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校本化 教学优化 情境学习 思维状态 凸显体验
一、课程校本化与教学优化
“课程校本化”,就是学校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在课程、教学领域中,依据国家意志和师生实际开展优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教学的过程与传统相比往往更加生本、有序和有效。“课程校本化”其实是“生本教学”理念实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校本化建设过程中,语文学科主要通过激活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将教材文本融合于拥有学生知识、生活和情景的再构文本中,从而得到贴近在场学生的创造性情境学习。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偏重老师预设下的完美设计,或偏重某项特定的活动体验,或偏重固有文本的深度探究,或偏重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而更多时候很少审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使课堂教学评价失去了确定性,众说纷纭的评课,不自觉地成了鼓吹课堂成功的支持者,最后给予的印象结论是——凡上的示范课都是成功的课,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界定没了相对标准的角度。现在看来,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反思。笔者认为,在语文学科校本化教学建设中,教学的优劣更应该成为判定教学行为得失的重要维度。语文校本化教学的有效结构应是,教学起步阶段能够从照顾文本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教学发展阶段能够以生之“趣”促教学之“动”从而创造“有生”情境,教学阶段能够顺势让学生获得重组、超越或颠覆“前概念”的学习体验;教学尾声阶段能够给学生留下明晰的再学习能力。
下面笔者就以同仁开设的公开课《饮酒》三个片段为案例,谈谈在语文课程校本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教学优化的几点思考。
二、案例相关陈述
1.背景说明。
这是一堂为校内优质课活动评比开设的试讲课。课题是出自八年级下语文教材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由我组同仁老师执教。执教班级为本校七年级学生,学生水平在年级中为较好。本次教学性质属于借班试教。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以下三项目标:(1)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情境,根据补充的资料丰富诗歌中留下的空白。(2)通过品味诗歌的关键词领会诗人心境。(3)初步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形象的独特之处。
在上课之前,教师为学生的“学”准备一份课前预习资料。资料中包括三项重要内容,包括提供了《饮酒》一诗的原文以及注释;提供了一组能够表现出陶渊明个性特征的诗句;设置了一个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请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2.教学片段陈述与评析。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陶渊明的诗。说到陶渊明,鲁迅这样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那么,隐士,在你的想象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描述说出来听一听。
生:隐士吧,一般应该住在深山老林里。
师:你说的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对吧。
生:隐士嘛,说话方式应该很自我,常人看上去比较脱俗。
师:嗯,讲的是隐士在气质上有这样的特点。
生:想象中的隐士,喜欢不问世俗之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什么的。
生:非常清高,喜欢喝点醉酒,还可能弄点高雅的音乐孤芳自赏,还有点怪异。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全面,从他们的概括中我们能感受到隐士的所具有的内在之处。
生:隐士的样子嘛,外出访友都还会戴着草帽。
师:我们的同学很有想象力,这样的想象真的很形象,这算是让我们看到了隐士的一个外形。
生:许多的隐士其实为了更好地谋求仕途,所以,假的隐士多过真的隐士。
师:没错。我们知道,陶渊明,确确实实选择做了一个隐士。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好,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他的一首饮酒诗,看看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先结合注释阅读这首诗,理解它的意思。然后根据理解自己去朗读。
……
(评析)
这是课堂的始发阶段,在“印象隐士”的适中求问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之心,因为,对于“印象”,只要有过了解,自然就能够说出一二。因此,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小提问,十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的兴趣。
(片段二)
师:很遗憾,电脑放不了音频文件。听录音就改为诵读了。大家一边听着诵读,一边再调动想象,并借着想象去丰富一下诗歌中所写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2分钟后)
师:谁先来?
生:诗歌所写的这个地方,诗人出门便可以看到南面有座高山,有山自然也有水。
师:悠然见“南山”,或许所居住的房子就面朝南面。
生:也许,但是下面说到飞鸟相与还,可以想象清晨有鸟飞来飞去。
师:就是说会鸟鸣不断。
生:可以看到山头那里还有缭绕云雾,透过清晨的日光。
师:那一定很安静,宁静。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南山之美。可是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这又是一个什么人聚集的地方?
生:大概是一个住了很多农民的村庄,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师:那么,为什么我们感受到是那么美的地方?
生:诗人虽然生活在人多之地,但是眼里是另一种情景。所以,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安静。
师: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
生:深山里条件没有那么好,一个人生活总得跟外界打交道,不然就可能成为野人。
生:其实,隐居的意义就在于在内心里得到一种清净,修炼,不在乎外在生活。而外在生活恰恰很好地磨炼一种清净的内心。
师:讲得太好了,心灵的隐居才是隐居真正的内涵。大家再想象一下,诗人现在在做什么?什么模样?借助提供的学习资料,大家去想想这个问题。
生:他正在采。就像农夫一般的打扮。
师:还可能做其他的事吗?
生:我在想,他或许正在地里劳动,“种豆南山下”。
师:没错。会饮酒吗?
生:会的。而且会喝得有些醉。
师: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生:可能他太闲了,只有劳动打发时间。
生:可能这样做比做官要多很多的自由。
生:也许是劳动可以让人变得自我一些。
师:所以,能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起码内心更心安理得,自由从容。
(相关教学设计)
1.(诗歌所写的是什么地方?)听录音,用你的想象丰富它,诗人在一个怎样的所在?
(1)南山之美,课文直接描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想象:山峦、云雾、泉水、夕阳、飞鸟。
(2)“人境”,什么人聚居的地方?喧闹的车马中坐的是谁?
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到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心灵的隐居)
2.诗人在做什么?他什么模样?
3.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评析)
这是课堂的发展阶段,对比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都会发现执教老师精心设置了许多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的精心在于紧扣诗句,不脱离本文;适合学生表达,又符合人物本色;问题连环相扣,又自然衔接。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课堂发展阶段顺利并且深入推进,学生的表现多有价值之处。
(片段三)
师:刚才通过对“悠然”与“茫然”的区别体会,我们初步感受到了陶渊明对质朴自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并且在这追求中力求自由轻松的快乐,他的醉,本质含义更是对这样的生活陶醉之情。回到课堂开头的那个问题: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应该像一个农夫一样过日子。
生:他很大不同就在于住在人群中而不是山林里。
师:陶渊明在生活状态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过着很世俗的生活,并不是喝仙露生存。
生:他的许多行为都很质朴。
……
师:陶渊明诠释的“隐居”并非一种姿态,而是一种生活;“隐士”并非清高自傲的文人,而是闲适自在的生活者。他告诉我们隐居无需放弃现有的一切,并在诗中告诉了我们隐居的秘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评析)
这是课堂的阶段,教师的最后一问,并没有继续深入,而是非常巧妙地回应开头,完成了一次整体关照。看似没有必要,其实非常必要,回马枪的功用在于让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旨得到更为明确的揭示。笔者认为,这是执教老师高明之所在,因为,再精彩的过程,再精细的策略,再精巧的环节,无非就是让我们对某一个单一的重大问题,有更为清晰的理解。课堂之功就在于此。
三、关于教学案例总结的几点思考
校本化教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有效教学?或者说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既符合语文特性又符合教学本质规律?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量的个性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然而,透过上述一则案例与分析,我们或能对当前如何开展校本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优化上多一些新的认识。
1.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打开课堂之门。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一来看,教师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努力做到能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进行一种情境式的学习。在教学始发阶段,通过学生“学前经验”或“前概念”的诱发,非常迅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趣。当然教师是有备而来的,她为学生准备的学前资料三项任务布置,就提前让学生完成了一种已有知识的提炼。这是“学”的良好预备,也是“教”的最好准备。这种从学生中来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敲开教学之门的最好秘诀。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教学阶段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对学前资料学习的反馈与检测,而是根据课堂即兴中对教学对象——“陶渊明印象”的描述,再次创造全新的学习情境,把课堂预设中要呈现的内容联系起来,一步步让课堂生态变得丰富与活跃起来。《饮酒》教学创设的提问是得当与有效的,因为很好地生成一个激发多数学生认知的可接触性话题。
遵循“生本教学”理念的校本化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学情,再努力创造不同机会激励学生呈现自己的“前概念”,从而在学习交流中分享彼此观点,对不同意见作出比较、选择,让学生思维感受到刺激,做出多元反应。因此,课堂结构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心理,未卜先知,巧设桥渡之路,激励学生热情参与,做到快速打开教学之门。
2.教学不在于教,以促成学习思维状态作为使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促进教学生成。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二来看,我们注意到教学活动在此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执教老师能够机智地抓住学生经验反馈,通过发挥自由想象、补充文本内容两大预设的教学问题,不断掀起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层次性、过程性体现得很充分。从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来,教学活动便成功地诱导学生保持住了活跃的学习思维。也正因为这一点,这段教学过程很有活力,有效知识大量生成。
校本化教学的本质表现就在于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带来真正的生成。由于每个学生背景不同,经历有异,他们头脑中的“前概念”必然是多样的、隐蔽的,可能还是不可思议的。譬如,教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居住之所在有什么特点,学生想到的已经大大超越了文本表面的东西,这种生成为下面的矛盾问题做了很巧妙的铺垫,也为揭示陶渊明这个人物的内在做足了点染。因此,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不可忽视的是,保持学生的学习思维状态才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任何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精彩与否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激发学习思维涌动,排除终止学习思维的障碍才是需要值得考虑与实践的。
3.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优胜教学多项内容的侧重。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三来看,执教老师驾轻就熟,以一个环节服务另一个环节,以一个有效问题过渡到另一个有效问题,使得《饮酒》一课的教学主旨凸显,轻松地让学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清晰认识。我们注意到,经过课堂上的反复体验,学生对于陶渊明“隐居”形象的再认识已经相当明了。事实上,对于《饮酒》的解读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就学生经验而言,在一堂课里能够对一个主旨问题得到这样充分的理解已经相当不错。
这样看来,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需要改变教师以往意识的是,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看似小范畴,但能让学生获得有效体验,对于一堂课来说,也是足够了,而并非一定要获得语言、背景、技巧、情感、内容等在内的那种“五脏俱全”的印象。事实上,一方面有教师的胸有成竹,一方面有学生的多元理解,彼此在一堂40分钟课堂时间里能充分体验学习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酉阳桃花源最佳旅游时间:三月下旬到4月上旬。
每年的三四月,酉阳的桃花朵朵开,更个世界显得祥和而美好,真的仿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个时候,是酉阳最美的季节。当然,酉阳一年四季各有千秋,都适合旅游。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游客心中世俗喧嚣之外的净土。全国各地自称"桃花源"的景区很多,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北一华里处的桃花源是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考证后得出的,而且是还具有历史资料的记载。
酉阳桃花源位于渝东南武陵深山中的“凉都”世外桃源,是避暑的绝佳去处。酉阳地处武陵深山,重庆幅员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县,重庆唯有不享受高温补贴的区县。酉阳成为“火炉”重庆名副其实的“凉都”。
(来源:文章屋网 )
借用,便是在对编写和上传资料的朋友表示充分信任与尊敬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把这些有用而又实用的设计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在我的理解中,化用与借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同曹操化用《诗经》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姜夔化用杜牧的“二十四桥”,王勃化用庾信的《马射赋》一样,化用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而创造,一言以蔽之,必须为自己的原创,是独一无二的。
做好了“借用”“化用”和“创造”这三件事,教师就可以让课堂打上自己的烙印了。让课堂打上自己的烙印真的很重要,它不仅会让教师获得成就感,也会使学生久久难忘教师的课堂。
因此,我一路走来,可以说也是一路在借用。例如,在2010年我想给高二的学生补习一些语法知识,发现在网上找到的一个课件比较合适,于是借用了这个课件的内容来给学生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习,对一些细节进行了加工。在给高三学生复习断句这个考点时,我觉得自己下载的一个课件整体设计不错,于是就拿来为己所用了。这个课件导入部分的小故事很有意思。其中一个是广为人知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的断句问题。
借用不仅限于固有的资料,还可以是活生生的人。一次“诗词鉴赏”的公开课上,我请听课的柴老师为大家朗读了其中的一首诗,因为他的普通话十分标准,他的朗读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这个小小的设计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教师的魅力,也舒缓了些许公开课的紧张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以上所举借用的例子已经说明,其实在所有的借用过程中,任何一个负责而有经验与个性的教师都不会是照搬照用,而是多多少少会进行一些加工和改造,这便是我要强调的第二点“化用”了。好的“化用”不仅会像一些著名的诗词作品一样,让人过目不忘或者深受启发,也会使语文课堂的成功获得很好的保证。
化用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给高一学生讲授《归园田居》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讨论: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会给学生一些关于做官的好处的提示,从而加深学生对他这一举动的印象。特别是在崇尚经商而不是崇尚做官的深圳,孩子们从小受到的熏陶可能与内地学生不一样,所以提示这一点我认为十分必要。同时,为了让学生很快进入思考和讨论状态,我还对陶渊明的这一举动作了几个概括:明智之举,勇敢之举,逃避之举,无奈之举,炒作之举……学生讨论十分热烈,回答问题十分踊跃,大家认识到了陶渊明这一举动的难得。然后我提示学生:做官是文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最佳途径。这也启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使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反思陶渊明这种归隐田园的行为。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逃避之举,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批评。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有话可说,我的提问目的就基本上达到了。
化用还需要教师自身的深入思考以及仔细甄选。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有一个问题的提法让我费了一番脑筋,当时可以查到的资料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提法:1.你觉得刘兰芝与焦仲卿为什么不选择私奔?2.你觉得刘兰芝与焦仲卿为什么是双双殉情而不是选择私奔?最后我选择了第二种提问方式。因为,要对学生有引导性,不能让所提问题只有“民主”而无法“集中”。无论是当时的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使得刘兰芝与焦仲卿选择殉情成为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在设问时不能抛开殉情这个点,更何况我们接下来还可以对殉情的价值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在提问中保留殉情的要素也可以使课堂的衔接自然、顺畅,这就是“小细节见思量”的道理。
创造:有的是上课的个别环节的新颖设计,也有的通过自己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得到一些独特的想法,从而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这样的教学案或者课件的设计,不但会使得自己在课堂上思路清晰、讲解流畅,也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师生心情愉悦。因为这种设计是最有针对性的,所以效率也是最高的。要说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备课的过程曲折而漫长,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很少从事这种让人备受煎熬的劳动,但是我们一定要提倡这种做法,即使不能对大部分课文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也可以偶尔对一些名篇进行与众不同的思考,不时给学生一些新的想法或启发。最怕就是我们只知道“拿来主义”,甚至只会人云亦云,这样不但自己永远无法进步,自己的学生也会缺乏创造性。
我常会对课文或课堂进行一些小设计,比如执教《项链》时精致的板书设计以及对课文结尾的精彩讨论;讲授古文《劝学》时让学生针对现实,模拟对那些不愿读书的孩子进行“劝学”,效果不错。此外,还有对《虞美人》实现课堂教唱,有让学生对《边城》结尾进行再创作的尝试,有让学生对《孔雀东南飞》进行话剧改编与课堂表演的尝试等。
教学目标:
1纵向梳理我们所知道的诗词曲作家。
2复习我们学过的诗词曲名篇名句。
3感受古典诗词曲之美,培养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依据飞花令的形式,梳理所学过的诗词曲名篇名句。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朝历代的作家流派以及其创作风格了解起来有难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历史朝代,以及名家名作。
2按照“飞花令”的形式,整理出一部分诗词名句。
3有条件的话,看一下“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几期节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置: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那么诗词就是这茫茫星空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若将中国文化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诗词便是大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 它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 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 但他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携手遨游诗词的海洋,去感受诗词的魅力吧。
一、论世知人
请把以下古代诗词曲名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1李 白辛弃疾李商隐白居易
2马致远苏 轼韩 愈纳兰性德
3杜 甫陶渊明曹 操杨 炯
4 高 适龚自珍 李清照陆游
设计意图:梳理古代文学史分期,明确作家生活朝代,从时代角度切入,对于各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有所了解。
二、知人知其作
诗词曲名家流派列举,选择其中一位或者一组进行介绍。
东汉末年:“三曹”
东晋:陶渊明
唐代:“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王孟” “高岑” “元白”“小李杜”
宋代:“苏辛” 李清照陆游文天祥
元代:马致远
清代:纳兰性德 龚自珍
设计意图:将自己了解的作家生平作以简介,可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进行介绍,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论文摘 要: 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极大。然而,在教授这门课时,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因袭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唱着“独角戏”,从文学史到作品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久而生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下,涵盖了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国学复兴热再次兴起,对文学遗产中思想底蕴的发掘和继承使学生有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古代文学情结”,调动其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我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几年间,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人格,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诗,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 两人的得与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让学生去寻找原文,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教学难免单调,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着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