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木兰诗课件

木兰诗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木兰诗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木兰诗课件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1篇

一、活动简介

“天宫课堂”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

二、授课人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三、开讲时间

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

四、授课项目

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2篇

3月26-28日,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河南省郑州市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验收暨成果展览会,科技部农村司、河南省科技厅、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农机学会、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领导、专家出席指导。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农村领域先行先试的试点,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了统筹规划、申报入库、系统布局、组装立项等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式,充分调动了行业内外参与积极性和优势的协同发挥,推进了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了项目重大成果产出和产业化同步;积极探索和实践了项目专员制、法人责任制以及课题分项任务合约、经费集中管理等管理模式,做到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结合、指导服务与督导检查结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结合,取得了很好经验和成效。

项目取得了一批支撑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突破了农机先进设计制造、重型拖拉机无级变速传动系CVT技术、大喂入量脱粒分离、作业导航及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150多项,开发了400马力级重型拖拉机及配套多功能田间作业装备、10kg/s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三行通用型和六行采摘与打包一体化采棉机、番茄和甘蔗等典型经济作物收获机、禽蛋等产地商品化处理装备等高性能装备近100种,申请专利近35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近50项,390多篇,成果转化应用收入超过亿元,对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先进装备技术在农业应用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全面完成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2014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举办了项目成果展览会,展出了400马力重型拖拉机、无人驾驶旋耕机、施药无人机、三行通用型采棉机、西红柿采收机、甘蔗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甜菜切顶机等23种代表大型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及先进适用技术方向的成果。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3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栖息在浓浓的教学氛围中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凡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在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原貌,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变无形为有形,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单调的语言文字生动有趣起来,并且以一个个崭新的画面清晰地跃入学生的眼帘,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创造更多的学习动机,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探究学习《木兰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花木兰勤劳、勇敢、机智、朴实、淡泊名利等个性,我利用课件展示一段情景材料:播放《花木兰的故事》图片,学生观看同时,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1)课文中表现花木兰勤劳、勇敢、机智、淡泊名利的诗句?(2)课文中连续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3)品味“开”“坐”“脱”“著”“理”“贴”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在观看中,学生的思绪仿佛飞回到了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仿佛看到了当年花木兰跃马战场的英姿,课堂气氛很快就达到了。多媒体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有效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真实性,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欣赏完图片后,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同学们很轻松地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课堂效能,让学生驰骋在广袤的知识牧场中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感能力、强化思想教育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知识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语文知识,光凭教师的讲解、板书是难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的,死记硬背只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引起学习疲劳,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能领悟语文知识生成的价值。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对一些深奥难懂的知识点,即使你靠死记硬背记住了,那也是不够牢固的,不久就会忘记。而灵活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学生对菲利普一家对待于勒态度上五次变化往往因所学知识所限,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五幅动态图,通过流动的箭头把菲利普一家“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的故事情节进行演示,再配上有关刻画西方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的影视录像片的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不仅清楚了菲利普一家心理演变进程,还理解了西方国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丑恶关系,更掀起了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三、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多媒体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能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该让多媒体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要突出教师在“教”中主导地位不能以“课件”统治课堂。好的课件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适合教学,是否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教师必须在课前多动脑筋,规范课件流程,多在剪辑上下工夫,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方式,突出方便性、直接性、灵活性、针对性等,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在语文课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语文信息加以提取、整合、加工,然后进一步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反复研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充分领悟语文知识的内涵。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例如在《岳阳楼记》一课,课前安排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或者网络上搜集有关范仲淹生平资料,并针对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搜集到了图片、名言警句,范仲淹改革的小故事等资料,我协助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更通过同学们搜集、思考、讨论,充分利用眼、耳、嘴、脑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的动机和文章的主旨、写景层次、表达方式、名句的理解。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而学会了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4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除了一些一线城市的学校之外,其它大部分地方学校仍然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语文学习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和完成课后作业,这导致学生阅读的量和质的水平都较低。

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强制学习的语文阅读内容不感兴趣、不想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会大幅降低,语文阅读课的实际效果也无法显现。

其次是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机会少。语文是为学习母语及其文化而设立的课程,而要全方位地学习一门语言,与讲授者的沟通是必须的。尤其是初中语文相较于小学语文来说,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如果没有及时和良性的沟通会加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很少留下与学生讨论或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这样无互动的学习会使语文阅读教学很难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

最后是学习资源的缺乏。在许多学校中,教师缺少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很难满足初中生正在成长的思维。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对相关知识点无法做深入地拓展,这对学生形成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有很大的束缚。

二、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营造课堂氛围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显示出更大的僵化、束缚与封闭,单一听讲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感到乏味与无趣,学生最终会丧失对于某一学科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与体验学生的内心感受,以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学习体验为方向积极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例如学习《出师表》一文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基调创造一个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如播放名家朗诵的《出师表》的录音或同时应用多媒体播放与《出师表》有关的画面、音乐等,并提出问题如“诸葛亮为何写《出师表》?”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和阅读内容。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表现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化使教师很难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与文章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打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用图片、动画、声频以及视频等来让课堂内容生动形象起来。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利用视频剪辑手段将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的精彩片段在课件中给学生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木兰诗》的学习热情,再提出问题如“为何木兰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等问题。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加上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阅读的热情,这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5篇

其实,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各有其特点和作用,各有长处与短处,各有优势与不足,彼此皆有可取之处。

善用“尺长”不“越位”

曾记得于漪老师早年执教《木兰诗》时,有教后反思提到,上课之前,有一女同学特意找了一张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彩色“商标”问:“老师,木兰是不是这个样子?”可见那时的信息资源是多么地匮乏,花木兰的形象只能从“商标”上去认识。如今,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使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多媒体集音频、视频、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效果为一体,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声形同辉。

这样,当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春风”吹来,我便痴迷于其中,搬来拿来,甚至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课件的收集、剪辑、整理之中,而且几乎上课必用,终被它所苦所困。我慢慢冷静之后,细细忖度,我用于课件制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研读教材的时间,上课展示课件的时间远远多于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多媒体“越位”了,不是辅助教学,课堂快成“多媒体控”了,实在是急功近利了。

经过认真反思,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因为有古典场景的缺失问题和难以理解古人情怀的困惑,现代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本着重效果、讲分寸的原则,冷静运用。比如,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不再是一个幻灯片紧接一个地播放,不再让绚烂美丽的图片充满课堂,将语文课上成“读图”课,决不让学生因多媒体的绚烂而失去深入挖掘与品味的兴趣。这节课,我将多媒体的作用放在了对作者的解读上,让学生穿越时空,与苏轼相识、相知。

如,由“闲人”引入话题。“闲人”,清闲的人。苏轼是清闲的人吗?资料链接: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到黄州时,无薪俸,租50亩荒地,带领家人开垦种田帮补生计,以解饥寒之苦。苏轼曾自嘲道“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自笑平生为口忙”——整日为糊口而忙碌不已;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生活困窘很无奈。可见,怎一个“忙”字了得?

那么,所谓“闲人”,正是作者潇洒与达观的展现,是《浣溪沙》中高声歌出的豪迈:“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更是《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写照。

接下来多媒体链接展示苏轼离开黄州,不断被贬,最远到了海南。在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为了糊口,他连酒器都卖掉了。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是,他却没忘了读书,随遇而安,在诗词中表达出更加豁达的心声:“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谪海南,作诗示子由》)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

“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这样,学生明白了苏轼是一个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这风景的人,读“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则欢欣之情,溢于言表;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则更能体会“月色的浓、清与亮”了;再读“闲人”,更会如古人般,潇洒挥袖,会心一笑了。

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和古诗文教学整合,运用得当,则课堂不再喧宾夺主,课后沉淀下更多属于语文的经典;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和古诗文教学整合,行于当行,止于当止,这既可以解决古典场景的缺席问题,又免去了难以理解古人情怀的困惑;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和古诗文教学的整合,使古诗文教学步入胜境,更入佳境。

巧用“寸短”不放弃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有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度有人将多媒体教学当做灵丹妙药,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因此,在教学中再没有选择传统教学媒体的必要了。

传统教学媒体真的是一无是处而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吗?我想说:不,不放弃。

我们都知道,教学媒体的选择,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当前,传统教学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仍是不可或缺的,如特级教师宁鸿彬的语文基础知识卡片教学法,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呈现法,溧水县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传统的教学板书等等,都显示出传统教学媒体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地位。比如板书,与课堂同步生成,具有使课堂知识要点更清晰明了的作用。精心设计的板书如同艺术品,既有价值又赏心悦目,耐人品味,令人难忘。如《苏州园林》这一课中介绍苏州园林最大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及着眼于细处之美。在教学中,我们的板书设计就可以以美丽的花朵来呈现,将每一个课文结构板块,即美点,作为花朵的各个花瓣,用彩色粉笔做工具,绘制出的一幅美丽图画,这样,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清晰、美好、鲜艳,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传统”之所以称为“传统”,因为它仍有生命力,否则应该是“过去”了。那么,教学中我们如能巧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充分发挥这“寸短”之长,将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焕发新的生机!

所以我想套用样板戏中一句台词呼唤:传统教学媒体不能“走”!

相关期刊更多

荆楚学术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福建乡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

科学大观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