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外生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节外生枝范文第1篇

【案例1】这是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教学片断:

新知探究后银幕出示智慧人提问题,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裁决,而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当然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

此时,反方同学虽然口称“是,是”心理却很不服气,该是他们反驳的时候了。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正方连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到:“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了声:“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案例2】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回答说“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的尴尬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师:“同学们,你们怎么想的?”

生1:“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生2:“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习是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生3:“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这时教师说:“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像线段,但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思考一:教学贵在“无形”

许多教师热衷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热衷于教学模式的研讨,这固然是好事,但这一法、那一法、这一模式、那一模式种类繁多、花样各异,到头来只能埋怨“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刚刚学得有点像,又换了一个新花样”,因盲目追风而失去自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案例l中,学生说空着这格填“总计”,这是教师所没能预设到的,他没有责怪,而是把这个问题加以引导,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进发了智慧的火花。案例2中,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正确引导了价值观,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这样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教师只言片语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正反双方的一场辩论大赛。我们要说这就是精彩的!应当说,教学的艺术境界是以无法胜有法,即主张教师要不拘泥“成法”。敢于突破模式,尤其要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己,因时因地因人不断地创新,模式再好,却易于扼杀创造力而变成形式主义;教法再好,却易于照搬照抄而培养教条主义。发明模式者自己也会被模式“卡住”而形成经验主义。再好的教学方法天天用,学生也会烦不胜烦。这些课上看不出教师应用了哪种教法,只是“轻松、自如”地和学生交谈、引导,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从而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节外生枝范文第2篇

历史进入当代,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文化的交叉状态,视觉艺术和其它文化互融,东西方艺术之间越来越多的沟通与借鉴。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如何通过艺术家富有智慧的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就艺术的面貌展开全新的探讨,是当下世界各国艺术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在全球化语境和中国本土历史语境这两条线索下同时展开,既要接受当代艺术的普遍价值标准的检验,符合当代艺术语言形态,又要呈现独立的价值诉求、思维智慧,检验其的标准便是,当把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置于全球化的氛围中时,能产生引人入胜的不竭力量。

而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很多由集体意识形成。这样的历史和今天的关系,其实是中国艺术身份的根源和基础。如何把中国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富于个体创造力的艺术语言,从中呈现出独特的思维智慧,是我们谈论艺术价值的核心问题。只有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在这样的努力当中,在这样的工作状态当中,才能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诉求。

在“节外生枝”这个充满探寻与表达诉求的展览中,我们看到的正是当代艺术语言形态与文化上的自我认知和发掘的一次集体性尝试,12位参展艺术家以各自对生命、存在、共时性、参与性等基本概念的设定,完成了参展的全新作品。从瓴萁的作品《痕迹》将自己身体上的疤痕放大,并模拟肌理移植到展厅墙壁。将个人化的经验植入展览公共空间,探讨人在面对伤痛、抑或虚拟不幸时,共同的情感反应。何锐军的作品《连接》利用制作方式、作品结构、展示和接受的方式完成他对关系论的理解,作品通过底座安装的马达,使作品不断旋转,观众从可以任何角度观看。通过这样的方式, 在这个作品中,材料、制作方式、作品结构、展示和接受方式共同组成了对作品意义的阐述和表达。当私有财产权和公有财产权发生冲撞时,私权服从公权,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多年以来的习惯性思维,却与公民社会的公平开放原则渐行渐远,邵译农的 《3.28 私有土地》看似以乌托邦的理想化情境营造的私有土地,探讨的是公民社会的集体安全感问题。马东民的作品是近来创作系列的延续,在作品中隐去了直接的社会化、内容化的表达,而将作品回归到纯视觉化、精神性的本质。黄彦一直在尝试将“生命”这一非物质存在用可观的视觉语言描述出来,《胎》是黄彦对生命形态和不可名状的感觉的物化呈现,一个柱子,上面根据自然形状,像裂变一样生成各种生命迹象,而这些生命迹象最终将消失无形。郭工的作品《心经》用声音装置的方式呈现,大理石台下的有声喇叭播出的《心经》诵读,被双重玻璃罩完全遮蔽,这件作品对观众产生了诸多提示,例如很多情况下,当感知系统的任何一方纵,所见都非真实。高伟刚的作品《怎么办!》以消解现成物既有功能的方式,赋予了被消解物品新的功能――观赏,在挑战观众既有思维习惯的同时,质疑了被崇高化的现成物的合法性。于伯公的作品《E116.49 N40.00》对有过田野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支撑和隐藏在他的作品背后的是一套他所整理和构思的规则,这套规则能够成为丈量世界的一个坐标系,运用这套规则可以来观看和思考各种事物关联性,个体的处境和所处的语境,并形成一个价值判断的体系。原弓参展作品强调观众的参与性和对环境的侵入性,探讨可见、可触、可融入的体验式观赏经验。任芷田对展厅室外草坪的改造令人惊奇,时至今日,巧妙的公共艺术仍是最能吸引观众投来目光的形式,当习以为常的日常景观形态被改变,观众则得到全然不同的艺术体验,这也可以视为艺术家向地景艺术致敬的作品。萧昱运用竹子本身的属性,经过人工扭曲、折弯成不同形态后,以最大扭曲度悬置于墙上,人为制造出处于断裂临界值的危险感,竹子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有共识性的意义和内涵,对习惯性思维的放弃要比夸大和策略化更具挑战性。闫冰的作品仍用使用他常用的麦壳和秸秆,观众完全有理由把满墙的碎屑想象成一缕飘散的炊烟,而于闫冰而言,物的属性早已与他的个体经验融为一体,不论你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

近年来对于重新定义中国艺术传统的兴趣有增无减,艺术家反而更应警惕对“传统”的消费和策略化使用。我始终坚信,艺术是人被造物主赋予的最具造梦意味的能力,它就像是人类思维的密码,打开的是一个充满不可言说的内涵延伸的世界,这才是艺术最大的魅力。这个展览正是采取了一种“放手”的姿态,并不急于解释标准,也没有企图表明立场。它只有一个简单的前提,那就是有关当代艺术的视觉呈现值得人们去认真关注及反思。揭示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传统给出的隐晦指令下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回应今天的艺术势态时所采取的多样化态度及做法。

节外生枝范文第3篇

一、缓兵之计,引向深袤

课堂上,学生会提出一些另人猝不及防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也许只是学生一念之下的思维火花,但这正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对此,教师可以用“缓兵之计”赢得时间,用智慧敏锐地捕捉其中可能具有的化解因素,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

我校一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阴险狡猾,曹操谨慎多疑……相形之下,鲁肃是个易被忽视的人物,谈及的学生寥寥几个。听课的老师都认为这一环节可以圆满结束了。这时,从角落里传来自信的声音:

生:我觉得鲁肃并不忠厚老实!

班里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目光齐刷刷地转向那个角落。

师:请说下去。(努力保持着微笑)

生:鲁肃是周瑜的大将,理应听从周瑜的安排,可他竟瞒着周瑜偷偷帮助诸葛亮。所以对东吴和周瑜来说,鲁肃并不忠厚老实!

话音刚落,立刻有几个学生站起来反驳。

生:难道鲁肃让周瑜害人的计划实现了,让东吴和蜀国的关系闹僵才算是忠厚老实吗?

生:鲁肃帮助诸葛亮才是顾全大局的表现啊!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尊敬吗?

角落里的声音并不示弱:一个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怎么说也算不上好汉!

争论渐停,孩子们把目光转向教师,都希望教师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教师显然被感动了,但她并未下什么结论,只深情地说:“孩子们,人本身就是复杂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你们刚才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课余时间,我们可以读读《三国演义》,召开鲁肃专题研讨会,好吗?”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是那么闪亮,教师如果武断地否定某一方似乎都不妥。一个人实不能以“好”或“坏”简单地作出评价。而教师所采取的缓兵之计——布置新任务,读《三国演义》,召开专题研讨会更是一个亮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将学生的认识与思维引向深入,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顺水推舟,生成精彩

有时,教师的失误也能导致“节外生枝”。例如,以下是笔者教学苏教版第一册汉语拼音《j q x》的片断。

上课伊始,笔者顺利组织学生读音,认形,能正确书写。接着,通过表演,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j q x与“钡钠炊凉嬖颉T诮萄匆舸蔴?x"保戎傅佳鄄焱迹缓笙嗷鍪酒匆舸省U馐比捶噶嗣飨缘拇砦螅?

师:出示x —?x?

顿时,教室里犹如扔下一颗炸弹,嘴快的学生立即喊道:“老师,你错了!”“老师,弦チ降恪!?

我愕然,怎么办?有了。

师:小朋友,老师犯了个错误。谁能想个好办法帮助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个规则,永不犯错吗?

小朋友们听说要帮助老师,个个兴趣盎然。

生:老师,我们刚才已经表演了。絡 q x先生时,一定要摘掉眼镜,就是要去掉两点。

生:老师,我会编顺口溜:?薺 q x摘下墨镜再握手。

生:系牧降阆穸ッ弊樱瑄很有礼貌,它见到客人j q x,就摘掉帽子问好。

生:老师,x和韵母“u”不好相拼,所以,“本退闳サ袅降阄颐腔鼓苤浪匀皇恰皍”。

生:对,老师,“奔絡 q x,去掉两点它还是?

……

师:老师现在能记住了,小朋友,你们都记得了吗?

生大声告诉说:记得了。

甭管“意外”由谁引起,只要教者随机应变,“意外”也能成精彩。如果教学中出现有悖于设计过程中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三、回归文本,明白道理

在有些课堂上,教师亦能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意外,视其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挖掘,但是有些“意外”并不适合盲目延伸拓展。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一课时,前一阶段的教学过程精彩频现,教学效果可谓是水到渠成。这时,教师提问:你想对这个盗铃人说些什么呢?学生思维活动空前活跃,纷纷举手发表见解。突然,一位学生质疑:“老师,我觉得这个人真蠢!我有好方法!”(语气不无自豪)教师先是一愣,继而问道:“哦,你有什么高招?”生:“我可以在不远处放一把火,趁人们去救火的时机去盗铃!”

教师惊喜万分,大加赞扬这一学生聪明、爱动脑筋。并且抓住这一质疑,大张旗鼓地组织学生进行热烈地讨论……

无疑,这一教学环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体验。却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歪曲了文本深含的道理。其实,语文课不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他们学会做人。这篇寓言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时,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节外生枝范文第4篇

然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这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在学习、创造、开发的过程中,他们必然会有所思,有所疑。况且现代的教学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变的。师生的对话、合作、沟通等交往关系是在动态生成中展开和实现的。既然是丰富多变的,我们怎能把它局限在课前预设的规范化框架内呢?我们怎能给它设定通行的轨道呢?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在所难免。它是学生在动脑、用心去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而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它往往具有个性和创造性,出乎众人意料,但也给众人带来崭新的感受。它体现了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良好的生成状态,又考验了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教学机智。因而,我们必须改变思想,端正态度,正确、科学地看待课堂上的“节外生枝”。

一、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学生个性化的结果

古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之间在心理面貌上是互相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独特的同时,也意味着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惜个人独特感受,尊重孩子的理解,尊重孩子的答案。”在指导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看图写文时,学生的个性就凸现出来了。当大部分同学认为图上画着教师节那天,小女孩悄悄送花给老师。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来:小女孩是趁着教师节来偷花的。这话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样的“节外生枝”是对惯性思维的一大挑战。是“偷花”,还是“送花”?小男生认为小女孩站在窗外,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笔筒里拔出鲜花。这简直就是小偷的一贯做法,有一定道理。可见,小男生也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后,才断定小女孩在偷花。我没有轻易吐出“胡闹”二字,也没有立即回答他。我轻声问道:“小女孩偷花送给谁?”“送给教了他五年知识的数学老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吧?”一名同学反驳道:“图上的小女孩面带笑容,不像小偷啊!”“是啊!”大家纷纷点头答应。

的确,“节外生枝”让我花了点时间,影响了我的教学进程,但它传递给我一条可喜的消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了。他们充分自主地、个性化地与文本进行了直接对话,才会对文本产生多元的解读。否则,学生不会有这样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凸显了学生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宛如创造之母,只有当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时,才能学到许多东西,而且学生的“疑”往往隐藏在一个个看似“节外生枝”的问题中。

当我们在回顾2004年奥运健儿夺金过程中,(人教版第十二册《向往奥运》)班上的小个子同学忽然冒出一个问题:“体操运动员个个身材矮小,很不好看。为什么还要坚持锻炼?”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对啊!拳击手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甚至有大脑受伤的危险。这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不仅如此,电视台报纸上还多次报导运动员因超负荷训练,身体上遍是伤病。几乎每位征战运动场上的运动员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举办奥运会呢?”这些问题似乎与对奥运的向往之情有所出入,但却说明他们对奥运项目有一定的了解。难道体育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划上等号吗?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实在是挑战教师的理念和智慧。跟着学生走,势必会打乱教师原有的计划,冲击教师课前的预设;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此时,我没有搪塞,没有敷衍,也没有顺水推舟。“究竟该不该举行奥运会?我们不妨先把课文仔细读一读、静心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等会儿,来场现场辩论。”此时,同学兴趣盎然,投入到琅琅的读书声中。辩论中学生旁征博引,不正是我们所要的理想教学状态吗?最后,他们他们达成共识,体育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其实是对人类身体的一大挑战。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看似“节外生枝”的问题,实际上隐含着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朦胧认识。

三、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年纪小、阅历浅,许多不良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滋长。因此,新课程标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列入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节外生枝范文第5篇

灵活处理课堂中的"节外生枝"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1、背景

我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已有多年,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低年级小学生思想单纯,想象丰富,在课堂学习中不会像大学生那样揣摩教师的想法,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来回答问题,往往是我怎么想怎么做就怎么说,有时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一些干扰。然而,这些"节外生"的"枝"有时却往往是学生创新萌芽的展露。针对课堂中的这些节外生枝,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认真对待,灵活处理,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节外生"的"枝"有朝一日能长成的创新的"大树"。下面就我在执教"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中的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搭"中的两个片断,谈谈我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2、案例

内容:"**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搭"中的"滚一滚"。

教材情景:用长方体木板搭成斜面,把四种立体图形的积木放在上面滚动,看看那一个滚得快。

片断一:

师:现在,我们就来玩"滚一滚",先用合适的形状搭成斜坡,然后把各种形状的积木都放在上面滚一滚,注意观察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什么滚得快,什么不易滚动?

生:(小组合作,搭成斜面,把各种形体放在上面滚动。)

师:好了。教师发现每个小组都做得很好,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先说?

生1:我们小组发现球和圆柱容易滚动。

生2:我们小组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容易滚动。

生3:我不同意××同学(指生1)的意见,圆柱不容易滚动。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生3的意见)

师:那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圆柱不容易滚动?

生3:圆柱是这样放(演示竖放)不容易滚动。

生1:我是这样放的(演示横放),它能滚得快。

师:(看着生3)你有什么意见?

生3:那样放是容易滚动。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说才对?

生3:圆柱是这样放(演示横放)容易滚动,如果这样放(演示竖放)就和正方体、长方体一样,不容易滚动。

片断二: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球和圆柱的面都是弯弯的,是曲面,容易滚动,而正方体、长方体的面和圆柱的这两个面都是平的,不容易滚动。所以,汽车的轮子要做成圆柱形状,而校园里的石桌、石凳,它们的底面都要做成平平的。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能使球和正方体滚得一样快。

师:(一愣)是么?那我看看,你是怎样让它们滚得一样快的。

(老师走过一看,原来他把斜面搭得很陡,几乎接近竖直,球和正方体放上去当然是同时落下来。)

师:(把他的做法展示给同学们看)

这个同学很善于动脑筋,用这种特殊的方法使不易滚动的正方体能和球同时滚下来,应该受到表扬。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原来只要把条件变一变,事情的结果会不一样。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不容易滚动的滚得快一些。

生:(开始动手试,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有什么新发现?

生1:我发现在正方体的后面放一个球,正方体就能滚得快。

生2:在长方体的后面放一个圆柱,它也能滚得快。

生3:我发现用手使劲一推,正方体和长方体就滚得快了。

生4:我认为把正方体的边和角都磨圆了,它也能滚得快。

生5:我想如果把这个斜面抹上油,让它非常滑,正方体和长方体也能滚得块。

三:教后反思

相关期刊更多

中医外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绿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石河子文联

青岛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