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营模式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传统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创新成本
研发创新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关系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但研发需要耗费很多资源,技术商品化时间长,失败的风险也很高。通常研发的投资报酬很难衡量,研发创新的机会成本很高。传统上,全球很多大型企业一直以来大都采取传统的内部研发战略,它们主张技术创新必须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研发,创新成果也主要仅供企业自己使用,企业必须要牢牢掌握这些技术专利,以维持领先创新的市场地位,同时企业还要积极投入基础研究,以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积累未来产品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能力。在这样的观念下,一些大企业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因此奠定了他们在相关产业的领先地位,但研发效率与实际投资报酬其实并不是很高,很多行业领导型企业无法长期保持在内部事业研发上的投资。
以美国通信制造业巨头朗讯与思科公司的竞争为例,1996年,朗讯公司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抽资脱离后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它从原来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继承了贝尔实验室最大最好的部分,因此在远程通信市场,朗讯公司获得了雄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朗讯公司把大量的资源消耗在开发新材料、高精尖的元件和系统上。但是,朗讯的竞争对手思科则并不采用此种内部研发模式:它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新创企业,思科公司采取的策略是投资于这些新创企业,或者直接收购收购这些公司。此外,思科公司还与创新能力非常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利用这样的模式,思科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速度和数量颇丰的研发成果。相比之下,朗讯公司的内部研发战略则遇到资金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还有诺基亚、施乐等公司。通过收购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在短短的20年内,诺基亚就从一家纸浆和胶靴制造企业成长为无线电话市场的巨头。而与此同时,施乐公司由于财务上的问题,已从著名的成果累累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中脱离出来,原惠普公司的惠普实验室也已经被惠普和安捷伦两家公司瓜分。
当今的研发创新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支持创新活动的风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投资者对于企业研发效率与研发投资报酬的要求更是不断增高。2000年底的美国经济下滑,显示了资源过度投入科技研发的泡沫化后果,尤其在通信与网络产业所投入的技术创新,大都未能为这些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因此,如何使研发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收,如何使研发投资为企业创造显著的回报,将是未来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精益研发管理模式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汽车制造业成功地采用精益生产系统(leanproductionsystem),大幅度提高汽车的品质与产出效率。精益生产系统运用同步工程及品质机能展开等手法,将供货商、顾客、营销人员、生产人员纳入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活动中,并彻底打破本位主义与现行分工的传统汽车设计模式,对于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带来重大贡献。
汽车业的经验显示,精益的观念,如提高效率、消除浪费、增加市场效率、强化合作关系、发挥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等,应该同样也能使用于过去被视为比较保守封闭的研发活动。而事实上,一些跨国大企业如IBM、诺基亚、P&G等都已经采用精益研发(leanR&D)的观念来改造研发创新活动,并因此显著提高研发创新的成果产出与投资回报。
传统的观念认为研发活动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要向内发展研发能力。但精益研发的观念强调,要以最少的研发投入来获得最多的创新成果,并且为研发投入创造最大的投资回报。而且当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技术日益复杂时,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大型公司足以承担所有技术的研发工作,因此企业也不得不转向精益研发,采取开放创新与有效运用外部资源的做法。
采取精益研发战略的公司,其研发活动的定位与功能将会发生变化。这些公司知道创新的来源不应局限于内部,企业应学习充分运用外部资源来进行创新。他们更着重于技术信息来源的发掘、外包管理研究、技术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产品系统整合能力的开发,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
这些公司大都有效运用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供货商、风险投资基金、客户、竞争者、研究机构、新创科技公司等外部研发资源,并能充分运用各阶段的研发产出,将整体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他们还能灵活使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研发联盟、技术取得、购并、技术转让、技术授权、内部创业等手段,减少本身的研发资源投入,扩大研发成果收益,并以提高研发产出效率与研发投资回报为最终目标。
总之,比较传统的研发模式,精益研发采用的是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的态度。也就说,研发资源与创新构想不完全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可以采取外包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让等方式来取得所需要的各项知识与技术,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也不一定要由企业本身来使用,企业可以采取技术授权、技术转让、内部创业等方式,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最多的回报。
三、精益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开放式创新及其对策
1、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scouringtheglobe)。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成,企业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强大的创新网络,从而整合创新资源、获得溢出效应、突破技术障碍、减少创新风险。因此,企业应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与研发成果,不再将研发视为纯粹的内部流程活动。向全球搜索技术创新来源的关键是企业与外部建立开放性的创新网络,将全球该领域的创新主体涵盖到自身的创新体系中来,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并不断向外部开拓新市场。
2、技术创新与经营模式有机结合。开放式创新不仅是将创新源从组织内部扩大到组织外部,而且企业要采用与创新匹配的经营模式将创新转化为产品,最终获得经济收益。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如下办法利用创新并获得价值:第一、扩大技术收益(licensingintellectualproperty),充分发挥研发成果的商业价值,主动将技术推向交易市场,并藉由技术授权收益来支付对外的技术取得费用;第二、积极购并转让技术(buy-inandtransfertechnologies),通过技术转让与企业购并等手段,尽量从外部取得所需的各种可用技术,以减少内部研发投入的风险。网络通信厂商思科快速崛起的原因就是运用购并的手段,大量快速向外部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朗讯科技承袭AT&T贝尔实验室的丰富研发资源,由于坚持内部研发,结果产品创新速度远远落后于采用精益研发管理模式下进行开放式创新的思科公司;
关键词:专业网站门户网站信息经济信息服务运营模式
一、专业网站中要素流动分类
1.信息流。本文的信息流指的是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对新闻以及其他资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步骤,最终或进一步处理成信息产品的过程。一般专业网站有大量资讯流的存在,信息流是网站的基础。
一般大众门户总是寻找那些最热点的内容,强调时效性,当这些内容不是最新消息之后,通常不会把它们作为重点使用。专业网站因为长期关注某一领域,因而能够在信息来源和用户来源上趋近一致,话题传播可以多次应用,或同一话题再次挖掘后被多角度应用、深层次应用。
信息流的流动成本包括信息、交换成本,信息网络建设运营成本等等。由于信息网络的建设使资讯流流动成本最小,速度最快,做信息流起步成本低。随着由于雷同信息的充斥,同质化逐渐严重时,会出现一般资讯免费,但是高质量的内容,独家稀缺资讯,会打破同质化竞争。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对行业公共信息、公共政策、公共服务需求越高。同时,政府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的信息需求也越高。
2.商品流。本文商品流指商品的虚拟形式在互联网上的运动。电子商务网站是典型的存在商品流。与传统商品流相比,电子虚拟商品信息流动的成本低,速度快,成为商务形式的重要部分。
同时,随着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越来越融入经济生活,网民越来越普及。即使专业网站,以信息流为主的网站,当流量足够大时,会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广告主认可网站价值,是希望通过平台更多地卖自己的产品。商品流是网站为企业推广销售的途径,为企业服务另外的途径。
3.社交流。SocialNetworkSite(即社交网站)。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创立了六度关系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凝聚人际交往的线索,可以是熟人的熟人,或根据相同话题,或爱好,或学习经历进行凝聚。在互联网起步之初,相当一部分民营主办网站是从论坛做起来的。成熟论坛的特征,虽然pv量不是很高,但是用户黏度大,忠诚度较高,并且有不断的新用户加入,逐渐的成为社交的平台。随着web2.0理念的深入,在网站存储照片,上传音乐,开博客空间,玩游戏,交友聊天,以网络实名为基础,用适度轻松的方式,扩展真实人际关系。
随着个体社交圈放大,专业网站逐步成长为大型网络,影响力扩大。会员和游客的言论可以被汇聚,经过加工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流。社交流同时也可以与商品流融合。
二、专业网站的信息功能分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这样写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认为,当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时,就是在为全社会的经济生产作最大努力。个人追求追求自身利益能极大促进公共利益。
但是随着商业活动中竞争加剧,致使贸易保护壁垒增加。比如,2009年11月5日美国初步裁定,对中国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的反倾销税。据报道,此次是以量计算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采取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贸易行动。所以有部分企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可能会产生损害其他企业利益和市场秩序的行为。
如果仅仅追求个人利益,还可能增加不诚信交易。这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必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国家开始了一场以收缩政府职能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部门改革运动。伴随着这场运动,一些社会组织承担起一些市场不愿做、政府做不好的公共事务,成功地解决了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问题。
其治理理论认为,随着公共利益的多元化和公共事务的复杂化,政府作为对公共事务的唯一管理主体已日渐显得力不从心。政府正在进行角色转变,由政府向社会的全体成员平等地提供比如国防、外交、法律秩序等基本公共物品的一般需求。对于特殊需求,即特殊的公共物品,如对该行业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利益协调、维护权益等物品的需求。
按照“第三方治理”范式,在中观层面上应该有一个“第三方”为信息传递到每一个企业而努力。
模式一:通过专业网站行业的公共信息
政府宏观领域内调控,企业在微观领域内操作,专业网站等“第三方”填补中观领域连接。
在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下,由于专业网站在中观领域的公共治理主体地位的确立,使零散的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互动的网络,从而实现网络中众多成员的有效沟通,很好地解决了回应性问题,在中观领域内向会员提供公共服务,提供新闻,行情,政策动态,内参咨询,研究报告,交易供求信息等。同样,反方向的信息流也存在。经过专业网站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信息,从企业到专业网站到政府,有助于政府得到足够信息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和政府越来越成为高标准、严要求的消费者。专业网站处于“第三方”公共治理主体地位,具有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的优势,同时处于信息的前端。比如在开篇,对油田用管的贸易战中,事隔五日之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10日,在其官网上,声明:“我国出口的钢管价格合理,符合世贸组织(WTO)规格的。”并认为,美国对我石油用钢管反倾销、反补贴终裁结果不公正。
再比如,中国银行业协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征询不诚信客户名单。经过相关审核程序后,逃废金融债务的客户不仅被列入信息资料库,而且协会还在其网站等媒体上公告这些不诚信客户名单。
在“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新的治理范式中,构建出一个政府、专业网站和企业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合作网络。第三方在这个治理网络中,在政府越来越转换至宏观经济调控和公共品的提供中,会与政府之间有着广阔的合作。这种合作将不同于管理和被管理的硬性服从,而是平等的协商关系。
这种合作的目的将会是为企业正常经营增加更多信息,为政府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维护市场秩序。
此时由于代替政府去做行业公共服务,政府可以酌情加以补贴。
模式二:个性化信息服务
专业网站自身商业化运作,网站增加对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做延伸服务,提供与免费会员差异化的服务。特别是对于细分化的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利益协调等,由于介于公共物品和个体需求之间,其服务是否商业化运作目前不能一概而论。这个标准的判断,应该是另外的企业从这种信息获益的边际成本是否可以忽视,并且要排除企业获得这种信息是否要花费很大成本。
对于收费会员,购买信息服务的需求方来说,由于信息是特殊的商品,容易引起担心,即信息价格对于昂贵,难以获得与之相称的收益。如果有这种想法的需求多,那么这个市场就很清淡,以至于不存在。
因此在买方市场情况下,网站,即信息提供者,要解决收费会员会对所购买的信息质疑的问题。一方面这要求网站有良好信誉,包括拥有专家的质量、以前做的分析准确等;另一方面买方会要求网站先公布信息。当然有一种可能性是,如果买方全部知道信息的内容,反而没有约束去给网站付费。
对于网站来说,除了要提供公共信息外,如果能提供稀缺信息,并且控制信息的稀缺性,就能操控价格。稀缺信息的销售价格将变得昂贵。
电子商务网站有了庞大流量后,招揽广告商投入广告,推广品牌。新兴的视频或网络硬盘,一般通过影音或文档载入前后的等待时间播放广告主的在线广告。搜索引擎会有相当流量会通过超级链接直接贡献给外部网站,在广告价值上占有优势。网站通过做广告商和受众之间的媒体,获得营业收入,这是大多数专业网站主要的盈利点。
还有的C2C网站做在线竞拍,从成功交易中抽取佣金。
还有通过搜索竞拍、产品招商、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网站付费推荐和抽成盈利。
三、专业网站信息的运营趋势
1.无限全。2007年网盛科技董事长孙德良推出“小门户+联盟”,集合众多类似中国化工网的垂直模式专业网站,涉足纺织、医药、服装、糖酒、机械等诸多横向行业。2008年底,推出生意搜作为针对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搜索引擎,面向企业客户,有来自“小门户+联盟”中的众多专业网站和生意宝自身平台专业的数据源。
同样,作为一个行业协会,比如石油和化工协会,有原油,天然气,化肥、农药、新领域精细化工、无机盐、有机原料、橡胶加工等40多个专业协会和各地地方协会。如果这些网站与网站之间的信息不能进行交流,则会出现信息孤岛,结成专业网站联盟或者网站群,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当信息源庞大时,“搜寻信息的信息,比信息本身价值还要高。”(尼葛洛庞帝语)。做信息的导航,在专业网站,要求行业垂直搜索运用各种算法组合,越来越趋近于准确抓取信息,贴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减少用户的搜寻成本。Yahoo,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成功运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海量信息带来的商机。
2.无限新。“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是国内新闻界较认可的版新闻定义。随着电子信号以接近30万公里/秒传播,新闻实时报道越来普遍应用,新闻今后报道的时间轴越来无限接近正在发生的事实,因此现场视频直播、文字直播重要事件越来越普遍,表现方式越来丰富。
RSS是一般可以认为Rea11ySimpleSyndicat1on(真正简单的整合或简易供稿),将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RSS技术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汇聚内容,不用单页面刷新,搜索,通过选择订阅来接受个性化选择的最新信息。
随着移动网络和手机上网的普及,公民媒体,公民记者成为技术可能,他们把可见,随见通过上传文字、照片、视频,能让一条资讯1分钟传播至全球范围内。互动性,主动性的要求已越来越不能让受众选择被动的浏览网站的信息。互联网的分享、无限、低成本已经让受众选择成本变得很低。为满足主流受众,要求网站的响应速度快,内容快,互动快。
3.无限深。我的钢铁网的朱军红称,很多大型钢铁贸易公司都是他们做的企业信息化的方案,能够尽快进入电子商务运营的角色,可以从帮助他们建网站开始。如果企业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水平偏低时,专业网站一般通过提供域名注册、硬盘空间、企业邮局、网页设计制作、系统维护、可动态管理的标准化数据库企业网站建设,帮助企业建设维护网站。通过为企业做网络营销策划和搜索引擎优化的专业顾问,帮企业做信息化服务。
据金银岛的黄海新介绍,金银岛是做硬性全程电子商务的,帮助客户发现生意、实现交易,比较有特色的是导购平台和B2B。他透露,关键有一个内参资讯和角色系统。
我的钢铁网包括有自己的研究部,有非常庞大的信息采集队伍、有自己的交易所,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包括IT技术的跟踪。
在做方面,全球制造网吴限先生讲的实例,就是做了一个斑点鱼项目,这是生长在亚马逊河的,中国也可以养,肉质和口感和亚马逊的没有什么差别。重庆有一家养殖厂他不知道这个产品卖到美国该怎么卖?怎么包装,怎么运,通过调研,只收取它1%的佣金。这是跟重庆水产协会做的。
当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除了销售,在售后,在生产控制,采购原料,产品决策等各个环节,信息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全过程。如何进一步深加工信息产品,强化热点产品的监测和行业深度分析,都需要信息的分析、研究,这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课题。
任慧聪事业部经理的吴克明,曾称“线上门户,线下服务”,依托线上成型门户,构建线下营销网络,疏通销售渠道,促进达成交易。
这说明专业网站除了“第三方”角色、媒体角色,同时以客户为中心,个性化线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销售困难,为企业做咨询和贸易。
渡虎谷语:“盈利模式没有固定的,只有成功和不成功之分。”现实网络中存在盈利模式大多不是固定的,更有若干盈利模式的组合以及推出更多创新的赢利模式。
四、结语
斯蒂格利茨认为,在商业博弈中,企业作为“市场参与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善的,常常对私人部门的利益造成损害……所以政府和第三方必须巧妙地对市场进行干预。”
专业网站做为“第三方”的信息门户,不仅可以行业信息,还可以公共信息、传播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专业网站作为新媒体和新经济的一种运营模式,与社会生活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随着web2.0,3.0概念的提出,专业网站借助更先进的技术将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黄昕.行业协会与政府及会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模型——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下的行业协会角色定位.理论月刊.
[3]乔志远,金小盼.社会转型中的政府角色转变——从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谈起.市场论坛,2007.10.
[4]王小芳.浅析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发展.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2.
1.1专业化不足导致A货运公司业务面临外包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相对于其他运输部门,铁路运输系统体制陈旧、条块分割等原因,其融入社会物流方面要慢得多。A货运公司作为A集团的分公司,只为运输A集团生产的煤炭尽心尽力,并不必直接面临外部竞争的威胁。其虽然也在不断推进技术改革,但不直接面对市场,动力和进度都不如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那么强烈和快速,专业化程度最终也比不上外部企业。另一方面,企业业务外包也是近些年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A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身战略的调整,对A货运公司的态度都会发生变化。
1.2严重脱离市场,公司竞争力缺乏
A货运公司业务决定于A集团生产的煤炭量及各运线车辆检修,这种服从上级计划的行为使其容易形成依靠上级指令来开展生产和作业的管理观念和等货上门的营销机制,其运作越来越僵化,这是与市场化背道而驰的,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其市场营销意识极为淡薄,营销体制几乎没有,也没有开拓市场的愿望。A货运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力是及其微弱的,如果突然将其置于市场之中,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市场化经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其发展之道
A公司经营模式的选择要积极与外部竞争市场接轨,在占有母公司的内部份额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中心,通过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创新,保证机制有效运转来占领外部市场份额,推行多元化,拓宽业务范围,其直接迅速的方式就是通过集团的力量进行并购重组。积极融入市场是其可持续发展之道。A货运公司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物流体系,不仅是利用其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也是克服内部竞争劣势和消除外部威胁的最佳方法。A公司由于直接面对外部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是其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综合物流体系主要由4个方面来支撑:
2.1企业文化
A货运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计划色彩较为浓重,这与积极进取的市场精神是截然相反的,建立市场化经营模式,首先就应该确立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市场的变化。在总体理念的引导下,确立并丰富企业的先进物流理念系统,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并在员工中广为普及,这些根植于员工思想中的先进理念是员工爱企敬业、努力拼搏的精神动力。
2.2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的优化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A公司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应采用精细化管理,这不仅是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司消除浪费控制成本的最佳方法。同时还要采取标准化管理,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售后服务等都应有标准化的流程。质量管理方面,A货运公司应采取ISO质量管理标准,在安全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安全体系,将安检工作常态化,建立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员工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全员、多层系、多方面的培训工作。公司应在为积极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将客户按照规模或需求分类,以便进行分层管理,服务内容、流程标准化,建立客户回访制度,追踪反馈服务质量。
2.3业务范围
A货运公司向市场化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由业务单一化向多元化是必然选择。一方面A公司可以将其自有铁路运输除煤炭以外的其他大宗物品,积极发展公路货运,可以充分利用使运输产品多样化;另一方面A公司积极进行合并重组,兼并收购现有运输公司、物流企业等可以直接获得其原有业务,公司可以减少大量成本,兼并收购旅游公司可以获得客运业务等,同时A公司也可以通过接受其他现代物流集团注资并入,也能获得另一公司旗下的诸多业务,通过对相关企业合并重组企业可以迅速的扩大业务范围扩大规模。
2.4企业产权
A货运公司是A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产权单一,母公司对其有绝对控制权,因此其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决策都受到母公司的影响,其即使已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自也并没有完全落实。A公司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A公司可以在保证A集团绝对控股的情况下,从两个方面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一方面采取“带量参股”策略,即参与投资的主体必须有一定的货源和运输业务,并将其运输业务量和货币资金量作为投入要素参与企业重组,将出资额和业务量作为以后利润分配的根据。另一方面以单纯吸引资金的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A货运公司可以将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员工培训、业务拓展等诸多方面。产权多元化能保证A公司能为全部投资者的利益而经营,使其不被某一投资者的利益所影响,由此公司能拥有较为充分的自。
3结语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猛,游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逐步完善,产业链初步成形。网络游戏产生的机理是源于对高级化交互式数字娱乐的社会需求。需求拉动供给,并且为供给链各环节提供价值分享。网络游戏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关系,上、下游之间存在扩张和整合的可能性。网络游戏产业模式的核心是运营模式,以及由此衍生发展收入模式、产品模式、技术进步模式、利益分配模式等。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一种新的信息业趋势也随之未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游戏业的产业模式, 然后论述其代表的信息业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 ICP) 的紧密合作的新趋势, 最后对如何实现更好的合作提出建议。
课题意义:
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领域。当前,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新兴行业。据英国市调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预计2011年全球游戏市场的整体产值会到达350亿美金,而游戏产业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产业,重要性远远超过电影、音乐等产业。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网络游戏在我国已经逐步兴起,并成为一个高利润、快速发展的产业领域。网络游戏这个新兴的游戏产业,作为网络历史上最成功的盈利模式之一,网络游戏已带动信息业的新趋势的形成,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分析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以及相关信息业的新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和总结近五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主要任务:
1. 收集有关网络游戏的相关资料
2. 了解网络游戏产业,以及游戏产业带来的问题
3. 分析我国成功的游戏产业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4. 依据这些因素,提出如何迈向信息业的新趋势
5. 新趋势发展对策的思考
面临问题:
1. 对论文的题目内涵了解不够深刻,很难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 收集资料的范围太窄,不能全面的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3. 思路进入了误区,不能很好的打开思路
4. 对论文的结构框架不能很好的驾驭
5. 知识面不够广泛,使信息来源很有限
解决方法:
1. 找相关的书籍对题目的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 利用空闲的时间在图书馆多看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
3. 拜访在这些方面经验的人进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 学位论文;版权归属;授权
著作权即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学位论文是指在校的学生为获取学位资格而撰写和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论文的数量剧增。一般而言,学位论文都较为成熟,其学术价值具有高、新、专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某学科领域最新研发动态及水平,因此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位论文的使用和传播的日益频繁,使得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笔者将通过对国内外某些高校具体做法的比较,对学位论文版权问题中的归属和授权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1 学位论文的价值
学位论文是学位制的产物,是学位申请者在研究导师指导下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选题上一般都是本学科需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或运用方面的课题,代表了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涉及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一般具有质量高、专业性强、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参考文献多而全、助于对相关文献进行追踪检索等特点。
正是学位论文所特有的优势,使得它在该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成为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学生的重要参考资料。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深入,对学术论文的利用也愈发频繁,因此包括论文的作者、论文的保管者和利用者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关注如何才能在尊重作者著作权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而其中的版权归属及版权授权的问题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 学位论文版权归属问题分析
2.1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归于学校还是作者之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保护自动产生,即论文完成的时候,著作权就已经产生。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包括以特定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不论是否发表,都属于合法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均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包括了人身权和财产权,而著作权人分为两类,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外……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其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著作权法对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并没有做出明确或专门的规定。令人意味深长的是,无论伯尔尼公约还是世界版权公约,都几乎毫无例外对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做出了“回避”。因此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学生自己做的选题和研究,应当属于学生的个人作品;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并有导师进行指导,其作品应当属于职务作品,版权应该归属于学校。而国内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做法。
例如清华大学规定:“研究生学习期间凡教学计划内安排的研究课题(如学位论文、课程专题等)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科技活动所取得的一切研究成果为学校职务成果。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研究课题虽属研究生自选,但利用学校的条件(如名义、指导、设备、资金、技术资料等)所完成研究成果,也属学校职务成果。学校职务成果属清华大学所有,未经学校审核同意,不得自行转让或做其他处理,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本科生。”
学校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显然是将著作权法的第十六条规定做了过分有益于学校的扩大解释,是有悖于法的公平与正义精神的。据了解该校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签署了遵守知识产权规定的保证书,如果不能用“失学的胁迫”去解释学生签订合同的情形,就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生在法律方面的无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学位论文的版权归属无非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完全的版权;二是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学位论文的署名权,学校享有学位论文版权的其他权利;三是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版权,但学校在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后两种情况是在学位论文被视为职务作品的情况下,才得出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学位论文认定为职务作品是非常牵强的。
按照法理学者的观点,学生就读期间和学校所形成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同关系,那就是学生支付学费而学校要提供教育。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是为了完成“教育”这个特定的合同义务。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是为了“自己”获得专业学位,而不能认定为是为了完成学校所交给的“任务”。如果说写作学位论文也算完成任务的话,那也是毕业生自己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只有完成了得到学校认可的学位论文,才能取得学位。一言以蔽之,学位论文的版权应毫无异议的属于作者本人所有,即使毕业生的学位论文仅是学校大项目中的一个部分,他仍应该就他所负责的部分享有完全的版权。如果学校在相关学位论文的研究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学校可要求享有该作品的优先使用权或者免费使用。
国内很多高校目前的做法已经证明了笔者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如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毕业生离校前要求毕业生对自己的学位论文出示“独创性声明”或“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这事实上等于已经承认了学位论文的版权由作者享有。
2.2 关于导师是否拥有署名权之争
近期,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复旦大学药学院闻韧教授与其学生张建革博士的署名权之争又在网上掀起了关于学位论文导师是否拥有署名权的热烈讨论。
部分人认为导师从学生的选题,到研究思路的指导,直至论文的写作完成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此学位论文中包含了导师的劳动,在学位论文完成时应当让导师拥有署名权。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导师只是出于指导,学位论文完成期间整个研究过程。论文的作者都是亲力亲为,许多有用的数据,大量的实验都是作者独立计算和实践的结果,因此导师不应当具有署名权,作者只需在文章中表示感谢之情即可。
笔者在中国律师网络联盟论坛中看到与后者相同的观点。在知识产权部分关于导师署名权的咨询中,律师们普遍认为虽然导师对论文的最终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学位论文不享有任何著作权。但作者可以在出版物上以适当的方式提及论文导师及其所作出的贡献。
笔者赞同上述观点,而许多学校的做法也是默认作者为唯一拥有署名权的权利人,但均要求作者在论文封面写明指导教师,而作者自身也会自觉地在论文当中提及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然而大部分学校又在《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中都有导师签名一栏,可见学校在默认学位论文为个人作品,著作权归属作者本人之外,还默认了导师拥有一部分著作权。但在中国律师网络联盟论坛中,律师们普遍认为作者应当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3 学位论文版权授权分析
在承认了学位论文属于个人作品后,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学位论文是未发表作品和版权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施行自动保护原则,即只要作品完成并符合著作权法独创性的要求就给予保护,学位论文自写作完成就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发表权。在学位论文作者未公开其学位论文之前,学位论文就属于未发表作品。许多人认为答辩是作者发表的一种方式,但笔者认为答辩不能算作发表,学位论文的答辩具有强制性,是取得学位证书的必经过程,并且答辩只局限于一定范围,并没有为公众所感知,因此不能视为发表。
另外,国内外的大学都要求作者声明所提交的论文为自己撰写的,并且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综上所述,学校、个人和其他组织在利用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必须获得作者的许可和授权。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学生的学位论文采取的主要授权方式是与作者签订使用授权书,下面就是授权书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姓名): 学号: 专业:
所呈交的论文(论文题目):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自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
笔者认为作者授权学校作为优先的使用者和保管者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没有学校资源的支持和导师的指导,作者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将有所降低。而学校多是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和交流为目的进行公益性模式的运作,其传播的范围也都局限在校园网内,不会造成作者利益的损害。且学校图书馆这样的论文保管机构有更好的能力保管和最大化论文的参考和学术价值,授权与学校合作的方式是双赢的。
然而在学位论文提供利用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侵权行为的就是在商业模式的运作当中,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在与数据库运营商的合作时侵害作者的利益。
在一个案例中,某中心与某数据公司签署协议,共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库称以“国家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藏的论文为依托,将利用网络技术“向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其他公众提供学位论文的全文信息服务。”又称该公司拨出专款数百万元,希望广大硕士、博士尽快“联系授权并领取版权使用费”。而对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跃跃欲试的公司绝对不在少数,上述案例是一个引子,暴露了当前在学位论文数字化开发中存在的一些版权问题。
首先,该数据库运营商只是与收藏中心合作建设数据库,然而,收藏中心虽然是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但没有权利越过著作权人把著作权人的作品交由数据库运营商开发利用。因为收藏机构的职责是收藏特定论文的文本,而不是上网发表,上网发表的使用至少涉及作者的发表权和网络传播权,对它们的行使和论文收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唯一有权决定运营商可以使用学位论文的,只有著作权人本身,即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在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之前,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开发利用。
其次,著作权人的获酬上。在弄清上述问题之后,不难推断出真正有权利定价的也是著作权人。“领取版权使用费”这样的说法显得该开发商居高临下,欠缺合作的诚意,许多论文是在获得授权之前,开发利用之后作者才得以知晓。在定价上也存在问题,一个学术论文数据库,只拨出几百万的经费来付作者的稿酬。我国每年有大约10万篇的学位论文产生,假定该数据库收录10年内的论文,总数就有近百万篇,平均下来每个作者只能领到几块钱的稿酬,这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每千字20元的最低标准相去甚远。显然,作者不论是否授权该数据库进行开发,其获酬权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许多数据库运营商在具体使用某篇学术论文或某批学位论文的时候试图以公众需求为由挤压著作权人利益。许多数据库商宣称利用它们的平台传播科技知识能够使有关资源更好的发挥作用,作为一己之私的著作权理应让步。但是这样的说法本质经不起推敲,因为商业运营的本质就是营利,因此数据库运营商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廉价甚至免费利用他人的成果来实现自己的营利。实际上在维护公众利益和保护著作权这一平衡上,《著作权法》已经规定了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内容。
因此,笔者认为公众的利用是学位论文价值实现的最好途径和方式,但是不应当用这样的幌子来侵害著作权人的利益,不论是在保管还是在开发利用之前,都应当首先尊重作者的权利,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