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王勃 诗文赏析 独创性
唐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良好发展与诗文的良好改革不无关系,而王勃就是提倡诗风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在研究唐诗之际我们要对王勃的诗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白王勃诗文的独创性。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送别诗的经典之一,通过全面地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够全面地了解王勃诗文的独创性,明白王勃诗文在唐诗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唐诗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送别诗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诗文中送别诗占有重大的比例。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李白的《赠汪伦》,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诗贯穿于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送别诗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真切的几种诗歌之一。送别诗在古体诗歌中的意义在于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进行全面的阐述。当读到一首送别诗的时候就会被诗人与朋友、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在送别诗里也往往隐藏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通过离愁别苦来表现诗人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等等,所以送别诗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进行良好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送别诗在诗歌中的意义还在于它所抓住的情感脉络都是简单而真切的,使读者在欣赏送别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辞藻来发现诗人的内心的想法,是古体诗歌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诗歌类型,其最主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过是“伤离别”。古体诗中送别诗占有重要比例的原因在于古代的交通不方便,此时离别由于路途遥远或许今生难以再见,或许再见时已毛发斑白,也就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而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佳作,既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前途的不顺,从而这首送别诗也对古体诗带来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在王勃以前或者王勃所处的时期,诗歌受到魏晋诗风的影响,诗文辞藻华丽,情感肤浅,诗风浮艳,诗文中的情感虚假,诗文创作无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辞藻上的堆砌,这是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这对于诗歌的良好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王勃是最先认识和极力改革诗坛弊端的人物之一,“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曾用“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来对王勃进行评价,可见王勃对于当时的诗风改革的决心,有意提倡刚健诗风。王勃的诗文质朴雄浑给当时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王勃的诗风和当时的诗风有着重大的差异,所以从诗风上来讲王勃的诗风就具有独创性,能够真切地认识到诗歌的重要意义,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全面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时候的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全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游人的难离难舍,以及对前途的一片渺茫。在诗文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作者对离别的地点和友人将要去的地点进行准确地交代,三秦之地保卫着长安,在风烟之中难以看见友人将去的目的地,诗文的开篇就给读者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宏大的气势中又有一种浅浅的伤感,“浮云遮望眼”,看不见了,在此离别之后,首联采取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长安离别所处景色的描写与想象中的五津的描写,将离别之情通过虚实景物的描写进行准确地阐述。在诗文的颈联(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中直接将离别的愁苦进行书写,为何我等要受这样的离别之苦,因为我等都是四海为官之人,这一联在书写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前途的茫然。都是四海为官之人,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漂泊,拥有好的前程?离别之情与壮志未酬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而全诗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主要表达的是朋友就算是在天涯海角,但是此心相依,空间的距离不是问题,只要心灵在一起,那四海也形同虚设,于你于我也不过是距离上的问题,但是心在一起就如同人在一起。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相信纯真的友情是没有限制的,距离不是问题,但是同时也隐藏了作者一种浅浅的慰藉,四海广阔,此去将距离遥远,还好有着纯真的友情,希望这友情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而诗文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往往被众人所忽略,而其实这句也是一句经典诗句,不光是对以上诗句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将离别之情表现到了极致,作者在诗句中劝解朋友在离别的路口不要像小儿女一样热泪满眶,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落泪,此时这里的无泪胜过有泪,将离别的伤感全面地展现了出来。全诗是一首送别诗,所以全诗以离别愁苦为基调,同时也对友情和壮志进行良好的地表达,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壮志,而壮志的表现主要在于颔联中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意境,整首诗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扬,时而情感细腻,是唐诗中的精品。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诗文独创性的具体表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中国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作者的独创性,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经过几百年以后还能被广大的读者所熟知。
1.诗风和诗体上的独创性。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王勃进行诗风改革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全诗撇弃了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诗风,创建了一种刚健的诗风,这种诗风在后来的唐诗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使得唐诗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了我国诗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诗体上,五言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在王勃等诗人的笔下尝试而形成,并走向成熟,使得五言律诗成为唐诗诗体的一个典型,从而使得更多的诗人来进行五言律诗的创作,使得中国诗文得到进一步地良好发展,丰富了古体诗歌的诗体类型。
2.诗文创作思想上的独创性。以往的送别诗都是比较缠绵的,总是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感觉,王勃的这首诗将壮景应用到情感的表达之中,通过壮景来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将送别诗的情感良好表达的同时,避免了诗文中的无病现象的发生,全诗虽然写的是离愁别苦,但是却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给后世的诗文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李白的《赠汪伦》也就是这种创作思想的良好利用。
3.诗文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全诗的首联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在传统离别的诗词歌赋中往往采用的是凄凉的景物来进行离别情意的表达,而这首诗采用的却是一种辽阔的景物来对离别之情进行表达,其表达手段相对于用哀景来表达更能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同时使得全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亮丽,避免了送别诗那种阴暗的感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诗文的尾联采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作手法,通过劝解莫要流泪,将离别之情进一步地进行升华,使得依依惜别之情更加淋漓地展现出来。
五、王勃诗文对唐诗发展的重要影响
王勃的诗文对于唐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从诗风上将以往的浮艳诗风转变到健康的刚健诗风,从诗体上将五言律诗这一新诗体进行很好地推广,而从诗文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对送别诗进行改进,而这些方面都影响了后世唐诗的创作。唐代诗文的良好发展就是靠如王勃一样的具有独创精神的诗人创作使得唐诗得到很好地发展,奠定了唐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着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灞水、紫阙、古树、春草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的景象,并向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注释】
⑴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灞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⑶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⑷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⑸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⑹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一作“黄鹂”
【翻译】
送君送到灞陵亭,灞水浩荡似深情。岸上古树已无鲜花,岸边有伤心的春草,萋萋蓠蓠。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说:这正是当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遮蔽了红日。正当今夜送君断肠的时候,虽有黄鹂婉婉而啼,此心愁绝,怎么忍心听。
【鉴赏】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在这里,所以称为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是赋,而又略带比兴。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春草萋萋,会增加离别的惆怅意绪,令诗人伤心不已;而古树枯而无花,对于春天似乎没有反映,那种历经沧桑、归于默然的样子,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前面四句,由于点到灞陵、古树,在伤离、送别的环境描写中,已经潜伏着怀古的情绪了。于是五六句的出现就显得自然。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然而西京的巍巍宫殿上,太阳快要西沉,浮云升起,景象黯淡。这带有写实的成份,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从诗中来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逸诗《骊驹》,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诗人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
1、由点到面,感悟情感
2、引导想象,触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问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由词入手 初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长江边哪些美景?
1、出示: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鸱点点 俯临长江 飞檐临空
2、用心地读读每个词,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齐读
(设计意图:由词入手,渐人文本;美美读词,初人情感。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恩,读中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也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二)由点带面 感悟情感
1、就在这伤感而又美丽的烟花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呢?
2、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2-4小节,画出有关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甚至是标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边默读边勾画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文字投影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写出人物的动作,感受到他们的惜别之情。
A、他们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
B、古代交通落后,离别容易,相见难,他们一别以后要十年后才得以相见,因此,他们的心情此时是什么样?
C、谁能读出这样的情感?
(2)文字投影2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从这里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体会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C、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学过孟浩然的哪些诗?
D、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人手的理念。另外引导学生抓句子,谈理解,谈感受,使得学生由内而外的表达,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再通过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引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读中说,说中品,渐渐地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之中。)
(三)角色表演 融入情感
1、谁愿意做做那伤感的李白,如果你真的是他,你认为在我们班谁会是你的知己孟浩然呢?
2、学生表演并评价
(设计意图:这里的“演”不是装饰,是为了再现话别情境。拉近古近距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感受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这种“演、评、读”有机结合的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优化了教学效果。)
(四)由图想象融化情感
1、(出示插图)“相见对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你们看,江边这醉人的桃花似乎也收敛了笑容,他们在为这对友人的分手而伤感。
2、(音乐起)你们看到柳树了吗?你们觉得柳树好像怎么样了?
3、不忍离别但是终须别呀!李白伫立江边,望着一江春水,不忍离去,此时他会在想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文本中的插图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充分利用这一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细观画面,引导学生围绕美景想象,给景以人的灵性,人的情感,起到了强烈的渲染,学生深受感染,融化在离别的忧伤里,欲罢不能。)
(五)配乐读诗升华情感
1、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出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课文学到这儿,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诗句的意思。
3、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李自和孟浩然的这段故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有人把他们之间的故事写成了一首诗。(出示诗让学生配乐朗诵)
关键词:长亭;木兰舟;意象;古诗;意境
“长亭兰舟”的意象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在不同的诗词中有着不同的内涵。“长亭”与“木兰舟”作为离人送别常见的景致,往往和悲凉萧瑟的景象紧密联系而容易遭到读者的片面理解。其实,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长亭与兰舟有着自己的独特意义,凄清并不是它全部面貌和本色。在诗词中,景象特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不能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单一的意象来解读,应该全面分析,把它作为心境的表现来审视。在思乡怀远时,兰舟是长居的处所,充满了浓郁的乡情;在爱情诗与闺怨诗中,长亭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倾注了多情男女的相思之路;在怀友送别与酬唱诗中,长亭、兰舟是友情的象征,传递着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一、借长亭兰舟象征爱情,表达恋人间的离愁别绪
长亭外,古道边,兰舟催发处,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在《雨铃霖》中描写的“秋江别离图”可谓是恋人相别的经典场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p34,送别气氛之凄清,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画面之中。词中既有傍晚时分的长亭,又有不解风情的兰舟,使得恋人内心的缠绵悱恻呼之欲出。再加之“寒蝉凄切”的衬托和渲染,使离情别绪更显浓郁。
望君远去伤断肠,长亭送别泪千行。在众多描写恋人惜别的诗文中,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戏,可称是唱绝了离愁别恨。斜阳衰柳,凝霜不解风情,秋风下依依惜别的痴男怨女,使得这愁人的秋景更显凄迷。落叶萧萧,马随车行,只留有车碾碎叶之痕迹;遥望长亭,泪打长襟,万般离别之情已化作相思泪。千丝万缕,理不清愁绪;千言万语,诉不尽衷肠;千山万水,隔不断想念。此时此刻,十里长亭俨然成为离人无尽愁苦的来源,十里有多长,牵挂就有多长。
长亭望君去,使人悲;兰舟亦不解人情,惹人怨。例如,晏几道在《清平乐》中写到:“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起笔“留人不住”四字 ,扼要地写出了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曾诚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兰舟载着酒醉的男子而去,独留多情之人望江神伤。“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之怨思。世间的恋人往往因多情而生绝望、因绝望而生不忍割舍之情。周济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2]p19实乃深透之语。
兰舟除了载恋人而去,亦可载情郎而归,只是舟不至,人未还。尤善“男子作闺音”的温庭筠就曾从女子细腻的内心出发,将对郎君的思念寄托在乘风而归的兰舟上。“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这幅看似和谐的美人凭栏远眺图,其实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同时也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却无情地将热烈的希望之火破灭于冰冷的现实之下。兰舟未载君归,却带愁来,使诗歌整体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离愁别恨的色彩。
不论是对爱情的期许与些许焦虑,还是因爱绝望却不忍割舍的情感,“长亭”与“兰舟”传递的正是有情人对爱情的期待与分别时的离愁别绪。
二、借长亭兰舟寄托友情,传达友人的依依惜别情
“长亭”与“兰舟”自古被寄予“送别”的意蕴。诗人往往借长亭兰舟,寄托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李频《送僧入天台》诗说:“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亲友离别的场景反复不断地在亭下上演,使优美的长亭也染上了一层离愁。相形之下,司空图的《长亭》中所写的长亭则完全成为了离别的代名词,全诗四句二十个字,处处是离别,却无一个是实写长亭。“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秦观《调笑令》诗云:“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柳永《采莲令》词云:“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相似的惜别景也在江边上演,给兰舟载上了满满的别绪。白居易的《南浦别》虽未提及“兰舟”,却亦有一番离愁在心头。“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诗歌的语言虽然清淡如水,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江浦送别,兰舟初发,诗人劝慰朋友不要频频回头,可是自己早已悲情难抑制。
此外,王勃还有反复回旋、别情深挚的七绝《秋江送别》:“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冷秋送别是万古不变的悲情,就像东逝的江水流不尽。“霜天月色,江上风烟,笼罩着别浦离亭、津树寒渚,也弥漫着客子寂寞的心头。”[3]p115目送乘舟远去的友人已让诗人不堪凄凉,遮住视线的树木又来平添烦忧。此刻,兰舟载去的不只是远行的亲友,还有王勃给予的不可承受的深情。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王昌龄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上船。望着远去漂泊的兰舟,诗人好像看到了友人在远方潇湘的月照下难以成眠,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一声一声而感到夜长难眠。清代敖英的《唐诗绝句类选》评论道:“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另有陆时庸《诗境总论》评价:“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三、借长亭兰舟代表漂泊,抒发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数不尽的长亭,是走不完的归程,也是道不尽的乡愁。“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漂泊久未归乡,太白眼中的亭舍俨然成了隔断游子归乡路的屏障。征途上紧密相连的长亭与短亭,提供了诗人饯别之处,而无归去之期。万般愁情无法用语言说清,只好借数不尽的长短亭来含蓄道出,言尽而意无穷,愁情浓得化不开。诗人心中极为含蓄、深沉,惆怅的伤感之情尽在这亭亭相连的景物描绘之中了。
长亭有多长,游子的乡愁就有多浓。杜牧的《题齐安城楼》写到:“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渔舟唱晚,夕阳西下,诗人在晚年依然流浪在外,回想故乡的点点滴滴,追忆离乡时的意气风发,对比今夕的寥落冷清,诗人不禁感受到了一丝丝的苦楚。“故乡七十五长亭”,实指诗人与故乡长安相距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使回首又岂能望尽这迢递关山?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可想而知。
若说长亭隔断了游子回家的路,加重了游子的乡愁,那么一叶扁舟,天水茫茫,就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思绪。
最善以“舟”为意象,表现漂泊之感的诗人,当属杜甫。无论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还是“疏灯自照孤帆宿”(《夜》),还是“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诗句中的“舟”俨然已经成为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与写照。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更将孤舟与诗人的身心直接联系在一起:丛菊两度开放,远在他乡的诗人见之落泪;一叶小舟承载着还乡的希望,系住了它,就如同系住了他的身心,系住了归家的梦。
说到背井离乡、漂泊无依,就不得不提及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了。在经历过一番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晚年的李清照终日浸泡在“愁”的憔悴中,所作之词亦沉潜着无尽的愁苦与孤独。然而,“她的愁再也不是莫名的闲愁,再也不是离别愁绪,而是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的大悲大痛。”[4]p55例如《武陵春》,就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倾吐了她去国怀乡的内心悲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处的“舟”成了身心疲惫的词人寄存孤独与思念的容器。移“愁”于舟,欲求浮生半日闲,无奈被太多的愁绪与感情牵绊。移愁而未解愁,这忧愁太重,只怕双溪的舟载不动,双溪的水流不走。
“长亭”与“木兰舟”在古诗词中是承载着抒情功能的自然意象,随着历史的发展,“长亭”、“木兰舟”的意象被历代文人反复使用。所以,长亭兰舟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是很丰富,很复杂的。在对一首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必须把诗歌中的意象与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一起考虑,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周 济.宋四家词选[Z]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 .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杜新科.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4).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体会“毕竟”“无穷碧”“别样红”的含义,理解古诗大意。
3. 通过想象,品味诗歌描写的美景,感受六月西湖的壮美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古诗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品味,引导学生感受“无穷碧”“别样红”的美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感受
1. 师:同学们,诵读经典,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今天我们要走进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学生读课题,正音。
3. 教师提出读书要求: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反复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
[设计意图: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初读中,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浅吟低唱,不仅巧妙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且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头脑中描绘出这样一幅天然图画——挨挨挤挤的莲叶上开着千姿百态的荷花,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想象诗境,赏读共悟
1.(课件播放名家吟诵的录音)学生闭目聆听,想象画面:听着,听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莲叶 荷花)
2. 赏读莲叶。
(1)引导学生抓住“接天”“无穷”辅以课件体会莲叶的多。
A.品味“接天”。引导理解“接天”的字面意思;想象“接天”的壮美画面。
B.品味“无穷”。“无穷”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数不胜数,一望无际,一望无垠,一望无边……)把这两个词送进诗句中,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2)引导学生抓住“六月中”“碧”来想象体会莲叶的绿。
师:读着,想着,谁能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来想象一下,此时的莲叶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绿呢?(教师相机板书:碧)
小结:对呀,六月西湖的莲叶是那样的碧绿、青绿、深绿、墨绿,还带有点黄的绿,它们互相辉映,互相重叠,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际。这样的画面多么——壮阔,多么——有气势!把这种感受带到诗句中读吧。(指导读出诗句的壮美)
3. 赏读荷花。
(1)默读描写荷花的诗句,想象画面。(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理解“别样红”及“荷花别样红”的原因。
师:什么是“别样红”?为什么此时的荷花会这般——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不一般的红呢?(引导学生体会是无穷碧的莲叶衬托出别样红的荷花;是太阳的映照衬托出别样红的荷花。)
(3)句式训练。
师:瞧,火红的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在荷塘上洒下了万丈金光。请同学们默读屏幕上的这段话,细细地想。待会儿请你来说——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内容:
火红的太阳在荷塘上洒下了万丈金光,
映在荷花上,荷花红得?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3)引导学生抓住“别样红”“映日”读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别样美。
4. 辅以课件引读感受古诗的对仗美。
5. 欣赏荷塘,激情诵读。
(1)欣赏荷塘美景。(多媒体播放荷塘画面)
(2)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赞美西湖荷塘美景。(课件出示:?摇西湖景)
(3)激情诵读。
师:此时,你觉得应该以怎样的节奏,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才能读出这番的美景?自己练练,注意要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
[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味呢?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化象为画”“化象为情”,就能走进诗人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中去。因此,紧扣“莲叶”“荷花”这一“诗象”,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平面的诗句就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洒而出。]
6. 对比研读。
师:同学们,诗人杨万里一生特别爱荷,而且爱荷爱到痴狂的地步,老师能查到他描写荷的诗作就有二三十首,难怪人们称他是“全方位描写荷的第一人”。我们曾经就学过他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今天我们又学了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对比,从中感受同种景物在同一诗人的笔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如从时间上、内容上、地点上、静态与动态、形状与色彩等方面去感受两首诗的不同,从而更突出西湖荷塘的壮阔美。)
7. 品读前两行诗。
(1)引导学生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前两行诗的意思。
(2)链接播放西湖四季风光和诗句,深入感受西湖六月风光的特点。
(3)指导朗读。
8. 整体回归,配乐齐读古诗,欣赏古诗的特色吟诵。
[设计意图:有比较才有鉴别。以上教学,设计了两处比较:同一诗人描写同一景物——“荷”诗的对比读;同个景点,不同时节——西湖风光的对比读。把这些从内容到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诗歌优化组合加以对比,既加深学生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了学习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三、巧妙质疑,升华主题
1. 引导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疑问吗?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课题上,想想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回答)
师: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谁也不知道一别之后何日才能再次相见,所以很多文人墨客把这种情感寄托在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送别名句?(生交流)
2. 教师补充自己游赏西湖的经历,出示同题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引导学生抓住“月尚残”一词理解“晓出”是“清晨很早的时候”,从而领会短短的路程诗人却花了很长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想象:这一路上他们有多少的浓情,有多少的不舍……
3. 借助课件链接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别样红”。(课件出示并播放录音:林子方为官清廉,深受南宋百姓的赞赏。淳熙十四年间,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当时任秘书少监的爱国诗人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国家大事,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他们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之后,林子方升官要去福州赴任,好友杨万里当即作了五首诗文相送,以诗祝友。)
师:听了这些介绍,你还觉得诗中的“别样红”仅仅是指荷花的颜色特别红吗?(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情景交融)
4.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这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通过质疑问难,补充自己游赏西湖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意就隐藏在“晓出”和“映日”当中。教学中链接了与诗文、诗人相关的资料来丰厚文本,努力让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是借“莲叶荷花”这意象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恋恋不舍、深切祝福和殷切期盼之情,从而感悟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链接生活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古诗的古为今用。
2.教师总结:同学们,同一首古诗,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收获。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愿经典诗文能陪伴你们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在生活中的运用,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拓展到生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