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丽的童话

美丽的童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丽的童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丽的童话

美丽的童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错误;质疑;反思;思维发展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错误出现,但是在平时我们比较关注学生的闪亮点,对于他们正确的回答津津乐道,却忽视了课堂上的错误。课堂是不可预测的,错误也是难免的。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不出错的的教学,它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意外”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并能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错误变成美丽的童话

一、让“错误”激发探究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习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对这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让“错误”突破学习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它是由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与学习的新知识之间不协调而产生的。这些数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一步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三、让“错误”激活创新思维

思维是艺术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资源背后隐含着的数学思维和隐藏着的价值,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个过程不正是师生教与学智慧的闪现吗?

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回答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位学生虽然刚开始的解题思路出现了错误,但教师没有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他在自己讲解解题思路中激活思维,激发灵感。实际上,这是一个思维分析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思辨得出正确的方法,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能够让解题中的错误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通过这个教学实例,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办法。

四、让“错误”优化课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的错误,我们教师要能慧眼识真金,善于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优化课堂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所出现的错误,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美丽的童话范文第2篇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茱迪写给“长腿叔叔”的八十四封信,而这些信最开始时似乎是茱迪的一项义务——史密斯理事资助茱迪上大学,要求她写信给他,汇报她在学校的进展。而茱迪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写这些信当作一项义务来履行,而是用心在感激着“长腿叔叔”(长腿是理事留给茱迪的印象,茱迪不知道他的其他特征,更愿意叫他“长腿叔叔”);同时,因为茱迪是一个孤儿,她没有任何亲人,所以她把长腿叔叔当作唯一的亲人和交流的对象,向他倾诉。读这些信,你会发现茱迪真的是个可爱的姑娘,而且你也可以感觉到她在成熟,不仅在知识的增加,还有心灵的成长。最让人难忘的是,茱迪是那样的简单和纯洁,她不会向长腿叔叔隐瞒什么,好消息或者坏消息,自己的长处或者缺点;每一个小小愿望的满足,每一些知识的获得,都会给她带来巨大的快乐。我就被她的似乎“幼稚”的话给深深吸引了,可能是我也渴望这种简单、直接和风趣的生活吧。下面是我选的一些片段,和大家分享。

在第五封信里,她告诉长腿叔叔,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茱迪(她原来的名字是杰瑞莎,是在孤儿院李佩特太太给她选的),我更喜欢她自己起的这个名字,这是她自己给自己做的一次主,这种独立的感觉一定很诱人。(另外,我真的很高兴,在译者序里,小意也把她称作茱迪,而不是杰瑞莎,哈哈哈。)

在第三十八封信里,茱迪有一段话“我认为,每个人,不管他长大后有多少麻烦,都应该有个幸福的童年”。哈哈,看到这样的话,你难道不会想到你的童年吗?你难道不会为自己现在为各种外来的压力而形成的不良感觉而难过吗?

在第四十四封信里,她说“我想到热带地区去看一看,我想看到整个世界,我终有一天会去的——我会的,真的,叔叔,当我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艺术家,或者女演员,或者剧作家——任何一类我能成为的伟大人物吧。我强烈渴望去流浪,一看见地图我就想戴上帽子拿上伞,立即出发。”我想在看到这样的话的时候,你一定会心里亮堂起来,尤其如果你读过并喜欢三毛的话。在你的心里会有一大片开阔的地方,你会那么快乐,那么洒脱。流浪、流浪,多么美的生活啊。哈哈。想想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吧,茱迪也是这样的神秘女子吧,她们会是多么幸福的人啊!

在第五十七封信里,茱迪写到“这还不是最快乐的事!从很多很多琐碎的小事中都能找出很大很大的快乐来——我发现了快乐的真谛,叔叔,就是活在现在。不要永远活在对过去的悔恨中,也不要总在盼望着将来,而是努力从现在中得到更多。这就像耕田一样,可以广耕,也可以精耕。从此以后,我会精细地活着,享受每一秒钟的时间,享受它的时候就要感觉这是种享受。大部分人并不是在生活,而是在赛跑,他们想达到一些远离地平线的目标。在路上,他们气喘吁吁呼吸困难,失去了欣赏路上漂亮的风景和宁静的乡村的机会。当自己衰老时,他们才认识到自己的精力不够了,达不达到目标已经显得很不重要了。而我呢,则决定在路上坐下来,堆积起所有微小的快乐,即使是我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我不说什么了,您自己读这段话吧。

在第七十五封信里,“请把我的爱转达给格里尔之家(这是茱迪以前所在的孤儿院)——真挚的爱。经过四年模糊的岁月再回头望望,对这个家我充满了温柔的情感。刚上大学时我满怀怨恨,因为我被剥夺了正常的童年,而其他的女孩子们都拥有这样的童年。但现在,我一点也没有这样的感觉了,我把它视为一种非同寻常的经历,它给了我一种有利的视角,我可以丰满地成长,站在一边观察人生,对世界保有一种特别的看法,那些在富裕的环境里长大的人们不会有这种看法的。”朋友们,你是不是为自己生在贫困地区而悔恨呢?是不是为自己没有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而懊恼呢?是不是为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而难过呢?是不是为自己现在一起生活的人不合己意而埋怨呢?那么,你好好读这些话吧,你不会再不快乐了。

美丽的童话范文第3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当蚕的最后一缕丝吐完它的生命就将?束,但它却无怨无悔,当蜡烛的最后一滴“泪”流完。它的辉煌从此不再,但它却任劳任怨……

我在等待着,等待着那一瞬间生命的辉煌,洁白透丽的花瓣,始终不愿绽放,是它在害羞,还是她在“死亡”面前退缩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忽然有一道月光斜斜地落在了花瓣上,我屏住呼吸,眼见着那紧合的花瓣一点一点地缓缓地展开,看见里面微黄的花蕊了它越开越大,仿佛在尽情地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不一会儿,花儿完全绽放了,它迎着风,迎着月,在诉说着它的无悔……

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如昙花般的人。她是大雪中的寒梅,她是天堂的园丁,她是所有人的母亲。那一天,是那么难忘的一天,灾难来临的那一刻,她把二十几个孩子推走,自己却被灾难击中,那一刻在完全消寂的世界里,有一道光从他的身上闪出,它的名字叫作师德。血红色的血洒满了大地,这一刻把所有的人震惊了。感动了……如今回想起她的笑,她的声音,她关心每个人的手,心像被针刺痛了一般,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她就像是昙花,她的生命在短短的一瞬间大放异彩。

保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在于曾经辉煌过,灿烂过,并且无怨无悔。

美丽的童话范文第4篇

我喜欢读书,在我心里面有一个书的世界,童话的天国。

我可喜欢读书了,从一开始的绘本图书,到现在的各种文字书籍,我都喜欢看。我喜欢故事书中的天使,拍着两个洁白的翅膀来到人间,把世界变成花的海洋,孩子们的天堂。我喜欢一只叫卡梅拉的小公鸡,他勇敢善良,善于幻想,并为了梦想,不畏艰难与嘲笑,勇往直前,直至梦想实现;他还很勇敢,抢回了可爱的小妹妹,勇敢的与怪兽斗智斗勇等。我喜欢善良美丽的爱丽丝,在她的梦幻王国里,结交了很多可爱的朋友,并和他们与可恶的红桃王后进行的机智的斗争。我喜欢美丽的九色鹿,用她那神奇的魔力,帮助困难的人们,并让坏人罪有应得。我还喜欢孔融,年纪很小,却很有礼貌,把最好的梨让给哥哥弟弟,自己要最小的。我也喜欢机智勇敢的司马光,当小伙伴落入水缸,他临阵不慌,机智勇敢的用石头打破水缸,救出了同伴。还有许许多多历史上鲜活的英雄人物,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都在我的童话王国里一一展现。我会与他们对话,从他们那里学很多知识,让我懂得了勇敢善良,诚实友爱,让我知道了苦辣酸甜,人生百态。

这些都是我从书本里学到的,看到书本上一句句生动的话语,就让我长了想象的翅膀,与书中的人物轻轻对话,告诉他们,我多么的想成为他们,多么想与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快乐的成长。

书是我的好伙伴,他将陪伴我在童话王国里美丽成长。

美丽的童话范文第5篇

铜版画的起源和发展

在早期的西方国家,铜版当做印刷的目的是为了对油画和素描等绘画作品进行复制工作。最初的铜版画是从金银细工业形式发展演变而来的。因为铜的质地结构比铁等其他金属更加柔软,再加之其色泽似金,因此篆刻加工出来的工艺品显得尤为华丽贵气。随着不断的更进,以及艺术家们努力的探索,使得铜版画的技法日渐成熟,表现领域不断扩展,逐渐发展成了自身价值极高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拥有了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拥有一幅精美的铜版画作品是何等的骄傲,是自身荣耀的体现,特别是在以基督教绘画为主流的艺术领域中,绝大部分都是以铜版画的形式来对教堂进行装饰的,如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的圣玛利亚教堂等。可以说,即使在印刷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铜版画这种极其原始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依然光彩耀人,艳丽夺目。

从铜版画历史发展时期来看,有一个阶段不得不提,便是欧洲文化艺术发展中重要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产生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杰出的画家,但这一时期版画的中心却是在欧洲北部德国和尼德兰一带。许多艺术家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推崇和重视,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也有足够的金钱和机会去发挥,使得铜版画从纯粹的模仿再现画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逐渐摆托了初期的复制功效并演变到创作工艺上来,版画家也由刻印匠人变为艺术创作者。即画者、刻者、印者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版画家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这与早期刻者只照画稿刻画的创作模式可谓有了本质的区别。当时的理论家瓦萨里曾这样评价版画艺术,“版画既是一种珍宝,又是非常现代的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版画成为满足人们求知欲,了解社会情况和品味异域风情的重要手段。接受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加上摆脱了墨守成规的技巧和规则,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版画呈现了百花争艳,多元化的格局。

铜版画的工艺和特点

版画的创作和工艺都需要很强的造型艺术功底,铜版画的制作中,每道工序都是环环相扣,对画面的最终效果有极大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丝毫疏漏。对技术的要求也极高,如从备板、刷防磨剂、刻图腐蚀时间的掌握、创作技法的运用等都需要画家亲自操作完成。虽然起源最早的当属木板印刷,但铜版印刷却具有更多的优点,所以在它被引入中国后,被广泛使用,很快就取代了之前木板印刷的地位。这是因为铜版能将画作体现得更加精美,而且能更好得保护版画,同时能更多地完成重复印刷的工作。

铜版画的主要特点便是线条构成了画面的主题,具有凸出的立体感,颜色变化丰富,层次感也非常强,既可制作得精美绝伦、细致小巧,又能制作得粗犷豪放、恢宏大气。它是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艺术家对美的集中表现。

代表人物

阿尔布雷特・丢勒

丢勒曾被恩格斯比作能与达芬奇相提并论的人物,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革新作用也丝毫不亚于三杰。他虽然以油画、壁画等闻名于世,但浏览其艺术长廊,无疑是以版画最为突出。他以卓越的技巧,用这种在当时诞生还不到一个世纪的印刷术,创造出了能与传统艺术相媲美的艺术作品。他擅长铜版画,精细、丰富可以说是他铜版画的主要特点,娴熟地驾驭雕刀,以精确的排线组织画面。因为这种形式极易流通,在当时社会矛盾极为尖锐敏感的环境下是传播思想的锋利武器。他的技巧、主题、构图和风格传遍了整个欧洲,甚至影响了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他的版画作品影响了当时的画家,他用扎实的造型和睿智的思考,把版画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铜版画艺术具备了知识和理性的特征。

丢勒的父亲是纽伦堡的印刷家兼出版家。作为金银匠师世家出生的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金属雕版训练。在他孩童时代就接触了铜版技巧,之后这个经久不灭的印象,对他后来在版画艺术创造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第一幅重要的铜版画代表作,应该就属于1504年创作的《亚当和夏娃》。他运用高超的造型能力把素描移植到铜版上,精细的刻工将环境描绘的特别真实,亚当和夏娃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也刻画得尤为深入。1512-1514年,可以说是丢勒创作铜版画的鼎盛时期,蕴育而生的三幅作品至今举世闻名。分别是《骑士、死亡、恶魔》、《圣哲罗姆在他的书房里》以及《梅伦可利亚》。

在版画发展史上,丢勒犹如一个勇敢的旗手,把版画带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它使蚀刻技法(Etching)趋向成熟。他犹如一个辛勤的园丁,把版画的幼苗深深的栽种在沃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他的耀眼完全不逊于意大利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大师。

伦勃朗

伦勃朗被称为17世纪“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铜版画家,他使铜版画成为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他的创作把铜版画的表现力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人物。10岁的伦勃朗就能用蚀刻工具并画自画像,他的版画人物极富表现力,明暗层次分明。他的蚀刻铜版画,不仅体现着画家的素描个性,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比他的油画更耐人寻味。

在铜版画中,他首次将刚发明不久的酸液腐蚀金属制版法和传统的用刻刀和尖针直接篆刻法结合,用光线强化了画面中的主体,弱化了暗部和次要部分。这种强烈明暗对比使人物内心世界和造型环境完美结合,并带上了一种神秘之感,这种精湛的表现能力使得他的版画和油画同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综观伦勃朗的版画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以临摹大师为主的莱顿时期(1626-1631),以宗教和神话故事为题材的阿姆斯特丹前期(1632-1642)和风格质朴为主的阿姆斯特丹时期(1642-1669)。在他的版画中,最主要的还是要属宗教题材的蚀刻版画,有90多幅,《三个十字架》、《基督医治病人》等。最出名的当属《三个十字架》,这个在版画界实在太有名了,可以说是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这幅画表现了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场景,尖锐的竖线划空而落,凝重的空气压下来,如同“笼罩着整个地球的黑暗”降临人间。进入中年后,他对蚀刻风景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反映出对自然精细入微的观察。其中最有名的要属《三棵树》,他对阴影甚至池塘中的水光处理极为独到,单纯地靠线条来表达空气的水汽、光线,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画面丰富而厚重。

伦勃朗的铜版画可以说是艺术宝库中耀眼的明珠,他的创作不墨守成规,直至今日,他的许多作品仍然是学习铜版画的典范,他铜版画上的成就至今无人能及。

毕加索和沃拉尔系列铜版画

20世纪版画的巅峰是巴勃罗・毕加索于1930年到1937年之间创作的沃拉尔系列,这个新古典主义的系列版画见证了毕加索艺术风格的转变和他与巴黎艺术经销商安布鲁瓦兹・沃拉尔长久的合作关系。

沃拉尔版画仅有少量被完好地保留至今,只有两家博物馆保存了整套版画,大英博物馆是其中之一。几年前,后者以100万英镑的价格从艺术经销商亨利・珀蒂耶的继承人手中购入整套“沃拉尔系列”,共100幅。此后,曾在伦敦展出。今年,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也将收藏的一套沃拉尔系列在北京展出,作为中西建交周年纪念活动的压轴戏。

沃拉尔版画是以画商兼出版商沃拉尔(Ambroise Vollard)命名的,沃拉尔是一位极具眼光的画商,早在1910年他就资助了毕加索在巴黎的第一次展览,此外他还过塞尚、雷诺阿等画家,1930年他邀请毕加索参加《艺术家之书》,制作版画。创作沃拉尔版画时毕加索已年届50,功成名就,正是创作力爆发的时期,通过私密日记的方式深入探究了自我内心的冲动。

毕加索在这套铜版画中运用了多种技法,蚀刻法、刻刀法、干刻法、飞尘法等。蚀刻法是毕加索最早尝试的版画技法。蚀刻法是用防腐蜡或防腐剂(常用黄蜡、松香、沥青等抗酸材料制剂)涂在版面上作为防腐膜,用刻针在版面上作画,后放在腐蚀液中腐蚀,刻针划过的地方由于没有防腐膜保护而被腐蚀成凹线,腐蚀完成后,用流水冲刷铜版。印刷时,用油墨涂满版面,凹线填满油墨,擦去凹线外油墨,放在铜版机上压印成画。自19世纪下半叶起,蚀刻法因用酸性溶液腐蚀金属版而被认为是最适合画家运用的、简便的版画技法。沃拉尔系列版画大部分都是采用蚀刻法或蚀刻法结合其他技法。

飞尘法是对蚀刻法的拓展,借助油墨体现明暗层次。方法是用防腐剂粉末装入布袋或铜丝筛子里,轻敲,使粉末尽可能均匀地覆盖在铜版上,加热铜版,粉末附着其上,再放入酸液中,未粘粉末的地方被腐蚀成凹痕,凹痕深浅粗细取决于酸液的性质和浸放时间,铺上油墨印刷后可以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灰色调。《小女孩在夜晚领着瞎眼牛头人神怪》、《沃拉尔肖像Ⅱ》、《沃拉尔肖像Ⅲ》等都是完全采用飞尘法创作的。在创作时,毕加索是边学边创作,他既不像先前的大师那样独自完成所有工序,也不像同时代的艺术家那样需要一名技师才能合作完成创作。他把工艺繁杂的部分,上漆、腐蚀等流程请人来做,亲自做主要部分。

在沃拉尔系列中还有部分采用刻刀法和干刻法完成。刻刀法是用刀口呈方形、三角形或者菱形斜截面的小金属片直接在铜版上雕刻图样。即使对专业的版画家来说,刻刀也很难驾驭,画家需要掌握好刻刀的角度、力道,才能塑造出深浅、宽窄合适的线条。和刻刀法相似,干刻法也是不经过腐蚀,而是直接在铜版或锌版面上刻画,再上油墨压印,只是所用的刻针没有刻刀的纹理清晰,干刻时的毛茬在油印头几版后会渐渐被磨掉,所以有些收藏家推崇先印出来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