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松鼠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侦察设备储存的用来证明案件情况的信息资料。视听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类型,在我国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中,都得到了确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将日益广泛。
一、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证据的特征
视听资料作为独立的一种刑事证据,除了具有刑事证据所共有的客观性、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合法性以外,还有以下四个特征:
1.客观、准确、信息量大。视听资料能将案件事实的原始概貌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其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使人一目了然。
2.直观、生动、形象。视听资料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将与案件有关的形象和音响、甚至案件发生的具体过程直观再现在人们面前。
3.具有动态连续性。视听资料能动态、连续反映案件的全部情况,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办案人员迅速感知现场的空间情况,对其他证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4.依赖于现代科技,易于保存。视听资料必须借助于特定仪器、设备及其特殊功能才能形成,它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长期保存。同时,视听资料也有其弱点,一是易被伪造、变造。二是视听资料被篡改、伪造后不易被发现,一旦采纳,能导致案件事实性质认定上的错误。
二、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运用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视听资料相对于其他鉴定资料如司法会计鉴定、法医鉴定等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比如,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为防止嫌疑人在法庭上翻供现象的大量发生,在对询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办案人员在讯问室讯问犯罪嫌疑人时,除制作常规的笔录外,还对整个讯问过程不间断地录音、录像,以视听资料的形式真实记录讯问全过程。讯问结束后,这些资料将由技术人员同步制成视听资料证据交由专门部门保管。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查阅、调取、复制或剪辑这些资料,以保证此类视听证据的真实性。一旦犯罪嫌疑人当庭翻供,与之相关的视听资料将被作为证据提交法庭。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对视听资料的运用充分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庭审方式的变化对公诉人来讲,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公诉人必须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并且非常重要的是,要将指控犯罪的证据组成一个体系,达到定罪的证明标准,让法庭采信,使旁听群众信服。在这个过程中,公诉人就举证、质证内容的说理、讲法至关重要,客观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宣传过程。长期以来,公诉人在庭审调查中更重视罗列证据,对讲法、说理重视不够,庭审效果难尽如人意。改变这一状况,多媒体示证系统大有作为。例如,在庭审中,对于被告人所犯罪行触犯了哪部法律第几条,公诉人对有关法律法规一读而过,这对法官、律师来说自然心知肚明,而参与旁听的人们如何能过耳不忘。把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证人证言以及犯罪构成要件等文字内容定格在投影屏幕上,公诉人适时引用视听资料,这样指控犯罪,层次清楚,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应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听资料证据的技术拓展方向
视听资料虽然具有很多传统证据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应用时间却相对来说较短,受设备装备水平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近一两年,视听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在视听技术中的大量应用,有些矛盾更加突出。表现在采集、固定、制作、鉴定、归档等各个方面,没有更好的统一标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技术部门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寻求发展:
1.视听资料的采集与制作。传统手段主要是利用磁带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采集、制作,这些视听资料精度低,质量差,易产生失真。并且以磁带、录像带、底片等介质进行储存时,成本高且不宜保存时间过长。而利用数码设备如数码摄像机采集、制作出的视听资料精度高,失真小,并能以数字信号存储在价格便宜、体积小、信息量大的数字存储介质上,如一块三英寸的硬盘,体积只有普通120分钟模拟录像带的1/3,可以记录的影像资料却是它的70倍。一张薄薄的DVD光盘也可以记录3倍于录像带的信息。并且以这种方式记录的信息,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永久保存的。因此,要求司法部门一方面应积极争取多配备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如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视频采集设备、扫描仪等,使手中的工具“顺手”。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门人才,以便能掌握先进的视听资料采集、制作、储存技术,充分发挥手中先进设备的效能,使视听资料在办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视听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随着视听资料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各种形式的视听资料越来越多,使视听资料的归档、检索工作越来越繁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起完备的视听资料数据库,并且要以规范的格式整理所有的视听资料的保存形式。这样在数据库中,才能迅速地查询到你所需要的那一份。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建立起这样一个内容完整、功能完善的数据库,要求司法人员要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首先,要能解决视听资料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即以什么格式存储,采用哪种编码等问题。其次,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即通过编写一套完整的程序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因此,司法人员特别是从事视听资料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大力加强对计算机能力的学习,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但能采集制作出好的视听资料,而且能够管理使用好。
3.视听资料的鉴定与选用。由于我国法律已明确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类证据使用,因此,在办案中,除了由检察技术部门制作的视听资料外,还会有大量的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的视听资料,对于这些视听资料的真伪、能否作为证据使用,有时就需要作出鉴定。由于视听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大量应用于视听资料的采集、制作过程,使一些伪造的视听资料非常逼真,鉴定工作相当困难且成本很高。例如对声音资料的鉴定被称为声纹鉴定,是利用声学语音学的原理,借助声谱仪(语图仪),通过对磁介质所记载的有声言语的频谱分析,对嫌疑人是否为被录音的言语人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一项专门技术。仪器价格非常昂贵。而对视频资料的鉴定则更为困难,经过非线性编辑机剪辑过的数字视频几乎找不到编辑点,如果要鉴定真伪就必须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更专业的知识。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司法部门在材料的真伪鉴定上还处于一个盲区,甚至在视频证据的鉴定工作还是空白,所以更需要我们在这项工作上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表明在这个方面就不能有所发展。比如说现在就有人在开发一些软件,配合音频采集设备来对音频进行鉴定,这样就不必购买昂贵的声谱仪,从而使一些基层检察院对音频资料做出一般性的鉴定成为可能。有这样的软件进行辅助鉴定也给广大检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思路。只要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勇于探索,勤于研究,上述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方法:抽取96例合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密钙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密钙息与滋肾通络胶囊联合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滋肾通络胶囊对合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滋肾通络胶囊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42-01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消渴之骨痹、骨痿等疾病的范畴,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且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骨质疏松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因此该类患者的致残率也非常高,使治疗和康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1]。本次研究中选取96例合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对应用滋肾通络胶囊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96例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就诊的合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7至68岁,平均47.3岁;患糖尿病时间1至16年,平均年3.8年;治疗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9至67岁,平均47.8岁;患糖尿病时间1至15年,平均年3.2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静脉滴注密钙息注射液,每次100IU,每天一次;治疗组:静脉滴注密钙息注射液,每次100IU,每天一次,口服滋肾通络胶囊,每次3粒,每天三次[2]。对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治疗效果、骨密度改善幅度进行对比研究。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痊愈:患者自觉骨痛症状完全消失,BMD检查结果显示为+1S;显效:患者自觉骨痛症状已经明显好转,BMD检查结果显示为±1S;有效:患者自觉骨痛症状有所减轻,BMD检查结果显示为-1S;无效:患者自觉骨痛症状没有任何改善,BMD检查结果与治疗前相同[3]。
1.4数据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得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系统进行处理,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对组间对比结果进行X2检验,当P
2结果
2.1骨质疏松症状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经密钙息治疗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为:临床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治疗总有效率70.8%;治疗组患者经密钙息和滋肾通络胶囊联合治疗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为:临床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6%。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2.2骨密度改善幅度。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值分别为(0.71±0.07)和(0.78±0.08),腰椎骨密度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内热,久病致肾阴阳两虚,伤及肾精,肾主骨生髓,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已伤及肾精,滋肾通络方具有益肾填精、疏通经络的作用,方中的鹿角胶、熟地黄、龟板胶、杜仲、山茱萸、补骨脂、天麻、骨碎补主要具有补肾填精益髓的作用,龟板胶和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天麻、熟地黄、山茱萸不仅仅具有滋肾的作用,还可以达到通络的效果,杜仲、补骨脂、骨碎补主要具有助肾阳、强腰脊的作用,可达到补络、宣络、营络的治疗目的,黄芪主要具有益气的功效,可以使络脉更加流畅;丹参、丝瓜络、地龙、全蝎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骨碎补性味苦温,主要具有补肾壮骨、强筋活血、续伤通络的功效[4]。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具有强骨作用,羊藿可以对机体免疫、骨骼、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进行有机调节,对蛋白质合成与核酸代谢具有明显而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骨增殖与分化速度加快,对破骨细胞分化增殖具有直接抑制作用[5]。密钙息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刺激成骨细胞生长及活性,治疗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肾精虚耗会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不解决肾精虚耗,仅用密钙息治疗骨质疏松是治标不治本,骨密度的改善幅度有限。
参考文献
[1]周友俊,全兴胜,何美琼,等.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因素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2):172-173
[2]支会英,李恩.补肾方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组织ER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7(14):141-142
[3]戴玲.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29):136-137
周炳康
肖 亮
郭庆功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骨质疏松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有限元应力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对患者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10例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双下肢薄层CT扫描。然后经过图像以及数据处理建立起股骨三维模型,对患者的股骨与假肢柄之间进行布尔运算。结果 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关节受力方式,患者在术后的假肢稳定性较好,当患者处于正常负荷时,其人工关节十分稳定。结论 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时,通过对人体力学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人体关节功能的认识,以便于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有利帮助。
关键词 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有限元应力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72-02
[通讯作者] 郭庆功(1964-),男,河南开封人,本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脊柱与关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骨折中较为常见,其中有35%~40%的骨折不具备稳定性,此类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患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怎样才能降低患者在骨折后出现并发症,已经成为了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为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10例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例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例女性,7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67~87岁,平均年龄为73.9岁。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1.2 方法
股骨三维模型:患者在入院后对其下肢行CT扫描,其扫描参数为150mA、120kV,其扫描层厚为1mm,将扫描所得的数据导入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然后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像素修补、光滑、区域增长等处理,然后将相应数据保存下来。将保存的数据导入UG4.0中,然后在统一坐标系中,分别对患者患处的外表面轮廓曲线进行光顺、扫掠以及缝合处理,即可得到两个实体模型。根据测得的骨髓腔分界面以及松质骨数据,对内层三维模型进行适当的切割,然后对内、外层三维模型行布尔操作,就可以得到含有骨髓腔、骨松质、骨皮质的股骨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对患者建立相应的数字模型M1、M2,并根据AML生物假体普通柄来建立实体模。
有限元模型:在UG4.0建模软件中,对患者的关节置换方法进行处理,分别将AML生物型假体普通柄A、植入经过扩髓的数字模型M1和数字模型M2,前倾角设定为150假体柄轴线与股骨轴线重合,大转子尖平股骨头中心;M2骨折近端用钢丝捆扎,假体柄与股骨间行布尔运算。
2 结果
2.1 股骨力学分析结果
就股骨的整体受力情况而言,患者在行置换术治疗后,其股骨上段以及后骨小转子将会出现明显减少的情况,股骨距应力也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股骨应力通常集中区在股骨远端髁上,术后就会向股骨远端移位;导致假体远端的股骨应力出现明显增加的情况,股骨上最大等效应力比术前也有所增加。此时,患者股骨上段的应力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其受到一定遮挡的情况。
2.2 假体力学分析
就假体受力情况而言,其整体应力是由上向下传递的,它主要集中在骨髓腔峡部与假体下段紧密结合的部位,假体下端末与股骨接触所以受力相对较小。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假体的最大效应力必须大于股骨应力,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假体的材料为钴铬合金。
3 讨论
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时,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其失败率也相对较高[3]。行内固定植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加重、骨萎缩、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增加[4]。
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时,有限元应力分析法是一种新型力学分析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元力学分析的准确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地提高[5]。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的应力进行分析师,力学实验的结果基本上不能直接应用到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而且与模型所得数据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对人体的骨折应力进行计算时,有限元法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所用假体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其在骨科临床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关节进行重建,使其功能与正常关节相接近,以此来达到消除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畸形以及疼痛的目的,不过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远期并发症[6]。患者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其关节的受力模式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股骨近端的应力也会被遮挡,再加上界面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假体松动的情况。患者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必须对其关节进行翻修,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痛苦。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而言,由于受到置换后关节稳态变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情况的影响,其假体周围就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目前,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怎样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已经成为了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之一。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关节受力方式,患者在术后的假肢稳定性较好,当患者处于正常负荷时,其人工关节十分稳定。由此可见,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通过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有元应力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时,通过对人体力学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人体关节功能的认识,以便于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有利帮助。不过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以此来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绍伟,彭李华,赵光荣,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有限元应力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5):6496-6499.
[2]彭李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0.
[3]王广斌,付勤,刘忠厚,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6):404-406,446.
[4]刘超群,刘进炼,周青,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93-2095.
[5]罗剑,郭珊成,黄志勇,等.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型骨折23例临床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1685-1687.
课程名称
语言《炒大栗》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亲子游戏熟悉儿歌,并学说儿歌。
2、感受亲子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亲子游戏熟悉儿歌,并学说儿歌。
教学思路
秋季栗子正当时,以栗子为教学元素,在吃吃玩玩中学习。
教学环节
一、引出儿歌炒大栗
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好吗?
(出示小松鼠),老师以小松鼠的口吻跟小朋友打招呼!
师:你们知道小松鼠最爱吃什么吗?
“小松鼠最爱吃栗子了,秋天到了,它摘了一大堆栗子,听,它在干什么?”
二、教师念儿歌,并示范动作。
1、原地坐着熟悉儿歌。“哇!好香啊,你们想吃栗子吗?那就请跟小松鼠一起来炒栗子吧!”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
2、大铲子铲大栗。
出示大铲子,提醒妈妈,当儿歌念到霹雳啪啦……响的时候,老师手拿铲子就会铲宝宝的脚,这时家长要立即抱起宝宝跳起来,请宝宝和妈妈们围成大圆圈走!
(配班老师:手拿栗子动摇,发出声响)
3、亲子炒大栗。
师:我们还有更多的栗子要炒,请家长站起来,抱着自己的孩子甩动(炒大栗),最后一句处跳跃(让孩子自己跳),2次。
教师先示范
4、太阳伞炒栗子。
请家长站到太阳伞旁边,请一个小朋友来当栗子,(如果孩子不赶一个人上来,没关系,不要急,这时妈妈可以陪宝宝一起上来),其他家长与孩子转动太阳伞,边念儿歌边游戏,当念到霹雳啪啦……响的时候,抖动太阳伞。(此游戏可以重复3—5次)
5、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的把学念的儿歌说出。
三、分享栗子。
要求每个宝宝自己拨栗子品尝,并能拨一个给妈妈,将栗子壳放于一处,吃完了一起把栗子壳放进垃圾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资源
栗子
参考资料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我在教小语第二册《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出现了这样的问答:
有一个学生问:达尔文为什么从来不捉弄小动物?
几小学生进行了补充回答:1.他要观察动物怎样生活。2.他喜欢小动物。3.他和小动物是朋友。4.他关心他的朋友。5.他爱护小动物。6.他尊重他的朋友。
透过这些提问、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明白了处世之道:对待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要从了解朋友的立场去对朋友,不能存着捉弄、玩弄的心理对待朋友。
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
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我们班在学习《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有一个学生问:“松鼠妈妈为什么骂小松鼠是‘傻孩子’?”有几个学生进行了回答:1.小松鼠是松鼠妈妈的宝贝。2.松鼠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3.松鼠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4.松鼠妈妈认为小松鼠遇到了危险,很着急。5.它很心疼小松鼠,怕它受到伤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使教师从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创造性地组织、策划教学,有了更多发挥能力的机会,顺应了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