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列子学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列子学射范文第1篇

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第63卷第3期(1999年秋季号)发表了M.默希特博士(以下简称“默”)采访以色列著名学者埃斯温·梅扎罗(以下简称“梅”)教授的全文记录。在这次谈话中,梅扎罗从“社会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概念出发,认为当今世界均处于资本体系之下,资本主义只是资本体系的一种特定历史形式,而苏维埃型的制度也只是通过政治手段攫取“剩余劳动”的“后资本主义”。当前,资本体系正走向穷途末路,迫切需要转向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革命应该是一种“社会革命”,而不仅仅是颠覆性的政治行为。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默: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经谈到了许多资本主义的危机;其中哪一种可以解释现时代的危机?我们能否把它们归结为一种?

梅:是的,在根本上你可以把它们归结起来。然而,首要的是保持一种关于资本的全球视野。颇有意思的是,人们最近才发现自己生活于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而这对于马克思来说,一直是不言自明的。在我写的《社会控制的必要性》(1971)一书中,我曾详细地讨论了“全球化”的问题——虽然我没有使用这一术语,而使用了“社会总资本(totalsocialcapital)”和“总劳动(totalityoflabor)”这两个与“全球化”相当一致的概念。讨论资本体系,其概念框架只能是全球性的。资本绝对不会自我约束。不从根本上资本体系,你就无法找到能够制约它的反作用力。因此,资本必定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路线和逻辑。它必定包涵整个地球。对马克思来说,这一直是明了的。

其他危机类型(如利润率降低等等),是从属于资本的全球扩张逻辑的。因而,你能够在全球水平上把他们连接起来。资本体系是由许多独特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间充满了矛盾。你面前有许许多多的资本,它们既在国家之间,也在任何国家社会之内相互对立。事实上,单个国家社会之内的资本多样性,正是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后者构成了自由主义斗士所标榜的虚幻的自我形象。资本并非一个同质性实体——这一事实使整个“全球化”的问题变得极端复杂。实际上,我们面前有许多分歧和矛盾,“社会总资本”是一个能够把资本的多样性与其矛盾统一起来的综合概念。

从另一方面看,“总劳动”也不能被理解为一个同质性实体。在既存的历史条件下,只要资本体系依然存在,劳动各部分之间就必然矛盾重重,相互对立和竞争,而不仅仅是与个别资本相对抗。这是我们今日的困境所带来的悲剧之一。仅有诅咒是不能消除它的。它们最终都要通过资本的本性和机制本身来加以解释。资本是一种立足于社会对抗之上的无法超越的矛盾体系;它充满了对立,基础就是资本对劳动的结构性支配,因此,必然充溢着各部分之间的分离。

但是必须牢记的是,我们谈论的是一个自动扩张的体系。全球资本体系的自动扩张趋势意味着它不得不成为一个总体的、内在关联的同时也是矛盾重重的体系。这样一个普适性结构有它自身的逻辑。它的无可阻挡的扩展,总要伴随着内在的结构性规则和限制。

默: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以及他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否还有效?

梅:马克思概念框架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在目前我们大多数国家中社会经济再生产条件下,我们拥有一个必须自我调节的市场体系。然而,必须发生内在的变化,否则调节就是无法实现的。假如资本拥有一种控制自身扩大再生产的直接的政治方法,真正的内在变化将是多余的。这一再生产的过程能够在政治决策的基础上多多少少得以武断解决,正如苏维埃型的资本体系所实际表明的。是以政治的方式还是以经济的方式攫取“剩余劳动”,这是一个次要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在于,在所有可知的各种资本体系下,“剩余劳动”必须由一个凌驾于并且结构性地支配着劳动的独立组织加以攫取。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基本的概念是“剩余劳动”,而不是人们经常所误解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及其再分配和实现的形式,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完全是根本性的。然而资本体系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一类。曾经——实际上直至今日——存在过资本体系的多种形式,它们不能被简单地描述为资本主义。

你知道,许多人曾试图把现已崩溃的苏维埃体系界定为“国家资本主义”,我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苏维埃体系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而是“后资本主义”。这一体系通过一个独立的组织,结构性地支配着劳动,从事着对剩余劳动的政治榨取,因而仍然在攫取剩余劳动的基础上运作。苏维埃型体系是资本体系的独特历史形式,在其中,剩余劳动的攫取必须通过政治加以控制。

默:在什么情况下“价值理论”会失效?

梅:“劳动价值理论”只有通过激进的社会主义转型,才能不再起作用。为了取消“劳动价值理论”,你必须取消任何外部组织对剩余劳动的榨取和分配,不管这种组织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换句话说,只有人们支配了他们自身的活动和活动成果的分配之后,我们才能谈论社会主义。因此,如果某个独立的组织仍然控制着剩余劳动的榨取和再分配,那么这种社会主义的建立就是不可信的。

我们必须把资本当作一种控制社会循环再生产的历史的决定方式。这是资本的基本含义。它无处不在。栖身于当前的环境之下,你很难想象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不被资本所支配。这就是“劳动价值理论”之所以在资本无所不包、调节过程本身根本没有理性之时必定有效的原因。

下面的事实使转型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从资本一统天下转到一种极为不同的体系,是一段艰难的历史时期;期间,“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极为不完整的。这正是苏维埃型的资本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

默:今天的无产阶级在哪里?它将在社会转型中扮演什么角色?

梅:把社会转型的力量局限于体力劳动工人,显然不是马克思的本意。他曾谈到,经过社会的两极分化,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无产阶级化”。因此,决定的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无产阶级化的过程。这说到底就是:在绝大多数人被“无产阶级化”并且陷入无力之极的状况时,谁能够控制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现在,当你谈到发展了的“无产阶级化”概念时,它意指某些群体在劳动过程中曾经享有的极端有限的自的衰弱和丧失。

控制着文化和智力走向的资本体系的鼓吹者们,喜欢用“蓝领”和“白领”的区别来否定马克思,认为在我们的社会里,“蓝领”体力工人消失了,而那些享有更多的劳动保障的“白领”已经上升为“中产阶级”。然而,如果你环顾一下世界,抓住“总劳动”这个关键概念,那么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工人仍然属于“蓝领”阶层。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之间的历史的变化关系,而是资本和劳动之间那不可逾越的根本的社会对立关系。这不是哪个特殊劳动阶层的问题,而是资本与总劳动的对立问题。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历史阶段,不管其社会经济的状况如何,所有阶层、所有部门的劳动者都是资本的敌人。

默:马克思理论的哪些方面显得脆弱,因而需要更新?版权所有

梅:的框架永远需要更新。我们在最近的过去所目睹的、根源于本世纪初的转型态势,马克思做梦都没有想到。归结到一点,这涉及资本体系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方式问题,它居然能够推迟其自身矛盾的展开和成熟。马克思没有置身于一个能让他研究国家干预在延长资本体系生命期方面的各种形式和最终局限的环境中。事实上,国家在当代资本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比以前更大,比如战后25年凯恩斯主义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发展。

马克思谈到过的“资本人格化”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在讨论个体资本家时使用了这一概念,因为他那时找不到别的形式。然而,他极具洞察力地看到了,资本体系的主导成员是那些被资本人格化了的人。在资本的客观制约下,他们只能如此作为。

“资本人格化”是必须服从的,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它把源于资本逻辑的客观制约强加于工人。这一点,与理解以下事实密切相关:在20世纪,我们目睹了多种多样的“资本人格化”形式。马克思仅仅知道一种资本人格化的形式,即个体资本家。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不同的形式、并将在未来继续看到一些新的、意料不到的变化,正如全球资本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所显示的。

由于资本无处不在,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果我们想取得任何成功,就必须通过艰难的、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把资本彻底清除掉。立足于永恒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转变事业,不管多么困难,都必然与这点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不让潜在的资本人格化横行于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之中,不管其形式如何新颖,我们必须专注于创立和成功地确立防止资本人格化死灰复燃的必要措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的框架必须不断更新,使之能够应对“历史的狡计”的错综复杂的扭曲和转变。

默:“社会主义运动”是否指“革命”?

梅:如果我们把革命这一概念界定为社会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的、持续的革命性转变,那么它仍然是非常重要并充满活力的。在许多著作中,马克思都是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使用革命这一概念的。他说,过去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之间的巨大差别在于,过去的革命本质上都带有政治的特征,旨在社会的统治集团,同时置绝大多数人的结构性的依附状态于不顾。

打破或多或少的头颅,从事于颠覆性的“猛烈攻击”,是政治舞台上经常发生的情景,也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即使到最近,人们还在这一意义上界定“革命”概念。现在,从痛苦的经验中我们知道,它是于事无补的。沿着这条道路走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曾说过的“社会革命”。

列子学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轨运输;滑靴式;自移;列车

1、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全国大多数煤矿矿井辅助运输采用胶轮车运输,而综采工作面顺槽设备列车移动采用的是在巷道铺设轨道的运输方式,与我们提出的无轨化运输模式相冲突。同时,为了杜绝在顺槽中轨道运输发生掉道、跑车事故,减轻职工强度,提供安全的作业场所,急需研制一种安全、高效、无轨式的设备列车。我们研制开发了适合煤矿无轨运输下的综采工作面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及配套的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为实现综采工作面顺槽设备安全高效移动提供保障。

2、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的工作原理

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主要由滑靴式平板车、导向推杆、推移缸和压紧(抬底)缸、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等主要部分组成。滑靴式平板车与导向推杆分别水平置于综采工作面巷道的底板上,推移缸斜置于滑靴式平板车的前上部和导向推杆的后端,用于驱动滑靴式平板车和导向推杆的前移;压紧(抬底)缸竖直置于滑靴式平板车和导向推杆之间,在平板车前移时,用于压紧导向推杆,抬起平板车。

滑靴自移机构的工作包括两个步骤:1.初始状态:此时(抬底)液缸,缸杆收缩,其前端脱离导向推杆,推移液缸进行推移一个步距,使导向推杆前移一个步距;2.移动状态:然后压紧(抬底)缸杆伸出,其前端压紧导向推杆,推移液缸进行收缩,推动滑靴式平板车前移一个步距,恢复初始状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进行,使平板车逐步前移。该滑靴自移设备列车中,滑靴式平板车装载有电缆、液压泵、电气设备及电缆运输槽等,其中电缆运输槽上端的横梁高度可以通过液压立柱调整。

3、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的结构设计及主要技术参数

3.1总体结构

煤矿井下常用的设备列车有轮式设备列车、有轨绞车钢丝绳牵引设备列车、胶轮平板车、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等。我们研制开发的滑靴自移设备列车主要由滑靴式平板车、导向推杆、推移(抬底)千斤顶、电缆槽、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等部分组成。图1为该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总体结构图。

3.2主要技术参数

3.2.1滑靴式平板车的基本参数

在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总体结构图1中,滑靴式平板车作为该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承载部分,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其它电气、机械部分及设备都安装在平板车上。平板车由工字钢以及厚钢板焊接程的框架结构,采用厚钢板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机车的黏着质量。

滑靴式平板车内各部分的布置既要考虑结构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各结构件之间载荷分布的均匀性,该滑靴平板车中含有推移缸和压紧缸,推移缸和压紧缸所需的最大泵站压力为31.5MPa,可满足平板车的正常运作。推移缸所作液压推移控制为列车控制方式;滑靴平板车底部的导向推杆与推移缸相连,导向推杆随推移缸的往复运动而运动。图2为装配有推移油缸的滑靴式平板车的三维实体图。

3.2.2推移油缸(M126-TY160/105)的基本参数

在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总体结构图中,推移油缸为下图3中的②,图10为该推移油缸的俯视图。推移油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它的功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推移油缸包括普通形油缸的缸体、活塞杆、推进油口及移进油口,其结构特点是,在缸体的末端设有安全阀,安全阀进油口可与推进油口相连接,安全阀的出油口与移进油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节能效果显著、受力合理及内泄漏小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减小推溜力增大移架力的问题。

推移油缸的活塞杆外连推移杆,推移油缸和压紧油缸均为国标部件,在设计该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总体结构时可方便地进行选用和调试。推移油缸的缸径和杆径分别为160mm和105mm;行程900mm;推力和拉力分别为633kn和360KN。

3.2.3压紧(抬底)缸(M126-QTJ/125/90)的基本参数

在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总体结构图中,压紧(抬底)缸为下图4中③。压紧缸位于滑靴式平板车的上端,与滑靴式平板车的上部垂直;压紧缸底部通过螺钉与滑靴式平板车联接,是实现抬底座的关键部件,其结构为双作用结构,主要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导向套及密封件等组成。推移缸和压紧缸所需泵压均来自于泵站。压紧缸的缸径与杆径分别为125mm和90mm;行程240mm;推力386KN。

3.2.4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

在滑靴自移设备列车的总体结构图中,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为下图5所示。该滑靴自移设备列车中设计的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可解决综采工作面电缆、管路前移、悬挂时与工作面推进度不能同步的问题。

该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结构部分可分为前段、中端、后段。在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上制造了柱窝用于放置液压单体立柱,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工况条件下可能会导致该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中电缆悬挂设备不能设计成同一高度的悬挂拖车。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高度0.5米,宽1.2米,长4.5米,对底板平均比压1.0-1.5MPa;列车采用牵引控制,自重约1.5t,配套游动滑车12个和固定滑车2个。该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的运输方式为由列车牵引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与其他列车采用销轴连接,通过牵引架与滑靴平板车连接,这时只需给滑靴平板车上的推移缸和压紧缸供压,平板车便可实现行走,从而带动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同步运行。配备的电缆运输车一套,其载重量为直径60mm的电缆16根。同时,该滑靴导轨式电缆拖车上能存放27米电缆,可以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敷设电缆和管路,27米的电缆在工作面完成9个循环以上后可集中移动设备列车一次,并且电缆拖车也可以根据矿井敷设电缆、管路的距离增减。

4、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的技术创新点

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主要以工作面乳化液介质作为动力源,采用液压迈步自移原理和滑靴式底盘,使设备列车的底盘和导向梁互为支点,实现了单独(整体)自动前移,成功解决了跑车、掉道等弊病,省去了频繁铺轨和频繁牵引的运输作业等难题;并形成了一套关于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⑴采用液压迈步自移原理,使设备列车底盘和导向梁互为支点,实现了单独(整体)自动前移。

⑵采用工作面乳化液介质作为动力源,简化了设备列车构成系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⑶采用滑靴式底盘,实现设备列车无轨自动前移,解决了通常有轨式设备列车靠回柱绞车牵引所引起的跑车、掉道弊病,使设备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最大可满足12度的坡道上应用,不存在设备列车自滑移问题。

⑷配套研究的滑靴导轨电缆拖车,在其拖车上制造了柱窝用于放置液压单体支柱,并将电缆输送机悬挂在单体柱横梁上,可存放电缆27m,即至少保证工作面完成9个循环后集中移动一次设备列车,且电缆拖车可根据电缆、管理的距离增减。

⑸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运行时机动性、整体性强,可随时移动,缩短了设备列车移动时间。

⑹可根据工作巷道的生产条件设计制作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滑靴式自移设备列车。

5、成果的效益与推广价值分析

5.1经济效益分析

该成果应用于霍州煤电集团公司下属矿井后,原煤单产提高了10%,操作人员降低了50%,材料投入节约20%,设备投入降低25%,设备移动速度提高65%。累计新增产值49767.72万元,新增利税12441.93万元,节约费用1235.6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3677.53万元。

列子学射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以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岛敦在世期间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名人传》为研究对象,打破既定思维模式,以后现代文本观念――“互文性”的视阈去观察其文本形式与其它文本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关系,探究作为后文本的小说文本的增值与嬗变,以释放其中可能存在的多种文化意义。

关键词:中岛敦 互文 中国 《名人传》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互文性”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阐释理论,一般是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互相交织、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关系。“互文性”理论最早是由法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多娃(Julia Kristeva)提出和论述的。她是在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的对话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互文性”这一概念。克里斯多娃认为,“文本是众多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文本来……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拼凑,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确实如克里斯多娃所言,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在某一文本中,作为符号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语言信号都是前文本语言信号的重现。因此,我们能“听见”一文本中所交织出现的其他文本的声音,而世界上的语言和文字都有这种“寄主”和“寄生”同时共存的影响关系。可以说,一切文学作品皆具互文性,在每一个文学作品中之中,都会存在吸收和转化于其他文本的要素。

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岛敦出身于日本东京的一个汉学世家,其祖父、两位伯父以及父亲都有很高的汉学造诣。受此影响,精通汉学并广泛涉猎中国古代典籍的中岛敦创作出了《山月记》、《李陵》、《名人传》等一系列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其中《名人传》(1942年)是中岛敦在世期间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分析该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中岛敦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陆续出现众多对《名人传》进行评论的的著作与论文,但是它们主要是集中在与其出典之间的简单且模式化的“影响研究”,以及探讨其作品中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关系等封闭的、孤立的文本研究等方面。而当我们打破这种既定思维模式,以后现代文本观念――“互文性”的视角去观察《名人传》时,既可以挖掘出其文本形式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关系,还可以探究作为后文本的小说文本的增值与嬗变,以释放其中可能存在的多种意义。

一 利用前文本,拓展文本想象空间

众所周知,《名人传》主要取材于中国古典文献《列子・汤问》中的“纪昌学箭”故事。而这种有原文本可依的“引用、套用”,正是“互文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说影响研究所揭示的是中国典故与《名人传》之间的渊源关系和承续关系的话,那对前后文本的“互文性”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阐释《名人传》在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多种可能性,探究其文论话语的文化底蕴。

其实,在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岛敦之前,早有中国唐代李瀚在其被后人视为蒙书杰出之作的《蒙求》中,“嵌入”了“纪昌学箭”的故事,是为“纪昌贯虱”。据资料所载,《蒙求》在中晚唐时已流传到我国边陲以及国外,并出现多种抄本。另据日本编年史书《日本三代实录》载:“是日,皇弟贞保亲王于披香舍始读《蒙求》。”即《蒙求》在878年已被携至日本,并成为日本皇室广为诵读的典籍。由此可见,中岛敦在创作《名人传》时,所依的原始文本确实是《列子・汤问》中的“纪昌学箭”,可到底是不是《蒙求》中的“纪昌贯虱”让他去追寻原文本的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在《名人传》中,他同时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文本,那就是《蒙求》中 “养由号猿”的出典《战国策・西周策》。《战国策・西周策》中有如下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而在中岛敦的《名人传》中,开始部分即有这样的描写:

赵の邯郸の都に住む纪昌という男が、天下第一の弓の名人になろうと志を立てた。己の师とむべき人物を物色するに、当今弓矢をとっては、名手・飞卫に及ぶ者があろうとは思われぬ。百步を隔てて柳叶を射るに百百中するという达人だそうである。

(在赵国的都城邯郸,住有一位名叫纪昌,立志成为天下第一名射手的男人。在遍寻各地,诚求名师的过程之中,他发现,高手飞卫的弓箭之技艺在当今天下无人能及。他就是那“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高人。)

毋庸置疑,《名人传》的这“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并非来自《列子・汤问》,而是《战国策・西周策》,而引用该文本的契机或为《蒙求》中的“养由号猿”。通读《名人传》,我们还会发现在这篇珠玉之作中,多处可见中岛敦移植自中国典籍的“信号系统”。如《列子・仲尼》中的“心凝形释,骨内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庄子・外篇・田子方》中的“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又如《淮南子》中的“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而拥柱号矣,有先中中者也”。

中岛敦笔下的纪昌确实是来自《列子・汤问》,他也是以“真名实姓”来到了《名人传》的舞台之上。可是他更挟《战国策》、《淮南子》中有“养一箭”之美称的“养由基”之威,也曾像《庄子・外篇・田子方》中的“列御寇”一样去追求“不射之射”,只是在“修身养性”之后,终如《列子・仲尼》中的列子一样,把“身外身内都忘得一干二净”。

“互文性”理论就是这样揭示着文本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及可能性。正如法国学者蒂费纳・萨莫瓦约(Tiphaine Samoyault)所言:“正如新欢唤起对旧爱的回忆,新文学使得我们对文学的记忆油然而生”。他还进一步阐述到:“互文手法使文本产生新的内容,这使得文学成了一种延续的和集体的记忆”。也正是通过这种“互文”,读者的想象得以拓宽,遐思无限。

二 文本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的互文循环

《名人传》中有三个主要登场人物,分别为纪昌、飞卫、甘蝇。而“名人”这一形象不是通过哪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互为师徒系谱的的三人文本互文、指涉而建立起来的。而这三个人物最后又统一为一个文化意象――“至人”。中岛敦就像一个导演穿越剧的高手,让纪昌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之间。这种交错的时空、过去与现在的碰撞和摩擦、交互的文本更迭循环构成对话的基本条件,为文本创作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

无论从师学艺五年进步神速的纪昌,还是人称天下第一弓箭手的飞卫,再加上深谙不射之射之技艺的神秘老人甘蝇,这三人都堪称“名人”。就是这样的三个人以对立、对峙这样的形式进行着对话、交流,既体现了文本的多元性,又让人从三者命运的循环中去感受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

对于纪昌和其师父飞卫的对峙,中岛敦做了如下描写:

一日たまたま郊野において、向うからただ一人步み来る飞卫に出遇った。とっさに意を决した纪昌が矢を取って狙いをつければ、その配を察して飞卫もまた弓を执って相ずる。二人互いに射れば、矢はその度に中道にして相当り、共に地に坠ちた。地に落ちた矢が尘をも扬げなかったのは、人の技がいずれも神に入っていたからであろう。

(一天,纪昌与飞卫在郊野不期而遇。纪昌突然心生杀意,想举箭拉弓射杀飞卫。而已察觉的飞卫也立刻取弓反射。射出的二枝箭在空中交会,箭头相碰双双落地,没扬起星点灰尘,这说明二人的技艺都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了。)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纪昌和恩师飞卫的对峙看成是他自己内心的自我矛盾冲突,是他在和自己的命运所做的激烈斗争。虽然这是永远没有输赢的一场“对话和交流”,但是正是这样的一种结局促使他去寻求另一种人生,走向了寻找师祖甘蝇的道路,即寻求真正自我的道路。《庄子・知北游》中有一句话:“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句话告诉人们要懂得“无为自然”。这不是消极的想法,而是说要遵循现实世界的自然法则和运动规律。当然要想达到这种境地,是要去经历各种事情的。在《名人传》中,中岛敦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个系谱:(鲁莽妄为的)纪昌――(箭艺高超的)飞卫――(不射之射的)甘蝇――(至为不为,至言不言,至射不射的)纪昌。这是一种多重人生的互文性体验的设定,也是作家中岛敦自己不断追求自我的缩影。

三 “纪昌”与“李征”、“苏武”等人的互文延续关系

从《山月记》中的那个异化为虎、走向本我不归路的李征,到《李陵》中宠辱不惊、从容淡定的苏武,再到《名人传》中终成至人的纪昌,在中岛敦的笔下,仿佛一个超文本式的自我完成了“则天去私”、完成了自己救赎。

被中国道家生命哲学深深吸引并不断从中汲取养料的中岛敦,在不同的文本中设定了不同的文化意向。《庄子・外篇・天道》中有如下表述:“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具体解释一下的话,意思如下:懂得天地以“清静无为”为根本的规律,就清楚地知道了事物的根本和宗元,进而成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用此来均调世界万物并顺应民情,便是能和他人和睦相处的人。跟人能和睦相处的,称作人乐;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就称作天乐。回观李征――苏武――纪昌系谱,我们发现李征正因为性格乖戾,追求功利,既没有体验过“人乐”,更没有享受过“天乐”,终身经受外表与内心不和谐之苦;而苏武尽管身陷囹圄,远离故国,“天乐”无法惠顾,但是在大自然中自是“悠然自得”,尽享“天乐”;及至纪昌,最后达“无我无他之别,无是无非之分;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合而为一”之境界,“人乐”、“天乐”皆至。

在中岛敦的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的三篇作品中,《名人传》与其它两篇作品间产生了相互参照、相互承续的“互文性”,构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意象网络,更让该作品具有了多种文化意蕴。

总之,本文引入“互文性”理论分析了《名人传》与多个前文本的关联,并在文本内进行了充分解读,然后进一步探究了它与其它两篇同样受中国道家哲学影响的作品的互文延续关系,打破了固有的单一文本研究模式,在比较中凸显了《名人传》的文化蕴意。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道家生命哲学对中岛敦文学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S2010602。

参考文献:

[1] 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德田进、孟庆枢:《从〈纪昌贯虱〉看中岛敦〈中国名人传〉对中国典籍故事的吸收及其再创造》,《烟台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4] 董希文:《互文观念是阈下的文学经典文本解读》,《福建论坛》,2010年第5期。

[5] 孟庆枢:《中岛敦与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6]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7] 滨川胜彦:《中岛敦の作品研究》,明治书院,1982年版。

[8] 进藤纯孝:《山月记の叫び》,株式会社六兴,1992年版。

[9] 清水雅孝:《求道者の文学 中岛敦论》,文芸社,2002年版。

[10]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列子学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先学后教;预习;展示;点拨;反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40-02

古时候,关尹子教列子学射箭,列子射中了靶心,但关尹子并没有让列子满足于“中”,而是让列子积极探索,研究之所以“中”的原因。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对“关尹子教射”的完美诠释,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如何将这种理念转化有效的教学行为,使得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呢?预习、展示、点拨、反馈,这四步就能完美演绎“先学后教”。

一、学生预习,为课堂教学作准备

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无论是杜郎口中学,还是洋思中学,他们的教学模式里都有“预习”这一个环节。“预习”就是要求学生自学,也是开展“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都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自己要先学,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上课时要提出来和同学、老师讨论。久而久之,对于较容易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了。

例如,教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教师给出预习提纲:①什么叫比例?你能写出2个不同的比例吗?你对比例有哪些认识? ②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通过预习,学生对这节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初步构建出新知的网络,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又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时,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上课时,让学生展示预习的成果――学生上黑板贴各种拼成的图形,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因为课前学生已经自学了怎样拼和能拼成了什么图形,上课时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探讨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做习题巩固知识,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学生展示,让个性得到张扬

预习之后是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提升,有人甚至把高效课堂称之为“展示课堂”。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展示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展示之前,学生已经预习了新知识,即已经学会了一部分的新知识,他们极其渴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渴望及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么,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的自学成果得到展示呢?

例如,教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教师先让学生展示预习的成果。

师:谁能写出一个比例?

生1: 2∶4=10∶20是一个比例。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因为2∶4=2÷4=1/2,10∶20=10÷20=1/2,它们的比值相等,所以是一个比例。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谁还知道有关比例的其他知识?

生2:我知道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是4个数。

生3:我发现比例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1∶2=2∶4;3∶5=9∶15……

三、教师点拨,拨云见日

学生展示之后是点拨。 “先学后教”主张学生“先学”,但由于农村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差,基本都是带着许多“困惑”来上课,有待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解惑”。点拨是启发式教学经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先学后教”的教学中同样适用,值得关注的是,点拨是修补课堂漏洞的主要手段。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贴在黑板上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原来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有学生能够说出“等底等高”,但一部分学生仍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教师分别拿一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跟摆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一边比较一边点拨,指着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底之间的关系,指着高让学生说它们的高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恍然大悟。

四、课堂反馈,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种重要基本原理,它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然后把其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通过反馈,可以不断地矫正失误。

1.适时反馈,再次尝试

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突破知识的难点,但这只是一种“临帖”的状态,要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需要第二次尝试。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以整数”时,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后尝试说出图意,接着要求学生列式并计算。

学生做题过程如下:

答:他每天要跑0.8千米。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会计算了。实际上,被除数5.6的整数部分只有一位数,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出现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数时,学生还会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尝试练习“16.1÷23=”,预防学生出现以下的错法:

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整数部分不够商1,所以商0”的计算法则。

2.巩固练习,即时反馈

“当堂清”是高效课堂的做法,当堂训练不但能快速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能提高教学实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巩固练体可分成两个层次:①对应练习,譬如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这部分练习主要面向中下水平的学生;②拓展练习,这部分练习主要面向学优生,让他们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能力。

显然,只要正确运用好课堂中的师生评讲反馈、练习反馈,就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列子学射范文第5篇

 

一、体育本质:求道之术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为万物之终、宇宙本原,道又是自然运动的规律。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道不可捉摸,甚至不可以说,这种宇宙大“道”,正是我们人生需要领悟与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的体育不过是我们悟道、求道的手段,武术的最高境界即是“道”。

 

著名的道家作品《列子。汤问〉〉篇通过“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射术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天下无敌,而是悟道之后的“不射之射'飞卫是古代的神箭手,天下无双。纪昌曾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对他说:你先学不眨眼的本领。”于是纪昌回到家,整天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双眼死死盯住来回飞动的梭子。两年后,果然练成了不眨眼的本领,飞卫又告诉他:“下一步你再练习好眼力就可以了'于是,纪昌在家里又用牛毛拴住一只虱子,吊在窗口,天天目不转睛地瞪着看,三年以后,小小的虱子在纪昌眼里竟如车轮般大小了。这时,他便尝试着用上好的弓箭朝虱子射去,利箭穿透虱心,而牛毛竟没有断绝。纪昌激动地找到飞卫,飞卫听后说:“你已得到了射箭的奥妙了!

 

纪昌完全学到了飞卫的箭术以后,算算天下能够同自己相匹故的,只有飞卫了,于是图谋杀害飞卫。两人在野外相遇,便张弓搭箭对射起来,箭羽在半空中相互触碰落地。飞卫的箭先射尽,纪昌还剩一支。飞卫便用荆棘的尖刺来抵挡纪昌的最后一支飞箭,竟丝毫无差。完后飞卫拍着纪昌的肩膀说:你的射术已经超过了我,我不能再教你了,你去找我的师父吧!

 

于是,经飞卫的指点,纪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深山的一座山顶上找到了飞卫的师父——一位老道。两人刚一见面,头顶上正好有一只苍鹰盘旋,纪昌为了显示自己的射术,于是弯弓搭箭,朝苍鹰射去,苍鹰应声落下。老道见状,便倏地跳上了悬崖边一块松动的石头上,随手朝天空一指,结果竟也有一只苍鹰受伤而坠地。

 

老道告诉纪昌:“你的射术虽很高超,可以说天下无双,但你那不过是‘术’而已。‘术’是还要‘有所待’的,就是还要依靠你的弓、箭及结实的大地,没有这些,你的‘术’再高也无从发挥。而真正的高手应是‘无所待’,即无所依靠,不必依靠弓箭、大地,便可以射下苍鹰,这种‘不射之射’才是射箭的最高境界,才是射术的道,'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道”是最重要的,而射术、武术等传统体育不过是悟道的工具一“术”而已。后来的道教继承了这种观点,把“得道成仙”看作是身体修炼的最高境界,不过,道教的“道”已被具体化为各种各样的神仙罢了。既然传统的体育不过是求道的工具因此,在道家看来,我们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必须做到合乎“道”的运动。那么“道”的运动是怎样的?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即言道的运动是往返运动、是循环式的圆圈运动,这种圆圈运动也正是万事万物运动的总规律。因此,传统的体育项目非常强调圆圈式的运动,强调从圆圈运动中去体悟道。比如从道家养生功夫发展出来的太极拳,就要求打拳时力求“非圆即弧”从起式到收式是一个圆,阴阳变化是个圆,进退虚实是个圆,打太极拳要“触处成圆”力求达到“圆融精妙,方为佳境'受“道”的观念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往往把境界的提升看得比修炼本身更重要,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意境,一种与道为一的境界追求,而从不专注于一招一式的雕琢。甚至动作标准与否都无关紧要,因为动作不过是悟道的辅助手段是“术”而已,如果达到了一定境界,这些动作都可以忘却及至抛弃。正是这种对“道”的意境的追求,对动作雕琢的忽略,而使中国传统体育另辟蹊径,发展出了以入“静”为要的静养功夫。

 

二、体育方法:守静为主

 

道家文化中,除了“道”这一核心概念外,另一重要概念就是“无为”。‘无为”不是揩‘无所作为”而是“清静无为”、“顺自然以动”一如老子所言:“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道家主张“守静贵柔”、“致虚极,守静动”。

 

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非常强调“守静”功夫。

 

1.在传统武术领域,普遍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制快”等等观念。

 

被称为哲拳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代表,深得道家思想精髓。传说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创立太极拳时,便是因无意中得到一本《老子〉〉书,深为其中的哲理所吸引,于是创立了一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太极拳的最大特点是“静'“静”即是在练拳时,须身心放松自然,心无杂念,所谓“体静”与“心静”。同时,这种“静”又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动,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自然。用太极拳的话讲,这种“静”说是“顺劲而动”。即打拳时,必须由丹田带动,由腰而胸,而背,而肩,而臂,而手,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由内及外,由静而动。就是太极推手,散打,也强调“引进落空合即出”,合者即将周身之动合到一个点上,这个点才是根本,是动中之静。太极拳难就难在这里,好也好在这里,因此它也最忌讳“单摆浮搁”妄动之病。

 

2.入静”是传统养生理论的第一要义c

 

传统养生理论博大精深,溯其根源则在道家,杨朱讲“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其主旨在于重生、“贵生”,老子讲“长生久视”,也是“贵生”的,庄子也讲“养生”、“达生”,但真正形成养生理论体系的还在于道教。

 

道教极崇性命之学,因贵生而乐生、好生、养生,可谓“养生之教”。道教不主张把精神寄托于来世或彼岸,而是积极倡导“我命在我不由天”,主张用奥妙的修炼方法达到长寿永生。道教的养生功夫,是以静养为主,配以动功。

 

这种静养为主的修行方式被称为道功或道术,所谓道功,是指修性养神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守一、抱朴、养性、存思等,道术则是指修命固本的具体方法,如吐纳、导引、服气、胎息、辟谷、炼丹、服食等。

 

概括地讲,道家的静养不但要求清心寡欲,还要配合以闭气缓吸的方法,竭力降低各种运动性损耗。如道家医生孙思邈所言:和神之法,当得宝……,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千金方。养性》)经过一定时期的静养后,呼吸心跳皆可减慢,五脏皆可得养。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讲,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龟每分钟只呼吸1一4次,寿命可达五百年,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寿命仅几十年,说明保养、节能、减少消耗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龟、蛇之所以能长生,是因为呼吸缓慢,经常屏息,最大限度地减少耗氧。静养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体能量,而获得养生、长生之效。

 

三、体育目的: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一词源自老子,《老子》五十九章云:“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这里讲的是治国之道,治国要积蓄能量早作准备(早服”)方可保证国家长久生存(长生久视”)后来,道教沿用了老子“长生久视”的这一说法,但它已由原来的治国之目的一变为养生之目的。道教认为,养生、修身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长生久视。”

 

所谓“得道”,道教解释为“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自然经》)即言道之在我谓之“德”。这显然是从老子《道德经》而来。那么如何“得道”?道教认为,通过修道养生,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神仙”并不是指彼岸世界的超自然物,而是指获得了永生亦即“长生久视”之肉体。

相关期刊更多

古汉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师范大学

人文中国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香港浸会大学

文献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