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篆刻培训

篆刻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篆刻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篆刻培训

篆刻培训范文第1篇

1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政策对专科护理发展的影响

香港的医疗采取双轨制度,既有公营也有私营,其中90%住院患者接受公营(即医管局)服务,医管局也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香港医疗服务呈三层架构:包括基层医疗、中层及第三层医疗(住院服务)和廷续医疗服务。而香港的医疗政策不会使市民因经济原因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由于香港公营医疗服务占住院人数的90%,同时并兼顾了延续医疗,也代表了香港的专科护理不只扎根于医院,必须走出社区,跟进出院患者的持续照顾和提供基层护理照顾,落实“治未病”的理念。

2香港骨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

面对医疗科学的急速发展,香港骨科医疗服务也紧随其后,乃至于服务文化也面对着不少的挑战。

2.1应付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随着社会趋向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医疗从医院走到社区,翻开了骨科医疗和护理的新篇章。

2.2确保医护服务素质及安全医疗科技日益发展,治疗趋多元化,迈向高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有更高要求和期望,为骨科护理迎来新的挑战,骨科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时配合新科技医疗的临床护理需要,更须深入了解骨科相关专科的治疗和预防,为患者作出适当的护理和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需要。而这也推动了骨科护理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2.3欠缺具骨科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随着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不单选择的学科增多,在医疗护理行业内,各专科医护人员需求日渐加大,护士在专科的选择多了,造成了行业内外的竞争。要留住有足够骨科专科知识的护士,骨科专科培训与专科护士的职能发展是挽留人才的两个重要措施。

3骨科专科护理需要发展的因素

3.1患者服务方面骨科患者服务是需要由多个医护专业及专职人员(如理疗师、职业治疗师、社工人员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分工合作,每日在临床照顾患者的骨科护士具有骨科专科知识和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为患者的和团队工作的统筹者。骨科专科护士必须具有分析力、决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与管理能力,以平衡医疗团队的工作,为患者实施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加入骨科专科护理元素,加强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流程的信心,和谐护患关系,强化治疗效益,减少纠纷。

3.2护理发展方面专科护理发展为骨科护士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更有目标地追求自我发展,提升护士在骨科护理专业上的素养,与骨科医疗能同步发展,以保障患者由治疗至康复的过程。

3.3骨科专业护理发展的目标发展骨科护理很重要,确立发展目标更是首要:①完善患者骨科专科护理服务;②促进骨科护理专业培训,作为专科护理成长发展的基石;③激励护士增长自我价值;④为护士职业发展做好长远的计划配合临床需要;⑤以有意义的专科发展挽留人才;⑥利用专科与管理知识,加强临床护理领导能力,充分发挥专科护理绩效。

4帮助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现代学术和管理支持发展

4.1信息科技发展平台利用临床服务的信息科技的设置,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数据平台以更有效支持诊断、处方药物、影像、病案和护理文件处理等,与私营医疗机构设置共享信息平台,更有利于患者的医事服务和治疗。

4.2推动循证医疗以科学数据及临床科研成果为基础,从而确定治疗护理成效和患者安全为目标,制定指引规范护理行为,让专科护理能清淅、有效地按临床需要提供服务,保障患者护理效果。引入临床审计更确保执行效果,并可藉结果寻求改善。

4.3设立临床素质保证建立患者安全的护理文化,使护士都清楚以循证医学和护理、实证为本作为患者的治理方案,统一临床常规指引,依据医疗机构订立服务评审标准,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使骨科护理服务向与国际接轨方向迈进,确立处理医疗投诉及医患关系机制,减少护患矛盾,增加患者对专科护理的信心。

5以骨科护理专科培训加强人力资源发展

人才是医院的重要资产,通过高阶和各副专科的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巩固专业服务意识,以多渠道与员工沟通,使员工紧跟医院的专科发展方向,确立医院文化,可促使人才留任。由一个权威和具声誉的机构如专科学院、医管局等承办专科护理培训和考核,令社会和专业人士接受这统一和具水平的培训课程。

6香港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现状

6.1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目标与专业发展是相互配合的:①提供更深更广的骨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以配合日新月异的临床医疗和患者治理的需求。②除科技外,培训更需加入人文、管理、社会等知识辅助临床需要。③培养具内涵的骨科护士:有成熟心智、阳光心灵、视病犹亲的关爱、积极求知、以良好沟通维持医护团队精神,从宏观多角度分析并接纳不同的治理方案。④让学员明白自己的定位、价值,令他们接受培训后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增长,在临床工作更自信、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6.2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内容我们以分阶课程提供不同程度的护士培训。见图2。

6.2.1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初进入骨科专业的护士,无论注册或登记护士都可学习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内容为骨科的骨干知识和技术,让学员有基本学术知识支持临床工作。课程授课20小时,内容包括了基础的骨科护理知识和技巧。

6.2.2高级骨科护理课程这是让有志于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护士参加,要求学员在骨科部门最少有三年工作经验,完成初级骨科护理课程、评核范围要求,学习前需已接受核心专科培训,且经部门经理推荐。理论课程课时超过88小时,课程结束后便进入6个星期临床培训,在认可的培训中心导师指导下完成。最后经考试,个案研究报告评核等合格才可以获得证书。课程包括较深入的一般骨科护理和手、足外科,脊椎、关节置换、创伤科,运动创伤和复健科等专科护理。让护士能吸纳多元性的骨科专科和安全的护理。

6.2.3其他深入及辅助的课程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管理等都是重要的辅助学科。而骨科亚专科护理课程会是伴随骨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培训方向。

7推动骨科专科护理发展新阶段——香港骨科护理学院

为持续倡导骨科护理专科进阶发展,香港骨科护理学院于2012年成立,目的是倡导骨科专科护理和临床实践进阶,制定专科标准、道德伦理,加强骨科护理专业诚信,为民众提供优质骨科护理照顾。与港内外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合作,专业交流,搭建信息平台,促进骨科护理科研和现代化发展。致力于骨科护士的持续专业培训,提高骨科专科护理的社会认可度。

8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的发展

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是相辅相成的。骨科专科培训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专业到位的护理知识。同样的,骨科专科护士的职称,使同事与患者可清晰地辩别护士所持的专业知识,患者更乐意接受骨科专科护士为他们服务。香港医管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骨科专科护士、资深护师职位和2011年开始推行的顾问护师职位。更确立并完善了专科护理团队的架构,让护士在自选的专科内可选择在管理或临床学术护理方面的发展,也深化和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8.1骨科专科护士香港普通注册护士完成高级骨科护理培训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有基础管理培训,年终工作考核良好,经部门运作经理推荐便可在医管局中央护理部登记成为骨科专科护士。临床上他会为患者提供骨科专业护理,以临床路径模式执行个案护理,参与科研和实证为本的护理。

8.2骨科资深护师(护士长)属晋升职位,有5年或以上临床护理经验且最少具3年骨科临床护理经验,持护理或有关学科本科文凭,具骨科专科护士资历及管理学文凭,若有相关硕士文凭尤佳。骨科资深护师是骨科病房内护理小组的管理者和督导者,除了负责复杂的临床护理,同时也负责向下属护士提供专业护理意见和监督执行。资深的骨科护师也是骨科病房的主管,协助病房经理计划、执行并监察病房管理的工作战略,参与骨科护理标准、规章和临床路径的建立。在学术上其是临床护理科研的领导和施行者,是骨科专科培训课程的骨干导师。职能是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70%,管理元素占30%。

8.3骨科病房经理骨科资深护师若有二年或以上的管理经验,即有资格申请晋升骨科病房经理空缺,这属于护理管理发展职位。主要职务是带领病房内各级人员结合骨科和其他协助的医疗团队合作,为所属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护理。负责为下属护士及员工进行骨科专科和各项在职培训、相关的考核和督导,制定病房年度工作目标,倡导并支持临床科研。负责病房内外的沟通事务,协助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计划和执行部门发展事务,也须协助骨科顾问护师做好有关骨科临床护理的执行与发展。在职能方面,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30%,管理元素占70%。

8.4骨科部门运作经理骨科资深护师持护理或有关学科硕士文凭,有管理学文凭,具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护理经验并有最少5年临床管理经验,可申请医管局内各医院的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职位。这也是护理管理发展职位,统管骨科部门内各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与院方中央护理部一起负责骨科部门护理和相关人手的招聘、专科培训、考核等人事事务。协助骨科主管部门的发展策略与战略,联系部门内外支持专科及部门,落实及督导监察效果,目标是为骨科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与骨科顾问护师沟通合作以增进骨科专科教育和发展。

9骨科专科护理职能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患者服务的拓展,骨科护理专业除了在管理上发展外,骨科护理的专科发展更是急切。

9.1骨科顾问护师骨科顾问护师一职也于2011年开始推行。这是骨科资深护师晋升职位,骨科资深护师具护理硕士文凭及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经验,并有管理文凭者可申请。业界期望骨科顾问护师可以为复杂的骨科患者提供跨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意见,令患者无论身处任何专科都可得到系统性、整体性的护理(由入院至康复,含出院后的家居护理)。从而缩短住院周期。骨科患者护理从住院延伸至门诊,甚至社区的照顾。延伸护理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于学术方面,骨科顾问护师负责领导骨科护理科研和临床应用发展,为骨科专业内各专科护理的培训划出框架。骨科顾问护师职位的确立使骨科临床护理架构更完整,护理团队内除了部门运作经理管理一部分外,骨科顾问护师分担了专科护理学术顾问、培训和发展。两者合作,各司其职,强化骨科护理和患者服务,令患者和医护团队更有信心。

9.2骨科护士门诊患者从住院至出院回家,不同的康复阶段按患者需要而有不同的护理。过去专科护理只限于住院,骨科护士门诊补充了患者出院后专科家居护理的空白,从身、心、社、灵多角度得到适时及适当的专科护理照顾。由骨科顾问护师带领骨科资深护师负责骨科护士门诊,除使患者得到整体护理外,适当的患者服务分工可降低医护团队的工作压力,更提升了护士的士气,加强他们对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信心,直接留住人才。

10小结

篆刻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层级培训;护理;建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护理人员27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4岁,平均(35.7±5.32)岁;学历:本科9名,大专15名,中专3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13名,护士10名。纳入标准:身心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护士,合并脑器质性疾病,参加调查的依从性不高,以及进修和实习护士。

1.2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实施层级专科培训模式,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2.1组建层级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

由科室的护士长、主管护师及骨干护士成立层级培训小组,负责消化内科层级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效果考核等工作。小组成员根据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以及以往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护理人员的岗位安排、学历层次以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制定详细的层级专科培训计划,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标准与要求等,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开展定向培训[1]。

1.2.2层级专科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士层级岗位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每个层级护士的专科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病房管理、沟通技巧、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每个层级的护士除了核心能力培训外,接受各自级别相应的岗位培训,只有在切实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后,才能进入下一级培训。

1.2.3层级专科培训的方式

护理理论知识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由科室评选出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师及以上级别的护士,对下级护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其中每周授课1~2次,并安排各层级护士相应的自学内容。注重培训方式的灵活多变的,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利于护士理解和接受。分别由培训护士对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护理操作技能先由培训护士进行临床示教,下级护士不断练习揣摩,通过培训老师点评和护士之间互评的方式,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切实提高专科操作技能。急救能力的培训则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急救情形进行模拟演练,锻炼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则通过专题讲座和小讲课等方式,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点环节,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晨间提问、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2.4考核

考核方式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分为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考核的形势包括晨间提问、闭卷考试、情景演练等[2]。理论考核的成绩≥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的考核≥85分为合格。同时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将护理质量的考核与护士的个人考核进行有机的结合。每次考核的成绩计入个人的分层培训档案,与护士每月的绩效工资、年底奖金以及个人晋升相挂钩。考核不合格者安排补考并予以一定的处罚措施。

1.2.5定期评估和总结

护士长每月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修正培训计划和内容。对培训考核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护士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将发现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个月的重点内容进行培训[3]。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统计培训前(2016年6月~2017年6月)和培训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消化内科护士的综合考评结果,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分值越高表明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越强[4]。②护理人员满意度:采用消化内科护士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分层专科培训前后护士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层级专科培训前后消化内科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情况经层级专科培训后,护士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

篆刻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25-02

大学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输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尤其是与社会生产、建设联系较为紧密的工科类专业,更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我国大学专业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研究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课师资队伍的建设、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科院校师资建设中引进高学历人才存在的困惑

目前,我国许多工科院校在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中引进高学历人才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具体表现为:(1)专业课师资聘任过于强调高学历及海外留学经历,基本不考虑专业课的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动手操作技术、实验过程指导等。不管能力大小、符不符合专业特色,只要有高学历头衔,就能顺利进入大学教师队伍。对于无任何职前经验的新教师而言,其基础知识一般都能达到大学的教学水平,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知识以及实践教学能力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适应现代企业一线的生产活动。究其原因,就是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所致,也就是没能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2)工科院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新引进的教师不及时进行职前的专业课实践培训,直接进入教学授课。要知道这种职前教育是必要的,职前教育能够培养教师的基本素养,获得教师资格和初步的教学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3)专业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过于形式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和装备不断更新,创新创造不断涌现,专业课教师的水平也要随之而变,不能总是一本书、一叠讲义、一成不变的PPT。目前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针对新入职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局限于行政安排,无特色、无专长、无社会企业实训锻炼等,培训基本流于形式,对于高学历人才资源是无形的消耗。(4)新入职专业课师资队伍建档管理松懈。目前,许多工科院校把引进高学历硕、博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硕、博士招聘作为行政人员的考核指标来衡量。不管用处大小、水平高低、专业是否对口,只要学历高就优先招聘进校,然后放到相应的专业基层,只顾引进,疏于管理。有一些引进的名校高学历人才由于管理不当,专业不能很好地对接,工作时间不长就失去教育教学的信心。(5)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工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特色,应注重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践素质教育。当前,部分工科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要是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是缺乏一支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课师资队伍。专业课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工科院校的长期发展。

二、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实践是根本,还因为能力离不开实践。所谓‘离不开’,一是能力一定要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二是能力必定是在实践中表现与衡量”。我国各级教育受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历来重理论、轻实践。但是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忽视实践教学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工科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大的师资队伍,否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都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提高专业课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能力,实现工科专业课持续、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工科院校专业课的教师招聘,首要条件是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其次应该考虑长期在企业或者研究院所工作的既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具备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业课教学师资队伍中,尽量避免直接从家门到学校,学校再到学校的高学历硕士博士聘任。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所制定的方法,这些国家要求大学在专业课教师聘任中,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五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并且定期(五年)去企业实地学习、座谈等继续教育实践培训,认知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科大学不会把刚毕业的硕、博士直接补充到专业课师资队伍中,除非硕、博士先前已经有了工矿企业工作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否则原则上不予考虑。工科院校必须建设实践教学能力强大的专业课师资队伍,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很强的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让毕业生在就业单位快速上手,发挥专业知识能量。(2)完善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将新入职的教师选派到工矿企业里去实践研修、访问交流,为专业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实践操作基础。二是对所有专业课教师进行定期的实践培训,到从事生产的企业里进行磨炼,要本着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目的,踏踏实实地在生产一线学习。三是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实践培训统一化,形成专业课教师培训体系,认真细致地把教育实践培训做到实处。要把专业课教师的教育培训从“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要做到完整化、系统化、标准化。(3)建立专业课兼职教师引进机制。由于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多,但教师数量增加速度比不上学生扩招的数量,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尤为紧缺。对于专业课师资力量不完备的院校来说,应采用兼职专业课教师授课机制,聘任具有很强专业课教育的专家教授、高学历人才,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壮大专业课的师资队伍,非常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建立健全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管理制度。对新入职的教师特别是刚刚步入大学教学岗位的优秀人才,要做好教育教学和师德师风培训,建立新入职教师的档案追踪管理制度,还要做好硕、博士到生产一线实践培训计划,也要对老教师和新入职教师进行针对性和多元化的实践培训,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长期化的管理模式。总之,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该常抓不懈。硕、博士是工科院校不可缺少的有生教学力量,要引导新入职的教师自觉到企业和科研院所磨砺自我,更新提升专业知识,了解科技动向,让学生接受最新、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否则,工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培养将无从谈起。因此,加大教师实践培训与继续教育力度,使工科院校真正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服务于社会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庆丰.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4,(03).

[2]陈时见,王雪.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与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15,(8):109-112.

[3]杨叔子.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9-11.

[4]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06).

[5]余承海,干洪.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误区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4-6.

篆刻培训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市辖区内参加中国医科大学CMB#08-893[1]项目专科学历教育的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简称乡医)在岗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乡医在岗培训的现状,针对乡医的不同培训需求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学历教育水平,为全市培养具有综合服务能力,适应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需要,从事农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结合全面发展的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2]

【关键词】基层卫生;乡医;学历教育;现状调查

朝阳市中心医院是辽宁省朝阳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作为中国医科大学朝阳市唯一的区域校园,从2008年开始负责为全市范围内参加中国医科大学CMB#08-893项目学历教育的乡医进行学历教育,提供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并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3]通过区域校园,乡医不受与学校总校区距离的制约,能够在周末参加正规的成人学历教育。为深入了解近年来乡医在岗培训现状,有必要对所有参加专科学历教育的乡医进行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内容

1.1.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乡村医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文化教育程度、工作单位级别等。

1.1.2在岗培训情况:主要包括上课方式、网络化课程的需求情况、接受网络化课程的原因等。

1.1.3满意度调查:包括现有教育方式、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及改进措施等。

1.2调查方法:通过对三个期别所有参加中国医科大学CMB#08-893项目专科学历教育的乡医发放调查表进行普查。调查时间为2011年7月各期别期末考试发卷前。

1.3调查问卷收回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5份,收回253份,有效问卷253份,占发放问卷的99.22%。

2调查结果

利用Office软件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情况如下。

2.1基本情况

2.1.1地区分布情况: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参加培训的乡来自全市5县(市)2区,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2.1.2年龄情况:在参加调查的253名乡医中,平均年龄38.38岁,具体情况详见表1。

2.1.3性别情况:在参加调查的253名乡村医生中,男性114人,女性139人,男女比例为1∶1.22。

2.2.1上课方式:本次调查的253份有效问卷中,245人以面授的形式上课,1人以网络教学的形式上课,5人以其他形式上课,2人未作回答。

2.2.2网络化教学的接受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253份有效问卷中,226人希望教学中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17人不希望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9人回答无所谓,1人未作回答。

2.2.3接受网络化教学的原因:在希望教学中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的226人中,56人将学习方式自由作为选择原因,94人选择便于不断复习,56人选择便于解决工学矛盾,5人同时选择学习方式自由、便于不断复习和便于解决工学矛盾,3人同时选择学习方式自由和便于不断复习,2人同时选择便于不断复习和便于解决工学矛盾。

2.2.4不接受网络化教学的原因:在不接受教学中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的17人中,8人选择不利于和教师的沟通,6人选择不利于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同时选择不利于和教师的沟通和不利于对重点内容的把握2人,1人选择其他原因。

2.3满意度调查

2.3.1教育方式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的253份有效问卷中,满意人数253人,满意度100%。

2.3.2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的253份有效问卷中,满意人数253人,满意度100%。

3讨论与建议

3.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时间选择在期末考试发卷前,使得参与调查的人数能够得到保证,便于调查的集中进行,调查应答率高。所调查人员基本覆盖全市5县(市)2区所有乡镇(街道)基层卫生机构,所调查人员均具备中专或同等学力、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目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调查中未发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人员参与,说明入学时资格审查准确,符合招生条件。择优录取的部分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免费进入成人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专科学历教育,杜绝其他层次卫生人员乱占免费学历教育的名额,确保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在岗培训:本次调查可知目前乡医在职培训基本采取周末面授与其它时间应用教学光盘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本次调查乡医平均年龄38岁,该年龄层次人员在单位基本上是业务骨干,在家庭中承上启下,上有老、下有小,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此年龄阶段接受学历教育,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加上家庭因素(疾病、婚嫁等)、单位因素(疑难重症抢救、手术、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部分乡医面授课时得不到保证。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步走入课堂。本次调查中,89.33%的人希望提供部分网络化课程。建议今后逐渐加大网络化教学比重,使乡医学习方式更加自由,便于日常复习和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于家庭困难的乡医,可以节省差旅费,降低学习成本。对于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需与教师沟通的问题,通过师生帮扶“结对子”等其它形式解决。

3.3满意度调查:由于本次调查采取实名普查的方法,且被调查人员的学历教育免学费及教材费,个别学员存在思想顾虑,对于敏感性问题不愿做正确答复,使教育方式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值的偏高,存在报告偏倚。建议今后调查将敏感性与非敏感性问题区分开来,对涉及敏感性问题的调查采取匿名调查的方法,利于控制偏倚。参考文献

[1]CMB#08-893:中国医科大学“乡村医生及社区医生培训”项目,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批准立项.目标是利用设立区域校园,开展乡村医生及社区医生学历教育与培训.

[2]辽宁省卫生厅、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辽卫字[2007]1号)

篆刻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66-03

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是许多国家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1]。云南省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两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学员满意度是衡量培训实施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为了评价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工作效果,为今后完善转岗培训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对云南省第二批参加转岗培训的173学员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立意抽样全省6个州市(昆明、大理、普洱、楚雄、红河、曲靖)的基地,对参加2012年云南省第二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73名学员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制定《2012年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评价调查表》。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匿名填写,由严格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调查并统一收回,并有专人对问卷进行质量核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73份,收回17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98.8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处理。统计学方法包括一般性统计描述、秩和检验等,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

2 调查结果

2.1 学员基本情况 在171名学员中,男87人(50.88%),女84人(49.12%);年龄在20~63岁之间,平均(33.13 ± 7.53)岁;平均工作年限(9.37±7.97)年;工作单位来自村卫生室2人(1.17%),乡镇卫生院119人(69.5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人(26.90),其他4人(2.34%);高中及以下学历1人(0.58%),中专20人(11.70%),大专103人(60.23%),本科及以上47人(27.49%);职称中无职称43人(25.75%),初级92人(55.09%),中级25人(14.97%),副高6人(3.59%),正高1人(0.60%);从事专业内科91人(53.22%),外科18人(10.53%),妇产科17人(9.94%),儿科3人(1.75%),公共卫生18人(10.53%),其他24人(14.03%)。

2.2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评价 从表1看出,比较满意及非常满意的学员最多113人,占66.08%,无特别不满意学员。经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不同学历间有统计学意义(H=15.340,P0.05)。经两两比较,按照调整检验水准′=0.008,中专组与大专组有统计学意义(=-3.254,P=0.001)。中专学历学员满意度最高,大专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满意度也在55%以上,总体来看,转岗培训的内容基本上能满足受训学员的需求。

2.5 学员认为培训的收益 经过整个转岗培训过程,收益排在前三位的是疾病的诊治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分别占90.6%、90.1%和80.7%。而临床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收益较小,各占12.3%、29.2%。

2.6 经过培训,是否能够按照“六位一体”的观念诊治病人 参加培训后,60%的学员基本能够按照全科医学“六位一体”的观念来诊治病人,“完全能”占10.6%,仅有约7%的学员基本不能或完全不能按照此要求处理病人。经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从事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根据学员具体情况,分类分层次办班

此次调查学员性别结构男女较为均衡;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55岁以上有4人,甚至有学员已经63岁;受训学员主要来源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地区全科医生严重匮乏的医疗单位;学历程度以大专为主,令人欣喜的是有27.49%的学员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与有关省份报道相一致[3],说明此次参训学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职称以初级为主,高级职称以上的学员仅有7人,无职称的学员竟占到近四分之一;在所从事的专业中主要以内科为主。在今后转岗培训应本着“怎么有效、怎么培训,适宜实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办班[4],如根据学员的职称条件,设置高级、中级、初级培训班;根据学员知识结构,设置理论、临床操作技能、社区技能培训班;根据学习时间,设置长期、中期、短期培训班等,切实发挥因人而异,需求第一[5]的原则,这样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班。

3.2 加强师资培训,重点讲授全科医学理论

转岗培训的重中之重就是包含理论培训、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 “三部曲”。调查学员对培训的内容较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以上的比例高达97.66%,说明此次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内容设置较为合理,基本能够契合基层卫生人员的需求。由于参训的学员多是在基层有多年医疗工作经历的专科医师,几乎没有接受系统的规范化的全科医学相关培训,全科知识较为匮乏,对于全科医生的理解比较肤浅,认为是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的“万金油”医生,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对其抱有无所谓的态度。鉴于此,下一阶段培训的内容应重点突出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加强带教师资的全科理念,领悟全科医学内涵[6],使其首先具备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全科理念贯穿培训始终,明确全科医生未来光明的职业前景,使学员认识到全科医生是与专科医生拥有同样地位的执业医师,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3.3 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保证培训效果和效益

61.18%的学员认为培训时间1年合适,但有33.53%的人员认为时间较短及太短。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全部培训在1~2年内完成,我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时间基本符合上述要求,但可能由于培训内容太多,工学矛盾及培训机制不顺畅等原因,部分学员感觉时间不够用,希望延长学习时间。全科医生承担的基层重任既要求其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症状的转诊指标和诊疗原则,还要掌握全科医疗技能、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社区信息收集与利用能力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等。充分利用培训时间,根据学员学习效果和薄弱环节重点加强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必要时延长学习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试考核,使其知识结构系统化、操作技能规范化、全科服务一体化。培训机构要根据成人培训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参训的积极性,采取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面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员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4 教学方式多样化,重点是临床实践

带教师资在教学中应摈弃以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的 “满堂灌”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讨论、录像、角色扮演、使用标准化病人[7]、PBL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培训对象的实践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其中以圆桌形式小组讨论为主的PBL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PBL教学是符合人性化的教育,师生双方均受益,特别适合目前的全科医生培训[8]。

3.5 适当增加临床科研设计、计算机应用培训

经过一年的转岗培训,参训学员收获较大,但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收获不大。由于参训学员大多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再加上基层地区多以开展临床医疗为主,使得其较重视疾病诊治知识和常用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贯穿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和全科医疗的工作模式,使得学员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及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基层应用不多,与基层医生的关系不大,而且培训过程中这方面内容涉及较少,因此学员对这些内容不太熟悉,收益较小。下阶段应增加临床科研设计的培训,鼓励有兴趣的人员积极搞全科医学研究;还需增加计算机基础操作、文献检索、医学统计等应用知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杨辉, 张拓红. 从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引发的思考.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10(11):863-867.

[2] 孙建中, 胡浙芳, 顾华,等. 学员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的满意度评价. [J] 浙江预防医学. 2012;23(12):88-89.

[3] 李君, 晏强, 谭晓东,等. 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价.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22).

[4] 郭华. 江西省2007-2011年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回顾与今后转岗培训工作启示.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16).

[5] 张学思, 刘其礼, 张少华,等. 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31):3599-3601.

[6] 罗晓红, 郑燕. 结合 “妇产科与妇女保健” 教学谈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教学体会.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23(8):522-523.

[7] 姜润生, 杨玉萍, 陈有华. 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30(008):5-8.

[8] 王改兰. 全科医学及 PBL 教学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3(4):193-195.

作者简介:

刘延峥,李伟明,黄巧云,周梅,孙惠颖,马双,姜润生,650500,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通讯作者:

姜润生,650500,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E-mail: 。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篆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浙江省委

中国书法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