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

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

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机;利弊;健康;疏导

关于手机,这是时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如此的普及,学生也是人人在持手机。学校或者班级一味地禁止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不管你的处罚如何严厉,治班是多么的铁腕,都不敢保证学生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没有手机。这就给我们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考验,我认为能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大气,要关注手机的问题,又能容下手机(至少是承认它的存在)?二是我们能否带着学生一起大气,追逐更高处的东西?和手机保持适当距离,世界真的可以很美丽。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根据近几年学生带手机现象,觉得手机问题折射出许多问题:如家庭教育问题,家校联系问题,诚信问题,价值观问题,攀比问题,安全问题,时间观念问题,传统和现代问题等。针对学生带手机到底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就学生带手机我做了一点粗浅的分析与疏导。

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原因分析:

1、与家长朋友联系。

2、玩游戏。

3、查资料。

4、网聊,看影视、小说等。

5、学生互相攀比。

根据几年的调查发现,学生打着联系的幌子,满足于自己的好奇心,沉迷于现代化的产物中,把手机成为了玩具。

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好处:

1、家长可以随时联系学生,了解学生需求。

2、班主任可以采用遥控形式了解、安排班级事务。

3、有突发事件,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家长等。

4、大型活动,把手机当成相机进行拍照。

5、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

便于联系和学习,真正让手机成为现代的联系和学习工具,而不是玩具。

学生带手机的弊端:

1、部分学生沉溺于游戏、网聊、看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小说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2、方便联系校内外其他人员,容易形成规模性打架或者集体违纪事件。

3、拍摄一些侵犯他人隐私的照片并易于曝光。

4、易于成为考场作弊的工具。

5、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助长校园攀比风气。

古人躺着吸鸦片,现代人躺着玩手机,都是受控一族。在我们生活中看看,多少年轻人都是拿着手机在玩,吃饭,坐车,走路,没有了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在玩手机。即使你引导了,我还觉得初中学生带手机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首先,初中生没有太多的人际联系,即使是跟父母联系,更何况父母找孩子难道父母就不知道白天要上课?其次,学生带手机多数是为了上网聊QQ、看小说、玩游戏的需要,真正用于联系人、学习的很少。另外也可能成为考场作弊的帮凶,影响考场秩序,助长同学们的不良风气。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及父母的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额外增加父母的负担,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手机对人体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先进的功能,却未提及对人体的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造成伤害,岂不忏悔莫及。

有的学生夜里玩手机,怕父母或查寝老师发现在被窝里上网,跟人聊天,看网络小说,一个月后发现这个同学的眼睛变形了,身体严重的受到了伤害。还有的学生带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爱张扬,很容易被不良分子盯上,万一被盯上成为目标,后果不堪设想。也为早恋提供了很方便的工具。因为利用手机和异往比电脑还方便,还隐蔽,不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

怎样看待学生持手机现象呢?

首先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学生带手机是弊大于利,作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针对正确使用手机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防止学校出现攀比之风,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远离手机的负面影响,并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提醒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长不能盲目的溺爱孩子,当孩子要使用手机时,要正确给孩子做教育,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作为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一种正确消费观念和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要有明确的态度去对待问题,在物质上不能有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攀”的思想,告诫学生他们目前的任务是认真学习,对于其他一切影响学习的东西,都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从。

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也不赞成过早给孩子配备手机,手机一旦配备了,因现代科技的发展,若要老师去堵的话,那是绝对越堵越复杂的,孩子们正处于逆反心态时期。因此这点,首先得靠家长把关。

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约束,高科技对学生来说,只能是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必须正确的疏导才能体验和享受高科技。

对待手机问题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堵不如疏”特殊环境特殊对待,我认为学生不适合带手机,让学生保持安静的心在校园成长学习。结合我这几年的工作积累,我认为对学生带手机必须正确的疏导。

怎样做到“堵不如疏”呢?

首先,没有形成班规前,替学生保管手机,上课期间不准把手机带入教室和宿舍,到星期天再发放给他们。

第二,家校合作,正确引导。对需要联系孩子的家长,我们做好服务。和家长合理引导,不要给学生配备手机,在和家长沟通时,要说:让家长告诉他的孩子,不是不能给学生买手机,也不是没有能力买手机,因为生活在简单的时候就简单纯粹些。手机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对时就会咬你一口。如果用起来,就比鸡肋还麻烦的东西,用之浪费他们的时间,弃之浪费他们的金钱。所以让家长理解,并让学生珍惜这样纯粹安静的时光。若要联系,随时和我(班主任)联系,24小时开机,随时服务。

第三,提倡“抬头行动”。抬头做人,反对低头拟(虚拟)、溺(沉迷)。加强课余生活的多样性,让学生逐渐失去对手机的兴趣,把过去的沉迷必须禁止。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班里举行读书比赛,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班里设图书角,开书吧活动,两周进行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参加模拟法庭的表演,让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在我心中的教育活动。排练课本剧,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让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寻觅精神的动力。通过课余的活动把学生对迷恋手机的兴趣改变。

第四,和学生澄清利害,共同签约,多方督导,变受其害为蒙其利。

从班风抓起一开始就是说明手机的利与弊,然后引导他们自己定班规,然后形成合力,互相监督。努力的塑造老师的人格魅力,在情理面前,情动理在,学生心理的天平是会倾斜于老师的。自然我们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就容易让孩子和我们产生了共鸣,有共鸣,就会有共识,达成了共识,那么行动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五、遇到学生在上课期间玩手机,采用“冷处理”的办法。

因为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这个时期正是叛逆时期,老师越要求严禁做的事,他们就会越想去做。如果发现他们玩,直接没收,保管。把电池和卡给他们,也不和学生解释原因,然后私下给家长打个电话,说孩子的手机暂且班主任老师保管,有什么事今后和班主任联系。当学生和你要的时候,就会说,看你各方面的表现,如果好就等放假的时候给你。这样他为了能在假期拿上手机就会在这个阶段努力的表现自己。

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范文第2篇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智慧爸妈第一课》是有关家庭教育的节目,各位家长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智慧爸妈第一课个人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智慧爸妈第一课个人观后感一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

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督促才能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免看电视,玩电脑,我们最好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鼓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给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罚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惧心理。

六、培养孩子的兴趣

女儿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她经常把自己的QQ空间装扮的很漂亮,而且很有新意,有时还画些画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女儿现在又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一位同学去学英语,让她也去跟着学,如今,她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并且在这几次考试中成绩都比较理想,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高兴。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不太好,我有时替她着急,真希望她能把数学提高一下,这次考试后其它功课成绩都不错,就数学考砸了,可她很有信心的对我说:“爸爸数学老师说了,数学要多做题,你给我买点资料我好好赶一下,下次一定能考到前面去”。看到孩子很自信,我也很欣慰。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同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同学的交往和 老师的鼓励也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021智慧爸妈第一课个人观后感二我一直觉得好的孩子总是好的,不好的孩子总是不好的,至于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一直没有深究,觉得或许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命,而是和教育分不开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所以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就先得从自身做起。

现代的许多年轻父母十分自私,打着给孩子创造富裕生活条件的幌子,摆着疲于奔命的姿态,好像是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但其实却很少舍得多为孩子花一点心思。孩子是人不是动物,动物尚且需要关爱更何况是孩子。

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就有责任关心他爱护他。现在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不在父母身边长大,而是由老人们代为看管,很多父母只是定时去看望一下而已。其实孩子小的时候是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倒不是说长辈们不关爱他们,但是此爱非彼爱。

惭愧地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时也抱怨也觉得很累,看着别人在潇洒的享受生活,我过着围着家庭转的日子,而且还总是有个小尾巴跟在身边。现在想来,幸好由于种种原因,我不得不自己带孩子,如若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身边放手不管,将来我一定会后悔的。以前孩子都因为让老人带惯的不听话,脾气太犟了,还好现在孩子还小,改正还不晚。千万别小看孩子,别以为他小小的,貌似什么都不懂,其实他心里都明白,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这本书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也非常羡慕作者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书中谈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有想过,但是没有那么透彻。读完这本书可以说给我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也是对我这个不太称职的妈妈启蒙教育了一翻。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从个体教育而言,没有标准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适自己孩子特质的教育方式。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相信我们做父母的只要选对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关心教育孩子,那么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是最出色的。

2021智慧爸妈第一课个人观后感三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家庭教育是关键。当我们的孩子从儿童期步入青春期,也就是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她在儿童期比较“幼稚”,有时可以连哄带骗,到了青春期就不一样了,她的思想和生理走向成熟,她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和独特的想法。当孩子遇到问题。绝对要耐心沟通,不能再像儿童期那时一样对待,这对家长来说是个挑战。她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发育,生理发生变化,好奇心强,有时情绪不稳定,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激动,叛逆心理比较强。

比如,在学校里有时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接受,或者认为老师的批评有偏激。她会在学校里与老师顶撞,闹情绪,不做作业,对着干。回到家里滔滔不绝,理由一大串,就是不服气。有时很难说服她。

当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行一致,要做榜样,不能口是心非。

首先,做到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在家里充满温馨、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其次,在青春期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做一个倾听者,让孩子把想法和过程讲述清楚,再去理清她的思路,慢慢沟通、说服。

再次,重视孩子的健康发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遇到挫折正确对待,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讲述一些“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确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敢于担当责任。

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使孩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021智慧爸妈第一课个人观后感四(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2021智慧爸妈第一课个人观后感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我成为了初中生的玩具范文第3篇

再看看自己家这位,怎么就这么“不争气”!眼看着自家孩子输在了一个又一个“起跑线”上,怎能让人不着急?

可是,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就那么完美吗?父母们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家孩子比,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督促自己狠抓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是仅仅因为,父母本身不够自信?

网络调查

你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你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从新浪微博上搜索“别人家的孩子”,能找到379,866条结果(此数据每天都会有变化),其中大多数都是做子女的在抱怨父母又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了。近期,本刊通过qq和莫愁网,对近百名30-45岁的父母做了调查,其中有70%的家长表示,自己曾经对孩子说过“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

三十而惑:为了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塔林:没有比较,哪来的进步?希望孩子更好,所以才要比较啊!

海蓝蓝:其实,我觉得每个父母心里都会有个“别人家的孩子”。

棒棒糖:每次在外面跟其他父母聊天,大家都说自家孩子好,我也一样;但估计回到家里,其他父母也跟我一样,和自己孩子一开口,就会说别人家的孩子好。

匠人:还不是为了激励孩子。

会变形的耳塞:我从小就是在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中长大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现在我做了父亲,自然也延用了这个方法。

……

真实故事

我们曾经互为“假想敌”

江蓉

女儿甜甜今年4岁,上幼儿园中班,聪明伶俐,可就是太调皮了,活脱脱一个假小子,让我时常感到很头疼。每天放了学,就跟着小区里一群同龄的小男孩,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玩得满头满脸都是汗,然后就随便用手抹一把,小脸弄得跟个小花猫似的。

我的好朋友莉莉家也是一个女儿,只比甜甜大3个月。这天,我到莉莉家做客,莉莉的女儿穿着一袭粉色裙子,像个公主一样端坐在钢琴前,流畅地弹奏着《致爱丽丝》,这幅景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回家后,我看见大大咧咧、盘腿坐在地板上的女儿,正在研究几颗弹珠到底如何滚动时,不禁悲从中来,忍不住说道:“看看你自己,哪里有一点女孩子样!”说完就冲到女儿面前,一伸手全数没收了弹珠,“我今天真该带你一起去莉莉阿姨家,让你看看人家女儿……”

女儿吃惊地盯着我,眼神里写满了疑惑,这个清澈的眼神让我顿住了,几乎要脱口而出的话被硬生生地吞了下去。我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我一定会一边数落甜甜的不是,一边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跟甜甜做对比,这样做对吗?

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小时候,我的母亲就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我,其中最经常提的就是“张叔叔家的”,这个“”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我心中的“大灰狼”。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只要学习一放松、一退步,或者父母对我有什么新要求,这个“”就会蹦出来。“你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看看张叔叔家的,写得那一手好字……”“我听说,参加数学竞赛拿了全市第一名,第一名啊!”“我下班时遇到,他喊我阿姨,还给我鞠了个躬呢,真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成绩好,品德好!”……这个,简直就是我的前世克星,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他就非要和我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如影随形呢?每当这时,我都要在心里狠狠地骂上一句。

所幸,当时我幼小的心灵是健康的,没有因为父母嘴里的这个而自卑,而是把“”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前进的目标,想方设法赶超。更值得说道的事情,其实还在后头。

那一年,我和张同时参加高考,一个考上了上海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一个则考上了上海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两个老乡,在陌生的城市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一次聊天中,我才知道,原来,我也是张父母嘴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江蓉作文比赛获奖了,可真行!”“江蓉英语成绩那叫一个顶呱呱,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我笑着说:“以前每次遇见你,我都气不打一处来。现在才发现,其实你也没有那么让人讨厌……”

两个曾经互为“假想敌”的人,竟还真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张后来成为了甜甜的爸爸,我的丈夫。

现在,我还要为女儿也树这么一个“假想敌”吗?我可得好好掂量掂量,至少也得先跟丈夫商量、评估一下,当年“别人家的孩子”,对我们各自的杀伤力和推动力到底分别有多大。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宇宙,他们的成长让大人为之惊叹,当那些表现出众的孩子出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跟自家的孩子做一番比较,几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这种家庭教育法十分普遍。那么,我们如何用好“别人家的孩子”,让这个影子走出阴霾,成为阳光下孩子对照自己的镜子呢?

孩子成了彼此的镜子

黎莉

古代孟子曾经提议“易子而教”,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教导。因为大凡一个执教的人,必是以正道教导受教的人,如果做父亲的如此教导孩子,孩子却不能接受,父亲必然会很生气。一生气,就可能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另外,如果孩子反诘父亲的言行,并不都是依循正道,这岂不又伤害了父亲?如此一来,父对子的教育却变成了彼此间的伤害。

晚清重臣的父亲也深谙“易子而教”的道理。7岁时,父亲开始亲自教儿子识字习文,在学业大有进展的情况下,父亲却为儿子另择先生,最终成就一代名人。

对于今天的父母而言,虽然易子而教并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引入易子而教的理念。

说实话,我以前也会时不时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8岁的儿子小涛,而他的同学皓皓,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好,其潜台词就是“我希望你更好”――我希望你的表现更好,所以告诉你,身边有个品行模范,足以成为你的楷模;我希望你的成绩更好,所以告诉你,别人家的他成绩有多么亮眼;我希望你能够跌倒了再爬起来,所以告诉你,我认识一个孩子他有多勇敢……

直到有一次,我遭遇了儿子的无情拆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和姑姑家相约去动物园。一见面,小涛就被表弟新买的软弹手枪吸引了。小涛说:“哇,我真羡慕你有个好妈妈,给你买了个这么棒的玩具!”当时的我觉得脸上无光,马上纠正:“我也给你买玩具的啊,你怎么能觉得别人的妈妈好呢?”没想到儿子立即反驳说:“对啊!那你为什么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呢?”

儿子的话,让我陷入反思。我不能只站在自己希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更应该关注儿子的感受。平心而论,儿子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但更多的时候,我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跟他的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越比越沮丧,儿子也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尽管我也向儿子作了解释,表明妈妈比较的目的和初衷是希望他好,但小涛还是要求我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否则我会很伤心的”。

于是,我找到皓皓妈妈进行了一番交谈,两人决定改变教子的思路。一天,我和皓皓妈相约一起接孩子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公开地谈论了两个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皓皓这次数学测验两处扣分,都是可以避免的错误,可因为太粗心。”“嗯,小涛这次没有出现粗心而扣分的情况。”“小涛认真、细心。听皓皓说,他画的漫画被老师表扬了呢,很有艺术天赋。”“是的,他画画很棒,我也为此感到骄傲,但他自律性弱了些,一捧起漫画书,作业都不肯写。”“皓皓这点值得表扬,一回家就写作业,完成后再看会儿动画片。”……在这看似随意的“闲聊”中,我和皓皓妈把两个孩子最近的表现、优缺点、进步与成绩都摆在了明处,而且用的是“糖果”和“辣椒面”拌在一起的策略,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们还都乐意接受。

说来也奇怪,两个孩子此后走得更近了。每天做完功课后,他们经常相互打个电话聊聊天。周末,即便没有大人陪,他们也会到对方家里串串门,说说有趣的小事情,交换书籍,做做习题。对于这样的新状况,我和皓皓妈妈自然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也有需要改正的缺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总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和自家孩子的短处相比,显然有失公允。而“比较”一旦走向极端,很可能会酿成不可挽救的后果。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阴影下的悲剧

程韵倩 朱棣云

2010年12月,一桩发生在河南省确山县的初中生毒杀同学案震惊全国:14岁的初三学生小方(系化名),利用和同校学弟小明、小亮(均系化名)上山玩耍的机会,用药物毒杀了两个从小一起玩的好伙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14岁的少年愤恨到要让自己的小伙伴“从地球上消失”?

原来,小方父母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能走出小山村,去城里找一份好工作,实现他们的梦想,可小方的学习成绩总是让他们一次次失望。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能想到的只是给孩子找个榜样,小明、小亮平时和小方很要好,经常来家里玩,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小方应该多向他学习才行。于是,只要小方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总要数落一番,“你看,小明比你小1岁,门门功课拿第一,你呢?”几乎每次拿成绩单回家,都要听爸爸妈妈唠叨,一遍又一遍,小方心里很烦,“为什么总是拿我的学习成绩和他比?”渐渐地,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果没有了小明,爸爸妈妈就没什么可说了吧。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发生这样极端的事件,原因应该有多种。

1、自我认同需要无法满足,情绪阀限极低

(1)为什么小方小时候没有“愤恨”小明,而到了初三却“愤恨”到要让小明从地球上消失呢?也许他们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差距还不大,或者小方对爸爸妈妈的低评价还“承受得起”。

到了初三,中考在即,爸爸妈妈看到的只有小方不如人意的成绩,看不到小方其他的优点,变得越来越焦虑,每次都只有唠叨,没有安慰和帮助。而小方进入了青春期,自控力不足,自我意识空前强烈,渴望获得认同,如果无法满足,容易发生巨大的心理冲突。

(2)成熟的人具有较大的情绪弹性,遭遇困难时表现刚强,有担当。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尚未成熟,脆弱是普遍的特点。父母屡屡拿小明的优秀来比照小方,让小方感觉自我无比渺小,毒杀完全无辜的小明,说明小方的心理不仅脆弱而且极其幼稚,情绪阀限极低,缺乏基本的弹性。

2、负向的情绪本质占上风,与父母的自我评价相关

情绪本质正向的孩子,态度积极而生活快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则常常感觉别扭,容易对人产生敌意。

小方的父母自我评价较低,怨天尤人,并把这种负面情绪指向孩子,把数落当作教育。这种负向的情绪本质,通过耳濡目染传授给了小方,使小方也习惯于遇到不顺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让小明来为自己挨骂“负责”。

3、过高的榜样容易激出孩子的“羡慕嫉妒恨”

榜样是目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成为孩子积极建树的动力,也可以成为破坏力。榜样成为动力还是破坏力的临界点,关键一在目标的方向,二在目标的高低。

孩子与孩子有很大的差别,就像要求水一样的孩子做铁一样的孩子,目标的方向和标准都难以企及的时候,孩子就可能由嫉妒而生出愤恨,希望竞争对手遭遇厄运、给他们制造麻烦甚至伤害。

(作者朱棣云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比较,或许是推进,或许是压抑

魏雪飞

比较,或许是推进,或许是压抑

我们常说,买东西的时候要货比三家,因为同样差不多的物品,价格不应该相差很大。所以,比一比就知道相对价格,就知道哪一家性价比更高一些,而商家则在被比较的过程中,被迫选择:1、降价。2、转型。3、淘汰。同样,在生活中,孩子被比较了,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在孩子没有长大时,还不是一个“成品”,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流通环节”,也就是说,孩子还没有进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当然,他们最终会进入,这也是家长们之所以对孩子要“威逼利诱”,因为“适者才能生存”,而竞争能力,要从孩子抓起。拿孩子比较的背后,则是家长希望刺激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自己奋发成长,不断进步。用意是好的,但效果未必都能达到预期。

事实上,大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感受来要求孩子,却经常忘记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就像是老年人自己身体虚弱,觉得天冷,也会给小孩子穿上更多的衣服,生怕他们着凉,却不知小孩子新陈代谢快,运动量大,精力旺盛,容易出汗,穿得多了,把汗捂在身上,风一吹,反而容易感冒生病。老人们此时却还在自责和疑惑:穿的不少呀,怎么还会着凉生病呢?是不是体质不好呀?应该吃些什么补品呢?长此以往,总是抓不住关键环节,恶性循环。

另外,商品有一定的标准化,有可比性,孩子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使教育体系要求的标准很明确,但仍然需要“因材施教”,了解孩子的先天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比较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或许是推进进步,促进反思,不断成熟。或许是压抑情绪,孩子心理更为自卑和缺乏自信。

比较并没有错,只是家长有时候因为缺乏一定的教育知识,而采用了不合时宜的比较方式和不合适的比较力度。

离位,换位,大孩子的教育;定位,行为习成,小孩子的教育

对比是残酷的,也是现实的。每个孩子的承受力不同,效果自然不同。偶然的对比和经常的对比,又是不同的;正向的激励和负向的激励,有所不同;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有所不同;表达的人不同,结果也有不同;表达的时间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方式的选择基于角色和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于是,我想起管理学上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叫做“三位一体”:离位、换位和定位。离位指的是,离开自己看自己,也是自省;换位指的是,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定位指的是,明确自己的身份和相匹配的任务,只对这个角色本身负责,减少与外部的比较思考。

离开自己看自己和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在孩子的低年龄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确自身的定位,该如何做好自己,有时候需要引导和行为强迫要求,这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但如何引导?什么时候要启用强制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之科学性。

在孩子3-13岁时,家长尽量选择鼓励,并给些示范的人和事,因为孩子还没有强大的系统思考能力,无法与成年人拥有一样的社会判断。13岁以后,则应该多给些问题让孩子反思,而不是批评。因为他们只能接受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耐性的,而家长们在忙于生计的情况下,使用那些略显极端的教育方式也是必然存在的,对于孩子,既不能放任他们去自我反省,也不能强迫他们完全跟随大人的意志。“打一下,撸一下”的方式对待孩子就比较合适,表扬用于激励,惩罚同样是激励,表扬的时候让孩子看看别人家孩子的榜样,学习如何更好;惩罚的时候让孩子看看自己,怎么改掉缺点。

循序渐进,奖惩并举,示范寻准机点,这是家长们需要学习的。

相关期刊更多

世界核地质科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真空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与车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