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课程小结

语文课程小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程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课程小结

语文课程小结范文第1篇

【摘 要】 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其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如何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语文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的生成进行解析,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生成策略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将高效率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如何生成高效率且综合性强的课堂教学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知识积累,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而言,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分析并解决小学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的生成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活力、内容更加丰富,而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综合性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直接体验主体,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立足于社会锻炼的课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以自由行动为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体现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并学会科学性总结。这种实践课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其一,基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从生活中选取主题与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主题与内容,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开展综合性学习课题活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题活动中。将语文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引导学生健康、愉悦的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

其二,基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从生活中开展实践与探究。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睁大着双眼,想探寻个究竟。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为基础,引领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然环境。同时,适当的将课堂做合理的延伸,使得学生的生活经历得以扩展,激发其对自然对社会生活问题的求知欲,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身边发生的现象,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对自然、社会与自身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二、创设并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 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的新观点、分析问题的新思路及解决问题的途径,遇到问题能够独立进行思考,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求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中“综合性有效课堂”学习的目标之一。同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被开发,探究性的思维能力也正待开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经历获得实际的体验,这些是在探究及探索过程中生成而获得的。因而,在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设计探究式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建构起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逐渐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生学习了《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世界七大奇迹”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收集关于七大奇迹的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自主了解各国的历史及创造这些伟大工程的历史背景,并明白当时为什么要建造这些工程,有什么作用,对所造国家与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现代又有什么意义等。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料、网络、咨询等多种方法去思考去探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正确的方法。教师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然后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最为直接的实践体验,养成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式学习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乐于进取、善于交际的良好品质。合作学习的开展是以教学集体为出发点的,针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着眼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合作交流,建立以学生合作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个性及集体性得到和谐发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互的合作学习模块, 为学生营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合作关系的形成,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教学经验,并用诸于自身的语文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活动引导,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课堂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为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吕波.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J].中国科技财富.2011(03)

[2]黄键.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3]黄幼香.四个“强调”,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兼谈“难忘小学生活”的教学构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5)

[4]王晓红.试论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15)

语文课程小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积累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99-01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学习仅仅局限于机械简单的朗读抄写和背诵默写,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方法存在欠缺,教师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指导。但是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和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需意识到积累学习的重要性与价值,应当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规律和认知特点,带领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积累学习语文知识。

1.正确认识小学语文积累学习的主要内容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不少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对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积累作为创新的前提,学习语文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积累储备,才能够进行创新,在读、写、听、说中才可以做到对汉语知识的灵活应用和挥洒自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学习时,首先应正确认识积累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有学习目的明确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改善积累学习效果。语文知识内涵S富,不仅涉及到字、词、句等语言材料,修辞、句法与构词等汉语知识,勾、画、圈、点等学习技巧和方法,还蕴涵着大量的文化因素和人文精神。要想进行有效的语文积累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内容和及其主要来源可谓是相当关键。小学语文积累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识字写字、口语、阅读、写作和综合学习五大基本知识的积累;新课程中提出三维目标的相应知识积累,即为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过程、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以及语文基础知识、日常生活、文化信息和学习能力的积累。如此,小学生在积累学习语文知识时,将会方向更加正确、目标更加清晰。

2.树立科学正确的小学语文积累学习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学习,教师应树立科学正确的积累学习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其一,小学语文教师需明确认识到积累学习所处的战略地位,可通过师生交流、同行互动、请教名师专家、阅读相关书籍等方法,系统、全面的理解与认识积累学习,真正认识到这一学习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其二,教师应调动学生积累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和兴趣,这很难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为他们指明积累学习的方向,通过多个环节的活动,多肯定与鼓励学生在积累学习中的表现,使其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借此激发他们积累学习的热情。其三,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语文积累学习习惯,离不开他们内驱动力的支持。这就使得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留白,指导学生利用积累学习方法自由学习,为他们留下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其在课外学习活动中也积极的参与积累。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形成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聆听生活和叙写生活的学习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学习语文知识,以此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3.积极构建合理恰当的积累学习过程指导

小学生不仅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认真能力同样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师在指导他们积累学习语文知识时,应当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合理恰当的指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把握好积累学习目标。学生利用固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掌握他们的已知、能知、未知与需知的语文积累对象,借此制定只有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并依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内容性质,通过与教学目标的整合制定出适当的积累学习方法和流程。同时,应合理组织语文积累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的来源渠道相当广泛,包括生活实践、课外资料和语文教材等。教师需综合考虑积累学习的内容来源与目标,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以符合小学生实际需要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丰富积累内容,还能够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另外,教师需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积累学习方法,并适当的反馈积累学习成绩和效果。小学阶段正处于关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形成时期,教师的指导方法需适当贴切,既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又要进行恰当引导。而在积累学习反馈上,教师可依据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

4.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学习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从正确认识积累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理念和构建合理学习过程等多个方面切入,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参考文献:

[1]张秀兰.重构以积累为呼吸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上),2016,03:59+61.

语文课程小结范文第3篇

一、调查问卷――全面了解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有效开展阅读活动,首先在四、五年级8个班级进行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问题涉及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时间、习惯、方法,阅读过的课外书的种类、数量等,也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模糊, 31%的学生家长表示不允许孩子看与课本学习无关的课外书,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支持学生看书的家长有45%;7%的家长对学生看不看课外书不管不问。解决书源――帮孩子们推开阅读之门。

利用好现有的图书资源,多方筹集读物,开辟挖多种掘阅读渠道,解决书源,这是我们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的关键所在。

建立班级图书角。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带领学生把这些图书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成立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定期借还,实现资源共享。 做到了人人有课外书看,个个有课外书读。

“图书漂流”建立“好书交换站”。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倡议“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实现资源共享”。小小的图书在孩子们手中往来穿梭,传递着友谊,传递着读书的乐趣。

“好书传递,感恩母校” 毕业班赠书活动。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离开母校之际向低年级的弟弟妹妹捐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一本本图书一届届传递下去,不但为低年级的同学解决了书源,更是同学们对母校感恩,对学弟学妹们的爱心体现。

二、提高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措施

――学高为师,教师的榜样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无声力量。

教师的一言一行、兴趣爱好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只有自己是一个课外阅读的爱好者和实践者,才能和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语言流畅,词汇丰富,在课堂上精彩片断脱口而出,使学生慕而仿之,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甚至必须有一缸水。语文教师应多读书,多学习,多研究,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更好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利用美文的魅力,立足课内,带动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课内精彩篇目的赏析,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采用扩展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阅读的触角向深处延伸。比如初中课本里有《皇帝的新装》、《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经典篇目,新教材每册都有3~4部推荐的初中生必读的中外名著,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这些作品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通过阅读,能熏陶学生情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当然,除了经典名著外,书海浩瀚,其中有许多出自大家的名家名篇名段。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教师事先选取一些精彩片断,或在课堂上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带领学生仔细品味,从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获得感情的熏陶和美的体验,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总之,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会选择读物。各类读物良莠不齐,学生不能完全分辨。为防止不良读物对孩子的侵害,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很重要。

学会根据读物特点和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读法。例如,需要边读边想时要用默读法;查找资料宜用跳读法;优美诗歌、散文宜用朗读、细读品味法;对知识性强的文章,可选用摘录法……

学会做读书笔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意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把好的字词、句篇应及时抄写下来,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及优美生动的语言范例,为作文打好基础;同时鼓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在班级中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且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此外,还组织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们知识共享,取长补短,每人都有收获,更加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去收集街头、路边乃至电视、报刊里的广告词、宣传标语、对联等,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语文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应用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因为有比较才明白自己的差距,就会有一种多读多积累的欲望,就会更加主动地去从事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小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有效衔接

中高职作为我国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技术培养,还要开展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文化课程。语文作为中高职院校的核心和重点教学科目,采用贯通教学模式,是中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在中高职贯通模式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衔接,则成为中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课水平较差,由于其学情限制,导致学生在语文科目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加之中职院校语文课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导致学生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不足,甚至影响了其课堂表现。这意味着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达不到目标要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但语文作为核心教学科目,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欲望的,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就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方法和方式。

(二)个人语文能力不足

中高职贯通班级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完成应用技术教育,这导致中高职学生面临着比较大的课业压力。正因如此,很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十分欠缺,语文科目的学习水平也达不到目标要求。但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科目,学生是有积累和学习的需求的,很多学生明确的表示希望通过语文课来提高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但仍然采用灌输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中职学生语文科目学习意愿下降,学习质量不达标。

(三)语文科目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中职院校的语文科目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教学经验都有所欠缺。由于这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与其他院校和高职院校沟通交流欠缺,导致其教研能力较弱。这直接导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其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符合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科目的教学要求。

二、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有效性衔接

(一)加强对语文基本功教学,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摆在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科目教学面前的难题之一。想要实现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只有通过对字词量积累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强化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从而为语文科目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持续、有效的开展基本功训练,开发早自修或自习课的有效时间,开展写字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从而让学生夯实语文学习基础,树立语文科目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和语文学习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彩的语文科目相关的活动,来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通过课本剧排练、朗诵比赛、阅读小组等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中高职贯通班级的语文课程衔接更顺畅。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够释放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营造更加丰富的贯通班级的人文氛围,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融入高职元素,实现无缝对接

邀请高职语文教师进入中职课堂,不仅能给中高职贯通班级的学生带来高职院校的最新信息,更能提前感受到高职语文教学的魅力,对中高职贯通班级的学生学好语文无疑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课堂的参与不可少,同时中职语文的教研活动应积极邀请高职语文教师参加,通过更宏观的把握和指导性的意见,为中高职贯通班级的语文教学提出对接策略,达到真正贯通,无缝对接。

(四)提升教师素养,参与高职教研

想要实现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就一定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师资力量。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能够提高对贯通班级语文教师的重视,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除此以外,还要与高职院校和其他中职院校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研交流活动,提升中职贯通班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这能够使中职教师更好的把握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

综上所述,中高职贯通班级模式作为我国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实现其教学科目的有效衔接,是保证贯通班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虽然现如今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科目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语文科目教学水平的提升,贯通班级语文课将会实现有效衔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语文课程小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网络课程 平台应用

自上世纪末以来,网络课程的建设逐步引起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教育部于2003年4月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精品课程为导向,推动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普及,逐步形成了国家、省级和校级三个层次的精品课程评审体系。各高职院校也以申报精品课程为契机,纷纷建设网络环境,开发网络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网络课程的日益增多,也暴露出一些应用中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一、网络课程的定义与意义

网络课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课程,它以计算机为中心,把文字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音视频处理技术集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来传递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根据应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和全日制教育网络课程。其中,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是以学习资源为中心,围绕学习资源整合学习活动,学生主要是通过网上来学习,很少甚至没有面授环节,这类课程主要应用于网络学院和电视大学;而全日制教育网络课程则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围绕学习活动整合学习资源,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学习,网络课程起课外辅导或课堂延伸作用,这类课程主要应用于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两类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与应用方式均有所不同。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网络课程必将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制约网络课程发展的主要已不是设备或技术等硬条件方面问题,更多的是观念、方法、技巧等软条件方面问题。就高职院校来说,推广网络课程的应用具有以下一些特殊意义。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出去顶岗实习半年以上,此外,学生还要经常到校外实训基地或校外教学点进行实训。如何在顶岗实习期间或校外实训期间完成校内课程的学习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者的一块心病。利用网络课程开展远程教学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顶岗实习工作之余开展课程学习,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大多地处远郊,每天下班下课后教师都要返回市区,难有时间在课外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学生课外无事可做,多数时间都泡在网上,或是玩游戏、或是QQ聊天。网络课程的应用将有效提供师生交流平台,使教师从网上出现在学生面前,无形中延续了课堂教学。

二、网络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已开通了网络课程,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开发建设,轻更新维护

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前期建设投入多、力度大,制作完成及验收合格后,便万事大吉的现象。没有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后续维护,加之一些功能模块几年如一日,内容没有更新,因此访客寥寥,许多课程甚至根本不能访问,形同虚设。

(二)重成果展示,轻在线使用

网络课程的制作者在设计课程页面时,常常偏重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画面很美观,但较少考虑如何方便使用,即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更便捷地使用网络课程,特别是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来考虑如何发挥网络课程的远程教育作用。作者查看了5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网络课程平台,虽然他们建设的网络课程很多,但真正在线使用并有教学记录的网络课程不到10%,其余都是处于闲置状态。

(三)重数字资源,轻互动交流

当前网络课程都比较注重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和多媒体化,但普遍缺少交互性, 学生不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地得到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而教师也不能及时搜集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意见, 造成教与学的脱节。在上述5家高职院校在线使用的网络课程中,几乎都没有师生互动交流的记录,网络课程成为单向传送信息的“电视台”。

三、推广网络课程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力争使网络课程真正成为教学资源共享及师生交流互动的有效教学平台。

(一)构建管理机制

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涉及校内多个部门,参与人员也较多,因此,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人员分工,落实开发和运行经费,制定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奖励方案,以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确保建设工作能够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

为有效协调有关工作,学校应成立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的网络课程建设委员会,下设建设办公室,成员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教务督导、系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相应的信息技术组、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组、项目实施组及专家评审组,分别负责技术支持、培训指导、遴选验收及推广应用,在实践中不断研讨,在研讨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不断提升。

(二)提供技术保障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大量的信息存储、传送、展示及交互访问,不仅对网络软硬件设备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开发和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网络课程的建设多由两类人员完成:专业教师与软件开发人员。专业教师负责网络课程脚本的编写工作, 网络课程平台的技术构成则由软件开发人员负责完成。然而,在高职网络课程的开发中, 仅仅依靠这两方面的建设力量不足以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 还有两类人员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是技术专家。在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中, 因为技术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情景性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所以,技术专家应是参与网络课程开发的主要成员,他们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设计工作。二是教育技术人员,他们是教学课件制作和网络平台应用方面的专家, 可以与专业教师一起设计教学课件、页面布局与教学活动, 也可与协助软件开发人员完成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特别是在网络课程平台的后续维护中,主要依靠教育技术人员。

专业教师、技术专家、教育技术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是完成高职网络课程建设的四支中坚力量。

(三)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从交互角度,服务学生为出发点,通过网上自主、个性化学习,交互交流,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内容在选择、组织和表现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行业产业的相关规定相一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要将课程本身的逻辑架构与学生的认知习惯统一起来。教学内容应采用模块化的方式,以教学中的知识点作为教学单元,用多种媒体形式生动表现出知识点,例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各个教学单元都要有以下几点:课时的安排、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以及进度、学生应做练习题等。在主要知识点上要有丰富的学习内容,依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设置不一样的单元结构。模块组织结构要具备有关知识点的链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跳转,即模块化的教学要有开放性以及可拓宽性。

(四)设计导航路径

网络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共享。然而,如何有效地共享教学资源,却依赖于课程的导航设计。由于课程信息量庞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错综复杂。因此,除了在信息结构上要合理设计外,对信息的导航策略也必须重视,要求导航设计做到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和使用习惯。页面组织要反映课程的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在网页中应有到课程起始页、前后页、上下层、相关内容的超链接。

课程网站首页的导航条目不可过多,仅放主要条目及常用条目即可,应以图文并茂方式呈现。首页可以显示一个网站访问统计,方便访问者即刻看到网站的使用情况。

(五)开辟交互渠道

网络作为一种教学媒体,既支持同步学习,也支持异步学习。网络课程既可为学生远程自学使用,也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辅助。网络为师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为此,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结合学生需求和使用习惯开辟出多种交互渠道,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互。

人人网的互动形式多样化,用户参与氛围浓厚,赢得了网民的青睐。可以借鉴人人网中的板块设计思想,开发出多元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实现认知、情感、自我的需要。除建立传统的在线答疑、BBS论坛、聊天室、日志等交互渠道外,还可以建立富有个性化的个人登录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微博,上传与分享资源,并结成学习小组或者学习社区。

在交互过程中,教师最顾忌的是怕工作量太大,无法一一应答学生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鼓励学生互答,教师对互答正确的给予确认即可;同时可将有代表性的问题到“常见问题”栏目,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反复提问同样问题。课程网站要能自动统计出学生参与互动的记录,并能显示积分,以此鼓励学生多上网交流。

(六)细化评价指标

网络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非常广。对网络课程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好和不好来衡量。只有综合地、客观地、全面地评价网络课程,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对网络课程的评价必须考虑网络本身的特性, 不能盲目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网络课程评价的指标必须是具体化的目标,指既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测量、评定的方式进行度量,又便于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操作。这就要求用操作化的语言对指标加以定义,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无法直接测量的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之成为可以间接测量的目标。

评价指标至少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可用性等四方面的指标。其中,教学设计指标包含课程信息、课程定位、课程作用、学习目标、组织结构等要素,教学内容指标包含科学性与适用性、内容编排、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媒体素材等要素,学习活动指标包含教学交互、作业测试、学习评价、教学效果等要素,可用性指标包含开放性、调整性、完整性、学习帮助、导航设计、访问统计等要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尽管在应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推进网络课程的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涵舒等. 有关网络课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42-46.

[2]邓果丽,孙晓华. 高职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5):106-108.

[3]赵立影, 顾容. 高职网络课程设计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