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1篇

1.随机调整,灵活把握。

新课程改革倡导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预设。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例如,教学《小镇的早晨》(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教师随即捕捉这一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鼓励学生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生1:我从“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联想到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很幸福。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的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环境。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目标设计的转换,真正生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它具有明显的生长性,展示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思维体验从求同(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到求异(感受小镇早晨的“幸福”、“美丽”、“温馨”)再求同(回归并厚实了对“恬静”的理解)的过程。

2.倾听见解,及时提炼。

案例:《登鹳雀楼》(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师在投影出示鹳雀楼的图像并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了全诗后,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

(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教学思路)

师: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图和诗都错了?

(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

师:《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登一层的行动呢?

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远。

师: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

生:(齐)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在此案例中,由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对此,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及时提炼,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进行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白读自悟中发现,继而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3、引发争论,尊重选择。

案例:在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重点段时,无法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一个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条大鱼,挺不容易,人和鱼谁重要?我觉得不放这条鱼也没多大错误。”一位学生质疑道。

“你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学是怎么看的?”老师不匆忙评价,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他们讨论、交流。

生:我读了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来汤姆放鱼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鱼是对他心灵的打击。

生: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汤姆开始不愿放鱼,但从“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不但想通了,而且对爸爸要他放鱼的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生:不,文中用了“可是”、“铭刻”、“坚定的话语”,这就是说汤姆一生难忘的是自己受到的教育。

生:是的,从课文中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可以知道汤姆爸爸的崇高品质――放掉一条鱼,培养的却是遵章守法,诚实可信的好品质。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感悟也越来越深,现在大家认为汤姆到底应不应该放鱼?

生:(齐)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2篇

“意”,是指文本的言语内容。阅读教学中的“得意”,笼统地说,是指读懂文本写了什么,也即理解词、句、段、篇的内容。把“得意”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本没有问题,因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的培养当然应该在理解文本过程中进行。其次,面对文本,“得意”是读者的第一心理需求,若有其他也是以此为前提,或是在此过程中。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达成教学的核心目标展开阅读教学有什么问题呢?若说以“得意”为目标的阅读教学果真存在问题的话,笔者以为主要是将“得意”作为唯一目标,而没有将“学会‘得意’”(即学会阅读)也作为目标。试想,缺少阅读方法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何以能够提高?

“言”,是指文本的言语形式。所谓“得言”,粗略说来,一是指理解文本是怎么表达的,二是指积累内化、模仿迁移文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形式。当下,把“得意”作为重点内容的阅读教学广受批评,其主要原因是,“得意”而“忘言”了。人们普遍认同,阅读教学应该“言意兼得”,或曰“言意共生”。那么阅读教学为什么还要“得言”呢?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以为,在众多的理由中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那就是在我国“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代名词!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包括五大领域——“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但每一个语文教师可以问问自己,在我们日常的话语中,语文课指什么课?当然是阅读课!翻开教育类报刊,有多少篇谈论语文教学的文章实质是在谈论阅读教学?!即使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口中笔下,“阅读教学”也常常等同于“语文教学”。既然“阅读教学”就是“语文教学”,那当然要承担语文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既要“得意”,发展理解能力;又要“得言”,发展表达能力。其二,就文本而言,“如何表达”与“表达了什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文本的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本来就不可分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探究了言语形式的奥秘,对言语内容的把握也就能水到渠成。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语文课程框架内,“得意”,或是“得言”,任何偏向一方的教学都有窄化阅读教学之嫌疑,在“得意”的同时,当然还要“得言”!

“法”,是指学习方法。所谓“得法”,是指在上述“得意”过程中学习“得意”之法,在“得言”过程中学习“得言”之法。换句话说,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会”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会学”,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样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不用赘述。事实上,“得法”也是新课程设置“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客观要求。但是,根据笔者观察,目前的阅读教学“得法”意识最为缺失,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综上所述,得意、得言、得法,是阅读教学应然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实践中,“三得”取向的物化表现主要在哪里呢?一是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二是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鹬蚌相争》一课就可以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和比喻义,并尝试运用。

3.通过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过渡句与相应段落之间的关系。

4.通过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内化故事中“针锋相对”的语言形式、感悟寓意,增强阅读寓言的兴趣。

据此选择的“得意”内容主要是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鹬蚌相争”这个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得言”内容主要是内化“针锋相对”的言语形式,学习成语“鹬蚌相争”的运用,认识文中的过渡句——“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以及它与第2、3自然段的关系;“得法”内容主要是学习通过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

那么,阅读教学应该以怎样的思路展开才能使“三得”统整在一个圆融的过程中、而不至于造成人为叠加的痕迹呢?一言以蔽之,以“得意”为经,“得言”为纬,“得法”渗透其间。“得意”为经,是指从教学的纵向来看,把言语内容的探究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和基本思路。“得言”为纬,是指从教学的横向来看,将言语形式的学习有机交织在“得意”过程中。“得法”渗透其间,是指“法”的学习服务服从于“言”“意”的学习,具体做到从“言”“意”的学习中来,又回到“言”“意”的学习中去。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经”“纬”之序不可调换。因为“‘得意’为经”符合学生探究文本内容的自然阅读心理需求,“得言”、“得法”更多地体现为基于教学目的的人为要求,而建立在“顺应”学生学习心理基础上的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概括《鹬蚌相争》一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这样展开:

师: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全文,想一想。有困难可以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幕显示:

起因 鹬 ,河蚌 ,

经过 它们 ,

结果 渔夫 。

学生默读,思考后,只有几个学生举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起因 鹬想啄河蚌的肉,河蚌夹住了鹬的嘴,

经过 它们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结果 渔夫没费一点儿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师(指着答案):“鹬想啄河蚌的肉,河蚌夹住了鹬的嘴”是故事的起因,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渔夫没费一点儿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是故事的结果,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2、3自然段写的是鹬蚌相争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刚才这位同学用这句话来概括,你觉得可以吗?

学生思考。稍停后,少数学生举手,大部分感到茫然。

师:不着急,看!(屏幕出示2、3、4自然段,在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下画线:“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这需要好好想一想。

生:可以的。

生:我也觉得可以。因为2、3自然段讲的就是鹬蚌怎么斗的,和这句话的意思一样。

……

师:其实,这儿有三个字告诉我们这句话概括了2、3自然段的意思,看(点击“就这样”)“就这样”指的是什么样啊?

生:鹬和蚌相互争斗的样子。

师:对呀。这样看来,这句话可以概括2、3自然段的意思吗?

学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