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9~71岁,平均40.7岁。首发症状为颅内出血15例(75%),癫痫4例(20%),头痛、头昏12例(60%),肢体神经功能障碍5例(25%)。畸形血管位于额叶、额顶叶7例(35%),颞叶、颞顶叶3例(15%),顶叶4例(20%),枕叶6例(30%);畸形血管属小型(最大直径<3cm)3例(15%);中型(3~6cm)11例(55%);大型(>6cm)6例(30%)。S-M分级:Ⅰ级5例(25%),Ⅱ级9例(45%),Ⅲ级3例(15%),Ⅳ级3例(15%)。

1.2影像学检查

本组20例行CT检查,显示颅内血肿15例;脑内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区3例,有明确的条索状或斑块状不规则增强;4例行MRI检查,均见脑内有迂曲成团的血管流空区。术前16例诊断为AVM并做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另4例行急症手术,术中明确看到畸形血管团并给予切除,术后予病理检查证实AVM。

1.3治疗方法

脑AVM的治疗有手术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放射治疗、保守治疗、综合治疗。本组20例病例均行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切除病灶12例,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病灶4例,4例行术前栓塞,然后手术切除病灶4例,术后均予病理检查证实AVM。

2结果

按本组20例病例均显微镜下全切,切除病灶12例,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病灶4例,4例行术前栓塞,然后手术切除病灶,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偏低,无神经功能缺失加重,无死亡。术后均予病理检查证实AVM。术后20例病例好转或痊愈出院,出院时按照史玉泉等的标准评定疗效,疗效优良共17例(85.0%),病残3例(15.0%)。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部分残留复发3例,其余均能正常工作或生活自理。3讨论

脑AVM是脑血管发育障碍引起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血流量产生影响的先天性疾病[1]。对于脑AVM的手术适应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手术切除AVM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方法。根据Yasagil显微手术治疗414例统计资料,死亡率为2.44%,重残率为5.9%,轻残率为9.8%,治愈率为81.9%[1]。显微外科切除仍然是首选的根治脑AVM的方法。随着放射、血管内栓塞、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显微外科技术等诊断、治疗及辅助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显微镜下对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切除的疗效明显提高。

3.1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条件

脑动静脉畸形的理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切除病变畸形血管团或阻断供血动脉,消除盗血现象,改善脑供血情况;②能防止病变再出血;③尽可能避免功能区神经及血管副损伤,保持脑神经功能完善;④能解除顽固性头痛,缓解增高的颅压。根据AVM的部位,可以经脑表面、颅底、脑室系统等切除病灶。

3.2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适应证

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首选的适应证应包括:①病变远离功能区,如额叶前部或枕叶,病变小而浅,手术切除对脑功能影响不大;②年龄大于40岁,病变位于运动语言区、胼胝体等重要部位较局限,也可行显微手术切除;③40岁以下、反复出血有生命危险者;④盗血严重,出现进行性偏瘫、智力减退者;⑤癫痫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者。

3.3切除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技巧

术中首先确定病灶的边界[4],然后设法阻断供血血管,在畸形血管团压力下降的情况下,逐步分离和切除病灶,对于边缘分支型及穿动脉分支型的供血动脉应注意保留主干,医学论文只可以切断连接AVM的小分支,完全游离病灶,最后阻断引流静脉。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畸形血管团再出血,使AVM得到根治。

3.4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①手术操作严格从畸形血管团与脑组织间胶质增生带分离,不当可损伤正常脑组织结构以及血管,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位置深、处于重要功能区域的AVM尤其如此。②尽量减少畸形血管团出血,预防术中、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发生。为了控制出血和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患者术中应采取半坐位或头部抬高,术中应用降压措施,维持收缩压在80~90mmHg(1mmHg=0.133kPa)。也可以大剂量巴比妥麻醉联合控制性降压,维持收缩压在90~100mmHg,降温,维持体温在30~32℃,但手术残留病灶是再出血的隐患。③术后发生逆行性血栓形成。④对于巨大、高流量、病变深在广泛的AVM,不可强求一次性完全手术切除,可采用分期手术或血管内栓塞与手术联合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2月~2011年3月共收治6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入院后均经脑血管造影确诊。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显微外科手术组(31例)和血管内栓塞组(3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Spetzler-Martin分级[6]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审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显微外科手术组患者术前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给予20%甘露醇,适度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行全麻后插管,手术切口足够大,以充分显露病变部位所在,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视患者病情行术前血管栓塞,以双极电凝器充分止血。血管内栓塞组患者在局麻下,首先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应用Seldinger技术插入6F动脉鞘,放入导引导管和微导管,采用“注胶-反流-停止-再注胶”以Onyx-18液态栓塞剂(美国MTI公司)缓慢注射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

1.3 效果评价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②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7]:恢复良好,GOS评分5分,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生活;轻残,GOS评分4分,生活能自理;重残,GOS评分3分,生活需要他人照顾;植物生存状态,GOS评分2分;死亡,GOS评分1分。以恢复良好+轻残计算疗效优良率。③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及Spetzler-Martin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

显微外科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2.4±70.8)mL,显著低于血管内栓塞组的(713.1±110.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8,P < 0.01)。

2.3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术后GOS评分显示,显微外科手术组恢复良好及轻残患者数(28例)多于血管内栓塞组(19例),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显微外科手术组2例(6.5%)发生并发症,均表现为头痛。血管内栓塞组3例(10.0%)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微导管拔管困难。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33,P > 0.05)。

3 讨论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切除病变畸形血管团,阻断供血动脉,消除盗血现象,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再出血。迄今为止,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以其疗效优良、治愈率高,成为本病最理想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多数研究报道[8-10]显微外科手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中具有明显优势。陈衔城等[11]报道行显微手术的36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术后优良率为88.7%,死亡率为0.26%,疗效满意。Yasargil首次报道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死亡率为2.4%(10/414)[12]。本组31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Luessenhop和Spence于1960年首次报道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但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手段,其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11]。

术中出血量是限制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31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0例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经对比后发现,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显微外科手术组采用边电凝边分离,其术中平均出血量[(362.4±70.8)mL]显著少于血管内栓塞组[(713.1±110.7)mL],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提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较血管内栓塞术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本研究中术后GOS评分显示,显微外科手术组67.7%(21/31)的患者恢复良好,显著好于血管内栓塞组(33.3%,10/30);显微外科手术组术后疗效优良率(90.3%)亦显著高于血管内栓塞组(63.3%)(P <0.05),与姚国杰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较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的原因是该手术在显微镜引导下指引医师选择最佳手术途径,显示病变切除范围,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避免损伤颅内重要结构,准确、完整地切除病灶。

虽然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最为安全的手术方法之一,但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出血及正常灌注压突破等,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其病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本研究中显微外科手术组未发生上述严重并发症,仅2例出现头痛。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8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53-01

脑动静脉畸形(AVM)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传统认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的金标准,而CT对诊断AVM无特异性,然而DSA为创伤性检查,具有检查时间长、价格昂贵、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大等缺点[2]。随着多排螺旋CT的问世,扫描技术的提高,以及重建软件的不断完善,加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简单易行和无创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搜集 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17例AVM患者的CTA扫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AVM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3-69岁,平均34岁。临床表现急性肢体偏瘫3例(经CT平扫诊断为脑出血)、头痛、头晕的14例、癫痫4例、感 觉运动功能障碍3例,另有1例智力发育障碍。

1.2检查方法

所用CT机型为TOSHIBA Activion16螺旋CT机。所有病人均先行平扫,取0M线先常规对全脑进行平扫,范围从下颌角水平至颅顶,再从肘正中静脉 高压注射碘帕醇80-120ml(按1.5ml/KG,注射速率3-3.5ml/s),延迟15~22s行动脉期增强扫描,第一期扫描结束后立即行第二期扫描。扫描参数:120kV,电流200mA,FOV 24.8cm,层厚4-8mm,根据病变需要分别将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原始数据送至TOSHIBA工作站上采用层厚1mm的薄层重建,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最后由两名影像科高级职称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

2 结果

2.1 AVM分布

17例AVM全为单发。其中幕上14例,额叶7例,顶叶5例,颞叶2例,枕叶2例,1例位于丘脑。幕下3例,全部位于小脑半球。

2.2 AVM的CT表现

CT平扫病灶表现为高等低密度混杂的有14例,其中合并出血的有3例,另有4例可见不规则钙化,6例可示局限性脑萎缩表现,另外3例扫描无明显异常。11例无出血病变中1例有轻度的占位效应,其余10例均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及病灶周围水肿。增强扫描:16例均有点状、线状或团片状血管强化影,1例为高密度血肿遮盖,未见明显强化血管影。12例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另有9例引流静脉早显。其中有1例合并有脑内动脉瘤,另有1例合并前交通支狭窄。如图:

3 讨论

3.1 AVM的病因病理,

脑动静脉畸形(AVM)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一种类型。是颅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大部分位于幕上,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的脑皮质,亦可发生于硬脑膜、软脑膜、小脑及脑干;AVM大小差异很大,其特点是动脉与静脉经畸形血管团连接,即动脉直接连到了“动脉化了的静脉”上,两者之间没有正常毛细血管床,包括扩张供血动脉及侧支动脉、AVM瘤巢、增粗引流静脉,有时含胶质增生及无功能脑组织、不同时期出血及营养不良性钙化。约10%供血动脉或瘤巢内动脉瘤形成。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常见狭窄及血栓形成。邻近脑膜常增厚、含铁血黄素沉积。附近脑实质因盗血而萎缩及脑缺血。AVM常为锥形,尖端指向脑室,底部朝向脑皮质。绝大多数为单发。约3%可多发,多发者可合并神经皮肤综合征。

3.2 AVM的临床表现

AVM的最主要症状是出血,即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脑实质出血。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头痛、头晕、昏迷、失语。可反复出血是其特征。癫痫的发生率次于出血。其它包括抽搐、盗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尚可有颅内血管杂音、突眼等。小脑的AVM主要为多发性脑神经障碍、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等。

3.3 多层螺旋(MSCT)CT对AVM的诊断价值

DSA目前仍是诊断AVM最可靠、最重要的方法,然而其存在创伤性、检查时间长、价格昂贵、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大等缺点。而螺旋CT作为脑血管成像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得到肯定[3],陈衔城等比较了3D-CTA、MRA和DSA,认为3D-CTA技术提供AVM高准确性、无创性的替代和补充[4]。本组中CTA不仅清晰地显示了AVM的畸形血管,还清晰显示了供血动脉、主要引流静脉以及和颅骨之间的空间关系,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详细依据。有相当一部分脑血管畸形DSA不显示,即所谓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crypti AVM),CT在其诊断中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颅内AVM中约有10%来源于硬脑膜,称为“硬脑膜AVM”,常规血管造影亦无法显示病灶其邻近结构,而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这类病灶[5]。

脑动静脉畸形主要需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脑梗塞、脑肿瘤等相鉴别:海绵状血管瘤多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常发生钙化。增强扫 描常呈中央型强化,然后向其它部位或全肿瘤扩散,类似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动态增强方式[6,7]。脑梗塞发病年龄较高,很少有钙化,随访病灶密度逐渐下降直至水样,强化现象也于数周内消失。脑肿瘤一般有灶周水肿及占位征象,增强后无畸形血管显示,无特征性血管异常改变。

3.4 多层螺旋CTA不足之处

(1)需要使用碘造影剂;(2)扫描参数及时间个体差异较大,若选择不适当,会使血管显示失真[8~10];(3)无法分清血流方向[8];(4)由于大脑血液循环动脉期和静脉期间隔时间较短,仅3~5s,因此在行脑CTA检查中很难将脑循环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完全分开,静脉的过早显影有时会对颅内动脉的观察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时较大的静脉会造成类似动脉的假象。(5)操作者需具备良好的影像学、血管解剖学和一定的神经生理及神经外科学知识。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但可以看到AVM的直接征象,还可以显示它的并发症,同时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AVM有一定的优势,加上其无创、安全、快速、准确率高及检查简单等,可作为一种常规或替代DSA进行脑动静脉畸形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白人驹,刘望彭,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 悦保仕,温平贵.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容积重建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9):904-907.

[3] 段少银,黄锡恩,康江河,等.容积重建法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2):167-170.

[4] 陈衔城,吴劲松,陈爽,等.3D-CTA、MRA和DSA对脑动静脉畸形成像的对照性研究.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5(4):193-197.

[5]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施增儒.全身CT和MR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

[6] Lewis AI,Tew JM,Payner TD,et al.Dural cavernous hemangioma out side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a report of twocases.Neurosurgery,1994,35:498

[7] 戴建平,朱明旺.颅内血管畸形.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44

[8]Anderson GB,Findlay JM,Steinke DE,et al.Experience with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the setting of acute subarchnoid hemorrhage.Neurosurgery,1997,41:522-528.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4篇

【关键词】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脑动静脉畸形;诊断

脑动静脉畸形是常见的神经外科血管疾病,是一种因胚胎脑血管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的脑血管畸形,多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1]。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30-80%,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中死亡率为5-10%,30-50%可能出现永久性神经缺失[2],因此,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及早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临床常用的有CT血管造影术、多层螺旋CT等,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介入治疗是指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的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目前常用于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筛查,诊断等。本文研究的是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介入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结果分析,具体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07月——2013年0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经DSA明确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27.1±6.8)岁。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住友有反复抽搐、头痛、神志不清、呕吐等症状。所有入选者行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介入治疗。

1.2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扫描仪,行常规CT平扫、动脉期CTA、静脉期CTV扫描,扫描条件:层厚0.65mm,间隔0.65mm,电流290-350mA,电压120kV;动脉期扫描开始时间18-19s,从外耳下缘至颅顶;静脉期扫描时间为30-35s,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350mgI/ml碘海醇100ml(非离子型造影剂)。记录CT扫描图像及重构三维立体图像。从颅顶至外耳下缘。扫描之后进行三维成像处理,重构扫描动脉及静脉血管立体结构。

2结果

16层螺旋CT扫描图像均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血管及其异常特征。结果提示,本组29例患者中,脑动脉静脉畸形者28例,有1例漏诊,确诊率为96.6%。脑动脉静脉畸形病变部位分别如下:枕叶7例,颞叶7例,额叶4例,顶叶4例,枕叶及颞叶3例,额叶及顶叶2例,枕叶及小脑半球1例。

常规CT平扫结果显示,4例患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出血急性期,5例可见斑点状钙化。

3讨论

脑动脉静脉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的中胚层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病变,可随着年龄增长病变加重。病变血管破裂是脑动脉静脉畸形患者的高危因素,致死率及致残率高[3]。因此,及早诊断脑动脉静脉畸形,及时治疗,防止病变血管破裂出血是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重点。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栓塞治疗、放射治疗等[4],以清除畸形血管或使病变供血动脉彻底闭塞。

DSA(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全球公认的诊断血管类疾病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具有损伤较大、费时长、费用高等不足,而且对血管内部结构、合并症、继发病变等方面的诊断有一定的不足[5]。16层螺旋CT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目前是动静脉畸形的主要诊断方法[6]。

16层螺旋CT受病情限制少,扫描用时短,定位准确,重构的三维立体图像对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的显示十分清晰,包括病变血管的确切的位置、大小、形态特征、周围组织结构等显示。因此,16层螺旋CT对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诊断、术前评估与治疗方案指导、术后疗效判定与复查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目前16层螺旋CT的应用技术及扫描图像结果分析还有待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笔者对我院确诊的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了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扫描,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成像图像显示清晰,部位明确,病变特征鲜明,本组29例患者中,脑动静脉畸形者28例,有1例漏诊,确诊率高达96.6%。1例漏诊的情况可能与造影剂的使用、扫描时机、扫描阈值等因素有关。总的来说,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有无创、操作简便、耗时短、费用低、分辨率高、三维成像效果好等优点,确诊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雄,林雅芳,曹代荣,等.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01-102.

[2]林笑丰.MSCT脑血管成像技术探讨及其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D].中山大学,2008.

[3]任裕谦.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3,(16):53-54.

[4]胡均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D].泸州医学院,2010.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治疗组:200例,男116例,女84例,年龄分组:26~30岁16例,30~40岁38例,41~50岁53例,51~60岁48例,61~70岁36例,70岁以上9例。对照组:200例,男119例,女81例,年龄分组:26~30岁18例,31~40岁36岁,41~50岁51例,51~60岁52例,61~70岁33例,70岁以上10例。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既往史及伴发证积分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①发病3~6 h 86例,6~12 h 68例,小时以上46例。②均经头颅CT证实:梗死前征象者63例,显示梗死灶者36例,另外56例CT可除外脑出血,颈动脉系统发作者8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发作者78例。③临床表现有意义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③无意识障碍,活动性出血倾向,无糖尿病、房等并发症。④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颈动脉穿刺法穿刺,患者仰卧,肩部垫一薄枕,颈部伸直拉长,穿刺时取喉结与双侧胸锁乳突肌交点处上1.5 cm为穿刺点,使用颈动脉溶栓套管针穿刺(获国家专利ZL.00 2 06719.6)穿刺成功后采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8~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0.5 h内滴完,3~6 h内检查患者症状、体征,如无改善可再重复以上治疗1次,相隔12~24 h后再重复治疗1次。以后改用抗凝、抗栓、改善血流变等治疗。对照组:静滴脉络宁、灯盏花素、维脑路通等1次/d,两周1个疗程。治疗组每次溶栓治疗前后,均检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治疗期间如发现出血情况,停用尿激酶。

1.4 疗效评定 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①,与治疗前两周评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50~90%,病残程度2~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20~50%,病残程度4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减少在20%以下,病残程度5~7级。

2 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78例(39%),显效86例(43%),有效30例(18%)总显效率82%,总有效率97%;对照组:基本治愈38例(19%),显效53例(36%),有效48例(29%),有效率69%,两组相比P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后数小时,脑细胞变性、水肿等病理变化,尚是可逆的,另外脑梗死周围的边缘地带,或称缺血半暗带和水肿区,如治疗及时与合理,可望恢复或缓解使梗死区不再扩大,这就需要脑梗死的溶栓治疗。②多数学者经过多次试验认为,应在发病6 h内完成最好。6 h内溶栓不仅使梗死灶缩小,神经功能恢复,而且也较安全,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其溶栓药物多数学者一致认为尿激酶经济实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但超大剂量(200万U)容易造成出血,而小剂量则达不到理想疗效。笔者所采用小剂量反复溶栓则避免了以上之不足,临床疗效显著,无1例出血发生。值得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参 考 文 献

[1] 王焕君.颈动脉溶栓穿刺套管针的应用.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2):110.

相关期刊更多

电脑知识与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少年电脑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岛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