻为本的立台原则。
13.秋天,《光明日报》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召开“走转改”研讨会,主办方要求我从媒介批评的角度发言。我的中心论点是:“走转改”是对近年来媒体特别是电视的低俗化、过度娱乐化、贵族化的一次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几年前,上海电视台一个研讨会的邀请函中的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大众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放眼传媒,绯闻八卦充斥版面,偷拍恶搞乌烟瘴气,恶意炒作屡见不鲜,虚假新闻时有所闻。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应该坚守怎样的道义立场?大众传媒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大众传媒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这里的“绯闻八卦”、“偷拍恶搞”、“恶意炒作”等有一个非常时髦且动人的招牌――新闻娱乐化。我们想再一次以正视听:新闻娱乐化害了中国新闻,新闻娱乐化是中国新闻的三聚氰胺。
14.记者节那天,我们又一次聚会北大,算起来已经连续七年了。2011年的议题是新媒体。早些年我就在第一视频做过节目,挺像模像样的。而搜狐做节目的地方比电视台的一点不差,甚至比一些小气的栏目强多了。选题也很“潮”,比如我就说过“姜昆和郭德纲掐架”。说来也巧,就在我在电脑上敲这篇稿子的时候,单位科研处来电话,说某刊物约我的稿子啥时候交?我说我啥时候答应过他们?对方说我在微博上答应的。我说我没有微博,但知道有假冒我的名字开的。白岩松连电脑都不用,也已经有好几个微博了,我才一个,看来我还要继续努力。
15.头一回参加电视文艺“星光奖”的终评,我被分在纪录片组,在半封闭的状态中,一干就是一礼拜。中国纪录片没有让我失望,我看到了一大批可以代表中国电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作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历史仍然是纪录片最丰富的优质资源之一,我们古老而优秀的文化精神传统能够可持续地续写珍贵的影像篇章,不仅实力雄厚的央视和一些省级电视台对历史人文纪录片进行了大投入,而且一些我们很少关注的地市级电视台也表现出了大手笔,比如广东河源电视台的《天下客家》,山东临沂电视台的《沂河》等。这两部纪录片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态度决定一切”,中国电视的干净和安静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做不做。在进入终评的63部作品中,有7部是动物题材的,其中大连电视台的《黑尾鸥之生死》榜上有名。这部记录大连附近渤海海域一个荒无人烟小岛上各类候鸟的作品,全长只有52分钟,前后拍摄却历时数年,镜头中各种鸟们的爱恨情仇和生死歌哭令人荡气回肠。看完这部作品后我的突出感受就是,不再对国外的“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感到高深莫测,中国的电视人一点也不差,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敬畏和对审美的追求,我们的纪录片能行,中国电视能行。
16.央视七套每年都搞一次“三农”人物评选,我参加了在河北大厂的一期录制,我点评的是大厂评剧团团长。“我的团长我的团”,不再赘述。这期节目中的人物有大寨的郭凤莲,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郭凤莲如今已经是老奶奶级的人物,当年是铁姑娘队队长,她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超女”,我们作为当年的知青,这一代人都是她的“粉丝”。“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穿过历史烟云的郭凤莲一路走来,这个女人不寻常。中国电视的对农节目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这些年,他们每年的年会我都参加了,我和他们很熟悉,甚至很哥儿们。走基层不是他们的“响应”,而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不走基层他们去哪儿呀?想起了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并获得了银奖的顾国宁,他说他到过中国一半以上的县。我挺羡慕他。
17.最后的瞬间留给2011我出的一本书吧,书名叫《冷眼向洋看传媒》。尽管本书的作者不开博客,不玩微博,但本书是学术研究的博客。书中一百篇小文章用时六年,是已发表的专栏文章的集纳。作者不愿把它归为时评、酷评类的时髦文章,更愿是一本与学术挂钩的随笔。书中的内容来自中国传媒正在做的事情,俗称传媒热点。传媒守望社会,作者守望传媒,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大,但作为当下非常活跃的学者之一,此言不虚。冷眼所及,从超女、收视率、手机短信、谍战剧……到庄重罗京、善意张越、行者尹畅……均有“小切口,大背景”的特点。见微知著,微言大义,润物细无声,在完成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学术研究的宏大叙事的同时,点滴记录游走传媒间的批判性思考,这就是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