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二物理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选择题:(22题×2=44分)1、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轻舟 B 、山 C 、河中的水 D 、轻舟上的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个同学的身高是180cm B、东岭到惠安县城的距离大约是20kmC、学校百米纪录是13min D、乒乓球的直径是40mm3、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4、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6、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7、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8、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了以下现象。这些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面形成的是:( )A.水中的太阳 B.阳光下的树的黑影子 C.湖中的游鱼D.人在水中的倒影9、芭蕾舞演员练习时,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A.2m B.4m C.6m D.8m10、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3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1∶2 B、 2∶1 C、9∶2 D、2∶9 14、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15、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叙述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16、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17、在如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用来表示匀速运动的图象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8、在校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 )A、看到发令冒烟开始计时 B、听到发令枪声计时C、看到举枪时计时 D、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19、火车的速度为72km/h,上海地铁一号线的速度为20m/s,则( ) A、两者速度一样大 B、火车的速度大 C、地铁的速度大 D、无法确定20、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 21、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B、同一个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22、下列对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色散现象 B、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是折射现象C、三基色是红、绿、蓝 D、小孔成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二、填空题:(14×1分=14分)1、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①_______m/s,2min后它通过的路程是②_________m。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①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振动停止了,发声②_________(“停止”或“继续”)。3、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①__________。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②_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③______(“快”或“慢”)的缘故。4、在古诗词中,也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①_____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就是光的②_________________现象。5、乘电梯上升的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是①_________,相对电梯厢是②_________。如右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③_________(“运动”或“静止”)。 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①_________m,当这人向平面镜走去时,他在镜中的像将②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与问答题:(9分)4、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分)四 实验题:(共22分)1、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①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②________cm。2、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图1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①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跟振动的②_________有关;(2) 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观察图 3,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③_______(选填“大”或“小”);(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④v1=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⑤v =_______m/s。(钟表每格为1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如图A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仔细分析下面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反射角与①_______角是②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如图B光屏转一角度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③______线、④________线、⑤________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1 AO 50° 50°2 CO 40° 40°3 EO 20° 20°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①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是②______(“实”或“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③________,像到平面镜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④________,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⑤________(“对称”或“不对称”)。五 计算题:(共11分做在答题卡) 1、小明同学在跑100m时,他用了20S。求他的平均速度?(3分)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4分)3、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4分)
一、选择题:(22题×2=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C C C D D D B B A C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C C B B B B A A D B D二、填空题:(14×1分=14分)1、①5m/s, ②600m。2、①振动, ②停止。3、①响度。②音调, ③快。4、①折射, ②反射。5、①运动, ②静止。③静止。6、①5m, ②不变。 三、作图题与问答题:(9分) 3、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分)答: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 实验题:(共23分)1、①1mm, ②2.05cm。2、①高, ②快慢/频率; ③一切发声物体在振动;④液体可以传播声音;⑤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1)①卷尺、②停表/秒表/钟表;(2)③小;(3)④v1≈0.13m/s, ⑤v =0.16m/s。4、①入射角 ②相等。③入射光线、④法线、⑤反射光线。5、①A ②虚。③相等、④相等、⑤对称。五 计算题:(共11分)1、小明同学在跑100m时,他用了20S。求他的平均速度?(3分)解: 答:略 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4分)解: 答:略3、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4分)解:s=150m+250m=200m
答:略附加题:1、在军事演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又经过1.5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是多少?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
1、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 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2、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这是因为汽车受到__________的缘故。
3、用弹簧秤拉着一个物体向上运动,弹簧秤的示数是10牛,物体的重力是8牛,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
4、某人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 _N ,当推力增大到300N时,小车受到的合力是___ N。
5、为0.1g的水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是0.6×10-3N,则水滴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N,合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g = 10N/kg)
6、一位乘客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脚与甲板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不考虑空气阻力)
7、如图1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8、一个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5000 Pa,则“5000 Pa”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9、一个重20N、面积为0.5m2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则桌子受到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
10、下列所述各事例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有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填序号)①刀口常磨得很薄②铁轨下面垫枕木③书包带换成宽一些的④铁钉的头部做得尖尖的
11、2011年7月28日,我国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了5188m.在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不断 (变大/变小/不变)。
12、水面下某处的深度是30 m,则此处水产生的压强是 Pa.(g = 10N/kg)
13、历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历第一次测定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 _____实验。人们通常把___ __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也就是_____ ___Pa的大气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x k b 1.c o m
二、单项选择题(30分)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5、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 )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 D.无法判断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原来以10m/s的速度运动,后来速度变为8m/s,则其惯性减小了;
B. 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重力的1/6,则这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上时的惯性就减小为1/6。
C. 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故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7、同一直线上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20N,F2=50N,则它们合力的大小 ( )
A、一定等于30N B、一定小于20N
C、一定等于70N D、可能等于100N
18、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为1000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0牛,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一定是600牛 B可能等于600牛,也可能等于1400牛
C 可能大于1400牛 D 无法确定
19、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此二力( )
A、一定是平衡力 B、可能是平衡力
C、一定不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
20、一个重0.2N的氢气球,当它受到0.2N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时,氢气球将( )
A、上升 B、下降 C、静止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增大,压强一定也增大; B.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
C.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无关. D.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则压强一定增大
22、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
A.平放 B.侧放 C.竖放 D.无法判断
23、1648年帕斯卡做了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水的密度 B.水的深度 C.水的体积 D.水的重力
24、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25、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水往低处流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D. 用吸管吸饮料2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漏进了一点空气,那么大气压的测量值将比实际值( )
A.偏小 B.偏大 C.无任何影响 D.视漏进的空气多少而定
27、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离车越近,车的吸引力越大。 B、防止车上掉下物品砸伤行人。
C、火车驶过时,空气流速较大,气压会减小,安全线外气压大于线内气压,大气压力会把人推向火车,容易发生事故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28、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29、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3:1,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 )
A、9 :2 B、2 :9 C、l:2 D、2:l
三、作图题(4分)
30、在图5中画出小球对竖直墙壁压力F和小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31、在图6中分别画出水对堤坝上A、B两点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26分)
3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次(毛巾表面) 第二次(棉布表面) 第三次(木板表面)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 _(选填“相等”或“不等”)。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叫 法。
34、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 的实验时,做了如图所示的情况。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示你的结论
是 ;
(2)比较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示你的结论
是 ;
(3)根据1、2的结论你还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叫 法。
35、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6、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 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7.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8.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9、一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1 m/s D、10 m/s10.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笛子、钢琴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靠他们发出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得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题号 11 12 13答案 11.下列实验与实例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 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 cm.(2)图2中停表的读数为.
1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16、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min,速度不得超过 Km/h.17、上体育课时,老师吹口哨声是由于空气的 ,如果这时空气温度是15 ℃,则口哨声传播速度是 m / s 。18、声音的响度由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声音的音调由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19图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一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左侧标志牌表示:该路段限速 ,右侧标志牌表示:标志牌距宁德 .(2)如果这辆轿车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宁德最少需要多少小时. 21.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为1mm,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3)据图中信息sAB= ___cm ,tBC= __ s,vAC= __ cm/s ,vAB= __ cm/s,小车做 ____ 运动。(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 (“大”或“小)22.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 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 ,开始加热8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3)在右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⑴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⑵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⑶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温度/℃ 98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___℃左右.②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D B A B C D C二、不定项选择题号 11 12 13答案 ACD BC BCD三、填空题14、1.40 5min37.5s15、云 月16、12 4017、振动 340
1. (2012年广东)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 原子核 原子 B.原子 原子核 质子
C.原子核 质子 原子 D.原子 质子 原子核
2.一块铁 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3.(2011•山东泰安 )下列对质量和长 度的估算中,最 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4.(2010宿迁)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5.(2012南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6. (2011•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7.(2012•湖北宜昌)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8.(2012•山东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9.(2011•山东泰安)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2012山东日照)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1.(20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2.(2011•山东东营)—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
A.400 cm3 B. 250 cm3 C. 350 cm3 D. 200 cm3
13.(2011•衢州)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4.(2012宜昌)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体积将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5.(2012•江苏泰州)在密度单位中,lg/cm3=_________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l80cm 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16.(2011•山东枣庄)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 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装满酒的质量为________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g。
17.(2012荆州))小桅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一金属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2012天津)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__,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19.(2012安徽)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6-1-4所示。为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烟台)如图所6-2-4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 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石块密 度为2.6×103kg/m3)
21.(2012成都)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6-2-5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甲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三.实验题(22题9分,23题7分,共16分)
22.(2012泉州)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
(1)把天平放在__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老醋的体积为_______㎝3,老醋的密度是_______g/㎝3 =_______㎏/m3。
23.(2012株洲)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 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ww w. xkb 1.co m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四.计算题(24题6分,25题9分,共15分)
24.(2012江西)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 ,ρ酱油=1.1×103kg/m3)
25.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 铝=2.7×103千克/米3)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D 3.B 4.A 5.D 6.B 7.C 8.B 9.D 10.A 11.B 12.B 13.D
二.填空题
14.不变 变小
15. 103;0.95×103
16 .0.45;50
17.变小
18. 密度 0
19. 甲 1.5
20. 250cm3 0.65kg
21. (1)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
三.实验题
22. (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2)BCA (3)40;1.125;1.125×103
23.(1)平衡螺母 (2)62 (3)30 (4)2.07(或2 或2.1)
四.计算题
24. (1)V水= =550cm3=550mL,
所以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为550ml
(2)V酱油=V瓶=V水=550ml
装满后至少能装酱油550ml
25.(1)铝球中铝的体积为:
本学年我担任了毕业班物理科的教学工作,虽然是第二次担任毕业班物理科教学,但在复习方面,我还是觉得经验欠缺,不好操作,好在我请教了几位长期从事物理科的教学的老同志,对中考物理复习交流了一些看法,也拟出了自己复习的思路,现将自己复习的方式方法作一介绍,以便和同仁们交流。
一、 复习要有计划和措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种庄稼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教学了。中考复习作为毕业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语的。对于物理科而言,复习内容多(初二、初三两年所学内容,十七章八十多节的内容),复习时间短(每周3节物理课,复习课有三、四十节),我们应争取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做到复习全面、系统、有效。作为教师在复习之初,我们需要对整个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需要对教材和习题进行再次熟悉,“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先有一桶水”,另外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从而避免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让自己的复习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二、 复习前,应钻研考试大纲,认真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复习应复习在点子上。复习不是一拉三扯,通篇复习,各知识点平均用力,应有所侧重,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这个道理。复习前,我们可以砖研考试大纲,了解今年的命题范围,题型及分值。分析中考试题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考出题方向、特点,使复习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如我分析了一下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发现:有些章节考试根本未涉及如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有些章节涉及的内容又极少如07、08中考在声音一章中都只在声音的特性一节各考了两分,而计算部分都要涉及力、热、电知识;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就会了解中考物理的一些特点,对我们的复习应该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采用多轮复习与分层复习相结合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学习过的知识会呈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初三学生学完新课内容后,前面的知识有很多已经遗忘,因此需要复习。我是这样复习的:首先让学生自主复习,在新课要结束之前,让学生将物理书找齐,能找到同步练习册最好,先让学生自己结合曾经做过的习题复习各章节的内容,再将不能理解的问题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留待老师集中复习时解决或发现问题时及时请老师帮忙解决;然后老师对涉及考试的内容,分章节串讲知识点,讲时再配以相关的习题;最后按声、光、热、电、力进行专题复习。如果时间充足,可让学生做一做前两年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对中考试卷有个全面的认识。当然在复习中,我们也应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复习、分层复习相结合,既要让优生吃得饱,也要让差生吃得好。
四、 注重基础,加强讲题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