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酸碱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化学酸碱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难点解决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在历年的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然而,酸碱盐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应用难等特点,也使其成为许多学生苦恼的难点。再加上新老教材的变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超纲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酸碱盐内容的理解更加混乱。那么如何突破酸碱盐教学的难点问题呢?下文结合教材实际给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酸碱盐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策略失当

第一,教学内容超纲。比如《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常见的盐这章内容作的标准是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具体分为说出常见盐的俗名及成分、认识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探究粗盐提纯的原理步骤及其他注意事项、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以及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使用过老教材的教师,会补讲一些关于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条件等,这些内容超出课纲要求,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二,理论未付诸于实践。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更能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酸碱盐这部分内容,演示实验有11个,实验与探究有8个,这充分说明了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不能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

第三,教学死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酸碱盐记忆内容多,因此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强行记忆,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学效率低。

(二)学生学习常见问题

第一,概念理解模糊,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酸碱盐部分,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是选择题的形式。比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碱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两种化合物反应得到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通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都可以得到水。这道题就是考察学生对酸碱盐及氧化物、中和反应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学生如果概念理解不准确,就极易错选。

第二,对实验现象、操作理解不到位。上文已经提到实验是化学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生对实验现象、操作理解不到位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动手机会太少,对演示实验没有更深刻的记忆和认识。

第三,思维定势,难以灵活学习。酸碱盐要求记忆的内容多,但并不是记住就能够学好学透,学生还需要打破思维定势灵活学习。比如某题要求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当稀硫酸溶液不够的时候,可用哪些试剂代替且不影响氢气生成量?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D,水。在常规判断中,学生都会选择水,但是选择氯化钡溶液其实也是可行的,因为它与稀硫酸反应之后又生成盐酸,氢离子并没有消耗,满足题干要求。

二、酸碱盐教学策略方法

(一)重视基础

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酸碱盐学习的关键。比如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因为大多数题目都是围绕它们的性质展开的,因此学好其性质就是掌握酸碱盐的基础。例如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试剂遇酸变红);(2)酸+活泼金属盐+H2(置换反应,酸必须可溶);(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酸必须可溶且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4)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且反应物至少一种可溶);(5)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酸必须可溶且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以此类推,将碱和盐的化学性质罗列清楚,掌握牢固,为学好酸碱盐打下基础。

(二)探究实验

实验与探究是酸碱盐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探究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把课本知识具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适当增加实验。其次,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增强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将实验探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实验一般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同时也可邀请学生作为实验助手,让学生投入到教学实验中,调动课堂情绪,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三)规律记忆

酸碱盐部分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酸碱盐实验现象等等。因而一般来说,对于这些内容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强行记忆”,但事与愿违,无规律记忆的效率不仅低,而且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率的记忆呢?答案就是规律记忆。酸碱盐的内容虽然多而广,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比如酸碱盐的溶解性,就可以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即:钾钠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类物质)只有钾钠钙钡溶。可以看出,这种取巧的记忆方法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

结语

古人有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酸碱盐内容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教法得当,就能够攻克难关。当然除了教法,学生的学法也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习红.浅谈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85.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

作为化学教师,如何以“活动”为形式、为载体, 以“化学”为基本内容,实现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本文从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几个方面作了探究。

一、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自身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其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生地位的主体性、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的最佳写照。学生的一些知识、经验,需要用综合实践 “做”出来,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性特点方面是一致的。

二、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表述虽然有自身的特点,但也体现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总的要求。其中,“知识”目标是指在实践性学习中获得的对自然、ι缁帷⒍宰晕乙约岸晕幕的认识和经验,它不追求系统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知识和技能”目标并不仅仅作为结果性目标,它也具有过程性目标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强调学生亲历实践性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不是靠灌输、告诉等接受性教学方式获得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逐步生成的。

因此,可以说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都是从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和自主生成获得的。故从三维目标的实现角度来讲,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可以融合的。

三、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初中化学在课程内容上,和实践活动一样,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所以说,它们是可以融合的。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

五、将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从发现问题到论证形成活动主题,这一环节十分重要。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形成有价值、具有可行性的活动主题呢?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对此问题往往难以把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所以,在将化学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考虑到主题是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是否有效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主题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特别是要重视指导学生制定好研究(活动)方案,引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口,注意研究的拓展和综合,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化学等学科知识,重视与综合实践活动其它几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尽可能的整合。

例如:学习了酸、碱、盐后,引导学生检测食堂排出污水的酸碱度,并提出治理方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会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或者酸碱度,会用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化水。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实验为主,共同探究食堂排出污水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同时鼓励学生人人争当保护校园环境的小使者。

2.提出问题:

水质污染严重,有待治理。

3.活动与探究:

(1)提出实验方案: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击中要害,我们的确要治理食堂污水,但要治理首先要知道食堂污水水质情况,分析污染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质分析的实验方案。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较典型的板书列举)。

① 用石蕊、酚酞试剂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② 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度;

③ 用过滤的方法分析其不溶性杂质;

④用加明矾的方法来除去水中的杂质;

⑤ 用加活性炭的方法来吸附水中的杂质;

⑥ 用煮沸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⑦用蒸发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杂质;

⑧ 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学生实验操作:

① 准备实验器材;

②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及时进行指导;

③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3)各小组分别汇报试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重在融合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关实验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和用相关知识处理一些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教育的理念。

学生这种“学了有用、能用、会用”的现又必然会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赞赏,转而使其更加支持学生学好化学。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感受以及社会生活实际的调查了解,体验另类学习的轻松愉快;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即化学学科中提到的STSE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来之不易和成功之后的甜蜜与喜悦;通过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思维习惯的感受,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所有这些使得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建构了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通过分析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化学认知规律,尝试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教材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造成的。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材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可以说,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学习,要跨上一个很高的台阶,即使是中考化学成绩好的同学,到了高中也不一定觉得化学容易学。如何降低从初中到高中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过渡,还有待教育专家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也应该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加强研究,不断改革和探索,使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实现化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如果不增加学生多少负担,学生感兴趣而又乐意接受的话,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我所教的学生升上高中后反馈的情况看,他们普遍都觉得进入高中学习化学比其他同学轻松,适应较快,进步较大,化学成绩好,高考选考化学科和参加奥赛的学生比例也较大。我的做法是:

一、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接纳新知识的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大方式,同化是指如果新旧知识相联系,个体可能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如果新旧知识间缺乏联系等,那么就要对原来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重建。在近年来的新课标教改中,部分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型试题,此类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是要到高中课本中才出现,但它是以学生所具有的初中知识为基础,依靠学生自己的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如果我们将这类问题的命题思想迁移到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将会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深化,有助于跟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从而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做好有益的铺垫工作。

如氧化还原反应,教材中只是分别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我就叫学生先写出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叫他们运用化合价规律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复分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会发生变化,我就提出:这些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就是我们到了高中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有的学生在课外还自己查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既巩固了化合价的知识,又使学生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到了高中学习时就不会觉得难了。

初中化学只要求初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我在学生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后,要求学生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初步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加深了解原子结构跟元素性质的关系,认识元素化合价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从而认识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这个规律,在介绍“稳定结构”时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中,从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原因的分析中初步认识“电离”,为以后学生学习离子反应等知识作铺垫。我还注意对化学反应规律的归纳和总结,酸碱盐的溶解性也要求学生掌握,这样,学生学习酸碱盐不但不会觉得难,而且会越学越感兴趣。在化学计算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的适当拓展,使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不会觉得困难。如“量差”法也作简单的介绍。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化学主要学习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简单介绍)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分别介绍其反应原理、使用仪器装置和制取操作等内容,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在学习中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更严密。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最为直接的感受是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外,还侧重抽象思维。而初中化学只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对独立思考能力要求不高。在这一点上,新课标也强调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化学”,通过对具体生活、生产问题的分析来达到对规律和概念的理解,从中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创新意识。这就启示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必要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呈现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化学现象、状态和过程,引导学生在想象和分析概括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以适应将来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这一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多思考身边常见现象中的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高中化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对化学情境的理解、化学过程的分析。在这些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很多思维方法,诸如类比和迁移、抽象和形象、顺向和逆向、收敛和发散等等。作为化学学习起始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从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改革实践,把重点放在引导与培养学生积极而广泛的思维活动及其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而进入高中后,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高一年级的学习。

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对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我们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今后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总之,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要在课程开发、建设中摸索、探究,逐步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衔接较为顺畅的结构。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中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的问题,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衔接过渡

一、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1.1 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初中化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方法,而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则属于较深层次的要求了。而高中化学则是在初中化学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现代技术学科的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深化和发散,通过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1.2 学习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初中化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因此,学生学习化学以记忆和模仿为主,而高中化学侧重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更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1.3知识系统上的差异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在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出发,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其知识系统主要为:感性认识归纳总结理性认识。而高中化学则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侧重于对学生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高中化学相比于初中化学,更侧重于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其知识系统主要为:观察生活现象开展化学实验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学习化学探究方法摸索和总结化学规律。

二、初高中化学主要内容的过渡和衔接方法

2.1 化学反应规律知识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两种化学反应:①置换反应规律;②复分解反应规律,学习盲点在于:单支、氧化物和酸碱盐相互关系及其反应规律。高中化学在学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以下化学反应: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②离子的放电顺序规律;③强制弱规律;④相似溶解规律;⑤等效平衡规律;⑥燃烧规律;⑦有机反应规律。

例1、运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式是否成立?

①Ag2SO4+2NaCl=2AgCl+Na2SO4 ;

②2NaCl+H2SO4(浓) Na2SO4+2HCl;

③HCl+CH3COONa=NaCl+CH3COOH ;

④NaOH+NH4Cl=NaCl+NH3H2O ;

2.2 化学实验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实验方法如下: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常见仪器的认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和物质的分量等;②物质性质实验,包括氢气的性质实验、燃烧条件的性质实验等;③物质制备实验,包括氢气的提取、氧气的提取等。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以下方法: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试纸的使用、物质的保存方法和物质的分离提纯等;②物质性质实验,包括主族元素单质、氧化物等的性质实验;③物质制备实验,包括CH3COOC2H5;④定量实验,包括酸碱中和滴定、燃烧物的滴定等。

2.3 化学计算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计算主要侧重于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规范计算步骤和掌握利用比例关系计算的方法。而高中化学主要侧重于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主要包括:①求化学式和分子式的计算;②多步反应式的计算;③混合物的计算和反应热的计算。主要的计算方法有:①差量法;②守恒法;③比例式关系计算法;④特值法。

三、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过渡和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主要以化学知识的记忆为主,因而学生学习化学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高中化学则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概括和运用,因而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应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归纳法和实验法。

3.1类比学习法

高中化学阶段涉及的知识点远比初中化学多,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性质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新物质的时候,应该采用类比法,从已学物质的性质和结探讨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例2、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Na2O+CO2=Na2CO3反应能够发生,如果Na2O和Na2S、CS2与CO2的性质和结构相似,则Na2S+CS2的化学反应式是什么?

3.2归纳学习法

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更侧重于归纳法的学习和运用。很多初中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中仍需进一步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中同时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和高中化学中的相同知识点,但是运用归纳法可以总结出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在此知识点学习上的侧重点不同:①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相关概念;②高中化学,从化合价升降或电子得失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相关概念,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3.3 实验法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属于基础性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均处于初级阶段。学习高中化学时,学生在学习教材上的实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课外实验的探索,并加强自身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初中和高中化学均存在较大差异。为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过渡和衔接,教师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使学生运用归纳法、总结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尽快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节奏,以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红莲. 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5).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知识;高中知识;承上启下;衔接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

1.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

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他们中不少在初中成绩不错,上了高中感到很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也吃力,初中基础知识不扎实是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

1.1教材的变化。近年来,初中课改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有的教学内容被删减了,有的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虽然在新课改中高中的内容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例如,初中学习物质的性质都是从身边的物质学起的——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碳单质等;还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酸碱盐的知识在难度、深度、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删除了有关溶解度的复杂计算,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相关知识。另外,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因为受到高考的限制,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材难度反而比以前差距更大。

1.2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例如,初中化学很多时候会用“活动与探究”形式解决一些小的课题,有时会利用一个课时完成一个“活动与探究”,初中化学共有30个“活动与探究”。高中必修一的知识点很多,有的课题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没有时间去花一整节课去探究,这就在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大不同。

1.3课时的变化。初中课堂容量小,课时充足,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不仅如此,最后中考冲刺复习时反复做了大量练习题,及时的反馈小结了每一部分知识点。而到了高中,高一周课时数4节,但是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致使课时容量大,进度快,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问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强化。久而久之,学生积压的盲点越多,既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改衔接的教学

针对初、高中课程体系脱节的问题,如何破解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难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就成为高一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高一的化学课,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异同,把握好教学的衔接,对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我以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2.1坚持新课改理念的衔接。

义务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已接受了新课程理念,也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坚持课改理念不动摇,不观望,不彷徨,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按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课堂教学,还要主动和初中化学老师进行适当的交流和联谊,尽快熟悉和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顺利完成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2.2注意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均较差,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研究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难度、进度不要赶得太快,要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要特别注意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高中教材与初中相比内容跳跃性大,抽象思维增加,起点的难度加大。高一化学教学与初中课程的设置,其总体学习目的是一致的,它的研究对象都是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化学变化的规律,但他们之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初中偏重于化学的基础知识、一般性概念和最基本的化学变化,化学课堂学习的节奏比较慢,老师运用课堂的联系、口答、板书、讨论等的时间比较多,复习时间比较充裕,无形中养成了“慢慢来”的惯性。而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化,知识密度加大,不仅信息量增大,而且深度和难度也加大了许多。高一学生的心理状态还保存着孩提时代的痕迹,有着天真贪玩的习惯,进入高中面临在短时间内要容纳更多的知识,但课上演习消化的时间又少。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节奏的改变,逐步由慢节奏迈向快节奏,把握住整体学习的进度。比如物质结构中的离子键、共价键概念及电子式表示等内容都比较抽象,就要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

表1教学内容详解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详解

1、化学用语

(1)按1-18号元素顺序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2)增加元素化合价的概念、高中学习所需的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训练化学式的书写技能;

(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复习与训练。

2、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习,能熟练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能根据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进行元素性质的初步判断,会写离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符号;

(3)增加物质形成中电子转移的观点,并能进行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学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从电子转移的的角度分析物质所发生的反应。

4、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关系

(1)学习电离概念,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并能进行判断,完成物质的分类教学;

(3)在复习具体的酸、碱、盐的基础上,总结出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学习溶解性规律,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正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1)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基本操作的复习和高中所需基本操作的学习;

(2)实验技能的训练:除杂与分离、离子的鉴别、探究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方法、物质贮存和实验操作规程。

6、化学计算能力

(1)基本化学计算原理复习(含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和简单的溶解度计算);

(2)常见的几种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能。

7、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要求介绍

(1)高中化学学习与初中化学学习的不同

(2)学习高中化学的心理准备

2.3确保教材体系自然衔接。

处在初高中教材不统一的阶段,面临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教材的编排迥异,甚至相关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教材上教学内容不衔接,部分内容初中没有强化或一笔带过,高中却陡然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异同,利用初中原有化学知识,将其引导和应用到高一化学的教学上,有意识地将有关知识连接好,衔接好,就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初三学教材只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介绍给学生,并不作重点要求,学生的掌握也较肤浅。高中阶段要求多角度认识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其主要要求有:一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二是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初三的“得氧失氧”观点过度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再上升到“电子转移”观点,这种思维的变换,使概念不清的学生感到更加困惑以至无所适从。因此高中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应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初三的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搞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上升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元素化合价升降与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转移关系,并上升到从电子转移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要在初中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高中要求熟练掌握《溶解性表》,并在相关章节适时补充硅酸盐、亚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的溶解性,进而解答有关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等问题。另有关元素化合价与和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初三已不作要求,高中阶段应在相关章节对此内容进行剖析,使学生在结构的层面对物质性质进行深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