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太白湖新区建设总体情况。济宁太白湖新区位于济宁市城区南邻,于2008年2月经国家批准设立,规划总面积约97平方公里,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2009年5月,济宁市城市规划(2008-2030)获得山东省政府批复,太白湖新区正式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中心。近一个时期以来,按照新一轮城市发展定位,济宁市正在实施“东拓西跨、南联北延”战略。济宁太白湖新区总体规划立足突出高端定位、生态优先,整体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引湖入城、筑城入湖”,将太白湖引入城市中心,展开“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的功能布局,着力营造城水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环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态宜人的生活空间,力求打造国家一流的高品质、生态型城市。
(二)太白湖新区社区建设及生态文化现状。自2009年太白湖新区被正式确定为济宁城市发展主中心以来,太白湖新区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太白湖新区秉承“统筹规划、高点定位”的原则,分别在西北、西南、东北建立三大回迁安置片区。目前,以三大回迁安置片区为标志的民居工程已基本完成,可安置14个村居、8436户村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太白湖新区还致力于打造一批生态公园社区。太白湖新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依托绿水环抱的超低密度空间优势以及微山湖、古运河、太白湖新区公园稀缺的、广袤的水景生态,在生态涵养、生态调节和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等日益完善。同时,太白湖新区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社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化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社区居民的生态文化意识和生活生态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二、新城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区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系统建设原则。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结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社区的各构成因素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生态文化建设强调“天人合一”,将人、社会、自然看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彼此相互依赖。因此,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加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目标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重视各方面的联动发展、整体推进。
(二)因地制宜原则。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同样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体现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性质的一致性,个性体现在不同社区的不同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此,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群众参与原则。社区建设是一项内容繁琐、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借助社区居民的智慧解决问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离开了本社区居民的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将寸步难行。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生态建设的知识武装社区居民,提高他们参与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具体工作之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集体智慧,广泛吸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推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相互借鉴原则。新时期,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文化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彼此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吸收传统地域性文化,也应立足当今时代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同时,还要结合具体实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的有益之处,做到“洋为中用”。
三、新城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既有社区生态化建设的一面,也有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面。因此,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实际,将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社区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强的组织领导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正要结合社区实际,明确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合理规划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另外,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使得大家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自觉摒弃传统生产、生活中不符合生态价值观念的部分。在社区内部可以通过书籍、板报、宣传册、宣讲、网络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生态文化宣传,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社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增强居民参与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氛围。社区居民文化活动要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相结合,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传授和生态理念的灌输,实现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三)完善城市新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机制体制。在落实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以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中介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主导、社区居民的主体、物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三者紧密相关,其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总指挥”,负责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协调、指导调度;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依靠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物业管理部门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助推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物业管理部门的优质服务。
要想研究生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和了解生态文化的来源。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研究当中,它关注的是人在整个生活发展历程中的自然状态和发展趣味。生态文化要求人在对待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秉持和谐的人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是一种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人类的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敬畏、盲目崇拜、依顺自然规律和谐发展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趋于和谐,生态文化初步形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其自身行为,不再无节制地进行自然改造。生态文化的出现唤醒了人深层次生态意识的觉醒,极大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2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地提升,其自然征服欲和贪欲急剧膨胀,要求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人们思想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他们认识到了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反思其发展行为,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和防治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学界尚未就校园生态文化的概念达成一致,不同学者在概念界定和内容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校园生态文化系统是由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共同维护和发展起来的一套文化系统,它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了全校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群体取向,具有发展性、整体性与和谐性特点。
3生态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直以来,高校就是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文化形成和创造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结构、体系、内容都较为系统完整。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学校积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其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前进的文化系统,它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使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自觉规范其自身行为,积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氛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物质文化带来的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遭受着精神文化缺失带来的折磨。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的矛盾,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要想更好地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必须创建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生态文化,增进师生与生态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4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只有将生态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作用,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还是推动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增强其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因此,在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中,高校必须积极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生态文化意识,积极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自身行动传播和践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逐渐形成科学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其人格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构建良好的校园内部发展环境。
5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5.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校园人际和谐在进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时,学校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处理校园内外的各种发展关系,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强化学校师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其树立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师生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还要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扬长避短,以保证其学习和工作目标的尽早实现;二是要积极协调师生间的关系,增进其专业沟通与交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要积极协调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引导其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5.2构建和谐的、新型的行为体系高校可以通过引导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绿色的生态文化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校一方面可以逐步深化绿色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绿色、环保、向上的校园环境道德风尚;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协调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旨在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1];
森林公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大批森林公园已成为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和实习基地、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基地。森林公园在向全社会展示林业建设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扔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森林公园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规划内容,在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同时带动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态科学知识武装群众,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建设中去[2]。
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文件要求将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单独一章进行规划,可见生态文化建设之重要性。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及解说系统规划四部分内容。本文以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重点探讨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三部分内容,旨在为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提供案例参考。
二.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广西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前身是1964年建立的良凤江植物园,1992年9月9日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54号文件批复建立“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建设,多项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得到建设,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公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郊公园,2011年旅游接待游客41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树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方面。树文化方面,公园现有植物1700多种,占广西植物种数的21%,其中热带、亚热带树种及广西特有树种1300多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树木标本园;花文化方面,公园建立了目前广西品种最齐全的金花茶基因库;在湿地文化方面,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建设公园生态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公园可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切实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原则
(一)教育为先,社区共建原则
在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以教育为先,联合本地社区居民、相关利益群体和游客一起,共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森林公园必须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等对游客进行生态文化宣传,提高游客生态文化意识,以降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森林公园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对附近社区,特别是良凤江上游吴圩镇范围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以确保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通过社区协作发展,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二)特色化发展原则
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本身生态文化特色,开发独特的生态文化产品,树立与众不同的生态文化形象,打造能反映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产业效益,进一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展。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化发展。生态产业本身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产业化发展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以此促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艺术等其他生态文化要素发展。
(四)持续滚动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森林公园保持持之以恒的关心和投入,因此必须遵循持续滚动发展原则,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创新,才能保证生态文化不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一)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重点
1.森林文化
公园拥有大片森林和树本园、金花茶园、落羽杉林、棕榈园、阴阳菩提等美感比较突出的森林和植物景观,森林文化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森林文化开发力度还不强,需要进一步开发,规划加强树木标本园各特色植物园建设,加强森林养生、森林美学和森林艺术建设,策划公园的森林旅游活动,例如策划森林浴、登山、漂流、溯溪、探险等活动,丰富森林文化内涵,提升森林旅游价值。
2.生态科普文化
目前良凤江森林公园已建立树本园、棕榈园、金花茶园等植物园区,并拥有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生态科普方面建立了一定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森林深入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一个集中展示各类生态文化,实行大众生态科普教育的设施,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验设施,提升各植物园区特别是树本园的科普文化内涵,增强植物园区主题性,丰富园区变化,使生态教育能够有进一步提高。
3.生态宗教文化
良凤江森林公园具有深厚的生态宗教文化底蕴,公园内的菩提树是佛教圣树,天宁寺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由菩提树崇拜延伸出的佛教养生文化与公园的森林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其成为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中的特色文化。
4.生态湿地文化
良凤江森林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开发良凤江湿地文化提供良好基础。规划开发生态湿地文化,重点建设落羽杉林、良凤江堤岸和良凤江湿地,营造生态湿地景观,并建设栈桥供游客进入湿地游览。
(二)生态文化建设布局
由于目前连山旅游区还在初级发展阶段,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在良凤江旅游区,按照“一核,两翼,三基地,四园区”进行布局。“一核”:依托树木标本园、金花茶园等生态资源优势,将其打造为良凤江森林生态文化的核心。“两翼”:以菩提文化体验区和森林生态体验区为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两翼,加强生态养生文化建设。“三基地”:规划在良凤江华南珍稀树木园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森林文化创造基地,在激情生态娱乐区建森林文化演艺中心。“四园区”:规划重点开发华南珍稀树木园、菩提园、藤蔓园、金花茶园四个生态文化园,分别突出不同主题的生态文化特色。
五.生态文化设施规划
(一)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规划在核心景观区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使良凤江森林公园成为南宁市及周边主要的生态科教场所之一,进而依托金花茶园和华南珍稀树本园建设,将森林公园发展成为广西境内全国知名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重点建设华南珍稀树本园、金花茶园、藤蔓园、湿地景观区等项目,突出森林生态多样性文化。各主要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二)森林艺术创作基地建设
规划依托狮子岭的森林、峡谷景观,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设森林文化创作基地,通过与广西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学院等组织和机构的协调,将良凤江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南宁市周边重要的艺术创作基地之一,进一步促进生态艺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和设施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三)露营基地建设
规划建设汽车营地、露营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设施,并对激情生态娱乐区内原有项目和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依托这些项目和设施,发展生态宿营文化和生态康体文化,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的兴趣。各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四)特色主题植物园区建设
规划完善提升金花茶园、藤蔓园、棕榈园、落羽杉林、树木园等植物园,将树木园发展成为华南珍稀树木园,并在原有引种园基础上,引入佛教生态文化,建设良凤江湿地生态景观,使各特色主题植物园区特点更加鲜明,既促进生态建设、生态美学的发展,又提升其旅游景观价值和市场吸引力,使生态文化产业得到提高。
(五)生态宗教文化建设
依托人们对良凤江森林公园内阴阳合一的菩提树崇拜和在建的广西佛教协会会址天宁寺,结合南宁市的佛文化历史和发展,深度开发佛教文化。
(六)生态保护建设
规划实行林区植被保护,珍稀物种和名木古树保护,良凤江水域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并在旅游开发中实行生态环保教育与监控,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效等形式让游客感知,体现森林公园以生态为本,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景观环境,增强森林公园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
通过生态文化的建设,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促进公园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生态教育的和谐统一。通过生态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合理建设规划,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定能在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保护、弘扬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
【关键词】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和谐
文化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文化建设的现实进程,文化建设的成果又形成新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有层次性和系统性,它与文化生态环境辩证,紧密相关。
1 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
文化生态环境是从生态学视角来界定的更广泛的文化环境,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总和,是三者相互交流、协调、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文化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的外部生态系统。精神文化生态环境是不同模式、不同种类的文化精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文化内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环境一旦形成,便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广泛性和整体性。文化生态环境包括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空间。不仅精神文化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被囊括进这一系统,而且,它强调文化内外生态之间的整合和统一。
其次,适应性。生态学的主要意义是“适应环境”,文化生态学作为补充人类的一般历史研究方法,它“确定文化对其环境适应的创造性过程”,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性构成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再次,动态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动态系统。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文化生态环境的内生态和外生态之间也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交换、冲突、融合、创新和物质循环的动态系统。
最后,均衡性。正常的文化生态系统有内部调节和趋向稳定的功能,这种在动态的相互适应中维持平衡,达到稳定的特征,即文化生态环境的均衡性。在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是稳定的、平等的、独立的和均衡的,各要素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不断地由不平衡趋向平衡和稳定。
2 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辨析
在文化生态视野下,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辩证互动的关系。
首先,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文化总是特定环境中的文化,文化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如前所述,文化生态环境的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层次构成了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生态为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资源和特定的活动场所,它是文化建设根植的土壤,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前提。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形成了文化建设的社会空间,文化社会生态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生产条件和社会组织条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根之木,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历史文化、精神文化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环境和精神资源,它们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精神支持,是文化建设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和直接前提。
其次,文化生态环境影响文化建设的进程。
在人类文化的萌生期,自然生态对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产和文化活动对自然环境有较大的依赖感,文化的自然环境制约着文化发展建设的类型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一决定性的因素也逐渐演化为多元决定论,而且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文化生态的作用日益增强,文化生态环境对文化建设的作用也由外在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向走向深层的文化精神内核。文化生态环境一个动态性的多层结构,文化建设的目标则在于建立一个良性的综合平衡的文化生态环境,二者的矛盾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文化生态系统中某一层面遭到严重破坏或出现危机时,对它的重建和优先发展便成为文化建设的优先战略部署。当然,在社会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自然生态的维护,一旦自然生态出现失衡,人类文明将面临严重的危机。
最后,文化建设也反作用于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建设的成果直接形成了人们赖以生态的社会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随着人类文化建设的一步步演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日渐增强,早已成为“人化的自然”。文化建设丰富并拓宽了人类生态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化发展、人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然和文化空间。但文化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同时,它也为文化生态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人类文化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严重破坏自然,水土流失、森林的减少、物种濒临灭绝、酸雨、沙漠化等,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自然生态危机。
3 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文化生态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它们是彼此渗透互为表里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文化建设的结构系统。
历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能摆脱人类在时间――空间上所处的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通常情况下,地理环境只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至于某种可能性以某种形态转变为现实性,则取决于人的选择。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始终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或深或浅的相互关系。自然文化生态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须臾不可脱离的空间和物质――能量前提,是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必要条件。而精神文化生态创造与发展则建立在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之上,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关系更为直接,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社会文化生态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必然结果。应着重指出的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诸生态层面主要不是单线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共同体,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那种片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政治决定论都没有看到文化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而陷入独断论。
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味着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保持。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现失位,整个系统便处于一种失衡的危机状态。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便表现为精神文化生态功能性缺失,我国历史上每一次朝代的更替则意味着社会文化生态结构与功能的失衡,古楼兰文明的消失则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密切相关。这一切都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对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因而文化建设更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一种整体性的文化战略考虑。
在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是稳定的,平等的,独立的和均衡的,各要素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不断地由不平衡趋(下转第391页)(上接第252页)向平衡和稳定。因此,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和战略决策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文化生态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规律性,注重系统的观念和整体性的思维,以促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系列价值理念和行为形态。从这一定义出发来理解生态文化建设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挖掘、整理、概括、提升传统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有传承基础、有典型生态特征、有时代文明要求的生态价值观体系;二是通过价值观的传播,有效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从而筑起“知行合一”的完整生态保护系统。青海坚持用生态文化的思维和价值理念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来决定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定位及保护重点,在相关项目及实施方案的选择中,始终自觉抵制工业文明过度开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开发冲动,以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式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目标。
挖掘内涵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兄弟在与大自然长期相融共生、和谐相处中,创造了深厚、多元的生态文化。特别是在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尊崇自然、敬畏生命”、“中和节制,以维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等内涵丰富的生存理念,极大影响了他们世世代代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青海将其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因和源泉,形成了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全力打造系列特色生态文化品牌。青海紧紧围绕“大美青海”这一主生态文化品牌再造青海新的区域形象,对内有利于铸牢全省人民关于生态保护的核心价值观,对外有利于向全社会表达一以贯之的生态价值主张和彰显青海高原生态文化独特的魅力。玉树州、青海湖等地,围绕“大美青海”这一主生态文化品牌,打造了诸如“江河之源、万山之宗、歌舞之乡”、“夏日高原、花海无边、鸟类天堂”等众多子生态文化品牌,构筑起价值内涵丰富、语言风格各异、各具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体系,使“大美青海”更具文化魅力。以高原水域风光为核心、以生物景观为特色、以地质景观为特点、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生态文化,产生了集合性品牌效应,提升了“大美青海”的价值内涵,也基本形成了青海生态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
构建多样化的生态文化载体。从小抓起的生态教育体系,造就了一代具有生态环保观念和知识,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的新青海人;世界地球日、保护母亲河等大型公益活动,培育和传播了正确的生态文化意识;花儿会、土族波波会、热贡六月会等传统文化节日,展示了“天人合一”的民俗生态文化魅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诠释了青海生态文化永恒发展的时代主题;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更是有效拓展了青海生态文化的传播空间,也形成了青海独特的生态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