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想丰满

理想丰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想丰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想丰满范文第1篇

数字出版是2000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才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出版形态,他仅用了几年的时光就取代了尚未施展拳脚的电子出版,而成为一种更新、更时髦的出版方式。现在的出版界、学术界,传媒界、教育界等,几乎到了无人不说数字出版、逢会必谈数字出版的境地。在同方知网的数据库中,2004年以前,题名中有“数字出版”一词的文章只有10篇,而2005年至2011年则有1002篇,可见“数字出版”的炙热情形。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出版业的未来,这是多数出版人的共识,也是国内外出版界的共识,对此,我也坚信不疑。因为有大量的数据、现象、产品、行动等,都支持这一说法:比如,近几年来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数字阅读率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成年人的数字阅读率是23%,到2010年即增长到32.8%,3年中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其增速高于书报刊阅读率;比如,受数字阅读影响,纸质媒介印数不断下降甚至一些纸媒难以为继,以出版网络版为生,再比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过去的数字阅读终端主要是电脑,后来有了电子书,之后又有了平板电脑(PAD),再后来手机阅读又流行开来,数字阅读大有取代传统阅读之势;又比如,现在各地方、各单位的规划也好、项目也好,数字出版项目绝对是主力,包括各种展会,没有数字出版似乎就缺少现代气息。因此,对数字出版的重视、投入、期冀都在情理之中,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然而,数字出版的现实又相当的残酷:首先,从统计数据看,数字出版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依然弱小,依然不成气候。2010年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出是1051亿元,但数字出版总产出在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中仅占8%,并且,在这8%的贡献中,我们传统出版数字化收入所占比冽不到三分之一,其他是网络游戏、网络动漫,互联网广告、在线音乐等新型数字出版产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15年,数字出版的总产出要占到新闻出版总产出的25%左右,因此,即使到那时,数字出版在整个新闻出版业中的份额仍然是有限的;其次,对传统出版单位来说,纸质出版物仍然是其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据了解,无论是数字出版做得好的,还是做得一般的传统出版单位,来自数字出版的收入不多,有的出版社数字出版产品销售收入只有几万元,好的不过几百万元,数字出版收人在单位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都不高,数字出版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第三,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不仅在技术上依赖技术公司,在传播中依靠内容平台运营商,而且在数字内容的定价权及数字内容销售收人的分成比例上,也受制于数字内容传播平台和渠道,因此,数字出版对一些出版单位来说形同鸡肋。

理想丰满范文第2篇

现实和想象的是不一样的,理想很远大,但是现实很残酷。

丰满和骨感是形容一个人肉多肉少的。用在理想和现实上面的意思就是说理想长了很多肉,但现实却很瘦小。

寓意就是说有很多理想却都不能成为现实。将很伟大的梦想说成很丰满,将残酷的现实形容成骨感,丰满与骨感形成对比,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形容的非常贴切。

人往往有梦想,梦想都很美好,但是现实中的困难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也有无奈,叹息的意思。

(来源:文章屋网 )

理想丰满范文第3篇

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啸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互翕互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镡刻 到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读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才气呢?我们从诗人的诗中能找到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滓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综观李白的诸多诗篇,大多都饱含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激情,而这种激情通过李白的独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学白诗歌的时候要充分体会这一点。

理想丰满范文第4篇

摘要:被誉为“装帧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在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设计中多以自然界的花卉为他主要的图案取材来源。威廉莫里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深受奥斯曼艺术的启发,他很注重在壁纸、织物设计中融入奥斯曼艺术元素,对奥斯曼土耳其、古代波斯以及叙利亚等传统艺术风格下的形体构造手法格外青睐。

关键词:莫里斯;图案;奥斯曼;装饰风格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工艺美术运动的奥斯曼装饰风格的样式和图形等对于欧洲艺术品视觉形式的构造助益良多;在诸如雕塑、绘画、文学等形体或叙事艺术领域,奥斯曼文化以更具象征性的方式显现在工艺美术风格中。奥斯曼文化为工艺美术运动增添的最重要元素主要有三个:对自然意义的强调,丰富的异域情调,鲜明的民族情绪。工艺美术运动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就是是强调自然意义。除此以外,对曲线条的精巧实用,也部分说明了工艺美术运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奥斯曼艺术风格的影响。

一、莫里斯及其经典作品

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的莫里斯受到拉斯金的影响,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反叛。1861年与朋友创办了设计工坊,出产家具、壁纸、织锦、色彩玻璃和壁毯等装饰产品,旨在在工业化潮流中强调艺术与手工艺术的审美含义。其理念是:艺术家不应该脱离实际,而应该走入生活,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作品。他一方面对机械化、工业化风格持反对态度,另一方面也对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予以否定,反而是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地毯等的设计,在他看来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尤其在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设计领域享有盛誉,被誉为“装帧之父”,他的图案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花卉。

莫里斯的纹样设计可分为三个时期,在他早期的设计作品中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亲近自然,色彩淡雅清新,格调高雅的风格。能体现他此时期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搁架》(1864)、《雏菊》(1866)和《石榴》(1867),可以说和中世纪精神密不可分。直到1870年左右,威廉莫里斯对壁纸的工艺相当成熟。最具有代表性的壁纸作品《茉莉》和《葡萄藤》年代分别是1872年1873年左右,图案设计中前景与后景完美地交织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副具有立体感的丰富多样化的画面。在他的印染纺织作品《郁金香和柳树》(1873)中有这一结构的巧妙使用。他在中期的作品设计中,用色稍显拘谨但却不失轻盈;装饰味道独特但却包含着对自然的深情。而到了后期,莫里斯的设计风格逐渐向宽厚庄重演变,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他大胆而富于青春气息的魅力。但是这并不是由于他对创作的热情不及以前,而是因为这一时期单纯质朴的手法是他更倾向于使用的,形式也更靠近传统。

可以简单的对莫里斯的作品风格和系列主张进行梳理: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并非只有绘画和雕刻才能体现艺术和美;强调手工操作的优异技能,不认可机械生产;主张新的设计形式的建立不应该忽视中世纪的价值;强调“设计制作一贯作业”的方式;主张设计家不能只埋首于设计桌,而应该走进工厂,学习和了解材料知识和制作技巧,仅埋首于设计桌只能闭门造车。莫里斯在装饰上对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持推崇态度。

二、奥斯曼装饰风格影响

莫里斯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的自然题材受到奥斯曼风格的影响。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植物图案中,精心观察和分析大自然中某些植物不同形状的各个组织,用抽象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将单独的纹样或植物的某些特点进行有节奏的反复排列,使之形成造型讲究的植物纹样,再用对称、连续、辐射、排比等构图规律绘制出各种图案,同时运用比喻、联想、寓意、象征的比喻手段把自然界的美表现的活灵活现,增加了艺术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是艺术家们再擅长不过的了。植物图案纹饰的色彩是穆斯林根据装饰的实际需要和对自然色彩的感受,创造出许多富于浪漫情调的色彩组合,使图案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古朴优雅、多姿多彩、令人浮想联翩。

从奥斯曼图案中汲取的精华在莫里斯图案遗留的影子中多为花和蔓等植物形式以及图案整体的骨架。采用写实的手法,讲究严谨流畅的构图、古朴优美的造型,体现出典雅的风格,既对自然界的蓬勃生机和丰富性做了保留,又使得传统装饰中朴实、清新和谐的优势得以展现和发扬。如图a1奥斯曼瓷砖上图案整体构图呈曲线s形;a2莫里斯的植物图案中也借鉴了s形构图。如图b1中奥斯曼的结构呈漩涡形;b2中莫里斯图案汲取了此构图。如图c1奥斯曼瓷器上以花苞为中心两边的双鸟及藤蔓结构对称;c2中莫里斯图案也运用了对称结构,元素也有鸟及藤蔓这幅作品《偷草莓的贼》是莫里斯公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如图d1奥斯曼瓷砖上的康乃馨形象被d2莫里斯所借鉴。

莫里斯图案接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在风格上主张浪漫、轻快、华美,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在平面图案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感,主张二维空间的形式,采用线条花纹来勾勒平涂色面和图案式的寓意或象征。莫里斯图案被看作自然与形式统一的典范。莫里斯图案以装饰性的花卉为母题,将所有对称的s形反曲线或椭圆形茎藤穿插于平涂勾线的花朵、涡卷形或琉璃型的枝叶中,紧凑的排列以及精密的结构使其装饰趣味强烈。莫里斯图案由于其“美的构成”和作为“生命与秩序的内在美”的典范,“富有与成长”的象征,对后来的“新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家用纺织品装饰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a1a2b1b2c1c2d1d2

参考文献

[1]高兵强.新艺术运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2

[2]河西.艺术的故事――莫里斯和他的顶尖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林曦.威廉.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2006.8

理想丰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宫崎骏;传统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理想主义;浪漫主义

宫崎骏出生在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京,他的父亲是零式战斗机组合工厂的厂长,家道殷实,使幼年的宫崎骏未曾遭受战乱之苦。他在大学主修的是政治经济学,1963年毕业。毕业后马上投入了动画事业。宫崎骏是继手冢治虫之后日本动画界声誉最高的导演。他的作品不但在国际国内获奖无数,《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两部影片还两次打破日本影院票房的最高纪录。

一、宫崎骏作品主题

宫崎骏作品的主题多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勇敢、牺牲奉献的精神。单从故事的立意上看,他的作品似乎非常“主流化”,但如果将积极主题的对立面放在一起考虑的话就会发现,其对立面的强大、不可战胜,几乎使正面的因素相形见绌,积极主题在与之对立的庞然大物面前,只能以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胜利法”去实现,因而他的影片始终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对立因素的存在,使宫崎骏的作品显得既浪漫柔美,又厚重而具社会哲理。显然,在这样的一种既浪漫而又理想的故事结局之中,作者将日本民族那种坚忍不拔、勇于牺牲、永不言败、积极向上的精神注入了自己的作品。

宫崎骏在主题和结构上表现出的“另类”,一方面可能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在手冢治虫的作品中,特别是在《铁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对于人和环境以及人和机器的乐观主义,在宫崎骏的时代已经不能维持了,手冢治虫在他晚期的作品《森林的传说》中也不再能够保持其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乐观精神。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宫崎骏站在积极向上的传统价值观念立场上,不愿意使用悲剧的方法,便只能使用理想和浪漫的方法来解决他的故事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宫崎骏作品人物

宫崎骏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按照影片制作的时间来排列的话,可以看到一种从古典式英雄向凡人过渡的倾向。

所谓古典式的英雄,是指那些有着高贵血统和非凡能力的人,如宫崎骏作品中的娜乌西卡,不过,这样的英雄已经不是纯粹的古典式的英雄了,他们身上还有一种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这些人物往往带有明显的西方贵族文化的色彩。除了《古城之谜》之外,《风之谷》《天空之城》等影片的女主角都是具有高贵血统的公主,并且具有神秘的力量。从1984年的《风之谷》到1997年的《幽灵公主》,中间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宫崎骏尝试转变传统的方法,尽量使古典的贵族英雄凡人化。这主要表现在1986年的《天空之城》和1989年的《魔女宅急便》中。

在影片《魔女宅急便》中,女主人公琪琪是宫崎骏第一个凡人化的英雄。她的身份是会飞的女巫。但是她并不因此炫耀,相反,她的行为要比一般人更保守。宫崎骏把那种对旧式的女孩的理想(也许是宫崎骏先生童年时代的理想吧)放在了琪琪这个人物身上。琪琪自食其力,不像其他女孩子整日同许多男孩子厮混;琪琪尊重长辈;琪琪信守诺言;琪琪对工作一丝不苟;琪琪见义勇a为……这就是宫崎骏所怀念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理想女孩”。

三、宫崎骏作品风格

宫崎骏作品的风格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温馨怀旧。

怀旧是人们对于某些失而不可复得的往事的怀念。怀旧是一种审美的趣味。怀旧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方式。它有时转向内心,有时转向外部。说宫崎骏的电影是怀旧的,并不是说他的电影没有幻想、没有未来;恰恰相反,宫崎骏的电影中充满了幻想和憧憬。但是非同寻常的是,他的想象和希望是用一种怀旧的风格“包装”的。

如果怀旧也能分出等级和层次的话,那么对于一种文化、一种传统的怀念毫无疑问地他的作品就是巅峰。这种怀旧刻骨铭心的程度要远远超过对某一器物或环境的怀旧识读。宫崎骏的影片《龙猫》是一部经典怀旧之作,影片所描写的景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全面复苏的那个时代,即20世纪50年代初。“虽然《龙猫》的世界离现代只不过是四十几年前的事,但感觉上却是相当遥远,特别是在现今的东京。所以宫崎骏拍摄此片的意义大过于片子本身,不止启发儿童,更能唤起大人在忙碌生活中的怀旧情调。”影片中所表现的人与树的这一层关系不仅曾存在于日本,也曾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我们甚至可以在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原始文化中找到人们对于大树的崇拜。宫崎骏所表现的这样一种对于传统的回归,可谓触及了人类文化最原始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聂欣如:动画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黄玉珊,余为政.动画电影探索:日本动画的来龙去脉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