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王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杨绛的《老王》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课文写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爱身边的人。《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现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模仿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善待他人,感受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在人与人交往中要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
1 品读语言,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善良情感。
2 作者巧妙的构思:一巧,不经意问,概述人物;二巧,闲散处写“吃紧”事;三巧,琐事细节中刻画人物形象,用逻辑顺序和时间语文天地2011年第1期顺序组织材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由明星伟人导入普通人一老王)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①读准字音,②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习字词(出示幻灯片)。
二、自主学习,把握课文结构层次
课文应该分几个部分,说出理由,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1―4)老王的职业、身体状况,居住条件。
(5-16)我和老王的交往。
(17-22)我的愧怍。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1 走进老王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艾,分别找出老王的不幸之处?(苦)。
靠着一辆破三轮车活命,而且是单干户。(老)
没有什么亲人,两个侄儿没出息。(孤)
不仅老而且,只有一只眼,乘客一做他的车。(残)
载客三轮被取缔,他身弱多病。(病)
住破败小屋。(贫)
2 品味老王
老王的生活是不幸的,是苦的,那他的为人怎么样。(善)
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冰大但冰价相等。(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担心人家钱不够。(同情心)
知恩图报,抱病,送香油鸡蛋还人情。(善良朴实知恩图报)
3 追念老王
文章最后一句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愧怍说明自己对不住老王,那作者一家对老王怎样?
我们一家
1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3,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4 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善良,有同情心。)
(设计意图,以上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教师点拨出示幻灯片完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请问作者是个幸运的人吗?说明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怀和精神?(出示幻灯片插入写作背景介绍)
平等观念:人是生而平等,只有平等的意识,才能平等对话。
人道主义精神:全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发展。
四、主题升华,拓展迁移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也有着这样的一些生活困难、地位卑微者。(图片展示)我们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呢,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验说说你的看法或做法?(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教育学生要有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学会善待他人。深化主题。)
五、写作指导
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写出这篇感人的文章的?
1 细节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抓住重点字词,如,“常坐”“强笑”等体会蕴含的感情。
2 逻辑顺序: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和为人。
材料琐碎,精心组织,匠心独特。
3 组织材料“三巧”
①、闲话时概述人生经历和不幸。
②、闲散处写“吃紧事”,塌败小屋,散步时出现。
③、病逝前送鸡蛋香油,使人物形象格外感人。
总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那就让我们以这句话结束我们的课堂吧:(齐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六、作业布置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内容:
本文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凉艰难。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关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淳朴的好人。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学习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作者介绍2、生字词
二、整体感悟
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1)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2)记叙了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3)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但又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三、重点岩读
指名朗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四、为什么作者一家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一、从词语切入解读文本
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就会使其失去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文本内容没有具体的词语来体现,就显得苍白无力。相反,解读文本时从词句切入,熔词、句、文于一炉,语文课自然可以上得厚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能得到具体的落实。《绿色蝈蝈》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1.检查预习字词的情况
狩猎 静谧喑哑窸窣作响喧嚣 篡夺 窃窃自语
惊慌失措津津有味 毫不犹豫 更胜一筹庞然大物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1)窃窃自语
出示文句:“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从句子可以看出,这个词语表现了蝈蝈的叫声柔和优美的特点。
提问:把“窃窃自语”一词改为“鸣叫”,比较两者的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窃窃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蝈蝈叫声柔和的特点,而“鸣叫”只是一般昆虫的叫声而已。作者把“窃窃自语”一词再形象化,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如“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细小的摩擦声)作响,在这喑哑(形容声音低沉、沙哑而含糊)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地清脆响声。”把蝈蝈柔和的、富于变化的、动听的叫声形象地模拟出来,让我们真切直观地感受到蝈蝈叫声的质感。由此,我们才会明白“窃窃自语”一词的具体意思,才能体会法布尔文笔的优美。
集体朗读第3节,读出作者对蝈蝈叫声的喜爱之情,语调轻柔。
(2)惊慌失措
出示文句A:“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提问:“惊慌失措”一词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惊慌失措”是形容蝉在蝈蝈勇敢的追捕中害怕慌张的样子,突出了蝈蝈勇敢、凶猛的特点。与老鹰追捕云雀相比,更突出了蝈蝈捕蝉时的勇猛和霸气。
出示文句B:“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提问:文句A是蝈蝈主动进攻,文句B是什么捕蝉方式?
明确:这是蝈蝈运用偷袭的方式捕蝉,“处于绝境”说明蝉完全被制服了,由此也突出蝈蝈勇敢机智的特点。
(3)津津有味
出示文句A:“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
出示文句B:“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提问:怎么看出蝈蝈喜欢吃蝉这道菜呢?为什么喜欢吃蝉的肚子?
明确:“津津有味”形容吃得很有滋味。“酷爱”形容非常喜欢。蝈蝈常吃不厌,吃得到处都是,看来味道好极了。
出示文句C:“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出示文句D:“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青草。”
提问:那蝈蝈还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明确:蝈蝈食性是相当广泛的,属于杂食性昆虫。
通过以上对“窃窃自语”“惊慌失措”“津津有味”几个关键词的分析,可见在法布尔的眼里,蝈蝈是一个歌声优美、个性勇猛、食性广泛的朋友。教师从具体的词语教学切入,通过文中几个重要的词语带动对整篇课文的解读,让学生认识了蝈蝈,做到了知识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二、从句子切入对文本的解读
有些文本中,常有句子在文章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抓住这些句子,通过对句子的解读牵动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理解与品味,就能达到高效的阅读了。
1.《老王》的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后,出示文中语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理解“愧怍”的含义。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句中,不幸者指谁?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的不幸?找读相关的语句。(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从文中找读语句,很快能看出老王谋生的手段是蹬三轮车,身体是残疾的,住的是塌败的小屋,孤独无亲,还受人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从而体会到老王生活的艰苦。)
(3)这个不幸的人却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有哪些事?(学生读文,能概括出老王为我们做的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由此,能体会出老王这个生活艰苦的不幸者尽管苦却朴实、善良的形象。)
(4)作为“一个幸运的人”,我们对老王做了哪些事?我们为何没有在老王生前给他更多的关爱,以致留下了深深愧怍?
在这个问题中,通过语句品味,能体会到我们一家处境的艰难,也能体会到我们一家的善良。
(5)读了文中这个“不幸者”和“幸运的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行道树》的教学设计
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行道树的语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工具性;人文性;课堂教学
自从2004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奋斗在一线的初中语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多角度去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比以往更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侧重于学生在和人交往中的交际功能,教会学生如何斟酌语句,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语言处理事情。人文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在本文就新课程标准在新教材中的实施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简单地从教学内容的本位出发,而应该重视学生语感的教学。着重落实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且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能感受到真正的语文味,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为了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语文味”,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使语文课堂净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所以说,要想使语文课堂净化,教出“语文味”,必须从‘语’入手。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在语感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言语”味,除了要获取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之外,关键是从语言的角度去品味语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句,而不是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只在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并没有局限于作者写了些什么内容,可是教会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将黄土高原上男儿的激情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例如: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为什么会有阅读的冲动劲及呢?作者为什么在本文当中安排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呢?“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呢?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作者在写空气、阳光及世界时,为什么要使用“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这一系列的反义词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说,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理解语言内容,品味语言的特点,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语文教学工具性特点落实到实处。
2、使语文课堂情感化。为了使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教学。情感掺杂进去了,才能使人文性得到体现。教学情感化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中去,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行内心体验,或者产生不同于作品思想的其它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在内,那课堂教学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样,教学效果一定会不尽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不到作品所要体现出来的人性化的内容,人文教育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在《老王》此文的教学中,老王的不畏艰辛,任劳任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此文中还掺杂着在一定丰富的人文教育。“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在此段文字中写出了老王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此处写好了老王虽然生活贫穷,但还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优良品质。“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写出了我们一家对老王的同情和关心之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写出了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情。在课文教学结束时,我又结合文章的主旨,对学生提出课外拓展的三个问题:1、你怎样对待周围的不幸者?2、当你遇到不幸是,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3、你怎样看待人与人交往要首先付出爱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去寻找答案。在这样的问题当中,使学生更加深一步理解作品的人文教学效果。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活跃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气氛的“活跃化”,是要使学生学习主体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在学习时要激起思考的积极性,以思促文,以文育智。使学生融入文本,超越文本,独立于文本之上,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中的“语”和“文”的功能,在口语和文字写作方面有所突破,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活”在读文本,读出情感,读出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诵读过程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其语文味,才能使它的属性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出作品的情感变化。语文地细细品读时,能品味出意境和神韵,能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课上重视了“读”,表面看是在朗读指导,实质上是一个解读文章、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我们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有感情地诵读,要让自己身临其境,进入情境之后,诵读时才感情丰沛,才能掌握抑扬顿挫和“句读”的技巧。在读中领会作品中的人文性。
2、“活”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语文课堂中“语言”特点决定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对话过程,对话过程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完成问题教学过程,另一种是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在探究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经过思维的碰撞,去感受作者在文本中所要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人文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教学形式搞“活”,使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中,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一定会使教学氛围活跃起来。
结语: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语文呢?如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统一起来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使学生在“语文味”中体会它的工具性;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语文人文性的教育,使学生在教学中感悟人性化的教育,学会如何在人生这个大社会中如何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自己坚强、吃苦耐劳等各种优良的品质。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单淑英.力避套语,突出人文性――谈作文批语的写作[J].语文教学之友.2007(10)
[2]徐健,胡小玲.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6(07)
[3]杜迎洁.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2012(04)
笔者在写课堂教学反思之前,会将所执教的公开课教学视频细细回放,看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看着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回放之中拾得了一份警醒――终于懂得了虽然自信与自负仅有一字之差,但“自信”的课堂与“自负”的课堂却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心态。
望其行――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身影是谁?
望其行,即在公开课教学视频的回放过程中,判断执教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还是单纯的知识的讲授者。
回放一:笔者在观察自己执教的校内公开课《老王》的视频时发现,45分钟的一节课,教师时而讲解,时而板书,时而切换投影,整个过程所占时间足足有32分钟,可以说是“霸占”了这节课,在余下的13分钟时间里,有4分钟是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2分钟的小组讨论,7分钟的学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只见我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讲解不可谓不慷慨激昂,状态不可谓不认真投入,但这只是影片中教师状态的展现。这时,当我再对学生课堂状态进行回放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除了6个小组组长代表小组主动起来发言之外,其他的四十几名学生无一例外的全都是低着头看着书,看不出表情,看不出他们的课堂状态,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身影应该是谁呢?教师,还是学生?
执教《老王》这节公开课类似于“独舞”,而且是一场凄凉的“独舞”。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在课堂之中可以是“领舞”,但万万不可以是“独舞”,抛弃掉学生的课堂就相当于彻底地失去了自己阵地的战役,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一节语文课,如果不能够让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上活跃起来,那这节课注定是失败的。
导致这种“目中无人”的课堂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备课不充分,只备教材,未备学生;
2.将公开课作为自我炫技的平台,公开课不是为学生准备的,而是为听评课的同行、领导准备的;
3.缺少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的足够的耐心、勇气与智慧,畏惧“未知”的出现,惧怕且无力调控自己的设计被“未知”打乱。
闻其言――文本对话中最真诚的解读在哪里?
闻其言,即细听课堂中执教者和学生关于文本解读的语言,哪些是真实可信、自我生成的,哪些是照搬照抄、毫无新意的。根据孙绍振老先生的研究成果“抓关键词”和“文本细读”,《老王》一课也可以先抓住关键词语“不幸”与“愧怍”,然后对文本进行细读品析。其实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是抓住这两个词语来分析的,但很多时候为什么就总是感觉不到“不幸”与“愧怍”?为什么我们在这篇经典面前总是望而却步、捉襟见肘?为什么我们在这篇经典面前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放二:品读关键词“不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哪些细节可以表现出老王的不幸?(预设多是文章中分布在不同段落的语言信息)
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答道:
文本对老王的少亲情无依靠的描写是这样的: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这是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却饱含喷薄而出的情感。这所有的功劳都要归功于两个“,”。因为有了“,”,我们在朗读时就需要在“,”处来一个停顿,有了停顿,就有了思维的空间,有了思维的空间,就有了情感的跌宕起伏!
在一节公开课上,作为执教者的我听到学生这样一段文本解读,起初是有些诧异的,因为对文本解读很少从标点符号的角度切入,所以在回放时我才再次关注到这名学生的独特解读。他的观点不可谓不高妙,在回放时我心中依旧涌现出许多自豪之情,因为在公开课上这样的亮点可以为这节课增色不少。
但在回放过程中,突然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位学生创造性地抓住了这篇文章的解读路径与基调,这是一次让我“目瞪口呆”的课堂对话,我吃惊的不是这名学生回答得不好,而是回答得太好了。回答得太好了(可能是参考了参考书上的解读),这个“太好了”反而导致了这次“对话”的失败。
这是一次独特的文本对话,作为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戴维・伯姆,在其著作《论对话》中详尽阐述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关于对话的思想。他还区分了“对话”与“讨论”等词汇的异同,进一步明晰了对话的内涵。在讨论中人们总是固守自己的立场,最终目的也总是想在讨论中胜出,而对话追求的则是另外的一种结局:一赢俱赢──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实现双赢、多赢。从对话的价值取向上看,通过与常识意义上对话的比较区分,我们对“对话”的意义获得了更为清晰的理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以上那位学生的精彩发言,更多的带有他人深刻观点引入的意味,而不是我们自身在与文本对话中生成的。单纯地引入他人观点的课堂不能称为真诚的课堂。
问其意――教学设计时最初衷的指向是谁?
问其意,即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的反思阶段,要根据课堂教学实施表现,再去追问执教者课堂教学中诸多教学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想必都存有“力求滴水不漏”的心理期待,认真准备,反复打磨。但如果课堂教学过程的确呈现出“滴水不漏”的状态,难道这样真的就是一节好课吗?
回放三:看着自己概括完人物形象之后开始赏析语言,赏析完语言之后又去分析情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设定的教学目标,有些自得时,脑海中突然出现曾经读到的一则故事:上世纪末,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公开课。当他们听了一节天衣无缝的课之后,他们反问: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答出来,这堂课还上它干嘛?
正如这节“有名”的课一样,我在《老王》这节公开课中也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师生互动良好;教师语言准确精练,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所有的这些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一定要追问一句,这些努力为谁准备,为学生,还是为听课人?如果这两个方面不能很好统一的话,我们会选择哪一方?在有些公开课中,课堂等同于舞台或剧场,上课变成了“教案剧”。
切其效――回放反思后最实效的收获在哪?
切其效,即通过回放,切问公开课最终的实效性与执教者自我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在这种回放、切问中,我逐渐看到了自信的课堂与自负的课堂的区别。
毫无疑问,执教者需要自信。自信让执教者进入创造状态:自信并不是或者说并不能提供“答案”,自信只会让课堂变得情绪饱满,只会让学生在那条旨在“发现”的路途上越走越远。所以,自信者,总是有着额外的收获:因为迎接的是未知之境,所以自信的执教者的路途,是与未知对话的路途。自信的语文课堂是有缺憾、本真的课堂。
自负看上去也确实与自信相仿佛,但却有一个小小的区别造成了它们两者日后显著的分野:自负的执教者拒绝与未知之境对话,他粗鲁而草率地认定,自己占有了一切,他的课堂是封闭的,为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是谄媚于听课人服务,唯独忘掉了学生这一主体。所以自负者的语文课堂:看似圆满、趾高气昂(教师学生皆如此)、信息深且精。
自负者的课堂缺少勇气和力量,他胆怯地拒绝与未知对话,那样即使是华丽丽的公开课也只能如同一个不断失氧而注定要破灭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