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强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中国文化的子系统,武术文化具有母体文化的核心特征,完全能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古以来学者多有论及,不过只是侧重点各有侧重而已。纵观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近现代以来的梁启超、严复、钱穆、陈寅恪、梁漱溟、辜鸿铭、熊十力、傅斯年、冯友兰、张岱年、余英时等人的文化理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刚健自强、仁和中庸、尊亲尚德、以人为本等主要方面。这些文化精神深深地刻印在武术文化形态之中,换句话说,武术文化完全能够折射出这些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为例。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说法,他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这一形象的语言宣示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不过,在此之前的春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既已有之。《左传》记载子产之言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4]这是认为礼是合于自然界的天经地义的必然准则。老子将人、地、天、道与自然联系起来,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文言》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5]与天地合德即是说人与自然界相互适应,相互调谐之意。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皆要顺乎自然,方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观在武术文化上有着明确的体现。太极拳以“圆”、“空”为技击特色。这一技击理念则来自于对天地自然的领悟。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在多种拳法的理论之中,如《峨眉十二桩•天地桩合诀》中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武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核心,限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用具体而形象的方式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抽象存在展现、传承、传播开来,使其更易为人感知和内化。这以独特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传承传统,弘扬经典,武术文化首当其冲。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传承与发展武术更在于武术文化能够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武术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武术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具有系统的技击方法与理论以及完整的锻炼系统,还具有精深的传统哲学思想,并且与宗教、文学、艺术、中医等多种文化形态联系密切。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健自强、尊亲尚德、以人为本等精神理念都已经在武术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武术文化的弘扬可以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使这一五千年薪火相传的文化血脉更加兴旺发达。
2.2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决定性要素,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和模仿的核心力量[6]。中国文化的子系统——武术文化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文化信仰,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精神内涵。武术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与基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发展武术文化,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2.3形成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武术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它直接指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武术的独特文化特征与内涵造就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本身恰恰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可能。武术文化是一个能够用来界定“自我”,识别“他者”的识别象征体系。武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使其成为了华人群体或个人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同一感的标志。通过武术文化形成了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加强。
2.4促进国际交流,增强国家影响力
武术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武术表演成为我国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通过武术这一载体,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武术文化无疑成为了外交资源。2009年2月,同志访问毛里求斯时,观看了外国运动员表演武术之后说:“学习武术,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三可以增进中、毛两国人民的友谊。”
3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1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我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甚至是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对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武术文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武术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薄弱,专业人力资源匮乏。武术文化建设专项经费投入较少,武术文化发展法制化与规范化进程缓慢,武术文化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武术传承人才短缺,武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机制仍不健全,武术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也尚未建立起来,武术散打的文化理论有待建构完善等等。不仅如此,武术文化的发展还遇到了明显的体制障碍。在武术文化管理体制上,我们长期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因此,保护武术文化遗产,传承武术文化,推动其走向世界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3.2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3.2.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武术文化发展观
运用武术增进全国人民健康重要性远远超过将武术推进奥运会的重要性。目前,武术比赛名头繁多,但是观众却寥寥无几,现有的武术文化产品不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武术文化需求。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改变过去发展武术的观念与做法。我们要因势利导,摈弃短期的功利主义思想,自觉地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从路径依赖中走出来。各级武术管理部门应确立与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武术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武术文化地位和作用,武术文化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的认识与理解,全面推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2传承武术文化,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历史文化之根,也是未来文化之根。传承武术文化的核心意义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积极培育新生传承人资源。同时,要加强监督,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与实施,务必做到保护经费的专款专用,形成保护的长效机制。
3.2.3繁荣群众性武术健身文化,创新竞技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
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依托政府和民间组织,利用民间武术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努力繁荣群众性武术健身文化。大力推动竞技武术文化创新,通过精彩的竞赛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武术文化产品,消解武术文化产品短缺的局面。将武术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盘活学校武术,以学校为基地,大力传播和弘扬以爱国主义、天人合一、刚健自强、尊亲尚德、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教育青年。
3.2.4进一步扩大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
武术文化交流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以及国家形象的建构都有着重要作用。武术文化对外交流要把展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放在首位,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我国武术文化创新,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要进一步丰富武术文化对外交流的形式,除了进行表演交流外,还要积极推出能够达到国际水准的武侠影视作品、武舞作品等,以此建构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4结语
目前,笔者研究了北京的文化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可以代表当前国内文化发展状况。其特点是主体略显单一,突出表现在:从文化事业的发展看,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和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而企业、民办公益文化单位参与度不够;从文化产业的发展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增强以及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不突出;文化领域的同业公会、行业协会、观众之友等社会组织比较少。世界各个文化强国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多元文化发展主体的培育,形成了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局面,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运用财税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我们在研究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世界文化强国的经验时发现,尽管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共文化建设,但是对文化发展所需资金,政府不是大包大揽,而是通过财税政策,鼓励企业、私人捐助。比如,美国早在1917年联邦税法中就规定对非营利艺术团体与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形成了公司和个人积极资助文化事业的热潮。
普遍推行经费分担、陪同资助的模式。所谓经费分担、陪同资助,就是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资以社会投资为前提,政府只负责向文化机构和艺术家个人提供“种子资金”,如美国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规定,对任何项目的资助总额都不超过所需经费的50%,这就迫使文化艺术机构主动寻找企业、基金会的资助。法国制定了《企业参与文化赞助税收法》《文化赞助税制》《共同赞助法》等一整套文化赞助税制体系,对文化赞助的性质、目的、范围、条件、形式、对象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鼓励企业参与文化赞助活动。
1984年英国议会批准了《关于刺激企业赞助艺术的计划》,明确“赞助”是指企业出于经营目的,借助艺术活动提高知名度、招待客户或职工、做广告宣传等。该计划规定,如果企业赞助艺术,政府将“陪着”企业资助同一项艺术活动,而且鼓励“新投入”,即企业第一次赞助,政府陪同等量出资共同用于新发展的项目,而第二次赞助,政府陪同出一半的资金,依此类推。
鼓励吸引民办公益文化机构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民办公益文化单位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支有生力量,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从事公益文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它们的积极性。
美国将文化单位分为营利性文化机构与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两类,前者交给市场,政府不控制也不分享其所有权,更不直接参与或干预其经营;后者是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求生存、求发展的,美国政府便通过税收政策或直接拨款,保护和支持这些组织机构。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著名的“501(c)(3)”条款,对非营利艺术团体与机构、艺术产业捐助者实行财产税和销售税的减免优惠,甚至在其寄发宣传广告等邮件时减免60%的邮资。美国的表演艺术机构基本分为音乐(含歌剧)、舞台剧、舞蹈三大类。据统计,20世纪末,属非营利机构的舞台剧团、舞蹈团、古典乐团和歌剧院,在本类剧团中分别占到52.7%、70.5%、87%;营利性表演艺术机构多分布在流行音乐和其他娱乐类,分别占到本类机构总数的86%和91%。
为了促进我国民办公益文化机构发展,需要突破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的障碍。一是为它们的登记注册松绑,允许民办公益文化单位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二是允许民办公益文化单位设立分支机构。三是让民办公益文化单位切实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申请获得免税资格,但在现实中,民办非企业单位几乎享受不到任何免税优惠。比如,按照规定,捐赠收入是免税收入,但是因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因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很难吸引到企业和个人的捐赠;再如,会员收入免税,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实行会员制,没有会费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免税,但是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民办非企业单位从政府得到的补助收入微乎其微,通常获得的政府购买服务收入还不免税。四是解决民办公益文化单位的专业人员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的困难。五是让民办公益文化单位享受小微企业的待遇,多数的民办公益文化单位属于小型微利组织,但由于是非企业就无法享受小微企业财税优惠和行政收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致使营利性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最低仅为10%;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却要按一般企业标准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
此外,建议政府部门改变公益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方式,由针对机构拨款改为针对项目拨款。这种拨款方式的好处:一是使各类文化单位在争取政府资金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给民办公益文化单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二是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财政资金不是用来养机构、养人的;三是在文化事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各类文化单位的竞争意识,不管是哪类文化单位,只要项目、活动有价值,政府就花钱购买。
鼓励文化单位组建行业协会、同业公会。英国的剧院同业组织为英国表演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戏剧界有两个同业组织,一是伦敦剧院协会,二是英国戏剧管理协会,它们是剧院老板、管理人员和节目制作人的同业组织。协会向会员收取会费,会费从250英镑到3000英镑不等,为会员提供单项服务额外收取费用。协会的使命是:处理劳资关系;为会员提供法律帮助;开展面向中央和地方政府、媒体的公关活动;维护演出市场的繁荣。协会主要组织如下活动来完成使命:每年举办伦敦戏剧博览会,联合伦敦地铁、铁路、公共交通、旅游、旅馆等公司和机构开展广告宣传活动,出版和发行刊物、小册子、单页介绍各种演出信息,向英国各类媒体提供演出信息;举办英国戏剧界最高奖——劳伦斯·奥利维亚戏剧奖,该奖由伦敦剧院协会于1976年设立;设立劳伦斯·奥利维亚奖学金,资助戏剧学院才华横溢但家庭困难的大二学生完成学业;发售剧院代用券,人们可以用该券在全国的150多家剧院兑换任何一场演出票。
美国有很多出版行业协会,如美国出版商协会、美国书商协会、美国大学出版联合会等。这些非营利的法人组织对出版业进行管理,发挥了维权、服务、沟通、公证和监督等作用。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应鼓励文化院团、文化机构自发组织起来,克服单一的文化院团、文化机构力量分散、资源有限的弊端,组建自我管理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发挥它们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沟通政府、沟通媒体、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文化单位组织观众成立“观众之友”等社会组织。欧美国家的文化单位大都成立了各种形式的“观众之友”。190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博物馆之友”——英国剑桥大学的菲兹威廉博物馆之友。目前,英国已有600多个“博物馆之友”。伦敦皇家美院之友有会员7万人,年会费超过100万英镑。“博物馆之友”所做的工作,一是为博物馆筹集资金,资助博物馆购买藏品及保护藏品,以弥补博物馆经费的不足;二是为博物馆提供义务帮助和服务。“博物馆之友”的会员可享受的优惠待遇有:观看展览预展、在博物馆闭馆后使用场地搞活动、使用博物馆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参观博物馆未对公众开放的地方,等等。
很多剧团也成立了“观众之友”。如皇家歌剧院成立的“考文特花园之友”有会员1.9万多人,每年会费和赞助可达到70多万英镑。会员每年交少量会费,每月可收到演出信息,可优先订票,可观看排练,参观后台,订购剧院杂志,参加乐团的聚会、联欢,甚至可自费随乐团出国访问演出。通过这些活动,密切观众与乐团的联系,形成一批基本观众并影响更多的人。
“观众之友”是指有组织的支持某个文化院团、文化机构的群众团体,是把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团结在一起的有效方式。“观众之友”实行会员制,会员缴纳会费。文化单位组建“观众之友”,一是可以通过收取会费、会员赞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单位资金不足的困难;二是培养了基本观众,任何文化产品都需要建立基本观众群,保证票房收入。
强化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扶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文化企业是文化市场的主体。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经营性行业事业单位仍然较多,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为了尽快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在文化市场主体建设上应坚持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眼于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努力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我国应允许其他行业的企业、股份制或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以资本为纽带,共同组建股份制的文化企业。一些距离意识形态较远的领域,允许国际资本进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本的国际化趋势十分突出。美国最大的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公司是由索尼控股的,美国著名的纪录片电视频道——探索频道是由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控股的。
【关键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文化强国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和经营理念的综合体。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灵魂,搞好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战略中来显得十分重要。也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战略里的必要性。
一、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国策中的必要性
1、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
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国策中是企业宣传贯彻文化强国国策的重要表现,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2、能够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声誉
一个企业也许会偶尔承担慈善方面的责任,比如地震捐款等,这些慈善行为会使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有所改善,但这不是持久的。然而,企业承担落实文化强国国策的行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文化的走向,这对人民的影响是深远切不可被磨灭的。同时,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员工影响深远,它能够使员工主动的,持续的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声誉。
3、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准确预警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文化强国的国策在实施中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完善。企业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的国策里可以预测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中的方法
1、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是文化强国国策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竞争,不仅仅是市场和产品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完善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之一。能否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成败。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视员工的作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要的地位。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价值,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完善制度,保障和健全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内部法规深刻影响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文化强国的重要国策要求企业保障和健全企业内部法规,使企业文化得到完善。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集中的体现。员工的言行都应该在被企业的法规和制度制约和规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制度落实和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在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文化的精神,健全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实现制度和文化的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统一,从而使员工既受价值化的导向,又有较为制度化的规范。
3、突出个性,增强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个性特色是由不同企业的不同文化价值的内涵和基本类型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强国国策也要求在实施文化强国国策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有特色的文化道路。因此,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该表现出企业所具有的个性文化色彩,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只有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将企业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国策相结合。
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政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中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急于一时就能够实现的,在实行的过程中,企业会出现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
部分企业盲目效仿其他成功企业,没有企业文化的个性。形式主义严重,浪费金钱,浪费精力。犯经验主义错误,忽视企业现状。将企业文化与实际生产相脱离,文化建设成效不大。片面的将企业文化当作“老板文化”而不是把它作为发展战略。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约束、调节、凝聚和激励的功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功的企业都有着其成功的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让企业文化跟上时展的步伐成为企业家们新的课题。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里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含义,将企业文化上升到时代的高度,让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文化带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
摘 要 本文从“体育文化”视角,从历史由来、科学内涵、判断标准阐释体育强国内涵,发现中国发展强国的重要缺失―文化软实力;从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文化竞争力两方面入手,分析我国进行体育强国文化建构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传承问题。认为我国要建设真正的体育强国,必须促进包括体育物质、制度、精神等各文化的回归。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软实力 体育文化 文化竞争力
一、体育强国的概述
(一)历史由来
我国正式出现“体育强国”一词是1964年《体育参考》中的《朝日新闻》“分析东京奥运会各项比赛”译文。文章谈到:“赫尔辛基奥运会后,美苏成为世界两大体育强国。”当时涵义是奥运会上的名列前茅。
“体育强国”与“体育大国”的涵义是动态的,经历了“奥运会上名列前茅”、“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为主”、“综合体育实力超群、体育软实力突出”等几个阶段 。
1.2 科学内涵
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领先于其他的国家。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体育产业、体育科教等构成了体育强国的支撑系统:体育威望、国际体育话语权等是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表现。
(二)判断标
1.大众体育普及程度高
各体育强国都体现出国民健身意识强、体育人口占比例较高、体育场地充足、健身组织完善等特点。
2.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强
世界大赛是综合较量。世界各大体育强国都利用多种途径提高本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力争在世界大赛获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3.学校体育受到政府重视
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特殊作用,积极推行体育教育计划,配备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把体育课列为必修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
4.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在当今社会,体育产业正以其产值高、污染小、劳动密集等优势,成为体育发达国家极富活力的朝阳、环保产业。
5.体育软实力强
通过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运行和体育文化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体育强国最为主要的软实力。特色体育文化,广泛的体育外交等,都为国家体育发展扩大了影响。体育软实力建设为增强、展现体育硬实力创造了内、外部条件。
二、中国发展体育强国的缺失――文化软实力问题
世界体坛依然以欧美西方文化一元主宰,在世界体坛缺乏更多的话语权。 《奥林匹克》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体育与文化,教育均衡发展。可见,文化之于体育,之于奥林匹克运动,强化中国体育软实力意义重大。
三、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建构
(一)文化基因―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可以说是体育文化的基因,直接影响我国发展体育强国的整个文化建构。
中国整个传统文化的价值思想,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也成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以人为本”。尤其大众体育是一种互补的体育文化。 因此,在实现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中国体育文化本质的发展逻辑,以异质同构的态度发展世界多元体育文化。
(二)文化传承―体育文化竞争力
北京奥运会是对中国文化模式的元素基因的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
中国要成为体育强国,就要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和爱、和美”的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远”的精神进行文化的补充和发展,打造了一条中国体育文化模式向世界的通道。
四、促进体育各文化回归
长期只追求竞技体育成绩,直接导致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呈现出相对的滞后性。体育文化的落后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作为物质文化,是指以人体这一物质形态为对象,利用场馆、器材等体育手段,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我国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远不如其他国家。据统计人均只有0.01m2,选择在公园、马路边锻炼的人达到40%。
(二)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又是一种制度文化,人们的体育行为习惯需在制度的规范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文化品牌,“”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三)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还是一种精神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影响。
身体教育包括生理学知识教育、健康教育等。也有人认为身体教育包括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 教育要追求人的总体和谐,身体是人的物质性支柱,它能否健康地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幸福感与成就。
参考文献:
[1] 曹守和,赵玉梅.“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5-18.
[2]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3-8.
[3] 袁大任.强化中国体育软实力可选方案[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2.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体育强国;国际亲和力;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91-04
1 前 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最后都要归结到文化上面,体现为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自信与尊严,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未来发展的路途。探讨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体育强国构建,不仅有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用文化涵养我们的心智,从思想和心灵上给一个民族“强筋壮骨”。以体育为载体来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扩大体育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提高体育产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强盛发展的重要前提。
2 何谓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软实力的来源有四个方面,即制度、价值观、文化和政策,实际上四者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文化。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即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能力。它来自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政策对他国、他人的吸引力。如何发展本国的软实力,各国有着看似不同、实则相通的思路。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软实力之所以为软实力,在于它的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具有软性、温和、隐蔽、渗透的特征,适用感染和教化等途径。表面上文化似乎很“软”, 看似柔弱如水,但其也蕴含着“水滴石穿”的不可忽略的坚强的力量。由此,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也曾经说过,政治、经济是文化之表象。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危机,不仅是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衰退、社会的腐朽,最根本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没落。探究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巨变与前苏联的解体,其文化是内因。可以说,建立军事强国不如建设文化强国。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一个国家形式上的灭亡,不过是最后的结局,而其深层原因必定是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先告衰亡。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显得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3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体育强国构建
3.1 通过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构建体育强国
3.1.1 国家形象的涵义
国家形象(Country Image)是指特定国家的外部国际公众通过复杂的心理过滤机制,对该国的客观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为)形成的具有较强概括性、相对稳定性的主观印象。[2]国家形象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界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诸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国际社会对其的解读、认知和评价,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是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不但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有助于向外界展示国家独特而个性鲜明的一面。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国与世界各国展开友好交流和合作,争取更多发展机会的一个重要前提。国家形象并不仅仅是外在“形象”,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内容是核心,是基础,它决定形式,并通过形式表现出来。2006年5月,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文化影响力的一些国家文化及其形象符号,其中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的就有“少林寺”、“功夫”,这些跟体育有关的词语。可以看出,体育实力也是国家形象的一种具体表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奥运赛场的频频奏响,奥林匹克舞台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育大国和强国,在国际社会中眼中,中国的形象也日趋强大。
3.1.2 大型体育事件提供了国家形象塑造的机会
由于体育活动可以超越世界上不同语言、 政体、宗教进行交流和合作。因此在国际交往中,体育成为展现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传播和平与友谊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并以其独有的魅力、不断扩大的影响和持续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活动,使世界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体育赛事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平台,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契机。国家体育水平及其传播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基础,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51 枚金牌,全世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体育大国, 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迅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大国。可见,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胜负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竞技水平,而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国际关系的博弈中,时有依托体育成就来维护国家利益的现象。如体育曾在美国、日本、 德国、前苏联等国的战略崛起过程中都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种竞技形式,一场体育比赛,甚至于一个运动员,通过传播,都可以作用于国家形象,影响和推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这在中外体育传播史上是不乏先例的。1964年日本通过准备和举办奥运会,创造了“东京效率”,为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创造了契机与奇迹;韩国则通过举办1988年的奥运会,创造了“汉江奇迹”,争取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为其日后的经济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2008年奥运会从申办的那一天起就肩负起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美誉度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型体育事件往往能同时成为一个国家升华民族精神的亮点、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拉动经济起飞的支点,其作用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胜过纯官方的国家形象塑造和宣传活动。
3.1.3 凭借大型赛事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体育在竞技上体现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用不着语言上的沟通,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语言。它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无可比拟的价值。因此,借助体育的影响,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国家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早在中国古代,体育就是一种传播本国文化、树立本国形象的有力途径。唐中宗景龙四年,李隆基带领唐朝皇家队与到长安迎亲的吐蕃队进行了精彩激烈的马球比赛。唐朝皇帝在场上“东西驰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威名远扬。第二年,吐蕃王加倍供品朝拜。西汉以后我国的六博棋传入印度,唐朝时马球、围棋等传入日本,并迅速传播开来。[3]而在今天,体育传播作为快速且高效塑造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已经远远超过体育传播本身的意义,已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价值的核心。如对北京奥运会的传播和体育新闻报道,让全世界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平等、友善的伙伴,是一个可以相信、可以依赖的朋友,我们的国家形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和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重信、守诺、开放、透明的国家形象,也展示了充满活力的中国改革创新的形象和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我们应凭借在大型赛事的良好表现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激发外国公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消除他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今世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某些国家之间的政府对话大门关闭,而体育交流的大门往往成为了化解国家间矛盾与争端的重要通道。因此,要构建一个体育强国,就应善于凭借体育这个载体来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树立威信并获得信赖。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不仅涉及国家行为,也涉及公民的个人行为。毕竟,中国国际形象的质量与所有中国人素质有重要关系。[4]如北京奥运会成功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就展示了中国人民热情、友好、文明、礼貌的东道主形象。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的官员、裁判、运动员、观众等的言行举止同样也会被看作是中国人的文明水平的代表。2010年11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60公斤级的赛场上,曾出现了一幕感人的画面:在中国运动员高峰与伊朗选手扎林科拉伊争夺铜牌的比赛结束时,右腿膝盖受伤的扎林科拉伊表情痛苦地倒在地上。虽然在比赛中对方还曾因咬了自己而被判罚,高峰仍然友好地伸出双手将其抱起来送下赛场。这一体现了公平竞赛和体育精神的友好举动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媒体的广泛报道,高峰也因此荣获了该年度“世界公平竞赛奖”中专门表彰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公平竞赛行为的“顾拜旦奖”,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获得该项殊荣。高峰的获奖是国际体育界和新闻界对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良好道德风尚的高度认可,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员公平竞赛、展示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国家亲和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此可见,要建设体育强国,就不能忽视对体育事业从业人员以及国民的文明素质的提升,这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措施。
3.2 通过扩大中华体育文化影响力构建体育强国
3.2.1 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
在体育文化领域,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是体育强国必须具备的一个特征。增强中华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体育文化。中华体育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性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深入挖掘民族体育文化中有益的思想养分,滋润孕育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是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文化内源,是中国体育屹立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立身之本。在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国父甘地曾有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话至今被印度人为圭臬。在今天,对于该如何发展体育文化,也颇有借鉴意义。在文化战略上,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做好发展体育文化的工作,传承是基础,而创新则是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体育文化的丰厚资源,挖掘和保护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增强中华体育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善于从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我国体育文化具备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人生态度、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等是能得到世界承认的特点,我们可以以此来与世界各国建立起信任关系。我们还应利用日益拓宽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研究借鉴国外一切于我有利的文化成果和有益经验,推动中华体育文化与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相互融合,通过各种途径彰显我国体育文化的精华,扩大我国体育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3.2.2 通过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纵览中外历史不难发现,一个强大国家的兴起,往往都会在国际上掀起相应的文化潮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如马其顿的崛起,将希腊文明传递到从地中海到印度河流域等欧亚非广大地区。因此中国要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就一定要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如何通过文化交流来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输出中国的体育文化。
(1)利用体育是国际“通用语言”的特点,通过大型体育赛事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在信息社会,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文化传播力不强阻碍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5]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独特魅力的文化内容,也取决于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体育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参与意识,现场的体育活动或比赛更为受众提供了其他媒介所不能提供的实际、具体、生动、可视性极强的场景,所传递的信息更具冲击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拓宽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与管理,使之成为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体育文化影响力的新引擎。
(2)对我国的国际体育明星、体育品牌进行“文化包装”,利用他们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体育原本就是融化文化坚冰的最佳利器,而一个明星英雄则是拉近距离的促进。当姚明来到NBA,美国人见识到他们另一项值得自豪的国球也有了中国人的杀入,他们对中国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汉字、功夫、兵法等等,这些中国元素现在也越来越影响美国人的生活,不得否认,姚明开了个好头。
(3)通过把代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育书籍、体育影像产品、体育电子刊物翻译成多国语言进行文化输出。中国当代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政策的出台,主席“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号召的提出,都为中国体育文化的输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体育文化输出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利用产业化提高文化输出“势能”。如把凝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中国传统武术、五禽戏等项目进行产业化推出。同时要注意,对外进行中华体育文化输出的目的,是要让西方了解中国体育文化、认同中国体育文化,进而接受中国体育文化,最终达到能够在世界体育文化大家庭中发出中国体育的声音。文化输出是渐进、持续发展的过程,只有长期不懈进行文化交流,才能使西方人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接受到接受,从接受到欣赏,从欣赏到积极参与。电影《少林寺》、《李小龙传奇》在海内外热播,这些都说明传统武术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中华体育文化对外输出,可以传统武术担当先锋。当中华体育文化融入各国人民的生活时,其国际影响力就不言而喻了。
3.3 通过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构建体育强国
3.3.1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2011年2月18日在京《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蓝皮书认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落差较大。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0%以上的水平。世界文化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占34%;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和澳大利亚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这也就是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国家文化产业尚如此,体育文化产业就更不用说了。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国外,软实力研究常常是为体育文化产业服务的。由于体育文化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度,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所以很多发达国家都把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加以研究、培育和提升。通常来说,在一个市场要推广一件产品,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对产品进行宣传、包装和促销,让它产生高额的附加值以后再推广市场。体育也一样,不管是推广体育运动项目,抑或包装一位体育明星还是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都需要融入体育文化,用文化对体育明星、体育旅游产品进行精致的包装,再推向市场就水到渠成了。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之所以发展缓慢,对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缺乏创造力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者本身引起,从事研究理论的所谓专家,与外界接触不多,缺乏实战经验,如果体育文化研究者与体育相关企业、体育经纪人、旅游公司等相关行业是没有联系的,这样就会产生懂体育的不懂文化,懂文化的不懂体育的严重后果。这样就会极大地限制了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阻碍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3.3.2 提高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6]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经济领域一个重要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是一种利用体育文化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文化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和经济部门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认为,体育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生产和销售音像制品、书报刊、影视、艺术品、文物、运动器材、健身器材等以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体育产品的行业和以劳务形式出现的体育文化服务行业,如:演出、娱乐、文化艺术教育、文化经纪与、体育竞赛、体育表演、健身娱乐等行业。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标识。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以下途径可提高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走出受制于人的困境,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发挥创新智慧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因此要善于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以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竞争力。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体育文化产业不仅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管理方面也要实现制度、行业法律法规、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
(2)要重视对体育文化知名品牌的塑造。知名品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通常由文字、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要发展,要使优秀的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要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文化品牌”。[7]放眼世界,所有知名的体育品牌无一不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阿迪达斯强调德国意志和品质,而耐克则强调美国的自由和梦想。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产品也将失去灵魂。因此,我们要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将品牌文化作为品牌战略的切入点,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塑造品牌,推出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体育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文化品牌,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引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使体育文化品牌得到不断提升、辐射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才能确立体育强国的形象。
(3)要重视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创意,而创意来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不能建立一支适应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展体育文化产业需要两类人才:一是文化体育专业人才;二是文化体育经营人才。而人才的获得可通过整合我国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资源优势,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如在一些院校开设与体育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还可通过人才交流的途径,加强国内、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体育强国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除了要做好上述的工作,还要注意拓宽用人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健全文化人才的服务机制,积聚和使用各种文化体育人才,营造人尽其用的和谐环境,这样才可以做大做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达到体育强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2]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胡怡,金雯雯.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
[4] 王希.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0,(1):8.
[5] 杜超,王松华.文化资源转化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2008(04):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