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课堂

物理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理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理课堂

物理课堂范文第1篇

一、把多媒体引进物理课堂

初中的学生,根据其心理学规律及其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再加上课堂思维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的选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学生就可以借助彩色的画面,生动的音乐,动感的文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并且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多媒体由于可以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学生在回忆所学内容时,生动的情景历历在目,有利于保持记忆,巩固所学知识。电教媒体对课堂教学常常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电教媒体填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我们在有限的课堂空间获取无限的信息提供了前提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现代多媒体的渗透,才能给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更广阔丰富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使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的课堂教学变的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使单纯的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变的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电影、音响效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具体,由复杂变简单,由虚变实。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的教学方式,就很难使全体学生完全明白快问问你的内容,也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视屏上清楚地看到所要做的物理实验,鲜活形象的画面,就会一下子使学生一目了然,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使学生迅速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避免枯燥。学习物理不应依靠在题海的遨游,而是要找规律,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形成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多观察、多思考,从而把所学的词汇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上课时的认真听讲,课后多思考、多讨论、多探究、多观察,课下的巩固和复习,查漏补缺,学习内容不懂就问,讨论研究,逐步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学生会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迈向成功之门,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持久保持。“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物理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堂

一、创新课堂模式

物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揭示了现实生活中诸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的奥秘,初中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关键成长阶段,理应对物理课充满兴趣,但是由于传统课堂模式“重理论轻实验”“重灌输轻讨论”,造成课堂单调乏味,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强调解决问题、搜集和查阅资料,提出假设、用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以主动、负责的精神完成有目的、不断改进经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采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新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发现新的问题,陶冶学生的情操。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自我塑造“发现者”的形象。物理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探究。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实验或探索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

二、转变师生角色

教师主导课堂,滔滔不绝,面面俱到,唯恐不周,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毫无兴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疲于应付,教学双方都事倍功半。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需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并使学生尽量有合作、交流,调查、质疑、辩论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属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应坚决还给学生,不要怕浪费时间,学生知道的或能自主学懂的再不必浪费时间大讲特讲。坚决做到学生会的不讲,需要合作交流的学生交流合作完成。在思想上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只怕学生学不会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做的最多的应是课前准备及课中引导并赏识学生的眼光,多给学生以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做好合作探究讨论及交流,增强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构建“开放式”教学环境

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与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教师营造民主的为学生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主体性的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比较自由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开放的时间空间环境,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即不限于时间,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不局限于概念、规律、公式及考试范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等、靠、要”的被动的情形。

在开放式教学这种环境中,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言。在互动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品尝成功的甜蜜,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能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优化评价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为少数尖子生的理解”向“全体学生的理解”转变。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对现有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放弃“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察,也要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智力遗传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效果可能有所差异,但是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是不受客观条件左右的,学生是否具有高涨的物理学习热情、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应当成为考察重点。另外,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也要注重动手能力的考察,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对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通过评价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评价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形成“表扬优等生、鼓励进步生、帮助潜能生”的良好风气,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寻找乐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的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师要适应课程的要求,努力汲取知识,不断吸收“百家之长”。物理知识涉及面广,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充电。现在的学生了解认知世界的途径宽了,教师要想与时俱进,走在学生前面,就必须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

参考文献:

[1]何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技术物理教学,2013。21(2):35-36

[2]李友诚,张静。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学苑教育,2013(11):70

物理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评价、健康发展

    物理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评价,对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物理课堂评价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品质和动力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作出的一种质性评判。这里的认知品质是指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目的的明确程度,是否主动参与和感悟,能力训练是否能准确而又精要,掌握是否灵活而有实效。动力过程则是指在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激情、学习毅力等启动、运转的呈现过程。客观、全面、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教学实践中,物理课堂评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恰恰相反,随意评价、有意或无意抑制学生学习主动性,甚至压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却较为普遍。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物理课堂评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根据物理新课程评价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力支持的过程。主动发展的学生首先具备发展的动力,表现为“爱学”。学习主动,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调动学生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课堂上首先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启动问题。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教学,这样教师之情可以感染学生,促进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教育是赏识教育,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学生积极认知时,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适时肯定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过程,根据需要予以真诚的赞赏;学生认知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心境和学习毅力;当学生安静时或等待回答时,教师对学生的进入状态要以欣赏的态度关注他们,并予以积极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强化,以点头、微笑、赞叹来肯定,并重复和简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回答有出入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所做出的努力,委婉地与学生商量,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积极进行引导,而不是面无表情地示意其坐下,更不能戏弄甚至讥讽学生。

    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教学中,由于活动给出的器材较多,每位学生至少都能设计一个实验,以至在交流时,他们便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被小组成员认可,从而每位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有具备能力而导致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期望。再比如“测生石灰的密度”,不妨用多媒体先展示生石灰放入水中的实验过程,通过展示学生知道生石灰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测体积。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用薄膜将其包好后再用“排水法”测体积;有的学生提出换一种不与其反应的液体。不管谁的方案更完善,教师都要肯定这些学生的成果,而且要鼓励别的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仅把学生引入一个想学、爱学的天地里,又使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意志品质。这样的物理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天堂。

    二、发挥评价的校正功能,关注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完善、发展并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监控、诊断、校正状态,因此教师要和善、冷静和机敏地对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教师布置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性,对布置的任务必须精心设计、优化导入。而不是提出毫无价值、难以体现思维过程性的问题。

    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而踌躇满志时,教师不能毫无反映或只是草率的对待,而应该以亲近、微笑、赞许的表情或语言表示肯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只是凭印象让自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力求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然后再对这个过程进行质性的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或观点,也客观地指出不足,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诊断,再进行校正,以便学生取得进步。比如好在什么地方,如何的好,哪些地方值得商榷,怎样处理会更好,而不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坐下”。

    如研究“自行车的摩擦”的教学中,先展示自行车,让学生独立思考什么部位有摩擦,是何种摩擦?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上台指着自行车相关部位进行讲解,最后引导学生对交流的情况进行归纳,明确采取哪些措施可增大摩擦?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摩擦?有位学生在归纳时错误地认为:刹车时,刹车装置与车圈之间是滚动摩擦。作为教师这时不应为了几个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抢时间,置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和辛苦劳动而不顾,而应先听听学生自己的分析,然后进行校正。因为肯定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即便真的错了,那也是一次有价值的经验、一种资源。因此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对物理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对学生也大有裨益的。

    三、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关注个性差异

    物理课堂教学中会难免遇到现实问题:如何对待“学困生”。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九种智力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有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的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根据这个理论,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乐于对所谓的“学困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接纳学生并努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针对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物理教学中,要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优势领域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

物理课堂范文第4篇

物理是什么?

(1)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观察和实践为基本研究方式,因而在客观性上表现为“真”;

(2)物理学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它在目的性上体现出“善”;

(3)物理学还在人的情感、意识等多方面反映了“美”.

所以物理是一种体现“真、善、美”的高层次、高品位文化.如果说上一节高质量的物理课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物理学知识,体会物理学的“真”;那么打造高品位的物理课堂就不仅仅着眼于物理学知识的学习,还要体现物理学的美好成果,能给学生心灵上的美感,体会物理学的“真、善、美”.将高质量物理课堂提升到高品位物理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的,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刻不容缓.下面就根据自己教学经历谈几点如何打造高品位物理课堂的感受.

1 让教师的修养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物理课堂的“商标”

教师上好一节高品位的物理课,能使学生深受感染,从而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而高品位的物理课堂是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体现的,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的,是通过教师的自身修养潜移默化的.如果物理课堂是一件华丽的商品,那教师就是这个商品的商标.提高自身的修养是打响这一品牌的必经之路.

教师的修养包括品格的修养和教学的修养.

品格的修养,是一个人的最根本修养,它能从内在提高一个人的层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有益于社会的合格人材,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其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一个有着良好人格品质的教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对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和烦恼及时察觉,对他们细微的问题明查秋毫,并能及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拉近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反之,一个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忧郁孤僻、表里不一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则是消极的,使学生高度紧张,产生极大焦虑,这不仅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更是教育者的失败.如果一个教师的品格高尚、正直、正义、宽容、有爱心、有责任感、进取、勤奋、豁达等等,那么这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也能喜欢并乐于接受.正如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即行.

当然一个教师的品格修养只是一个方面,要想把书教好,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教学修养.首先教师应具有先进明晰的教学理念,不能再重“教”不重“育”、重“教”不重“学”、重“教”不重“研”.所谓重“教”不重“育”是指教师不能把自己仅仅当成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知识,还要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学生的掌握程度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做教师才不会陷入重“教”不重“学”的误区.当今全球化发展越来越要求教师要成为开放型教师,而能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教师除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也是一根衡量的标尺.教育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视野、教育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的优劣.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才能居高临下,抢占教育的制高点.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搞好“研”.

其次教师应具有高超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每个教师的课堂除了教学目标的体现外,还流露出教师本人对于课程的体验.这也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所以教师在研究教材时不能依赖教参,而要自主研究,选准角度,突出新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体现自己独到的看法.能够对课程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的教师,就能呈现个性化的课堂.一个能驾驭好教材的教师,一定能把教材的思路和学生的学路完美衔接;一定能把教材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完美结合;一定能把教材的分配与教学时间完美协调.总之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创新精神是社会和行各业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充分了解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开展适合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当然要想做到这些,教师就应该时刻让自己是一潭活水,永远新鲜、充沛而不枯竭.

2 让科学的“善”与“美”贯穿始终——人的天性是“向善”与“向美”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亦如此.只要一节物理课能体现出“善”与“美”,就能让学生有所感动,从而被这节课常常地吸引住.

科学的善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将一些物理对社会的应用介绍给学生.如在讲离心运动时,可以讲讲甩干机是如何利用离心运动这个原理的.再如介绍电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想像一下夜晚没有灯光,整个世界陷入一片黑暗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慨物理学的贡献,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和兴趣.

科学的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 体验物理的过程美

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不仅要把主要知识整理好,更要把科学探索,这一追求真理的科学“美感”带给学生.再如伽利略如何思考,通过理想斜面实验一步一步地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其中每一步思维的飞跃都充分展现了物理学的美妙.这些科学探索的“美感”在课堂一开始就要引入,在讲课过程中要突出,在练习中也要有所体现,使得科学的“美”贯穿整个物理课堂.这样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学到方法,更懂得了科学研究的真谛.

2.2 感受物理的规律美

这些内容在物理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到真正的真理是简单易懂的,在感受科学美的同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3 让亮点在课堂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一节课要有亮点,这是必须的;一节课有多一点的亮点,是更好的;亮点出现在应该出现的时候,这就能迸发智慧的火光,把学生牢牢地固定在知识的海洋.

如在讲整体法和隔离法这一课时,很多教师都是把它当成是一种方法去介绍,但有位名师却先从一道常见的力学题目着手,复习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步骤,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他开始的一大亮点就是他没有把整体法和隔离法作为方法,而是把它仅仅看成是对“研究对象选取”所作的说明.这样学生认为本节课只是提高了对象确定的能力,顿时减少了压力.接着该教师讲一题,让学生练习两题,尽然让学生总结选整体和个体的优缺点.学生自己总结后再做点评,使得学生以后对整体和个体分析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这种充分让学生成为本节课主体为第二个亮点.

然后再提出整体研究有没有条件,条件是什么?并进行了推导:

.

通过一个学生完全能够接受的推导,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才能用整体法,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此又为一大亮点.

一节课三大亮点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该教师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创设物理情境,组织教学.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课堂范文第5篇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某个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些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节物理课都是一首交响乐,而我的每节课的第一乐章是“说生活中的物理”,在这2分钟里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畅所欲言,说出心中的疑问。同样在这2分钟里,我会用眼睛微笑着跟学生交流,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此举的目的是吸引所有学生的眼球,让他们都尽快参与到课堂中来,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一节课45分钟,我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争分夺秒,目的是绝不多占用课下一分钟。

二、 注意物理习题的选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习题课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优化习题课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物理观念的形成。

如何选用物理习题呢?我个人认为应从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中考要求这三个角度考虑。一般来说,好的物理习题符合以下几点标准:(1)联系社会实际;(2)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3)与现代科技联系紧密;(4)注重知识面的拓宽。

物理试题还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满足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等的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多思考,要对习题进行重新设计。对同一个问题尽可能多设问,设问要具有梯度,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一步步的阶梯攀上“成功”的高峰,尝试成功的快乐。

三、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的基本特征,它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理念、对教材的整体规划、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因此,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

对于每种课型,我精心备课,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该干什么,学生该干什么,只要学生能完成的,我绝不包办。以新授课为例,我努力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提高“讲”的艺术,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上好新授课?做好以下三点是关键:

1.巧妙引入课题。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幽默和谐的语言、丰富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长技能,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四、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物理学科从单纯的对学生成绩的片面追求,逐渐转变为对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关注。物理学科能力培养是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我每章都会安排小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如在讲《杠杆》一节时,力臂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模拟撬棒撬石头的实验,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在哪施力更省力?

探究二:同一点上施力,动力的大小相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