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贸易顺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助器”据海关统计自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翻,特别是近四年贸易顺差急剧增长2004年贸易顺差321亿美儿,2005年贸易顺差达到1020亿美元。出口额76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进出口额6601.2亿美儿,比上年增长17.6%。2006年贸易顺差进一步增加到l775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增长27.2%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19.9%,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47.7%,后8个月单月顺差规模均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同时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净增加4134亿美元。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2008年1至8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1519.9亿美元,同比下降6.2%,净减少100.8亿美元;出口额9376.9亿美元,增长22.4%,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进口7856.9亿美元,增长30%,比上年上升9.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723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7%。从绕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有以下特点:增长速度连续保持20%以上,2005年至2007年增长迅猛,2008年上升势头回落。
2 我国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2.1 国际间产业转移是我国高额贸顺差产生根本原因。
首先,在这种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外资把中国作为制造基地进行加工贸易,使加工贸易占据了我国贸易的50%以上,从而推动了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其次,这种产业转移的另个结果是,使得企业大规模进口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导致我国对周边经济体形成巨额的贸易逆差。而这些产品在大陆组装后输往这些企业原有的传统市场,主要是欧美市场,导致我国对欧美市场出现较大贸易顺差。再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国际产业,促进了我国贸加工产业的升级。相应地,出口产品仍然以加工类型产品为主,并在一定程上推动我国部分产品层次和附加值的提高。促成了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2.2 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扩入了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某些国家对华出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已是导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到12个月,而日本、德国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1个月。所以。如果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出口机会就会转向德国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续下降。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近几年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3 如何对待贸易顺差
在图1中,贸易顺差基于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数据中出口减去进口的值(如为负值则体现为逆差)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其中贸易数据使用官方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经济波动情况用GDP增速来代表。
从图1的情况看,大体上贸易顺差具有明显逆周期波动的特点。例如1984-1985年期间中国经济过热,增长速度高达13%以上,贸易顺差则急剧下降,从1983年的0.3%下降到1985年的-5%左右;1989-1990年期间中国经济过冷,增长速度只有4%,贸易顺差则大幅度增加,从1988年-1.9%上升到1990年2.2%的水平;1993年前后经济再次过热,增长速度高峰时期超过14%,贸易顺差相应从1991年的2%下降到1993年-2%的水平,其他时期的情况大体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1-1993年的13年间,贸易顺差的平均值为-0.8%,而在人民币汇率并轨后的1994-2004年的11年期间,贸易顺差的平均值则高达2.5%。后一段时期贸易顺差波动的中轴水平显著抬升,可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低估和技术快速进步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内的大多数年份经济增长率低于经济的趋势增长水平可能也影响了这一结果。
从理论上看,贸易顺差与经济波动存在逆向关系并不意外,这是因为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国内总需求旺盛,超过了总供给能力,从而带来出口的减少和进口的扩大,形成贸易顺差的下降,反之亦然。这就是说贸易顺差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产出缺口)的方向和大小。
我们知道,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与GDP增速并不完全同步。在国内经济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即使总需求突然提速,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仍然可能维持供过于求的状况。例如1991年中国经济增速9.2%,1992年进一步提高到14.2%,从增长速度看这两年的水平相当高,但由于此前大量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因此1992年经济总体上仍然偏冷。
与此相似,即使总需求增长很平稳,如果总供给增长突然加速,则经济也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例如1996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下降后仍然高达9.6%,高于长期平均水平和一般认为的中国经济趋势增长率,1997年中国经济增速仍然高达8.8%,但1997年中国经济就已经开始出现过冷的迹象,原因在于此前大量投资形成的供给能力快速释放,导致了总供给的加速增长。
从理论上看,经济总体的物价水平变化取决于通货膨胀预期和总供求平衡状况。考虑到价格调整的成本,总体价格水平变化具有较强的粘性,往往滞后于总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由于总供求平衡状况很快会影响到贸易顺差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影响到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因此从数据上看,贸易顺差应该稳定地领先于国内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即通货膨胀)。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认为在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者说贸易顺差变化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变动;相反,由于这两种变量都是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的后果,所以两者之间看起来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同时前者领先于后者。
由于贸易顺差的增长显示国内供给能力超过了需求的增长,这一变化同时会带来通货膨胀水平的下降,因此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之间应该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在对这一关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之前,我们首先简单观察一下两者之间简单相关关系的经验证据。
在图2中,纵轴是贸易顺差,横轴是滞后3个季度的GDP缩减指数。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确实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计算显示其相关系数为-0.66。这一结果与前述理论预期是基本一致的。
从更正式的分析看,国内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通货膨胀预期、有效汇率的变化以及国际经济平衡状况变化。国际经济平衡状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会影响国际范围内可贸易品价格的变化,进而通过汇率制度影响国内可贸易部门的价格水平。这方面的证据可以通过检查中国和美国生产资料价格自1996年以后的高度同步来确认(具体见我们2003年3季度的主题报告《扩张还是过热》,2003年10月)。
然而,至少对于迄今为止的历史数据来说,汇率和国际经济因素不大可能是影响国内总体价格水平的主导因素。
例如,汇率贬值会提高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它还会改善国际收支,扩大贸易顺差。如果汇率因素平均来说居于主导地位的话,则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之间应该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国际经济变化的机制也是一样的,会在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之间形成正向的相关关系,然而经验数据显示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正好相反。
二、贸易顺差与通货紧缩的计量考察
由于贸易顺差领先于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因此其变化具有重要预测意义。考虑到前面的讨论,在解释和预测国内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时,除了滞后的贸易顺差因素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和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有效汇率和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为了加强结论的可靠性,作为对比,我们还可以使用相同的框架来解释国内非贸易部门价格水平的变化。
从表1的结果看,即使控制住有效汇率、国际经济和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贸易顺差变量仍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符号始终为负,显示贸易顺差确实代表了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并对未来经济走向和通货膨胀趋势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汇率变量始终具有正确的符号,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显示对于理解和预测国内通货膨胀来说,把握汇率的变化方向和程度也十分重要。
从表2的结果看,即使把被解释变量限定为第三产业缩减指数(非贸易品部门价格指数),从而更好地隔离汇率和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贸易顺差变量仍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符号始终为负。这一结果补充和强化了表1的结果。
为了更容易从直觉上理解以上结果,我们将表1的拟合结果转换为GDP缩减指数的同比增长情况,并将其与实际结果的对比报告在图3中。
从图3的结果看,使用贸易顺差和有效汇率的滞后值来预测GDP缩减指数,在趋势和方向的把握上是大体可靠的。
有意思的是,预测结果显示在1996年4季度到1997年4季度之间GDP缩减指数应该有短期的反弹,但实际结果却非如此。从数据上看,产生如此预测结果的原因是1996年贸易顺差短期下降,而导致贸易顺差下降的原因并非是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更可能是短期政策因素的扰动,例如1996年中国完全开放了其经常帐户项下的货币兑换。
换言之,1996-1997年预测结果出现的方向性背离来自政策面的扰动,该扰动没有包含在前面的模型中。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4季度,我国的贸易顺差出现急速上升,并自那以来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例如2004年前3个季度,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为0.35%,2004年4季度开始急剧增长,2005年上半年顺差占GDP的比例为4.9%,远高于1993年以来2.5%的平均水平。
如果使用前述分析框架来看,这种变化暗示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在此前后发生了很大转折,从2004年上半年以前的供不应求局面正在转变为越来越明显的供过于求,并预示了通货膨胀水平快速下降的前景。实际上,检查包括企业利润增长、零售增长和工资变化以及许多广义价格指数变化的数据,都可以确认国内总供求平衡状况所发生的转折。迄今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2004年4季度以来贸易顺差的变化主要来自短期性的政策扰动。
使用表1的结果和最近的数据来外推,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GDP缩减指数可能在2006年下半年回落到0附近的水平,并自2007年起进入负增长的区间。
外贸顺差说白了就是咱与外国人做生意赚了钱了。赚钱当然是好事,况且又是你情我愿,童叟无欺的公平买卖。被赚了钱的,自然心有不甘,于是天天念叨着也是人之常情。但谁让咱的东西价廉物美,别人欲罢不能呢。回头来看赚了钱的我们,却好像成了千夫指,而终日惴惴不安起来。
惴惴不安没有必要。要来的总要来,挡也挡不住。因为历史证明贸易顺差快速增加是一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因为随着本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能力明显增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内生产对进口的替代效应越来越强,对外贸易一般会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并且保持较大规模。
美国的经济崛起发端于南北战争之后。在1876____1970年的近百年里,只有3年是逆差,其余年份均为顺差。其中,1915____1921年的年顺差均超过10亿美元,1942____1967年的多数年份顺差都在40亿美元以上。无独有偶,二战之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以及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都伴随着贸易顺差的直线上升。正所谓前有车后有辙,我们并不需要为自己越来越大的顺差而自责自己是怪胎,因为大家原来都一样。
有句话“存在即合理”。我们的贸易顺差是我国外贸中大块头的加工贸易带来的。由于加工贸易必然会或多或少产生增值,赚取进(来)料与成品之间的价差,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其所占的比重较高决定了我国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必然性。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831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7.2%。加工贸易项下实现贸易顺差1888.8亿美元。
贸易顺差同时也是我国接受国际产业链转移带来的。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国内原有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至我国,并将成品采购回国;同时,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商人都把原本设在他们国内的工厂搬到中国,造成其对欧美市场的顺差也转移到我国。由此造成了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而对日本、韩国等贸易伙伴则为逆差。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是带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主力军。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制造业产业升级产能快速扩张,我国产品不仅大量出口,而且逐步取代了部分进口品。同时,外商投资企业自身有巨大的出口诉求。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加上跨国公司的全球配送业务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以出口为主,并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912.2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总体贸易顺差额的51.4%。
当然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引人关注,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比如说对出口退税率调整的预期导致企业纷纷突击出口,人民币“小步快跑”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原料、人工等成本上升使提高出口价格已经成为许多出口企业的首选。
我国以吸引外资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和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决定了我国顺差现象是长期存在的。但如果说,我国的外贸顺差已经大得了不得,却不免有点危言耸听。虽然我国外贸顺差的绝对数增长迅速,但相对量却并没有那么可怕。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1774.6亿美元,占当年对外贸易总值的10.1%。而国际上通常贸易不平衡的判定标准是10%,我们只是刚刚触线。从当前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德国的情况来看,德国从1952到2005年的54年间,对外贸易均为顺差。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达12.7%。
对待外贸顺差,我们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因为它现在招来麻烦,就一棍子打死。这不仅有欠厚道,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顺差,我们说它首先是件好事,因为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企业克服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在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增加了国内的就业。从供给看,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减少了进口国的支出,提高了各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这一点恐怕连美国人民也不能否认。
关键词:俄罗斯;贸易盈余;国际油价;全球经济增长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其发展状况始终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在苏联解体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俄罗斯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倒退。之后,其国民经济经过一系列调整,终于呈现出向好的趋势。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增长屡创新高,通过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出口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并带动了整体经济的繁荣。现在的俄罗斯成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加,这离不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在此分析当前俄罗斯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一、俄罗斯贸易顺差增长的现状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国内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森林等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其国内石油的储量占据非欧佩克国家的第一位,而常规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但依然继承了苏联时期所创造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条件,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京上台以后,俄罗斯开始整治国内经济,严厉打击国内的经济寡头,这一方面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国内资源出口带来的财富收归国有,增强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
从俄罗斯的贸易状况图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的对外出口开始增加,之后经过一个平稳期便开始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其出口额几乎每年提高一个台阶。虽然2009年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贸易出口大幅下滑,但随后俄罗斯的出口再次强劲恢复,迅速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进口也呈现相似的发展路径,但明显低于出口。这使得俄罗斯获得相当可观的贸易盈余,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从1997开始,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贸易盈余,这给俄罗斯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从俄罗斯“出口产品分种类贸易盈余情况”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出口的贸易盈余主要来源于矿产品。矿产品在俄罗斯贸易出口盈余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其他产品绝大多数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这说明,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着初级产品的出口,其工业制品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虽然俄罗斯的贸易盈余逐年增加,但其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却相当单一。俄罗斯是一个依靠初级产品出口获得贸易盈余的国家。这是俄罗斯贸易的基本状况。
二、俄罗斯贸易盈余原因简析
(一)理论分析
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经济学家对于如何通过贸易增加国民财富做了很多的研究。其中,比较优势理论代表李嘉图认为,一国贸易品之所以在出口中拥有竞争力,是因为该国出口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据此,他认为,一国要想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收益,就应该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要素禀赋理论学者认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拥有相对丰富资源禀赋构成的产品,也就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为各国该如何发展国际贸易指明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充分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备的优势,资源、劳动力、资本或技术等,然后根据自身的优劣条件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盈余,依靠盈余反过来进一步增强比较优势或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此推动国内经济的继续发展。
俄罗斯的贸易盈余就是通过充分利用本国的丰富资源而获得的。俄罗斯国内资源丰富,而人口相对稀少,特别是其处于高寒的地理位置,发展工业的条件并不有利。然而,与稀少的人口相比,俄罗斯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西接欧洲发达国家,东接中国新兴经济体,东西都是巨大的能源、原材料需求市场。如此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周边旺盛的需求,俄罗斯通过出口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就可以为创造大量的财富。
(二)全球经济的繁荣
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经济始终发展良好,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国家始终处在高速增长当中,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特别是对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拉动了资源型国家的发展。
这种外部环境给俄罗斯等资源型国家带来了机遇。一方面,中国、印度等国的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给俄罗斯矿产品的出口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全球性繁荣推高了大宗产品的价格,这无疑提升了资源国出口产品的价值。出口机会的增加,贸易条件的改善,为俄罗斯通过资源出口发展经济提供了可能,并为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三)能源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国内拥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石油和天然气是当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能源。自从内燃机被发明以来,石油就成为了提高人类速度的主要原材料,无论是军舰、坦克等国防装备,还是飞机、轿车等民用设施,无不严重依赖石油资源。上世纪数次石油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危机,这一现实始终提醒人们,石油是一种关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石油资源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衡,欧佩克国家储藏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储量;在欧佩克国家之外,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就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其作为硬通货不仅在苏联时期为苏联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在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恢复也提供了财富来源。
石油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虽然新能源的发展给人类的能源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石油、天然气仍然占据了人类能源利用的主体。石油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作用,使得进口石油成为不得不继续的选择。凭借着国内丰富的石油资源,俄罗斯始终有充足的底气。
然而最近几年来,世界经济的繁荣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全球石油的储量却相对不变。对石油供应不足的担心推动了全球油价的不断高涨。此外,石油作为全球通用的大宗商品,标准化的交易使其呈现出金融品的属性―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盯住石油,有的用来规避风险,有的谋求石油差价――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资本对石油的追捧,又进一步推高了石油的价格。
此外,俄罗斯地跨欧亚,西接东欧,东临东亚,良好的地缘优势让其利用地缘竞争进一步抬高了油价。石油出口,成为了俄罗斯的财富之源。
三、计量分析
普京上台后,对国内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了很多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俄罗斯贸易的影响,正如前文的分析,全球经济的向好,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繁荣,以及世界能源价格的高涨,对俄罗斯贸易盈余的改善以及提高都是巨大的促进。在这里,本文运用计量手段进一步分析俄罗斯贸易盈余改善的原因。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油价上涨是同时影响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全球经济增长、国际油价、俄罗斯贸易盈余三个变量,分别表示为gdp、op、tb。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俄罗斯数字(Figures in Russia)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其中,进出口的数据取自俄罗斯联邦基于海关统计的数据,全球经济增长的数据和国际油价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国际数据。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了取对数处理,然后通过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使用Eviews 6.0进行数据处理。
(一)Granger因果检验
在对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后,其结果为表一:
根据X2分布表,满足自由度为2、置信度为99.5%的临界值为10.6。这一值小于上表中的任意χ2取值,从而拒绝原假设,全球经济增长(lngdp)、国际油价(lnop)两个变量能够Granger引起贸易差额(lntb)的变化,而且联合检验(ALL)也能说明四个变量能够Granger引起贸易差额的的变化。
这一结果与之前的分析一致,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变动是引起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重要原因。
(二)方差分解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了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油价变动是带来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对贸易盈余增加的贡献程度如何?这需要继续对数据进行方差分解分析,以了解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油价变动作用的大小。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解分析后,其结果图三和图四:
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当全球经济实现增长后,会迅速带动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在第二期,全球经济增长对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贡献度达到40%,之后缓慢下降并稳定在20%左右。这说明,全球经济增长会迅速带动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但其长期的贡献要小于短期贡献。
从图四可以看出,当全球油价得到上涨后,会迅速带动俄罗斯出口盈余的增加,其贡献度在短期内达到最高点后,稳定在最高贡献度上。这说明,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量深受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当国际油价升高后,其贸易盈余会迅速增加,并且对贸易盈余具有持久的影响。
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变动对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具有更大的贡献,也说明了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受益于石油等资源的出口。
俄罗斯贸易盈余的增加离不开全球经济的繁荣,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加大石油等能源的使用,因而石油等能源的出口会增加;但受环保、节能等观念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规律,因而导致俄罗斯出口的长期增加值不如短期增加值。而国际油价的上升对俄罗斯贸易盈余的拉动作用是直接的―油价越高意味着俄罗斯出口额越大。因此,油价的上升对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作用更大。
四、政策建议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但凭借着其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全球经济增长和油价高企的条件下,依然获得大量的贸易盈余。这使俄罗斯有实力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同时也为其经济的调整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物质基础。为了继续保持较大的贸易盈余,俄罗斯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首先,继续保证石油收益。石油等能源的出口是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来源,这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军事、交通等领域的地位至今无法完全替代,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被世界所追捧。而且俄罗斯接近东亚经济快速增长区,石油出口市场广大。因此,俄罗斯应该注重石油行业的发展,保证稳定的石油出口收益。可以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签订石油供给协定等,获得持续的石油出口。
其次,加快经济转型。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出口盈余主要来自于矿产资源的出口,工业制成品在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俄罗斯要想获得更大的出口收益,就应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就需要俄罗斯加快经济转型,努力向全球产业链上游发展,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加大工业技术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价值,以获得更大的出口收益。
参考文献
[1]孙一诺.“金砖四国”贸易结构比较:基于技术附加值 视角的分析[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我国外贸顺差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我国贸易顺差的状况:
看上面表一,2000年,我国贸易顺差为241.09亿美元,2008年为2954.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2倍。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960.6亿美元,比2008年略有下降。但在2010、2011年贸易顺差额再度上扬。再看表二,加工贸易占了几乎我国贸易的一半,而且加工贸易的顺差额比我国整体贸易顺差额还多(即意味着我国的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都是逆差)。我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不断增加),贸易顺差问题研究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是成为超出经济领域的政治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外贸顺差持续的原因
(1)高储蓄率与内需不足
我们在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中知道,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顺差的本质是其国内的储蓄率过高。而居民、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国民储蓄则是形成国内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一国储蓄率上升,居民的消费减少,相应就会减少进口,如果出口没有发生变化,该国的贸易余额会增加。中国储蓄率非常高,相应的消费水平很低,居民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主要依赖于出口的增加。而储蓄的增加会进一步转化为投资,扩大生产,国内需求的不足导致唯有扩大出口,贸易顺差就会逐渐扩张。中国近年来一致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企业储蓄率“三高”局面,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有关。这就意味着这部分高储蓄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过剩的生产必须大量出口到国外来消化和吸收,因此导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2)国家政策影响
出于保护本国的优质产业、提高国人就业水平、平衡国际收支、保证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等目的,我国在当前的对外贸易中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些政策中最主要有: ①鼓励出口的政策。鼓励出口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开拓和扩大国外市场的一种外贸发展策略,出口退税是其主要手段。②吸引外资的政策。吸引外资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又一重要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FDI的数量逐年上升,外资的引入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顺差转移效应、贸易顺差中的贸易替代效应、贸易互补效应等机制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③限制进口的政策。我国对进口设置了较多壁垒以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3)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
中国在大量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国际顺差转移”。中国对外资优惠的政策安排及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外商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一方面,这些外资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且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但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将以中国为加工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返销母国,导致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而实际上,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的我们所获取的利润是少之又少的。
三、改善贸易顺差的对策建议
(1)改变“世界工厂”的尴尬地位,改变市场的扭曲,沿全球价值链纵向攀升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凭借低级生产要素,深深嵌入全球价值链底部的生产、加工环节。“低附加值”是我国产品出口的基本特点,获得极其微小的效益的,只能依赖产品数量的出口,出现了畸形的出口现象。于是改变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格局,改变市场扭曲,走出内生性的困境,向全球价值链的纵向延伸是外贸出口内涵型发展的根本出路。价值链上的纵向延伸意味着从微笑曲线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逐渐向左上方的技术研发和设计及右上方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环节延伸。
(2)优化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给予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一定的出口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高科技产品的资金投入,走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引导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并减少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比重,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而对于进口,国家要制定关于进口的鼓励政策,尤其要关注国内紧缺的原材料、技术、设备和能源的进口,并不断改善进口环境。只有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都得到合理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有效改善,从而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3)积极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