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师德师风建设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校
教师掌握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力量。他们作为传道授业者,在传播现代文明和技术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使其成为符合时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示范和教育作用。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作风作为学校的灵魂所在,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的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①。在新形势下,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无论在教学或科研水平上都呈现出了整体上升的趋势。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滞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重授业轻传道
传道授业是教师的职责,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知识技术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个人道德品性的培养和塑造。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却不闻不问。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对于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批评和引导,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重科研轻教学
教师职称的高低是影响教师工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科研水平和成果成为了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切身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教师都不得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而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往往被忽视,甚至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对待教学任务。
三、重利益轻工作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逐渐渗透到了校园中。有些教师在利益的诱惑下常常忘记作为教师的职责,不安心教学工作,把校外兼职、经营投资作为了工作的重心。
四、重名利轻道德
近年来,高校频频爆出教师学术不端的行为,学术功利、科研态度不端正、缺乏严谨的学术作风等等直接损害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也违背了教育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于高校师风师德建设滞后的原因,既包括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是社会管理和体制不完善带来的结果。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带来的个人利益主义得到了膨胀,“经济人”的角色定位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教书育人”不再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目标,更多的教师则把利益获取当作了工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兼商”或者“弃教兼商”的现象在各高校中频频出现。并且,由于目前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师风师德规范,学校也无法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另外,整个社会也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教师“重功利轻教学”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鼓励了该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目前高校评聘制度的不完善也对师风师德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对于教师的聘用,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学历、科研能力等,对于道德修养、品质等往往被忽视。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学术科研成果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缺少对教师道德修养和行为作风的考察。这些都使得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向自身的科研、学术倾斜,师德师风必然出现弱化的趋势。“国以教为本,教以师为本,师以德为本”②,师风师德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国家未来接班人的质量,这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了当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首先,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无论在行为作风或言谈举止上,都要为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自觉克服和抵制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第二,加强领导,提高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高校要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忽视师德师风建设的现象,要意识到师德师风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明确职责,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从思想深入强化教师对自身职责的认同感。另外,要积极引导教师对自身的道德和作风进行改造,在实践中提高认识,逐渐使外在的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自我约束。第三,加强对青年教师师风师德的建设。随着70、80后青年教师进入校园加入教师队伍,他们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师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他们年轻有活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并且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更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青年教师由于刚刚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对自身的职责定位和认知难免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出现失衡和偏差,这些一旦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将会对学生和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总之,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的示范和教育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无论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或是整个中华民族质量的提升,师德师风的影响是深刻和长久的。
参考文献:
[1]陈国成,刘金阳,杨昕.《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第7期.
[2]林孟涛.《高校师德弱化成因分析》.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解茹玉,许玮玮《.关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价值工程,2011年11期.
注释:
①秦小红.“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绉仪”.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年第3期,第202-204页.
师德乃立教之魂。师德立,则教育兴;师德兴,则教育强。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教学、悉心育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涌现出盘振玉、金展鹏、杨建一等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师德典型人物。总体上说,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是好的。但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金钱利益的诱惑,在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部分教师为师不尊、律己不严、品行不端的现象,甚至有少数教师借给学生补课、评选班干部、评优评先、安排好座位等名义向学生及家长索要礼品礼金,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资料、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并从中获取回扣,严重败坏了教育风气、损害了教师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针对这些不正之风,教育部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明了教师从教的六条禁令,强化了问责与惩处,这既是教育系统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整肃不正之风的切实行动,也是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以贯彻落实《规定》要求为契机,坚决整治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着力建设优良的师德师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教氛围。
广大教师要修身立德。教师只有在品德、修养和人格方面堪当表率,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召学生、熏陶学生,美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对于教师来讲,修身立德既是崇高的精神追求,也是基本的职责要求。广大教师要注重修身立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坚守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自觉规范自身的从教行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特别是要把教育部规定的六条禁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逾规矩、不踏红线,不做有违师道尊严的事情。
教育部门要加强师德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培养培训、资格准入、职务聘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坚决整治教师从教当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坚决惩处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在七年级刚接手班级的时候,班级有一位女生,数学的学习一直有些困难,上课听不懂,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太好,导致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越来越不足。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只是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太对,在没有很好的理解题意前就已经着急开始写步骤,于是我高度关注,和她一对一问答式交流,要她能够讲明白题目为什么这么做,一开始很困难,她讲不明白也很头痛,可在我耐心的持续跟进后,她渐渐的学会了一些阅读和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信心倍增,也不惧怕数学,开始乐于与我的这种沟通,越来越明朗,数学方面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与我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我想我作为孩子们的老师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尽我所能把正向效应发挥到极致。专注,不仅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更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与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很久,自然会潜移默化给学生很多的影响,不光是学科老师给予的学科学习方面的指导,更会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到读书学习的日常习惯,小到班级门口的一次弯腰捡纸,所以,始终对自己高要求的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们树立一种认真的班风和学风。
始终跟随国家和学校的脚步,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才能更好的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我校一直贯彻以生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践行“爱心、耐心、理智、宽容”的教育情怀和“精细实干、静心育人”的工作作风。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学生多样化学习,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的闪光之处,赏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在表现自我时不知不觉树立自信心,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所以,教育是一项美的事业,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唯如此,才会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
最后,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也应始终以学习者的姿态奋斗在教师岗位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全力以赴!
(一)、xxx中学“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张亚芳
副组长:张军 董训跃 励翔
组员: 黄婕敏 朱慧 龚福英 张美玲 薛振刚及各年级组长
(一)宣传动员、形成共识
1、按照第三教育署活动要求,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认真传达上级文件,成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活动氛围,使全体教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并积极投身于活动之中。
2、利用教师节庆典活动,学校组织了“树德立魂做楷模”师德师风演讲赛,发出了师德规范倡议书。“立师德、铸师魂、强师能”,用满腔的热情、诚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
(二)学习讨论、树立标兵
1、建立师德学习专栏。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海市师德规范》、于漪老师的《学做教师》报告光盘、高妙根、郁秀敏优秀事迹演讲等。同时“围绕xxx新区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汇编”,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严肃学习纪律,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想、写体会、加强交流。
2、按照第三教育署的活动要求,结合我校“树德立魂做楷模”的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学校自xxx年9月以来开展的“感动由中人物评选”等活动,挖掘学校教职工默默无闻、倾心奉献、乐教爱生的典型事迹、模范人物。并充分利用“由中论坛”这一网上平台开展全员参加的大讨论活动,推荐和评选出我校的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3、围绕社工委“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活动主题,开展师德建设网上交流活动。探讨新时期的师德内涵。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发帖至xxx教育门户网站及校园网,并评选出优秀精华贴。全面提高本单位师德建设水平和教职工素质。
(三)、查摆问题、弘扬主题
1、围绕“树德立魂做楷模”的主论题,结合“怎样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做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的教师”及“如何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等论题展开讨论,每位教职工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查找出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出针对性强、措施得力的整改计划,真正扫清自身职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有效的课堂氛围,努力建设民主、平等、和谐、诚信、愉悦的师生关系。
在自查工作中要突出以下内容:①对自己职业行为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定位,检查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思想目标、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现实状况;②查寻、反思对待学生和家长,是否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位学生;③准确、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现状,总结优势和改善顽症;④审理、排查在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小处着眼,关注细节,排查不利因素以及改进的措施;⑤认真、细致检查教学常规每一个环节中是否存在马虎、疏漏现象,在不断改进工作的同时,把良好师德落实到日常每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开展以“树德立魂做楷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师德教育。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感动由中人物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乐教爱生的教师典型。二是在学生中开展“评选我心中的好老师”活动。三是学校组织举行师德事迹演讲会;四是汇集有关法规、师德方面的资料,供全体教师学习。五是组织各部门、各年级组撰写师德小故事,师德心得体会文章,经过筛选编辑成册。六是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深入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并结合“感动由中人物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效应,激励全体教职工人人争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模范。
(四)总结提高、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